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是什么病,流脑是什么,流脑是什么传染病的病因是什么

【导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有两种类型,一类是A群流脑疫苗,6-18个月宝宝接种的都是这一种;另一种叫A+C群流脑疫苗,适合2周岁以上的儿童和成年人。流脑疫苗是帮助孩子对抗脑膜炎双球菌的法器呢!有些妈妈会担心流脑疫苗后遗症,事实上疫苗出现副作用的概率是很低的,而且脑膜炎最爱在冬春季祸害宝宝,发病率很高呢,所以一定不要错过为宝宝接种哦!
因为刚出生不久的宝宝是特殊人群,他们的免疫力不高,身体各种的系统功能还不完善,所以需要通过接种疫苗来得到保护。由于每种疫苗的不一样,所以接种时间都不一样。流脑疫苗有两个种类,那么不同的流脑疫苗接种时间一样吗?且看下面的细述。1、A群流脑疫苗:婴儿在6—18月时接种第1、2剂,两剂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3岁时接种第3剂,与第2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年;6岁时接种第4剂,与第3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年。2、A+C群流脑疫苗:接种对象为2岁以上的人群;已接种过1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已接种2剂或2剂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按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接以上原则接种A+C群流脑疫苗,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
有的宝宝由于体质的不适应,接种完流脑疫苗之后竟然发烧了?让很多妈妈们手足无措啊!那么宝宝打完疫苗后发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因为人工自动免疫制剂注射于人体后,对人体形成一种外来刺激,可使机体产生发热等全身反应,其表现的强度随疫苗而异。因为流脑疫苗接种完之后个别宝宝会有轻微的不良反应,少数孩子局部出现红晕、轻微疼痛1-2天;全身反应有低热,1%-4%的受种者可出现超过38.5℃的发热;偶有过敏反应。一般发烧不超过38℃,并无明显其它不适的话,可以不做特殊处理,因为这种发热属于正常反应,短时间内即可消失的。 ...
a群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脑膜炎的疫苗。本疫苗接种后,可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用于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自流脑疫苗使用后,对控制、降低流脑的流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基本控制了流行。而且,该疫苗主要用于6月龄~15周岁的儿童。a群脑膜炎双球菌经培养后,经提纯获得多糖并精制而成。经冷冻干燥后,再经无菌、安全、毒力试验和分子量测定合格后,即成为合格疫苗。其性质比较稳定,自冻干之日起有效期为2年,在盒签或(瓶签)标明的有效期内使用。为省级增加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流脑双球菌感染脑膜或者脑脊髓膜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烧、头痛、喷射状呕吐、脖子发硬。也可引起败血症,皮肤出现紫色淤血、瘀斑,脑膜炎会引起脑部损伤而遗留听力下降或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病死率在5%~10%。流脑冬春季节病例高发,一般11~12月份病例开始增多,第二年的2~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该病是发病率高,危险性大,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所以需要接种流脑疫苗进行预防,但是该疫苗有没有副作用呢? ...
接种流脑疫苗能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疾病,但在接种之前,我们必须先去了解一下流脑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是什么。首先,当我们在启开疫苗瓶后,每支加入所附5ml稀释液溶解,摇匀后立即使用;其次,安瓿破裂、瓶内有异物者不得使用;再者,接种后在接种单位停留30分钟,观察孩子的反应情况,无异常后离开;最后,接种后适当休息,多饮开水,注意保暖,避免进行剧烈的活动。以上几点都是妈妈网百科给广大网友提供的针对接种流脑疫苗时需注意的一些事项,希望大家可以根据这些有些事项有效地接种疫苗。 ...
很多人对“流脑疫苗”的首要反应就是“流脑疫苗有必要打吗?”。别着急,今天妈妈网百科将为你解答疑问。如果是计划内的疫苗建议各位爸爸妈妈们还是给宝宝接种的好。婴儿1岁时应该接种流脑多糖疫苗,流脑疫苗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糖疫苗的简称,接种后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脑是冬春季节流行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发病初期为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如发热、头痛等,疾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呕吐、皮肤出现瘀点或瘀斑,严重的可有惊厥、抽搐,甚至昏迷。病情发展迅速,如治疗不及时可造成死亡,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接种流脑疫苗后的保护率可达86%-92%,这种保护作用可维持3年左右。 ...
选择食物分类
五谷杂粮补品干果豆/乳/奶制品零食/小吃饮品/饮料调味品水产品/海鲜水果肉禽蛋/野味蔬菜/食用菌食物加工篇草药
选择适用人群
客户端下载流脑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脑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学习啦【疾病知识】 编辑:再裔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冬春季节是此病的高发期,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每年的3月~4月份。那么,蛔虫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呢?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流脑的介绍:
  流行性脑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者最初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与一般的感冒不易区别。有的小儿在上呼吸道感染时期就被控制了,如不能控制,细菌就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这时表现为高热、恶心、呕吐,皮肤出现瘀点、瘀斑,主要分布于肩、肘、臀等易于受压的部位。病原菌最终可侵及脑膜,发展成脑膜炎,出现脑膜刺激征和颅内压增高,暴发型流脑由于肾上腺皮质出血,可出现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状。
  流脑的传播途径:
  病菌存在于患者和带菌者的鼻咽部,借飞沫经空气传播;但由于该病菌在体外抵抗力差,容易死亡,因而仅限于近距离或密切接触时传播。
  流脑的治疗方式:
  1.脱水剂的应用
  下列药物应交替或反复应用:①20%甘露醇1~2g/kg/次。②25%山梨醇1~2g/kg/次。③50%葡萄40~60ml/次。④30%尿素0.5~1.0g/kg/次。以上药物按具体情况每隔4~6小时静脉快速滴注或静推一次,至血压恢复正常,两侧瞳孔大小相等,呼吸平稳。用脱水剂后适当补液,使患者维持轻度脱水状态。肾上腺皮质激素亦可同时应用,以减轻毒血症,降低颅内压。
  2.亚冬眠疗法
  主要用于高热,频繁惊厥及有明显脑水肿者,以降低脑含水量和耗氧量,保护中枢神经系统。氯丙嗪和异丙嗪各1~2mg/kg,肌注或静推,安静后置冰袋于枕后,颈部、腋下或腹股沟,使体温下降至36℃左右。以后每4~6小时再肌注一次,共3~4次。
  3.呼吸衰竭的处理
  应以预防脑水肿为主。如已发生呼吸衰竭,除脱水外则应给予洛贝林、可拉明、回苏灵等中枢神经兴奋剂。亦可用氢溴酸东莨菪碱,0.02~0.04mg/kg/次,每20~30分钟静注一次,可改善脑循环,有兴奋呼吸和镇静作用。必要时作气管插管,吸出痰液和分泌物,辅以人工辅助呼吸,直至患者恢复自动呼吸。
本文已影响 人
[流脑的传播途径有哪些]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695人看了觉得好
754人看了觉得好
4469人看了觉得好
【疾病知识】图文推荐当前位置:
&&&&&&&&&&&&&&&内容
流脑是怎样传染的
导读:流脑是怎样传染的 流脑是怎样传染的?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一年四季散在发生,冬春两季多见,2~4月份为高峰,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发病率高,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病原菌存在于患者及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当咳嗽、打喷嚏或对面讲话时,借飞沫传播
流脑是怎样传染的
&&&&流脑是怎样传染的?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一年四季散在发生,冬春两季多见,2~4月份为高峰,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发病率高,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病原菌存在于患者及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当咳嗽、打喷嚏或对面讲话时,借飞沫传播。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缺乏阳光照射及空气不流通等,均为本病传播的有利条件,尤其幼儿呼吸道粘膜抵抗力较低,易患病。 & &&&&脑膜炎是否一定是传染病? &&&&讲到“脑膜炎”,人人都会谈虎色变,“敬”而远之,生怕会传染给自己。其实不然,脑膜炎是个总称。其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是法定传染病;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有一定的传染性;除此之外,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病毒性脑膜炎(病毒脑)一般不会传染。 &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人及带菌者为本病的传染源,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常见于冬春季节,因气候寒冷,室内人口稠密,居室拥挤,通风不良,加之易感儿童的抵抗力弱,易于传播流行。 &&&&结脑的发生大多由粟粒性结核或由肺内原发病灶的结核菌经血液进入脑部。起病多缓慢。小儿可表现为性情脾气改变,如以往活泼愉快的孩子变得精神淡漠,不愿玩耍、易怒、好哭。年长儿可诉头痛,以后出现呕吐等症状。 &&&&化脑是各种化脓菌(如肺炎球菌、流感杆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由上呼吸道、皮肤、脐部感染,再经血行播散侵入脑部;亦可自邻近组织感染,如中耳炎、乳突炎或头部外伤感染直接传入脑膜。一般无传染性。 &&&&病毒脑是由各种病毒(肠道病毒、腮腺炎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所致,一般无传染性。 &&&&因此,脑膜炎是否有传染性,还得首先了解是什么病因引起的。
妈妈们都在看...
选择宝宝预产期或宝宝的生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染病是什么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