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河滩浸水路堤稳定性分析验算时的最不利条件?为什么

&&&浸水路堤
的翻译结果:
查询用时:0.332秒
&在分类学科中查询
Analysis on the seepage of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soil of soaking embankment
关于浸水路堤的饱和不饱和土渗流解析
The method combined with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soil method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introduced for analysis of soaking embankment. The principle of this method and its realization method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eepage analysis of soaking embankment.
提出了用饱和不饱和土与有限元法相结合分析浸水路堤,详细阐明了这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和具体实现过程,对浸水路堤进行渗流分析。
Defect Cause and Treatment of Seepage Water Embankment from Reservoir
浅谈水库浸水路堤病害的原因与整治
Analysis of Immerseable Embankment Stability Affected by Water Level Change
水位变化对浸水路堤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usag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eotechnique,discussed the situation of its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for reference.
介绍了土工布的用途及特性 ; 详述了应用土工布对浸水路堤进行防护加固的设计与施工情况 ;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issues on the roadbed design of Shengyang-Dalian section of Harbin-Dalian passenger-transport Dedicated line and the disposal measures,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problems unveiled in this paper are very important,such as the earth liquefaction under earthquake,the protection of soaked embankment,etc. because they are conducive to build Harbin-Dalian Passenger Transport Dedicated Line and other Chinese rapid railway construction.
对沈阳至大连段客运专线的路基设计中所涉及的一些主要问题,如:砂土地震液化、浸水路堤的防护、松软土和软土路基的工后沉降、膨胀土路基、岩溶路基及季节性冻胀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ngineer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filling-stone embankment, and illustrates several problems in its construction from roadbed cross-section of water-immersed embankment, inverted filter and plastic geogrid, and roadbed slope surface treatment,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compaction degree of roadbed and to ensure the normal utilization of road surface.
结合工程实例,对填石路堤的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并对浸水路堤路基横断面,反滤层及塑料土工格栅,路基坡面地表处理等填石路堤施工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提高路基压实度,保证了路面的正常使用。
Using FEM,the analysis on rules of water level change influence on immerseable embankment's stability,which considers from magnitude and velocity of water level based on slice method,can give reference for actual project.
在条分法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从水位升降的幅度、速度方面分析水位变化对浸水路堤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其结果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Research on Water Logged Stabilization of Highway Embankment Filled by Silty Soil
公路粉土路堤浸水稳定性研究
Analysis on the seepage of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soil of soaking embankment
关于浸水路堤的饱和不饱和土渗流解析
The subsoil and the embankment treated by a single pile is simplified as a circular column.
Improvement
Compaction
Techniques
Embankment
公路填石路堤的压实
5.浸水蘸浆;
查询“浸水路堤”译词为用户自定义的双语例句&&&&我想查看译文中含有:的双语例句
没有找到相关例句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conditions and engineering treatment measures of seepage water embankment from reservoir at Qixinqiao Station on Zhuzhou-Guiyang Line and puts forward some views on stablizing the damaged deforming form, most unfavorable damaged conditions, value for strength parameter and etc. 介绍湘黔线棋梓桥车站水库浸水路堤病害的概况及工程处理措施;对其稳定破坏的变形形态,最不利破坏条件,强度参数的取值等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usag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eotechnique,discussed the situation of its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for reference. 介绍了土工布的用途及特性 ;详述了应用土工布对浸水路堤进行防护加固的设计与施工情况 ;经分析比较后建议广泛应用。 Subgrade works and earth/rock works are the major contents of W8 contract section of Xi'an~Nanjing railway.The earth/rock works in the contract section are dominantly swelling soil works,including embankments/road channels in swelling soils,embankments in saturated swelling soils,embankments/road channels in water ponds and embankments in soft soils.The article places its emphasis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bottom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embankments in water pond in swelling soils and embankments in soft soils,as... Subgrade works and earth/rock works are the major contents of W8 contract section of Xi'an~Nanjing railway.The earth/rock works in the contract section are dominantly swelling soil works,including embankments/road channels in swelling soils,embankments in saturated swelling soils,embankments/road channels in water ponds and embankments in soft soils.The article places its emphasis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bottom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embankments in water pond in swelling soils and embankments in soft soils,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side slope protection technology and foundation protection technology of embankments/road channels in swelling soils.西安南京铁路W8标段以路基土石方工程为主,土石方工程以膨胀土为主,主要有膨胀土路堤(堑),膨胀土浸水路堤、水塘路堤(堑)、软土路堤等。主要介绍该标段膨胀土水塘路堤、软土路堤基底处理技术和膨胀土路堤(堑)的施工及边坡、基床防护技术。&nbsp&&&&&相关查询
在英文学术搜索中查有关的内容
在知识搜索中查有关的内容
在数字搜索中查有关的内容
在概念知识元中查有关的内容
在学术趋势中查有关的内容
2008 CNKI-中国知网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 备案号:110 1081725
&2008中国知网(cnki)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相关信息:
&&产品数量:1000000
&&包装说明:纸箱包装
&&价格说明:厂家咨询热线:187-
1、路基结构承载能力包含哪两个方面?各反映结构的哪些特征?与路面的病害有何关联?结构承载能力包括强度与刚度两方面。强度——抵抗车轮荷载引起的各个部位的各种应力。
刚度——在车轮荷载作用下不发生过量的变形。2、为什么要对路基进行特别重视?其稳定过程受哪些因素影响?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是道路的主要承重载体,承受着本身土体的自重和路面结构的重量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
1).地理条件: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和海拔高度平原区地势平坦,路基需要保持一定的最小填土高度。2).地质条件:.在地表上开挖或填筑,改变原地层结构。3).气候条件:大气降水使得路基路面结构内部的湿度状态发生变化。
大气温度周期性的变化对路面结构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如冻胀、翻浆。
4).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河流洪水位,常水位5).土的类别:不同的土类具有不同的工程性质3、我国公路用土是如何进行类型划分的?土的粒组如何区分?公路用土的工程性质巨粒土:高强度、稳定性。混合料:强度、稳定性满足要求。砂土:无塑性,压实困难。砂性土:粗、细颗粒适宜,理想材料。粉性土:粉土颗粒,毛细作用强烈。需改良使用。
粘性土:细颗粒含量多通过级配的不同来区分4、我国公路自然区划的原则是什么?各自然区划的道路设计应注重的特点有何差别?公路自然区划的制定原则1.道路工程特征相似性原则2.地表气候区域差异性原则3.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Ⅰ——北部多年冻土区;该区北部为连续分布多年冻土,北部为岛状分布多年冻土。
对于泥沼地多年冻土层,最重要的道路设计原则是保温,不可轻易挖去覆盖层,路堤下保持冻结状态的土层,若受大气热量影响融化,后患无穷。Ⅱ——东部温润季冻区;该区路面结构突出的问题是防止翻浆和冻胀。Ⅲ——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该区特点是黄土对水分的敏感性,干燥土基强度高、稳定性好。
Ⅳ——东南湿热区;该区雨量充沛集中,雨型季节性强,台风暴雨多,水毁、冲刷、滑坡是道路的主要病害。。路面结构应结合排水系统进行设计Ⅴ——西南潮暖区;该区山多,筑路材料丰富,应充分利用当地材料筑路,对于水文不良路段,必须采取措施,稳定路基。
Ⅵ——西北干旱区;该区大部分地位很低,虽然冻深,当一般道路冻害较轻。Ⅶ——青藏高寒区。该区局部路段有多年冻土,须按保温原则设计。
5、名词解释:路基干湿类型;路基临界高度;路基冻涨与翻浆。路基临界高度;在天然地基状态下,不采取任何加固措施,所容许的路基最大填土高度。冻胀:沿路基深度出现较大的温度梯度时,水分在温差的影响下以液态或气态由热处向冷处移动,并积聚在该处。
这种现象特别是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尤为严重。积聚的水冻结后体积增大,使路基隆起而造成面层开裂,即冻胀现象。
翻浆:春暖化冻时,路面和路基结构由上而下逐渐解冻,而积聚在路基上层的水分先融解,水分难以迅速排除,造成路基上层的湿度增加,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便大大降低。经重车反复作用,路基路面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变形,路基土以泥浆的形式从胀裂的路面缝隙中冒出,形成了翻浆。
6、何谓路基工作区?当工作区深度大于路基填土高时应采取何措施?为什么?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1/10-1/5),该深度范围内的路基称为应力工作区。
当工作区深度大于路基填土高度时,行车荷载的作用不仅施加于路堤,而且施加于天然地基的土部上层,因此,天然路基上部土层和路堤应同时满足工作区的要求,均应充分压实。
7、车辆荷载重复作用对路基产生的影响有哪些结果?其取决因素有哪些?路面结构在荷载应力重复作用下,可能出现的破坏圾限状态有二类:1.弹塑性工作状态,——塑性变形的累积,——破坏极限状态;2.弹性工作状态,——结构内部将产生微量损伤——疲劳断裂——破坏极限状态。
水泥路面——弹性工作状态——出现疲劳破坏;路面在低温环境中——弹性工作状态——出现疲劳破坏,在高温环境中——弹塑性工作状态——出现累积变形。在季节性温差很大的地区,沥青路面兼有疲劳破坏和累积变形两种极限状态。
无机结合料处治的半刚性路面材料——弹性状态——疲劳破坏;为结合料的碎、砾石路面——弹塑性状态——塑性变形的累积。8、何为CBR?其反映结构材料的什么特性?加州承载比:以材料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的能力表征,并采用高质量标准碎石为标准,以它们的相对比值表示CBR值。
反映土基承载能力的指标9、路基病害的主要类型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10、名词解释:路堤;路堑;一般路基;路基高度;路基宽度;路基边坡坡度;路基土的压实度路堤:指全部用岩土填筑而成的路基路堑:指全部在天然地面开挖而形成的路基一般路基:一般路基是指修筑在良好的地质、水文、气候条件下的路基。通常认为一般路基可以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情况,直接选用典型横断面图或设计规定。
但高填方路堤,深挖方路堑须进行个别论证和验算(书上的是一般路堤:填土高度在1.5~18m范围)路基高度:指路堤的填筑高度和路堑的开挖深度,是路基设计高程和地面高程之差路基宽度:为行车道路面及两侧路肩宽度之和路基边坡坡度:可用边坡高度H与边坡宽度b之比值表示,并取H=1路基土的压实度:以应达到的干密度绝对值与标准击实法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之比值的百分率11、保证路基稳定性的一般技术措施包括哪些方面?足够的填土高度,保持干燥状态;充分压实;合理选择断面形式。12、何谓矮路堤?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矮路堤?为什么?选用该种形式路堤有何利弊?设计上要注意什么问题?填土高度小于1.0~1.5m的路堤,属于矮路。
堤矮路堤常在平坦地区取土困难时选用。平坦地区地势低,水文条件较差,易受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影响。设计时应注意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力求不低于规定的临界高度,使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路基两侧均应设边沟。
13、名词解释:特殊路基;折线形边坡;反压护道;台口式路基;碎落台;最小填土高度;路基极限高度。特殊路基:超过规范规定的高填,深挖路基,以及地质和水文等条件的路基称为特殊路基。
反压护道:为防止软弱地基产生剪切、滑移,保证路基稳定,对积水路段和填土高度超过临界高度路段在路堤一侧或两侧填筑起反压作用的具有一定宽度和厚度的土体。
碎落台:设于土质或石质土的挖方边坡坡脚处,主要供零星土石碎块下落时堆积,以保护边沟不致阻塞,亦有护坡道的作用。台口式路基:指的是在山坡上,以山体自然坡面为下边坡,全部开挖而成的路基。
台口式路基指全部在原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形式之一。最小填土高度:为保证路基稳定,根据土质、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所规定的路肩边缘至原地面的最小高度。一般不小于0.8m。
路基极限高度:在天然情况下,不采取任何加固措施软土路基能够承受的填土的最大高度。[1]14、一般路基的设计包含哪些主要内容?(1)选择路基断面形式,确定路基宽度与路基高度;(2)选择路堤与压实标准;(3)确定边坡形状与坡度;(4)路基排水系统布置和排水结构设计;(5)坡面防护与加固设计;(6)附属设施设计。
15、一般路堤的横截面尺寸如何设计?16、什么情况下的路堤需要设置边沟?为什么?17、在什么情况下路基边坡不宜过缓?为什么?在该种情况下应按什么原则确定边坡值?18、选定路基填筑高度主要考虑什么因素?路基的填挖高度,是在路线纵断面设计师,综合考虑路线纵坡要求、路基稳定性和工程经济等因素确定的。
从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出发,路基上部土层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路基高度应根据临界高度并结合公路沿线具体条件和排水及防护措施确定路堤的最小填土高度。
19、路基土有何压实特性?土的压实效果同压实时的含水率有关,存在一最佳含水率,在此含水率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压实功能可以达到最大密实度,获得最经济的压实效果。最佳含水率是一相对值,随压实功能的大小和土的类型而变化。
所施加的压实功能越大,压实土的细粒含量越少,则最佳含水率越小,而最大密实度越高。当含水率低于最佳值时,随着压实程度(干重度)的增加,抗变形能力也增长,表明提高压实度可以增强抗变形能力。
但是当含水率超过最佳值时,增长曲线存在一峰值,超过一定的压实密度后,抗变形能力反而随压实度增加而降低。20、一般路基工程的附属设施包括哪些内容?(1)、取土坑与弃土坑(2)、护坡道与碎落台(3)、堆料坪与错车道21、何谓截水沟(又称天沟)?有何作用?请绘图表示出他的设置位置?截水沟又称天沟,一般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地点,用以拦截并排除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减轻边沟的水流负担,保证挖方边坡与填方坡脚不受流水冲刷。截水沟设置的位置:(1)无弃土堆,截水沟边缘离开挖路基坡顶的距离:一般土质至少离开5米,对黄土地区不应小于10米。(2)有弃土堆,截水沟应离开弃土堆脚1-5米。
弃土堆坡脚离开路基挖方坡顶不应小于10米。(3)山坡上路堤截水沟离开路堤坡脚至少2米。22、名词解释:荷载当量土柱高度;临界圆弧;圆心角。
荷载当量土柱高度:高度就是把荷载换算成等重度的土代替临街圆弧:临界圆弧就最危险的滑动面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
23、路基稳定性设计中所用各种近似方法的基本假定?(1)假象摩擦角法(2)悬浮法(3)、条分法24、分别指出路堑与路堤边坡稳定性验算时所需土的实验资料有哪些?答:1.对于路堑或天然边坡:原状土的容重γ(KN/m3)、内摩擦角υ(°)和粘聚力c(kPa)。2.对路堤边坡:与现场压实度一致的压实土的试验数据。数据包括压实后土的容重、内摩擦角,粘聚力。
25、行车荷载是怎样计入路基边坡稳定性计算的?答:换算成土柱的高度。路基除承受自重作用外,同时还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
在边坡稳定性分析时,需要将车辆按最不利情况排列,并将车辆的设计荷载换算成当量土柱高.宋体宋体26、路基边坡稳定性验算的目的何在?答:选定合理的边坡坡度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27、指出非浸水路堤边坡稳定性验算时,圆弧滑动面条分法计算中抵抗力矩与滑动力矩的各组成部分。
在什么情况下小条块沿滑动面的切向分力也起抗滑作用?28、简述圆弧法验算边坡稳定性时,确定滑弧圆心轨迹的辅助线的基本方法?答:(1)4.5H法(2)36°线法29、已知某土质边坡的破裂面及其对应的K值,现问如何确定最危险的破裂圆弧?又如何评价该路基断面边坡的稳定性?30、何为陡坡路堤?如何进行陡坡路堤的稳定性分析计算?稳定性分析计算:1.直线法2.折线法:滑动面为多个坡度的折线倾斜面时,将滑动面,上土体折线划分为若干条块,自上而下分别计算每个土体的剩余下滑力,根据最后一块的剩余下滑力的正负值确定其整体稳定性。
剩余下滑力等于或小于零时,认为稳定;大于零时则不稳定,必须采取稳定措施。31、绘简图表示河滩浸水路堤内渗透浸润曲线的两种形式(两侧堤外水位相等)及其成因,并分别标出两种情况下的渗透动水压力的方向及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答:(1)成因及方向:水位急速上升时,浸水路堤的浸润线下凹,土体除承受竖向的向上浮力外,还承受渗透动.
400){this.width=400;}"
border="0">浸水高填方路堤变形性状及边坡稳定性的研究--《重庆交通学院》2004年硕士论文
浸水高填方路堤变形性状及边坡稳定性的研究
【摘要】: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上游的水位会大幅度地升高,而沿着长江及其支流岸坡修建的公路高程大多相对较低,从而使得这些路堤受到蓄水的影响变成了浸水路堤。在高水位、长时间地浸水作用下,这些公路的病害会逐渐增多,于是如何保证这些路堤在浸水后的稳定性就成了值得研究的课题。本论文以三峡库区内丰(都)—忠(县)路一段高34m的浸水高填方路堤为原型,研究了影响浸水高填方路堤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浸水高填方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通过室内模型实验,论文得出了水位高低、路堤高度、填料性质和加筋是影响浸水高填方路堤稳定性主要因素的结论,并分析了各影响因素作用下路堤侧向位移和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
浸水高填方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探讨是本文的重点。浸水路堤稳定性验算的经典方法是把滑动面假定成圆弧形式,而本文通过验证发现这种方法对于浸水高填方路堤稳定性的分析并不完全适用。通过分析本文探讨了浸水高填方路堤最危险滑动面的形式和位置以及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较为合理的方法;1.对于下部填石上部填土的浸水高填方路堤,用折线法分析其边坡稳定性较为合理,其最危险的滑动面是通过路基左边缘和坡脚的复合形式滑动面。2.浸水高填方素土路堤的滑动面呈圆弧形式,因此圆弧法是分析其边坡稳定性比较合理的方法;3.浸水高填方加筋路堤的滑动面是发生两次偏转的折线,因此用折线法分析浸水高填方路堤加筋路堤的稳定性更为合理。
根据现场工地的测试成果,论文分析了现场高填方路堤的工后沉降规律,并对其浸水后的稳定性作出了预测。
依据模型实验测试成果分析,作者探讨了增加浸水高填方路堤稳定性的措施,并由此提出了浸水高填方路堤的三种结构型式。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学院【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4【分类号】:U416.1【目录】:
ABSTRACT5-9
第一章 绪论9-13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9-10
1.2 浸水路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11-13
1.3.1 本文的研究目标11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11-12
1.3.3 论文的技术路线12-13
第二章 浸水高填方路堤变形性状模型实验研究13-30
2.1 模型实验的目的及意义13
2.2 模型的结构、材料性质、制作及测试13-15
2.2.1 模型的结构13-14
2.2.2 模型路堤的材料性质14
2.2.3 模型的制作及测试14-15
2.3 实验内容15-17
2.4 实验测试成果17-22
2.4.1 模型路堤整体变形规律17-19
2.4.2 侧向位移变化规律19-20
2.4.3 竖向位移变化规律20-22
2.5 测试成果的分析22-29
2.5.1 浸水对高填方路堤变形的影响22-23
2.5.2 水位高低引起高填方路堤变形性状的差异23-25
2.5.3 路堤高度对浸水高填方路堤变形性状的影响25-26
2.5.4 填料性质引起浸水高填方路堤稳定性的变化26-27
2.5.5 加筋增加浸水高填方路堤稳定性的效果27-29
2.6 小结29-30
第三章 浸水高填方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30-57
3.1 浸水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经典方法30-32
3.2 浸水高填方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32-49
3.2.1 圆弧法分析浸水高填方路堤边坡稳定性33-37
3.2.2 折线法分析浸水高填方路堤边坡稳定性37-48
3.2.3 小结48-49
3.3 浸水高填方素土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49-52
3.4 浸水高填方加筋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52-56
3.5 本章小结56-57
第四章 现场路堤的沉降观测与稳定性预测57-71
4.1 谭家嘴浸水高路堤的结构57-59
4.2 谭家嘴浸水高路堤的沉降观测59-67
4.2.1 沉降观测标志的布置59-60
4.2.2 沉降测试成果60-66
4.2.3 沉降测试成果分析66-67
4.3 路堤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预测67-71
4.3.1 路堤浸水前边坡的稳定性分析67-68
4.3.2 路堤浸水后边坡的稳定性分析68-69
4.3.3 路堤浸水后稳定性的预测69-71
第五章 增加浸水高填方路堤稳定性的措施71-78
5.1 浸水路基边坡防护构造物71-74
5.2 增加浸水高填方路堤稳定性的措施74-75
5.3 浸水高填方路堤结构型式的探讨75-78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78-80
6.1 论文的结论78-79
6.2 展望79-80
参考文献81-84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8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德朝;王庭博;刘宏;;[J];路基工程;2013年02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许年春;[J];地下空间;2002年04期
朱文彬,刘宝琛;[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楼捍卫,李亮,杨小礼;[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黄传志,张敬,孙万禾;[J];中国港湾建设;1999年05期
林育梁,叶朝良;[J];公路;2002年12期
张旭辉;[J];路基工程;2002年01期
许宏发,刘新宇,王斌;[J];上海地质;2001年02期
孙涛,顾波;[J];岩土工程界;2002年11期
罗志强;[J];中国市政工程;1997年03期
宋月琴,彭霁云;[J];中南公路工程;199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朝良;[D];广西大学;200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成忠;;[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赵永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李杰;徐利;周丽琴;;[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钱坤;尹新生;朱珊;佴磊;;[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段立强;王运超;罗书学;;[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张坤勇,李凡;[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姚大春,周君;[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郭东红,梁小略,沈正;[J];安徽建筑;2003年01期
齐永生;;[J];安徽建筑;2010年03期
郝福生;惠治鑫;;[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凤余;郑伟;赵秋芳;郭新华;;[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李军;李强;周靖凯;张宇;;[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李伟;袁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高正夏;赵海滨;;[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王志达;龚晓南;蔡智军;;[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张玉成;杨光华;胡海英;张有详;;[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牛文杰;叶为民;黄雨;陈宝;;[A];第七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薛东杰;郜海莲;王广荣;易海洋;周宏伟;;[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张晓科;秦四清;李志刚;王少川;付德才;;[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程星;黄润秋;许强;;[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席本强;[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刘浜葭;[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邵玉娴;[D];南京大学;2011年
任高峰;[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孙训海;[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0年
刘飞;[D];吉林大学;2011年
赵忠明;[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吴坤铭;[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方薇;[D];中南大学;2011年
王宏贵;[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庆;[D];郑州大学;2010年
胡志超;[D];郑州大学;2010年
王士革;[D];郑州大学;2010年
杨欢;[D];郑州大学;2010年
李新明;[D];郑州大学;2010年
滕彦磊;[D];郑州大学;2010年
刘北战;[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李炎炎;[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向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刘莹;[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公水;任剑;刘宏;;[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7年04期
李喜安;黄润秋;彭建兵;陈志新;;[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6期
李喜安;陈文军;邓亚虹;李亮;贾丽娜;;[J];水土保持研究;2010年05期
李攀峰,刘宏,张倬元;[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喜安;[D];长安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葛文昌,王士天;[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6年03期
刘长礼;;[J];工程勘察;1992年01期
曾志元;;[J];工程勘察;1992年02期
黄传志,苗中海,刘翼熊;[J];中国港湾建设;1999年04期
张仪萍,张土乔,龚晓南;[J];工业建筑;1999年04期
魏迎奇,孙玉莲;[J];河海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许江南;[J];浙江水利科技;2000年01期
蒋明镜,沈珠江;[J];水利学报;1997年01期
宋绪国;[J];铁道标准设计;1999年04期
郭秀琴,方利成;[J];铁道标准设计;1999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朝良;[D];广西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吕庆,尚岳全,陈允法,侯利国;[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7期
李达贵;[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09期
张学威,崔琳;[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1994年01期
郑书敏;;[J];西南公路;1994年01期
梁波;;[J];南方国土资源;2006年10期
唐前松;;[J];湖南交通科技;2009年02期
王建伟;李永睿;;[J];科技传播;2010年13期
高卫东;;[J];中外企业家;2010年02期
刘兴旺;[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5年10期
蒋洋;柴贺军;;[J];现代交通技术;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秀飞;卢振亚;;[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郑治;;[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苏立新;;[A];开拓进取 再创辉煌——贵州省公路学会2008年技术交流论文集[C];2008年
何兆益;周虎鑫;;[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谢婉丽;王家鼎;;[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汪明元;张辉杰;文松霖;何晓民;;[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易进栋;徐光明;刘守华;蔡正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孙宏伟;;[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2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马清文;乐金朝;刘鹏辉;;[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王志斌;李亮;杨小礼;;[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涛;[N];晋中日报;2010年
崔静华 王笑凌
曹轩;[N];吉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耿敏;[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王智超;[D];湘潭大学;2011年
张汉舟;[D];长安大学;2008年
肖尊群;[D];中南大学;2011年
丁静声;[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陈涛;[D];郑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姗;[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丛林;[D];湖北工业大学;2013年
冯宏伟;[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李磊;[D];广西科技大学;2013年
何国先;[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易维波;[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侯甲庆;[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田蓉;[D];长安大学;2006年
崔令;[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何欢;[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挡土墙整体稳定性验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