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足球场的足球操场,可以在六日随便进去踢球吗

解读“学生军”的中甲之惑 10问北理工足球队
关键词: 北理工;足球队;中甲;学生军
字体:  
北理工队员们冲甲成功后欣喜若狂。CFP供图
  (31日)下午的全国乙级联赛中,北京理工大学队通过点球大战,8比7战胜火车头队,以总比分9比8晋级明年的中甲联赛。这是学生军首次冲入中甲联赛。
  大学球队会冠名吗? 资金如何解决? 是否要引进外援? 工资是什么标准? 学生是踢球还是就业?如何完善梯队建设? 硬件设施如何达标? 非俱乐部形式能否注册? 学生军能拯救中国足球?北理工模式能长久?
  在全国的高校足球队中,北京理工大学队是被公认为有着最多传说的球队,关于他们的教练金志扬,关于他们创造的多场的大学生联赛不败纪录。10月31日,他们完成了从传说到传奇的蜕变,冲上中甲。北京理工大学队,一支由本科生和硕士生组成的业余队伍,淘汰了由职业球员组成的天津火车头队冲甲成功,创造了国内足球史上辉煌的一笔。“眼睛飞人”胡凯的成功已经让我们将目光投射到高校体育。北京理工的成功则再一次证明了体教结合这条路的可行性。
  他们快乐地享受着冲甲的过程,幸福回味着冲甲的结果,然而,当胜利的狂喜过后,这支“秀才兵”不得不面临一系列“成功的烦恼”:面对职业联赛的要求,球队的资金、场地将如何解决?面对职业联赛的残酷,他们该如何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打上了职业联赛的学子们,如何协调学习与训练、比赛的时间?队中的6名行将告别校园的研究生队员,踢球与就业,他们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人生路上总有很多十字路口,这群“天之骄子”们一边咀嚼着创造奇迹的喜悦,一边迷惘地看着未来……
  知识球队造就奇迹
  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于2000年正式组建,球队的前身是人大附中三高足球俱乐部一队,待到球员到了该上大学的年龄,由于填报志愿的差异,球队面临解散的危险。这时北京理工大学伸出了橄榄枝,该队的球员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入学统一考试后,以“特长生”的身份整体进入北理工。北理工球员都参加了高考,并通过了考试,符合国家政策。
  北京理工大学队的第一批20名队员都是清一色的“特招生”。一晃6年过去了,通过高考上来的学生让这支足球队逐渐壮大。这次北京理工大学队30名球员都是在校学生,其中8名为研究生、22人为本科生,成了中国职业足坛学历最高的球队。由于在2001年至2004年连续3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2003年,教育部曾以这支球队为班底首次派队参加了在韩国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金志扬担任球队的主教练。在那次比赛中,这支学生军不畏强敌,从死亡之组中出线并且最终获得了第7名的成绩。这在当时被看做是一个奇迹。正是这些荣誉让学校看到了希望,在得到一定资金支持后,北理工正式成立俱乐部出征全国足球乙级联赛。结果,头一次参加乙级联赛就获得中甲资格这在中国足坛是个奇迹。
  这支学生军在踢联赛的同时还得完成学业,这可是一件不轻松的事情。虽然很多在中超效力的职业球员也有所谓的大专或者是大本学历,但他们取得学历的路径一般是这样的――先到当地的运动技术学院注册学籍,然后就等着拿毕业证了,至于学业与课程根本就是走形式而已。这支学生军却不是这样,这些球员要和北理工大学的学生们一样每天参加学习,每天晚上要参加晚自习课。在学分体制中,他们与每一个北理工学子一样,只有完成所需要学分才能够毕业,否则,学校是不会发给他们学历证书的。
  当然,在北理工大学队中的确也有球员来自北京国安二队,他们是被俱乐部淘汰后通过高考进入北京理工大学深造的,但他们进入北京理工大学之后的主业仍然是学习。他们要和普通的理工大学学生一样,每天去大课堂参加不同学科的选修课程,只有到了下午4时,这些球员才陆续从各个教室汇集到理工大的操场,开始进行一个半小时的足球训练。主教练金志扬在训练中从不加时、加量,就是担心影响球员们的学业。训练之后,大部分球员都要参加晚自习课,学业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学生球员的心头。球队里的新生们天天为最难过的“高数”头疼不已。在训练条件上,他们也要和普通同学们共享学校操场。球队唯一配备的理疗师和按摩师,只是一名校医。在获得中甲资格的庆功宴上,理工校方领导给学生军提出要求,告诉他们明年打中甲,球员们第一任务仍然是学习。如果他们的成绩不及格,学校是不会帮忙改成绩的。
  可能有人会对此表示怀疑,这批队员能够一边踢球一边完成学业?也许通过北京理工校友在网上的留言,我们对他们能够有更多的了解。一位名叫“也是校友”的网友留言:“我们校队的队员学习也真的很刻苦哦,原来在主楼上自习的时候还经常能碰到他们也在上自习,好像是准备四六级之类的。去年上研究生英语的时候,我的同学还有人和校队的选到一个班的课呢。他们在学习上也许不像他们在体育上的成绩那么优秀,但是都很努力哦……他们真的做的是很努力了,所以还是为他们加油吧!”
  网友“BIT-FTPunion”留言:“您问‘职业运动员有时间完成学业吗?’这一点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他们一样要上课,要考试,而且不比我们松多少。经常可以见他们和大家一样上自习。他们的确只有下午3点到5点左右才能训练,其余时间体育场要上体育课。倘若不信,你可以跟踪一两个球员,看看他们一天的学习生活训练情况。”
  由于平日要上课学习,球队用于训练的时间并不算多,每天两小时左右。来自国安二队的张淼说:“现在我每天上、下午上课,下午4时之后训练。以前,我们二队在香河基地时,天天晚上睡不着觉,聊到很晚。现在,我是沾枕头就睡,主要还是学习累的。有时候外出比赛,还要请班上的女同学帮着抄笔记,回来复习。” 2003年进入了北理工的刘洋说,他正在攻读国际贸易和法学的双学位,他最烦恼的是英语六级考试,英语六级考了两次都差几分不过关。杨洋表示:“我不会先考虑明年的中甲,首先要把英语六级过了。”
  球队冲上甲级后,学业仍旧是这帮学生军生活中的主题。校长匡镜明说:“我已经和球队说过了,虽然你们冲甲成功了,拿了冠军,但是回来之后上课的进度要加快,考试照旧,标准也不能降低。你们这个冠军的成色很高,是一个真冠军,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的成色也不能低,绝不能拿一张假证书。”据悉,球队的成员大都来自管理经济学院,校方正在为球员制订专门的辅导策略,帮助他们把落下的课补回来。这将是他们在球场之外面临的最大难关。
  奇迹后面临生存问题
  北理工足球队成功晋级职业联赛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贺的事情。这说明在高校举办高水平运动队、体教结合的模式是有效的。但是,因为冲上了中甲这个中国足球第二级别的职业联赛,北京理工大学足球俱乐部马上要面对的就是所谓的中甲门槛:包括俱乐部的资产状况、主体育场的标准、训练基地的规模,甚至包括球员工资等等。对此,球队的辅导老师付大军表示,回京之后,俱乐部会在学校领导的主持下,邀请中国足协有关领导、教育专家、体育专家专门召开研讨会。“我们会通过这样积极的方式,使我们这支球队、我们的俱乐部向职业化靠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中国足球史话:学生军北理工
我的图书馆
中国足球史话:学生军北理工
& 2000年9月,人大附中足球队一队的一批队员经过了高考,整在成绩合格的情况下,被整体招入了北京理工大学,既作为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也作为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的队员。经过数年的磨砺,北理工足球队在全国大学生足球队当中,已经处于了顶级水平。
(图)北理工是中国足球的一个现象
有“北京足球教父”之称的金志扬,2003年开始探索“体教结合”的道路。当年,他执教北京理工大学队参加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并被聘任为北理工的教授。2006年,北理工在中乙拿到了冠军,成功冲上了中甲联赛。这在中国足坛是破天荒的事情。
一支学生军,冲进了中国职业足球的第二级别联赛,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金志扬和北理工副校长杨宾被邀请到凤凰卫视做嘉宾。媒体对这支球队的兴趣也非常大,可能从来没有任何一支中甲球队能够吸引如此多的关注度。
【一鸣惊人】
在2007赛季的中甲联赛开打前,北理工和北京国安进行了一场热身赛。虽然不是正式比赛,但2-2的比分依旧让很多人意料不到。但这只是个开始,在3月31日的中甲赛季揭幕战上,北理工又做到了一鸣惊人。
在南京的五台山体育场,北理工做客面对中甲老牌球队南京有有。北理工的校领导十分重视,来到南京现场观战。部分北京理工的学生坐了一晚上火车,来到南京为球队加油。
比赛开始之后双方拼抢非常激烈,北理工虽然初登中甲赛场,但没有任何畏首畏尾。比赛一直打到全场伤停补时,北理工的杨阳送出传中,杨思源头球破门,帮助北理工绝杀了对手!
(图)杨思源绝杀南京有有
这场球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大家都想看看这支学生军征战中甲联赛,能打成什么样子。结果北理工成功取得开门红,这又掀起了一波关于“北理工模式”的讨论热潮。但是,除了中甲联赛,北理工还要参加很多比赛。多线作战,是他们和其他中甲球队相比比较大的劣势。
7月中旬,他们要代表北京参加全国大运会;8月,他们要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大运会;还有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以及北京市大学生甲级联赛等比赛。当然,北理工在对待这些赛事的时候,可以用二线队员、替补队员,或是以拼盘组队的方式参加,但多少还是会对球队造成一定的影响。加上本身队伍也是一匹升班马,因此,北理工整个中甲赛季的大部分时间都处在保级区附近。
但比较幸运的是,那一年的呼和浩特队在赛季中途宣布退出,所以中甲只剩下了一个降级名额。最终,北理工以倒数第三成功保级。对于学生军来说,这就是很大的成功。
【“我们是风,不被左右”】
每到北理工主场比赛的时候,赛前和中场休息时,总有一首动听的音乐响起。这是北理工的队歌《足球季风》,作词的是时任北理工艺术教育中心主任杨海滨老师(后来他担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作曲、演唱的是艺术教育中心的王颖老师。歌词里有一句:“我们是风,不被左右。”这句充满个性的歌词,体现了北理工的诸多与众不同之处。
首先是场地。经过中国足协的允许,北理工把主场设在了学校的东操场。这个场地即使放在全国各大高校里比,可能都不算是大的,座位数量有限——确切地说,主席台两边根本没有座位,大家只是坐在台阶上。而且这个操场只有一面看台,看台正对面就是学校的实验楼,中间隔着铁丝网。每到主场比赛的时候,除了入场观赛的学生和球迷,还会有人站在铁丝网外观看比赛,这也是北理工非常有特色的“铁丝网看台”。
(图)北京理工大学东操场
很多人都在质疑,北理工的队员真的是学生么?需要说明的是,2013赛季以前,北理工100%是学生军,不容置疑。即使是所谓“足球特长生”,也和其他学生一样,是需要正常上课、参加考试的,如果考不过,也会挂科、毕不了业。有许多人说,“足球特长生”一定是分数特别低的特招,文化课可以忽略不计。这种说法既不了解国家的特招制度,也不了解北理工本身。他们绝对不像很多人所认为的不用上课,只管踢球。那个时候,在课余时间,北理工足球队只能保证两小时的训练。临近考试的时候,他们甚至在训练当中都凑不齐人。他们首先是学生。
另外,北理工的学生球员,不像一些人说的是什么“足球专业”。北理工没有所谓的“足球专业”。上赛季北理工队队长韩光徽,是学国际贸易的,学生球员都各自有各自的专业,不存在“足球专业”的学生,也不是什么体校出来的。
中国人希望体育和教育可以同步进行,但却不相信可以真正实现。当真正有人做到的时候,质疑之声会非常多,而且更显著的一个特点是,这些质疑的人,大多数是根本没有去了解过真实情况的人,只凭道听途说,张嘴就来。北理工的学生球员,既要面临学习压力,也要面临赛场上的压力,更要面临各种不负责任的中伤。他们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拥有更全面的素质,却被当成了“不用学习的特招生”,成为了被猜疑的对象。
2013赛季开始,北理工俱乐部化。俱乐部化带来的一个变动,就是每年北理工开始引进职业球员了。为了保级,每年北理工基本都会用满5个内援名额。但由于学校的教育经费不能动,北理工足球队只能依靠有限的赞助和校友基金会来生存。这些新援,基本都会以租借或者自由转会的方式加盟。所以,北理工无法引进真正的强援。
新援拿的工资比学生球员高,但他们不用上课,也没有北理工的文凭;学生球员严格意义上讲没有工资,每个月只有学校发的一点点训练津贴,基本也就几百元而已。据金志扬在2015年年底透露,当时的标准是大一的200元,大二400元,大三600元,大四800元,研究生是800-1000元。虽然比不得大俱乐部,但由于依托于学校,即使工资、津贴少,北理工从未出现过拖欠的情况。
但不可否认的是,俱乐部化之后,北理工每年引进5名职业球员,加上三个外援,上场比赛的球员里,真正的学生球员在减少。2015赛季,每场比赛北理工的首发阵容里,基本只有二到四个学生球员。
(图)停球者为马尔奎斯,北理工物美价廉的乌拉圭前锋
在外援的引进上,北理工只能选择物美价廉的外援。2015赛季,北理工马尔奎斯、胡里奥和纳沙里奥三名乌拉圭外援,总共才花了30万美元。但这三名外援的表现都非常出色,绝不比其他中甲球队重金引进的外援差。
【中甲联赛征战9年】
北理工在中甲踢了多年的保级战,保级经验丰富。但是他们最大的困难不是场地、不是经费,而是每年都有学生要毕业。学生球员毕业,很多其实就等于挂靴了。这导致球队每年的人员变动都很大,没法稳定地拥有一套阵容。有的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读,近期转会去延边的韩光徽、转会去北控的刘天鑫都读到了研究生,而旧将杨阳读到了博士生。这样,他们还可以在球队里效力更长的时间。但大多数情况下,北理工的主力阵容,在新赛季开始前都会大改。
(图)北理工队长韩光徽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北理工一直在中甲顽强地生存着:
2007赛季,北理工第11名保级;
2008赛季,北理工第7名保级;
2009赛季,北理工第8名保级;
2010赛季,北理工第12名保级;
2011赛季,北理工第13名保级;
2012赛季,北理工第14名保级;
2013赛季,北理工第9名保级;
2014赛季,北理工第9名保级。
连续8年,学生军留在中甲,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而2015赛季降入中乙,也是因为诸多不利因素造成的。
其实,北理工的2015赛季开局不错,首轮他们就在秦皇岛拿下了冲超热门球队河北华夏幸福。但从第7轮开始,北理工9轮不胜,一下就掉到了降级区。这还是和球队多线作战的问题有关。
2015年夏天,北理工许多球员要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陈子轩、崔博宇、崔梦旭、郭子印、韩光徽、何子超、胡明、金迪川崎、静轩、李思晨、刘天鑫、裴徐俊杰、王伟、燕翔山被抽调。连续作战,让球员都很疲劳。队长韩光徽后来受伤,缺席了下半赛季的大部分比赛,这也让北理工在阵容上更加捉襟见肘。
(图)2015赛季的降级是由多个不利因素造成的
倒数第二轮,北理工3-1拿下青岛中能。同时,保级对手湖南湘涛输球,北理工积分追平了湘涛。最后一轮,北理工客场挑战已经降级的江西联盛,而湘涛主场对阵中甲劲旅哈尔滨毅腾。这是一个保级的大好机会。
最后一轮,北理工客场2-1拿下了江西联盛。在另一场比赛,湘涛领先了几乎90分钟,但在最后时刻被哈尔滨毅腾扳平。就当所有人认为北理工将第9年保级成功的时候,补时阶段,湘涛队的李想打进绝杀球,2-1,湘涛凭借相互胜负关系的优势保级!
【体教结合的道路】
李想曾效力于北理工。这位球队旧将,亲手将学生军送进了中乙。降级之后,刘天鑫、韩光徽等面临毕业的球员纷纷转会其他中甲球队,完成了由学生到职业球员的转变。而他们是真正从校园走出的球员,来到北理工之前并没有职业足球的经历。这也是北理工为中国足球做出的贡献之一。
至于来年的打算,北理工决定还是要参加中乙,但到底具体怎么搞,未来路在何方,谁也不知道。金志扬曾说:“中甲联赛整体的投资大了,外援水平也高了,我们的压力也就更大了。我想,我们北理工最终在本赛季降级,说明中甲正按照职业化的方向向前走,这也不是坏事。我们北理工打到这里,也是为中国足球的改革贡献了一份力量。”
(图)金志扬的努力,为中国足球的改革贡献了一份力量
诚然,随着中超联赛的火爆,中甲联赛的门槛也在飞速提升。权健、北控、人和等球队在赛季开始前的投入,甚至超过了几年前中超球队的投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军”已经很难在中甲联赛中生存。作为中国职业足球的一个“现象”,他们的辉煌时期告一段落。
虽然屡屡遭到质疑:北理工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校园足球?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认可的是,作为球员,能够在高校当中学习,他们未来的道路也随之被拓宽。既学习也踢球,这是真正的全面发展。北理工所探索的道路,是一条体教结合,体育回归教育的道路。无论他们这种模式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需要为他们的努力致敬。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北京理工大学足球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理工大学足球特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