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看似荒谬家里蚂蚁多迷信说法,实际却有一定科学依据的说法

当前位置: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1、他们都说这张照片有亮点,我研究了半天……嗯,这个美图手机是挺抢眼的,不知道哪里有得卖?&2、一个不擅长提要求的人,会很难把“你陪陪我”“你可不可以不要再这样”的话说出口。这本质上是一种脆弱,却被误以为是独立。&3、“很多男性对女性买一个包一两万表示无法理解,认为是虚荣心作祟。其实在女性眼中,男人们到酒吧一晚喝掉一两千块酒才叫无法理解,酒喝完第二天就没了,还伤身体,包包可以拎个几年,戴在身上漂漂亮亮有何不可!所以,不要随便指责别人的消费观。”&4、男人看到美女,眼神都一样!5、妹纸,你干嘛非得坐前面,后面又不是没地方!6、背影杀手7、牧师为俄罗斯内务部电脑开光避免勒索病毒8、这个主题房间是想干嘛?9、现在已经不流行爆乳装了10、对方的脸色变了,就说明你的玩笑应该适可而止了,但是似乎很多人都不懂这个道理。&11、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啊12、这tm就尴尬了13、有哪些迷信看似荒谬却有一定科学依据?14、万万没想到河豚店还提供合影服务……吃起来心情有1点复杂。15、妹子16、姑娘你这舞蹈太魔性了,把自己都迷倒了吧!17、我是格鲁特18、这也太衰了吧19、段子出去逛街,偶遇初中一女同学,遂带回家吃午饭,看电视时,六岁小外甥问我同学:姐姐,你给我做舅妈好不好?她:为什么啊?小外甥:因为你长得漂亮啊。。。。。面对这种情况我只能坐在一旁默默的磕着瓜子。昨天和老婆吵架,把我锁在外面了,怎么叫都不开门,这时遇见了隔壁邻居,邻居对着门悄悄说了一句话,我老婆立马就把门打开了,我纳闷了好几天恁是不知道邻居说了啥???出远门去玩,不认得路,问了路边一个八九岁小孩,xx地方什走,小孩子:你给我十块钱我就给你说实话,我给了十块钱,小孩子: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什么走。这泥玛啊!初中的时候我们暗恋的英语老师。写了很多情书,都不敢给她。后来实在忍不住了,就晚上跑到她宿舍楼下,把写着我爱你的一块砖头扔进去了。我希望她可以看到,明白我的心意。第二天,校长头裹纱布开了全校安全会议。早高峰的地铁挤得一比,到站了,我不停说着:“麻烦让让,麻烦让让...”一点点往外挤。前面的一个妹子忽然拉着我的手,拨开人群披荆斩棘杀出重围。下了地铁,我有点感激又带点害羞,这时她转头看了看我说:“卧槽!我老公呢?”20、最美的事不是留住时光,而是留住记忆。真正的强大,不是原谅别人,而是放过自己。21、时间在走,年龄在长.懂得的多了,看透的多了,快乐越来越少了.我怀念,那些年,未来遥远的没有形状,我们单纯得没有烦恼。22、人生是一场旅程,磕磕碰碰,起起伏伏。心若老去,就算经历平静,人生已步入荒年。人生不是渐渐地变老,而是随心瞬间就老了。心有多苦,路知道,不必常挂嘴边。心若已死,万事齐黯;心若继续,则路不尽。23、人生,就是磨难在枝头上,被晾晒成了坚强。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不到没有退路之时,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强大。如同阳光,不在黑暗之后,就不知道它有多么的热烈。24、风雨人生路,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所有的事情都来的很自然。人生的春夏秋冬,生命的起承转合,就像花开花谢,就像日出日落,一路走来,一路走过,酸甜苦辣都是歌。
分享给好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第一步 打开微信底部扫一扫 第二步 扫下面的文章二维码 第三步 右上角点击转发
相关文章Relevant
点击上方“洞察榆林”可订阅热门信息第一时间免费发给你洞察榆林三秦都市报陪你细致、客观、善意地看榆林新闻热线:
韩国总统文在寅的特使李海瓒今天起访问中国。韩国从17日起向美日中俄分别派出特使,正式启动“四强外交”。
民国剧《十里洋场拾年花》正在横店影视城热拍。探班期间制片人姚博文携主演秦海璐、盛一伦、王铭铎接受采访。谈及搭
“农药残存”!这些蔬菜你需要认真清洗了!
14日,哈尔滨一男子突发致呼吸受阻,被送到医院时,呼吸、心跳、血压均为零,且已过了10分钟,符合死亡标准。医
不换肝孩子将肝衰竭夭折罗永洪一家来自枣庄滕州市张汪镇后许楼村。5个月前,罗永洪剖宫产生下小光杰,一家人还没来
喜欢就分享一下!
5月17日,上海同济大学毕业市集,毕业生们设摊售卖带不走的闲置物品,有毕业生摆出了“出售单身狗,毕业不单身”
苏富比拍卖行1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春季珠宝拍卖会,一对彩色梨形钻石耳坠以约5740万美元(1美元约合6.
他们,是财富的搬运工。[text]返回顶部&/&知乎:有哪些看似荒谬,其实很科学的理论?围观&·&&0评论&·&&0香蕉&/&&&/&&已收藏&/&&/&知乎:有哪些看似荒谬,其实很科学的理论?
由前几天很火的「卤鸡博士」想到这个问题。
有很多理论,在外行看来是极其荒谬的,甚至会遭到群众的炮轰,比如下面这两个: 专家释疑唐山大地震余震为何持续36年 茅于轼「廉租房不应该配独立厕所」的经济学逻辑是怎样的? 那么,在你的专业内,或者你了解的范畴内,有哪些这种看似荒谬,但其实有科学依据的例子?
葉大禹,脑残志艰。
口腔溃疡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偏头痛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阿尔茨海默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癌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 此处省略一万字 …… 感冒尚无特效疗法… 银屑病尚无特效疗法… 单纯疱疹尚无特效治疗… 矽肺尚无特效治疗… 乙肝尚无特效疗法… …… 此处又省略一万字 …… 学医以前我也以为现在医学这么发达,不能解决的疾病肯定寥寥无几。学医以后才逐渐相信事实恰恰相反,现代医学能解决的疾病才是寥寥无几。这样残酷的事实,对于很多不懂医学的人来说,确实无比荒谬。
注:以上疾病都只是我随口举的,目前机制不完全清楚的疾病太多了,没有特效治疗的疾病也太多了,省略一万字根本不夸张。但是这也不是对现代医学的否定,我们也有一套现行有效的处理疾病的方法,不至于在面对疾病的时候束手无策,目前医学也在向很好的方向发展。以上随口吐槽,只是为了说明这种大众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重点不在提及的某一个疾病,更不再中医好还是西医好,歇歇吧…
孙越,极真空手道,阿根廷探戈,龙舟,潜水,菲律宾藤棍,马伽术....
我说个格斗里面外人看起来很荒谬,但其实很科学的吧!
很多人认为如果对方挥拳头打你,你应该尽量往后躲开。
其实这是错误的!
任何格斗流派里都会要求闪躲对方攻击,但都不是朝后闪躲,或者说朝后闪躲不是最优秀的选择。
最优秀的选择:要朝前方躲闪,甚至迎着拳头!
道理很科学,把拳头想像成棍子,棍子只有完全轮圆了才会发挥100%的力。刚轮一半,力量也就只能发挥一半。
按这个道理,你在他轮拳头的同时上前迎着,就算拳头打到你身上,力量也不是100%,而你如果退步,拳头打中你就会发出100%的力量。
而完美的闪躲是一面迎着对方右拳,同时向左或向右方向斜上步,用手把对方手往内或往外拍开,此时对方进入“空门大开”的伤害加成属性,而你可以近距离攻击他,后面你接什么招都能秒杀对方。
此规则同时适合械斗。
补充:防守闪躲向前还有一个关于心理学的道理——“势”。 就是“气势”的意思,所有人都是“欺软怕硬”的,你一味的退后会增加对方的信心。对方越打越威武,越打越兴奋。
而前进则相反,对方会越打越没信心 “对这个人好像没用啊…” “他是怪物吗?为什么不疼?” “他要过来了,我会被打吗?好可怕”
所以是男人打架就要向前冲!要“燃”起来~
mu mu,less is more
知乎这样多程序员,却没人提“人月神话”。
人月神话(英语:The mythical man-month):这部分讲述人力(man)和时间(month)并不呈现线性关系。指出以大量人员和较短的时间,并不能缩短软件的开发进度。一窝蜂的作业方式无助于软件生产,且会制造麻烦,产生出更差的软件。向进度落后的项目追加人力,只会使进度更加落后。因为新进的人员需要时间了解整个项目,而增加额外的沟通消耗。当有 N 个人必须在这群人之中进行沟通时(无阶级关系),当 N 增加,其输出 M 将抵消其效益,甚至倒退(最后几天所完成的进度,远不如刚开始几天所完成的进度。像是发现了许多错误)。
人月(英语:man-month)指的是“一个人要花几个月”才能完成软件开发的单位,通常用来评估一件软件项目的大小。 以成本会计(cost accounting)为基础的时程预估技术,使我们误把工作量和项目进度混为一谈,人月是个危险并很容易就遭到误解的迷思(myth),因为它假设人力和工时可以互换。
在一个时程已经落后的软件项目中增加人手,只会让它更加落后。 根据Brooks法则,增加人员到一个已经延误的项目里,等于是火上加油。除非你可以把工作区分,让新进人员可在不影响他人工作的状况下有所贡献。
把工作切分给更多人做将造成额外的沟通(communication)代价——训练和相互的交流(intercommunication)。欲增加软件项目的人手,总共必须付出的代价可分为三方面:工作重新切分本身所造成的混乱与额外工作量、新进人员的训练、新增加的相互交流。
简单的说,如果软件项目已经做不完了,加人也做不完。
池太,你这个磨人的小婊砸
不想看证明可以直接看黑体字
## 1.越多修路,越拥堵?##
【Braess悖论】有时在一个交通网络上增加一条路段,或者提高某个路段的局部通行能力,反而使所有出行者的出行时间都增加了,这种为了改善通行能力的投入不但没有减少交通延误,反而降低了整个交通网络的服务水平。
实例:韩国首尔的规划者拆除一条6车道高速路,修建了一个方圆8千米的公园后,很多道路专家惊讶地发现,首尔的交通非但没有恶化,反而得到了改善。有专家就提出这是Braess悖论反向版。
我画画手残,逻辑叙述也捉急。。。证明请凑合看一下 假设本来只有①②③④这几条路径,没有虚线⑤。 此时从O到D只有两条路可选:路径1:①④;路径2:③② 交通总流量q=6,那么此时各条路平均分配,x①=x②=x③=x④=3; 行驶时间是车流量的函数(下图)那么四条路段的行驶时间为t①=53, t②=53, t③=30, t④=30; 路径一和路径二的行驶时间是一样的c1=83, c2=83; 流量是一样的f1=3,f2=3; 所以总的交通行驶时间为:498(83*3+83*3) (注:函数取自Sheffi的Urban Transportation Networks随机用户均衡这本书里面)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的手写笔迹都是英文的…)
然后,增加了虚线路段⑤ 此时从O到D有三条路可以选了:路径1:①④;路径2:③②;路径3:③⑤④ 各个路段的车流量:x①=3,x②=3,x③=3,x④=3,x⑤=0; 各条路径行驶时间:c1=83,c2=83,c3=70;& 大家一看,哇塞!新增的第3条路径(③⑤④)行驶时间最短,而且路段⑤上根本没有车啊,就会有车辆转向新增路径3。
直到各条路的行驶时间都一样了,c1=92,c2=92,c3=92; 这时候谁也不会往别的路上跑了,f1=2,f2=2,f3=2; 所以总的交通行驶时间为:522 (92*2+92*2+92*2)
可以看出,增加一段路后,不论是每个人的行驶时间(92&83),还是整个交通系统总的行驶时间(522&498)都增加了。
## 2.无事故没红灯,也会堵车?##
【幽灵堵车】开车时遇到拥堵,常常以为前方发生了交通事故,但是当驶离拥堵路段的时候却发现“什么都没有发生”。没有事故,没有停顿车辆,也没有封闭施工的车道,道路却会莫名其妙地突然出现堵塞,很长一段时间过后,车流又会毫无征兆的顺畅起来。
实例:2008年,日本名古屋大学物理学家让22辆汽车均匀间隔,在一条230米长的单车道环路上行驶,并且告诉司机以30公里的时速驾驶。起初,车辆之间相安无事,行驶通畅。但没过多久,车辆之间的距离就开始发生变化,一些车挤压在一起,道路上车的密度变得不再均匀。随着时间的推进,情况变得越来越糟,有几辆车一度甚至几乎停了下来。前面的车一旦停下,后面的车也跟随停下。实验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辆车难以察觉的微小变化就能导致一场显著拥堵。
&的好奇实验室也做过这个实验,大家可以看一下 视频:《好奇实验室》23辆车封闭实测“幽灵堵车” 新闻:《好奇实验室》23辆车封闭实测“幽灵堵车”
看下我做的小仿真:所有车辆同间距匀速行驶,但是过一段时间就变成了不均匀的分布。 观测红色汽车的行驶(右上角坐标图)可以看出它不断加速、减速,甚至停车一段时间,说明发生了拥堵。
要保证畅通行驶,需要车速、间隔完全一致,也就是前面车减速,我也要立刻同步减速,但实际上人的反应是有延迟的。当前车减速时,我由于延迟拉近了和前车的距离,后面的车由于反应延迟离我更近,像波一样向后传播,最终逼迫有些车辆不得不踩刹车停下,也就形成了一段拥堵。 “同样,在红绿灯路口,哪怕路口亮绿灯,排队的车也不会同时起步,而是存在一个时间差。”(果壳) “驾驶时和前车拉开多一点距离,尽量以匀速驾驶,这不仅是关乎到安全,而且可以创造良好的道路环境,你会发现其实很少需要急加减速,前车加减速产生的扰动会被你的距离给抹平掉。”(羊城晚报)
##3.喝醉了在街上随机行走,一定可以走回家?##
【P&lya酒鬼回家定理】一维:假设有一条水平直线,从某个位置出发,每次有 50% 的概率向左走1米,有50%的概率向右走1米。按照这种方式无限地随机游走下去,最终能回到出发点的概率是多少?答案是100% 。在一维随机游走过程中,只要时间足够长,我们最终总能回到出发点。
二维:现在考虑一个喝醉的酒鬼,他在街道上随机游走。假设整个城市的街道呈网格状分布,酒鬼每走到一个十字路口,都会概率均等地选择一条路(包括自己来时的那条路)继续走下去。那么他最终能够回到出发点的概率是多少呢?答案也还是 100% 。刚开始,这个醉鬼可能会越走越远,但最后他总能找到回家路。
三维:现在考虑一只喝醉的小鸟,每次都从上、下、左、右、前、后中概率均等地选择一个方向,那么它很有可能永远也回不到 出发点了。在三维网格中随机游走,最终能回到出发点的概率只有大约 34% 。
四维网格中随机游走,最终能回到出发点的概率是 19.3%;八维空间中,这个概率只有 7.3% 。
下面整理自百度知道的网友“广场拥挤的孤寂”给出的一维证明: 酒鬼回到出发点概率=2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4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6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2n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 (奇数步走法是回不到原点的) 当n趋近于无穷时,这个和=1. 2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2*1*(1/2)^2 4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2*1*(1/2)^4 6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2*2*(1/2)^6 8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2*5*(1/2)^8 10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2*14*(1/2)^10 12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2*41*(1/2)^12 2n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第2n-2步走法*a+ 2n-4步走法 * b+第2n-6部走法*c+第2n-8部走法*d........ (其中a,b.c,d......分别等于第2,4,6,8......步走法 也就是a,b,c,d,e,f……=1,1,2,5,14,42......... ) 把这些全加起来,n趋于无穷时 和就等于1 解释一下:每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是3个因数的乘积 第一个因数是2。先计算出朝一个方向走(左或右)回到原点的概率,再乘2就得到该步数下回到出发点的概率。 第2个因数:1,1,2,5,14,41...是走法,比如说12步有41种走法(朝一个方向走),这个数字是数出来的,再通过归纳猜想得到公式 第3个因数:(1/2)^2n , 2n 步回到出发点,说明走了2n步,每一步的概率是1/2 ,所以总共是(1/2)^2n& 第2,3个因数的乘积得到了朝一个方向走回到原点的概率:比如12步回到出发点有41种走法,每种走法的概率均为(1/2)^12。朝左朝右走都有41种走法,总的概率就是2*41*(1/2)^12
4.前几天在知乎匿名答了一个题,好几天没人赞。昨天发现有个大V回答了和我差不多的内容,很快数百赞,排进了答案前十。。好桑心,让我相信了另一个定理【马太效应】T^T
好感动有人要给我点赞~~那我就把它取消匿名啦~
影视剧中最让你动容、流泪的台词有哪些? - 池太的回答
留仙,一命二运三风水
为什么地铁总是人满为患但还是亏本经营?
为什么电视上香港人的房子都那么大,香港人还说房子太小,地价太贵?
为什么中国盖的桥、修的路总是动不动就塌了?
为什么国外媒体都说中国人很有钱?
为什么冒险者总是成功的?
两千多面前,古罗马演说家、雄辩家西塞罗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传教士把一幅画给一个无神论者看,画上画着一群正在祈祷的拜神者,这群人在随后的沉船事故中幸免于难,以此证明祈祷的力量能保护人们。
无神论者立刻问:“那些祈祷后被淹死的人的画像在哪儿?”
传教士企图以少数为例,用错觉蒙蔽真实,却被无神论者看出破绽:淹死的拜神者已经死了,当然不可能从海底爬出来到处宣传他们的经历。
传教士犯了一个逻辑谬误——【幸存者偏差】,直白一些的翻译则称之为【沉默的证据】,更直白的则叫【死人不会说话】。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假设在一个绝对理性的市场环境下,有一个证券交易市场,每年的投资风险和收益相当。雇佣16只猴子,给它们两个按钮,一个买,一个卖,让它们每天随机乱按——每年检查一次收益,赔本的猴子被赶出去,只保留那些盈利的猴子。于是,第二年还有8只猴子,第三年4只,第四年2只,第五年1只。
一只猴子竟然可以连续五年在证券交易市场上盈利,如果这只猴子是人,我们完全可以称他为【股市达人】、【股市大牛】、【股神】。
各家媒体就会对他进行采访,进而了解他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等,然后总结成书《股神百战百胜的成功哲学》,成为年度畅销书,登上各大畅销书榜首。
可是因为它是猴子,所以一切只能归结于运气。但同时,在这只猴子脱颖而出的背后,还有15只默默无闻的猴子。
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意思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为什么地铁总是人满为患但还是亏本经营? 因为你总是在人满为患的时候挤地铁。
为什么电视上香港人的房子都那么大,香港人还说房子太小,地价太贵? 因为小房子根本摆不下机位,当然上不了电视。
为什么中国盖的桥、修的路总是动不动就塌了? 因为没塌的不会有人报道。
为什么国外媒体都说中国人很有钱? 因为穷人根本没办法出国,国外媒体当然看不见。
为什么冒险者总是成功的? 因为龙穴下的森森白骨不会回来向你讲述他们的冒险故事。
铜锈锈,选择恐惧症患者
谢邀。 说几个数学上的例子。 1.&Smale's paradox——斯梅尔悖论 以下引自wiki
In differential topology, Smale's paradox state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turn a sphere inside out in a three-dimensional space with possible self-intersections but without creating any crease, a process more commonly and historically called sphere eversion (eversion means &to turn inside out&).&
这个悖论是在1958年,由年仅28岁的Steven Smale提出的。说只要允许表面互相穿透,就能把一个完整球面里外翻转,而且没有折皱!这个悖论之荒谬使得它在被提出之时就被Smale的导师Raoul Bott称为“obviously wrong(明显错了)”。 单纯的叙述比较繁琐,这有一个土豆的视频可以更好地让大家理解这个悖论
数学家怎么把球面内表面翻出到外表面——斯梅尔悖论【中文字幕】
/programs/view/-vIeCQeVbOA/
然后找到一个gif图的演示: 的页面 具体的证明涉及到繁琐的拓扑学,不再赘叙。
2.Brouwer fixed-point theorem——布劳威尔不动点定理 表述如下
平面上:每一个从某个给定的闭圆盘射到它自身的连续函数f都有至少一个不动点。 欧几里得空间中:每一个从某个给定的闭球射到它自己的连续函数都有(至少)一个不动点。
纯粹的理论描述实在不好想象,下面给出几个实际的例子(什么这还有直观的例子!?)
①我们在大型商场都可以见到的平面地图,上面往往有红色五角星标注“您的位置”。如果标注足够精确,那么这个点就是把实际地形射到地图的连续函数的不动点。 ②将一张白纸平铺在桌面上,(假设它上面每点的位置都有记录)。再将它揉成一团纸球,放到白纸之前铺过的位置上,那么纸团上总有一点与之前平铺的白纸上所对应的点在水平方向没有平移。 ③假设我们在搅拌咖啡,那么我们总能在咖啡中找到一个点,它在搅拌前后的位置相同。(谁会在喝咖啡的时候考虑这种问题啊!)
以上三个栗子都是不动点定理的直观现象。而这个定理本身涉及到的范畴同样是拓扑学!
3.毛球定理 表述为
对于任意一个偶数维的球面,连续的单位向量场都是不存在的。
永远不可能抚平一个毛球。
这个定理首先在1912年被布劳威尔证明。没错,就是上文提到的哥们!
(图片源自果壳) 想象这样一个毛球,无论怎么努力,你最终只会得到一个两极有尖角的毛球。 (图片源自wikipedia) 这个定理在气象学上有个有趣的应用是对于气旋的研究。地球表面的风可以视为一个连续的向量场(风速、风向),这样由毛球定理看来,总是存在着一个风速零点,它对应着气旋或反气旋的中心(风眼)。在这样的零点附近,风的分布成螺旋形,但永远不会从水平吹入中心或从其中吹出(只能上升或下降)。由毛球定理可以得出,地球表面永远存在气旋和风眼,在风眼处风平浪静,但四周都有风环绕。
视频在这里:
(分钟物理 中文字幕)毛球定理
/u94/v_ODg2MTM5NzE.html
4.其他几个拓扑变化
①在一个轮胎的表面上打一个洞。能否通过连续变换,把这个轮胎的内表面翻到外面来?
答案是可以的!连续变换如下图所示:
更直观的动图在File:Inside-out torus (animated, small).gif
②能否把左图连续地变为右图?
答案是可以的,如下图所示:
这意味着,假如人类的身体可以像橡胶人一样任意变形,那么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做成两个套着的圆环之后,我们可以不放开手指,把圆环给解开来。 Algorithmic and Computer Methods for Three-Manifolds 一书里画了一张非常漂亮的示意图:
更加有趣的是,如果仅仅是手腕上多了一块手表,上述方案就不能得逞了:
参考资料: 1.毛球定理 2.http://www./blog/archives/5140
Justin Lee,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微信公众号:A-to-Q
利用萤火虫的光真的可以看书。
有人援引康熙大帝的萤囊实验和好奇实验室的萤火虫看书实验(见唯美实测:东晋学霸,你丫就一坑)的结论,四处说车胤萤囊的故事纯属虚构。
我想告诉他们,萤火虫真的可以看书,而且是现代五号宋体字印刷的书。方法很简单,直接抓着萤火虫,贴在书面上移动,它能照亮附近三厘米范围内的字,一只萤火虫看三四页书,萤火虫就累了,自己把光熄灭了,换一只即可。小时候不只一次这么干,带翅膀的萤火虫和只能地上爬的萤火虫都可以这么用——解释下,小时候确实没有台灯和床头灯,但会打着手电躲在被窝里看,抓萤火虫看书只是因为好奇、好玩。
现在那么小的字都可以看见,何况古代的毛笔字那么大?康熙和好奇实验室之所以说看不见,是因为他们的实验方法太土豪了。他们低估了车胤那样的穷孩子的求学热情。 萤火虫的光亮大概如此,图片来自网络,有机会拍实图补上。
还有下面这两种没翅膀的也比较常见:
极乐,心理交流群qq:
出现重大心理事件,什么都不要想,玩“俄罗斯方块”,专治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特别适用重大灾害之后的事件,比如地震) 手机装个俄罗斯方块,如果你的朋友遇到或者自己遇到什么事,开始玩吧。 玩“俄罗斯方块”可以缓解灾后心理问题(2)(我复制来了,你们看好给我赞)
灾难不仅使人们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精神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心理干预很重要。英发现玩“俄罗斯方块”可以缓解灾后心理问题。 经历过灾难的人往往出现一些精神问题,如常常不由自主地回想起灾难场面。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玩“俄罗斯方块”游戏可能有助于缓解这种精神问题,因为这种游戏画面会与灾难画面竞争大脑资源,从而抑制灾难事件的影响。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上报告说,他们请数十名健康志愿者观看灾难影片,其中有车祸等血腥场面,这种体验可模拟实际经历灾难的感受。此后,受试者被分为三组,一组玩“俄罗斯方块”,另一组玩一种文字游戏,还有一组什么也不做。结果发现,随后一周内,在玩“俄罗斯方块”的一组受试者中,大脑不由自主闪现灾难场面的次数明显比另外两组受试者少。玩文字游戏的一组受试者则出现相反情况,他们不由自主回忆灾难场面的次数比什么也不做的对照组还要多。 如果在灾后玩“俄罗斯方块”这种同时处理图像和声音信息的游戏,相关信息会占用大脑中处理直观信息的资源,从而抑制灾难对大脑的影响。但如果玩的是文字游戏,该游戏内容就会占用大脑中处理抽象信息的资源,抑制关于灾难的抽象记忆,使得直观记忆和抽象记忆更加不平衡,从而使某些精神问题更加恶化。
领导这项研究的艾米丽&霍姆斯博士说,研究小组得到的数据显示,受试者在灾难事件后4小时内玩“俄罗斯方块”,就有可能获得“缓解”效果,但这种“缓解”并非“俄罗斯方块”组成员对灾难的记忆减弱所致,受试者仍能主动回忆起灾难细节。 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人的大脑有两种处理信息的方式,一个是直观的,与声音、图像等有关,而另一个是更理性化的,将事件意义抽象剥离出来并整合进记忆背景中。通常这两种方式是平衡的,但在灾难发生时,直观方式常常压过理性方式,比如车祸当事人往往只记得当时有闪光和刹车声,而难以梳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直观记忆的这种优势便是出现相关精神问题的原因之一。 心理干预对于经历灾难的人们来说很是重要,这项发现显示可以通过玩“俄罗斯方块”来缓解灾后心理问题,当然在此基础上希望还能找到更多的缓解灾后心理问题的方法。
Vincent Fu,Materials Science, PhD
位错(dislocation)理论。
或许是晶体材料学中最重要的理论,没有之一!但什么是位错?缺陷!对于晶体来说,材料内部的原子都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如果近距离看,就会发现无数个一模一样的小单元(晶胞)无限地重复。但是好死不死,有一个原子发脾气跑掉了,留下了一个空位,晶体排列就不完美了,传说中的点缺陷就产生了;同样,如果有个调皮的原子跑过来看亲戚,在不该它出现的地方出现了,把周围其他原子挤到一边去,这也是一种点缺陷。点缺陷其实还好,如果正赶上放假,有一整排的原子过来看亲戚,就出现了一排的点缺陷,那么它就被叫做线缺陷,也就是位错(下图所示)。 对于我们这种完美主义者来讲,这种不完美的东西真的令人抓狂。但实际上,正是因为有了位错,我们才能使用晶体材料,有时为了获得一些力学性能,我们还要人为地增加这种缺陷。
生活中的常见的金属材料,钢,铜,铝等,都属于晶体材料,其内部大量存在着位错,而我们在把它们加工成各种乱七八糟的形状时,主要利用的就是位错的滑移。可以想象,如果一块晶体近乎完美,那么当我们想要拉长或者压扁它,就需要打断原子间的金属键,这不仅需要巨大的能量,而且无法实现塑性形变,材料内部将会产生大量裂纹,甚至断裂;而有了位错,这一切就会变得非常简单,大量位错向着应力方向滑移,足以使材料形变而不损坏。所以,材料的塑性形变,其本质就是位错的产生和滑移。当然,位错的数量也不是可以无限增加,当位错密高到一定程度,位错之间的距离变小,相互勾连缠结,位错滑移反而变得困难,这时材料就会变得更硬更强(就像把一根铁丝扭来扭去,变形的地方就会越来越难扭),这就是加工硬化的道理。著名的Taylor equation就给出了材料强度()和位错密度()之间的关系:
钢淬火形成的马氏体,非常坚固,正是因为里面的位错密度高达,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把1立方米的马氏体里所有的位错拉出来,其长度能从地球到太阳走1万多个来回。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来阻止位错的滑移,比如加入一些合金原子来锁住位错或者减小晶粒尺寸用晶界来阻挡位错。
总而言之,是位错赋予了材料可塑性,金属材料之所以能为人类完成各种高难度的任务,恰恰是因为它们的不完美。如果晶体材料一个个都是顽固的处女座,不肯产生一点不完美,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永远停留在石器时代……
二战时有一个飞行分析师,他分析了一些轰炸机归来后,机身的弹孔分布情况,发现某些地方弹孔多,某些地方少或者没有。
有些人会以为,应该在弹孔多的地方增加防弹加固板,因为从归来的飞机来看,这些弹孔多的地方肯定容易被击中,所以应该重点防备
这个飞行分析师则认为,应该在弹孔少的地方增加防弹板,因为既然那些飞机在一些部位吃到了很多子弹,还能安全飞回来,看来这些部位是不重要的。,弹孔少的地方肯定是重要部分,这些部分被击中的飞机,肯定都没回来。所以,他要在无弹孔或者少弹孔的地方加固。
Nong Bloody,人工智能,认知,心理学,永远的小白
酒精不是 兴奋剂.&
酒精是神经抑制剂。
喝完酒以后很兴奋,行为很放肆是因为酒精作为抑制剂了那些控制理性的神经中枢,让你的行为失去理性。平时谨言慎行,现在酒精上脑,就一股脑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出来了,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相信&酒后吐真言&,套话之前,也都说&先喝两杯&的根据。
喜欢喝酒是放肆,但酒是抑制。
carls kavin,从未怕罡风吹散了热爱
“做决策时不考虑沉没成本”——第一次看经济学的教材时困惑了很久,一般人决策时的直觉都是老子已经花了那么多精力时间了你让老子现在撤?
小海贼,努力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一个感冒,丫的还要验血,收费还那么贵。这是普通人想的。 曾经有个病人半夜来急诊室,和老师说自己感冒了,发烧了。那老师突然问了一句:你怎么知道是感冒。立马让我愣了一下。 普通人一般是根据症状判定疾病的,几乎是最基本的那种,但是医生是需要知道这症状和真实的病理检验,不能单单看症状,即使这症状是最普遍最常见的,也要验血看看这疾病到底由什么原因导致的。 所以感冒不是说随便来点药就好,医生需要根据疾病的真正情况来开药。而有些人对于儿童的一些常见疾病是直接买药什么的,最后导致后果更严重。儿童疾病最好是就医,别瞎按一般情况进行。 -----------------------更新----------- 这里想了下,在医院,为何要严格做一系列检查,即使就是一个普通感冒也要验血呢。这里关系到一个医疗事故的问题,是有法律效应的。 有N种疾病的某些症状是和感冒相类似的,如果医生只是看一看不做验血或者检查来明确,就随便开药,如果出了问题,律师是可以查你的病历的,有问题,你就完了,同时作为医生,也不能因为是一个普通感冒就不做明确的检查,如果草率了事,万一出事,那就是医疗事故了。
虽然感冒很难致命,但是每个人体质不同,病毒也不同,所以就算是几万分之一,医生也不能马虎大意,所以大多数人看似普通的感冒,却要验血什么的一堆破事,但是这也是一种责任,也希望大家能谅解。
&知乎:有哪些看似荒谬,其实很科学的理论?该投稿暂无简介知乎:有哪些看似荒谬,其实很科学的理论?知乎:有哪些看似荒谬,其实很科学的理论?[+展开简介]投1蕉安利给基友官方下载友情链接反馈本站不提供任何视听上传服务,所有内容均来自视频分享站点所提供的公开引用资源。Copyright (C)
AcFun. 保留所有权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狗冲人叫迷信的说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