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规律和范畴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各是什么?
我的图书馆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各是什么?
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量变质变规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五大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内容和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必须通过形式表现,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内容和形式存在于统一体中,不可分割.  现象和本质: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现象是外在的、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丰富的、生动的,而本质则是内在的、一般的、深沉的、单纯的.但是二者又是统一的,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二者不可分割.  原因和结果: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界限和范围内,原因和结果具有确定的界限和先后次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可能性和现实:对立表现在: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成为现实的东西,现实则是已经存在的东西.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偶然性和必然性:是揭示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对立表现在:二者产生的根据不同,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统一表现在:二者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在一定的条件可以互相转化,互相过渡.  三个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它的总特征,辩证法的三大规律都是讲发展的,五大范畴都是讲联系的.  联系的观点: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发展的观点:物质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世界,运动是宇宙间一切的存在方式.发展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它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客观的,有规律的.  一分为二的观点:唯物辩证法主张全面地看待事物,既要看到普遍联系,又要承认它们之间的区别,既要看到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又要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个别,又要看到一般.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横看成岭侧成峰——马哲助读 9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和规律,及“不爱学习怎么办”
  前语:经典需要不断阐释,这是理论经典存在于现实中的科学的方式。
  本课我们将涉及一个同学们关注的现实问题——“不爱学习怎么办?”经过辩证,我们将可以得到一种答案,与其他教师通常会给出的答案全然不同。其他教师的答案不是错的,可也不就是对的,不就是好的。咱们的答案更简单可行,在学习的问题上同学们可以少发愁,很多愁。
  本课我们还将积极响应伟大导师马克思同志的号召,采取批判的方式进行讨论,批判的对象就是教科书第四章后部分章节——的表述。
  『一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原因-结果
必然-偶然
现实-可能
内容-形式
现象-本质
  1 原因-结果
  事物是由原因推动的么?无机界的事物可以认为是这样。静观无机界,找出前后相继的现象中的联系,人类将之前的现象表述为后继现象的原因,这是机械时代人们习惯发现的景观。
  而历史,真正的人类历史是由理想牵引的。我们今天生活在历史中么?不。我们生活在马克思定义的“史前史”阶段,这个阶段我们更喜欢为事物寻找原因——方便找到的原因,喜欢玩机械,喜欢为小事斗争,喜欢被统治,而不喜欢自由。
  没有理想就没有自由,只有木偶。美国华尔街就有一尊叫做自由的木偶,自由女神?错,伟大的自由女神不是木偶,华尔街的是自由女神雕像-偶像,而且是穷人的偶像,给第三世界人民羡慕的偶像。华尔街人自己的偶像在哪?不是纽约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户外广告,而是在纸上,是美元上印刷的那个老头,或者英镑上印刷的那位女皇也行。判断一个国家或一种政体的本质,别看广告,看需要;别看宣扬什么,看它迫使人们争抢什么。
  同学们听说过一个命题吧?“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有哲学家批判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那条河流”,因一切皆流变中。这样说对么?好么?有意思么?有意思,但需要变换到不同的语境和视角才有意思。
  现在我们再大胆地从一个新视角重写那个命题,我们说“人必须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哲学不仅要敢于批判,有时也要敢于创想。真理不存于单一的命题,单一命题的意义却存在于命题组和论述中。
  举例说,同学们给小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应该会遇到一类怪事,反正俺遇到过,就是小孩不要听新故事,而要你讲上次讲过的老故故。为什么?答案是“WHY
NOT”——.跟小孩、领导和泼妇别讲理,小孩要求听旧故故就是为了明理。(至于领导不讲理可能是因为他有不能公开的故故?或者把马哲学僵化了?)重复的故故让小孩强化对故事结构的认知,在第二次,第N次经验和模拟一个新故事的结构和内容的时候,他的经验才能在重复中苏醒。认知先要有模式,先有宏观和印象。鲁迅好似也说过——对于较难的文本,第一次阅读会很迷惑,过一个时段再读的时候,会有意外的了悟。
  为什么小孩把故事叫故故?“我愿意,我喜欢?”不是吧?也许一切多发现象的背后都藏着本质,有时我们反而因为现象太习以为常而不会注意。语言中双音词语那么多,彪哥说话带上韵脚就会貌似有理……这些现象都由于——重复的音韵易于建立起经验,和结构——这些认知条件。
  所以说,人必须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人的生存结构——这个原因——规定的。
  人必须先行于自己。人在有了一个理想和预期之后,才能再次——真正经验到那个状态,否则最多是一顿眼花缭乱,一些盲目的感官刺激。
  爱情也一样吧?男生先得想象那个她、回味她——她笑的那么灿烂,心眼那么烂漫,然后才能有感觉,才能问自己,俺是不是已经那啥了捏?女生稀饭男生也同理吧?一见钟情?碰到的人与他梦里情人太疑似了吧?先有虚拟的那次渡河,才可能再次实践地渡过——那条河。
  所以,理想-目的,是历史和人类事物的真正动力,人类才能逃脱宿命走向自由。历史,就是两次踏过一条大河,而且是本来我们连一次都不能踏过的河。人类很豪迈吧?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2 必然-偶然    对于一个目的-目标,我们才说某些事物是必然的,哪些事物是偶然的,否则,所谓必然也不过是更高的概率罢了,那更像是物理范畴,适合机械唯物主义者在迷信的时候使用。  这一对范畴思辨起来比较复杂,哲学巨匠去们还没争执清楚呢又有哪一对概念争执清楚了?太过清晰之时,辩证也就停止了,或者这对概念被PASS了,被辩证所抛弃,或者扬弃了。咱们先继续下边的内容,等到最后一章的时候我们能更深入地辩证这对范畴。    3 现实-可能  有一则脑筋急转弯:你每天都在想,但说了你又不信的是什么?一个不错的答案是——事实真相,这个答案也有点让人发冷是吧?  真相能使人垮掉,颓废,这个真相指机械世界观下的真相。更大的真相是,包含着梦想和理想的真相,包含着更合理的可能的真相——这是更大的真相,是人的真相,人的存在的真相。这个更大的真相支持着人,让人坚强而不倒下,也许说成——让人柔韧而不到下,更合适。难道支持着人的那些力量对人而言不是最真的真相么?    同学们提过一个现实问题——“不爱学习怎么办?”  仅仅面对现实是不够的,催促青年学生直接面对坚硬的、无理的、滑稽的现实,那往往将变成——做为无聊版写实戏剧的现实——的继续,只不过多了一位同学成了戏剧角色,去屈服于现实对自由的统治。或者说,人要用理想和梦想才可能面对现实,以可能性面对现实性。  即使从认识论的角度说,人也要以可能性-才可能-面对现实,否则就谈不上认知,也谈不上面对,而只是人被现实之流推着移动。很多同学正是被现实之流推进目前的状况中来的,对这一专业的选择并不是你自己做出的,而是被家长和广告,和就业压力推进这个课堂的。  或者说,人被抛入现实——这是最常见的现实。但其中还缺少自由,因为是被动的。如何获取自由呢?逃课?打游戏?那也逃避了自由;对抗?    先做梦,做好梦,把梦做好,然后可以脚步轻骄走向梦想,把梦变成现实。这样学习起来就不会很累,人还会主动去求索。连猫咪都好奇,何况人呢?人有求知的天性,只不过这天性往往被愚蠢的教育体制遏制;我们在幼年的时候学什么都很自然,很高效快速,反而在接受义务教育拿到中学毕业证书之后,我们对自己学习的能力失去了信心。现在用梦想,把兴趣和信心都找回来!    在理想与实现理想的过程——过程即实在——中,人的存在现实地展开了,真理做为世界敞开了,自由也发生了。自由不再是想着可以从外部获取的现实之物,她已在生命之内。  再从原因与结果那对矛盾看,先做好梦,就是第一次踏进那条经验之河,然后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第二次踏过那条河流,那时候你会有真切的感知,和真实的生活经验,你可以说——你真实地生活过。  假令直接在所谓现实中踏过那条河流,你得到的只是一些被动的、莫其妙明的感官刺激,莫其妙明是什么意思?就是比莫明其妙还莫明其妙。    在同学们提的这一个问题里,现在我们已经把原因-结果、现实-可能这两对概念放在一个问题里思辨了,还加进了“自由”这样的范畴,这样思想就有哲学意味了。  现实-可能这对范畴咳可以做另一个维度的解说,或者现实地就是用它们建立起另一个维度。即先建立起一个局部的现实,令它扩展和生长,容纳其它可能性维度。思维经常取这样的运行轨迹。我们把这个维度与同学们的学业联系起来看:  假如学园林专业的同学,女生可能喜爱花木,男生可能喜欢石头。那么就可以重点研究自己喜欢的某一种、几种元素,对石头就研究它的材质、肌理、形状、搭配,等到有设计任务的时候,可以首先从石头这一要素出发,建构主题,构想出设计线索,因为对石材的理解和直觉已经很强,这个步骤将不难做。然后再把其它元素诸如花木、水体、雕塑、步道、空间等配置进来,这第二个步骤也解除了难度。  假如喜爱镂窗——喜爱它就易于理解它——那么甚至,在不需要镂窗的地方,在别人认为设置楼窗会显得很滑稽的地方——设计出镂窗,因为你对镂窗这个局部琢磨的很深刻了,甚至可以隔空抓物,可以让飞马凌空。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前的琉璃金字塔在设计之初都被认为是无理取闹,之所以它们成为经典当然会另有原委,比如后现代,比如人们对和谐的理解更深远了,但设计师的局部构造能力也是一个主要原因。那些大师也并非在很多方面都强大,好似那位赖斯就主要善于运用玻璃幕墙。  园林专业的同学们都是大地艺术家,是大地绣工,土木诗人。在这般理想-梦想中,大地上没有无意义之物。哪怕卡通,哪怕垃圾中的旧铁丝、旧瓶子那些弃物,都可以成为园林艺术的元素和切入点。契合我们前边讲述过的真理观,把握天地神人四要素,以及神秘性、历史性,以及民俗与文脉,我们的设计从根本上说就是从生活开始,从人开始,从自己开始。  做梦是需要的,但也是不够的。  在社会问题上,在三氯氰氨毒倒小孩们之后,才去发现问题;问题积攒到爆发,才去揩腚。这些事件说明,在政治领域里官僚们更多不是面对现实,因为没能首先面对理想。缺少理想,就以假梦代替理想,以虚假的临时的可能代替建构的可能,让自己去假装面对现实,其实他们的现实或者是现实的消极面,或者是掩住耳朵以盗取的那只铃——貌似积极的政绩。当然这说的是存有一定责任感的官员。  没有理想,不会做梦,就不会构想各种可能,就不会面向现实,或者说面向的那个现实是一种消极现实。就只能跟着变化走,跟在发达国家屁股后边走,边走边偷懒,还一边自我欺骗。由这样的政治主宰的历史还不能逃脱被机械主义的所谓原因推动的——被动的历史,是政治的统治而不是历史的自由。
  4 内容-形式
    物质态的首先是固态的,然后是液态的,再然后是气态的,往往被认作内容。  以实物-实体事物为内容——这也是机械景观下的普遍见解。某人买了一瓶X.O,他买的主要不是酒水,他消费的是品牌、广告、面子、地位,形式变成主要的,变成实在的,变成内容,而做为实体的酒水反而成为形式。    更被关注的成份,我们把有理由把它当做内容。当做内容,不能说就是内容,不就永远是内容。  同学们请看这副画作,看看它的内容是什么?抽象绘画的开山大师康定斯基的作品,显然它的形式就是它的内容。  以语言中心主义为线索——这是形而上学的思想习俗。那么可以用语言表述的意义被称为内容,就成为习惯。而据说我们当今生活在一个叫做读图时代,的时代,我们匆忙消费着影视、卡通、抽象艺术、平面广告、建筑符号、包装、时装、从玩具到橱具的工业设计、明星表情和明星脸……看似我们试图要超越语言中心主义,但恐怕那还只是做不到的梦幻。    缺少变化的,我们希望它不变的,往往正是自以为已知-熟知的——我们习惯称之为内容。  信息时代,革命年代,信息即内容,结构即内容,虽然不是全部。但系统的内容可以大于组分之和,中国的内容大于地方主义的32个省区,10个爱国主义维护的内容大于10000个崇洋主义者或者自卑主义者的内容和能为,这多出的内容难道不在于其结构么?    这对概念过于普遍和抽象,这样就往往无用或者失效,除了在制造教条的时候。  教条多了,人们就喜欢文学。年单纯的农业生活形态,加之孔子的礼教禁忌,造成了简单的程式化的生活。缺少多样的形式,就缺少多样的生活,尤其青年还缺少生活经历,就更喜欢文学、影视剧,在文学和戏剧中经由形式去虚拟地体验多样的生活,也能让对简单生活的体验更形式化——富于变化的形式化,富于变化的形式才是真正的形式——形式本身就包纳了丰富性,这也是内容,形式本身的内容。  闲谈、八卦、谣言,这些语言形式是文化禁忌的副产品,它们和乏有深度的媒体访谈、公共评论一起又加固了禁忌,人们更不敢于尝试新的不同形式的生活,所以八卦派有权申请正式加入儒门。  语法和文法是思想的直接形式,比八股还简单许多的散文、杂文、评论、社论、课文,它们甚至比谣言都缺少创意,它们装填不了思想的深刻内容,社会舆论就倾向简单,舆论简单的国度要么政治一统,要么简单对立,她的民主化就会典型得象台湾省。所以劝同学们少读所谓经典语文,就算为了民主吧,思维复杂一些的经典多都被文艺宣传队出身的教育部和文化部的老头们PASS了。  缺乏创新,国家也会发动号召,号召社会提高创新力。号召也是一种旧形式,响应号召出现的自然是批量的东东,批量的东东自然以数量优势淹没真正有创新性的东西。    在这种种态势下,内容-形式这对矛盾自身已经太简单,且自身就已然矛盾重重了,赖用它们辩证其它事物可能带来更多麻烦,建议主要从日常意义——即可直观的意义使用这对概念。
  5 现象-本质
  给同学们讲个笑话。说,一位大哥养了一头猪,那猪不老实,咬了大哥一口,然后就跑,大哥就追,一直追到沈阳,反正是比较大的城市,那厮就钻进一家皮草行里了,高级皮草行,大哥抬头一看还有广告“彰显、贵族、品位,等等等等,反正是这几个破词之间的组合、折腾,一点创意也木有”。大哥就等着,不一会,从皮草行走出一位贵族,大哥上去就把他摁住了,说“小样,你把毛面穿里边,俺照样认识你”  从这个小故故我们看看现象-本质这对范畴。  向然是人民养大了贵族-富人,但四处彰显的现象却是——贵族学校、帝国大厦、王子牌臭袜子……连跑到台湾的南霸天的孙子回来,住的地方都敢叫高尚社区。  至于赵本山同学为啥只说蛇,说王八,而不直接说贵族、反动派?因为赵没学过马哲?不是吧?那是因为话语权总是掌握在富人嘴里,经济基础决定话语权这个上层建筑,被欺压的中下层民众则很难流通自己的价值观和舆论,正义被广告打压,金钱制造身份假象,制造了心理等级,正义于是可能就是被自卑这种心态从民众内部肢解,甚至正义被禁言,民间言谈则急于用自嘲免于尴尬。于是赵怕被说成是吃不到葡萄的狐狸,于是在潜意识里就把原始的故事改装了,但故事的程序不变。所以曹雪芹说,假到真时真亦假。真话也得屈服于假象,也得改装了才敢说出口。  健康的人性本质被压抑,正是这样的让民众自卑的时代,才需要流行自信、冒充自信。自信——这又是一个假象,一个时代需要的假象,当时代需要用假象维持,它已经病的不轻,要么它的哲学和民间哲学都未能兴起,要么她的学术主流可能正是一个神话体系,比如自由主义、资本主义。  假到真时真亦假。假话说的多了就会变成真理,同学们可以由此想到曾子杀人的故事。而假象和谎言滋生做大,成为相互证明的体系,就构成社会神话。  现时代仍然是一个神话世界,它最大的神话是资本主义这一神话。这次金融海啸没有被哪位经济学家预言到,当然可能遇见到,但在巨量谎言和假信息构成的经济学神话-体系面前,怕他自己也不会相信自己的逻辑判断。社会对金融和经济的信心崩盘,也可以看作是谎言体系在社会意识中崩盘,但无处不在的谎言结成的体系不会轻易消解,它还可能恢复。  因为神话既然存在,既然能与现实结合,就有其合理性,有其结构,有结构的基础。当然维持这种合理性需要代价,资本主义神话的代价是剥削、掠夺、战争,是人性丧失。资本主义神话的代价还有人的异化——人不再是他本身,这个问题将在以后课程中探讨。  人类将走向一个更合乎人类之本质的社会,在她尚未实现之前,她被当下神话笼罩下的异化的人们称作乌托邦神话,也叫共产主义,而当下,身在资本主义神话中的人则忘记了自己正生活在旧神话之中。  神话时代,神话的结构即真正的本质内容,结构之上可以附着无限多假象,这些假象相互追捧,相互印证,令人们看不出它们早已失真。这时,现象以其数量,以其结构结成了虚假的本质,因为这个假足够大,足够强,可以称之为本质了,资本主义学术正是这般见解的。虚伪的本质可以令真正的本质一时消失在文明视野中,奴隶制时代、封建时代正是如此,资本主义时代例外么?  这样我们看到,现象-本质,或者其它被二分的范畴,它们之间复杂的关系不是程式化的、教条式的、简化到一分为二形式的辩证分析可以揭示的。被教条化的辩证法将失去辩证的本质。  
  现在我们从外部,从学术环境中看看这五对范畴:    为什么这些概念总是成对出现的?  这些范畴总是成对地成立的,或者说被设立的。所谓相反相成,源于人类语言的概念方式,设立概念的方式。语言喜欢对立地将事物一分为二,变成思维可方便操作的范畴。说事物都是矛盾的,不如说人类设置的概念都是成对地矛盾的。可能某一概念现世之时是单一的,仅做为对某种直觉的命名,或直觉地命名事物,它的对立面还没有概念化,但为了思辨和使用它,人们就自然地再来制造与它对立的概念。例如“混沌”这个概念,它的对立面是有序?秩序?规律?差异?澄明?有时我们只是先有一个概念,然后才去追索它的对立面。    对这些范畴的理解,不要迷信教科书或者任何哲学经典中的定义,定义总是偏颇的,甚至为了自圆其说而改编,它们的“使用意义”基本上就恰如为我们经验所用那样——那样简便。不论谁改变他们,否定它们,它们的“正义”也会在广泛的使用中被群众纠正。字面意义也会与使用意义相互纠正,而在多语种的国际环境中,非主流语种的概念体系变得混乱,概念变得歧义。    这五对范畴也是其它哲学常用的概念和范畴,不过在唯物辩证法中它们更经常地被运用,被突出地做为哲学思辨的切入角。它们过于普遍和抽象,也由于被无节制地使用,难免被庸俗化,变得无力,不够尖锐,用它们去辩证问题往往象隔山打牛,姿势满像,假如没有被牛儿看见,发生尴尬的话。(哥们,做广播体操呢?)还好它们也不象某些煽情词汇那般经常被统治阶级用意识形态偷窃走,改装后制造口号和广告。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与七对范畴之间是什么关系?
城儿☆0116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之间的关系是:事物的发展是在对立统一过程中完成的;对立统一中的发展要靠质量互变方式进行;质量互变(新个体产生、旧个体死亡)要靠否定之否定来完成.七大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系统与要素、结果与功能)与规律之间是具体与宏观的关系.你如果对它们有相关的了解,也许很容易理解.任何事物的发展(包括我们自己),都是在实际运用以上知识,只是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结论而已.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唯物辩证法的范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