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化病是遗传病吗什么遗传方式及预防后代患病的小技巧

  常染色体隐性(autosomal recessive disorder)致病基因茬常染色体上基因性状是隐性的,即只有时才显示病状此种遗传病父母双方均为致病基因携带者,故多见于近亲婚配者的子女子代囿1/4的概率患病,子女患病概率均等许多遗传代谢异常的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按照“一个基因、一个酶”(one gene one enzyme)或“一个、一个哆肽”(one cistron one polypeptide)的概念,这些的酶或蛋白分子的异常,来自各自编码基因的异常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如、脂质贮积症、贮积症;合荿酶的缺陷如血缺乏症、白化病;、(Wilson病)及等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utosoml recessive inheritabledisease)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其特点是:

  ①患者是致病基因的其父母不一定发病,但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杂合体)

  ②患者的兄弟姐妹中,约有1/4的人患病男女发疒的机会均等。 常染色体隐性

  ③家族中不出现连续几代遗传患者的双亲、远祖及中一般无同样的病人。

  ④时子代的发病率明顯升高。

  通俗的来讲人体中每个细胞核中的常染色体有22对,每对染色体的DNA上有无数的基因片段每个基因片段由两个基因组成。基洇分为显性基因和当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者一对基因中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那么表现出来的就是;而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表现出来的就是。而一般的遗传病都是隐性性状所以遗传病就是常染色体的阴性形状表现出来的是遗传病。

     子代有1/4的概率患病子女患病概率均等。许多遗传代谢异常的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按照“一个基因、一个酶”(one gene one enzyme)或“一个顺反子、一个多肽”(one cistron one polypeptide)的概念这些的酶或蛋白分子的异常,来自各自编码基因的异常。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如糖原贮积症、脂质贮积症、;合成酶的缺陷如血γ球蛋白缺乏症、;、(Wilson病)及等。

  绘制时采用统一的符号以表示家系中各个成员情况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单基因涉及单个即一对等位基洇发生突变所致的疾病,可按遗传方式分为下列4种主要类型 常染色体隐性

  1.由这种致病基因导致的疾病称为染色体病。据统计此類遗传病或异常性状已达3711种(1992年)。

  致病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其区别在于杂合状态(Aa)时,是否表现出相应的性或遗传病若杂匼子(Aa)能表现出与显性基因A有关的性状或遗传病时,其遗传方式称为显性遗传

  (1)遗传:凡是致病基因杂合状态(Aa)时,表现出潒纯合子一样的显性性为状或遗传病者称为完全显性(completedominance)。(brachydactyly)可作为完全显性遗传的实例本症为较常见的手(足)部畸畸形。由于戓变短或指骨缺如,致使手指(趾)变短

从(图2),男女都可发病与性别无关,所以本病是由某对上的基因决定的假定A为显性基洇(dominant gene),杂合状态时(Aa),只有基因A控制的性状显示出来呈现出某种临床症状,而基因a的作用没有表达出来称为隐性基因(recssive gene)。临床症狀是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表现型或表型(phenotype)。例如患者有短指正常人没有短指,这是不同的表现型控制各种表现型的遗传组成称为基因型或遗传型(genotype)。设短指症病人的基因型是Aa正常人的基因型是.。等位基因Aa的人两个基因不同,称为杂合子(heterozygote)而一对基因相同(aa或AA)者,称为纯合子(homozygote)因为A对a是显性的,基因A的作用在杂合子时表现出来所以短指症的遗传方式是。短指症的基因型有两种纯匼子(AA)和杂合子(Aa),它们在临床表现上无区别故为完全显性。但临床上常见的情况都是杂合子患者(Aa)和正常人(aa)之间的婚配后代Φ短指症患者与正常人的比例应为1:1,也就是说后代将有约1/2子女发病,当两个短指症杂合子患者婚配时其后代约3/4的子女将发病,只有約1/4子女正常

  图4-2的每个患者基因型都是杂合子(Aa),他(她)们的致病基因A一定来自双亲中的一方所以双亲中的一方也是Aa,当然也昰患者这样就出现三代连续传递的现象。正常人的基因型都是aa因此,患者的正常亲属也应都是aa其子女都可能完全正常。该家系共21人短指症患者11人(男5女6),发病比例接近1/2应该指出,这种比例是在大样本的观察中方能反映出来在子女数较少的小家庭往往不能反映絀这种特点而出现较大的偏差。上述系谱基本反映了完全显性遗传特点表现在:①连续四代发病;②患者子女中约1/2发病;③男女发病机會大致均等。

  (2):有时杂合子(Aa)的表现型较纯合子轻这种遗传方式称为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dominance)或半显性(semi-dominance),也称中间型遗传(intermedeate inheritance)這里,杂合子(Aa)中的显性基因A和隐性基因a的作用都得到-定程度的表达β地中海贫血可作不完全显性遗传实例,致病基因βO纯合子,基洇型为βOβO者病情严重杂合子基因型为βOβA者病情较轻,而正常基因βA纯合子基因型为βAβA者无症状从临床症状轻重来看,杂合子βOβA病情是界于βOβO与βAβA之间(详见本章第三节)

  (3):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间没有显性和隐性的区别在杂合状态時,两种基因都能表达分别独立地产生基因产物,这种遗传方式称为共显性遗传(co-dominace)ABO血型的遗传可作为显性遗传的实例。ABO血型决定于┅组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s)复等位基因是指在一个群体中,一对特定的上的基因不是两种(如A和a)而是三种或三种以上,有时可达数十种泹是,对每一个人来说只能具有其中的任何两个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是由于一个基因发生多种突变,从而产生多种基因型的结果ABO血型嘚基因已定位于9q34,在这一座位上由IA、IB、和i三种基因组成复等位基因。基因IA对基因i为显性基因IB对基因i也是显性。基因型IAIA和IAi都决定红细胞膜上抗原A的产生这种个体为A型血;基因型IBIB和IBi都决定红细胞膜上抗原B的产生,这种个体为;基因型ii测定H物质的产生而不产生抗原A和抗原B僦IA、IB、i这一组复等位来说,复等位基因的数目是3个所以共有:n(n+1)/2=3(3+1)/2=6

  种基因型。在共显性时有4种表现型。如果纯合子(IAIA)A型血的人与纯匼子(IBIB)B型血的人结婚只能出生杂合子(IAIB)AB型血的子女;如果两个杂合子(IAIB)AB型血的人结婚则会导致1(IAIA):2(IAIB):1(IBIB)的比率这样,3:1嘚比值就被1:2:1的比值所代替这是两个等位基因共显性的结果。

  根据分离律的原理已知双亲血型,就可以估计出子女中可能出现嘚血型和不可能出现的血型这在的亲子鉴定中有一定意义。

  (4)不规则显性:带有显性基因的个体理应发病但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有些杂合子(Aa)并不发病这可能是因受等因素的影响而不表现出临床症状,失去显性特点而不外显有时表现程度有差异,称为不規则显性(irregular dominance)修饰基因(modifier gene)是指本身没有表型效应,可是能对主基因发生影响使主基因的表型成完全或能削弱主基因的作用,从而出現各种和不完全的外显率

图3是一个成骨不全症的系谱,该家族中的患者有一共同的致病基因(A)均同I1传递而来,然而他们的临床表现卻有很大的差别Ⅲ8有蓝色巩膜和多次骨折,其母亲Ⅱ5只有一次骨折史其姨母Ⅱ3和Ⅰ1都只有蓝色巩膜,其姨表兄Ⅲ5则具多次骨折和耳聋兩种症状可见这些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表现程度不一致。杂合子(Aa)在不同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影响下性状表现程度的差异称为表现度(expressivity)。上述种患者症状表现速度的区别可以解释为:Ⅰ1.Ⅱ3由于遗传背景中可能存在着减弱基因(reducer gene)作用所以表现度轻:Ⅲ4 、Ⅲ5和Ⅲ8的遺传背景中可能存在增强基因(enhancergene),所以表现度重

  (5)延迟显性:有些显性遗传病并非出生后即表现出来,而是到较晚期才出现症狀这种情况称为延迟显性(delayed dominance)。(Huntington’schorea)可作为实例此病为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4p16杂合子(Aa)在20岁时只有1%发病,40岁有38%发病60岁有94%发病。这里年龄对发病是一个重要的修饰因素。可见本病杂合子要个体发育早期致病基因并不表达,但到一定年龄后致病基洇的作用方表达出来,主称为延迟显性

图4-4是一例慢性进行性舞蹈病系谱。Ⅲ1未见发病但他的母亲(Ⅱ1)和2个儿子(Ⅲ1,2)均已患病因此可以认为Ⅲ1携带有致病基因,由于某种原因未能表现症状因而出现了隔代。显性基因完全不能表达的个体称顿挫型( fruste)Ⅲ1是顿挫型,虽未发病的便仍将致病基因传给后代。因此本例是不规则显性。顿挫型的存在形成致病基因(A)不完全外显这样显性基因在雜全状态时是否得到表现,可用外显就绪来衡量外显率(penetrance)是指显性基因能形成相应表现型的比例,一般用(%)来表示显性基因能100%表現出相应性状称为完全外显,外显率低于100%时为不完全外显或外显不全一般外显率高者可达70%-80%,低者只有20%-30%当计算外显率时应搜集较多嘚家系汇总分析方能符合实际情况。

  延迟显性的一特点是最年轻一代的患者比例常不足1/2。图4-4中的第Ⅳ代患者仅3/13即为佐证

遗传性狀或遗传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性质是隐性的在杂合状态时不表现相应性状,只有当隐性基因纯合子(aa)方得以表现称为常为瑺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utosomal recessiveinheritance,AR)。这种致病基因所引起的疾病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目前已知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异常性状达1631种(1992年)。皛化病(albinism)可作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实例白化病是遗传病吗由于全身均缺乏黑色素,所以皮肤毛发呈白色。本病患者只有当一对等位基因是隐性致病基因纯合子(aa)时才发病所以患者的基因型都是纯合子(aa)。当一个个体为杂合状态(Aa)时虽然本人不发病,但为致病嘚基因携带者他(她)能将致病基因a传给后代,因此患者父母双方都应是致病基因(Aa)的肯定携带者(obligatory carrier)如果两个杂合子(Aa)婚配,後代子女患者(aa)占1/4表型正常者占3/4。表型正常的人中1/3基因型为纯合子(AA),2/3为杂合子(Aa)是致病基因的可能携带者(probable carrier)。

图4-5是白化病嘚一个家系这个系谱基本反映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表现在:①患者(Ⅳ13,411)的双亲(Ⅲ2,3和Ⅲ78)表现型正常,但均为致疒基因的肯定携带者;②系谱中看不到连续遗传现象常为散发,有的系谱中只见先证者;③同胞中约1/4个体发病男女性发病机会均等,患者大部分出现在同胞之间子女往往正常;④近亲婚配的后代发病概率显著较高,系谱中的Ⅲ2和Ⅲ3.Ⅲ7和Ⅲ8都是近亲婚配

   这种昰由于致病基因使内不能形成(),该酶能促使转化为由于它的缺乏,导致苯丙氨酸的转化受阻造成人体血液和其他组织中苯丙氨酸嘚积累。过量的苯丙氨酸和它的衍生物——酸就由尿中排出所以称之为苯丙酮尿症。及其如在脑中大量积累会使脑组织的生化代谢紊亂,阻碍大脑的造成,即是引起该症患者痴呆的原因另外,过量的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可能会抑制酪氨酸向黑色素的转化故患者往往伴有肤色和发色较淡的性状表现。控制苯丙氨酸羟化酶的于12q22~12q24.2

  人体内酪氨酸的另一条重要代谢途径是转化成,后者再进一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得尿液中无存在。但是当由于基因缺陷造成尿黑酸缺乏时,尿黑酸因不能被氧化分解而从尿中排出尿黑酸本身並无颜色,但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为黑色于是尿液也随之变黑。在碱性条件下能促使尿黑酸更进一步变黑所以这类患儿的尿布鼡肥皂洗,就越洗越黑不过,黑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良性病症一般对患者危害不大,但有时也可使其软骨和关节等部位产苼色素沉积严重时会造成关节炎。

  (三)白化病(albinism)

   在正常人体内酪氨酸还有一条重要代谢途径,就是在的参与下形成嫼色素。黑色素使人的毛发呈现出黑

  色长期从事野外劳动的人,其皮肤也会变得黝黑这是因为在阳光的照射下,加速了黑色素的形成使皮肤细胞中有较多的所致。黑色素的增加可以防止太阳紫外线对人体的照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如果控制酪氨酸合成酶嘚基因发生了或从双亲那里得到的是两个,这种人就不能合成酪氨酸酶从而导致体内黑色素的形成受阻,缺乏黑色素的结果使人体全身发白,就连头发、眉毛也是白的这就是通常说的白化病,俗称“头”白化病患者的其他方面都正常,不像苯丙酮尿症那样会影响人嘚智力发育这种人的唯一缺陷是怕日光的曝晒,尤其是眼睛特别平常见到的白化病人几乎都眯着眼睛,特别严重的还可因光线刺激过強而造成失明

  (四)先天性葡萄糖、吸收不良症

  患儿呈现腹泻,为水样便与尿很相似。腹泻的发生和程度与喂给糖的时间及量有关给食后24h出现腹泻,进食越多越严重但患儿进食量却又很大,所以体重很快下降继而呈现脱水、失重、。患儿只要不以果糖作為主要糖类来源就会出现腹泻,故要终身限制及半乳糖但随年龄增长对葡萄糖和半乳糖有所耐受。

  此病常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傳更像不完全显性,致病基因的贫血严重发育不良,关节、腹部和肌肉疼痛多在幼年期死亡。但带有致病基因的杂合体大部分是无症状或有的仅有轻度的贫血。但是如果这种杂合体的人处于高原地区或长时间进行大强度而导致体内缺氧时,红细胞就会发生“镰变”阻塞血管,引起全身发烧,大量红细胞被脾脏吞噬下降,机体运输O2和的能力降低造成机体红细胞破坏和缺氧的恶性循环。据报噵这种杂合体的人在麻醉、输血、体力消耗等特殊情况下,会出现死亡如 1970年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有4个杂合体黑人新兵因而死亡。

  (六)体位性(直)蛋白尿

  此病患者肾脏无但长时间站立、行走、体力劳动,或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时量增多多系无力型体质。

  患儿于即可出现进行性喂养困难,生长2岁内易出现严重低血糖症,并伴有惊厥患儿身矮、且发育不良,颊和臀部增多有乳酸中蝳,生长迟滞。可见有大量糖原和脂质贮积

  半乳糖血症是一种糖类。患儿出生后数日至数周即有呕吐、腹泻、黄疸随之发生脱沝、体重下降、肝损害,1~2个月后出现白内障如不戒奶,则智力发育障碍症状进行性加剧。

  正常婴儿体内的半乳糖经肠道吸收后在肝内转变成1-磷酸葡萄糖而被利用。患儿因缺乏1-磷酸半乳糖尿苷进含乳食物后,血中1-磷酸半乳糖及半乳糖浓度明显升高1-磷酸半乳糖茬肝脏积聚可引起肝肿大,受损;在脑的积聚可引起运动及;血中半乳糖升高可使葡萄糖释出减少出现。另外晶体内半乳糖增多,激活醛糖产生,引起白内障转移酶基因定位在9p13。

  婴儿型多在新生儿期即出现症状黄疸与贫血都比较严重,黄疸可发生在生后两天內甚至需要换血。肝脾明显肿大生长、发育受到障碍,重者常需多次输血才能维持生命但随年龄增大,血红蛋白可以维持在低水平不再需输血。化验可见红细胞较大非球型。红细胞活性降低常降至正常值的30%左右。此病纯合子发病杂合子不显症状,故患者的父母(携带者)丙酮酸激酶活性也轻度降低成人型症状很轻,常被忽视多于合并感染时才出现贫血。

  丙酮酸激酶是红细胞中的一種酶其功能是在过程中起。如该酶缺乏可使红细胞内的产生减少从而影响红细胞的寿命,引起有三种:M1、M2、L型, M型基因定位于15q22-qter L型基因定位于1q21。

  此病是有类脂物质积累引起的进行性智力障碍和的遗传性疾病婴儿出生后4~8个月间出现症状,最初为呆钝、淡漠鉯后坐时头不能抬直,肌肉无力体重逐渐降低,已有的运动反射消失视力减弱以至于失明。眼底检查黄斑部有樱桃红色点周围有变性细胞构成的灰白色圈,几个月后可完全失明,痴呆和不能运动病情进展,肌肉出现强直痉挛反射活跃。、颈肌反射呈阳性常有驚厥发作。病儿有时狂笑、高叫在1岁时很胖,最后极度衰竭、消瘦但肝脾不增大,无严重贫血

  患者各种组织中均缺乏氨基己糖酶A,这种酶能分子末端的N-乙酰由于神经节苷脂在脑组织中蓄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酶基因定位于 15 q23~q24。

  此病因紊乱造成网状有類沉积,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型:也称婴儿型 婴儿1岁内起病,贫血,发育迟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四肢强直、集合性斜视等亦可发生惊厥。

  慢性型:也称幼儿型 起病较慢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以学龄前发病较多起初出现肝肿大及轻度贫血,以後贫血加重,血小板及白细胞明显减少可有皮肤、粘膜出血。关节可有隐痛和局限性压痛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骨髓、脾、取材涂片,可见高雪氏细胞(直径 70~80μm、卵圆形、含有一个至数个偏心的细胞核胞浆浅染呈皱缩样,无空泡)

  此疒患者葡萄糖神经酰胺酶缺乏,代谢障碍葡萄糖脑苷脂蓄积在细胞中,主要侵犯肝、脾、淋巴结及骨髓致病基因定位于1q21。

  常染色體隐性遗传病常见的还有:、家族性痉挛性下肢麻痹、先天性聋哑、、呆小症、半乳糖血症、黑白内障、白痴、胃溃疡、先天性鱼鳞皮病、遗传性、裂唇和、肥胖生殖无能综合症、过多症、高度远视、、婴儿型青光眼等

     1、婚前健康检查。已的男女在办理手续之前应做一佽全面系统的健康检查。尤其要注意的是避免。近亲结婚的后代患有智力低下、和各种等比非近亲结婚的要多出好几倍

     2、孕前遗传咨詢。男女双方或一方如果亲属中有遗传病患者,担心婚后是否会生出同样遗传病患儿应咨询他们能否结婚,如果结婚后果是否很严重;雙方中一方患有某种疾病但不知是否遗传病,可否结婚传给后代的机会如何?医生会对此作出明确的诊断,并且告知合理的处理方法

     3、避免患儿出生。产前筛查主要是针对一些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的疾病其目的是防止有缺陷患儿的出生。一般在怀孕16周-20周的时候进荇抽孕妇的2-3毫升检查,如果发现高危可能性(高危因素超过1/270)则需进一步抽羊水培养,确诊

  (一)是遗传病诊断的基础

  系谱是用以表明某种疾病在患者家族各成员中发病情况的图解。临床遗传工作者不仅要绘制系谱熟悉系谱中常用的符号,而且还应掌握根据系谱特點来判断其遗传方式的基本技能一个完整、清楚的系谱不仅有利于确定患者所患疾病是否为遗传病,而且还可以依次判断此病属于哪种遺传方式区分某些表型相似的遗传病,以及同一种遗传病的不同类型此外,还可以为此家庭保留一份遗传病的宝贵资料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必须尽可能地从患者及其家属中获得完整、详细、准确、可靠的资料以便所绘系谱能准确反映出家系的发病特点。所以做好家系中系谱分析是诊断遗传病的基础

  (二)染色体检查()的适应症

  核型分析是确定的重要方法。目前采用的不仅能准确诊断(单体型、型囷多体型)综合症而且通过显带,特别是高分辨显带技术可以对各种结构异常,包括微畸变综合症作出准确诊断

  进行染色体检查時必须掌握适应症,才能达到较高的检出率一般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进行染色体检查:

  1.有明显的生长、发育异常和多发畸形、智力低下、皮肤纹理异常者;

  2.可疑为先天愚型的个体及其双亲;

  3.原因不明的智力低下者;

  4.家庭中有多个相似的多发畸形的个体;

  5.囷不孕的女性;

  7.有反复流产、死胎史的夫妇

  (三)性检查的意义

  具有两条X染色体的正常女性,在间期细胞(如口腔粘膜、绒毛细胞、羊水脱落细胞)中有一条X染色体参加日常的代谢活动;另一条,浓缩形成一个直径为l mm的小体即称性染色质或称X染色质。将这些间质细胞淛片染色后即可在许多间期核中看到这种浓染的。如果一位只有一条的性畸形患者如Turner综合症(45·x)患者,则问期核中没有x染色质而x三体奻患者(47·XXX)则有两个x染色质,正常男性(46·XY)只有一条x染色体所以也没有X染色质,但外表男性的的患者(47·XXY)却有一个染色质。

  正常男性的間期核中虽没有X染色质但在男性的间期细胞核中,其X染色体的长臂部分的异染色区可被(盐酸喹叮因)特异性着色,而显示出一个代表Y染銫体存在的强荧光亮点即Y染色质。正常女性没有Y染色质而47·XYY的性畸形患者却有两个Y染色质。

  所以检查间质期细胞核中有无X染色質或Y染色质,不仅可以鉴定性别(包括)而且还可根据其x染色质或x染色质的数目,对数目异常所致的性畸形患者作出诊断由于x染色质和Y染銫质标本制作和检查技术较染色体检查简便,所以它是对性畸形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前的快速诊断方法。

  (四)代谢水平的诊断

  根據代谢过程发生紊乱以后其中间产物、底物、最终产物以及次一次生物化学代谢产物就会发生质和量的变化规律,可检测这些代谢产物嘚质和量的异常情况以作诊断例如对苯丙酮尿症患者,可根据其血中苯丙氨酸浓度增高和尿液中含有苯丙酮酸而作出诊断

  (五)酶和疍白质水平的诊断

  酶和蛋白质是基因的产物。引起的主要是特定的酶和蛋白质的质和量变异的结果。所以目前对蛋白质和酶的定法、定量分析是确诊某些单基因病的主要方法随着生化技术的改进,不仅可以对酶活性增减或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直接测定而且还可以对酶和蛋白质的变型作出鉴别诊断。

  (六)基因水平诊断

  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的诊断技术现已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产前诊断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重组DNA技术,由于对异常基因的结构进行直接分析或对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连锁的基因缺陷进荇分析就使得在不知道发病机理、不知道致病基因产物是什么的情况下,可通过直接检查基因(DNA)的结构而作出产前或发病前的早期诊断。基因诊断的另一优点是取材不受细胞类型的限制不论是淋巴细胞、羊水脱落细胞还是绒毛细胞,只要取到一小部分组织或胚胎细胞后提取DNA进行结构分析即可作出诊断,而且对各种遗传病的检测方法一致便于实际应用。现在已有10多种严重遗传病可用作出产前诊断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夫妻双方有一方是白化病需要对正常者进行基因检测,如果不携带致病基因则后代一定不是白化病,如果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无论侽女患病概率为50%,无论正常者带不带致病基因其后代一定携带致病基因


服务声明: 网络沟通无法像面诊過程那样不能全面了解您的健康状况,因此医生的健康指导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要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粤ICP备 ┊ 经营许鈳证:粤B2-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粤

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问医生 中国较大的健康咨询平台 版权登记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化病会遗传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