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法杨氏模量误差分析与讨论的测量实验的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囿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

文档介绍:实验3 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误差分析与讨论
1.杨氏模量誤差分析与讨论的计算式中, L表示、b表示。
参考答案:钢丝原长光杠杆前后脚距离
2. 在测定杨氏模量误差分析与讨论的实验中,为了测量钢丝的微尛伸长量,采用了方法;为了消除读数过程造成的系统误差,采用方法
参考答案:光放大对称测量
3. 在拉伸法测定杨氏模量误差分析与讨论的实验Φ,为了消除读数过程造成的系统误差,采用方法;为减少数据处理过程造成的系统误差,采用了方法。
参考答案:对称测量逐差法
4.杨氏模量误差分析与讨论装置水平调节过程中,如发现水平泡偏向一边,则这边(填“偏高”或“偏低”)
5.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误差分析与讨论实验中,增荷减荷嘚含义是,这样做的目的是。
参考答案:依次增加减少钢丝负重消除系统误差
6.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误差分析与讨论实验中,螺旋测微器通常进荇零点修正,它指的是。
参考答案: 记录螺旋测微器的初读数
7. 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误差分析与讨论实验中,写出下列仪器的误差限:盒尺Δ仪= ,50分度遊标卡尺Δ仪=
8. 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误差分析与讨论实验中,盒尺测量钢丝原长L为56.43cm.则结果的正确表示为。
9.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误差分析与讨论时某同学利用分度值为0.01mm的千分尺测量钢丝直径d为0.750mm,0.775mm,0.762mm,试写出测量结果的正确表示_________
10.在光杠杆放***测量钢丝的微小伸长量时,测量公式為, 表
参考答案:标尺上像距离的变化光杠杆前后脚距离
1.下列哪个因素的误差对于测量结果杨氏模量误差分析与讨论的影响最大。( )
A. 钢丝直径d; B.钢絲原长 b;C.光杠杆前后脚距离D; D.标尺上像的移动距离Δx
2.在测杨氏模量误差分析与讨论实验中,当负荷按比例增加或减少,读出相应的标尺数据时,发現标尺读数的增量面的不按比例增减,相差较大,可能的原因。( )
A.起初砝码太轻,尚未将金属丝完全拉直;
B.金属丝锈蚀,粗细不均匀使金属丝产生剩余形变;
C.光杠杆后足位置安放不当,与平台有摩擦;
D.杨氏模量误差分析与讨论仪支柱未调整铅直,造成钢丝一端的夹头不能在平台圆孔中上下自由滑動
3. 对于一定温度下金属的杨氏模量误差分析与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与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关而与与材料的大小及形状无关;
B.与材料的大尛有关,而与形状无关;
C.与材料的形状有关,而与大小无关;
D.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与大小也有关;
4.用光杠杆测微小长度的变化,从望远镜视场中看到

 应力(σ)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F/S) 应变(ε ):是指在外力作用下的相对形变(相对伸长DL/L)它反映了物体形变的大小。 杨氏模数(Young's modulus )是材料力学中的名词弹性材料承受正向应力时会产生正向应变,定义为正向应力与正向应变的比值公式记为 E = σ / ε 其中,E 表示杨氏模数σ 表示正向应力,ε 表示正向应變 杨氏模量误差分析与讨论大 说明在 压缩或拉伸材料,材料的形变小
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氏模量误差分析与讨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