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现在的互联网创投公司金融如何?浦宏创投这个平台好吗?

这半年创投把大钱都砸给了互联网金融_新浪广东_新浪网
  天使和VC投资案例数同比降30%,在线旅游创业成功率不足2%
  2016年已过半,来看看创投圈的成绩单!在上周举行的2016中国股权投资中期论坛上,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倪正东指出,今年上半年天使和VC的投资案例数同比分别大降30%,很多著名基金今年到目前为止一个项目都没投。
  南都记者采访了解到,旅游、教育、硬件、生活消费等一度热门的行业融资总额下降明显,在线旅游的创业成功率甚至不足2%;只有互联网金融等少数几个领域仍声势不减,融资总额持续增长。这“一减一增”预示着下半年怎样的创投趋势?
  在线旅游遇冷
  旅游体验或有转机
  在线旅游曾经是风投眼中的“香饽饽”,动辄百万千万美元地投资。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热度开始降温,一线投资人纷纷收紧投资,令原本靠“烧钱”维持的创业公司一下子陷入经营危机。今年以来,淘在路上、拒宅网、脚丫旅游网、找好玩、周五旅行网等超过十家在线旅游行业公司倒下,当中不乏曾经的创业明星。
  资本态度转淡固然跟整个资本市场的“寒冬”有关,但细心分析这些倒下的企业,其商业逻辑可能从一开始就值得商榷,只是之前市场热钱多,投资人“手松”而侥幸拿到融资。
  以淘在路上为例,从移动游记(在路上APP)切入,聚集旅游爱好者。然而对于用户来说,要想做出高人气的游记内容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存在一定门槛,这导致看的人多、分享的人少。何况即使不用移动游记,微信朋友圈本身就提供了很好的旅游分享载体。一直关注在线旅游的戈壁创投合伙人蒋涛告诉南都记者,移动游记刚出来的时候他就不怎么看好,有多大市场需求值得打问号。
  对于淘在路上探索商业化,导流旅游产品预订。淘在路上创始人陈伟曾这样描述:“如果说携程是旅游电商的百货商场,去哪儿是家乐福超市,我们想做的是贴身为旅游者服务的24小时便利店。”但在前端游记需求还不明确的情况下,再想把游记用户转化消费并不顺畅,因为如果仅仅是把旅游产品放到了手机端,跟传统OT A没有本质区别。淘在路上的倒下,被归咎于商业模式缺乏竞争力,尽管烧了很多钱,却没能给用户带来真正的价值。
  淘在路上只是众多失败案例之一。根据股权转让服务平台潜力股的统计,年近500起在线旅游行业融资事件中,成功IPO退出的只有3个,另有7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在线旅游行业的创业成功率不足2%。数字一出,令资本更加谨慎。不在少数的投资人表示,这个阶段不会去重点关注在线旅游,如果创业者还想在这个领域创业,估计短期比较难拿到融资。
  那么,在线旅游的下一个“春天”在哪里呢?
  眼下,OT A模式和电商化标准产品已被巨头盘踞,创业者再想进入,成本很高,也很难建立竞争壁垒。蒋涛建议,不妨把目光投向从旅游预订转向到真正改变旅行体验,用互联网改造如目的地酒店客栈、景区、当地地接产品等旅游实体运营,以创新体验、深度运营吸引消费者,市场空间十分巨大。
  VC观点
  戈壁创投合伙人蒋涛
  标准化OTA电商式微
  整体上我们依然看好在线旅游行业。最近的投资减少,既受到整个资本市场寒冬的影响,也与此前旅游投资过热而效果欠佳有关。目前来看,有关旅游预订体验的改善,几乎已经被巨头垄断,如果还是做标准化的O T A电商产品基本没戏。我更看好从休闲旅游的出行体验入手,用互联网思维改造旅游实体运营。
  比如可以改善现有的地接。如今消费者在网上挑选、预订旅游产品已经很方便了,但到了当地以后,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地接社提供服务,带游客坐大巴转转景点就直奔购物点,体验并不好。如果创业者能用互联网创新地接的组织方式,给予消费者有趣、独特的体验,相信会大有市场。
  同样看好的还有对目的地酒店客栈的创新运营。时下越来越多人喜欢住个性化住宿,客栈、精品酒店备受青睐,但传统来说这是重资产业务,非标住宿很难做大规模,而借助互联网可以找到解决规模化和差异化成本结构的路径。我们投资的“游多多客栈”便是以轻资产的方式整合全国各地近100家客栈民宿。
  既然O T A全部平台化,那么创业公司就做深体验和运营,以此建立门槛。尽管没法像O T A规模化那么快,但相比传统旅游已经有很大的提升。我们当年投资途牛,第一年就涨了10倍,而投资改造旅游实体运营的创业公司,一年涨3-4倍是比较现实的预估。
  安速中国合伙人韩彦
  休闲旅游产品风险小
  不仅是在线旅游行业,今年整个融资环境比较冷,市场上不是没有钱,只是过去两年热钱比较多的时候,大家对很多案子的商业模式和创业团队的考察都比较松,相比之下,今年一线投资人都收紧投资了,对项目的商业模式要求很高。
  目前,国内旅游行业无论流量产品还是平台方面越来越垄断和集中,这也是为什么投资人有些担心,如果创业者没能找到很好的突破口,很难独立成一个平台并且做大。在大家都没有找到太好的平台机会时,那么在产品方面,休闲旅游比较受关注,这是一个明确的市场需求,而且相对切入的风险较小。
  对于创业者来说,当前比较重要的还是回归价值本身,从产品角度考虑,到底该服务哪一类人群,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对用户价值多高,可触及的市场多大。在当前的资本环境下,更需要这些理性思考。最近国外一些旅游媒体开始探讨“未来的旅游是怎样的”,未来旅游体验、旅游产品怎样,如何满足更年青一代用户的需求。我认为创业者应该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未来,而不是扎堆在现在的红海市场里。
  互联网金融大热
  众披“金融科技”马甲
  在众多“互联网+”或“+互联网”的创业里,互联网金融无疑离钱最近,进入2016年以来,仍是创业与投资的风口之一。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所、京北投资、IT桔子联合发布的《2016上半年中国互联网金融投融资分析报告》,2016上半年中国互联网金融投融资市场发生的投融资案例共计174起,一方面数量同比降低16.35%,另一方面投融资总额却同比大幅增长337%,单笔投融资额上升明显。这显示资本寒冬下的风投虽然变得相对谨慎,但对于优质项目绝不手软。
  然而,风光下也有阴影。自去年年底以来,以e租宝500亿骗局为代表的P 2P跑路、诈骗事件陆续爆发,令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蒙上阴影,政府的监管也不断收紧。南都记者留意到,近期一众P2P行业人士开始避谈互联网金融,纷纷以“金融科技(Fintech)”自居。一时间,仿佛国内涌现无数金融科技公司。
  据悉,金融科技起源于美国硅谷,意为把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与金融深度结合,用科技来驱动金融,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理念固然好,但如果只为避开监管而换个马甲,并没触动运营模式的改变,那么对行业发展又有多少助益呢?正如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第一届中国金融科技大会2016”上所提到,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科技(Fintech),其本质是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并没有改变金融业务的本质。
  一位资深互联网金融人士指出,未来随着监管收紧和资本市场的冷却,只有那些产品、服务、技术、团队或者商业模式有明显差异化和创新性的企业才有机会,而把握金融科技类创业机会,需要真正在大数据运用、细分领域有创新或者技术上取得较大突破。
  创业者说
  京北金融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所所长罗明雄:
  “互金和金融科技区别不大”
  从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就特别热,尽管到今年元旦之后突然变冷,但我仍然持续看好。不妨对比一下其他互联网领域,像之前很热的上门美发、上门洗车、上门送盒饭等等,也许流量能做得很大,但往往卡在商业化变现。而互联网金融则不一样,金融本来就离钱很近,从哪个角度提供服务都可以收费。作为投资人,诉求很简单,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商业模式是核心,赚钱是第一要素。
  最近很多企业已经不谈“互联网金融”了,换成“金融科技”。按我个人理解,其实没什么区别,金融的本质首先是信任和风控,很多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明明是互联网公司,也要做很多线下网点,通过线下建立信任,并且做好风控。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真正的优秀互联网公司应该具备怎么样的配置,我个人认为在整个互联网金融当中,首先会有资产端,同时还有对应的资金端,因为有互联网的属性,再加上互联网端,同时还有支撑板块。
  如果做投资的话,可以很好地围绕这四端来做投资。比如说有的企业只做资金端,类似余额宝、农信社;有的企业不做任何资金端,也不做资产端,只做互联网端,比如现在被称为独角兽的融360,还有以互联网银行为代表的网上银行。支撑板块则包括互联网金融领域培训、研究、第三方支付、征信等等,相关的软件开发也支撑板块。
  在互联网金融里,大家对P2P网贷关注最多,也是争议最大。比如前段时间e租宝盗走500亿,把市场好不容易对互联网金融的信任摧垮了,对500亿的资本政府可以慢慢追,这个我认为问题不大,重要的是对信心的打击。今年对于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洗牌年,政府开始监管,这对于行业发展是好事,因为整个行业开始进入市场化,有了充足的资金来发展互联网金融,2016年政策层面也是良币驱逐劣币,所以优秀的企业还是很有优势的。
  金斧子创始人兼CEO张开兴:
  金融科技兴起水到渠成
  当下互联网金融创业领域,面临着监管收紧和资本寒潮的双重困境,给新形势下的互联网金融创业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创业的影响,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首先,对于过去不规范经营、资质不健全、盈利模式不清晰、互联网和金融属性不均衡的创业团队,会是比较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政策面的收紧体现出政府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空间趋于谨慎规范,资本市场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布局也已经进入中后期阶段,因此对这块的创业冲击会比较大。
  其次,对于互联网金融创业领域,具备了相关金融资质和牌照,互联网和金融结合程度较好、团队配置良好的创业企业,反而是蓄势待发的一个良机,这些创业企业,在这个时期,可以苦练内功,优化公司治理、提升效率、聚焦主营优势业务,静待金融市场的下一波行情机会。融资方面,受政策和行情因素的影响,我认为互联网金融领域近期也会越来越困难。
  关于近期金融科技的兴起,我的感觉是情理之中、水到渠成,金融科技行业是金融和科技的高度融合,未来科技和金融的融合会更加深入,同时,金融和科技的结合也会给传统金融行业带去“新金融”生态。我认为,凡是通过科技和互联网工具,提升金融市场效率的都可以归纳到金融科技的范畴,这里所说的金融市场效率的提升,可以是使金融信息更加透明化、金融营销更加精准、通过互联网平台提升获客能力、通过大数据优化风控体系、依靠互联网产品工具优化客户服务和员工管理等。金融科技最大的优势在于能通过提供更丰富、便利、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在这点上,金斧子做互联网财富管理就是金融科技,通过金融科技服务手段,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全面的资产配置解决方案和服务。
  风言风语
  技术驱动迎来资本春天
  从去年下半年至今,V C、P E投资速度在减慢,创业公司融资也比一两年前困难。在2016中国股权投资中期论坛上,不少投资人表示,相比去年热衷的“互联网+”,今年更看好技术驱动的创业方向。
  同创伟业董事总经理、合伙人唐忠诚:投技术类的创新公司已经是我们投资圈当下的一种趋势,因为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已经发展到了高潮顶点,往后互联网创业要想建立竞争壁垒会越来越难。相比之下,掌握技术创新的公司会更加靠谱。
  英诺天使合伙人李小丽:技术驱动型的科学类企业是我们的重点关注方向之一,尽管周期比较长,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大,但是我们也看重它未来长期性的价值回报。
  软银中国资本执行董事潘政荣:我们接下来也会特别关注技术升级这一块,这跟党中央倡导的供给侧改革一致,供给侧改革除了去产能之外,更重要的是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这个情况下我们要继续不断地升级,从互联网的技术到传统很多新型制造业都要技术升级。除了看国内以外,可能还要把眼光拓展到海外去,找到真正能够引领我们的产品变化,或者引领我们企业能在全世界竞争的技术创新型企业。
08-01 10:58|分享
08-01 08:33|分享
08-01 08:32|分享
08-01 08:31|分享
08-01 08:27|分享
08-01 08:24|分享
08-01 08:23|分享
08-01 08:19|分享
08-01 08:17|分享
08-01 08:14|分享
新浪地方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浦软创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