《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教案是怎样溶解的》案例研究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_案例反思_晋江市灵源教育信息网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时间: 16:11:09&&作者:许丽双&&来源:华林小学&&查看:&&评论:
&&&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是溶解单元的第一课,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为形成“溶解”的科学概念以及后续的探究活动做铺垫。教材分为两个部分:一、观察比较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二、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在这一课中,学生们要运用观察和比较的科学方法去发现食盐、沙子和面粉在水中的状态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点。教材上也介绍了2种观察方法,即利用光线观察混合物中颗粒物和沉淀法,但是考虑到观察方法的局限性,教材又介绍了新的科学实验方法――过滤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观察、比较食盐、沙和面粉能否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其次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讲,基本上都知道,把食盐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沙放入水中,不会化掉,也存在着部分学生了解“溶解:这一词,但不太清楚什么是“溶解”。因此本课的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建立他们关于溶解的概念,同时培养观察和实验的科学技能以及掌握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分析、综合、归纳、想象等的科学方法,当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能和方法后,逐步引导学生在课外继续探究,并能有意识地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让科学随处可见。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始终以“溶解”为主线,以实验法、比较观察法贯穿整节课,第一,我设计了魔术环节,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且通过看一看、尝一尝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初步认识“溶解”的科学概念,知道溶解的两个特征:分别是溶质溶解后,变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二是均匀分散在水中。在这一环节中,我没有采用化学仪器来辅助教学,而是运用简单的一次性透明杯子代替烧杯、筷子代替玻璃棒、并运用牙签在药匙上刮一下,确定一平匙的量。为下面的课堂延伸环节中的家庭实验,做铺垫,在没有专门的实验仪器下,我们可以利用类似的物品来代替,从而得到实验结果的目的。
第二、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3个逐渐深入的探究活动。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归纳总结出三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充分认识物质是否溶解;其次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过滤后的滤液以及在滤纸上的残留物,再次深化了学生对于溶解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首先,探究活动一:观察食盐和沙在水的状态,在实验前,先让学生认识沙和食盐的颗粒物,其次在实验过程中,分三个小环节,即不搅拌,搅拌几下,搅拌一会儿,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并让学生逐步掌握抽象概括的方法,学会描述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变化,但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我设计了观察实验表格,让学生根据表格的提示进行观察描述。最后通过交流和汇报,初步了解像食盐那样在水里的,没有沉淀就是溶解了,而像沙子那样放在水里的,有沉底就是没有溶解。通过这两组现象非常明显的对比实验,有助于学生发展“溶解”的科学概念。为了让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在实验中应采用淘洗干净的沙子。
然后,进行第二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利用初步形成的科学概念去描述面粉在水中的状态。而面粉在水中的状态,和食盐、沙相比,面粉溶解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特征处于这两种物质的中间状态,学生一时之间难以做出判断,让学生知道仅仅靠观察的方法,有时候也不能准确地判断出物质是否溶解,而需要更为科学的方法,顺水推舟地引出过滤的实验方法。
再来,设计探究活动三,让学生通过过滤实验发现,只有食盐无法从水中分离出来,而沙和面粉都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从而知道过滤是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一个新方法。在过滤实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图片、实物、演示讲解实验,让学生真正掌握实验的技能与方法,并且通过多媒体演示错误操作带来的后果,加深学生对每个实验步骤的理解。
最后,设计总结应用环节,深化科学概念,先让学生说一说对于溶解的新认识,并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几个家庭实验。让学生初步意识到科学不仅是在课堂上,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并
科学概念:
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
2、使用过滤的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2、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1、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与不溶解现象
&&&&&&&&& 2、了解过滤装置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学会利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教学难点:使用过滤的装置分离出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教学准备:
教师:三杯可以饮用的温水,筷子,牙签,1个过滤装置,1根玻璃棒,一包滤纸,一包食盐,一包白糖,一包面粉。
学生:设置了三个漏斗的过滤装置,20克食盐,20克糖,20克沙,3根玻璃棒,3张滤纸,6个烧杯(250ml),盛有水的水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1、魔术激趣
A、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要表演一个魔术,请看,实验桌上的三杯无色的清水,(生先试尝一下,确定都是白开水),师在其中两杯温水中加入些许白糖和盐,在让学生试尝下)。(生猜测交流原因)
B、师小结:嗯,其实不是老师具有魔力,而是老师偷偷加入了糖和盐,而糖和盐在水中“化掉了”,那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把像糖和盐一样在水中“溶化”“化掉了”的现象,叫做“溶解”。
2、亲身经历,增加感性体验
A、师质疑糖和盐溶解在水中,那糖和盐消失不存在了吗?(生交流)
B、师质疑,那是均匀分散在水中的吗?请同学们拿起筷子试尝下杯子中各个位置,味道有没有不一样?(生体验)
C、师小结:物质溶解在水中,变成我们看不到的小微粒,并均匀分布在水中各个部分,并形成板书。
3、那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你还知道那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生交流:洗衣粉溶解在水中、板蓝根冲剂溶解在水中……)
4、师小结: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物质能溶解在水中,但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那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探究溶解的奥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科学探究,兴趣是科学素养形成的动力和源泉。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必须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在教学中,我通过设计魔术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发思考,老师在其中2杯水中加入了什么物质?在魔术期间,我借用了温水,可以加快了糖和盐的溶解速度,减少魔术的时间。其次,通过魔术让孩子亲身经历了看、尝的科学观察方法,增强了学生对于溶解的概念,即溶化在水中,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变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并试尝了糖水和盐水在容器各个位置的味道,增加了溶质糖和盐在水中是均匀分布的亲身体验,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1:比较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
1、猜测食盐和沙那种可以溶解在水中
2、实验验证。师讲解实验步骤。
学会观察并描述食盐和沙在未放入水中的状态,并填写实验记录单。(可以从颗粒的大小、颜色等描述)
取一小勺食盐和沙分别放入装有水的两个烧杯中,不搅拌,观察并描述两者进入水中的状态。
利用玻璃棒搅拌几下,观察并描述物质颗粒是否发生变化,学生应注意在搅拌时候,玻璃棒要尽量避免碰到杯壁发出声音。
利用玻璃棒搅拌许久,静置后观察并描述溶液发生什么变化。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给与肯定,像沉入在杯底,科学上我们叫做沉淀,并形成板书。
4、师小结:我们在水中看不到食盐的颗粒,没有沉淀,我们就说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而看得到沙的颗粒沉淀在水中,我们就说沙不能溶解在水中。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的前概念,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讲,大部分学生知道沙不能溶化在水中,食盐能溶化在水中,通过对比实验的观察、比较强化了学生对于溶解的感性认识,其次引导学生学会描述实验现象,经历一个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科学过程。)
探究活动2: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师提出问题:那面粉能不能溶解与水中?
2、生猜测并交流实验方案。
3、确定实验方案:先观察面粉的状态,然后取一小勺面粉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按照未搅拌,搅拌几下,搅拌一会儿的顺序,观察并描述面粉在水中的状态。
4、小组交流实验结果,探讨面粉、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5、学生质疑,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既像食盐又像沙,无法判断,从而引发认知冲突。
6、教师提供两种观察方法:一是对着光线观察混合物中的颗粒,再让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二是静置后观察,再让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教师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在探究活动2中,由于学生已经有活动1的实验基础,对于活动2的实验步骤,我设计了让学生自由交流讨论,并确定最终的实验方案。逐步地引导学生经历猜想――设计方案――实验验证――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实验过程。其次教授两种观察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观察的方法有多种,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方法,其次也让学生了解到沉淀法的局限性,不仅实验时间长久,而且由于每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都一个溶解度,并不是完全能溶解于水中,例如食盐在100ml的水中大约能溶解36克的食盐,就达到饱和。若达到饱和状态,继续添加食盐,就会有沉淀现象出现,造成实验误差。再来,通过学生对于面粉在水中的观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认识到通过观察有时候不能判断出物质是否溶解,而需要科学的实验方法来解答,从而因势利导的引出过滤的实验方法,为活动3做好铺垫。)
探究活动3:利用过滤方法判断面粉、食盐、沙是否能溶解于水中。
师:对于面粉是否能溶解与水中,如果我们采用沉淀的方法,时间比较长,那在科学上我们还有一种实验方法――过滤实验。
1、介绍过滤装置(铁架台、漏斗、夹子、烧杯、玻璃棒),并认识滤纸。滤纸上有很多的小孔,可以过滤掉颗粒大的物质。
2、教师演示折纸方法即将滤纸对折,再对折,从一层和三层中打开,放入漏斗;
3、教师演示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并讲解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一贴:过滤前,可用胶头滴管把滤纸润湿。使得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不要留有气泡。(可以防止溶液从滤纸与漏斗的缝隙中流出)
二低:a.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
b.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a.倾倒液体时,烧杯与玻璃棒接触。(防止溅出滤液)
b.玻璃棒末端与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接触(防止滤液冲破滤纸)
c.漏斗下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接触。
4、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搅拌后进行实验,其次杯中的液体不要全部倒完,并建议学生在铁架台同时进行三组实验,教师个别指导。
5、对比过滤后的滤液和原来的液体有什么不同,滤纸上又留下了什么?,对比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学生交流并汇报实验结果。
6、师小结:像食盐一样溶解了的物质不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像面粉、沙一样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过滤实验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我通过图片、实物、讲解和演示的实验教学方法,来突破难点,其次让学生了解实验注意事项,并严格规范操作,能否规范操作,是过滤实验成功的关键。在整个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实验、观察、推理等科学实验技能与实验的方法。)
三、总结应用,深化科学概念
1、生说一说对于溶解有什么新的认识与理解,以及还想探究溶解的什么知识。
2、生谈一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溶解的知识。
3、家庭实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利用简便的实验方法判断奶粉、洗衣粉、红糖这三种物质能否溶解于水
(设计意图:科学概念从实践中产生,也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如何深化“溶解”的科学概念,是本节课的科学概念的一个升华点。我通过让学生说一说、谈一谈的方式,让学生总结“溶解”的相关知识,其次设计家庭实验,运用简便的实验方法判断奶粉、洗衣粉、红糖这三种常见物质是否能溶解。让科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而是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充分了解到“科学”随处可见。)
表格1&&&&&&& 小小科学家――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表格2&&&&&&&&&&&&&& 小小科学家――过滤实验记录单&&&
教学反思:
一、合理运用时间是关键。
在本次的教学过程中,40分钟的教学时间如何合理运用,是本节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点,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分工的方式展开教学。而过滤实验,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仪器,对于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较不清楚,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图片、实物、演示、讲解的科学方法,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过滤的实验方法,其次,由于过滤的时间较长,我设计了让面粉、食盐、沙3个过滤实验同时进行,为了实验能顺利进行,由专门的一名同学负责实验,其余同学负责记录实验现象并交流讨论,实验结束后,小组分工及时地清洗实验仪器,整理实验桌。采用这种方法,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而且整个课堂纪律得到控制。但是教学中,在让学生交流讨论的时间太长,导致后面实验的时间不足。
&& 二、正确引导,逐步掌握科学技能与方法
&&&&&&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魔术环节,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根据学生的前认知,设计了探究食盐、沙能否溶解于水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经历“猜测――实验验证――得出实验结论”的探究过程,并逐步引导学生利用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等科学方法,得出食盐能溶解水,沙不溶解水。其次,质疑面粉能否溶解水,展开探究活动二,在活动二中,由于学生已经有实验的经验,因此让学生自主交流得出活动二的实验方案,让学生逐步掌握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和观察的科学技能。再当学生发现面粉溶解水的状态介于食盐和沙之间,引发了认知冲突,从而顺水推舟引出新的科学实验方法――过滤实验。由于过滤实验是本节课的难点,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相应的图片以及实验步骤、并结合实物进行讲解、演示,让学生充分掌握实验规范操作方法。并通过投影演示错误操作,引起实验失败的案例,深化了学生对于实验方法的感知,并理解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三、“错误”操作,引发思考,能否不用玻璃棒引流
在本次教学中,存在2个小组没有按照实验步骤操作,而是直接把溶液倒入漏斗中,我询问了学生为何如此操作,该组学生解释由于过滤的时间太长了,所以采用投机取巧的方法。此外学生也解释在操作中溶液没有超过滤纸的边沿,不会使得溶液从滤纸和漏斗的缝隙中流出。但是在当时,我否定了学生的作法。在备课时,我深知玻璃棒在过滤实验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玻璃棒的引流,液体容易溅出,而且导入液体的速度如果过快,容易冲破滤纸,肉眼无法鉴别,导致过滤失败。但在实验后,也有位老师建议,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学生创设的“新方法”,该教师也解释在教科版的教师用书的光盘中,也是运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只要倒入溶液的速度不要过快,不要超过滤纸的上沿就行。听过老师的建议,再联系教学中,部分学生不会正确使用玻璃棒,也导致了溶液溅出,因此我陷入困境,思考在过滤中能否不用玻璃棒引流。我们深知在新课标下,科学实验的教学更多的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实验技能和方法,但我们也了解到,过滤实验的方法,本是初中化学的知识,而对于小学生来讲,具备了一定的难度。那在教学中,我们能否适当降低实验技能的要求?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唯爱一萌584838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材分析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是小学科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那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那些不能溶解。影响溶解的因素是什么,溶解的状态怎样,如何改变物质溶解的速度,怎样把溶解在中的物质分离出来。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让学生掌握分离溶解物的方法。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缺乏感性认识。这一课用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学情分析 1.高锰酸钾是学生不太熟悉的物质,对于它溶解在水中的状态很陌生,所以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理,而本课实验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体会到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的奇妙和有趣。2.察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分两步,第一步是静观高锰酸钾是如何逐渐分散到水中去的。第二步是搅拌后,观察高锰酸钾的水溶液。3. 通过观察让学生注意到溶液是均匀的,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物质颗粒而且高锰酸钾溶液不会自行沉降。然后通过与食盐进行比较,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过程,帮助他们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概念,理解溶解现象的本质。
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的缺乏感性认识。这一课选用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学科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高锰酸钾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师:我们已经知道食盐在水中是溶解,那么食盐在水中又是怎样被溶解的?生:回答。师:物质在水中到底是怎样溶解的呢?我们今天这节课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二)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状态。1、观察高锰酸钾,讲解高锰酸钾的特征。师:(拿出高锰酸钾)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吗?生:高锰酸钾。师:(是的,)这是一种化学药品,叫做高锰酸钾。人们常用它来消毒和防腐。那么谁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它呢?生:它是紫色的,小颗粒状的。师:说的很好,它是紫色的,小颗粒状的。因为高锰酸钾是我们第一次接触的化学药品,所以在取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以防伤了皮肤。注意一定要像我这样用药匙来取用。(教师示范)2、做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师:我们就来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是怎样慢慢变化的。(教师示范讲解,把几小粒高锰酸钾,轻轻地放入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师:同学们要认真注意观察,我将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之后高锰酸钾是如何在水中分散的。生:缓缓的,慢慢的……师:同学们说的很对,观察得很仔细,高锰酸钾颗粒到了水中后下沉,下沉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紫红色向下扩散,之后紫红色慢慢扩大,请同学们将这个现象记录在课本25页下面的表格中。师:我们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一段时间以后,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会有怎样的变化呢?生:整杯水变成紫红色,高锰酸钾全部溶解。师:对,是不是经过搅拌,形成了均匀的紫红色溶液,我们还能在观察到高锰酸钾的颗粒吗?生:不能师:同学们把这个现象也记录在表格中,高锰酸钾颗粒消失,形成了均匀的紫红色溶液。师:那位同学,来完整的描述一下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状态。生:描述。师:同学们知道食盐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它从溶液中分离出来,那么高锰酸钾能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它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呢?生:我们一起来做一下高锰酸钾的过滤实验看看同学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师:通过过滤,我们并没有把高锰酸钾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师:同学们说一下高锰酸钾完全溶解了吗?生:均匀溶解。(三)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做记录。师:回顾我们已经做过了食盐、沙、面粉的溶解实验,下面我们把书上的表格填写完。师:我们通过实验已知道食盐和高锰酸钾这两种物质在水中完全溶解了。而面粉和沙这两种物质在水中没有溶解。你们能说一说物质溶解以后有什么共同特点吗?它与物质没有在水中溶解又有什么不同呢生:……师:我们应怎样观察和区别物质是否溶解呢?生:……师:回答很对。溶解就是物质在水中形成均匀、稳定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四)练习巩固、加深理解。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内容,你们知道了什么?生:回答。师:回答很真确,你们知道了很多知识,那么我要提出一个问题,看谁答的最准确,你们知道妈妈在家洗带油的碗的时候要用洗洁精,这是为什么吗?生:回答。师:是不是你们答的那样呢,下节我们在研究吧!下课。教学环节 1、提出问题,导入新课。2、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状态。3、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4、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教师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高锰酸钾,了解高锰酸钾的颜色和结构状态。2、教师给学生示范实验方法。3、组织学生做实验,观察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状态。4、学生分组讨论,汇报实验结果5、教师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想通过实验,学生对溶解现象有所理解。预设学生行为学生对高锰酸钾不太熟悉,有好奇感,我想他们对实验兴趣很浓,在做实验时观察很认真,对高锰酸钾溶解的状态 ,能够描述的准确,因此,对溶解现象有深刻的理解。设计意图 学生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的缺乏感性认识,那么,选用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形成“溶解”描述的概念。板书设计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化成
微粒物质溶解的特征
均匀沉降过滤不能使其分离使水变成紫红色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1、各小组分别做实验,看那一组操作方法规范。2、每个小组分别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记录。3、教师对小组的汇报结果进行总结,看那一组汇报的具体,选出最优秀的一组进行表扬鼓励。 教学反思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的第2课,在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基础上,安排学习本课内容。学习本课的目的是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物质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发现溶解与不溶解的主要区别和特征。通过上节课食盐能溶解在水中提出溶解过程的问题,使学生对于物质的溶解产生兴趣,能深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通过再次观察食盐放入水中的现象,得出只有一种物质有颜色的情况下才能清楚的观察到溶解的整个过程,从而引出高锰酸钾是怎样溶解在水中的有关的一些知识。《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是一堂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课,学生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与观察得出了溶解的概念。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去的缺乏感性认识。这一课选用溶解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中的逐渐变化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并通过后来的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不同状态的对比,逐渐形成“溶解”的科学概念。
本课重点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与水的混合时的情形,借助高锰酸钾溶解时产生的红色慢慢在水中的扩散,把水染成红色,最后整个水都变成均匀的红色。这一活动,看似学生只是简单的描述高锰酸钾与水混合的现象,但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可以知道在学生头脑中物质在溶解时的微观世界。
本节课经过认真理解教材内容、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思路。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叙述—得出结论。整体来说基本符合科学课的教学理念。由于课前已经准备好实验的物品,几个环节都基本能开展,也能比较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实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如:把面粉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立即观察,以为面粉没有沉在杯底,就说出面粉溶解在水中;面粉过滤时要缓慢倒入,太急溢出来了。需要指导学生把面粉放入在水中搅拌后要静放一会儿,这样才观察发现一些面粉沉在杯底,一些浮在水面上,才知道面粉在水中不溶解。在让学生过滤时,要指点操作,不可倒快,缓慢过滤。在引导学生如何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学生没有预设反应得那么好,举手的学生不多。但通过做实验后,学生回答基本上是中准确的,对溶解的概念有所了解。在实验中,由于高锰酸钾的多少没有控制好,出现了高锰酸钾溶液颜色过深,影响到了学生观察溶解的特征,教学效果没有预设的那样好。
探究是本节科学课学习的主要方式。探究可谓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知识内化的最有效途径。溶解概念的形成是学生在亲历探究活动后逐步完善和建立起来的。我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知识和技能。在探究活动中我把重点落实在了物质的溶解过程和物质是否会溶解这两方面,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但对于物质是怎样溶解的过程却不是很清楚,而高锰酸钾这种带有颜色的物质,可以使学生清晰的看清楚物质溶解的整个过程。在高锰酸钾溶解的过程中,学生对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出现了浓厚的兴趣,对物质的溶解更是产生了极强的好奇,学生的思维被积极调动,对于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学生也出现了不同描述方法。尽管他们对于溶解的过程描述不一,少数还出现了失误。但我想,正是在这种不断探究和不断修正的过程中,提升了他们的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跟着老师的思维到按着老师的要求做,最后到自己探究实验,学生的体验是真实的,充分的。活动课题遵循“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本课时在激趣的同时注重让学生亲自实验亲口描述自己的感知和探究,有助于将理论和实践结合,体现了科学的实践性。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