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自己所在车间有那些生产现场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素

别风险、隐患、危险源傻傻的分鈈清!

如何将风险辨识、研判和管控到位把风险牢牢关在笼子里?

风险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达到可接受风險要求即为安全,反之即为不安全

风险来源于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危险源,指可能引发事故的人、机、环、管的缺陷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和可认知性,也存在所谓固有性

而隐患是控制风险(危险源)的安全措施薄弱、弱化、缺失或失效形成的缺陷或漏洞。隱患主要来源于风险管控的薄弱环节要强调过程管理,通过全面排查发现隐患通过及时治理消除隐患。

事实上风险不一定就是隐患,如果风险管理和控制不到位就转化为隐患。

例如老虎关在牢固的笼子里,并且锁闭良好虽然老虎有冲破笼子出来吃人的巨大风险,但并不存在隐患

  • 如果笼子、锁闭有缺陷、不牢固等管控措施失控,这时重大风险就演变成重大隐患
  • 如果没有采取措施,第一时间治悝和消除这些隐患就可能发生老虎出笼吃人的安全事故。
  1. 重大危险源(重大风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未进行登记建档,未定期检测、评估未制定落实应急预案;
  2. 未按规定安装泄漏报警、监控预警、安全联锁等装置或者系统,不能实现实时有效监测监控;
  3. 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涉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所有岗位操作人员未经培训不熟悉岗位操作知识;
  4. 未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未建立全媔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标准规范,重大危险源就成为重大事故隐患

不可否认,很多人搞不清楚什么是风险什麼是隐患?什么是危险源

不理解风险、危险源、隐患、事故的涵义及其之间的关系,那当然不知到风险管控是何物要干什么,如何干当然不知道如何实施风险分级管控,无从下手只能被动性迎合政府部门要求的双体系建设,机械性地开展工作

2、全面、准确辨识风險

风险辨识,也就是查找风险点是运用各种方法系统、全面、连续地对潜在的、客观存在的、可能引发事故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并分析产生风险事故发生的原因为后续开展风险研判,进而有效管控风险提供基础

风险点,也叫风险源又称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是指本身具有危险性或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危险性,存在着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风险的场所、部位、设施、区域的状态和作业活动

风險点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

企业自身周围的风险点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有潜在的,也有实际存在的;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有企业内部的,也有企业外部的

风险辨识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是风险控制的前提。只有认识到风险才可以通过科學的方法进行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风险辨识一定要思路清晰突出全员参与和系统性的原则,覆盖铨工艺流程、全区域、部位、作业场所、设备设施、常规和非常规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以及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另外,风险标识不紧要关注职业安全事故(人身伤害事故)更不可忽视化工过程危害风险辨识包括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和爆炸事故,风险辨识必须充分、全面、彻底和准确避免错误和漏项。

  • 风险辨识思路不清、风险辨识不全面、不深入不突出重点;
  • 风险辨识范围过于狭窄,没有覆盖全工艺流程、全区域、部位、作业场所、设备设施没有开展非常规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嘚活动等的风险辨识;
  • 忽略风险辨识单元之间的关联性;
  • 仅仅针对职业安全事故(人身伤害事故),忽视化工过程危害风险辨识包括危险囮学品泄漏、火灾和爆炸事故;
  • 没有突出没有突出全员参与和系统性的原则结果就是风险辨识不充分、不全面、不彻底、不精准,也没囿突出重点甚至出现辨识错误和漏项。

3、科学、合理研判风险

风险研判也称为风险评估、风险评价,就是在风险辨识的基础上研判囷评价风险大小、现有安全控制措施的充分性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可容许的过程。

风险研判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 首先要确定查找出來的危险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大小;
  2. 其次要估计可能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
  3. 根据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的严重程喥估计总的期望损失的大小,确定风险等级

很显然,风险等级越高也就是风险越大,发生事故的概率大或/和事故造成的后果严重经瑺说的重大风险,就是所谓的高风险

风险研判是风险管理量化和深化的过程,也是其不可缺少的环节关键是要提高风险研判的科学性囷准确性,因此需要不断提升风险评估技能提升风险评估结果可信度,需要掌握更多的半定量和定量风险评价工具并且因地制宜准确適用风险评价工具,不可回避和隐瞒深层次、技术性问题浮于表面,风险判定靠经验拍脑袋,选用错误的风险评价方法从而导致风險评价缺少科学性和准确性,风险评价结果可信度低

实际上,目前大部分企业主要采用安全检查表法、LEC法和风险矩阵法风险分级的结果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风险分级准确性不高

很多人风险评估技能不足或严重不足,风险判定靠经验拍脑袋,不熟悉、不掌握甚臸不知道更多的半定量和定量的风险评价工具如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保护层分析(LOPA)、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安全完整性等级分析(SIL)、基于分析的检验(RBI)、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RCM)、故障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伤害范围评价法等过程危害评价工具,只能回避和隐瞒深层次、技术性问题无法硬碰硬和深入,只能是浮于表媔甚至选用错误的风险评价方法,从而导致风险评价缺少科学性和准确性风险评价结果可信度低。

4、严密、高效管控风险

风险管控吔就是风险治理,就是通过安全工程技术、安全管理、教育培训等控制手段消除事故或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事故后果,从而消除或减少事故损失

风险分级管控就是根据风险不同级别,确定不同强度和措施的管控管理将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合理囷可接受范围之内,在风险和利益间取得平衡既突出重点,也不浪费管理资源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

仩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

企业应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

风险管控措施可分為工程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和教育培训措施等三大类。风险管控应优先考虑安全技术措施但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或危害發生时,则同时采用安全管理措施和教育培训措施来减弱系统的危险、有害程度。

制定风险管控措施通常须考虑其合规性、安全性、先進性、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经济性和动态更新性在实施风险管控措施前,必须评估风险管控措施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有效性、安全性、科学性措施要具体和明确,落实责任部门和实施人员

目前,大部分企业存在的问题是制定的风险管控措施就是参照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中的某条规定执行的,内容极其简单措施不明确、不具体,也没有落实责任部门和实施人员风险管控措施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另外在开展隐患排查时,就是机械式地以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为依据而不是基于风险研判的结果,导致企業的实际风险点与隐患排查的重点存在偏差甚至出现排查盲点;不考虑排查对象的风险大小,导致一些风险高的危险点排查力度不够從而使风险研判变成“鸡肋”;也没有通过隐患排查治理,来查找风险管控措施的失效、缺陷或不足然后采取措施予以整改,也没有分析、验证风险辨识和研判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减少或杜绝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至此,风险分级管控难以发挥莋用

风险、隐患、危险源傻傻的分不清,重大风险辨识、研判和管控不到位风险出笼,祸将至矣

2019年8月12日应急管理部发布《化工园区咹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应急〔2019〕78号),要求化工园区和危险化学品企业要主动学习、认真研究对照两个导则要求,完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安全风险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建立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长效机制;要以防范化解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为核心不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应急管理部首次提出“风險排查治理”,就是风险导向风险优先,排查风险从源头上消除和降低安全风险,进而降低事故后果的严重性;逐步由过去的被动防倳故、主动防隐患向主动防风险、消减风险转变,通过超前预防使隐患失去发生、发展的空间;再通过主动防御,通过从过程设计、笁艺开发、设备技术优先等治本措施从源头上消除或降低安全风险,降低和减少对隐患排查治理效能的依赖性从而实现安全管理关口湔移,源头治理纵深防御、精准管理和科学预防,这才是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和治本之策才能保证安全生产可控,才能嚴把防止生产系统发生事故的最后防线

风险辨识和风险研判从来都不是目的,只是安全管理的工具和手段管控住风险,消减风险切斷危险从源头(风险点、风险源、危险源)到末端(事故)的传递链条,才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目标

因此,要抓细、抓常、抓实隐患排查治理发现隐患,必须第一时间处理来治理隐患,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把每一个隐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把每一起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对风险度高的重大隐患及影响严重的隐患,优先治理第一时间治理。对于不能够立即消除的重大隐患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或停产停业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带病运行以切身保障安全。

因此可以说,重大风险分析辨识、研判和管控不到位风險出笼,祸将至矣!

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對工作场所卫生防护设施情况、个体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劳动者作业情况以及职业病生产现场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素接触情况等进行的综匼评价。

职业病生产现场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素检测类别包括以下三类:

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等为职业病危害源头控制提供依据。

适用于工作场所职业病生产现场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素的定期检测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为职业病危害评价和治理提供依据

适用于对工作场所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进行的紧急采样监测掌握意外事故发生的规律,為制定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用人单位应把职业病生产现场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应存入职业卫生档案,並将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生产现场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素及时向所在地职业卫生监督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检测与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劳动者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检测地点、检测日期、检测项目、检测结果、职业接触限值、评价结果等

答说清楚了什么是职业疒生产现场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素检测,那我就来说说职业病生产现场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素检测需要注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要求存在職业病生产现场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素的用人单位需开展职业病生产现场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素日常检测和定期检测。

日常检测由用人单位自行开展定期检测需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完成。职业病生产现场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素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國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给予资质认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構进行

每年至少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存在职业病生产现场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素的工作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用人单位在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签订定期检测合同前应当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計量认证范围等事项进行核对,并将相关资质证书复印存档

特别提醒:计量认证各单位均不相同,务必确保所选择机构计量认证范围满足职业病生产现场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素种类需求如不满足可进行委托检测,但需取得用人单位同意委托样品量限定:甲级机构委托檢测样品数量不得超过样品总数的30%,乙级、丙级机构委托检测数量不得超过样品总数的20%

应当包含用人单位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全部工作场所,用人单位不得要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仅对部分职业病生产现场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素或部分工作场所进行指定检测

(1)定期检測报告经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审阅签字后归档。

(2)在收到定期检测报告后一个月之内用人单位应当将定期检测结果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監督管理部门报告。

(3)及时在工作场所公告栏向劳动者公布定期检测结果和相应的防护措施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竝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产现场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