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最干部作风突出问题的问题是什么

人口与就业问题:人口问题是目前我国最为突出的国情;一.最为突出的“中国特色”(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最为突出的“中国;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这里首次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变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于中国的人口问题,温家宝总理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正灵樊政
人口与就业问题:人口问题是目前我国最为突出的国情问题
一. 最为突出的“中国特色” (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最为突出的“中国特色”。这一点也是我们备考申论考试,深入系统地从公务员的角度思考中国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点。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这里首次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变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明确强调了人口增长的因素,也就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中国的人口问题,温家宝总理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指出:“人多,不发达,这是中国的两大国情。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变成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大的经济总量,只要除以13亿,就会变成很低的人均水平。”(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和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思路与目标,明确“十一五”时期人口发展的主要任务,动员社会资源,促进人口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和增长源泉。
(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人口形势
21世纪上半叶,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我国将先后迎来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和老年人口三大高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国人口形势依然严峻,人口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人口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将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人口总量大且持续增长,低生育水平不稳定。
未来十几年我国总人口(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下同)每年仍将净增800万人―1000万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左右的目标,总和生育率必须稳定在1.8左右。按此预测,2010年和2020年的人口总量将分别达13.6亿人和14.5亿人;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本世纪30年代,
达15亿人左右。(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未来十几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小高峰;9000多万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上述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将使出生率有所回升,出生人口数有所增加。
部分群众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要求还存在差距,中西部地区生育水平明显高于东部地区,部分农村地区和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问题仍比较严重,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二)人口素质总体不高,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健康素质较低。由生物、社会、行为与环境综合所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
4%―6%,个别地区达8%以上。据估计,全国每年约有20万―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逐渐显现出来的缺陷,先天残疾儿童总数达80万人―120万人,直接影响近百万个家庭、几百万人的生产和生活,并给全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和负担。各种地方病、传染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全国现有智力残疾人约544万人,精神障碍患者约1600万人。乙肝病毒携带者达1.2亿人,艾滋病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科学文化素质总体不高。我国人均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15岁以上文盲达8507万人,农村15岁―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7.6%,25岁―64岁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4.63%。目前,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4%,且一半以上技师和高级技师年龄在45岁以上。2005年我国每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仅有17人。
道德素质建设亟待加强。部分人群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三)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2005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7.7%以上,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11.0%以上;到2020年,预计将分别达11.2%和16.1%,老年人口分别为1.64亿人和2.34亿人。到本世纪中叶,预计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预计80岁以上老年人口到2020年达2200万人,到2050年达8300万人。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增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受人口流动迁移影响,农村老龄问题更为严重。(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据统计,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2000年为116.86,2005年为118.58,严重偏离正常范围。到2020年,预计20岁―45岁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过高、持续时间过长,将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庞大且保持增长态势。据预测,到2016年,15岁―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0.1亿人,到2020年达10亿人左右;15岁―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于2013年达到峰值9.32亿人,到2020年达9.30亿人左右。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使扩大就业和减少失业成为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区域间人口发展差异明显。农村、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面临生育水平较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文盲率高、孕产妇死亡率较高、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等问题,留守老人、儿童的照料和教育问题突出;城镇与农村人口社会保障水平不平衡。城乡间、地区间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没有明显改善,由此引发的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四)流动迁移人口规模庞大,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严峻挑战。
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仍有1.5亿人―1.7亿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有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在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尤其是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流动人口的技能培训、就业、子女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及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等难度加大,流动人口基本权益保障亟待加强。
(五)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亟待建立健全。
资源瓶颈约束趋紧。未来十几年,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我国供水总量能够满足人口增长和城镇化发展的需求,但城市供水水源结构单一,供水保障率不高,干旱年份缺水严重,农村人口不能使用清洁饮用水问题还未解决,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的任务依然艰巨。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粮食需求量持续增长,对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资源破坏严重、草原退化、土地沙化和石漠化、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湿地萎缩。今后一个时期,环境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污染将向农村蔓延。生态脆弱地区难以承载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居环境质量改善的难度加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抚养比相
对较低、人力资源丰富、储蓄率较高的人口红利期。应对复杂的人口形势,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人口工作全局,明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用改革的思路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三、“十一五”时期和2020年人口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制度创新,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坚持用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与分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把提高人口素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确立和发挥人口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能动作用,协调人口与经济社会政策。把人口规划与就业规划、城市和村镇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和资源发展利用规划等结合起来。
坚持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经济等手段,完善人口宏观调控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人口工作新格局。
坚持分类指导。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战略导向和政策重点应有所不同。(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三)人口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人口发展目标:人口总量控制在13.6亿人以内;人口素质明显提高;群众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出生缺陷发生率逐步降低,婴儿死亡率降到14.9‰,孕产妇死亡率降到40/10万;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年左右;就业持续增长;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贫困发生率继续下降;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城镇化率达到47%左右;有效缓解城乡间、区域间差距扩大的势头;人居环境有所改善。
2020年人口发展目标:人口总量控制在14.5亿人左右;人口素质大幅度提高;群众普遍享有较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出生缺陷发生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持续下降;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年左右;就业比较充分;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城乡间、区域间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扭转;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四、“十一五”时期人口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综合运用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确保低生育水平稳定。
保持现行生育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十一五”时期,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党政第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稳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队伍不动摇,不断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不动摇。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坚持依法行政、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导向相结合,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经济等手段,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开展国策、国情、人口形势教育,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宣传,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提高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能力,改善计划生育家庭生产生活条件。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低生育水平面临的反弹风险,将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8左右,确保人口总量目标的实现。(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建立和完善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逐步形成以奖励扶助、困难救助、养老和医疗扶助等为主体的较为完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面推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长效节育措施奖励、节育手术保险、城市计划生育夫妇年老一次性奖励等制度。对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通过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以及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等制度予以帮助。在就业培训、合作医疗、扶贫开发、宅基地划分、改水改厕、沼气应用、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制定和完善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按照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社会监督等职责分设原则,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对象领到奖励扶助金和享受优惠政策。(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建立健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形成特色鲜明的行政部门、服务机构、自治组织、群众团体目标一致、上下互动、信息共享、运转高效的科学管理格局。全面实施《“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切实加强面向基层的服务体系建设。国家重点支持中西部县(市、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外语学习资料、中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申论热点主题分析――人口问题是目前我国最为突出的国情问题18等内容。 
 申论热点主题分析――户籍管理制度改革_公务员考试_资格...问题 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为...流动人口问题的实质是户籍制度,因户籍身份的不同,...  现实情况使人们对此越来越持分析 态度。然而这种说法的确突出了国情的某些特点。...人口过多、持续增长并带来人口规模继续膨胀,仍然是我国 当前面临的首要人口问题...  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申论热点主题分析申论热点主题分析隐藏&& 积极应对人口...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 ...  (二)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养老保险...由此可见申论考试备资料,备热点尤为重要,联创世华公考研究中心会陆续给大家讲解...  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申论范文-中国人口问题 隐藏&& 2010 年公考申论热点:我国人口发展面临...  江西事业单位考试网 /jiangxi/ 2016 年江西事业单位申论热点:改善人口问题中公江西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江西事业单位考试,特意...  2015浙江公务员申论热点:转型中国的人口之忧_公务员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考情分析】 一、当前我国人口呈现的新问题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  申论热点主题分析申论热点主题分析隐藏&& 就业是民生之本 一. 就业是民生之本 。 就业是民生之本。 2010 年前后几年将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 我国劳动...  2011 申论热点问题解析 热点理论素材 热点理论素材 l...人才成长的广阔空间,把 人口压力变为发展经济和参与...根据特定的国情和需求,我国提出,要把科 技进步和...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姚景源:现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姚景源|中国经济|产能过剩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姚景源:现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
  新华网消息 第三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年会16日召开,国务院参事室物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中国经济增速虽在合理范围,但应该看到其面临的下行风险,他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主要特征是三期叠加,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耗期。
  目前中国经济处在增长速度换档期。从1978年到现在,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6年,中国平均增长速度9.8%。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3645亿,现在已经超过56万亿,城市人均收入343元,农民一年收入只有133元。从人类近代经济史上来看,先是日本,再是亚洲四小龙,经历了高速增长,日本高速增长时期增长速度和我们这些年大体相当,日本高速增长持续15年,亚洲四小龙持续20多年。从经济学原理角度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也不可能长时间保持高速增长,经过一个持续、长时间增长之后,增长适度回落本身就是经济规律要求。
  姚景源指出,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过去长时间累计了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使整个经济保持可持续性,需要把经济增长速度适度降下来。
  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两个红利,一是改革红利,农村取消人民公社,城市把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为整个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深水期,经过30多年改革现在面临难啃的硬骨头,需要让增长速度换档适度回落,这样才能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另外一个红利是人口红利。过去中国人口红利,几亿青年不怕苦不怕累,踏踏实实工作,但是中国现在劳动年龄人口每年以二三百万在减少。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减少,另外一方面,老龄化速度在不断地加快。十年来,中国80岁以上老人数量翻了一番,现在中国老年人数量已经突破两亿,显然这种人口红利的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除了这两个红利以外,资源环境不堪重负,过去增长方式过于粗放,高能耗、高物耗,我们自身的资源也难以支撑继续走粗放增长之路。怎么样才能把这个增长方式转过来?还是要把增长速度换档。“我们没有权力把恶劣环境留给子孙后代,资源环境如此不堪重负,也要求我们经济增长速度换档。”姚景源说。?
  其次,目前中国经济处在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姚景源指出,中国经济深层次最大问题就是结构问题。第一产业农业还极其薄弱,尽管粮食连续十年丰收,去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200亿斤,但进口仍超过七千万吨,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非常低,现在中国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两亩八分地,按照家庭年产承包,一家一户十亩地以下的家庭,占农户总数85%,分散小农状态不适合整个市场经济发展。
  第二产业大而不强,据联合国统计,在440种重要工业产品当中,中国281种产量世界第一,但是却处于国际分工下游、末端,所以缺少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刻不容缓。
  第三产业占的比重太低。不但比重低,层次也低,特别是缺少现代服务业,包括证券基金业,结构调整突破口,就在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姚景源指出,对于结构调整,我们现在最突出的面对一个问题就是产能过剩,怎么化解产能过剩,显然需要阵痛、痛苦,但结构调整是其必由之路。
  他认为,现在面对这么复杂的局面,要坚持两分法,辩证看三期,既把它看成是一个挑战,确实是摆在面前的一个挑战,另外,还要看成中国经济能够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走到一个新的增长平台的重大机遇,只要科学地处理好这三期叠加,中国经济就能够把挑战化为更大的机遇,然后推动整个经济保持更好可持续增长和更为辉煌的成就。(高方圆)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清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