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经济运行情况的运行如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介绍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胡凯红: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了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就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回答提问。下面先请毛司长做介绍。

毛盛勇: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按照惯例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然后再回答大家的提问。

上半年国民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上半年,面对异常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各地区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对标对表高质量发展要求,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国民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起步良好。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189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6.7%-6.9%的区间。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087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69299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27576亿元,增长7.6%。

一、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生产形势较好

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全国夏粮有望获得较好收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棉花、大豆播种面积增加。畜牧业生产稳定。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995万吨,同比增长0.9%;其中,猪肉产量2614万吨,增长1.4%。生猪存栏40904万头,同比下降1.8%;生猪出栏33422万头,增长1.2%。

二、工业增长总体平稳,结构继续优化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集体企业下降1.9%,股份制企业增长6.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2%。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制造业增长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5%。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6%和9.2%,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4.9和2.5个百分点。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98亿元,同比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36%,比上年同期提高0.35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较快增长,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

上半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保持较快增速。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6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0%。1-5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3%,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8.1%、17.5%和15.4%,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2.4、5.0和4.5个百分点。

四、居民消费和市场销售增势平稳,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609元,同比名义增长8.8%,比一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名义增长6.8%,加快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名义增长12.2%,加快1.2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018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4091亿元,增长9.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927亿元,增长10.5%。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19457亿元,增长9.9%;商品零售160561亿元,增长9.3%。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和化妆品类同比分别增长10.6%、10.6%和14.2%,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0.2、0.5和2.9个百分点。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0%,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

五、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回升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97316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184539亿元,同比增长8.4%,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3.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8%,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6.8%,增速连续三个月回升,比一季度加快3.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3%。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1%,增速比全部投资快7.1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5531亿元,同比增长9.7%。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77143万平方米,增长3.3%。全国商品房销售额66945亿元,增长13.2%。

六、货物进出口顺差收窄,贸易结构继续改善

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41227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出口75120亿元,增长4.9%;进口66107亿元,增长11.5%。进出口相抵,顺差9013亿元,比上年同期收窄26.7%。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2.2%,占进出口总额的59%,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7%,占出口总额的58.6%。对前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保持增长,我国对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5.3%、5.2%和11%,三者合计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41%。同期,我国对中东欧16国进出口增长14.7%,高出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速6.8个百分点。6月份,进出口总额24936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出口13777亿元,增长3.1%;进口11158亿元,增长6.0%。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57162亿元,同比增长5.7%。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547亿元,增长2.8%。

七、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同比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70元,同比名义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42元,同比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7,比上年同期缩小0.0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2186元,同比名义增长8.4%。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8%,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月下降0.1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7%,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月下降0.2个百分点。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8022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49万人,增长0.8%。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3661元,同比增长7.5%。

八、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品价格涨势平稳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4%,衣着上涨1.1%,居住上涨2.3%,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6%,交通和通信上涨1.2%,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1%,医疗保健上涨5.5%,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1%。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9%,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2个百分点;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4.4%。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7%,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3%;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5.1%,环比上涨0.4%。

九、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新动能加快成长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从产业结构看,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比第二产业快1.5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3%,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3.9个百分点。从需求结构看,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7.1个百分点。新产业新产品快速成长。从工业结构看,上半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比规模以上工业快2.0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8.1%,工业机器人增长23.9%,集成电路增长15.0%。新消费蓬勃发展。从贸易结构看,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40810亿元,同比增长30.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1277亿元,增长29.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7.4%,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533亿元,增长30.9%。绿色发展稳步推进。从节能减排看,上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2%。

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市场预期总体向好

结构性去产能继续深化。上半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去库存成效突出。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4.7%。企业杠杆率和成本继续下降。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6%,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49元,同比减少0.31元。短板领域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农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5.4%和15.4%,分别快于全部投资29.4和9.4个百分点。市场预期保持景气。6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4%,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5%,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0%,持续在扩张区间运行。

总的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支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积累增多,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主要发展目标打下良好基础。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国内结构调整正处于攻关期。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扩大有效需求,着力振兴实体经济,积极应对外部挑战,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引导稳定社会预期,科学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胡凯红:谢谢毛司长。下面开始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请问发布人,上半年国内外形势日趋复杂,中国经济为何依然可以保持这样的平稳运行?您如何评价中国经济上半年的运行情况?谢谢。

毛盛勇:谢谢你的提问。从刚才我介绍的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来看,上半年中国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经济运行平稳。从增长速度来看,上半年GDP增长速度是6.8%,其中一季度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连续十二个季度稳定运行在6.7%到6.9%这样一个中高速区间。从就业来看,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三个月都低于5%,5、6月份是4.8%,这个水平是2016年国家统计局建立全国劳动力月度调查制度以来最低的水平;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是4.7%。从价格来看,居民消费价格CPI上半年是上涨2%,呈现温和上涨的态势,这也说明整个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涨了3.9%,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7个百分点。3.9%左右这样的水平还是比较合理的,一方面能够保证工业企业利润保持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对下游产品的成本传导压力。

毛盛勇:第二,结构优化升级。从产业来看,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较快,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继续提高,达到了54.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3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提升,今年上半年是60.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个百分点,说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的作用在继续巩固。工业转型升级在加快推进,农业种植结构在不断调优。从需求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在不断地巩固。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也呈现改善的趋势。进出口中一般贸易的比重今年上半年是59%,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

第三,动能加快转换。从市场主体来看,今年以来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创业创新不断发展,“双创”升级版在不断打造。今年上半年,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是1.81万户,从新供给来看,代表技术进步、转型升级和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相关产业和产品增长是比较快的,比如工业领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增长速度都比较快,分别增长11.6%、9.2%和8.7%,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从新需求、新消费来看,服务消费在加快增长,旅游、健康、养老、教育、文化增长比较快,实物消费里升级类的商品增长也比较快,像智能家电、工业机器人都保持一个比较快的增长。

第四,质量效益提升。从质量来看,今年上半年,按照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清洁能源消费在整个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同比下降3.2%,降幅要高于3.0%的预期目标。从效益来看,三大收入增长都不错,今年上半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和一季度持平,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按人均计算,快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企业利润保持比较快的增长,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5%,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利润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势头也不错,增长10.6%,今年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了10万亿元。

从以上四个方面的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态势在持续发展,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良好。而且,这种成绩的取得,是在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国内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的大背景下实现的,应该说,成绩来之不易。谢谢大家!

路透社记者:因为上半年中美贸易摩擦对经济的影响还没有显现,很多分析认为下半年可能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下行压力,您怎么分析对经济和物价产生的影响?谢谢。

毛盛勇:谢谢你的提问。从刚才我介绍的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总体比较平稳,如果说中美贸易摩擦有没有影响的话,我觉得即使有,也是比较有限。下半年,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会怎么样,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但是总的来说,由美国单方面挑起来的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两国经济都会产生影响,而且现在世界经济总体来讲是深度融合,产业链都是全球化的布局,很多相关的国家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也会影响全球经济的复苏和世界贸易的持续增长。

至于你提到中美贸易摩擦对价格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价格运行还是比较平稳。主要是进口大豆的价格可能会有一定的上升,会带来豆制品及相关产品价格的一些变化。总的来看,第一,大豆及豆类相关品在CPI的权重比较小。第二,豆类的下游产品,主要是豆粕饲料可能会推高一点像猪肉或者鸡蛋类的价格,还有豆类会影响食用油。从今年上半年来看,我国猪肉和食用油的价格都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2.5%,食用油的价格也是下降1%,即使价格有一点上升,对整个CPI的影响也非常有限。而且从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趋势来看,有望延续温和上涨的态势。

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第一,货币政策还是稳健中性的,有利于价格保持总体稳定。第二,从影响CPI的三大构成来看,比如食品价格,这些年总体来讲我国的粮食产量丰产丰收,这为食品价格的平稳运行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从服务价格来看,今年上半年,一部分地区完成阶段性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任务,下半年,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压力有所减轻。从工业消费品来看,一方面,今年PPI中上游产品的涨幅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减轻了对下游工业消费品价格的传导压力;另一方面,工业消费品总体来说还是供过于求,价格上涨的压力不太大。第三,中国在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今年还要大幅度增加进口,这也有利于扩大国内的需求。综合这些因素来看,今年下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应该还是能够延续温和上涨的水平。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从近期的数据来看,消费表现比较疲软,投资和出口也是处于下行,这是不是意味着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会进一步加大?谢谢。

毛盛勇:谢谢你的提问。第一个问题,怎么看当前的消费。第二个问题,看下半年经济的走势。

第一个问题,我不太同意你刚才的观点,我觉得从各方面的情况综合来看,消费依然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增长态势,整个消费市场还是比较好的。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一是从价格来看。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这是一个温和上涨的水平,一方面说明市场的供求还是保持基本平衡,另一方面,这些年来整个消费品市场的供给是非常充裕的,但价格还能保持温和上涨,这是有比较好的需求在持续扩张,否则这个价格是没有支撑的。二是从进口来看,今年上半年,货物进口增长11.5%,1-5月份服务进口增长11.4%,货物进口11.5%的增速里面,除了一部分大宗商品的进口增长比较快以外,很多消费品进口增长也比较快。比如化妆品进口增长了一倍,还有水海产品进口量也增长在12%以上。进口的增加说明国内的需求还是比较热的。三是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大家担忧可能是看五六月份数据有点波动。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是9.4%,分季度来看,一季度增长9.8%,二季度增长9.0%。9%到10%之间的增长水平也是不低的。这里有一个原因,汽车类商品的销售,因为受7月1日汽车进口关税的调整,五六月份汽车类商品的销售有比较明显的回落,而且汽车类商品在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还比较高,大概的比重占到13%左右,拉低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如果扣除汽车类商品销售短期因素影响,实际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月份的增速就不是8.5%,是10%左右,6月份的增长速度也不是9%,接近11%。而且二季度和一季度比,如果把这个因素扣除,二季度比一季度的速度还是加快的。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还是要有一个全面准确的把握。四是从服务消费来看,近年来中国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一方面表现为实物消费里升级类商品增长速度加快,另一方面服务消费保持比较快的增长。最近这些年在居民消费支出里,服务消费的比重每年大概提高1个百分点。目前居民消费里面,服务消费的比重约为50%。居民消费里面,服务消费的比重能够持续的提高,这说明服务消费的增长速度用现价计算,比实物消费增长速度要快。综合这四个方面的情况来看,当前中国的消费应该还是保持一个比较快的增长势头,而不是疲弱。

第二个问题,至于下半年经济增长的情况,短期经济增长主要还是看三大需求。从今年上半年主要的数据来看,经济增长的格局中,内需是决定力量,内需里面消费又是顶梁柱。从下半年来看,消费还是有条件延续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有几个因素:一是消费本身是有刚性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学都讲消费是有刚性增长的。二是居民收入增长这些年来总体是保持比较快的增长,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三是很重要的一点,我国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总体来讲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只会加快,不会停下来,这是发展的大势。四是进口政策的因素,这些年为了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大了进口,也促进了整个市场销售的活跃和供给。从这些因素来看,下半年消费还是能够延续比较好的增长。

从投资来看,今年上半年呈现一种缓中趋稳的态势。从投资的三大领域看,一是制造业投资连续三个月增长速度加快,增长势头还是不错的,这个势头下半年还有望延续。二是房地产投资,今年上半年增长9.7%。下半年我们看两个先行指标,一个是房屋新开工面积,上半年是在加快,第二个是土地购置面积和土地购置费增长加快,从这个情况来看,下半年房地产投资也有望保持一个比较快的增长。三是基础设施投资,上半年有所回落,下半年随着项目清理完成,合规项目加快落地进度,基础设施投资下半年也有望保持基本稳定。所以投资下半年应该是基本稳定的趋势。这是内需的情况。我们讲内需是决定性因素,也不是说外需不重要,外需仍然是很重要的变量。今年上半年对外贸易总的还是延续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态势,下半年对外贸易确实面临一些挑战,但是也有很多有利的因素,总体还是有望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

综合需求几个因素来看,下半年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不会变。谢谢!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您刚才提到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速下滑得比较快,这背后有什么原因?这跟加强金融监管有关系吗?

毛盛勇:今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确实有所放缓。对此,我们可以把思路打开一点来看。第一,过去这么多年,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持续保持在一个高位,20%以上的增长速度保持了很多年,大家到各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会发现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这个角度来讲,当前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和过去相比没有那么强烈了。第二,中央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角度出发,对项目的合规性、合理性,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判,对项目包括PPP项目,加强了合规性校验。通过这些手段,下半年一些合规的项目可能会加快落地进度。所以,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础设施投资还会延续平稳的态势。谢谢!

中新社记者:关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之前统计局关于这个问题也做了一个说明,可能大家对不管是数据还是统计方法仍然有一些疑问,能否请您再进一步解释一下。谢谢。

毛盛勇:谢谢你的提问。关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前一段时间社会上有一些讨论,我们也非常重视。通过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网站进行了说明,这位记者朋友提出这个问题,我也愿意就这个问题再展开做一些说明。

第一,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是真实可靠,实际可比的,和相关的指标也是协调匹配的。我们知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统计数据质量,近两年出台了几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包括《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还有《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国家统计局按照中央文件要求,加强了统计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查处统计违法行为,依规依法夯实基础数据质量,应该说数据的可靠性得到了明显改进和加强。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的数据是可靠的,很重要的理由是它和其他的一些相关指标协调匹配性比较好。比如,今年1-5月份,从价格来看,PPI上涨3.7%,比1-4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我们知道工业企业的利润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价格上涨带动的,价格上涨带动了工业企业利润的增加。从相关一些实物量的指标来看,1-5月份工业用电量增长7.7%,比1-4月份加快1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7.2%,比1-4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从相关的一些部门指标来看,1-5月份国内增值税增长了19%,其中工业增值税增长了16.6%;还有财政部公布的1-5月份国有企业的利润是增长20.9%,规上工业企业里面的上市公司1-5月份的利润也是两位数的增长。工业利润增长16.5%和这些指标是匹配的。

第二,工业企业利润的计算方法是科学的,已经使用了20年,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的统计范围,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我们知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发生变化,企业有的会从规模以下进入到规模以上,也有的从规模以上退到规模以下,也有新注册成立的,也有注册消亡的。因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是在变动的。但是有一点,不管是升规的还是退规的,按照统计制度方法的规定,都要履行严格的审核手续。过去一年,由于加强统计执法,加强数据的审核,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是减少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计算方法是怎么算的呢?国家统计局用的方法叫固定报告期法,计算今年1-5月份的利润,就是以1-5月份为基准固定报告期。企业的范围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存续的企业,就是去年和今年都存在,都在规上名录库里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上年的利润是上年的利润,今年的利润是今年的利润。第二类是升规的企业,规模以下的由于经营好了,达到了规模以上的范围,进入规模以上统计,报告期的利润就是报告期的利润,基期的利润就是上年的利润,原来在规下的时候也要统计。因为企业在填报今年利润的时候,同时也要填报上年的利润,升规的企业上年的利润是要带入规上进行计算。第三类是退规企业,由规模以上退到规模以下,报告期统计时,这样的企业不在规模以上范围内,规上企业不考虑它的利润情况,转到规下统计,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下是用抽样调查进行统计的。第四类是新注册的企业,新建的企业如果当年营业收入达规,达到2000万,这样的企业当年的利润要计入报告期,但是由于他们上年没有基数,基期的利润就是0。第五类是消亡的企业,或者注销的企业,这样一类企业报告期的利润是0,但上年的利润要计入基期。这五类企业的情况各种各样的都有,固定报告期法从1998年开始使用,已经连续使用20年,没有发生变化。五类情况综合在一起,能够比较准确、客观地反映工业企业利润的变化趋势,不存在人为有意抬高或者压低增长速度的情况。

另外说一下,影响工业企业利润基期和报告期的因素,除了刚刚讲的经济因素以外,还有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一是统计执法的加强。近两年我们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力度,2017年到2018年4月份,国家统计局检查查处72起重大统计违法案件,约谈告诫相关责任人129人次,处分处理79人次。各地统计机构也查处7000多起统计违法案件。在执法过程中,对发现的一些不合规的企业进行了清理,所以相关的基数也进行了修正。二是对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重复统计进行了剔除。现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越来越多,我们在执法和数据审核过程当中发现,有一些企业把总部和所属企业的数据捆在一起,重复填报和报送。举一个例子,有一家企业有25个下属企业,其中有19个下属企业都和总部捆在一起重复报数,主要的一些指标重复率达到29%。从去年的四季度开始,根据专项调查的情况,我们对企业的重复报送情况进行了剔除。三是营改增以后,一部分工业企业把非工业或者服务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了剥离。全面推开营改增以后,服务业实行增值税可以享受进项税的抵扣,有税收优惠,一些工业企业将服务业生产环节剥离出来。税务部门的数据表明,过去两年建筑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生活性服务业这四个行业新成立的企业超过350多万户,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主辅分离的结果,这带来什么影响?使今年工业企业的利润数据减少。

国家统计局将继续下大力气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社会公众的关注是我们改进工作的动力。国家统计局将进一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加快推进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有假必查,有错必纠。我们也真诚地欢迎社会各界包括广大的媒体朋友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和监督统计工作,帮助我们改进统计工作,帮助我们一起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谢谢!

第一财经电视记者:下半年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风险因素您是怎么看的?可不可以谈一下哪些方面的改革可以应对下半年的挑战?谢谢。

毛盛勇: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积极的因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在不断地积累增多。从下半年来看,外部环境确实有很多的变数,不确定性、不平衡性有所上升。从外部来看,上半年世界经济呈现复苏的态势,复苏的同时也有一些分化,但是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这对世界经济复苏会构成一个重大的挑战,对我们来讲也增加了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从内部来讲,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不稳定性还有,当前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攻关期,下一步,要坚定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扩大内需,使经济运行始终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谢谢!

香港电台记者:现在估计中美贸易会不会影响到在下半年经济数据跳出6.7%-6.9%的区间。而且除了对价格影响之外,刚才说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其他指标的表现,比如对外投资或者是出口的表现,会不会有下滑的情况出现?之前国内出台了很多关于房地产的措施,不知道下半年的房价会不会有下滑的情况?谢谢。

毛盛勇:第一,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刚刚讲到了对价格、对投资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觉得下一步的走势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第二,你讲到资本的流动,包括对外投资,也包括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资本一个基本的特点,资本是用脚投票,是逐利的,哪里能挣钱资金就往哪里流。中国市场这么大,成长性这么好,营商环境在不断改善,而且不断提升对在华各类企业的产权保护和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的待遇,企业来中国投资还是有信心、有热情的。最近一些著名的国际品牌纷纷在中国落户,我觉得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包括以美元计价也好,以人民币计价也好,外商直接投资还是保持增长的态势,在资金的流入或者吸引外商投资方面,中国仍然是热土。

第三,房价的问题。从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运行情况来看,房价总体还是比较平稳。但是,今年以来三四线城市房价涨幅确实比较高,有一些热点城市上涨的压力还比较大,房地产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一些边远地区、人口外流压力比较大的地区还有一些库存。所以,中央提出“因城施策、精准调控”。从房地产下一步发展情况来看,中央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同时,从供给侧进一步发力,包括加快推进房地产税相关政策举措,实现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加快推进租售同权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落实,更好地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促进长效机制建设,更好地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样一个基本定位。

胡凯红: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毛司长,谢谢各位。

今年以来,全区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总体来看,全区多数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经济走势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特点。

一、稳定因素继续巩固,全区经济健康发展

1.经济总体运行稳健,第三产业占比较为稳定

2017年,全区实现增加值2151.7亿元,可比增长8.6%。其中,属地实现增加值1449.5亿元,可比增长7.1%。从属地经济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30.2亿元,可比增长8.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15.6亿元,可比增长6.0%。三次产业比为0.2:57.3:42.5。

2.财政收支稳步攀升,支出增速快于收入

2017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927.8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属地财政总收入780.0亿元,同比增长13.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2.3亿元,同比增长10.2%。全区实现税收总收入888.3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属地税收总收入740.6亿元,同比增长15.0%。

2017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0.7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十一类”民生支出297.5亿元,同比增长24.4%,占全区财政支出的80.3%,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

3.服务业平稳发展,盈利水平提升较快

1-11月,全区327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1.2亿元,同比增长8.8%;实现利润总额58.1亿元,同比增长41.4%。其中,84家重点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4.0亿元,同比增长9.6%,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的84.0%;实现利润总额51.0亿元,同比增长48.1%。

4.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水平持续改善

 2017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944元,同比增长9.1%,其中作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工资性收入32774元,同比增长6.9%。全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432元,同比增长9.9%。

二、上行因素逐步强化,新兴经济快速成长

1.工业生产增长较快,经济效益小幅提升

201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919.9亿元,同比增长11.3%,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其中,属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668.5亿元,同比增长9.3%。从汽车生产看,2017年全区汽车产业实现工业产值4358.3亿元,同比增长12.1%,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3.6%。

1-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79.1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属地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2.6亿元,同比增长3.7%。

2.新兴产业增势良好,发展规模有所扩大

2017年,全区四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72.7亿元,同比增长26.7%,占全区属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0.2%,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

四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及增幅

2017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产值943.1亿元,可比增长17.2%,占全区属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5.7%,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919.1亿元,同比增长13.1%。

3.商品销售总额快速增长,汽车销售保持热度

2017年,全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6220.1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属地销售额3231.2亿元,同比增长21.9%。从汽车市场看,2017年全区汽车产业实现销售额3635.9亿元,同比增长10.6%,占全区商品销售总额的58.5%,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

4.外贸出口走势向好,一般贸易表现优于加工贸易

1-11月,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1250.9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出口总额595.7亿元,同比增长8.9%,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从出口结构看,一般贸易快于加工贸易,增速分别为11.6%和4.0%。

三、下行因素值得关注,扭转态势尚需时日

1.固定资产投资仍处下行通道,民间投资明显乏力

2017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05.8亿元,同比下降5.7%。其中,完成民间投资175.5亿元,同比下降21.8%,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3.3%,比重较去年同期减少8.9个百分点。主要投资领域呈现“两升两降”格局,工业完成投资93.9亿元,同比增长13.5%;社会事业完成投资10.6亿元,同比增长0.7%;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74.9亿元,同比下降8.3%;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5.5亿元,同比下降39.4%。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趋缓,线上消费拉动力减弱

2017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4.1亿元,同比增长5.5%,较去年同期下降7.9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商务零售额605.5亿元,同比增长2.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8.0%,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3.7个百分点。综合商业虽然持续高增长,但是规模依旧偏小,2017年全区已开业经营的10个商业综合体和1条新型商业街区实现零售额54.0亿元,同比增长37.3%,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电子商务零售额变动情况

3.房屋建设规模缩小,房产市场销售遇冷

今年以来,伴随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和广度的加大,全区房屋建设持续缩量,房产销售持续走低。2017年,全区房屋施工面积1238.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6%。房屋新开工面积12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0.1%。房屋竣工面积38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1.4%。2017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14.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4.2%;实现销售额406.6亿元,同比下降37.0%。待售面积30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4%。

2016年以来,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主动适应新常态,全国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中央精神,全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及时出台工业稳增长、促投资、降成本各项措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承受内外压力上半年出现下滑,后期在全省工业系统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增速企稳回升,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效益稳步向好,为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

一、工业经济稳中趋缓,月度波动幅度较大

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97户(不含军工),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4%,比三季度加快2.8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6.4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后,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6.9%,比三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落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增速0.9个百分点,位列全国第16位。

从月度运行趋势看,今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月度增速波动较大,大致呈现“W”型走势。2-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速逐月下滑,5月份为全年最低点,同比增长1.5%,仅高于2009年1-2月增速0.5个百分点,是金融危机以来的次低点;6-9月,月度增加值增速逐月回升,9月份同比增长7.9%,与3月份持平,比5月份提高6.4个百分点,是年内最高点;10-11月,月度增加值增速再次出现下滑,11月增长4.5%,比9月份回落3.4个百分点;12月月度增加值增速重新站上7%,确保全年保持相对平稳运行。

二、结构调整不断深化,产业发展分化明显

1、能源行业影响运行趋势

2016年,能源工业呈现下降趋势,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7%,降幅与三季度持平,低于去年全年2.2个百分点,下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增速0.3个百分点,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15年末的44.6%下降至40.3%。

分行业看,能源工业四大行业增加值增速“一增三降”。2016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累计同比下降0.5%,比三季度回落3.5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全年16.3个百分点,累计下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1个百分点。受去产能政策影响,全省原煤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近1500万吨,影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约0.5个百分点。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累计同比下降0.1%,降幅比三季度收窄1.8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收窄9.1个百分点。受原油生产计划减少和天然气产量下降影响,全省原油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34万吨,影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约0.6个百分点;长庆天然气减产影响工业增速约0.1个百分点。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下降6.9%,降幅比三季度收窄2.2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扩大1.5个百分点,累计下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4个百分点。受市场需求减少、原材料供应不足、长庆石化分公司停产检修等不利因素共同作用,全省原油加工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73万吨,影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约0.4个百分点。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3.3%,比三季度加快2.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4.4个百分点,累计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2个百分点,电力生产、供应呈现恢复性增长。

从月度运行情况看,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速波动较大,其中7个月月度增加值为负增长,全年上下波动达18个百分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的走势。

四大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对能源工业,乃至全省工业走势影响最大,行业对全省工业月度增速的拉动率在±3个百分点之间。其中,几个拐点影响较大,4月份供暖期结束煤炭生产放缓;5月份起进入用煤淡季、去产能政策深入开展及照金煤矿事故多重影响增速持续下滑;8月、9月受极端天气影响电煤需求扩张及煤价上涨、煤炭进入冬储生产加速,全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速由负转正;10月起府谷爆炸事件、去产能任务落实以及运力不足致使煤炭生产再次减速。

图表表明,能源工业的运行左右着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的走势,而能源工业月度走势基本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对工业影响的变化趋势一致。煤炭作为全省工业第一大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7%,低于去年全年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重煤倚煤的程度依然较深。

2、非能源行业支撑增长速度

2016年,非能源工业保持平稳较快运行,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增速与三季度持平,比去年全年加快0.1个百分点,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增速增长7.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持续提高,成为保障全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

分行业看,各行业发展分化较为明显,一些传统行业回落较大。受卷烟计划减少、结构下降影响,烟草制品业持续负增长,2016年,该行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9%,降幅比三季度收窄3.6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扩大7.8个百分点,累计下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3个百分点;受去产能政策以及宝钛集团有限公司今年钢材大幅减少影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持续负增长,2016年,该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9%,降幅比三季度扩大0.5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全年24.5个百分点,累计下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1个百分点;受秦川机床、陕鼓集团等大型装备企业主要产品订单减少影响,通用设备制造业持续负增长,2016年,该行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5%,降幅比三季度收窄5.5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全年13.5个百分点,累计下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1个百分点。

相对应的,代表消费与升级的行业保持较快发展。2016年,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比去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增长12.6%,低于去年全年0.1个百分点;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17%,加快6.6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增长12.5%,加快0.9个百分点。

3、传统产品生产依旧低迷

随着去产能政策的推进,我省煤炭、钢铁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均比去年同期下降。同时,受市场需求不足影响,我省石油、食品、化肥、水泥、机床、轿车等主要产品产量同比均呈现下降趋势。2016年,全省原煤产量同比下降2.8%,天然原油下降6.3%,天然气下降1%,原油加工量下降8.9%,乳制品下降10.9%,软饮料下降6.3%,卷烟下降5.4%,化肥下降3.9%,水泥下降11.8%,粗钢下降10%,钢材下降25.5%,金属切削机床下降16.6%,风机下降6.7%,轿车下降18.4%,变压器下降0.7%。主要产品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反映出我省工业经济仍处于低迷状态。

4、新动能优势不断蓄积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全省工业经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新动能优势不断蓄积。

能源工业方面,加快能源开采向能源深度加工转化,不断提高能源就地转化率。2016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比三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7个百分点,持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老牌能源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实现自身突破。2016年,延长石油集团传来喜讯:全球首套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深度转化的大型能源化工项目——延长石油靖边园区项目全面实现达产达效,聚烯烃年产量达到103万吨,成为我省首个突破百万吨级的单个能化项目,成为延长集团转型发展的新亮点。

非能源工业方面,全省围绕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推动高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提升,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2016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比三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7.8个百分点,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0.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8个百分点。老企业不断寻找新突破,新企业扩能稳产助增长。2016年,陕汽集团、比亚迪汽车不断开拓新兴市场,SUV、新能源汽车生产形势良好;吉利汽车强势进入,新款汽车销售更是呈现一车难求的火爆景象;三星、中兴、美光等企业产能扩大,隆基硅、天宏硅等企业保持高速增长,推动全省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从产品看,代表工业发展新方向、技术附加值高、符合消费升级方向的产品生产形势良好。2016年,全省初级形态塑料产量同比增长33.6%,单晶硅增长1.4倍,多晶硅增长1.2倍,工业机器人增长28%,SUV增长6.1倍,新能源汽车增长40.9%,太阳能电池增长45.9%,手机增长58.5%,集成电路圆片增长79.1%,光电子器件增长34.4%。

5、大中型企业止跌回升

2016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同比增长2.9%,结束了2015年以来的产值累计负增长,1-9月份增速转正,同比增长0.3%,随后增速不断回升,企业生产形势逐渐向好。

全省893户大中型企业中,有64.4%的大中型企业产值同比正增长,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9.8个百分点。其中,25户企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比去年增加4户;百亿企业中,产值实现增长的企业19户,占比为76%,比去年提高18.9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的止跌回升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在四季度实现企稳注入强心剂。

三、企业利润增长加快,经济效益稳步向好

今年以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速由负转正。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369.6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三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增速1.8个百分点。从运行趋势看,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高点起步主要是基于去年年初的低基数影响,而四季度在基数相对平稳的基础上,增长逐月加快,反映出工业企业销售稳步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

从行业看,全省40个行业大类中,31个大类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对全省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贡献较大的行业依次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3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拉动1.2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拉动1.2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拉动1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拉动0.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拉动0.9个百分点。石油行业的下滑对全省影响依然较大,1-11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6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下拉1.8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降幅逐月收窄,并从9月份起由负转正,结束了自2014年9月份以来的负增长。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211.8亿元,同比增长8.3%,较三季度加快8.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国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应当看到,工业企业利润在四季度快速回升,是基于上年较低基数,2015年1-11月份,工业利润同比下降27.2%,利润两年平均增速为-11.2%,企业盈利水平仍处于低位,有待于进一步恢复。

从全省40个大类行业看,所有行业均实现盈利,但利润的增长更多的依赖于煤炭、石油、石油加工等能源产品价格反弹。与上半年相比,1-11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拉动工业利润增长11.5个百分点,拉动率比上半年提高13.8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拉动7.8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影响利润增速21.8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影响减弱10.8个百分点。

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976户,比去年同期减少6.7%;企业亏损面17.9%,比三季度下降3.1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全年1.3个百分点。40个大行业中,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1-11月,亏损企业亏损额149.8亿元,同比下降39.2%,较去年同期减亏96.5亿元。从主要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五大行业减亏幅度较大,合计较去年同期减亏120.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23.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58.5%,两大行业今年生产形势较好,在抓好企业开工生产的同时,应高度关注企业经营效益质量,确保行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四、供给侧推进一年间,改革成效初显现

1、“去产能”断臂求发展

根据陕西省政府与国家部际联席会议签订的《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目标责任书》和《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目标责任书》,2016年我省压减炼铁产能160万吨、炼钢产能70万吨,提前四年完成钢铁行业去产能任务;压减煤炭产能2934万吨,超额完成本年度任务。尽管从短期看,“去产能”会导致工业增加值总量下滑,税收大幅减少,生产企业成本增加,不良贷款率上升。但从长远看,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产品供需矛盾得以缓解,企业经营扭亏增收,环境污染得到改善。10月份,陕西工业生产价格指数为103.3,结束了长达45个月的月度负增长,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生产价格指数均由负转正,且逐月提高,市场销售情况好转。2016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销率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提高2个百分点,行业利润实现增长。

2、“去库存”腾出新空间

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0.1%,较去年全年下降2.7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9.7天,同比减少0.7天。产成品占用流动资金的比例为8.4%,比去年全年下降0.5个百分点。40个大类行业中,19个行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减少,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较大,5个行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减少19.7%。产成品库存的加速出清,为企业后期发展腾出了空间,也为企业顺应市场,调整结构减轻了压力。

3、“去杠杆”释放新活力

针对“去杠杆”,全省先后出台《关于推进陕西民营银行设立工作的实施意见》、《陕西省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硬举措,积极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激发实体经济发展动力。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资产同比增长7.6%,负债增长6.3%,负债低于资产增速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9%,比去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企业财务费用进一步下降,1-11月,规模以上工业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5%,其中利息支出同比下降4.8%,企业费用负担进一步减轻。

4、“降成本”挤出新效益

9月上旬,我省正式出台《陕西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围绕“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负成本、财务成本、要素成本和物流成本”精准发力,最大限度为实体企业松绑减负。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同比增长5.8%,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0.4个百分点,近四年成本费用增速始终高于收入增速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1.94元,较三季度减少0.52元。企业盈利状况好转,1-11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7%,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较三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

五、后期压力依然较大,深化改革任务艰巨

1、工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2016年,全省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85.43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由负转正,比三季度回升4.4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全年7.7个百分点。工业三大门类中,采矿业投资同比下降37.7%;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7%,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行业投资增速大多呈现同比下降,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39.4%,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3.5%,汽车制造业下降37.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44.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0.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7.8%。大项目数量大幅减少,2016年,全省工业5000万及以上项目同比减少1398个,其中制造业减少1054个,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大项目减少较多。工业投资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增速低迷,工业生产缺乏项目储备,后期发展潜力不足,难以支撑工业经济持续平稳运行。

2、工业接续力量亟待加强

尽管能源工业增加值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中的占比连续下降,但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要能源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今年下半年,能源产品价格回升,能源工业的占比由上半年的38.4%提升至40.3%,提高1.9个百分点,在各行业中依旧保持绝对领先,对工业经济发展走势影响至关重要。而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尽管呈现较快增长势头,但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中占比相对较低,分别为16.8%和9.3%,比上年分别提高2.3和2个百分点,因此其增长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拉动有限。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倚赖于三星、中兴相对于低基数的快速发展,随着生产达到稳定状态,基数优势相应消失,增速减缓成为必然趋势。

同时,新建企业也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有效补充。2016年,全省年内新建入库企业247户,合计完成产值340.18亿元,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41户,占比为16.6%,数量和占比均低于去年。工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大企业、大项目的强力助推,以弥补能源经济下行带来的不利影响。

3、工业增长需要均衡发展

2016年,能源工业连续8个月累计增加值负增长,成为落实工业稳增长的主要掣肘。目前,从煤炭、原油等主要能源产品的交易价格看,均处于近一年来的相对高点,企业在短期内的市场环境相对宽松。但2017年,煤炭行业仍然面临去产能任务,同时治霾力度空前加大,减煤作为第一措施,煤炭生产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主要石油生产企业2016年新开油井大幅减少,原油、炼油计划产量较上年略有下调。能源工业由负转正并保持适度增长是全省工业稳增长的关键。

非能源工业近三年来均保持13%以上的较高增长速度,基数逐年抬升,2017年若没有新的大项目投产,很难继续维持13%以上的高增速,预计增长将会放缓。

综合上述因素,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的形势不容乐观,困难与压力依然较大,稳增长需要双重发力。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7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攻坚”到“深化”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根据全省两会最新精神,2017年,全省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推动改革迈向纵深。

一是政策托底,自减压力。要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清理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沉疴宿疾,贯彻落实中省各项去杠杆、降成本政策,通过清理收费、扩大直供电、加大运力等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发展信心,特别是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生产积极性。

二是增强内力,提升动力。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按照工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有效投资,跟进项目建设,抓好产能释放,确保企业稳产、增产。同时,坚持品牌战略,提升产品质量与附加值。增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推动工业经济保持相对平稳的运行趋势。

三是借助外力,形成合力。积极借助新型商业模式和物流体系,拓宽销售渠道,特别是加大对本省汽车、食品、兰炭等产品的对外推广力度,扩大市场范围,鼓励企业走出去。此外,大力倡导产业链上下游互相配套,互采互用,在项目引进上注重产业链的补充和延伸,形成产业间良性循环互动,1+1>2的合力效果。

四是着眼长远,保持定力。按照“稳能源、促化工、兴电子、强制造、扩新兴、优传统”的工业发展新思路,着眼长远,精心谋划,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抓好新支柱产业培育,坚定不移的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步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年经济运行情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