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294博雅生物物,接下来怎么办

【字号: 】 【】 【】
博雅生物连环并购 高特佳产融图谋
作者:来源:经济观察报
  一纸重大事项终止公告并不能打压资本市场对的热情。  国庆前的最后一天,博雅生物发布公告称,鉴于目前交易对象的不确定性,控股股东深圳市高特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高特佳)已经终止正在筹划的重大事项的谈判。  20多天前的9月11日,因控股股东高特佳筹划重大事项,博雅生物开市起临时停牌。  9月30日,博雅生物复牌,在经历了短暂的利空消化后,随后几天内,博雅生物从停牌前的56.50元一路上攻,并摸高至65元的历史新高。  与股价不断上升相伴随的是,2013年6月以来,博雅生物发起五宗并购。  作为高特佳旗下的核心产业,博雅生物连环并购背后的掌舵者是高特佳董事长蔡达建。  在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时,蔡达建多次提及巴菲特。实际上,这个巴菲特的中国门徒正试图构建一个“金融+产业”的投资控股集团。而这个构想中,博雅生物将扮演重要角色。  持续并购  截至到目前,博雅生物的总市值已超过48亿元,而高特佳总计持有博雅生物接近44%的股份,持股市值超过21亿元。  不过,在高特佳内部人士看来,博雅生物的二次成长却刚刚开始。  〉是一个长期资产而性资产,这点最符合我的理念”,蔡达建说。  实际上,在2013年6月成功拿下海康生物之后,博雅生物的触角已突破其主打的血液制品领域。  蔡达建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博雅生物上市后,我就跟管理团队商量过,第一个决策就是一定要进入非血液制品领域。因为,血液制品行业的优点是成长稳定,毛利高;但缺点很明显:它受原料的制约,没法高速成长获得满堂喝彩。  但由于有高特佳和博雅生物两个主体,具体如何操作则与一般上市公司略有不同。  对此,蔡达建表示,符合博雅生物需要的项目一般由博雅来投,比如天安药业;一些项目由于存在一些不确定,需要整合高特佳的资源,就由高特佳和博雅联合收购,比如海康生物,另外一些会由高特佳根据既定策略,独自完成。但并购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在蔡达建看来,如果我们的主营业务在现阶段有非常好的成长,并购反而可能带来很多风险。  从目前来看,环境对高特佳和博雅生物非常有利。资料显示,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中,医疗开支在GDP相对的比重,比起发达国家是比较低的,中国目前是5%左右,美国是16%-17%。目前,高特佳在传统医疗领域投资了近30家企业,仅在2013年,就投了9家企业,投资接近9亿元的规模。“2016年后,中国将成为医药行业全球范围内的最重要领地。”来自美国的相关报告称。  对于在医疗健康领域做了全产业链的布局的高特佳而言,其专业程度已远超许多同行的想像。而在拥有了博雅生物这个平台后,高特佳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能力让许多人生畏。  对此,蔡达建也不避讳。“拥有了博雅生物这样的平台,我们将是一个行业领导者和进攻的主要发起者。这是同行做不到的。所以,并购对于高特佳而言,不是看不看好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  同样,对于博雅生物而言,因为高特佳的存在,其生存或拓展空间又要超出许多同行。“高特佳对博雅生物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如果没有这么一个股东背景,博雅生物在公司战略、资本方面,获取资源的能力就会受到限制。”蔡达建表示。  因此,对于目前上市公司纷纷设立产业并购基金,蔡达建则表示:因为有高特佳集团的存在,博雅不需要。在蔡达建看来,高特佳无论是在金融资本运作领域,还是在健康医疗领域,本身就具有强大的资源和能力,也有着富有经验的投资团队,可以更加精准的直接对接各个项目。”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博雅生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