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平时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14单位,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8单位,每天晚上健步走活动方案8公里,今天餐

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锦华,曾兆良,邱宁&&&&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广西柳州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照组30例予诺和灵R联合诺和灵N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情况、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方案均能良好控制血糖,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能迅速、有效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恢复&细胞功能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理想的治疗模式是尽可能模拟胰岛素生理分泌的胰岛素制剂组合,同时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且低血糖发生率低。为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强化降糖的疗效,笔者将入选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
  1.对象&
  选择我院年住院治疗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45.5&9.2)岁,病程(2.5&1.2)年,空腹血糖(12.0&2.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9.0&3.9)mmol/L;对照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6.0&9.4)岁,病程(2.7&1.3)年,空腹血糖为(12.5&2.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9.5&4.0)mmol/L。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血糖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相同的糖尿病知识教育、进食糖尿病标准能量饮食。 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①观察组于三餐时即刻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诺和锐),夜间22时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生产的来得时);②对照组于三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诺和灵R(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夜间22时皮下注射诺和灵N(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③每日的胰岛素起始总量均按0.6 IU/(kg&d)计算,夜间22时诺和灵N和甘精胰岛素均按0.2 IU /(kg&d)计算起始量。所有患者用美国强生公司sure step血糖监测仪监测空腹、三餐后2小时、22∶00及3∶00指尖血糖,若有低血糖症状,按前一天胰岛素量的80%调整胰岛素用量。
&&& 3.观察项目&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总量、低血糖发生率。控制血糖达标标准:空腹血糖<6.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 mmol/L,若血糖<3.9 mmol/L,无论有无症状均视为低血糖。
&&& 4.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采用SPSS 1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治疗方案均能良好控制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治疗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表1& 治疗后两组观察指标的比较(略)
  讨& 论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2],快速而稳定的血糖控制可使&细胞功能得到显著改善。采用强化降糖治疗严格控制血糖达标可使空腹血糖值超过11.1 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受益。基础胰岛素的替代治疗中,诺和灵N(NPH)在皮下注射后4~6小时达到作用高峰,睡前注射后存在夜间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且其持续时间不足24小时[3]。甘精胰岛素是长效人胰岛类似物,胰岛素A键21位的门冬氨酸替换成甘氨酸,B链C末端加两分子精氨酸,使等电点偏酸性,在生理pH体液中溶解度降低,皮下注射后局部形成沉淀,缓慢分解吸收,作用持续24小时[4]。与NPH比较,甘精胰岛素注射后无明显峰值,注射时间灵活,血糖控制更稳定,低血糖发生率低[5]。门冬胰岛素是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B链28位的脯氨酸被门冬氨酸取代,使其皮下注射后吸收加快,通常注射后15分钟起效,30~60分钟达峰值,持续约2~5小时,较少发生餐前低血糖,更符合生理性餐时胰岛素分泌模式。本研究结果表明,甘精胰岛素联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及速效胰岛素联合NPH均能较好控制血糖,两组降糖效果无统计学差异,但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组能更迅速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每日胰岛素用量更少,因此认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是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理想方案。
【参考文献】
&   [1]祝方,纪立农,韩学尧,等.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良好控制的临床试验[J].中国糖尿病杂志,):115-119.
  [2]潘长玉,陈家伟,陈名道等(译).Joslin 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3]Lepore M,Pampanelli S,Fanellic,et al.Pharmacokinetict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long-acting human insulin analog glargine,NPH insulin,and ultralente human insulin and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fusion of insulin lispro[J].Diabetes,):.
  [4]陈利强.甘精胰岛素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初步研究[J].实用糖尿病杂志,):33-34.
  [5]卜
方,刑小燕,王
娜,等.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464-467.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尹德海大夫本人发表
(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和(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
状态:就诊前
&副主任医师
胰岛素每日4次注射称为胰岛素强化治疗,是最符合人体胰岛素分泌模式的治疗治疗方法,血糖控制最好,缺点就是比较麻烦。预混胰岛素可以一天注射两次,比较方便,但因为中午不注射胰岛素,可能午餐后血糖会较高。如果将一日注射4次胰岛素改为2次预混胰岛素,一般总剂量相等,你目前一日总剂量为40单位,可以改为早餐前22单位诺和锐30,晚餐前18单位,因为你的血糖控制很好,为了防止改用法后出现低血糖,可以先早晚各减2单位,即早20,晚16,监测血糖如果控制不佳,再加量为目标剂量。改为两次后如果午餐后较高,则可午餐中加服一片拜糖平。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点击中的"免费咨询"描述病情
3.成功后,医生会在24小时之内回复
疾病名称:糖尿病用药剂量&&
希望得到的帮助:咨询一下剂量可不可以减一点 改成隔天吃两次或者每次吃0.5片
谢谢李大夫
病情描述:2013年初查出糖尿病 一直在您那就诊 开始吃的是 亚莫利和安可妥 后来改服格华止每天两次 再后来改服一天一次(晚)超出正常值一点 在您出国前接诊后给我改了一天又吃两次 现在控制的好 空腹小于6...
疾病名称:糖尿病前期&&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否需要就诊?就诊前做哪些准备?,您好,您觉得2小时胰岛素值低,是问题吗?谢谢
病情描述:半年前诊断为糖尿病前期,糖耐量2小时血糖高,如检查单。今天复查了糖耐量,2小时胰岛素值有点低了,如检查单
疾病名称:1型糖尿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蜜月期目前睡前血糖高,是否需要采取措施?尽量延长蜜月期,是否需要小剂量注射胰岛素...
病情描述:女,22岁。医生您好!我现在23岁女,一个月前诊断为1型糖尿病,目前带美敦力泵治疗,一周前,一天胰岛素用量小于10单位,医生让我停泵(完全把泵给拿下来)。麻烦您帮我看下这段时间血糖控制的情况...
疾病名称:糖尿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治疗方案
病情描述:男,29岁。我大概2016年12月份的样子出现了常口渴,当时没有在意以为是上火,后面感觉人瘦了好多,这才去医院做了检查,发现我血糖高,空腹都在12点11点,饭后高的18点,又做了糖耐量,你能帮我看...
疾病名称:糖尿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病情诊断,如何治疗
病情描述:男,36岁。16年十月份查空腹血糖偏高,一直饮食运动治疗,体重下降明显,尿微量白蛋白30。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尹德海大夫的信息
肾内科疾病,特别专注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尹德海,1964年生,贵州省黄平县人。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博士,副教授。从事专业: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糖尿病...
尹德海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中医科可通话专家
重庆新桥医院
常州市中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
树兰(杭州)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肿瘤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糖尿病知识介绍
内分泌科好评科室
内分泌科分类问答胰岛素注射时间部位有讲究
一 注射时间与次数
1餐前30分钟注射:正规胰岛素、诺和灵短效或预混人胰岛素R、30R、50R使用时,若想能与餐后血糖同步,一般需要在餐前30分钟注射。但也需要灵活掌握,若血糖<6mmol/L,可在餐前10分钟注射,血糖7~8mmol/L,可在餐前20分钟注射。⑴
1天2次餐前注射:适合于大部分空腹和餐后血糖增高的病人,若用人胰岛素诺和灵,可根据餐后血糖高低,增减胰岛素R的比例,如餐后血糖明显增高者,可用诺和灵50R,一般增高者用30R。缺点是,有的病人午餐后高血糖不易控制,中午需加用一次口服降糖药。⑵
1天3次餐前注射:适用于,初次使用胰岛素,或糖尿病感染、手术的病人。好处是可根据餐前诺和灵50血糖和进食量,灵活调节胰岛素用量。可按照如下方法调节,空腹血糖在3.0~5.0mmol/L时,胰岛素应减少1~2单位。空腹血糖>7.0mmol/L,血糖每增高1.4mmol/L加胰岛素1单位。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10.0mmol/L后,每增高2.0mmol/L加胰岛素1单位。如此,将每段血糖都调节好后,在考虑减少注射次数。在治疗过程中饮食治疗一定做到定时定量,否则,血糖是调整不好的。⑶
一天4次注射: 即3餐前用短效,睡前用中效胰岛素,适用于夜间高血糖或初次用胰岛素或发生酮症而又暂时不能住院的病人。⑷
一天6次注射:适合于1型糖尿病或有特殊需要的病人,2000年悉尼奥运会美国短池游泳运动员霍尔,就是一天注射胰岛素6次的情况下获得奥运冠军的。
2餐时注射:⑴
3餐时用速效门冬胰岛素,控制3餐后血糖,睡前用甘精胰岛素,维持夜间的基础胰岛素分泌量,比较符合生理性胰岛素分泌规律,保持夜间血糖平稳,而且低血糖发生少;⑵
诺和锐30R:它含30%门冬胰岛素,70%精蛋白结晶门冬胰岛素。与诺和灵30R相比,降低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更明显,低血糖发生更少,剂量相同,降糖时间明显早于诺和灵30R。可在进餐同时注射。
3睡前注射:⑴睡前注射1次中效胰岛素,对抗肝胰岛素抵抗引起的清晨高血糖,效果很好。⑵若白天血糖控制较好,仅空腹血糖高,常见于肥胖、晚餐进食过多和发生黎明现象的病人,可定时在睡前注射1次中效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
4定时注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来得时(甘精胰岛素),吸收稳定,能有效控制基础血糖,低血糖少。一日1次注射即可,但需要定时,可以每天早餐前,或每天晚餐前,不可任意变动。&
注射部位与注意事项:有腹部、上臂、大腿外侧和臀部。使用胰岛素注射针或诺和笔注射笔,均不可反复使用,避免发生针头折断、针头赌塞和注射部位感染。
皮下注射:①腹部皮下:吸收快、吸收速度恒定、疼痛轻、不受温度和运动影响。注射方便不用宽衣脱裤,最适合冬季和外出工作时注射。有一位病人未用其他部位,仅在腹部皮下轮换注射胰岛素23年,未见任何副作用。注射区域可在肚脐3厘米以外,把它分为左上、右上、左下、右下4个象限,每个象限再分为6
0个注射点,每点相距1厘米,以每天2次注射计算,可用1个月,下1个月再换1个象限。如此,4个月可轮换1次。由于上腹部吸收比下腹部快,为避免因经常变动注射部位引起胰岛素吸收的差异,导致血糖波动。可按着右上、左上、左下、右下顺时针方向转动。皮下注射吸收快,适合短效胰岛素注射,有利于控制餐后高血糖。②上臂皮下注射:适合夏季,不用脱衣注射方便,但自我注射容易过深,达到肌肉层,吸收快引起低血糖。注射后上肢大量运动也易发生低血糖。③
臀部皮下注射:由于吸收缓慢,适用于睡前注射中长效胰岛素,控制清晨高血糖,但自己不能注射是缺点,注射后跑步打球,易发生低血糖。④
大腿外侧皮下注射,由于它受运动影响大,吸收不均恒,又不方便现已少用。
⑵ 肌肉注射:吸收胰岛素快适用于:①皮下注射吸收不良
;②胰岛素用量大,已经超过100单位以上,血糖仍不能控制者;③轻度酮症患者无条件静脉输注胰岛素者。④无论长效抑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均不可肌肉注射,以避免严重低血糖发生。
&⑶静脉输注 :适用于患有酮症酸中毒,或严重感染,或需要手术的病人
。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病情分析:
门冬胰岛素是预混胰岛素。
指导意见:
门冬胰岛素提供餐时和下一餐前胰岛素,而甘精胰岛素提供基础胰岛素,他们作用机理是不太一样的。你如果换用甘精胰岛素...
个人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一下医生吧
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是6-8,所以还是高,应该增加胰岛素用量,关键还要控制饮食,多运动。
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
基本信息...
大家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健步走活动纪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