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用“开始吧众筹众筹”吗?我对众筹不了解 百度知道上说众筹投了钱不回报金钱 但“开始吧众筹众筹”好像回报钱

如果投资一万,你想获得什么?
100倍的回报?给不了
一年分红2000?有意思吗?
现在有个机会,投资一万块
五年不分红,不能退股(可转让),玩亏自负
1.众筹50人*1=50万,玩一个最知名,最好玩的茶楼:
整个运营思维,就是要传播。从最开始众筹,招人,装修,菜品,活动。无传播不动作。
2.参与是根本,股东是资源,股东是传播。
第一招:去中心化(协同管理)
第二招:参与感(存在感,有温度):你拥有自己的茶楼的自豪感。
第三招:民主统一(听全体意见:大家都有表达自己的意见的权利。小范围讨论:网上讨论口杂,见面讨论能快速的统一意见。决策组决策:少数人决策,越参与越有发言权。)
再说说股东的那些事,咱们一人拿一万,这里没有大股东,大家平等地拥有茶楼。怎么玩。谁去玩?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如果有缘在一起,毕竟咱们不是从事的同一种行业,所以说遇到一起只能证明我们一个爱好,那就是喜欢尝试新的事物,就一个字爱玩,玩咱们要玩的不一样。
一万块,也许你是旅游的一次费用,也许是你和客户一次饭钱,也许是你半年的工资,也许是你一个皮包,却在钱聚在一起那就是瞬间赋予一个组织生命力。
这只是一个最初的思想大框,还需等待你们加入,给予完善。
你可以拥有一个可以娱乐的地方。
你可以拥有一个自己茶楼的地方。
你可以拥有一个进入圈子的地方。
等待你们的回复,有意者可以在下面留言,我还会继续更新新的思想和大家分享。

123茶楼,不只是众筹

文/蔡华 (盈开投资合伙人、B座12楼联合创始人)

作为一名投资人,最近遇到朋友时,被问到最多的不是最近投了什么项目,反而是123茶楼的近况。众筹本身并不是一件太新鲜的事情,有很多人玩过,而且失败的案例也很多。但为什么123茶楼更为受到关注,而且这个关注度随着时间不断提升?这背后不仅仅是4天筹到123万元这么简单。

这次众筹的起因是,一位朋友请我转发一家餐厅的转让信息,信息发到朋友圈后,我随口说了一句:“我们一人一万把它接下来吧,以后大家有个吃饭的地方。”没想到,这个提议得到几十人的响应。因此,我把这些人拉进一个群,并在朋友圈内继续扩散。1个小时40人群满,15个小时100人群满,17个小时150人群满。

大家在群里的讨论很热烈,关注最多的还是我的计划,期望值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我在第二天晚上组织了一场十多人的线下讨论会,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大家没出钱前怎么讲都是空的;二是不能确保众筹成功就没法与商家谈下一步。

当晚回去后,我花了半小时写了一篇《一万块,你想干什么》的文章,写明本次众筹的初心和意义,并标明筹款的截止时间。四天后,包括我自己,一共收到了123万。

因此,这次众筹基本是一个无心之举,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是顺势而为。正因为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才触发了这次行动。当然,“游戏”规则也很重要。超出截止时间的10多位朋友的汇款都悉数被退回,以及很多没来得及汇款或得知消息较迟的朋友都没能挤进这次活动,后面排队的超100人。

众筹本身基于信任,基本规则的坚守是一种承诺,也是大家一直对我保持信任的根源。

这是一个社群——因茶楼而起,不因茶楼而在

“爬楼”是一种网络语言,意思是查看上面其他人的留言。而在123合伙人群里,一般是没有勇气去“爬楼”的。因为如果你一天没看,可能就有两三千条未读消息。这种状况已经持续差不多2个月了。

与其他群不一样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群的活跃度仍然在持续不断地上升。这个群的活跃度为什么这么高,大家还不疲倦?用123合伙人的话来说,在这里大家是一个集体,就像一个班级。所以这里大家每天发发红包,讨论儿女教育、一起K歌吃饭,至于找人帮个忙什么的都是小事。也正是这个魔力,吸引了掌柜从东北打飞的来面试,征集了近百个场地、200多个名字、近百位免费供应商。

因此,这200人的大圈子就是一大收获。这是本次众筹最核心的要素,也是区别于其他众筹的地方。以前,很多咖啡馆等众筹项目都是以职业为属性,比如投资人、律师、设计师等等,而众筹只是大家的一个据点。但我们形成社群的核心不是职业,而是人群的共同喜好,即所谓的调性。

加入123茶楼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喜欢互联网、喜欢一起玩一些有趣的事,而对茶楼本身的盈利并不那么在意,他们更在意是否实现自己的一些理想或能否学习到最新的创意。茶楼只是一个载体,把大家聚到了一起,让大家的交往有了一个中心。

众筹,筹的是人而不是钱,就是上面说的这个概念,要能形成一个社群。那么,该怎样保证123个都是有共同特性的人?这只能通过众筹发起人的规则来筛选。

从一开始,我们的基调就是:“不分红、不能退股、玩亏自负”。我们聚在一起的初衷是:只为200人的圈子、互联网思维的实践……所有这些规则对前期加入的人群进行了筛选、细分。加上不解释怎么玩、四天时间选择是否打钱等条件,进一步保证这是有信任基础、注重这事本身趣味的具有同一特性的人群。

在整个过程中我都在不断地劝退人,问我要商业计划书的、问我预期盈利目标的、问我赚了钱怎么办的等等都是劝退的对象。众筹的心态决定方向,无论是发起人还是参与者,初心一致了才能走得远。

筹到钱只是开始,毕竟我们还是要做出一个茶楼实体的。我本人也只出资一万,也只是一百二十三分之一。这里没有大股东,大家平等地拥有茶楼。怎么玩,谁去玩?总不能我自己其他事不干,去玩这个茶楼吧。     

在我们新书《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中,我们强调互联网思维的重要一点就是去中心化、协同管理,于是我就想到在茶楼中实践一把。

在第一次线下正式聚会时,来了70多 位合伙人。在会上,我讲了茶楼的玩法,特别是去中心化这块。根据茶楼经营的需要,分成七个小组,分别是圈子组、媒体组、经营组、商业模式组、主题活动组、支持组、协调组。这七个小组共同协作,协助掌柜完成茶楼的运行。在几个小组运行的过程中,我们强调“参与越多、获得越多”,让真正参与工作的人在资源、人 脉、影响力、决策权重等方面得到更多的倾斜。

经过这一两个月的运行,慢慢发现我的活跃度已经排名较低了,绝大部分工作和活动都不需要我的组织和参与。去中心化的协作模式,已经成功地把我解放了出来。

茶楼的颠覆——要玩得不一样

除了聚合了一个人群,有了自己的一个咖啡馆或茶楼外,众筹还有没有其他创新方式?这就是123茶楼的另一个核心:我们要用目前流行的互联网思维玩一个不一样的茶楼。

因为茶楼的经营策略在不断调整,很多想法还在实践之中,这里就简单说说我们基本确定的玩法。首先是加强123茶楼的媒体属性,从茶楼的选址、起名、找设计师、找供应商等等,都要有传播性。媒体传播本身也是我们“B座12楼”的强项,从123茶楼目前的知名度来看,媒体属性已经基本具备。

只 要有了媒体属性,就有了后面更多创新的玩法。我们的供应商都是免费提供物料,从装修设计、部分装修材料到茶楼的食材,包括各种茶叶、干果、水果等等,让茶楼的预期毛利迅速提高。供应商的加入,是因为看中茶楼的媒体传播性、线下体验点以及线下销售点,这其中任何一项都已经值回他们提供的食材成本。同时供应商 本身也在传播茶楼。所以,我们优先选择电商企业作为供应商。

123茶楼将是一个自助茶楼,没有定价,喝完茶后按你的体验付费,1分钱打底,高不设限。当然在你支付时,可以参考当天的支付平均值。我们为何如此底气十足?除了我们相信用户外,我们还有个“格子墙”。

我们设计了一面墙,有7000多个“格子”,每个“格子”出租价为123元/年。这个格子的图案随你设计,可以是你的商品二维码、企业logo,也可以是你的征友广告或对TA的祝福。“格子”内容的发挥空间很多,但只因为在123茶楼才更加有意义。因为你有属于你自己的一块空间,与一群爱玩的人聚到一起。

如果这些还不足以吸引你,那么123茶 楼还是最互联网化的茶楼。来这里的人是对互联网充满兴趣、想体验互联网的一群人。所以我们这里只接受移动支付,没有现金。这里有最快的网速,这里绝不会出现手机没电的尴尬情况。这里的装修、这里的活动人群,你都可感受到浓浓的互联网气质。二维码肯定是这里的特色,你喝的茶、吃的干果、看到的画、坐的桌椅都 可扫一扫下单。

因为发起了123茶楼这次众筹,很多朋友找到我寻求合作。但这些朋友基本都被我拒绝了,因为大部分都是希望帮他们解决问题,部分还是资金的问题。以上分享的123茶楼众筹的一些过程和运营思路,一方面是想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我们,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朋友们能明白这次众筹背后的逻辑。保持初衷,聚合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玩一些开心的事,这样或许更有机会获得那些我们本不在意的回报。最后,感谢122位信任我、跟我一起玩的朋友,我们一起做出了一个不一样的茶楼。

过去将众筹分为四大类的做法,显然已经不适用于现实了。因为“收益权众筹”现在很火热,它到了需要被“正名”的时候。

  过去将众筹分为四大类的做法,显然已经不适用于现实了。因为“收益权众筹”现在很火热,它到了需要被“正名”的时候。

  众筹的类型通常分为权益型众筹、股权型众筹、债权型众筹以及公益型众筹四大类。但是,这种分类方法能够全面覆盖所有众筹类型吗?事实上,随着众筹模式的不断探索创新,众筹的这种四分法显然已经不能够归纳所有的众筹实践。

  随着实体店铺众筹、影视众筹以及众筹的蓬勃发展,一种新的回报模式开始被业内探索出来,并且已经有很多投资者和融资企业、项目享受到了它的“福利”。它不同于给股权做股东的股权众筹模式,也不是投资者会得到权益性回报的权益众筹,还不同于投资者获得债权的债权众筹。众筹家数据研究院在即将发布的《中国众筹行业发展报告2016》(下文称《报告》)中,将在过去的四分法中难以找到位置的众筹模式单独归为了一类,称为“收益权众筹”。

  到底什么是收益权众筹呢?

  收益权众筹的回报是企业收益

  收益权众筹是指投资人对企业或项目进行投资,回报以不持有企业的股权,但享有股份收益,通过企业经营而获得可能的经济利益的一种众筹方式。简单来说,就是项目产生收益后,定期拿出一部分收益作为回报提供给投资者。

  收益权其实并不是新概念。收益权众筹也不是国内首创。事实上,在国外已经有很多成功案例和成功的收益权众筹平台。

  收益权众筹的英文名称是Royalty-based Crowdfunding,其中Royalty经济学领域是指一种特权使用权益协议,迁移到众筹行业,就有了“收益权众筹”概念。美国的收益权众筹平台有Quirky、TubeStart、RoyaltyClouds等。

  据众筹家《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所有众筹类型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当数收益权众筹,高达336%。

  《报告》负责人、众筹家数据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袁毅表示,2015年开始,收益权众筹模式引入国内,一些收益权众筹项目甚至是专门的收益权众筹开始出现。但很少有人对这种新的模式进行研究,对于收益权众筹的内涵、优势以及它与股权众筹的差异等缺乏系统的论述。有些平台高调宣称自己是收益权众筹的专业平台,但其平台上的项目回报模式却并不一定是收益权众筹模式。

  由于还不成规模,收益权众筹仍然普遍地归于权益众筹范畴之内,但是从发展趋势来看显然是不合理的。

  收益权众筹需要单列

  收益权众筹与权益众筹有很明显的区别。权益众筹通常被称为实物众筹,投资回报一般是实物、某项产品或者消费权益。收益权众筹的回报是企业的收益。通俗一点说,就是钱。

  收益权众筹也不同于股权众筹。从项目发起人角度来看,项目方不需要出让任何股权来获得投资,即可以保持完整的项目所有权。而对于很多小投资者来说,不想,也没有能力参与到复杂的企业经营管理、行使股东权利等事务之中,投资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得较好的收益,在这种条件下,投融资双方都与收益权众筹 “一拍即合”了。

  收益权众筹更不同于债权众筹,债权众筹是投资者获得其一定比例的债权,未来获取利息收益并收回本金。收益权众筹不存在保本的概念。

  这么来看,把收益权众筹与其他类型区分开来就太必要了。它将给众筹创业者按自己企业类型、行业领域、经营状况的实际进行众筹融资多了一种模式上的选择,而投资者在根据风险偏好选择自己能接受的投资和获益方式时也多了一种选择。

  警惕收益权众筹的风险

  对于平台和项目来说,采取收益权众筹模式既能获得大量资金投入,又不会稀释股份,同时还可以规避包括投资人数的法律限制、非法集资等一系列股权融资风险。

  而对于普通投资人来说,选择股权众筹的方式操作上存在一些问题,如单个股东在表决中的权力有限等,小投资者作为股东的处置权和表决权等权利是否能够正当行使仍然值得怀疑。

  收益权众筹看似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但是风险却不能被忽视。风险主要是针对于投资者来说的:如果项目还处于虚拟阶段,未产生任何销售收入就被收购或者破产,投资者存在颗粒无收的风险。

  而对于项目方来说,风险也并不是全无,因为付给投资者收益回报需要从利润中支出,这部分原本可以用于业务扩张的收入却用来支付了投资者收益,是否会影响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和业务扩张,也需要权衡。

  适合收益权众筹的项目和投资者

  针对上述风险的控制,确定收益权众筹的项目和投资者画像就成为了关键。

  什么项目适合收益权众筹?众筹家CEO杨勇表示,一种是收益估值有一定依据,稳定但成长性低的项目,会比较适合采取收益权众筹模式。房地产、实体店项目还包括一些影视项目等都属于这一类。

  另一种则是高利润空间,并且不以利润扩大规模来增加收益的项目,也适合采用此模式。例如拥有专利的高科技项目、生活服务类项目等。

  而什么样的投资者适合选择收益权的回报方式进行众筹投资?考虑到该投资方式和债权投资相比,风险高,收益高;但和股权投资相比,风险低,收益小。

  因此我们认为,适合选择收益权众筹的投资者,在风险偏好方面比股权型投资者风险偏好低,更期望选择相对较小的风险来获得一份较为稳定的投资收益。但是他们仍旧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能够承担投资之后不能保证还本付息的风险。

  相对的是股权众筹的投资者,他们对投资标的的估值往往有几十甚至几百倍增长的期待。而债权众筹的投资者投资风格则更加保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始吧众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