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后变得容易出汗中哪些方面是我们变得更加强健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教案(电子备课表格式)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教案(电子备课表格式) 投稿:蒋脑脒
科学 学科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第 课时 总 课时 课题B4.1.1骨骼共1课时教 学目 标1、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2、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
维普资讯 第 9卷 ? 6期 第 20 O 6年 1 2月 宿 州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r 1 f S zh du at O rs 1 t ou na o u ou E c { n I l t tu e…
关于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 为迅速贯彻落实6月26日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校园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立即组织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 (浙教电传,,号)和《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B4.1.1骨骼
教 学目 标
1、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
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知道骨硬而结实
2、能够对照人体骨骼
完成骨骼拼图
3、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 材分 析
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持、保护的作用
拼人体骨骼图
人体骨骼模型
一、启情导入:
你们课间最喜欢做的运动是什么?
2、谈话:那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活动的呢?其实一部分答案就在我皮肤下面
我们皮肤下面那些硬硬的东西就是骨骼
二、探究:
(一)、探究骨骼结构特点
1、摸一摸:一个小组摸一部分
看能摸出几块骨头并汇报
2、汇报:谁能说说你摸到的骨头的位置及数量?
3、导入:这可能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
老师这里有一个资料包
也许会对你认识骨骼有所帮助
愿意试一下吗?请双击桌面文件夹1.
4、学生再汇报:有什么收获:①骨头数量②骨骼概念
板书:206 块
5、游戏:看谁摸得对(老师说骨骼名称
6、导语:大家学得真快
想不想自己独立地组成完成一幅人体骨骼图?请打开文件夹2
自己拼骨骼图
看谁拼得多.
7、导语:拼得开心吗?都拼了几幅?现在老师有一个疑问:
(二)、了解骨骼内部结构及作用:
1、导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骨骼的数量、位置
那你想不想了解它的内部构造和作用呢?请打开桌面文件夹2
自学里面的内容
一会儿汇报
2、汇报:通过刚才的自学
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特点:硬、结实、可生长
骨髓造学细胞
作用:支撑、运动、保护
3、谈话 :你能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骨骼人会怎么样?
三、拓展: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骨骼的许多知识
那么你还想不想了解有关骨骼更多的知识呢?请打开文件夹3自主学习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B4.1.2 关节
教 学目 标
1.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一些主要关节的位置
2.知道什么是关节
3.知道关节的作用
4.认识关节类型中的铰链关节、旋转关节和球状关节以及它们的活动形式
教 材分 析
认识关节的运动作用和缓冲作用
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和运动方式
关节组装盒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人的身体内共有206块骨头组成
那么你知道这206块骨头是怎样组成一个整体的?
骨头与骨头之间相互连接的地方叫做什么呢?
二、探究关节功能
动动你的身体
找一找你的身体中哪些地方有关节?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关节的?
是不是在身体里面的所用的关节都可以活动呢?
你能在书上第5页的图中把可以活动的关节用圆圈圈出来吗?
如果没有了这些关节会怎么样呢?请同学来做一个小游戏(书本P5页)
汇报:通过作这样的游戏你有什么体会?
你能告诉大家关节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吗?
运动一下你的各个关节
找一找这些关节它们的运动方式都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学生示范讲解)
阅读课本第6页的资料
此之外关节还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来做一个小试验
当你从高出跳下的时候
在落地的一瞬间哪些关节在活动?落地后身体是什么样的姿态?为什么会这样?说明了什么?(腿部弯曲/关节在起缓冲的作用)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B4.1.3肌肉
教 学目 标
1.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与肌肉的收缩
2.了解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
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3.知道骨骼肌是成对存在、工作的
4.会制作手臂以及膝关节的简易模型
教 材分 析
了解骨骼的运动是由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引发的
制作手臂活动模型
人体肌肉立体挂图、木棍、木片、软管、气球皮
我们的身体是依靠骨骼支撑起来的
骨骼维持我们站立和运动?但是光靠骨骼
一个空骷髅架能不能运动起来呢?
还缺少什么?
你认为为什么有了肌肉就能够让骨骼活动起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学习肌肉
二、探究肌肉功能
在你们身上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
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多
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少呢?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意识到经常运动的部位肌肉是比较多的)
肌肉是如何来帮助骨骼进行运动的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
模仿书本第7页的图作几个动作
再用手摸一摸各个部分的肌肉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学生汇报完之后再阅读课本第8页
(可结合录像)
通过刚刚的学习
你能不能再活动记录上画出任再进行各种运动的时候
肌肉变硬的部分
讨论:如果人在静止的状态下
肌肉是否工作
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三、制作手臂活动模型
通过刚才的学习
请你根据手臂的结构制作一个模型来模拟手臂的能动
先请学生解释一下个部分材料用来表示什么部分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B4.1.4骨骼、肌肉的保健
教 学目 标
1.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2.能够分析某一动作锻炼身体的部位和作用
知道不同动作锻炼的肌肉和关节不同
3.了解不同运动对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
4.能够针对具体运动分析如何保障安全
5.知道摄入骨骼和肌肉蛋白质和钙有利于骨骼和肌肉
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教 材分 析
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分析具体运动锻炼的骨骼和肌肉部位
平时你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为什么你喜欢这项运动?
二、认识锻炼的作用
从你喜欢的运动说说运动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我们知道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锻炼身体
那么体育运动从哪些方面是我们变得更加强健呢?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阅读课本11页了解不同运动对人体的锻炼效果
在做广播操的时候
每一节动作对我们身体的哪一关节和肌肉有作用?
为了是肌肉和骨骼能保持正常的工作
我们需要多吃一些什么样的食物呢?
哪些食物含有蛋白质和钙?
在运动中如何注意安全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观点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B4.2.1我们来养蚕
教 学目 标
1.能够观察并描述蚕卵的外形
2.能够观察并描述蚁蚕的外形
3.会喂养蚁蚕
教 材分 析
观察蚕卵和蚁蚕
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与蚁蚕
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
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纸盒
它又是怎样吐丝的呢?你们想亲自养蚕
亲眼观察它吐丝
最后再亲手抽丝吗?
1、出示蚕卵
引导学生讨论
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
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
蚕宝宝也要呼吸;
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
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饲料不能太稀
否则蚕宝宝会拉肚子
并尝试在养蚕过程中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3、观察蚕卵
说一说蚕卵是怎样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
用语言描述出来
注意提醒学生:静态的蚕卵也是有生命的
要轻拿轻放
4、观察蚁蚕
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先用肉眼观察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 最后用直尺测量她的长度并记录
最好让学生能观察蚁蚕孵出的一瞬间
看它怎样大口吃掉极有营养的卵壳
又去找食的情景
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写好第一篇蚕宝宝日记
(用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
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
并做好记录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B4.2.2给蚕宝宝记日记
教 学目 标
1.学会喂养蚕
2.知道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3.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4.能够自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蚕的问题
教 材分 析
记录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纸盒
今天我们来给大家颁发'领养证'和蚕宝宝
在这段时间里看哪个同学养的蚕宝宝最长、最重、最健壮;谁的蚕茧最大、最重、最白 但我们不要忘记给自己的蚕宝宝写上成长记录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观察日记的写法
1、阅读P20上的文字
2、自主探究的问题
(1)比较吃桑叶的蚕和吃人工饲料的蚕
哪一个长得更好些?
让学生先进行预测
在进行对比实验
(2)用蒲公英的叶子
它能吐丝吗?
(3)蚕蜕皮时为什么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让学生讨论后
教师向学生讲清其中的原因
剪开茧子的蛹还能活吗?
每个小组剪开一个蚕茧用纸包起来进行实验
(5)辨别蚕蛾的雌雄
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蚕蛾的形态大致分为几种
预测雌雄后观察哪种蚕蛾产卵
教师多鼓励学生在幼虫期和蛹期怎样区别蚕的雌雄
评价学生写的观察日记
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
并写好观察日记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B4.2.3我们来抽丝
教 学目 标
1.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2.能在别人的帮助下抽出丝
3.能测量出一根丝的长度
教 材分 析
抽丝和测一根丝的长度
找准茧上的丝头
师生准备:有关我国养蚕历史的电教片;炊、小锅、小苏打、缠线板
学生准备:缠线板、直尺 课时
出示一些真丝织物
对人类服饰业作出重要的贡献
你们来汇报一下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1、指导学生看P25的文字
2、大家来抽丝
看谁抽的丝最长
在蚕结茧后六、七天挑一部分进行抽丝
(1)让学生先预测抽出的丝有多长
(2)抽丝的方法:
A、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
B、把蚕茧放在开水中浸泡
C、用毛刷搅动
把蚕丝的头儿找到
(3)量一量一根丝到底有多长
3、小结:通过学习抽丝你有什么体会?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三、课外拓展
整理好养蚕的资料和一些记录
下节课进行经验交流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B4.2.4养蚕经验交流会
教 学目 标
1.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有关蚕的知识
2.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
3.知道蚕和蝴蝶一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 材分 析
了解蚕的一生要经过变态过程
通过图画或文字表述、观察结果
有关蚕及其他昆虫的资料;各种形式的观察记录
慢慢长大了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总结一下自己的养蚕经验
(蚕的一生经过了四种变化
你能够把蚕一生的变化画下来吗?(学生先画)
一幅是直线式的
另一幅是循环式的
你们觉得那一种更好、更有创意?说说为什么?你能画一幅更好的吗?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修改
2.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形成昆虫概念
指导学生看书P28
你能说出蝴蝶一生的变化吗?
你有什么发现?
蚕蛾和蝴蝶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之处?
蚕蛾和蝴蝶的外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身体都分为头、胸、腹;头部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
你认为蝴蝶和蚕蛾属同一类生物吗?说说你的理由
那这种生物叫什么呢?
三、总结与拓展
了解蝴蝶的有关资料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B4.3.1一切都在运动中
教 学目 标
1.知道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是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2.能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的相对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3.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教 材分 析
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教师出示书上的图片:你们观察这副图
你觉得哪些物体在运动?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运动?
学生回答:鸭子、汽车、自行车等等
教师在这里最好能让学生用贴切的词汇来形容这些运动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教师:大家刚才说得都非常好
给学生看一段汽车在行驶的录象
看完后让学生讨论: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
怎么知道汽车是否在前进
学生的观点可能很多
教师可以不急与给予评价
让学生大胆发言
倾听学生的意见可以发现学生原本的知识构成
教师:你们是这样认为的吗?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让学生站在滑板上进行滑动
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提问:你们觉得谁在动?怎么动?你根据什么标准说他在动?
学生回答是因为和其他物体相比
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教师可以设定其他参照物
如坐着的同学、黑板等
让滑板车上的学生体验出自己的运动状态
现在你觉得谁在运动?为什么?
教师以此巩固参照物的概念
教师可以增加难度:提出问题:如果参照物选滑板车本身呢?
先提问在滑板车上的学生:你和滑板车比较
你在运动吗?
学生回答没有
教师:为什么?
因为和它相比
我自己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教师:如果再有一辆滑板车和他同时同方向同速度前进呢?在实际操作中
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个问题
教师可以进行一项活动:让学生三人或者四人一个小组通过用不同的参照物来说说自己目前的状态(学生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运动)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没有绝对不运动的物体
教师提问:原处的大树在运动吗?你的根据是什么?
教师提问:你们的参照物是什么?
如果给你们机会到宇宙中去
你还能看见这课树的话
你觉得它是在运动吗?
学生回答:在运动因为地球本身在转动
教师: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请学生回去讨论为什么要选择参照物才能判断是否运动?并举出例子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B4.3.2运动的快慢
教 学目 标
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2.会测量走路的速度
3.知道运动方向也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方面之一
4.知道有些看似不懂的物体实际上在缓慢运动
5.会使用秒表
教 材分 析
知道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会测量运动的速度
教师出示书上的图片: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四个谁运动得更快呢?
学生回答:(这里不需要学生回答的很标准
只要有运动的快慢的概念就可以了)
教师:你们所说的运动的快慢是指什么呢?让学生先来自己说说运动快慢的定义
学生很有可能会说速度快
运动的就快
运动的就慢
教师:那么你们觉得兔子和乌龟谁的速度快呢?
学生回答是兔子
教师:那么为什么在龟兔赛跑中它没有乌龟早到终点呢?
学生回答:因为兔子睡觉了
教师:因为睡觉的原因
兔子浪费了什么呢?
学生:时间
教师:对了
时间在表示运动的快慢中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让学生自己看书
找到运动的快慢到底如何表示)
教师让学生看过后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运动的快慢是怎样表示的
并说说速度的概念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速度的概念
那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设计一个实验
来测量出我们步行的速度吗?
要想测量出步行的速度
必需要知道什么数据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距离和时间
教师:你打算如何测量出距离和时间?
学生距离可以用皮尺量
时间可以用表测量
教师这里可以出示秒表
告诉学生可以用这个工具来精确的测量时间
并教会学生如何使用
教师让学生说说具体打算如何操作?要注意什么问题?否则就会影响实验结果?
学生讨论后汇报
结束后开始汇报
让学生知道每个人的速度都是不一样的
某些时候速度是可以控制的
教师出示表格
让学生用距离和时间的定义来描述这些事物的速度
如(飞机的速度是1260千米/时
表示飞机能在一个小时中飞行1260千米)
学生描述后
教师让学生阅读书上的材料
要让学生明白运动是有方向的
教师让学生回去思考:我们的手指甲也在运动吗?你根据什么这样认为呢?你能找到证据来证明吗?
想办法证明月亮也在运动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B4.3.3运动的方式
教 学目 标
1.能按运动的轨迹给运动分类
2.会分析复合运动包含的运动方式
教 材分 析
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分类
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
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
1.教师(出示纸风车):谁会玩这个小风车?
2.学生上讲台演示风车的玩法
3.让学生将自带的玩具在小组内相互交换着玩一玩
看看哪些玩具会运动?怎样运动的?
4.学生汇报自己玩玩具的情况
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
教师:刚才玩的是玩具
小朋友们有了不少发现
老师这还有几种简单的材料(出示小木块、钢尺、橡皮筋、纸风车、单摆装置) 你们想不想玩?
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后
教师让学生小组交换一下意见
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几种材料来研究
(学生选取材料)
2.教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要研究的材料
怎样可以让它们运动起来?
学生小组交流一会
3.教师:马上我们就要研究了
你们觉得在研究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小组成员要分工协作
做好记录等等
4.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物体的运动方式
教师适时指导
做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
5.学生汇报探究结果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
可以给物体的运动方式起名
可以用笔画出物体的运动方式
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
得出物体运动的几种方式
块 → 移动
纸风车 → 转动
钢尺、橡皮筋 → 振动
单摆 → 摆动
6.学生小组讨论:比较钢尺、橡皮筋和荡秋千的运动方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四、实践应用
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
1.学生看课本第33页的图
了解这些物体包含有哪些运动方式
2.学生组内交流各自想法
3.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情况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
火车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转动;水轮的旋转运动
锯木头的往复运动
跷跷板是往复运动
转椅是转动
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分析比较复杂的运动方式:
教师让学生看书
学生开始看书并开始进行讨论
学生在讨论十教师可以不进行知道
让学生大胆的发言
教师总结:易拉罐在直线运动的过程中还有自身的转动;竹蜻蜓在转动中还需要直线上升(或下降);老鹰在空中时而盘旋、时而向下滑翔
飞碟还有直线运动和转动
教师:今天我们研究了物体的运动方式
你们发现了很多
可是研究只局限于课堂内
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在运动着
希望小朋友在课外继续研究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B4.3.4小车的运动
教 学目 标 第
1.能根据经验提出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能根据假设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3.能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教 材分 析
根据假设设计实验
小车、线、重物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的运动方式
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了哪些运动方式?(学生自由说)
2.教师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
让学生观察
问:小车的运动方式是什么?(教师引导:车轮和车厢的运动是什么方式?)
教师总结:车论的运动是转动
而车厢的运动方式是直线移动
教师出示载重汽车的录象让学生看完后提问:
教师: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教师不做评价
认真听学生的发言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
减少货物的重量
与路面的好坏有关
教师将学生的回答全部记录在黑板上
你们的想法都很好
都动脑筋了
那么你们觉得这些问题中你们最想研究哪一个呢?
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后
可以让每个小组商量一下
统一意见后再说
学生讨论后汇报
学生选择完成后
教师可以选择得票最多的问题一起来研究
那么你们打算如何研究呢?(教师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你们的方法怎样才能让其他同学信服?怎样证明就是这个原因
而不是其他不确定的原因造成的?
(学生开始思考
这里要让学生明白只有采取
教师提示学生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
才有说服力
学生开始设计实验
教师是学生汇报实验步骤和方法
并要求学生说出在这个过程中你打算如何控制变量?教师提示学生要多做几次
防止偶然现象
结束后开始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结束后
开始汇报结果
教师进行总结
请你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
证明黄豆的发芽需要水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教 学目 标
1.能够假设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2.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
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3.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教 材分 析
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设计一个摆
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教师给的次数一样
自制摆、秒表、挂钟
1、教师:我手心里握着一样东西
大家想看看是什么吗?
(教师松手
手心挂着一个简易的摆)问学生: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
2、教师:关于摆
你们知道些什么知识?(指名学生说说)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
探究一下摆中有什么奥秘
让学生学会测定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
(1)教师:要了解摆的奥秘
让我们来掌握一项本领
学会测定摆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那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
教师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
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
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
(2)讲解如何使用秒表记时
(3)教师与学生合作:测定讲台上的摆15秒内摆动的次数
教师同时指导
怎样减小误差
(每组到老师处领一个摆
组内自行分工:记时员
操作摆的人员
(4)学生合作测定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
(5)学生汇报
2、发现问题
(1)谈话:同学们
你们汇报的实验结果
各组的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基本上都不同
那为什么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会有快慢?摆摆动的快慢究竟与什么有关呢?请同学们观察你们的摆
作出你们的猜测
(2)学生讨论
(3)学生猜测
归结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有关
(1)教师: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
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
你们小组觉得摆的快慢与哪种假设最有可能有关
就作为你们研究的课题
设计一下你们的实验该怎么来做?并记录下你们的方案
(2)学生讨论
(3)学生汇报方案
相互评点各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科学
教师再提供参考意见
主要是怎样控制变量
(1)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
(2)汇报结果
(实验结果可能会出错
研究同一课题的小组如果发生冲突
让大家找一找出错的原因)
(3)教师问出错的小组
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
有道理自己就再做一遍
(4)汇总得出结论: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5、研究摆摆动快慢的内在规律
(1)分派任务:全班九组
每组选做一个15秒内正好摆动8、9、10、11、12、13、14、15、16次的摆 每次做的结果记录下来
(2)小组合作制作
(3)制作完成的小组把摆挂到黑板相应次数的钉子上
(5)观察挂在黑板上的摆
有什么规律?
(6)小结: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而且摆线越长
摆得就越慢;摆线越短
摆得就越快
(1)教师出示一只挂钟:老师的这只挂钟走慢了
那么我们怎样做才可以让它走准呢?走快了
又该怎么办?
(2)学生讨论、汇报
(3)教师针对挂钟讲解
教师:这节课
我们又一次运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研究了摆 你们获得了有关摆的哪些知识?
四、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摆的资料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B4.4.1力在哪里
教 学目 标
1.能感受到力的普遍存在
知道力对物体运动和形状的影响
力有大小和方向
2.会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
教 材分 析
认识力有大小和方向
体验力的普遍存在
1.力在哪里?请用动作表示出来
力在手上、腿上......力在身体里
2.演示:双手同时压饼干盒
饼干盒(物体)怎样了?
(一)观察
1.拓展描述:离开我们的身体
哪里还有力?
2.给力起名称
人的力称为人力、机器的力称为机械力、风的力称为风力......
过渡:力在哪里? --到处都有力
(二)发现、认识
1.小实验:会
用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演示实验
区别:与我们前面说的力有什么区别?--借助外力
2.关于力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到底什么是力?)
3.引导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描述
一种物体对另一种物体产生了作用
4.如果让你将这些力分类
你可以怎么分?请说出你分类的理由
(三)探究
1.活动:移动一个大箱子可以用什么力?(推、拉......)
过渡:想一想
是否我们自然界中的力都可以有推和拉这两种力呢?
2.游戏:弹棋子
要求:弹棋子的方法
(教师演示)
(板书说明)
每人弹三次
思考:当你弹棋子的时候
你还发现什么关于力的知识?
学生进行游戏
发现:力有什么特点?(打棋子的不同点
棋子弹的方向不同
力可以在物体间传递
力有大有小
力有方向......)
1.关于力你知道了什么知识?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关于力的问题?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B4.4.2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
教 学目 标
1.能够通过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特征
2.能够区分弹力与弹性 课时
3.能够做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关系的实验
教 材分 析
知道物体受力时形状发生变化
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的形状
了解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弹簧、橡皮筋、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钩码、塑料尺、拉簧
教师出示健身器:请学生来讲台来试试谁能把它拉开?
学生上台来拉一拉
(这里只要两个学生来做
节约时间)
教师:在我们的一拉一松之间
健身器有什么变化?你自己有什么感觉?
学生:健身器被拉的时候会伸长
松开后又回到原来的形状
同时在拉的时候手很费劲
教师板书:拉-变长
松开后恢复
教师:大家说的很好
健身器是用弹簧来做的
老师给你们提供了弹簧
你们试试看这些弹簧是不是也有这种性质呢?
教师:下面请你们用手轻轻的拉一拉老师提供的弹簧
观察在一拉一松之间弹簧有什么变化以及你们的手有什么感觉
学生开始拉
然后回答:弹簧在手拉的时候会变长
手松开会缩回去
感觉有点紧、感觉有点费力......(教师板书学生的话拉一拉
变长、松开、缩回去
教师:看来弹簧都有相似的性质
那么其他的物体是不是也有类似弹簧的情况呢?你们还可以试试老师提供给你们的橡皮筋和塑料尺
观察观察是否也是这样的呢?同时要求学生完成实验表格
学生开始实验
完成后开始汇报
教师:你们在做的时候
整个过程和弹簧相似吗?手又是什么感觉?
学生:和刚才的情况基本类似
教师:很好
下面我们能用自己的话把刚才三样物品的变化过程总结出来吗?
学生:用手拉------形状改变
手松开------恢复原来的形状
教师:在形状发生改变的时候你的手有什么感觉呢?
学生:有点紧
教师:在松手的时候你的手又有什么感觉?
学生:好象有股力量拽着它往回缩
教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是这样的的吗?
教师做小实验:下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
能让我们更加清楚的看到皮筋在恢复时产生了什么
在拉皮筋的时候挂上一个勾码
手松后勾码会跟着弹簧缩回的方向移动
为什么勾码会随着弹簧一起移动?
学生:因为弹簧恢复原来形状的时候有一种力量把它也拉回来了
教师:很好
我们把刚才拉、放健身器、皮筋和塑料尺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弹性
你们有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弹性吗?
学生自己来说
教师及时辅导
教师将学生总结出来的结论进行板书
教师:大家总结的很好
科学家是这样总结的
教师说出比较严密的定义
在物体恢复原来形状时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你们能说说弹力和弹性的区别吗?
学生说说区别
教师总结: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弹性和弹力的区别和关系
教师:刚才我们分析的啊都是摸上去软软的
柔柔的物体
你们觉得玻璃烧瓶这种摸上去硬硬的物体也有弹性吗?
学生:没有
教师:真的吗?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小实验(教师介绍实验过程)学生仔细观察
学生观察完成后
教师问学生你们看见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看见水柱上升
是因为玻璃瓶的压力让水上升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物体都有弹性
只不过我们的眼睛不容易察觉
教师:刚才我们是请同学把健身器拉开
现在我们比赛一下看谁能拉的更长好吗?谁来试试?
学生:开始推荐某人
教师可以多问一句:你们为什么请他?学生:因为他劲大
教师:劲大就能让健身器变的更长吗?
学生回答是的
教师:确实是这样吗? 我们先来试试把
让学生开始比赛
结束后通过刚才的比赛请你们想想
要想让弹簧更长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要用更大的力量
教师:那么你们认为弹簧的伸长长度和拉力的大小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教师:你有办法通过实验来证明吗?你打算怎么做?
学生开始发言
教师给予引导(重点几个问题:1、如何得到具体的数据?2、拉力如何能够确定大小?3、量
弹簧变化后哪一段的长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提示学生为他们准备了那些材料)
教师:请你们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开始设计吧
学生开始讨论并完成实验表格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实验方案
教师:你们觉得在实验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否则会影响实验的准确?将注意点进行板书
学生开始回答
同时要求学生在做的 时候用一个拉簧来做时要挂在不同的位置
提醒学生完成后把线连接起来
教师宣布开始实验并进行巡视和指导
实验结束后
教师让学生说说实验数据
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呢?让学生把纸放在黑板上
教师提醒学生把线连接起来
学生回答:拉力越大
(这里要先让学生公布他们的数据
否则这些结论是不具有说服力的)
教师:根据如果在第四个位置挂上四个勾吗
你能直接用笔在纸上点出弹簧可能会达到的位置吗?
完成后教师问你为什么能做到?
学生回答:因为根据规律应该在这个位置(这里有个计算的过程)
教师让学生把勾码挂上看看是不是这个位置
挂上后学生会知道这个规律是科学的
教师:那么我们刚才只是挂了五个勾码
如果我们继续挂六个、七个甚至一百个
弹簧还会无限制的伸长吗?
学生回答:不会会断掉
教师:下课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买或者找一个弹簧去验证一下
教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教师出示录象:1、在玩蹦蹦球2、骑自行车3、用夹子夹文件
一起来分析他们是怎么样工作的?
教师请学生在生活去找一找人们在哪些地方运用到了弹性或者弹力
它们的运用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帮助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请画出你的设计方案:
勾码的个数
伸长的长度
单位:厘米
板书设计:
探究表格:
拉皮筋时:
画出皮筋的样子:
手的感觉:
松皮筋时:
画出皮筋的样子:
手的感觉:
弯塑料尺时:
画出尺子的样子:
手的感觉:
松塑料尺时:
画出尺子的样子:
手的感觉: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B4.4.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教 学目 标
1.能够举例说明重力的普遍存在
2.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3.了解牛顿的贡献
教 材分 析
认识到地球上的物体垂直向下的重力来自于地球引力
旋转甩水桶游戏中掌握身体平衡
利用课间时间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
学生按要求分小组进行投掷纸飞机
问:为什么我们掷出去的飞机无论多高最后总是落在地上呢?还有哪些现象与重力有关呢?
2、活动、思考、回答(提出假设)
3、小组讨论、汇报
4、挂在树上的苹果
晾在绳子上的衣服也会受到重力的影响吗?为什么?
5、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6、教师总结:原来
地面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
正是这种吸引作用
才产生了上述现象
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1.教师介绍: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通常叫做物重
物重可以通过用弹簧做的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讲解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3.实物演示:
●测量前要使指针对准刻度线
这一步骤叫做校零
●要明确秤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
被测力的大小应在测量范围之内
读数时应根据分度值确定准确值和估计值
●实际测力时
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为了纪念牛顿为科学所做的贡献
在国际单位制中
力的单位是牛顿
4.学习测力计的使用:学生分组活动
利用测力计测量各种物体的重力
5.指导学生利用测力计测量各种物体的重力
问:在测量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6.讨论、汇报
研究重力平衡现象
1.教师提问:在杂技表演中
走高空钢丝的演员是怎样表演的?为什么手持一根金属棒?那根金属棒又叫做什么?为什么走的过程中有点半蹲着而不是笔直的?
2、小组讨论:你觉得要使物体平衡需要哪些条件?
3、大组汇报:怎样使
4、选取材料动手试一试
验证一下怎样使
5、进行思考、提出假设
选取材料进行实验
6、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7、教师进行总结
让学生总结出生活中重力的影响有哪些实际的例子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B4.4.4摩擦力的秘密
教 学目 标
1.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2.能够说出摩擦力的功与过
3.能够设计减小运动物体摩擦力的验证实验
4.知道如何减少摩擦力
教 材分 析
研究如何减少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分析摩擦力的
1.师出示一根不锈钢管(一端已涂上洗洁精)
指名一胖一瘦两名男生上台比赛拔河
赛前猜一猜谁能赢
结果大家十分惊讶胖子竟然输了
2.师:什么原因胖子输了呢?
同学们根据已有经验说说自己的见解
师再让胖子说说当时的感受:有力使不上
3.师小结并揭题:摩擦力的秘密
1.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和摩擦力有关的现象?
结合学生的谈话
教师相机选择一两个与学生实际结合的例子让学生加强体验
2.你们想研究摩擦力的哪些秘密呢?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我们先来研究
3.研究摩擦力存在的条件
在什么情况下会有摩擦力呢?
小组成员动手实验
请个别小组的成员上台演示实验
师小结摩擦力存在需要的条件
并强调对比实验的重要性
4.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演示:找一些不同大小、不同种类、不同轻重的物体放在一块比较平滑的木板上 逐渐倾斜木板
比较它们下滑时的摩擦现象
学生观察并汇报
利用手持显微镜观察这几种物体的表面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进行假设: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物体的重量、表面的粗糙程度、速度、用力大小等)
提问:怎么证明你的假设呢?
各小组成员选择一个问题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分组实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同时要求每个实验连做三次
记录员及时做好实验记录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5.探究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师出示投影片
并问:说说生活中
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
哪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力呢?
学生观察后汇报
引导各组动手设计一个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实验
小组成员自由选择身边的材料动手研究并汇报实验情况
小小发现家:(实物研究)
师推出一辆自行车
谁能找一找自行车上哪些地方为了增大或减小摩擦力而设计的?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利用摩擦力的例子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B4.4.5降落伞
教 学目 标
1.能够利用现有材料
设计并制作简易降落伞
2.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3.知道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面积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教 材分 析
探究出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制作一个性能良好的降落伞
教师:先出示降落伞下降的图片或录像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降落伞可以把我们安全的从天上带回到地面吗?
学生回答:是因为空气托住了降落伞
教师让学生讨论:降落伞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学生开始讨论:讨论过后组织学生在图上用箭头标出降落伞受到的地球引力及空气阻力
教师:你们想自己制作一个降落伞吗?
学生说:想
教师:先让学生分组根据具有的材料设计制作降落伞的方案
学生开始讨论
讨论完成后
教师让学生说说
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制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线段从四个角下垂到结的长度应相同
学生分组根据设计方案制作降落伞
教师巡视并且指导
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到室外测试降落伞的下降速度
引导学生分工合作
可以由一位同学将降落伞伞面对折两次后
在教学楼二楼上往下放降落伞
下面的同学用秒表记录降落伞从打开到下落至地面的时间
这样各降落伞下降距离可以控制在基本一致的范围内
下降速度快慢也就一目了然
活动时教师应认真组织
更应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教师:我们已经制作出了自己的降落伞
你们想让它在天空中停留更多的时间吗?
学生回答想
教师: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
让学生提出他们的设想
也就是假设
学生设计实验并形成各自的方案后
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师生对各组方案进行修正
着重关注各组是否正确控制实验的变量与恒量
(教师提示学生获得各降落伞的下降速度的数据不能仅凭一次实验
要通过多次实验获得多个数据后再求得平均下降速度
体现科学研究获得有用数据的严谨性
整个研究的过程同样要注意组织
确保活动的安全
反复几次后获得实验结果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给予评价
让学生回去查找降落伞的资料
说说降落伞的种类有多少
说说降落伞的原理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B4.5.1调查
教 学目 标
1.能区别调查与观察、实验的不同
2.能根据具体情境选用不同的调查方法
教 材分 析
掌握四种调查的基本方法
开展调查活动
调查与观察、实验的不同之处
一、了解调查的意义
地球是否真的变暖了呢?你是怎么认为的
有科学道理吗?
要想知道地球是否真的变暖
应该怎么办?
科学家事怎么做的?
科学家通过调查发现了什么?
说明调查可以使我们了解在不同时间内事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你知道各种候鸟似如何迁徙的吗?
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知道?
科学家是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找到答案的?
他们是怎样来做的?
从下面的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迁徙最远的鸟是什么鸟?哪些鸟经常飞到北极?......)教师可以用地球仪进行比划
调查使我们了解到一些事物的相同和不同特征
阅读课本55页的事件
看到这则消息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你是法官你会怎么去做?
怎样去调查呢?为什么要去检测种子、化肥、农药?
调查使我们完整地了解了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二、学习调查的方法
前面几则活动中科学家调查的方法一样吗?
调查有很多方法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来设计调查问卷
看课本55页
然后请同学想一下你想要了解什么样的问题?你准备怎样来调查?
自己小组讨论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在全班进行调查
交流调查的结果
全班同学点评
你知道丹顶鹤是怎样生活的?请学生来给大家做演讲
再请学生说说他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调查的?
我们不但可以通过图片资料调查问题
还可以通过文字资料调查问题
阅读课本56-57页或者亲临现场进行调查
三、调查实践(教材上是调查校园里的昆虫)
请同学们自己确定一个调查问题
并讨论好这样的问题是否适合在校园内进行
指导学生进行分工
讨论调查需要用到什么样的器材?为什么要用到这些工具
分工进行现场调查
完成调查报告并汇报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B4.5.2预测
教 学目 标
1.能够举例说明推理与预测不同的科学含义
2.能够有根据地进行预测
教 材分 析
懂得预测就是有根据的推测
区分预测与推理
量筒、水、5个玻璃弹子、烧杯、食盐、天平
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学习过根据动物的行为来判断天气的几句谚语吗?请学生说说
科学 学科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第 课时 总 课时 课题B4.1.1骨骼共1课时教 学目 标1、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2、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
科学 学科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第 课时 总 课时 课题B4.1.1骨骼共1课时教 学目 标1、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2、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
科学 学科 四 年级 下 册教案 第 课时 总 课时 课题B4.1.1骨骼共1课时教 学目 标1、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2、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