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性白血病能治愈吗,几率多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症状,治疗_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能治好吗_太平洋亲子网健康库
您现在的位置: &
(别名:急淋,急性成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B系或T系淋巴祖细胞的肿瘤性疾病,原始细胞在骨髓异常增生并抑制正常造血,引起病变。
骨髓象检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概述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一种起源于B系或T系淋巴祖细胞的肿瘤性疾病,原始细胞在骨髓异常增生和聚集并抑制正常造血,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原始细胞也可侵及髓外组织,如脑膜、性腺、胸腺、肝、脾、或淋巴结等,引起相应病变。
  白血病细胞的发生和发展起源于不同造血祖细胞或干细胞的恶性变,特定的ALL亚型可能具有特定阶段的标志。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与下列危险因素有关:
  1、遗传及家族因素 许多事实证明遗传因素是白血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5%ALL病例与遗传因素有关,一些具有遗传倾向综合征的病人白血病发病率增高,Down综合征儿童发生白血病的危险高于正常人群10~30倍,并且更容易有B细胞前体ALL;范可尼(Fanconi)贫血的病人白血病发生率也增高。
  同一家庭中发生2个或3个白血病的病例比较少见,提示遗传因素在ALL发病中可能只起很小的作用。但当一个孪生兄弟发生白血病时,另一个1年内有20%几率罹患白血病。如果白血病是在1岁之内发生,另一个几乎无法避免也会发生白血病,比较典型的是在几个月内发生。非同卵双胎之一如发生白血病其同胞发生白血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群的2~4倍。染色体异常合并白血病的机制尚不清楚,原因可能为受累基因所编码蛋白影响了基因的稳定性和DNA修复,或是有缺陷的染色体对致癌物的敏感性增加,因而引起控制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2、环境因素 电离辐射可以诱发动物实验性白血病;孕期暴露于诊断性X线,发生ALL的危险性稍有增高,并与暴露次数有关;遭受核辐射后人群ALL发病明显增多。电离辐射作为人类白血病的原因之一已被肯定,但机制未明。孕前和孕期接触杀虫剂、主动及被动吸烟可能与儿童ALL发病有关;儿童ALL发病率在工业化国家较高;女性饮用被三氯乙烯污染的水质以及年龄大于60岁吸烟者ALL的发生率增高,提示环境因素在白血病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化学物质诱发动物实验性白血病已经被确认,其中苯及苯同类物、烷化剂被认为与人类白血病关系密切。和白血病有关的生物因素中,病毒占最重要的地位。病毒作为动物白血病的病因之一已经肯定,20世纪80年代从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细胞系发现C型反转录病毒,即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I),这是发现的第一个与人白血病及淋巴瘤有关的反转录病毒。但白血病病毒与淋巴细胞白血病之间的关系尚未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上述因素不能充分解释所有病例的发病原因,尽管有许多线索,但多数病例的发病因素仍然不清楚。一般认为,白血病的发生反映了多种遗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3、获得性基因改变 所有ALL病例的白血病细胞都有获得性基因改变,至少2/3是非随机的,包括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化,后者包括易位(是最常见的异常)、倒位、缺失、点突变及重复,这些重排影响基因的表达,干扰正常细胞的分化、增生及存活。
&  相关阅读:
  成人ALL大多为急性起病,以发热、出血、进行性贫血及骨关节疼痛等为首发症状,也有一部分患者起病较缓慢。ALL患者出现症状至确诊的时间通常只持续数周。
  1、发热 发热是白血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统计66%白血病患者的发热与感染有关,尤其是那些体温在39~41℃的患者。由于肿瘤细胞在骨髓中的聚积,正常的造血功能受到抑制,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甚至缺乏,加上自身免疫功能减退,极易出现各种感染,感染部位以咽部、上呼吸道、肺部、肠道及尿路多见。有的患者未见局部症状,就已可能发生败血症。常见的感染病原菌有金葡菌、绿脓杆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粪球菌等。化疗、泼尼松(强的松)以及广谱抗生素药物的应用使患者易患真菌感染,常见为白色念珠菌、曲霉菌及毛霉菌。主要侵犯呼吸系统,在疾病晚期还易招致病毒感染及结核感染。如果体温仅在38℃左右,要考虑患者本身肿瘤性发热。
  2、出血 多数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淤点或淤斑以及女性月经过多为常见症状。视网膜出血可致视力减退或失明,颅内出血可致头痛、恶心、呕吐、瞳孔不等大,甚至昏迷、死亡。引起出血的原因有血小板数量的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血浆凝血因子减少和肿瘤细胞对毛细血管壁的浸润等。
  3.贫血 发病开始即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一般Hb下降到110g/L以下,红细胞也呈比例下降。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常随疾病的进展而加重,出现头晕、头痛、心悸、耳鸣、胸闷、听力及视力减退。贫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正常红细胞的增殖被白血病细胞增殖所替代或者受到优势生长的白血病细胞的抑制。此外,无效造血、红细胞寿命缩短,以及不同程度的多部位出血,也是导致贫血的原因。
  4、骨及关节疼痛 约80% ALL息者可出现骨和关节疼痛。常见为胸骨局部的压痛,自发性胸骨疼痛并不多见。压痛的原因与骨髓腔内白细胞的增多以及骨膜的白血病细胞浸润有关。有的患者出现游走性关节疼痛,包括肘关节、膝关节、下颌关节等,可伴有活动障碍,而无红肿,以酸痛、隐痛较常见,易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相混淆。X线拍片可见骨髓有稀疏层、骨髓腔扩大以及白细胞浸润引起的骨质破坏。
  5、淋巴结、肝大和脾大 75%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可出现淋巴结肿大,多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少数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肝肿大约占75%,脾肿大约占85%。
  6、神经系统表现 由白血病细胞直接浸润所致。临床检查及尸检,CNS白血病合计的发病率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74%,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为27%。CNS白血病的初发灶在软脑膜,脑膜上的白血病细胞积聚可导致脑脊液循环的阻碍引起颅压增高。如果大量细胞浸润至颅底脑神经孔部位,可以压迫脑神经,颅内压升高及脑神经的损害引起视盘水肿及脑神经麻痹。CNS白血病的颅内压增高。主要表现为恶心、头痛、心率减慢、视力模糊及脑神经麻痹等症状,此外尚可呈现癫痫、共济失调、昏迷、脑膜刺激征、偏瘫及全瘫等。
  7、生殖系统 女性患者子宫和卵巢也可有白血病细胞浸润,表现为阴道出血、盆腔包块和月经不调等。男性睾丸浸润可出现肿大,性欲减退。
  8、呼吸系统 肺部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白血病细胞浸润,多见于复发难治患者,表现为支气管浸润,粟粒样肺部病变及胸腔积液等。少数患者可以胸腔积液为首发表现。
  9、其他 半数患者可以出现体重减轻,多汗,大量白血病细胞破坏可致高尿酸血症,出现尿酸性肾病,治疗过程中还易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少数骨剧痛是由骨髓坏死引起的。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以通过外周血和骨髓细胞学检查进行诊断。但为了把患者分为不同的亚型还须进行细胞化学染色、酶标记、免疫标记、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
  一、外周血 绝大部分患者在诊断时有贫血,近1/3患者血红蛋白低于80g/L,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同时患者可伴有血小板减少,其中30%患者血小板低于25&109/L;白细胞总数减少者约占27%,正常或轻度增加约占60%,有16%的患者在就诊时白细胞总数&100&109/L。
  外周血涂片分类以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为主,可占10%~90%,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减少,但要注意有15%左右的患者外周血涂片找不到原始或幼稚淋巴细胞,而骨髓象可见大量的白血病细胞。
  二、生化检查 多数病人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并且与白血病细胞负荷及预后相关。白血病细胞负荷较大的病人常见血尿酸水平升高,白血病细胞浸润肝、肾可引起肝肾功能的相应改变。
  三、骨髓象
  1、骨髓涂片:有核细胞的增生程度为活跃至极度活跃,以原始淋巴细胞为主,并有部分幼稚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占有核细胞的30%以上,细胞可大小不一,核浆发育不平衡。成熟淋巴细胞少见,核分裂象易见。破碎淋巴细胞多见。粒系细胞、有核红细胞和巨核系细胞增生明显受抑,比例明显减少。根据原始淋巴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其预后情况,FAB(英国、美国、法国白血病协作组)将其分为L1、L2、L3三型,但在WHO新近发表的分类中已被取消,理由是L1和L2的形态学与免疫学、遗传学、临床特征及预后无相关性。
  少数患者可因骨髓白血病细胞极度增生,骨髓穿刺时呈&干抽&现象。极少数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呈破碎状态,涂片显示骨髓坏死,更换部位穿刺或行骨髓活检仍可明确诊断。
  2、细胞化学:细胞除过氧化物酶和苏丹黑呈阴性反应外,糖原染色在多数细胞中有阳性粗颗粒,以粗块状为典型表现。
  四、免疫分型 根据白血病细胞表面不同的分化抗原,采用单克隆抗体及流式细胞仪,可以诊断ALL并将其分为不同亚型。通常分为T、B细胞系。B细胞系ALL根据B细胞发育阶段分为早B前体细胞ALL(early pre-B、pre-pre-B或pro-B,ALL)、普通细胞ALL(common ALL)、前B细胞-ALL(pre-B ALL)、B细胞ALL(B-cell ALL)。早B前体细胞ALL主要表达HLA-DR、TdT、CD19,有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普通细胞ALL特征为CD10阳性,预后好;前B细胞-ALL以胞质出现免疫球蛋白为标志,B细胞ALL以出现膜免疫球蛋白为标志,在成人及儿童中均少见,在FAB分型中通常为L3型。T细胞ALL在成人中占15%~25%,所有病例表达CD7,根据分化程度分为pre-T(早T前体ALL)和T-ALL(T细胞ALL),部分T细胞ALL可表达CD10。多数T-ALL具有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
  一、支持治疗。
  1、感染防治。
  2、改善贫血:可输全血或浓缩红细胞。
  3、出血防治:加强鼻腔、牙龈的护理。化疗期间还须注意预防DIC。
  4、防止高尿酸血症:在化疗期间须注意预防高尿酸肾病。
  5、纠正电解质及酸硷平衡。
  二、化疗:化疗是白血病治疗的重要手段。急性白血病治疗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诱导缓解和缓解后治疗(巩固强化和维持治疗)。
  三、诱导分化治疗:如维甲酸、二甲基亚砜、放线菌素D、6-巯基嘌呤、阿糖胞苷、三尖杉酯硷、阿克拉霉素、柔红霉素等。其中以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较为成功。
  四、骨髓移植。为根治白血病的方法之一。
  五、免疫治疗:目前已有几种技术开始临床试用如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LAK细胞、单克隆抗体及其联物等。
  六、造血因子:具有促进造血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关阅读:
  1、减少或者避免有害物质,如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的接触。
  2、对于某些获得性疾病可能转化为ALL应早期给予积极治疗。
您的提问:
问题补充说明:
可描述病情等情况,跟其它妈妈分享更多的治疗经验
如文字不能准确表达,可问题说明越详细,回答也会越准确!
匿名发表:
您可以对问题设定匿名,但您需要付出积分10分
回答提醒:
如果您的提问有回答后,系统会自动发邮件通知
选择提问人群:
向好友求助
向同龄宝宝父母求助
向同城父母求助
如文字不能准确表达,在这里上传图片。上传图片要求,图片大小不可以超过2兆,格式限定为jpg、gif、bmp、png。
请稍候……
症  状:
治疗费用:500元以上
发表时间: 16:09:23
健康公开课
太平洋亲子网“自诊小工具”,帮你看看得了什么病,快试试看!
您浏览过的疾病
您暂时没有浏览任何疾病或COOKIE未正确使用
·您还没有通行证,请先使用通行证登录
如果还没有太平洋网络通行证,请点击为何急性白血病M2治愈率不高
核心提示:急性白血病发病迅速,若不及时治疗,生存时间很短。但也有一些患者因为缺乏对急性白血病的正确认识,没有得到及时的,正确的治疗而留下遗憾。
温馨提示:
一双筷子、洗个澡都会引发癌症?但只要做好8件事就能一辈子远离肿瘤。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发送 抗癌 学习癌症预防绝招。
  说起,大家都知道,但若是说起M2,有些人可能就要一头雾水了。其实,急性白血病M2是急性白血病中的一种类型。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脏器。表现为、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征象。国际上常将急性白血病分为&()及&(AML)两大类,每个大类中又分为几型,急性白血病M2就是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的一种,即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据料及,急性白血病常进展迅速,若不经特殊治疗,平均生存期仅3个月左右,短者甚至在诊断数天后即死亡。  然而,也有医生表示,我国白血病的治疗还是很好的,初治患者1疗程完全缓解率可达70%-85%。&完全缓解后,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大约需坚持定期化疗1.5-3.5年左右。&部分患者经过大剂量联合化疗,可达到长期无病生存,少数患者可治愈。&对于一些难治性白血病,则必须才能获得长生存。当然,这也要看个人的情况具体分析,不过有一些本可“逃过一劫”的患者却因为得到不正确治疗而错失良机。  一些急性白血病M2患者治疗失败,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对白血病治疗认识不足。有些人以为完全缓解就是治愈了,因而擅自停药,却不知治疗完全缓解的说法,只代表临床上症状消失,血和骨髓检查未见白血病细胞,实际上这时身体中仍然存在白血病细胞,如果就此结束治疗,按照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计算,只需大约l到2个月就足以达到复发地步。也有的人认为白血病是根本无法治愈,治疗完全缓解后就擅自停药观察。
  听信偏方秘方。一些患者治病心切,误信民间一些所谓的偏方、验方,停止化疗。当然也有不少是由于经济问题,因而不能坚持治疗。  治疗不当。根据以往研究,病人初次治疗不管用什么方案,达到完全缓解时间越短越好,时间越长越容易复发。  医生提醒,有一部分白血病通过化疗可以长期无病存活的,因此患者不应该放弃,配合医生治疗。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微信号开通!
别再为真真假假的癌症信息所困扰,用手机扫一扫或通过公众平台搜索“肿瘤的真相与误区”并关注,每天一条专业实用的防癌抗癌资讯,还有专家答疑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关于“广州男科医院好不好”,很多打算去看病的患者都想了……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谈起急性白血病,许多人的心里都会十分恐慌,如果没有掌握治疗时机,就可能夺取患者的性命。所以,预防急性白血病的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尤为重要。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ALL流行病学和病因学ALL在儿童和成人白血病中分别占80%和20%的比例。ALL有两个发病年龄高峰,一个高峰是在2~5岁之间,发病率为(4~5)/10万人,第二个发病高峰期大概开始于50岁,发病率约为2/10万人。小部分ALL患者可发生在遗传易感性疾病如DNA修复缺陷综合征、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唐氏综合症。在散发病例中,双胞胎和一级亲属中相对高的ALL发病率更进一步说明了遗传的作用。但是,只有近25%的同卵双生的双胞胎会发生ALL,说明环境因素在ALL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这些环境因素包括电离辐射、一些化学治疗药物。大多数其他的可能相关的环境因素尚有争议。感染在一些特殊的病例中起重要作用,例如HTLV-1和EBV病毒的感染可以分别导致成人T ALL/淋巴瘤和成熟B细胞ALL/伯基特淋巴瘤的发生。一项研究表明许多儿童ALL起源于胚胎时期。有假说认为,早期儿童感染的免疫防御作用可能会造成再次感染的病理性免疫反应,为胎儿期前白血病克隆的形成提供了选择性优势,因而促使了ALL的形成。ALL预后因素ALL治疗的基础就是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分子水平的检测将患者划分成不同风险组,由此施行合适强度的治疗手段。这些分类的具体临床表现、形态和免疫表型在有关的综述和文献中都有报道。ALL基础治疗的两个重要的参数分别是年龄和基础白细胞计数。The Rome-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制定的儿童高危ALL的诊断标准是年龄在一岁以下或在十岁以上并且(或者)基础白细胞计数每微升大于50000个。对于成人而言,虽然没有标准的技术指标,但是高龄和高白细胞计数都是危险度增高的标志。免疫表型对预后的诊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分子水平的检测为疾病发生、发展、临床预后、治疗的可行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航天中心医院血液科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血病治愈几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