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向,以后可能会张清 离开金沙江 去向现城市南下甚至移民吗

中国八大移民圣地 看你的祖先来自何方
我的图书馆
中国八大移民圣地 看你的祖先来自何方
三大移民历史时期中国移民历史上太多了,300年3000万移民闯关东、还有"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1371年(洪武三年)至1417年(永乐十五年),明朝政府在洪洞大槐树下设局驻员,在约50年间,大规模迁民18次,总数达百万之众,迁民遍布京、冀、豫、鲁、苏、鄂等18个省市,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移民。三大移民发生在三个时期: 1,南北朝时期 2,唐,安史之乱后期 3 宋,金对峙时期 具体: 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移民——永嘉南迁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移民,从晋怀帝永嘉年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年),南迁移民的高潮有四次,移民总数有700万。 第一次:永嘉初,今河北(以下提到的省名均系今名)、山东、山西、河南以及江苏、安徽二省淮北部分的流民相继渡淮河、长江南迁。东晋元帝太兴三年(320年)在建康设置了第一个侨县——怀德县,以安置流民。以后.又陆续设置了徐、兖、幽、冀、青、并、司诸侨州郡县于长江南北。 第二次:东晋成帝初(326年后),江淮间大乱.淮南居民以及原来侨居在淮南的北方人纷纷渡长江南迁。 第三次:东晋成帝末(362——365年)及以后一二十年间,中原战乱不断,关中所遭破坏尤其严重,今陕西、甘肃境内的人口南迁汉水流域,一部分进入四川盆地。 第四次: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424—453年)和明帝泰始年间(465—471年),一度由宋武帝收复的中原地区重新失陷,淮北各州也由北魏占领,大量人口渡淮南迁,因而在淮南新设了司、兖、徐、青等侨州及其他一些侨郡县。氐人的战乱还迫使关陇流民南迁汉水流域和四川北部。 这几次移民高潮历时100多年,移民南迁的路线主要有东西二线: 东线:以循邗沟和淮河流域东南向的支流为主,向东南方向迁移,因此处于邗沟南端的今江苏扬州及其长江对岸的今镇江、常州一带成为山东及苏北移民的集合地,河南人也大多向东南迁入安徽,而不是向正南进入湖北。 西线:水路是循汉水南下,所以沿汉水的南郑(今陕西汉中)和襄阳成为移民重要的集散地。陆路则取金牛道(南栈道)进入四川。 按今地划分,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在今南京、镇江、常州一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则以扬州、淮阴等地为主。移民的来源,山东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本省和安徽的淮北部分也是移民来源之一。 第二位是安徽。其境内的移民来自北方,以河南为最大部分,其次为河北、山东、山西。本省淮北的移民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少部分来自江苏北部。侨郡县大多散处于江淮之间,江南仅在今芜湖附近。 湖北境内长江上游今江陵、松滋一带的移民主要来自山西、陕西、河南,少量来自安徽和江苏的淮河流域。长江下游今武昌、黄梅一带的移民大多来自河南,也有一些安徽淮北的移民。但湖北接受移民的主要地区还是汉水流域,上自今郧西、竹溪,下至今宜城、钟祥,而以襄阳为中心。来自陕西的移民数量最多,其次是河南、甘肃,再次为河北、山西、安徽、四川。 江西、湖南二省距中原已远,移民到达的较少,仅在北部一小部分设置了几个侨县。 河南南部淮河流域也设有若干侨县,主要安置本省北部流民,其中也有少数来自陕西、甘肃及本省南部邻区。 陕西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安置的移民几乎都是来自甘肃、四川和本省北部。 山东今黄河以东南地区因一度为南朝宋所有,所以也曾设置侨州郡县,接纳的移民以河北的为主,其余为河南北部及山西移民。 二、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移民——安史乱后中原汉族的南迁 李白《永王东巡歌》诗云:“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安史乱后中原汉族的南迁历时一个半世纪,直到北宋初年,南迁路线主要有东、中、西二路。人数不可考,但完成了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 东路:自华北平原进人淮南、江南,尔后主要经皖南、浙西金衢盆地进入江西。再分二支,一支南下岭南;一支翻越武夷山进入福建。东路以当时全国交通命脉大运河为主干,兼用汴河、泗水等河流,构成一条宽阔的西北—东南向的水运交通带,将华北平原与淮南、江南连接起来,并向南延伸到江西、福建等地。 中路:自关中和华北平原西部进入今南阳、襄阳一带,尔后南下,穿过湖北南部和湖南全境,进入岭南。此路北面分别连接首部长安和东都洛阳。从洛阳沿伏牛山东麓南行,道路较为平坦,到南阳或襄阳后,即可乘船沿汉水南下。从长安到荆襄,先走陆路,越过商山后即可顺流南下襄阳。 西路:自关中越秦岭进入汉中地区和四川盆地,需经褒斜道、子午道等栈道。这些道路崎岖难行,但因与长安近在咫尺,一旦都城危急,统治者仍不得不率领文武百官、平民百姓踏上艰难的旅途。 三、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移民——靖康乱后的南迁 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移民,持续—个半世纪,其中规模较大、人数较集中的迁移大致有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靖康元年至绍兴十一年(年)。靖康以后北方人民南迁以本阶段人数最多,短短十余年,“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十一年,宋金和约达成,和约规定南宋不得接收金朝“逃亡之人”,南迁的浪潮始告消退。 第二阶段,绍兴三十一年至隆兴二年(年)。金主完颜亮破坏宋金和约,大举南侵。 第三阶段,开禧二年至嘉定元年(年)。 第四阶段,嘉定十年至十七年(年)。 嘉定七年(金贞佑二年),因受蒙古军队威胁,金朝自中都(今北京)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市),并于十年大举攻宋。南宋则发檄招喻金朝军民。嘉定十七年,金向宋求和,派官至光州声明更不南下。 第五阶段,绍定四年至端平元年(年)。 第六阶段,端平二年至景定元年(年)。 第七阶段,德佑二年至宋亡(1276——1279年)。 此次南迁路线与安史乱后中原汉族的南迁路线相同,南迁大约500万。 南宋内部的移民:(一)是江西路、两浙路福建路迁入淮南东、西路。(二)是福建外迁潮州、梅州,广东西部沿海、海南岛沿海、广西沿海,以及澎湖和温州。(三)是江西西移湖南,其次北移湖北鄂东山区和江汉平原边缘及安徽宿松。(四)是江西东南及福建西南汀州客家南迁广东东部梅州。
中国百年移民潮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流动相当频繁,涉及范围很广,形成的移民数量很大,而对今天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以往百年间的移民潮。读者们不妨作一个自我检测:从你祖父一辈开始,你的家庭有没有迁离原来居住的地方?你的亲友中有多少人迁离了原来居住的地方?我相信,很少有人会作出完全没有的答案,因为我研究已经证明,20世纪中国的移民潮,无论是移民数量、迁移范围,还是社会影响,都是空前的。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只要社会上存在着生存环境、生活水平的差异,人口就会不断向条件更好的地方流动。无论为天灾人祸所迫、纯粹为了避祸求生的生存型移民,还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的发展型移民,都是这种差异的产物。中国国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准相差悬殊,到19世纪末还存在不少未开发的处女地,为人口的迁移和重新定居提供了充足的条件。而社会的急剧变革、生产方式的迅速改变、资源和人口的重新配置、人口压力、外敌入侵、天灾人祸等,都是引发移民潮的重要因素。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内地向东北和内蒙古的大规模移民,在本世纪初的清朝末年达到高潮。成千上万的华北农民"闯关东","走西口",将大片空地、荒地和牧地开垦为耕地。随着居民的增加,新的行政区不断设立,1907年辽宁、吉林、黑龙江正式建省。到1911年,迁入东北三省的移民已经有1300多万,其中以山东籍的移民为最多;迁入内蒙古的移民以山西籍为主,数量达160万;迁入外蒙古(今蒙古国)的汉人也有10万之多。民国以后移民继续迁入,但速度减慢,迁入地以黑龙江为主,移民除主要进行农业垦殖外,还从事伐木、采矿和工业生产。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由关内迁入的移民大幅度减少。但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山东沦为战场,难民又大批涌向东北。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为增加后方劳动力,鼓励华北移民迁入东北,仅1942年就达到120万,出现又一次移民高潮。
俄国和日本鲸吞和宰割东北的侵略阴谋之所以没有得逞,成千万内地移民的迁入是一个重要因素。日本占据东北后,曾制定了在20年内移殖100万户日本人和朝鲜人的殖民计划,但到日本战败,仅迁入日本人二三十万和40万朝鲜人。要是东北还是像1860年前那么人烟稀少,后果就不堪设想。大量内地移民的迁入还使东北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粮仓、世界主要的大豆产地和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基地。
内地移民也迁入青海、宁夏、新疆等西北边疆,但由于交通不便,政府缺乏有力的组织和支持,移民的规模不大,迁入的范围也很有限。
随着上海等通商口岸的设立,现代工商业和民族工业在一些沿海城市形成和发展,吸引了大批移民。以充足的劳动力、人才和资本的为基础,新兴的大中城市迅速崛起。上海是个最典型的例子:本世纪初的人口刚超过100万,1815年猛增虽200万,1942年达到420万,1949年解放前夕更高达546万。1942年和1946年上海的外地籍人口分别占78%和85%,也就是说移民及其后裔有400余万人。还有大批外国人迁居上海,1942年外国侨民有15万,解放初还有2.8万。上海的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这一奇迹正是移民创造的。天津、广州、沈阳、南京、汉口、哈尔滨、大连、长春、青岛、无锡、南通等大中城市也因吸引了大批移民而迅速扩展。这些移民主要来自城市周围的农村,也来自一些衰退中的城市和集镇,所以如西安、太原、兰州、贵阳、成都、扬州等城市都不断有人口外迁。
由于传统手工业和商业的停滞和没落,交通路线和物资集散地的改变,像沿运河的城镇、江西的四大镇等地的人口大量外迁。而新兴的工业和交通枢纽产生了一批几乎完全由移民构成的工矿城市,如唐山、井陉、焦作、萍乡、抚顺、本溪、大冶、鞍山、郑州、蚌埠、石家庄、浦口等。如蚌埠原来只是一个500户的渔村,1908年津浦铁路通车后移民激增,至1926年已有20万人口。
抗日战争期间,大批军政人员、工人、学校师生迁往大后方,奔赴抗日根据地,大批难民流落他乡。战后绝大多数内迁人员复员乡,但一些难民在外地定居,成为移民。受自然灾害、军阀混战、国共内战等天灾人祸影响,很多难民逃往城市和他乡,其中一部分也就此成为移民。
1949年前后,约100万人由大陆迁往台湾省,其中少部分又迁往国外,大多数人在台湾定居。这些移民及其后裔对台湾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与大陆血肉相连的关系是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
全国解放的过程中和解放初期,大批党政干部、驻军、复员退伍军人迁入城市和新解放区,大多数陆续在当地定居。他们的总数虽然不大,但由于迁入的时间和地点集中、担任领导或行政工作,所以对迁入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都有较大的影响,一些方面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
5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的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吸收了大量移民,东北和大西北的重工业基地和城市也有大批移民迁入。与此同时,一些大型的基建项目,如水库、机场、铁路等的建设也需要当地原有人口迁离。以复员退伍军人及其家属为主的农场在北大荒、新疆和其他边远地区建立,以后还扩大到一些新开垦区和围(湖、海)垦区,吸收了大量知识青年和城市人口。这些移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边疆的巩固和经济文化的交流都起了积极作用,但某些规划不当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安置不当的后遗症也长期存在。
60年代后,除了像大庆、攀枝花等重大工业基地外,一般城市不仅不接受新的移民,还由于工厂、学校内迁,动员回乡,疏散人口,干部下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闲散人口下乡等运动而不断外迁。大批工厂由沿海地区和大城市迁往中西部地区("大三线")和邻近的偏僻地区("小三线"),随迁的职工和家属人数相当可观。这些被迁人口中的大多数如今已经回城或迁离,但违背经济规律和强制性的人口迁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特区、沿海和南方发达地区、大城市、新开发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流动人口,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和附近集镇,形成了像深圳这样的外来人口占绝大多数的移民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已高达数百万,其中一部分实际已成为定居的移民。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大部分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不可避免的,移民将对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与庞大的人口总数相比,中国对海外的移民数量并不多。目前散布在海外的数千万华人和华裔,是经过数百年(主要是最近的一百多年)的迁移和繁衍积累起来的。但中国的海外移民对所在国和中国本身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贡献和影响之大,已为世界所公认,是无法用他们的数量来衡量的。
&&&&&&&&&&&&&& 中国历史八大移民圣地
1、山西洪洞大槐树& & &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一脍炙人口的民间俗语,极其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山西洪洞大槐树,在我国移民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炎黄子孙对洪洞大槐树的眷恋之情。& & & 据史、志、族谱等文献记载和众多的专家学者调查考证,洪洞大槐树移民多为有组织的官方移民,始于金初天辅年间(公元),延至清代乾隆时期(公元),历经金、元明、清四个朝代,时间跨度达六百余年。移民次数在20次以上,有确凿文献记载的即有18次。其中以明朝洪武年间移民次数最多(10次),规模最大,移民量达80万以上。移民姓氏,几乎涵括了北方常见的一百多个姓氏。& & & 洪洞大槐树移民,多为官方组织的强制性移民。每次移民都发给川资、路引,并在安置地根据人口,发给土地、种子、耕牛、农具,并免除三至五年的钱、粮税收,是历代移民中最为成功的范例。& & & 洪洞大槐村移民,多来自太原、平阳、泽、潞、辽、沁及汾州、代州等府州各县。移民流向主要是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安徽、江苏、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而后辗转迁徙,播向神州大地。使洪洞大槐树成为中国历史上移民次数最阳为眷恋的寻根问祖的朝宗圣地。2、苏州阊门& & & 苏州阊门是苏北民众心目中的移民圣地。据史籍、方志和族谱记载,苏州阊门移民集中于元末明初,当时群雄并起,割据称王,张士诚据苏州与朱元璋争衡天下。及张士诚兵败被俘,朱元璋遂“驱逐苏民实淮阳二州”。苏州阊门遂成了移民的出发、集散之地。于是扬州、江都、泰州、淮安、泗阳、高邮、宝应、盐城、阜宁、东海以至于连云港等地,都有了苏州阊门移民的后裔。如宝应县之刘氏、乔氏、王氏,兴化市之顾氏、张氏、朱氏、周氏、姚氏、杨氏,泰和县之葛氏、徐氏等,即是此次移民后裔。大名鼎鼎的《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等文人名士,其祖籍均来自苏州。&&&&&&&&&&&&&&&&&&&&&&&
& 3,&江西瓦屑坝&
& 江西瓦屑坝也是明初移民集散地之一,是当今安徽安庆一带众多姓氏所公认的始迁祖籍。元朝末年,群雄并起,烽火连天,地处南北要冲的安庆府即成为群雄逐鹿的必争之地。徐寿辉、陈友谅、朱元璋你来我往,征伐攻杀,致使安庆一带战乱不已,屡次易帜,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相形之下,江西饶州路之鄱阳、万年、乐平、景德镇则较少受战乱波及,人口稠密。明政府为鼓励向人口稀少的地区移民,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政策,饶州路贫民纷纷北迁到安庆所属各县,形成一股移民浪潮。& & & 此次移民,虽然史无明文记载,但在方志族谱中却有大量资料足以证明。如安庆市图书馆所藏36种族谱中,迁自瓦屑坝和鄱阳县的姓氏即达18个,迁自饶州和江西的达26个,占72%以上。因此,安庆民众多把江西瓦屑坝视为自己的始迁祖地。由于历史的变迁,江西瓦屑坝的确切地址已难以确考。据移民史专家葛剑雄等调查考证,今江西鄱阳县之瓦燮岭即为当年瓦屑坝故地。& 4、湖北麻城孝感乡& & & “湖广填四川”是流传于四川民间认祖寻根的俗语,意即四川民众来源于湖广。“湖广”一词为明代“湖广布政使司(即行省)”的简称。大致相当于今湖南、湖北两省行政区域。但元末明初迁入四川的移民多来自湖广北部,即今湖北。元末之际,湖广一带是反元义军徐寿辉、彭莹玉等红巾军活动的主要区域。元至正十七年(1937)徐寿辉部将随州人明玉珍率部西征,相继攻占重庆、成都。至正二十年徐寿辉为陈友谅所杀,明玉珍遂据蜀称王,国号为夏。明玉珍所部多为湖北人士,徐寿辉被杀后,其旧部多入川投奔明氏政权。明氏政权在四川轻徭薄赋,保境安民,又吸引了大批湖北民众入川。& & & 及至朱元璋攻灭陈友谅之后,纵兵烧杀,四川更成为湖北百姓避难的乐土。明洪武四年(1317),明将汤和、傅友德率兵入蜀,攻灭明氏政权,多次移民入川,大批湖北人相继入川,遍布四川各地。& & & 明清之际,四川再次遭受严重破坏,人口锐减。于是又有大批移民陆续入川。其中大部分来自湖广,形成了“湖广填四川”的基本格局。由于湖北麻城孝感为移民入川的集散之地,故四川民众多把麻城孝感视作寻根问祖的朝宗圣地。而当年的麻城孝感今属何地,尚无定论,有的直指今湖北孝感市,也有的考证说是在今湖北红安县城关镇一带。5、山东枣林庄& & & 山东枣林庄是中国移民史专家葛剑雄、曹树基先生近年来实地调查考证中新发现的明初移民集散地之一。在当今山东兖州县城北七里之遥的安邱王府村,据明代石碑所载,该村原名枣林庄,明鲁王裔孙安邱王分封于此,始称安邱王府庄。& & & 该村位于兖州东部丘陵山区,地处兖州府城郊,正当济南各州县南下的交通要道,元末明初,未受战乱波及,人口较为稠密,具备了集中移民的基本要素。虽然在官方文献中未曾发现有关移民的记述,但在安徽濉溪县志中却发现了在明洪武年间和清初由山东迁民本县的记载,并标明占本县人口80%以上的“周、吴、郑、王、李、丁、梁七姓”均为山东移民。笔者近年来在从事姓氏、族谱研究中,也曾多次收到辽宁、吉林等地民众的咨询电、函,称其祖籍原系山东枣林庄,清初移民加强边疆,迁居关外,要求帮助查证山东枣林庄的确切位置和迁徙史实。这也可作为山东枣林庄为明清移民点的旁证。6,广东南雄珠玑巷& & & 广东南雄珠玑巷是宋元时期北方移民迁徙岭南的集散之地,是珠江三角洲众多姓氏念念不忘的发祥祖地。在众多的族谱资料和民间传说中,都大同小异地反映了南雄珠玑巷移民的历史事实。& & & 据说,珠玑巷原为北宋京城开封府的一条巷名。当宋室南渡时,南迁臣民落足南雄之后,为表达对故都的怀念,将自己的聚居之地取名珠玑巷。这是效法东晋以来,偏安江南的历代王朝,侨置郡县的传统作法。& & & 当然,珠玑巷作为幅员有限的弹丸之地,不可能会有大量人口以供迁移,但其地处南下岭南的交通要塞,自然而然会成为岭南移民最为眷恋,印象最深的集散之地。据曾昭璇、鲁宪珊两位先生对家谱、方志等有关资料的统计和实地考察,列出珠玑巷移民家族多达797支。因而珠玑巷也就成为无数岭南人精神上的故乡,成为维系他们桑梓之情、宗族之谊的根之所在。7、福建宁化石壁村& & & 宁化壁,原名玉屏,也名石碧,由22个自然村组成。它位于武夷山脉东麓,福建省西隅,北连江、浙,南接粤、桂,四周山环水绕,中间是开阔的平原盆地,物产富饶,环境幽雅,堪称世外桃源,是历代南迁士民避乱求生、繁衍栖息的理想之地。因而早在秦汉之际,就有中原士民避乱迁徙于此。此后,在西晋永嘉之乱、唐末五代,宋室南渡及明清之际,每当中原动荡,社会激烈巨变之时,都有一批又一批的大量移民涌入石壁,繁衍栖息,并由此而分迁闽南、闽西、粤东、台湾,及湘、桂、川、黔等地。据史、志和族谱记载,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先后曾有106个姓氏在此生存栖息,并由此播向东南沿海,繁衍海外。& & 由于宁化石壁独特的地理位置,在社会历史激烈变动的唐末五代,各割据势力均鞭长莫及,成为较为安定的世外桃源,凝聚了众多的北方移民。据史书统计,宁化在唐末人口仅万余人,到南宋时已达11万之多,其中土著仅5000余人。由于高山的阻隔和战乱频繁中断了与中原的联系,在封闭的世界里,他们以自己所拥有的传统文化、语言、习俗,与当地土著的民风习俗混合在一起,渐渐产生出一种新的、独特的、既有中原古文化的遗风,又有区别和创新的文化,即客家文化。同时也形成了客家民系,并随着子孙后裔的播迁繁衍,洒向各地。而客家各姓氏族谱记载姓氏源流时,大多把从宁化石壁外迁的第一祖先尊为家族始祖。因而福建宁化石壁被誉为客家文化的摇篮,客家民系的朝宗圣地。8、河北小兴州& & & 河北小兴州是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官方组织移民的又一集散之地。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克元大都北京,元顺帝北遁,元朝灭亡。元朝残余势力虽然退居漠北,但仍有相当的军事实力对明王朝北边构成很大的威胁。为此洪武初年到洪武末年,在长城以外,东起辽东,西至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东西两千余里,南北数百里的广大地区,屯兵卫戍。同时,为恢复和发展北平地区因战乱遭受破坏的社会经济多次从燕山以北广大地区(俗称山后)向北平附近移民。& & & 及至永乐皇帝登基,为进一步巩固、发展北平地区社会经济,确保京城安全,先后抽调长城以北27个卫所的将士圴5万人,在北京附近屯边戍守。同时,多次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安置于良乡、顺义、平谷、大兴、宛平、通州、蓟县、宝坻、香河、遵化、卢龙、武清、丰润、清苑、容城、新城、安国、徐水、任丘、涞水、霸州、定兴等地区和河北各县,移民总数达数十万之多。涉及到张、王、李、刘、梁、孙、崔、邓、杜、魏、邢、徐等数十个姓氏。& & & 由于小兴州是长城古北口外的第一重镇,位于辽东、内蒙古南下北京的交通要冲,因而也就成为历次移民的集散中心。由于年久日深,历次移民后裔,难以确知其祖上原籍所在,往往把先祖迁徙的集散之地视作先人故籍祖地。因而在河北、山东、东北一带现存的众多族谱家乘中,追溯家世渊源时,多称其“先世自小兴州,徙至XX地”。久而久之,小兴州成为河北、内蒙古、山东、东北等地众多姓氏寻根问祖的朝宗祖地。& & & 上述八大移民祖地,北起关外的小兴州,南至广东的珠玑巷,东起山东枣林庄,西至湖北孝感乡,基本上涵括了清代以前汉族活动的主要区域,反映了姓氏迁徙的大致脉络,是不同地域的家族姓氏寻根溯源的重要依据,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朝宗谒祖的人文景点。
&&&&&&&&&&&&&&&&&&&&&&&&&
8、河北小兴州& & & 河北小兴州是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官方组织移民的又一集散之地。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克元大都北京,元顺帝北遁,元朝灭亡。元朝残余势力虽然退居漠北,但仍有相当的军事实力对明王朝北边构成很大的威胁。为此洪武初年到洪武末年,在长城以外,东起辽东,西至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东西两千余里,南北数百里的广大地区,屯兵卫戍。同时,为恢复和发展北平地区因战乱遭受破坏的社会经济多次从燕山以北广大地区(俗称山后)向北平附近移民。& & & 及至永乐皇帝登基,为进一步巩固、发展北平地区社会经济,确保京城安全,先后抽调长城以北27个卫所的将士圴5万人,在北京附近屯边戍守。同时,多次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安置于良乡、顺义、平谷、大兴、宛平、通州、蓟县、宝坻、香河、遵化、卢龙、武清、丰润、清苑、容城、新城、安国、徐水、任丘、涞水、霸州、定兴等地区和河北各县,移民总数达数十万之多。涉及到张、王、李、刘、梁、孙、崔、邓、杜、魏、邢、徐等数十个姓氏。& & & 由于小兴州是长城古北口外的第一重镇,位于辽东、内蒙古南下北京的交通要冲,因而也就成为历次移民的集散中心。由于年久日深,历次移民后裔,难以确知其祖上原籍所在,往往把先祖迁徙的集散之地视作先人故籍祖地。因而在河北、山东、东北一带现存的众多族谱家乘中,追溯家世渊源时,多称其“先世自小兴州,徙至XX地”。久而久之,小兴州成为河北、内蒙古、山东、东北等地众多姓氏寻根问祖的朝宗祖地。& & & 上述八大移民祖地,北起关外的小兴州,南至广东的珠玑巷,东起山东枣林庄,西至湖北孝感乡,基本上涵括了清代以前汉族活动的主要区域,反映了姓氏迁徙的大致脉络,是不同地域的家族姓氏寻根溯源的重要依据,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朝宗谒祖的人文景点。
  《走西口》是一首古老的山西民歌,据说它已经流传了一两百年。  这首歌不但山西人会唱,山西邻近的内蒙、陕西,甚至更远一点的宁夏、青海、甘肃也有许多人会唱。
  中国有句老话叫“十里不同音”,说的是民歌有很强的地域性。之所以西北许多地方的人会唱《走西口》,原因大概是,当时有许多山西人曾到过这些地方,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这首歌,时间长了,当地人也学会了。  包头,现在是内蒙古草原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超过两百万。在一百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个叫包克图的小村子。包头人说,因为山西人到这里做生意,才一点一点有了今天包头城的雏型,现在包头城里还流传着“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这样的说法。复盛公就是山西一户姓乔的商人在一百多年前开的商号的名称。  山西,明、清两朝的许多地方志中,也提到了当时山西人到西北谋生的经历。由于有这种经历的人太多,在一些地方竟成了一种风俗。
  《太谷县志》中记载太谷县的人“耕种之外,咸善谋生,跋涉数千里率以为常”。
  《盂县志》中说“往往服贾于远方,虽数千里不辞”。
  《寿阳县志》说乡民“贸易于燕南塞北者亦居其半”。
【采访】梁小民 北京工商大学 教授
  问:山西人走西口的时间呢?
  答:大概是在明代的中期开始,那么截止时间大概到清朝末年,其中的高潮应该是在明末清初,这个时候数量是最大。
  问:何谓走西口呢?
  答:应该前后持续了将近三百年左右,而且应该说走西口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山西当时人口比较多,所以生活比较困难。于是呢?人口外迁,这是一部分人。另一部分人就是由于在内蒙这一带,当时的边防需要,所以晋商就是在明代中期时候,内蒙边防的需要发展起来的。那么一部分人走西口,就是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到口外去发展商业,发展贸易,以至于到后来的票号。所以走西口这个现象,实际上就是中国移民的一个部分。
相关链接&&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中李怀生去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