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世界为什么要从网络世界走出来

我对网络世界的看法
第一篇:《青少年对网络世界的看法.3doc》
青少年对网络世界的看法 网络的兴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青少年认为网络世界对他们的与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青少年而言,网络世界既有利又有弊。以下是青少年对网络世界的不同看法,有如下好处:
首先,青少年认为网络世界有助于在思想教育方面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青少年在网上可以“毫无顾忌”地与教育者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此外,经过此次对青少年的调查,有 32.5%的青少年认为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可以同时和多个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动,从而提高思想互动的频率,提高教育效果;有62.7%的上网青少年认为网络信息具有可下载性、可储存性等延时性特点,可延长青少年和教育者思想互动的时间,为青少年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必要时还能及时化解矛盾,起到温暖人心,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力的作用。
其次,青少年认为网络世界带给他们的影响是改变了他们的学习方式。他们当中,有18.3%的青少年通过阅读网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他们潜移默化地学习了现代的发散性思维方法,懂得在处理复杂事物时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从而改变传统线性思维固有的死板和狭隘。网络还使青少年对世界的认识大大超出他们所能直接体验的生存世界。
最后,青少年认为网络世界可以加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青少年扩大交往的范围;网上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
关系的建立为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缓冲的空间;网络还为青少年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的练兵场,有助于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当我们享受到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方便时,各种各样的网络问题也如影随形,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青少年认为网络游戏带来的问题是容易滋生未成年人的暴力倾向。在
调查的40名青少年中,24人认为由于未成年人人格尚未健全,极易受到游戏中所渲染的暴力因素的影响;电脑中许多公开张扬打斗杀戮的场面会给他们带来强烈而持续的刺激,使他们长久地不能从虚幻世界中脱身。当他们对电脑中的暴力现象习以为常时,当他们在实际生
活中遇到不如意不称心的事情时,便会习惯性地以暴力手段解决问
第二, 第二,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逐渐被网络世界中的垃圾信息弱化。青
少年的调查显示,有 60%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
息。这些信息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
第三, 第三,青少年受网络世界的影响,改变正常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
有14.2%的青少年表示他们曾受网络世界的影响,改变自己正常的人际关系与生活方式。他们的生活中变现了凡是都以自我为中心,集体
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等现象。
总而言之,网络世界既给青少年带来有利的一面,也带来影响。
第二篇:《我对网络的看法》
我对网络的看法
众所周知,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发展的,前进的。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由奴隶社会再发展到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再前进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文明进步。现在是一个21世纪的数字时代,是一个充满科技的时代,而网络——今后最强劲的技术趋势,它使信息装置将无处不在,这将大大提高我们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电脑是个伟大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好的证明。电脑如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又无时无刻不在,大公司、小商店、医院、学校、银行等等,你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它,今天电脑更是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里。我们绝对可以说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
网络是神奇的,是有益的。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大的方便。你想要找资料,想用时少,而资料全?你不用再埋头工作在图书馆里了,你只要在电脑里输入你要查询的资料,就可以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网络,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帮你大功告成。当你有什么烦恼的问题时,可千万别忘了它 。喔!试试让网络来帮助你,相信它一定可以帮你排忧解难,成为你工作和学习的好助手。
网络不但可以在工作和学习方面帮助你,更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你如果是因为时间的关系而不能准时地收看到社会新闻,了解不到国家大事的话,你只要上网,各种各样的新闻消息就尽在你的掌握之中了。由得人由于工作繁忙的缘故,不能去逛商店,网上也可以很方便得购买到东西。
网络更是一个通讯的好工具。你是否有远在异地的好朋友,你是不是很想与他联系。网络可以帮你!你可以通过上网与他交谈,倾诉你的肺腑之言,仿佛你们就在面对面地聊天。无论你们相处多远,相信网络可以使你们感觉近在咫尺。如果你有许多话要说,又找不到倾诉的对象,你也可以上网向一位你不认识的朋友说出你的心声,说不定你也会多一位好朋友呢。
当然,网络也是一把可怕的双刃剑!一个个鲜活的事实,血淋淋的教训摆在我们的面前:
一个15岁的男孩,眼看就要中考了。成绩一向优秀的他,自从迷恋网络游戏后,成绩一落千丈。他的爸爸忍无可忍,将他痛打一顿。他心里拗气,离家出走了。原本和睦的家庭,愁云密布。中考他没参加,而是躲在网吧里玩游戏,身上的钱很快花光了,他便回家找奶奶要钱。奶奶当然不肯给,苦口婆心地劝说,希望他迷途知返。谁知,他从厨房拿了把菜刀,在奶奶身上连砍数十下,致使老人当场死亡,他却抢走了她仅有的十几元……
网络是虚拟的,由多少人因迷恋网络而不能自拔啊!它让多少人沉迷其中,无力自拔!网络游戏吞噬了多少青少年美好年华!多少青少年因为网络而不择手段去偷、去抢,获取金钱!网络上随处可见的不健康东西,使多少幼小的、稚嫩的心灵扭曲!
我在网络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施展才华,展示个性。我要好好地利用网络,让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更好地造福于世界!网络使我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与网络交朋友,让它造福于人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第三篇:《我对网络粗暴语言的看法》
网络的发展给公共舆论体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同时也带来了网络语言暴力等消极影响。
暴力,指以强制手段侵犯他人的极端行为,是人类原始征服欲望支配下指向特定对象的侵犯与伤害。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在精神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网络语言暴力专指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中发生的以语言为媒介、对特定对象的辱骂攻击行为。 这些恶语相向的文字,往往是一定规模数量的网民们,因网络上发布的一些违背人类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以及触及人类道德底线的事件所发的言论。这些语言文字刻薄、恶毒甚至残忍,已经超出了对于这些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但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更将这种讨伐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然后导致线上甚至线下更加激烈的辱骂和攻击。代表事件有“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史上最毒后妈”、“死亡博客”、“很黄很暴力事件”等等,不胜枚举。这些评论与做法,不但严重地影响了事件当事人的精神状态,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更污染了整个网络舆论环境。 各式各样,愈演愈烈的网络语言暴力现象让我们不禁深深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或者究竟是哪些因素的合力造成了网民如此不冷静,非理性的表现。
互联网令所有媒体永远无法企及的一个特征就是它有着无限的容量,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袭来。面对大量高速度呈现的信息,人们应接不暇,往往只是快速切换浏览,不能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长时间接触网络就会降低人们的感知能力。当外界信息的输入超过人的正常负荷后,即信息过载,容易造成人的心理压力和思维混乱。人们过多的消费现成的网络信息,思维变得被动和僵化,变得碎片化,浅层化,形成表面的、狭隘的、被动式的思维习惯。 在大量的信息间快速的切换必然会导致思维过程的减少乃至消失,网络在不经意间让人们远离了那个崇尚思辨和理性的“阐释时代”。
  如一位学者所说:“就目前所见,广场政治的特性在网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姿态和情绪永远都比理性和冷静要有魅力。网民就像剧场里的观众,他不太关心你的思路是否清晰、推论是否严密,只要你的声音最大、手势最夸张、语言最有煽动性,只要你面带胜利的讥笑,那你就是最终的赢家。在这种论辩逻辑中,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人们最后比拼的居然是体力和耐力。”没有评论,没有说理,不讨论问题,只是
叫骂而已,网络语言暴力事件在这种缺乏理性的情况下一步步升级。
由此我们不难推论出为何产生具有随意性、非理性和情绪化特点的网络语言暴力。网络媒介的特性决定了网民面对纷繁复杂的过载信息时难以进行深入的思考,感性的刺激超越了理性的分析,严谨的论证丧失了对网民的吸引力。在众多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中,很多网民可能根本不知道甚至潜意识里也不想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只是在事件表象的基础上发表评论,甚至毫无道理地谩骂,有时针对博主或发帖人,有时是在网民之间。
社会心理学上将攻击行为定义为“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者言语行为。”网络语言暴力当属此范畴,而攻击行为的产生当有其相应的心理原因。心理学上对攻击行为的一个经典解释的便是挫折-攻击理论: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这里的挫折指的是,任何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事物。当我们达到一个目的的动机非常强烈,当我们预期满意的结果,却在行动过程中遇到阻碍时,挫折便产生了。”但是攻击的能量并非直接朝挫折源释放。我们学会克制直接的报复,特别当别人会对这种行为表示反对时。相反,我们会把我们的敌意转移到一些安全的目标上。 由此可以推论,当网民在现实生活中遇见上文所指的挫折时,这种挫折感所产生的攻击动机便促使人们在不需为自己言论负责的网上施以语言暴力。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又是讲求和谐一致,自我克制的集体主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重与家人,同事的关系,隐忍克制一直是中国乃至儒家文化的特点。
  网民的从众心理亦是网络语言暴力产生的助推器。从众—由于群体压力而引起的个体行为或信念的改变,即俗称的“随大流”。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即是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发挥效力。“大多数人力图避免因持有某种态度和信念而被孤立,因而在表达支配意见和不表达意见的人数增加的时候会放弃原有的想法和态度。选择与主导意见趋同。” 虽然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群体的压力不会像现实生活中那么明显和有力,但是,如果一旦语言与主流非理性情绪和暴力言论不一致,那么经常会引来大量言语的攻击。这会给异议者,或者说理性思维的持有者带来心理的不适。况且网络事件与网民的切身利益往往没有联系,网民通常不会为一个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的事件坚持己见而遭受语言暴力。同时如上文所分析,网络形成的公共领域,成为网民情绪的释放场,这种情绪化的非理性言论氛围,会影响虚拟空间中的其他参与者,激发他们的语言暴力倾向。当一群理性思维不占主导地
位的人在一起讨论时,往往会受到情绪的感染,不自觉地融入这样的言论场中,形成集体无意识的施暴。所以网络事件中理性的声音往往会消弭,非理性的暴力语言大行其道。
此外,网络粗暴语言也对汉语这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之一的语言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尤其在网络世界,随处可见谩骂的留言和跟帖,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纯粹的情感宣泄和恶意攻击,似乎非脏话、黑话不足以表达观点。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卷入网络论战的所谓社会名人、知识分子,甚至是名牌大学的老师,也同样肆无忌惮、满嘴脏话,其语言暴力倾向非常严重,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使得客观、冷静的沟通机制淹没在口水大战中。
  虽然说在众声喧哗之中,我们允许多种声音的存在,但语言暴力体现的正是如何对待多元声音的态度,这是考验我们文明水平的一块试金石。到底有哪些事情需要我们一定要用暴力的语言来表达立场与意见?谩骂侮辱能解决问题吗?不管别人的行为多么荒诞不经,也不必使用语言暴力。一些带有浓重的地域歧视色彩和侮辱性质的词汇,除了迅速传播我们文化中阴暗粗暴的一面、掩盖真善美、直接导致社会空气污秽外,并不能治愈日益累积的矛盾。
  更为遗憾的是,每次文化界、思想界、知识界在网络内外的论战,从简单的语言暴力中我们看到的都是清晰可见的极端主义倾向在大行其道,这使得长期以来艰难形成的文明面纱轻易地就被撕裂。
  事实上,网络语言暴力不仅仅是一个道德层面上的问题,更是一种文化失范的表征。由于历史原因,儒家传统中的礼义廉耻在现代中国人的心中已被严重摧残,而新生的主流价值取向又尚未得到充分的内化。简单的语言暴力正是这种无所依从的社会心态的折射。
因此,治理网络语言刻不容缓。
第四篇:《正确认识网络》
正确认识网络
一、设计理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无论在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互联网对学生的吸引都是强烈的。其中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下生活和网络生活的区别,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他们要网吧,不要学校;要鼠标,不要书包;要游戏,不要成绩,,,,许多家长、老师“谈网色变”,不得不面对与网络“抢”孩子的尴尬局面。而且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导致各种违纪违法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很多家庭和社会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面对这个“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虚拟世界,如何教育学生正确地利用网络资源,使其为学习、生活增添色彩。
本节课我们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利弊,了解不健康上网对学生的危害。学会预防网络成瘾的方法,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真正有效的做到趋利避害,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安全上网。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利与弊,了解不健康上网方式对学生的危害。从思想上彻底认识到远离网络游戏的必要性。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双面性。发扬网络积极的一面,减少其消极影响。
能力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中学生,处在当今的网络时代,更应该利用网络资源,搞好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科学合理上网,安全上网。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网络的双面性
难点: 怎样做到科学合理上网,安全上网
四、活动准备:1、制作课件2、编制小品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感受网络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导入:网络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针对这一事实,今天我们现场做一个调查:上过网的同学请举手;玩过网络游戏的请举手;有网友的请举手。(现场调查结果:百分之九十多的同学都有此三点经历。
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都是一只只小网虫啊,说起网络,大家可能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它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为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许许多多的便捷,让我们得到更多的享受。那么你认为网络有怎样的神奇作用呢?
学生各抒己见:方便、快速查询;迅速快捷购物;可以及时了解你想知道的一切情况......
(提示学生也可举实例来说明,注意结合学生的亲身体会,运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来谈谈网络的神奇作用。)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课件,结合调查学生实际,感受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认识网络危害
活动一、初步认识网瘾的危害:
网络世界是精彩的,但是网络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无奈,下面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内容。
课件展示内容:学生摘抄——迷恋网络
“我的身影时常出现在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我依恋上网络,有时能在网上游荡十几个小时而屁股一动都不动,甚至通宵达旦。有时夜晚起床解手,都会情不自禁地打开电脑到网上“溜达溜达”。白天学习无精打采,然而一摸键盘立刻神采奕奕。就像是人在吸毒一样,上瘾后没完没了,看来上网和吸毒可以画等号。我感觉我已经深深的中毒了,我成了网络中无数网虫的一员了,说到网虫我对它的理解是:一个人在网上吸食了“网络毒品”,以后逐渐上瘾,再以后死在了网络上。网络这把双刃剑把我“杀”死了,只是它“杀人”不见血。
提问:看了上面的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自由发言:原来网络在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潜在的危害呀。过于痴迷的会上瘾、会严重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的......我们应该正确对待。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引导总结出“网瘾”:
互联网(Internet)这种高科技时代的新兴媒体对方便人们学习、研究、工作和娱乐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应该正确对待。过于痴迷网络就会患上“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简称“网瘾”,并初步认识网瘾的危害。
设计意图:
1、通过观看日记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发他们思考网络行为利与弊的后果,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观看材料后,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网络行为,是否合理。激发学生初步思考怎样才是科学的上网?
活动二: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网络世界利与弊,切实体会迷恋网络的危害
教师:通过上面的材料我们知道,沉迷于网络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危害的,那么具体会有什么危害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小品,通过小品亲身体验一下他的危害。(同学上台表演自编小品):
上课前小明问小刚“你Q了吗?”?小刚回答说:“土,现在还有不Q的?”在课堂上小明递纸条给小刚:55QQ,5753(晚上玩QQ,不见不散)。小刚妈妈一般不会让他上网,于是告诉小明,说妈妈不会同意的。小明说:“笨呀,编个理由”,于是小刚决定回家骗妈妈。
晚上放学后小刚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网了,老师要我们上网查资料。”妈妈怀疑问:“真的?”“不信你去问老师!”“那快些,,,,”小刚进入房间,关上门,虽然妈妈不时的在门外催促,小刚还是边做作业边与小明聊天,聊得很开心......一直到深夜也没有完成作业。
第二天二人来到学校,同时向老师谎称自己生病,没有完成作业。并且课堂上无精打采,对课堂内容一无所知。但是下课后二人又立即生龙活虎,飞快跑出校门来到游戏机前“奋力拼杀”。通过表演反映在游戏世界的那种“废寝忘食”、的表情、动作、语言等。
教师提问:看完上面的小品,同学们你有什么感想?上面二人的行为如果不加约束,任其发展会给他们带来哪些潜在的不良危害?,
由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分散我们的精力,导致我们上课时精神恍惚;影响我们的学习;磨灭我们的理想;导致情绪不稳定和说谎话,容易诱发心理疾病(教师适当的指导)
教师总结:通过小品我们已经看到了迷恋网络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危害,所以我们不要沉溺于其中,轻则会影响我们的学习,重则就如吸食电子海洛因一样,会使人越来越难控制好自己,越陷越深,最终难以自拔。
下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内容,这些都是因为过于迷恋网络而造成的悲剧:
课件展示:案例1:日北京海淀区“蓝极速”网吧发生火灾,造成24死13伤的严重后果,经公安局调查,系人为纵火,两名涉嫌纵火嫌疑人案发后不久就被警方抓获,据北京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张策介绍,纵火嫌疑人张某、男、13岁,宋某、男、14岁,二人系北京市某初中学生,且均因父母离异后缺少家庭管教经常逃学。近半年来,二人一直居住在海淀区展春园宋某家一间房屋内。二人交代,他们经常去网吧玩,两周前在“蓝极速”网吧与服务员发生纠纷,于是起意报复,遂购买汽油纵火。
案例2:日上午9点33分,重庆沙坪坝区回龙坝镇中学初一(5)班的三名学生罗华、熊海和王东逃学后,他们在离开学校的48小时内,就在一家网吧里玩了大约44个小时的“传奇”游戏,其中熊海连续沉湎电脑游戏达3个通宵。三人走出网吧后,在极度困乏的情况下,他们竟躺在火车铁轨上睡觉,结果导致熊海和王东被疾驰而来的火车碾死,罗华滚下铁轨侥幸逃生。事后,
罗华对记者说:“如果不是在网吧玩昏了头,我的同学一定会被火车惊醒,他们绝不会死!”
教师提问:看过材料后你们现在又有什么感受?
由同学们相互讨论:很多学生会有这样的感触,“网瘾”猛如虎呀;网络的危害真是可怕啊,幸亏我还没有到哪一步;我可得小心点了,我有必要思考我自己的上网态度了......
教师:看着这一幕幕的悲剧,我相信大家都感触到了“网瘾”是猛如虎的,我想大家在心里会对网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今后学习生活中会正确合理利用网络的。
设计意图:
1、通过小品表演唤起学生对虚拟世界感受的思考,认识到迷恋网络会给我们带来种种危害。
2、通过小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展开讨论,,讲出自己对虚拟世界独立思考的感受与想法。
3、引导学生对现实学习中的因迷恋网络而造成的悲剧展开讨论,使其从思想上真正认识迷恋网络的严重危害,从而检讨自己平时的行为。
活动三:“我诉我心”及时的进行自省自律。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迷恋网络的危害。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出现过小品里的情况呢?平时在利用网络时自己有哪些不对行为?你有没有达到痴迷程度呢?现在我要进行一次调查:同学们不需写名字,但要真实填写。(向同学们发放“网络小调查”表)下面请同学们实话实说。
网络小调查:
1、你是否经常上网(),你上网的时候是否经常玩游戏和聊天()
2、你是不是在课下搜集了很多关于游戏的海报和手册等()
3、你是否特别喜欢谈论关于网络的问题()
4、你是否因为上网与父母发生争吵();你上网的时候是不是很烦家人的打扰?()
5、是否全神贯注于网络活动,下线后仍继续想上网的情景?()
6、是否觉得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网络上才能得到满足?()
7、是否向家人或师长撒谎以隐瞒自己涉入网络的程度?()
8、是否不能成功的减少和控制、停止网络的使用?()
这8个问题中,如果前4个问题都回答了“是”,后4个问题中有任何2个以上回答“是”,那么基本可以判定你也有“网络成瘾”的倾向了。
谁能告诉我应该怎样看待我们的行为呢?(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明理易,践行难。明明都知道要健康上网,可为什么我们当中还是有一些人会上网成瘾,不能自拔呢?这些人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学生回答主要会集中在:这些人对缺少网络,对网络认识不健全;上网方式不健康......(教师一旁适当指导)
通过学生讨论出什么是不健康上网方式:
1)某些网络游戏,似网络毒品,一玩就上瘾,且难以自拔。
2)现实感缺乏,网聊十几个小时而不下线,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3)暴力游戏导致抢劫和斗殴等犯罪行为发生。
4)色情游戏导致不健康性行为,例如裸聊等......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实话实说及时说出现实学习中自己存在的违规行为,并展开讨论,加深对网络危害的认识。
2、通过“我诉我心”,教师了解学生的网络行为和心理,引导进行自省自律,改变学生的认知,提高自律意识。
3通过网络小调查,组织学生了解自己的“网瘾”程度,促使学生进行自省自律,达成共识,我们要远离不健康的上网方式。
(三)、教师与同学共同制订安全上网规则
教师:“看来网络确实是有利也有害,不健康、不安全的上网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那么我们如何趋利弊害,健康上网呢?”
由师生共同讨论制定:上网安全规则八条:
第一条:切勿到网吧娱乐,远离不良网络游戏;选用安全网址,少儿不宜的网络不要进去,即使不小心进去,也要迅速离开。特别提示:网络是一柄双刃剑,稍不留意它就会刺向你。
第二条:切不可将网络游戏当作一种精神寄托而沉溺其中;上网并不能帮你解忧,你下线后问题依然会存在的,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受挫的青少年,不能只依靠网络来缓解压力和焦虑,应该在成年人或朋友的帮助下,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
第三条:控制上网时间。上网之前规定好时间,一般以30分钟为宜,不超过一小时。并要时刻提醒自己,在不影响自己正常生活、学习的情况下安全使用网络。
第四条:明确上网目的、任务。每次上网的时候,你都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上网,自己上网是要解决什么问题的,这样可以有效的节制上网时间。
第五条: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网上,不要给出能确定自己真实身份的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学校名称、家庭电话号码、密码、父母身份、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如需要给出,一定要征询父母意
第六条: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在网上读到任何信息都可能是不真实的。要学会识别信息的真假。
第七条:经常与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自己在网上的聊天内容或所作所为,如果父母实在对计算机或互连网不感兴趣,也要让自己的可靠的朋友了解,并能经常交流使用互连网的经验。
第八条:如果遇到带有脏话、攻击性、淫秽、威胁、暴力等使你感到不舒服的信件或信息,请不要理睬或反驳,但要马上告诉父母或通知服务商。
(四)课后小结及作业: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网络世界固然是精彩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快乐,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无奈。过分的迷恋甚至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难以预料的灾难,所以我们一定要正视经验教训,学会合理上网,健康上网。课后请大家整理出一份安全上网的规则,在学校门口张贴,并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珍爱生命,珍惜时间,安全上网!
第五篇:《关于中学生与网络世界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与网络世界的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全民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网络正在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网络具有方便、快捷、灵活等许多优点,改变了人们思维方式。人们利用网络几秒钟之内,便可以收到迢迢万里的来信,就可以获得世界各地各种详尽的资料。
许多学校都在努力普及电脑,鼓励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利用网络开办了远程教育,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天地。许多家长给孩子购置电脑,参加各类网络学习班,让孩子到网络上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网络给学生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教育,并不局限于学校。大多数同学打发周末和课余生活的方式,除了看书之外,位居第二的就是上网。这就说明了网络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是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网络就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是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有利方便的地方。但是大部分的家长认为上网容易成瘾,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出现身体和精神上的病症,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些中学生自制力不强,易受网上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影响,走上犯罪道路;大多学生上网时间过长,电脑辐射过强,影响视力;网络终究是个虚拟世界,涉世未深的中学生容易上网受骗,损害身心健康。
那么,我们中学生自身和家长们就出现了冲突和矛盾。对此我们
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正确上网的这个问题呢?
对此,我们开展了针对中学生与网络世界这一课题的实践活动。经过我们小组的探讨,我们准备研究下面几个问题:1、中学生对上网的看法;2、中学生上网的时间、地点;3、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
4、家长对孩子上网的态度和看法;5、分析当前中学生上网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我们围绕这一主题,做了问卷调查。根据我们小组做的《关于中学生使用网络调查问卷》,我们一共随机请了学生和家长共50名填写了我们的调查问卷。根据填写的数据,我们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得到了以下一些结果: 针对上网的时间,60%的同学每周上网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80%的同学每周上网时间不超过10个小时,另外20%的同学上网时间超过10小时。尤其在网吧中上网的同学,有很大一部分人上网时间超过10小时,有的甚至超过20小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总体上上网的时间比较合理,这说明同学们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但是,也有许多同学因上网而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所以,同学们应该调整好学于玩的关系,不能一味将周末花费在玩耍和消遣上,更应及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
同时除了上网的时间,还有以下几点通过分析数据得到的结果:
1、大部分中学生(包括上网的和未上过网的)都喜欢上网;
2、大部分中学生常浏览的网站:百度、搜狐、新浪等;
3、中学生上网的目的有:a、首先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为了查阅
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b、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载音像资料或图片;c、再次是查资料、浏览新闻等;d、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听音乐、看电影等。
4、中学生上网的时间是在节假日,还有部分是在放学后上网。晚上上网的比较多;
5、中学生上网的途径:居家上网,网吧,朋友家上网;
6、家长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反对者居多,支持者较少。支持者的前提是“正确对待上网,有利于学习”,而大多家长则反对或限制孩子上网,其反对原因是:上网耽误了学习时间,易受不良信息影响,沉迷游戏,辐射较大等。
对于,这个结果,我们小组给出了自己的分析:调查显示,多数同学认为利用网络进行娱乐游戏,非常刺激,在网络中可以忘却学习竞争压力,忘记父母的啰嗦,在网络中寻找到了自我,生活充满了自信。少数同学认为用电脑可以帮助学习,提高自己的电脑技能,拓宽知识面。
所以我们总结了网络带给我们中学生的有利之处: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校园;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开发青少年内在的潜能。、
与此同时,家长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坏处多多。主要就是耽误了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发展。如一,
上瘾问题。正如吃饭不能暴饮暴食一样,上网也要节制。 二,部分不健康网站问题。因特网上有些宣传黄色、暴力等内容的网站,还有一些政治上反动的网站。三,荒废学业问题。青少年自制能力比较差,又不善于取舍,沈湎于网上浏览而荒废学业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四,思维能力问题。中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阶段,可塑性太大、自制力太弱。若让中学生置身于良莠混杂的网络世界,即如同让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独自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虽然他自己可能会学到一些东西,但危险太大。
同时我们也额外的做了一些功课,在调查分析后对上网同学的成绩也进行了分析,以娱乐为主的有极少数的人还能保持原状,多玩游戏的同学会使得学习成绩下滑,而善于用网络查资料的人则大多成绩不错。这也表明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只要善用也是有好处,但不正确的使用则会带来不好的后果。
网络这把双刃剑我们一定要合理把握,合理利用,使之成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好助手。网络的开放性和复杂性所带来的强大诱惑是许多人难以招架的.这和我们国内的开放程度以及文化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网络来得太快了,快得让我们措手不及.面对网络世界的诱惑我们成年人都措手不及,那自我控制有力更差的青少年更是如此。对于中小学生上网,我们不能一概否定、阻止中小学生上网。家庭、学校和社会关键要对中学生上网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我们要对中小学生上网有个深入的了解,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引导和帮助。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的感受心得也有很多,总要就是这次实
践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通过实践我们慢慢去接触了社会,并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当中去,并把遇到的问题和看到的现象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真正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且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能够了解到更多的东西,还能培养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
与"我对网络世界的看法"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人的世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