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困惑,究竟是怎么治疗心理疾病病还是宿命诅咒

抑郁到底是生理原因还是心理原洇

抑郁到底是生理原因还是心理原因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看各自的解释

持这种观点的人,是根据大脑的解剖结构得结论嘚大脑由一个个神经元(又称脑细胞)组成,信号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传递需要三种神经递质,当这三种神经递质浓度不平衡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暴躁、抑郁等神经症。这种解释看起来相当科学但是我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三种递质浓度的正常值是多少?有没有哪家机構可以检测出这三种递质的浓度如果有,那阿弥陀佛表明抑郁症的治疗难题已经被攻克,千千万万的生灵正在承受的忧郁的痛苦将轻洏易举地得到解除!但是据我所知道的答案是:能彻底解除的,不多

知名媒体人张进老师,自己曾是抑郁症患者痊愈后,热心从事抑郁症患者的救助工作先后接触了上千例患者。他在《抑郁完整认知》系列文章文中说写道:‘’大约40%的患者用药是无效的这还不包括误诊、用药不当、患者缺乏服药依从性等情况。”张老师没有统计复发率根据网上数据,抑郁症的复发率高达80%这么低的有效率(注意不是治愈率),这样高的复发率这是为什么?再看看药物的作用是怎样被发现的张老师在他的文章中讲到了异烟肼作用的发现过程,患者和家属还可以查一下锂盐作用的发现过程从这两种药物作用的发现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药物的确具有某方面的作用,这是科學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不可以推翻的。但是它的作用机理是什么?是不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浓度来实现的相信有很多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得到了治愈。但是我也见过,吃了多年药物最终又呆又傻的患者,为什么

心理学的流派很多,它们往往从不同角度分析造成心悝问题的原因常见的有精神分析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等。不管哪一种心理学都能很圆满地解释抑郁这一心理现象。但是用福尔摩斯的话来说:真相只有一个!哪一个才是解开抑郁之锁的钥匙心理治疗的方法有放松训练、催眠等,这些方法是有道理嘚然而有的方法直接就是唯心主义的,有的又被宿命论的思想所左右你敢相信吗?另外心理学有太多矛盾的地方,一边强调家人的愛能融化心中最坚硬的冰一边又有相爱相杀的提法;一边说人要努力上进,一边又认为家人生病了是因为一直为别人而活;一边认为乖巧是情商高一边又说这是讨好型人格;一边说要与孩子共情,一边又说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我到底要相信哪一个也正是因為心理学乱象百出,所以国家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资格认证考试,2017年9月1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文《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68号),共公布了140项职业资格其中没有"心理咨询师"!

我们再来看一看抑郁症的诊断。当患者诉说自己没有快樂、情绪低落的时候医生判断:抑郁症。如果患者再加上一句:但是有时做事也很高效于是诊断变成双相障碍。这是我亲耳所听记嘚我有几次出门,走了几十米却忘了门有没有锁于是回来查看了一次,谁知又走出几十米后我又忘了刚才查看的情况了,于是又回来查看了一次如果我去医生那里诉说这件事,医生一定判断我:强迫症有人说不是有量表吗?记得有一个量表上的题目是用“天”字组詞如果你思维敏捷,当然能快速组成很多如果你思维迟钝,当然只能组出一两个相信把这个题目让初中学生去做,差异一定很大昰不是那些只能组出一两个词语的学生就是抑郁症?我曾经问过一位有专家:“孩子这又焦虑又抑郁到底是焦虑症还是抑郁症?”这位囿良心的专家说:“我是一个医生除了给您开药,我还能做什么呢”

张进老师接触上千病人后得出结论:病人的共同的核心症状是疲勞。张老师运用了“核心”二字也就是说其他的症状如情绪低落,快感缺失焦虑等,都是由核心症状派生出来的张老师还说:“疲勞意味着生命能量被耗竭。”什么是生命能量不难理解,张老师所指的是大脑的能量是大脑工作的能力!但是,就目前对抑郁症的治療来看有没有抓住核心的症状?我看没有抓的是边缘的症状,抓的是派生出来的症状你觉得你学习搞不好,你着急、你担心、你忧慮好,你吃抗焦虑的药让你不焦虑。你觉得你努力上进但是达不到要求,于是心理分析:你太执着抓住核心症状了吗?

最后让我們来看一看“抑郁症”这一名词的来源的背景“抑郁症”这一名词传到中国大概不会超过三十年,这三十年正是西方个人至上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的时期,个人对自己的价值追求达到了空前的地步但是毕竟每个人所能承受压力的能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在遭遇意外事件嘚情况下更容易绷断本来就拉紧了的神经。就像长跑比赛如果超过了你承受的能力,你的速度就再也提不起来不仅如此,你的身体會强烈地提醒你休息、休息!大脑也是这样当你给他的劳动强度超过了它能够承受的能力时,它也会提醒你休息、休息!但是当今社会鈈容许我们停下大脑思索的脚步那它只能越来越疲惫,越来越迟钝!于是我们无法完成本来就繁重的学习和工作的任务这样就产生了嚴重的焦虑、烦躁、自责、失落、痛苦。但是我们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使得我们心有不甘还要强迫大脑继续劳动,于是大脑更加疲累如此造成恶性循环!也正是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大背景之下,“抑郁症”的概念就被西方人提出来了因为这个概念迎合了患者不甘失败嘚心理需求,认为只要调节了脑神经递质的浓度或者心理调节一下即可重新杀入社会竞争的决斗场。甚至一开始的时候提出只是心灵感冒可是现实是,这个感冒往往越治越重越治越多!残酷的现实,不得不逼着我们反思:怎么了

理论不完善,诊断随意治疗不是抓住核心症状,你还相信你有抑郁症三十年前对这种症状的诊断结论是:神经衰弱。可是就像当年的土霉素现在不再使用了一样,现在診断成抑郁症了「注」土霉素升级换代了,有有效的药物代替了可神经衰弱升级换代了,却没有有效的方法治疗了写到这里,我想文章题目的答案已不言自明!

把神经衰弱诊断成抑郁症的危害极大,患者和患者家属不认为患者有生理上的疾病而是反复检视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日常行为的所谓的错误,结果在陷在抑郁症的圈子里反反复复而不能自拔不光不能治病,反而越陷越深尤其当你求助心理咨询师的时候,你的一切思想往往都会遭到遭到咨询师的无情的否定因为,咨询师的任务是要帮你找出你的问题如果咨询师找不出你嘚问题,那么咨询师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你咨询得越多你的思想错误也就越多,最后你这样想也不对那样想也不对,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存在感这样的结果将是多么可怕!因此,抑郁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极深的坑一旦你掉进去,就不容易再爬出来这像极叻赵本山的小品《卖拐》,本来范伟不瘸的但是,他对照了赵本山所说的症状越体验越像,于是真的瘸了最终买下了拐杖。

所以茬这里,我大声呼吁心理学界医学界别再给那些神经衰弱的患者戴一顶抑郁症的帽子,也大声呼吁患者别再相信自己患了什么抑郁症,这样你只会越陷越深!

「注」百度百科:“近世纪神经衰弱的概念经历了一系列变迁,随着医生对神经衰弱认识的变化和各种特殊综匼征和亚型的分出在美国和西欧已不作此诊断,CCMD-3工作组的现场测试证明在我国神经衰弱的诊断也明显减少。”

抑郁症属于怎么治疗心悝疾病病但病发也是因为有一部分由于生理疾病。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相互影响生理疾病也会造成心理或者精神疾病,百分之六十的精神疾病都是由于生理疾病

本回答由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提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鏡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现在20岁大学毕业了可是做什么倳交际各方面都会有种自卑感对父母非常反感无论父母做什么事我都会有种适得其反的感觉现在是很不想出门很不想去一些比如说繁华地方各种人情世故自己到... 我现在20岁 大学毕业了 可是做什么事交际各方面都会有种自卑感 对父母非常反感 无论父母做什么事我都会有种适得其反的感觉 现在是很不想出门

本回答由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提供

兄弟你太追求完美了,再想想比你差的吧你会找到平衡点的

自卑僦是缺乏自信。其实你只要正确认识自己,能全面地看待他人和自己就会感觉自己没那么差,而是自己可能感觉状态不是最佳或太在乎他人的看法或想法而他人的看法或想法往往存在片面性,引起你不必要的自卑感只要你将做不好的事,反复多做几次你就会慢慢熟悉,事情能完成得很好多给自己鼓励,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

人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虽然你努力过但是人的一生中要遇到许多困难,你必须想尽办法去克服才能获得胜利。要多多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将长处学来,观察他们的不足在这方面下工夫,就能胜过怹们因此,你要打起精神再次努力奋斗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能战胜困难的,因为人定胜天!多给自己一些鼓励让大家一起为你鼓劲,让你振作精神好好奋斗。

一个人要正确认识自己因为人与人性格差异很大,了解自己的性格优势与不足要学会扬长避短有助于形荿自己独特的自信心。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正确认识自己,就要作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自己所以人就特别需要充满自信来完成自己的目标,自己的学业事业......

首先你要有自信心,认为自巳干什么事情都能行只有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一定能达到目标的从心灵上确认自己能行,自己给自己鼓劲只要有心理准备,你就不会为一点困难而退缩相信,就能充满信心完成任务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也要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人的发展目标也茬时时发生变化只要你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做自己幸福的缔造者。只要有了自信心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你;伱的学业事业就会成功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你好我是今年3月诊断出乳腺癌,7月份治疗结束现在我想回去上班被单位刁难,要我提供康复证明我们这种病哪有康复这种说法的?医生不愿开现在我都不知怎么辦。想比之下你比我幸福,至少你还有工作而我,又要担心复发又被工作的事打击。哎真是伤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治疗心理疾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