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媒体的例子 请给几个电子媒体的例子,不是传统纸媒与新媒体区别的电子形式,谢谢

中国人喊纸媒已死,美国纸媒在干啥?
|经济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在美国,所有新闻机构本质上都是多媒体
  时代周报记者 李兮言 特约记者 李卫华 发自广州 波士顿
  纸媒不死—在深度和高度上曾长期占据媒体界翘楚地位的纸媒,也许将在媒体转型和媒体融合的未来获得新生。
  和欧洲媒体业不同,美国的媒体融合与中国的媒体融合也许有不少相通之处。经历过各式维权后,中国媒体纷纷将自己的新闻发布到新媒体平台“今日头条”上,而《华盛顿邮报》,两个多月前也宣布将所有新闻同步发布于Facebook的媒体平台Instant Articles上。正如“今日头条”也许成了当下中国最大的新闻聚合平台 ,Facebook也在美国成了最大的新闻聚合平台,除了《华盛顿邮报》,和它签约的还有《纽约时报》《每日电讯》等,甚至还有同是新媒体的赫芬顿邮报、BuzzFeed等。
  Instant Articles的强力竞争者,苹果的新媒体平台Apple News则在今年6月推出,签约媒体包括《金融时报》《纽约时报》《卫报》和《经济学人》等。如今,苹果正在紧锣密鼓地为中国市场推出特别版Apple News。
  两年前,人们哀悼亏损的《华盛顿邮报》不得不被大亨贝索斯收购,两年后,拥抱互联网的《华盛顿邮报》访问量已达6690万,击败《纽约时报》(6580万),同比增长近59%—同样令人欣慰的是,他们雇用了更多记者,而不仅仅是扩充技术和营销团队。
  就在一年前,媒体融合还是一场极具争议的痛苦纠结。一年后,转型与融合已经成为纸媒的常态,并将继续大规模地在中国数量庞大的媒体业中发生。
  美国媒体的转型要先于中国。这背后既有技术的推动,也有政治和经济力量的影响。就整体而言,美国的传媒产业无疑是成功的,它既是美国财富的主要来源,也是如今美国政治影响力的重要来源。借由着传媒这一载体,“美国梦”持续不断地传播至世界的每个角落。
  中国媒体也有“中国梦”,从印刷媒体到电子媒介,从互联网平台到移动端,技术和人们信息获取方式的快速变化,让媒体不得不迅速调整。对于期待深度转型的中国媒体,美国主动寻求媒体融合以及传媒产业整体发展的经验,多少会给人带来期待。
  媒体融合进行时
  老牌报纸《纽约时报》,因为推出了第一款面向智能手机和谷歌纸板头盔的虚拟现实新闻客户端,两个月来备受关注。这是《纽约时报》第一次推出虚拟现实新闻产品,名为“NYT VR”。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纽约时报》将会提供360度场景的新闻报道,读者可以体验到身历其境的感觉。
  虚拟新闻客户端的推出,建立在“移动通讯为先”的大背景下。美国数码科技发展迅速,已经超越桌上计算机范围,转战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等设施。2014年的数据显示,对于多数新闻机构来说,移动终端的阅读量已经超过电脑终端,移动终端成为新闻采编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因此不论是传统的电台及报刊,还是纯网上的出版机构,优先发展的首先是移动平台。
  《纽约时报》并非第一个尝试虚拟新闻的传统媒体。此前,《华尔街日报》、ABC等媒体都曾试图引进这种新工具,以充实自己的新闻兵工厂,但迄今为止却还未成功。《纽约时报》公开表示,此次在虚拟新闻上下了很大的赌注,并非只是跟风以证明自己的技术能力。
  虚拟新闻只是《纽约时报》众多科技尝试中的一种。新闻业使用互联网的历史不长,但短短20年里,新技术革命发生,被视为“夕阳行业”的传统纸媒,从多年前就开始尝试各种探索。《纽约时报》目前的网站、手机客户端、平板客户端等各种数字新闻产品,已经拥有100多万付费读者。不过,与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博客网站赫芬顿邮报、美国知名在线新闻平台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等数字化媒体相比,《纽约时报》的新媒体还难以匹敌。
  “十多年来,媒介融合一直是美国媒体的强大趋势。这导致的第一个结果就是,现在所有的新闻机构,本质上都是多媒体。比如,大报提供音频剪辑、视频和幻灯片,大广播公司提供图片、视频、广播和播客,主要的电视新闻采编有自己的网站,并且提供文字、图片和视频。他们都雇用有多项技能的员工,他也创立可跨平台展示才能的工作团队。”波士顿大学新闻系教授Christopher B. Daly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互联网小伙伴
  美国媒体正在各种层面不断扩大他们的外延。Daly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传统媒体正在尝试用一系列的策略来扩大他们与公众的“接触”。“从小的方面来说,一些媒体会组织名人讲座或讨论会,一些会组织旅游,提供公众与知名记者‘导游’共同旅游的机会。”
  而从大的方面来看,与其他公司发展合作关系则成为主流的选择。《纽约时报》与谷歌的合作,恰好体现的是如今美国传媒行业盛行的“伙伴关系”。《纽约时报杂志》总编Jake Silverstein曾表示,“虚拟新闻”方案在一开始曾遭到部分员工的反对,但与谷歌的合作,则帮助了该报在虚拟新闻方面的探索。同时,在硬件设备上,《纽约时报》的虚拟现实应用将采用谷歌推出的廉价虚拟现实眼镜“谷歌纸板”。
  对这类现象,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苏钥机也曾撰文指出,以前美国传媒行业强调竞争,大家在争夺市场受众,是个“零和游戏”格局。“但现在通过互联网的带动,不同公司互相配合,在新环境下发挥互利共赢,打破了很多界限。”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 越来越多的传统电视媒体和网络视频内容提供商将YouTube作为合作伙伴,借助其全球化的传播平台及镜像体系,开设企业频道,共享广告收益。
  扩大外延的另一个结果是传媒企业变得“大而全”。苏钥机的文章指出:“美国的一些大型传媒公司,甚至渐渐变身同时成为广告公司、物流公司、网上公司、软件公司,他们把新闻、信息、娱乐、服务集于一身,以‘大而全’为王牌,进军不同行业,挑战传统机构,同时又和别人合作互利,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国是最早将文化娱乐业与制造业、金融业、旅游业、文化地产、新媒体、网络动漫等相结合形成合力的国家之一,这让它的科技与文化产业并驱,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强大的影响力。
  传媒行业“集团化”,也是“大而全”趋势的其中一个体现。美国五大传媒巨头,时代华纳、迪斯尼、德国贝塔斯曼以及默多克新闻集团,控制着这个国家90%的大众媒体。而在1983年,90%的大众媒体是由50家公司拥有。
  早在2004年,麻省理工学院教授Henry Jenkins在其论文The cultural logic of media convergence中就预测了这一趋势:“美国媒体环境正形成两个看起来矛盾的趋势:一方面,新媒体技术令生产和发行的成本下降,传送形式和渠道被扩大,并且使消费者拥有新的强大方式去储存、注释、分配及再传播媒体内容。另一方面,主流的商业媒体所有权却正在明显地集中,为数不多的跨国传媒集团控制着娱乐行业的方方面面。”
  媒体行业集团化,有利有弊。文化垄断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舆论思想趋向单一。人们担心,媒体的所有权掌握在少数几家利润驱动、广告支持的垄断集团手上,公共系统最终被限定在同样的意识形态之内。但也有观点认为,凭借传媒巨头的雄厚财力,实现全球范围内跨国经营,能够压缩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本。
  对目前“多而杂”的中国传媒企业来说,美国传媒产业或可带来启示。美国加州圣圣荷塞州立大学国际培训部教授葛滨在提供给时代周报的资料里写道:“目前中国传媒企业数量多,资质良莠不齐,管理混乱。借鉴美国集团化发展经验,中国政府及金融机构应大力支持扶持骨干传媒企业,加快资产重组,组建以产品为龙头以及资本为纽带的传媒集团。从而逐步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政级别、跨所有制,甚至跨股联合经营,推动龙头传媒企业上市,加快中国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步伐。”
  “美国梦”载体
  尽管传统媒体的地位随着技术革命一度被认为岌岌可危,但是整个传媒产业却在快速发展,媒体融合的势头也被看好。如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令接近1/5的美国大富豪从大众媒介分一杯羹。而在1982年,排名前400名的美国富商中,靠大众传媒获取财富的只有9%。
  技术推动当然是最重要的原因。“媒体融合的最基本动力来自于技术。电子媒体、数字技术将内容从传统渠道和物理形式中脱离出来,又令内容通过不同的新渠道传播出去。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市场障碍。因为技术,媒体的成本改变,表现形式和市场结构也都相继而变。”田纳西大学新闻与电子媒体学院教授Benjamin J. Bates等人在论文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The Role of Policy in Media Convergence中写道。
  技术是推动媒体融合的最主要力量,但政治与经济是根本。“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对外,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都是美国过去20多年最活跃、增长最快的经济板块。而与此同时,他们还要忍受全球经济金融化的过程。”《媒体的政治经济学:全球传媒产业变革》一书如是论述,“该产业的崛起,是在新自由主义形式的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的,并得益于在该行业急剧上升的资本投资。此外,政府的政策也促进了新旧媒体的融合,从大体上来说,政府对收购及合并保持宽容的立场。”
  相应地,文化传媒产业反过来也为“美国梦”的输出作出了巨大贡献。美国加州圣荷塞(硅谷)州立大学国际学院教授葛滨在给时代周报记者提供的资料中总结道:“美国文化产业营造出了一种特殊的‘美国形象’。经由好莱坞电影、肥皂剧、新闻、广告等文化镜像的折射,在美国本土之外的眼光看来,美国似乎成为了一个象征着自由、平等、民主这种启蒙理念的国度。”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王小峰:谁干掉了纸媒
澎湃新闻记者 田春玲
18:46 来源:澎湃新闻
王小峰。       演讲人:王小峰(作家,《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主题:在“不完美”中追求完美——王小峰、康慨谈《我们不完美》       时间:日       主办:世纪文景       【编者按】       12月6日,资深媒体人、作家王小峰,与《我们不完美》译者康慨展开对谈,他们从《我们不完美》这本描写国外新闻业的精彩小说展开,讨论当下媒体环境及媒体人的现状。       再过五年应该会死掉一半的纸媒,这是比较悲观的认识;乐观一点,可能撑死十年——王小峰的观点代表着多数媒体人的担忧。到底是谁干掉了传统媒体,王小峰在对谈中进行了解析。       以下是澎湃新闻()整理的谈话摘录:五年后可能要死掉一半纸媒       问:这两三年我们纸媒的广告下滑整体是很严重的。想问问你们怎么看今天纸媒的状态?       王小峰:该死的会死亡,肯定是早晚的事。《人民日报》不会死,还有行业类的,比如汽车、时尚、计算机类的媒体不会死,因为他们的广告和读者是比较直接的,受众比较直接。第一先死的是全国各地都市类的报纸,基本以自负盈亏为主的那类。再一类比如《三联生活周刊》,它完全靠广告活着的。当广告开始从传统媒体往新媒体流的时候,当达到一定比例的时候,传统纸媒一定要死一部分。我一直觉得,纸媒其实是一个生态体系,就相当于你去一条街,这条街上如果全是饭馆的话,你随便再开一个什么饭馆都会有人去吃,可是当这条街只有一两家饭馆的时候,就不会有人去了。他可能牵扯到一个比较常见的生存氛围的问题,比如说很多报刊亭已经开始撤了。       我估算,再过五年应该能死掉一半的纸媒,这是比较悲观的认识,乐观一点,可能撑死十年。还有一种死不了的媒体就是只有在图书馆里才能看到的专业类期刊,因为中国只要有写论文评职称的规则存在,这种媒体就一定会存在的,而且它的运营成本极其低廉。       可能再过三五年,有一些媒体真的不存在了。因为我了解到很多在传统媒体做了很多年,比较有经验的人都纷纷跑到网络媒体和新媒体去工作,甚至离开媒体这个行业。新进来的人,至少在我看来他们面临着一个人才培养过程当中的筛选问题,比如我当年考大学想学新闻,想考人大新闻系,我们老师说你学习成绩根本考不上,那一年在我们学校只招8个学生,我们班报人大新闻系的就有8个。新闻系在当年是一个录取分数特别高的专业。放在今天,我相信,现在高中生再去考大学,选择职业的时候,新闻和中文绝对不是首选,除非他这个人就是热爱文学,否则不可能当做首选。他可能考虑的是我出来之后能不能挣钱,我觉得大家可能考虑到的第一志愿都是这类的。第二志愿是能不能找到比较稳定的工作,而且钱还不少,社会还到处都需要的,比如财务这类。可能到第三、第四志愿才会有人考虑学中文或者新闻。       这样一种过滤方式下,可能这些人不一定是很优秀的人,当他们到媒体工作的时候,他们写出来的这些东西可想而知。至少我接触过很多学新闻或者大众传媒的学生,包括有一些人到我们那里学习,有人是硕士研究生,有人是博士研究生,说实话,他们连一些最基本的新闻常识都不懂,我不知道他们大学这几年学了什么。因此我想,这种人才的流失最终也会导致媒体质量一点点下降,同时它会影响到这个行业。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比如你买份报纸或杂志,如果觉得那上面的文字都不如你写的,你还会看吗?所以我觉得这将来会变成一个非常恶性的循环。       我觉得传统媒体不会完全消失,比如你坐火车时你不想看手机上的内容,还是想看《知音》,而《知音》上的内容不会发到微信、微博上,你坐火车非常枯燥,这时候还好《知音》还存在着。但是《三联生活周刊》还能不能存在就不好说了。文字的堕落是一点一点渐进的       问:今天发在纸媒上的东西变了一种形式,发在新媒体上的东西与纸媒上是不一样的,但是内容的角度来说是有需求的,还是你觉得会变得更差?       王小峰:这个问题我三年前就在考虑,如果有一个风投手里拿100亿想做一个媒体的投资,他绝对不会选择《北京晚报》这样有着几十年历史的金字招牌,也不会选择《三联生活周刊》,他一定是自己雇一帮人做一个新的数字媒体。为什么呢?传统媒体在走向数字化的过程当中,只是把纸上的内容变成数字内容,他不会有任何的商业利益。即使有广告,《纽约时报》这么做了,可是它也不行。作为一个风投,他首先考虑的是我这个模式能带来什么,他的思路跟那种传统办刊、做内容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如果将来《北京晚报》死了很正常,就是因为它不符合今天数字时代商业的营销模式。比如像我们《三联生活周刊》,主编经常跟我们发火说,你们必须写出什么什么东西,网上有的不能写,别人写过的不能写,跟人观点类似的不能写。为的是《三联生活周刊》要有一个独特的东西,但问题是,为什么读者要看你这些呢?你吸引读者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觉得传统媒体在这点上是解决不了的,而数字媒体恰恰可以解决很多很多的用户问题,比如说它会勾引用户(已经不叫读者了,而是用户),包括写文字的方式都不一样。       比如我个人的例子,百度百家找我开一个专栏,然后夹带广告,你的文章点击率越高你挣的钱也越多。我对这个东西不是特别感兴趣,因为我知道如果我这么写的话,我的心态立刻会改变。但是我很好奇,想知道我的心态到底能变成什么样。我说行,就开吧,他们一个月结一次钱,到第四、五篇的时候我就发现,你第一必须起一个让人能点进去看的标题,第二文字必须有点惊悚,所谓惊悚不是恐怖的意思,是能让人感觉“啊”这样的东西。所以当你意识到要挣更多钱的时候就不会好好写了,到第十来篇的时候好多是我原来写的贴上去的,后来我就停下来了。我想再这样下去就真的把我害了,我天天想着能挣多少钱,点击多少次,我要针对这个结果去制造一些东西,那不是真正遵从内心去写出来的,所以我必须停。       今天大家对文字的需求,实际上从用户或读者来说,他们对质量的要求并不高,这种文字的堕落是一点一点渐进的,所以大家在其中感受不到。我觉得过去十年,从我在网上写东西,我能感觉到目所及处看到的文字都是在堕落,大家的那种心态已经不对了。       比如我当年写博客,我在上面胡说八道,然后我发现大家都在胡说八道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件最丢人的事儿。于是我就想尽量不要写这样的东西了。大家都胡说八道的时候,我就写点严肃的东西。因为当年胡说八道的时候,大家对那种书面文字禁锢的东西太多了,我想突破这样的东西,可今天大家却是带着不尊重文字、破坏文字的方式写作,那我觉得就不对了。谁干掉了传统媒体       问:刚才讲到新媒体,问问王小峰对新媒体的看法,传统媒体像你说的往下走,你自己会往新媒体转吗?       王小峰:大概七八年前我给自己确定了一个事情,就是如果有一天我离开媒体,我永远不会再回到媒体。泛媒体,只要跟媒体沾边都不会去。       现在传统媒体数字化过程当中,你过去是有地盘和品牌概念的,数字媒体空间是没有地盘概念。所以最后变成一两家比较强势的带有传统媒体背景的数字媒体。现在都是在小打小闹,而且我接触一些做IT,做新媒体的,他们根本瞧不上咱们传统媒体。中国传统媒体消亡的过程就是农夫与蛇的故事。当新浪刚刚设立新闻频道时没内容,所以他跟传统媒体说你把文章放到我们这,然后我们标出来,这样大家会对你传统媒体感兴趣,会买传统媒体。然后我们传统媒体人都特别傻,免费把文字全提供给门户网站,他们壮大了之后把你干掉了。       但是我分析的是这跟中国人缺乏版权意识、法律观念有直接关系。当时说可以,你拿钱买,我相信门户网站是买不起的,每天要求文章几分钟更新一篇,买一篇花多少钱。传统媒体可以算笔账,我给你的话给我带来的损失是什么,你必须拿钱把窟窿给我填上。但大家都免费送出去了,中国传统媒体跟美国、欧洲不太一样,这方面缺少版权意识,可能死得更快。       (本文根据主办方提供速记整理)       
责任编辑:张茹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王小峰,纸媒
评论(44)
追问(21)
澎湃新闻APP下载
/newsDetail_forward_长按上图二维码关注更多信息 有问题 找博思 做调研 更专业 &&&&聚焦最新、最热、最有价值的产业资讯,追踪全球最热行业市场分析,提供最全面实时调研数据,全面提升您个人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切尽在博思数据。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博思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
全文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统媒体转型的例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