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被困“高原”怎么办

【图文】高原地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大小:53.17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4.对症下药;应当相信,心灵的阳光,哪怕其光热弱如初春的残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失马”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至今仍然为人津;塞翁第一次遭遇不幸,是失去了一匹马;果不其然,塞翁丢失的马不仅失而复得,还带来了另一;后来,塞翁的儿子骑马,摔断了腿,这看似祸害,然而;然而,有的人会这样说:“没有人能在遭遇重大损失的;波伊提乌是公元6世纪古罗马最重要的哲学家
4.对症下药。消除误会,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可与对你产生误会的人平心静气地面谈,也可转托他人作解释。若这些方法仍不能消除误会,则可请老师或家长出面解决问题。至于由于别人成见乃至恶意中伤、诽谤所造成的误会,则应该勇于斗争,毫不怯懦,以免人格受到侮辱;对于由于偏见所造成的误会,则不必过于重视,如果别人的说三道四可以左右我们言行的轨迹,那我们就很难成为生活的强者,而且在误会面前消极退却,反而会授人以柄,使你更苦恼、更消极,并由此而陷入消极情绪和行为的恶性循环之中。
应当相信,心灵的阳光,哪怕其光热弱如初春的残阳,但只要积以时月,总有一天可以融化覆盖在人际关系上的冰雪!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失马”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至今仍然为人津津乐道。我们提到这个故事的目的,不是让大家再次感受塞翁人生的大起大落,也并非借此说明“人生本无常,祸福全由天”,我们只是想要你转换思维,思考一下:假如你是塞翁,你会怎么做?
塞翁第一次遭遇不幸,是失去了一匹马。我们细想一下,当时一匹马何其珍贵,一个农夫失去一匹马,就等于如今的上班族被炒鱿鱼,因为马是他赖以生存的资本。于是,邻居大呼小叫:“哎呀,你的运气太差了,以后该怎么办啊?”塞翁怎么回答呢?他只说了一句话:“是祸还是福,有谁知道呢?”
果不其然,塞翁丢失的马不仅失而复得,还带来了另一匹马。这时邻居又说:“哇,你的运气真好!”然而塞翁还是那句话:“是祸还是福,有谁知道呢?”
后来,塞翁的儿子骑马,摔断了腿,这看似祸害,然而却让他逃过了兵役,保住了性命。 当你读完这个故事的时候,是不是感觉那个变化无常的邻居似曾相识呢?或许他正好是你的写照。我们大多数人都很像这个邻居,总是急于判断一件事到底是好还是坏。“啊,天哪,这下可糟了。”在遭受损失和困难时,我们常常这样想,于是我们迫不及待地想采取措施,试图挽救局面。然而,在紧张、焦虑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想必很多人的童年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当你打碎一个花瓶时,不知该如何向父母解释。有的小孩期望找一些看上去合理的理由,向大人证明花瓶的破碎和自己无关,但几乎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呢?这并不是因为大人比小孩更聪明,而是因为在被焦虑、急躁困扰的时候,人的思维如同一潭死水。而只有具有像塞翁这样处变不惊的心态,才能帮助我们走出失败的迷雾。
然而,有的人会这样说:“没有人能在遭遇重大损失的时候还能保持镇定,为什么塞翁不急于下判断呢?他要么缺乏判断力,要么就是脑子出了问题,或者根本就是一个神经麻木的人。”塞翁的反应其实不难解释,在东方哲学里有一个定律,即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也就是说,“清”与“浊”、“动”与“静”,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可以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这与“非黑即白”的是非观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更强调周围的环境和条件所带来的有利因素。我们不知道塞翁是否读过《道德经》,但我们可以肯定,塞翁不急于下结论,是因为他在观望,希望事态能随着时间的过去有所好转。和塞翁一样,我们没有办法去掌控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但是我们有能力决定自己的想法、判断,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心态。
波伊提乌是公元6世纪古罗马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著作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对人们的思想都有着重大影响,也是西方哲学的奠基石。不过,波伊提乌并不是轻而易举就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他的名著《哲学的慰藉》中就向大家展示了一段他“因祸得福”的经历。
波伊提乌曾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演说家,住在东哥特王朝和罗马皇帝忒奥地利克的宫
殿里。在当时,他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社会地位,与另一位名人沃伦•贝蒂相比,波伊提乌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外,他的家庭生活也很美满,儿子同样是个才华横溢的人。波伊提乌的生活看上去非常完美,因此大家都很羡慕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嫉妒波伊提乌,并在国王面前诽谤他。有的人甚至暗示国王说波伊提乌是叛变分子。最后,国王听信了大家的谗言,并把莫须有的叛国罪安到波伊提乌身上。一夜之间,他就由哲学家沦为了阶下囚。最开始,波伊提乌不停地呐喊,仿佛要让全世界的人知道自己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希望得到平反。然而这有什么用呢?国王能听得进去吗?那些诬告他的人可能幡然醒悟吗?平时的朋友??哦,别忘了,这是叛国罪,如果有谁要帮助波伊提乌,那么结局会和他一样。
波伊提乌不得不告别往日奢华的生活,住进了阴暗的牢房。渐渐地,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呐喊是没有用的!不过我还能思考。于是,他开始整理自己的思绪,寻找解决人类问题的根源。通过努力,波伊提乌发现了著名的“命运转盘”。在“命运转盘”中,只有“轴心”是亘古不变的。这个“轴心”是指最基本的、不会随着命运变化而改变的真理,也被称作自然法则。波伊提乌还提出,只要人掌握了这些真理以及主导这些真理的智慧,那么当你身处逆境时,就不会轻易向命运妥协,而是保持积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寻找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其实,当人感到痛苦时,并不是他的处境有多么糟糕,而是他看待问题的态度很消极,所以他不能平心静气地应对这些挫折。
“命运转盘”给波伊提乌带来了无上的荣誉。伟大诗人但丁在《神曲》和《地狱》中都曾描写到: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命运转盘旋转,它主宰着整个民族的兴盛和衰亡??
我们试想,没有牢狱之灾,波伊提乌可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吗?牢狱这场“祸”恰恰就是诞生其哲学思想的“福”。
我们通常都会面临一些看上去像“祸”的事情,比如老板突然安排了一堆任务,自己却没有时间做完;上司总是吹毛求疵,对自己态度恶劣;今天辞职了,明天还能找到工作吗???但是若能换一个思路却又成了这番景象:老板给我那么多任务,说明我的工作能力强,我一定要尽力完成,说不定还有升职的机会呢;上司对我要求严格,是因为我做得还不够好,我争取要做得更加完美;虽然辞职了,但是凭我的能力,完全可以找到下一份工作,说不定还更好呢??
祸并不一定都是绝对的祸,如果它不幸成了祸,那么只是你一相情愿的想法促成了灾祸的发生。当我们面对挫折的时候,一定要先当塞翁,保持良好的心态,然后再学波伊提乌,思考“转祸为福”的方法,若能做到这样,那么还有什么事情值得你苦恼呢?
自主招生,放弃也美丽
2013年自主招生即将启动。考生该如何参加自主招生?小编根据经验撰写了一份攻略,供您参考。
1.我要不要参加自主招生?
对于高三生来说,自主招生是一次重要的机会。如果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可以享受相应的录取优惠,但从报名、笔试到面试,必然要牵扯不少精力。如何衡量自己是否适合参加自主招生呢?
笔者觉得,首先要认识到自主招生只是高考的补充。从招生人数上来说,高校最多拿出当年招生计划的5%来招生。5%的比例看似不小,但落实到具体考生身上并不算多。绝大多数考生还是要通过普通高考来进入大学。
这里,可以出一道类似自主招生的题目来考考大家:“请估算一下全国每年有多少考生
通过自主招生被录取?(限本科)”
解答思路:
思路一:我们可以从招生计划入手。试点高校的本科计划一般是3000人左右,自主招生计划一般占5%。试点高校的总数在80所左右(不超过100所)。假设计划全部完成,那么,录取的考生总数是:3000*5%*80=12000(人),即1.2万人。
思路二:我们可以从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人数入手。
根据媒体报道,高校A发放自主招生测试合格证900个,高校B发证400个,平均值650人。计算方便,我们取500个为平均值。那么,80所高校一共发证:
500*80=40000(根据阳光高考信息平台2012年公示的具有自主招生资格考生名单,大约有4万人次获得了资格,说明这个估计还是比较准确的。)
发证人数肯定大于录取人数,但又不会超出太多。根据有关规定,发证人数控制在计划的120%~200%。计算方便,我们取2倍。(同样假设计划全部完成)那么,录取的考生总数是:00(人),即2万人。
两种方法的结果在数量级上是相同的。
我们再来验证一下。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柄生曾透露,根据有关方面数据,每年以自主招生形式录取的考生大约1.5万人。这和我们的估计相差不大。对比高考总人数915万,可见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比例还是很小的。
自主招生的对象主要是具有学科特长,以及全面发展且具有创新潜质的考生。所以,并不是学习成绩好的考生就适合参加自主招生。考生要衡量一下自身的特质是否适合参加自主招生。
盲目参加自主招生,只是甘当分母,还可能对高考复习产生干扰。因此,自主招生并非人人适合,考生要根据自身特点来选择。自主招生,放弃也美丽。
复旦大学“千分考”难 要成功也有诀窍
日前,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面试结果公布。据统计,无锡地区共有17位高三考生通过“千分考”和“望道计划”等不同形式被复旦大学预录取。其中,市一中占了6席。回忆考试和面试的过程,一中的这6位学子向记者道出了冲刺成功的心得体会。
■40篇杂文“击败”考官
5个房间,5位教授,一对一作答,总耗时75分钟的“千分考”面试对于许多考生而言就是脑力的“车轮大战”。考官的题目“上及天文,下达地理。”如果平时没有知识的积累和广泛的涉猎,便一定会败下阵来。
以高分通过面试的姚毅就是这样一个“全才”。回忆起考试过程,姚毅觉得自己制胜的法宝正是自荐材料中“40篇杂文”―――通过大量阅读,他平时写下了许多实事思考和书评,文章内容从马克思到海德格尔,从奥威尔到赫胥黎,从欧债危机到伊朗核问题。面对考官提出的各种问题,姚毅都能从容不迫地在自己的“知识库”中找到答案,“不像考试,到像和考官在交流,交换彼此对于某个问题的看法。”姚毅笑着说。
■考官偏爱“哪壶不开提哪壶”
用陈浩禹自己的话来说,面试过程完全是被考官“穷追猛打”。“一旦回答中显示出什么不擅长的知识点,考官就会立即追问,逼得考生自乱阵脚。”面对喜欢“哪壶不开偏要提哪壶”的考官,陈浩禹认为,答题技巧是关键。在谨慎地回答了“茶杯和座右铭有哪些相同点”这道题后,陈浩禹又被考官继续问“电线和物理有什么相同点。”此时已经“耗尽脑细胞”的他答道:“相同点就是它们都出现在您的问题里。”没想到这一聪明的回答却让考官十分满意。
“碰到不会的问题,‘绕道’回答相比于正面回应或许能获得更高的分。”陈浩禹认为,即便是通过面试的考生,或许也不知道“玉皇大帝和如来佛哪个大”这一类“怪”问题的答案。相反,“自主招生考试中许多问题并没有答案,考官考查的其实是考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反应。”
■摸清是“全才”还是“怪才”
一中有近一半的高三考生都被推荐参加各类高校联盟的自主招生考试。选择复旦、“北约”、“华约”或是“卓越联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自己的喜好。尽管考试通过率极低,获得成功的这些学生认为还是有办法提高“命中率”。
“自主招生考试反映出高校对人才的不同需求。”陈晨同学在分析了几年的自主招生试题后认为,提出自己的看法:复旦偏好“全才”、清华喜欢“怪才”、而北大则喜欢“竞赛人才”。“相比起到处‘赶场’赴考,考生其实应该摸清自己是哪种类型的人才,有针对性地去参加该高校的考试,这样成功率才会更高。”(记者阮渊)
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千分考”一个字:难
10:01:21 杭州网
复旦大学“千分考”昨天开考,浙江2262位考生参加。杭州第二中学是杭州唯一的考点,昨天有475位考生,大多来自杭州和周边地区。中午12点,5位复旦老师带着试卷来到考场,3小时考完后,他们捆好试卷,马不停蹄赶回上海。
对于很多高三学生来说,本周也要马不停蹄参加其他考试:周六,“华约”7校和“北约”11校同时考试;周日,“卓越联盟”9校开考。
录取比例22∶1 考生最近很辛苦
2200多位考生,200位入围面试,最终录取100位。
考录比22∶1,虽然很低,但是记者通过现场了解,发现大部分考生还是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准备。有些考生同时准备几场考试。
来自萧山的三位妈妈,都说高三时间实在不够用。一位妈妈说:“寒假里,儿子找来2008年的千分考真题,我在旁边掐表计时,3小时做了168题。既然是机会,总要准备啊。结果寒假作业做不完,一开学老师就打来电话,说儿子理综、政治作业没做完。怎么办?时间不够,只能这样。”
有位妈妈拿出儿子的“华约”准考证说,“都是机会,总不好白白浪费。”
陈女士是建德人,儿子在严州中学新安江校区读书,年级前10位。她说,儿子都是早上5点起床,晚上11点睡。寒假大部分时间,在看一本厚厚的资料,里面收集了复旦大学从2006年至今的自主招生试题,“千分考不答不得分,答错倒扣分,你说,多累啊。”
考生回忆考试内容
“千分考”有200道选择题,答对得5分,答错倒扣2分。内容涉及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10门科目。
考试后,我们联系上杭二中的多位同学,通过他们回忆,整理出一些试题(都是题目大
1.考察气象和农业的关系。根据特定的农业活动,比如茶叶收获,推断当地的气候特征;根据柑橘收获,推断当时的气象条件,对应的地点应该在哪里。
2.地球斜着旋转,由此引起太阳高度角产生变化,给出四个地点的太阳高度角,和昼夜时长变化,推断在冬至这一天,白天最长的是什么地方。
3.请把英、法、德、美、加、日等几国,按由东向西的顺序排列。
4.劳动力、交通等区位条件,对葡萄酒等产业布局的影响情况。
5.在湄公河、亚马孙河、伏尔加河、尼罗河和恒河等世界知名河流中,哪些河流既是国际河,又是水资源丰富河?
6.考察现代国家的三个基本政策。
7.截至2011年11月底,因欧债危机导致政权更迭的国家有哪些?选项有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奥地利、意大利等。
8.2011年,中国有13位船员遇袭遇难,发生在哪条河上?
9.唐代前,各地鼓励修族谱,官员也会帮忙编修,记下父辈的官爵位。后来修族谱的传统,在唐代渐渐消失,为什么?
10.人体血液中,起pH调节作用的物质是什么?
11.哪种气体中放入火红铜丝,会生成刺激性气体?
12.2011年3月,大规模撤回中国公民发生在哪个国家?
13.人会感觉汽车白天跑得比晚上快,为什么?
14.给出鲁迅先生的四部作品,要求按时间排序。
15.植物根尖细胞的核酸有几种?
16.亚太经合组织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17.空想主义理论,在哪个代表人物的时期,发展到顶峰?
18.出租车收费,3公里以内14元,3到10公里,每公里2.4元,10公里以上,每公里
3.6元。请补齐代表这个出租车计价系统的程序图。
19.把十元钱换成1元、5角、1角零钱,有几种方法?
20.实验室里,如果金属钠起火,用何种物质能灭火?
不少学生周末参加第二场自招考试
3小时的千分考后,不少考生面容严肃走出考场,也有的考生如释重负。
问了10多位考生,基本上都说,考题多,时间紧,几乎都没做完。
有位外地女生说,光答题卡就涂了20分钟。杭外一位男生做了160多道题,还比较淡定,说:“做不完正常,做得完才奇怪呢。”
绍兴中学一位女生,做了180多题,是采访中做得最多的学生。
考生普遍认为,数学很难,英语词汇量很大,还有阅读理解的完形填空也不简单。语文考察成语、字音等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还有古诗词等,较常规,和高考差不多。
人群中有个女生坐着轮椅,被妈妈推出来。她叫崔惊鸿,是二中健美操队队长。上学期跳舞脚踝扭伤,一开始没注意,后来接着参加训练、比赛,结果旧伤复发,寒假里动了手术。虽然有伤在身,小姑娘还是不肯错过这次考试。马上,她还要参加“华约”的考试。
今年浙江参加千分考的人数,比去年增加411人。这几年自主招生的队伍一直在壮大,考生的热情一年高过一年。某重高的高三老师说,学生参加自主招生,不宜打乱高考复习节奏,千万记住,万变不离其宗,抓好高考是第一重任。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张娜
编辑:潘露敏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怎样克服高考复习中的“高原现象”[1]03等内容。 
 怎样克服高考复习中的“高原现象”[1] 隐藏&& 怎样克服高考复习中的“高原现象” 什么是高原现象呢?在开始复习阶段,自己感到学习进步快,收获大,复习效率高。但随...  怎样克服高考复习中的“高原现象” 什么是高原现象呢?在开始复习阶段,自己感到学习...当我们明确了“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赶紧去寻找克服的方法吧! 1、激发学习的...  如何克服复习中的高原现象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调整心态摆脱中考复习的高原...克服复习中的高原现象 暂无评价 2页 1下载券 如何克服高考复习的“高... 暂无...  这种 现象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就会成为进一步提高复习质量的障碍。那么 怎样才能有效的克服高考数学复习中的“高原现象”呢?我想应从以 1 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 ...  如何解决高考数学复习中的高原现象_高考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如何解决高考数学复习中的高原现象 相当多的考生在高考数学复习进入后期时,常出现一段时间学习 和复习效率...  造成高考复习阶段出现的高原现象的原因也不 完全一样,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1. 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学生的学习学到一定程度时, 会感觉到非常疲劳, ...  1.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学生的学习学到一定程度时,会感觉到 非常疲劳,学习...高原期的学习方法转变是重中之重。在高考复 习的不同阶段,复习内容不一样,...  高考复习如何应对“高原现象”在高三的学习中,学生如果不能尽快克服因复习时间延长和复习难度增加而产生的高 原现象,则可能导致意志消沉、注意力分散、焦虑甚至自暴自...您当前的位置:&&>&&
高考复习如何应对“高原现象”
【】 【 09:34
】 【来源:华西都市报
隆昌一中教科室主任、特级教师后备人选谌晓鸿
高考备考。(资料图)
&&& 在心理学上,人们把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技能暂时停顿的现象叫“高原现象”。在高三的学习中,学生如果不能尽快克服因复习时间延长和复习难度增加而产生的高原现象,则可能导致意志消沉、注意力分散、焦虑甚至自暴自弃等消极思想和行为,这对高三复习是非常有害的。
  学生方面 学习方法陈旧、思维习惯僵化是导致成绩难以提高的最主要障碍。越是临近复习后期往往需要知识上的综合,要力求把知识融会贯通,这就需要加强分析综合能力的运用。有些学生用前一阶段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后一阶段的学习,用过去习惯性的思维去对待后一阶段的复习内容,往往会产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与学习内容不相适应状况,这样也会造成高原现象。学生学习要以我为主,要经常查漏补缺,找出自己的学习“弱点”。然后,针对自己的“弱点”进行定点训练。
  教师方面 教师要倍加关注学生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并疏导他们的不良情绪,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及时疏导好学生的紧张、焦虑的情绪。同时,要适度强化和调整他们的学习愿景,可以通过集体宣誓、集体户外主题活动、演唱励志歌曲、朗诵励志文章等形式,进一步明确他们可以企及的种类目标,提高他们的激情,增强他们的信心。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形成知识网络,从更高层次把握知识与方法,促使知识的融会贯通,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强化重点、难点,找出弱点,使学生能临阵不乱,从容面对。
  家长方面 家长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有些家长对孩子出现的“高原现象”比他本人还要担忧,不停地干预,这样只会更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孩子走出高原期。家长在这段时间一定要心平气和,给他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有助于孩子平稳地走出高原期。在学生的高原期,学生需要的是鼓励和信心,而不是责备和埋怨,因此,老师、家长要不断地给学生鼓劲加油,帮助他们树立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谌晓鸿:从教28年,他在每个岗位都干出了精彩。当科任老师把“差生”带出好成绩;当班主任带出“四川省文明班”;当教研组长获誉“内江最强数学组”;当教科室主任精心指导后进,教育科研,硕果累累。
loading...
[编辑:黄涛
| 专家顾问团 | 网站招聘 |
标记不存在!
标记不存在!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高三复习最的心理和学习辅导.doc 5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中等生如何在高考中一鸣惊人陈飞荣以565分的总成绩幸运地被福州大学建筑学院录取,就在高考前两个月,他被班主任预言最多能上一个好点的三本,然而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却促使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抒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最终的成功?相信他在高三最后的突击策略能给你们启发,找到胜利的希望。做加法保持一颗平常心记得在我高考的百日誓师大会上,我们学校特地请来了一位高考状元充满激情的讲述自己如何从年级80名的排名努力,一跃成为高考状元的经历。那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备受鼓舞,在心里都憧憬着自己也能成为一匹黑马,跃过终点的光辉时刻。定下高考目标为之奋斗固然很好,但是高考临近时候,我想,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合理的选择目标更重要。经过高考后,我发现,确实有少数人能够超越水平发挥,但大多数人还是都发挥了自己原有的水平,就拿我来说,我平时的成绩就在二本线上徘徊,总结我高考超常发挥的原因,我认为还是那三个字——平常心。有时候期望值定得过高,会给自己造成很大压力,复习考试中的小失利都可以自己产生挫折感,灰心丧气,而这些都不利于备考和发挥。处于这样状态的同学往往在高考中连自己的正常水平也很难发挥出来。对处于中等生来说,“保持一个平常心”是最为重要的。其实中等生也有自己的优势。在平时的测试中,也许你的名次不尽如人意。但是在高考场上,命题的难度比较适中,那些成绩比你好的优等生,他们是守势,而你是攻势。处于攻势的人,更有希望搏杀出来,就像2004年奥运会兵乓球决战。不是顶尖水平的韩国运动员柳承敏却用搏杀的斗志战胜了水平更高的王皓。我们班班长是我的好朋友,在平时考试的时候,我的成绩从来没有超过他。班长的目标是重点大学,平时的成绩也是在重点线上,但高考数学考试一下来,他就蒙了,灰心沮丧感难以消除,于是以后的各科都受了数学的影响,最后只走了一个一般本科大学。高考后,我和他一起分析了这次数学失利的原因,原来班长一直都在考试时做减法,这道题他不会做,被扣掉多少分,那道题又被扣掉多少分,进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完了,重点大学上不了了。我则和他相反,当时我的目标定位本来就低,虽然有些题我也不会做,但我做的是加法,每做了一道有把握的题,我就暗暗高兴,最后得到了我想要的及格分,我就很满意了。实际上,考完后,班长的数学也并不是很差,大约在110分。其实是他用减法把自己吓着了。好心态好比做加法,有了这样的平常心,才能够把握开启成功的钥匙!抓强项步步为营勤操练      高考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构件都关乎最后的成败。作为中等生的我在复习后期十分在意这个系统工程。打个通俗的比喻:“生米”就要煮成“熟饭”了,又何必要和班上那些尖子硬拼呢?欲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仗,找准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心态,讲究“策略”才是关键。      英语是我的强项,我当然更需要发扬光大,我给自己的英语突破决策概括为“不仅要读还要勤练”。在最后这段时间里,我一直没有中断练题,将练习时间分散到每一天,保证每天有1~2两小时的做题时间。另外,我还在《ENGLISHDEGEST》上精选了几篇短小美文,早自习反复朗诵,直到背得滚瓜烂熟为止,因为保持语感很重要。      在卷面上,我把练习重心转移到了分值大户——阅读、完形、听力和作文这四大部分。细算一笔账,这四部分就达125分之高。若能把握其80%,就有100分的进账,高考我就是这样去做的,最后证明效果良好。另外,我特别注意作文的书写,高考作文我得了22分,想来便得益于此。      语文我也能上110分,但我并没有为此放手:我选择了《状元之路》这本复习资料,专门挑选其中的名诗名句利用语文早自习时间反复背诵。此做法既可陶冶性情,找到语感,又能为考场作文提供素材,何乐不为?于是早自习我大声朗读,经常让邻座皆惊,但为了找准高考语文的感觉,疯狂一点又何妨?说到这里,我还要提醒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文风格,切忌高考作文突然变换写作风格,将这种风格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境界就好。      当然了,我在考前三周起,就扎实回顾每次大小考试后的试卷了,将自己曾经犯的错误梳理一遍,我很看重试卷前面的基础,如一些字词的正确读音和成语语义辨析。如有不懂之处,我就想尽办法将其搞定,这样心里就踏实多了。补弱项睿智取舍有侧重      理综和数学虽是我的弱项,但关系到我高考总分最大化,所以我坚持不放弃。我给自己最后的“血拼”期限,但须注重合理取舍。我先是确定增分潜力最大的科目,然后把大量精力分配到该科目上,分批突围,以达各个击破之目的。      “理清思维易错点,基础分值不放手”是我的数学应考策略。在冲刺的时间里,我狠抓平时复习中的薄弱点,根据平日试卷上失分部分,查找相关知识的盲点,对症下药。由于我的基础不扎实,我重视背诵并记牢一些概念、性质、定理、公式,并通过一些典型问题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强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