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目前有多少北美棒球人口口

终于,新赛季的MLB正式落户腾讯体育,意味着北美四大联盟在中国大陆新媒体版权如今已经归于一统。

收割美式运动版图告一段落后,腾讯如何借助东京奥运和北京冬奥会的风口将棒球、冰球这两个在中国正在崛起的运动打造成明星赛事,值得关注。

文/葛 思文,编辑 / 郭 阳

对于中国棒球迷而言,今天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新开始。

4月3日,腾讯与北美职业棒球大联盟(MLB)签署了一份为期3年的战略合作协议,从新赛季开始,大家每年可以在腾讯旗下的平台上收看包括本垒打大赛、全明星赛和世界大赛在内的125场赛事。

如此一来,腾讯体育延续了MLB在国内的火种,也让国内球迷找到了延续棒球热爱的新家。与此同时,这也是继NBA、NHL、NFL之后,腾讯再次出手拿下的传统美式运动,也意味着腾讯正式集齐了北美四大联盟顶级赛事的转播权。

签约发布会上,腾讯公司副总裁陈菊红表示,“近年来,棒球运动在国内发展迅速,这离不开MLB十多年来在中国的推广。未来,腾讯将发挥专业的制播能力、精细化运营能力和社交平台优势,挖掘棒球运动的价值,将MLB和棒球运动在中国的关注度推向新的高峰。”

而MLB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负责亚太事务的副总裁Jim Small则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腾讯是中国最领先的数字内容平台,也是一家在全球广受赞誉的公司。希望双方未来的深入合作能够为中国数以百万计的体育迷们提供娱乐体验,持续提升棒球运动在中国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2010年,收视率调查公司CSM调研显示,对MLB及棒球感兴趣的人接近3000万,而据MLB中国此前给出的数据,中国棒球迷有近400万人。因此,唯有提高棒球的关注度,增加棒球人口,才能让这项运动在中国的热度持续走高。

对于中国棒球而言,推广MLB赛事可以有效的积累棒球潜在用户,而MLB牵手极具传播力的平台腾讯,更是给了中国棒球一次绝佳的发展机会。

签约背后,中国棒球在寻找“姚明”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相对于地球那半边超过百年的棒球发展史,中国的棒球发展可以说一直在探索中前进,中途还走了不少弯路。2008年北京奥运会可以说是中国棒球近十年来最高光的时刻:一度与传统强队韩国拼至延长赛……让中国棒球人看到了这个项目崛起前景的曙光。

但可惜的是棒球的红火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自北京奥运会后,棒球项目无缘伦敦、里约两届奥运,这导致棒球一定程度上被冷落,在近两届的WBC世界棒球经典赛上成绩也不算出色,也意味着棒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变得步履蹒跚。

这也让棒球人意识到,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绝不是一两天能见到成果和成绩的,必须从最基层的青少年培养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不做快速投资,而是培养粉丝群体和粉丝经济”恰恰是MLB在国内希望达成的目标。而如果能够找到中国棒球的“姚明”,走出国门,走上MLB的赛场,对于这项运动的提振作用显然是巨大的。

近几年来,MLB中国先后在无锡、常州、南京等三地建立了MLB棒球发展中心,采取“体教结合”的全新模式,培养中国青少年棒球英才。目前已有三名球员签约MLB球队:许桂源2015年被巴尔的摩金莺签下,宫海成签约匹兹堡海盗,强巴仁签约波士顿红袜……一时间,中国棒球人才呈现出井喷的态势,我们的选手终于有了在世界高水平联赛锻炼学习的机会。

参加 WBC 的发展中心学员:许桂源、宫海成、陈燕鹏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最近几年国内的棒球教育机构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蜂拥而出,这恰恰说明了伴随着这几年MLB在中国的转播和推广,中国的棒球人口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

2015年12月,《中国棒球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征意稿)》表示,“到2025年,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棒球产业体系,可供训练或比赛用的认证棒球场超过200块,职业与业余球队超过5000支,棒球相关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人口超过500万,观看和参与棒球相关赛事、活动和节目的人口超过2000万,棒球核心产业、紧密产业及相关产业总规模超过500亿元”,这为整个行业照亮了光明的前景。

目前看来,在校园体育、市场化培训、MLB棒球发展中心等渠道多管齐下,整个行业努力为中国棒球储备了足够的人才,也为MLB的播出提供了用户基础。

腾讯引进MLB,对中国棒球究竟意味着什么?

诚然,虽然可能很多朋友对MLB的帽子比对比赛还熟悉,但这不妨碍MLB在体育界的夺目光芒。

成立于1903年的MLB在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中历史最为悠久,已经有了超过百年的历史。根据Sporting Intelligence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15赛季,MLB全年现场观赛总人数将近7400万,位居世界顶级联赛榜首;而场均观赛人数高达30346人,仅次于NFL、德甲、英超、澳式橄榄球联赛AFL,排名高达第五。

上赛季MLB世界大赛7场比赛,在全美吸引了超过1.49亿人次收看比赛,而在之前一个赛季小熊队打破108年无冠历史的那场抢七中,全美有超过4000万人收看了比赛直播。可以说,MLB不光是棒球世界里顶级的存在,即便在世界体育IP中也在第一阵容。

然而,MLB中国落户北京才刚刚10年,相比进入中国已经超过30年、目前与腾讯融洽合作的NBA,可以预见MLB在中国的发展道路还会比较漫长,也需要各方的持续努力。

不过,在棒球运动火热开展的今天,腾讯体育对MLB的加码,很有机会能把中国棒球这股刚刚燃起希望火苗,催化成一把熊熊烈火。

毕竟,经过近几年棒球市场的培养,中国已经有了一批固定的球迷群体以及众多“泛粉丝”。在棒球回归东京奥运的大背景下,在腾讯体育转播MLB的情况下,中国棒球的这股热潮势必会越来越旺。

事实上,棒球在中国也有着潜在的巨大机会。众所周知,大联盟有很多来自中国台北、日本、韩国的球星,这项运动在这些国家和地区都非常受欢迎,这足以说明这项运动非常适合亚洲人参与。

而且,棒球既是一个集体项目,也有很多单独面对对手的机会,而比赛中超过70%的时间里你都在失败,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处世哲学——失败的经验十分宝贵,它能带来规律与成功,这跟时下流行的“逆商管理”不谋而合。

此外,棒球对场地的要求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学校操场可以很方便改造成一个简易棒球场,只要有一片空地,两个人就可以练习传接球,很适合父子之间交流感情,是一项传承的运动。

MLB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中国区市场营销及媒体关系总经理王鹏介绍,在他看来,棒球不仅仅是体育,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因此,棒球这种适合中国人参与、可以培养年轻人的团结与意志、本身也很有魅力的运动,在MLB的推动下,无疑具备着绝佳的发展前景。而集齐了北美四大体育联盟的腾讯,则很可能会给中国棒球带来化学反应与质变。

集齐北美四大联盟,MLB与腾讯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

对于体育版权的从业者来说,想要集齐北美四大联盟的版权,难度无异于动漫《龙珠》中集齐7颗龙珠。众所周知,当7颗龙珠被集齐后就可召唤出神龙许愿,在如今的体育版权市场,腾讯集齐了北美四大联盟的版权,也就占据了美式运动这个代表着年轻与现代化生活的市场,有了在体育市场中“许愿”的机会。

相信对于腾讯和其他体育巨头而言,如何充分掌握发掘体育用户的消费,也许是最希望许愿并达成的梦想。

如今,NBA已然成熟,带来海量用户的同时,版权也正式进入了收割期。然而,NFL、NHL与MLB在兴趣人群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其中,有规则方面的问题——相对于篮球简单的规则而言,棒球运动在推广过程中免不了的是对于规则和球队、球员的科普。但一旦在腾讯体育与MLB的努力下,通过解说员和节目的制作,帮助球迷们迈过这个坎,跨过“新秀墙”,棒球运动那妙到毫巅的魅力,就会更加为人所知。

此外,在体育转播技术与体育会员的操作上,腾讯体育与NBA的运作赢得了业内的交口称赞,也获得了球迷口碑与商业化的双重胜利。因此,对于MLB这样的赛事而言,如果可以合理利用腾讯体育的技术、资源、会员基数的优势,设计合理的会员包,相信一定有机会普及到更多棒球球迷,让MLB在中国更加火热的同时,在中国推广棒球运动。

之后,如果能将腾讯体育的媒体效应与MLB深耕多年的校园棒球、青少年球员培养结合,属于中国棒球的春天,或许将不再那么遥远。

从一块空地到棒球场,从一两个人到一支队伍,从家长到孩子,从泛用户到深度棒球迷……尽管棒球在国内的职业化进程仍需时间,但市场机会已经显现,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与体育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棒球运动无疑迎来了它在中国的最佳发展时机。

也许我们无法预言何时可以找寻到属于中国棒球的姚明,无法预言何时棒球会像篮球一样火热,但对于中国棒球、对于MLB、对于腾讯体育来说,大家都已经走在点滴积累,寻找最终答案的探索之路上了。

体育产业生态圈原创稿件,欢迎转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寻求转载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知一场灾难正在悄悄的酝酿,人不知鬼不觉地来临.十四时二十八分,这个恐怖的时间,一场灭顶之灾从天而降,以四川省汶川为震中心的8.0级地震吞噬了人们美好的梦,这场地震摧毁了人们的家园,殃及了多个省市和地区,顿时,电力中断,交通瘫痪,山体崩塌,河水泛滥,灾区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汶川,这个在地图上鲜为人知的地方,人们很少谈起的地方,在一瞬间成为海内外人民关注的焦点,也就是那时,人们便发扬爱的精神,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国务院在第一时间下达命令,派出国内的搜救精英赶往灾区,以“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为口号,“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为主要目标,争分夺秒的抢救灾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美棒球人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