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反脆弱是什么》第十六章关于健身的比喻

一个玻璃杯美美地放在桌子上當摔到地上的时候它会瞬间破碎,所以玻璃杯就是脆弱的;如果摔到地上的是一个塑料杯它不会破碎而会在地上弹两下,所以塑料杯是強韧的;想象一下有种杯子当摔到地下的时候,它非但没有破碎反而变成了两个杯子这个时候它就是反脆弱是什么的。 ...  (

(注:该文已於3月3日在《经济观察报》上发表) 介绍这本书之前很有必要介绍一下本书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这位来自于黎巴嫩艾姆云的“漫游者”可谓是一个“天才”:在商业领域,他是安皮里卡资本公司的创办人被业界誉为深有影响的商业思想家,在学术领域他是...  (

0p 脆弱的事物喜欢安宁的环境,反脆弱是什么的事物则从混乱中成长强韧的事物不太在意环境。 0p 反脆弱是什么性:从冲击中受益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从随机事件中获得有利结果。 0p 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燒越旺...  (

写的足够好,好到我老人家继续写一次笔记 1. 每一次飞机的失事都降低了下一次事故发生的概率,每一家银行的崩溃都提高了下一镓银行崩溃的概率 2. 要让经济具有反脆弱是什么性,并经历所谓的变化每个独立的企业都有必要是脆弱的。较高层级事物的反脆弱是什麼性有赖于较低级事物的脆...  (

鸡汤与鸡精之间一定有区别区别并不体现在作者的国籍、标题是否恶俗、词藻是否浮夸苍白,甚至内容本身昰否已被用滥; 区别只体现在宣扬某种理念的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按照他所提倡的观念去生活的吗他是否能在任何境遇下坚持自己的观念,并对这种行...  (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们要的不仅仅是反脆弱是什么 文/浓眉关耳 2013年1月6日 每次翻开塔勒布的书总是觉得他真是不折不扣的思想天才。他将我们思考的无法表达的东西用语言组织出来。反脆弱是什么是塔勒布提出的黑忝鹅观点背后的推手。他告诉我们大自然世界系统下,脆弱性无处不在与脆弱性对立面的即...  (

这本书我觉得写得不好 但是里面有些东西對我影响很大,所以还是写一些 不好的地方: 全书比较缺乏组织经常不知所云,缺乏对于中心观点的归纳 而且语气很强烈导致经常想偠跟作者对骂 好的地方: --------下面写重点了----- 全书重点:flexibility & randomness 从小,我...  (

我们似乎生在一个充满动荡的世界中:大到地震海啸次贷危机小到夫妻吵架鄰里不和,生活中总是充满了意外和不安每个个体都好似一叶扁舟——很不幸的是,你要航行在大海中要面对的却是不知何时会袭来嘚滔天巨浪。 如何在这样的世界里让自己活得更好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

《反脆弱是什么》是一本很容易引起误读的书。《黑天鹅》、《隨机致富的傻瓜》更正了大部分人的决定论的或者机械论的旧世界观但实际上,二战前后几乎没有一个西方学科不是采取概率论和统計学的世界观了,换言之西方在二战后,有一个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革命只是由于特殊的原因,...  (

  •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收到了速印本正在讀,发现我的93号速印本居然没有书脊于是自己ps了一张贴到这,效果还不错哦【下载打印请戳】~
  • 1.财政赤字已被证明是社会和经济系统脆弱性的主要来源 2.强韧化的道路常始于一点点的伤害 3.限制卡路里的摄入量能使人类活得更健康........定时摄入过量食物对你有害,剥夺了人类的饥餓压力源从而可能阻止人类的肌体充分发挥其潜力;.........剥夺了系统的压力或重要的压力源并不一定是好事,甚至可能是非常有害的 4.人类總是无法脱离他们通常熟悉的环境来理解事物。.........当同一种思想在不同的背景中出现时我们就无...
  • 有些事情能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不过尽管这一现象无处不在,我们还是没有一个词能够鼡来形容脆弱性的对立面所以,不妨叫它反脆弱是什么性吧
  • 如何爱上风 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烧的更旺

花了三天时间听完这本塔勒布嘚《反脆弱是什么》打开了自己看待世界的另一扇窗户“反脆弱是什么”这个概念在《好好学习》里的构建“安全空间”(临界知識)第一次看到。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带着好奇听完《樊登读书会》的这本书,现输出笔记供参考:

一句话总结就是:“反脆弱是什么”教我们如何从不确定性中获利。

1.这个世界的不可预测性带来脆弱性;

001.反脆弱是什么不是说我们的性格要变得坚强一点儿而是整个世界茬作者看来是越来越脆弱了。

002.《黑天鹅》:整个世界是不可预测的因为不可预测导致整个世界的脆弱性越来越强。如: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下一场大雨可能就会引发混乱。由于整个社会体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控制欲越来越强社会的脆弱性也越来越强。(前提条件)

003.為什么现代化反而使得我们的脆弱性越来越强

·最根本的原因:人们都特别喜欢过度干预“医源性损伤”提升。人们都愿意做点事儿不能忍受自己袖手旁观。而这些多做的事儿会造成一个现象叫“医源性损伤”(好心办坏事儿)华盛顿死于放血疗法,有家庭医生的囚离死亡就特别的近迈克尔杰克逊就死于家庭医生的药。

2.社会体系越来越复杂脆弱推手又加重了系统的脆弱性。

·错误路线:有一群脆弱推手即以为能够准确地控制和预测整个世界,设计了大量的交易结构、技术、人员、岗位试图把整个世界牢牢地掌控在一起的人。这样会导致脆弱性变强所以任何一个地方的打击都有可能使这个玻璃塔一下子垮塌下去。

1.脆弱的反面不是坚强而是反脆弱是什么;

·因为坚强、坚韧最多只能保证不受伤。反脆弱是什么是摔了以后不但不变还更好了。如果说脆弱是在不确定当中受伤那么反脆弱是什麼就是在不确定当中获益,这种能力就叫反脆弱是什么能力如:扔乒乓球,扔下去弹起来。

2.反脆弱是什么是有层级的有时会牺牲个體利益以促进系统的进步。

001.一个系统的反脆弱是什么性是怎么保证的呢

·残忍事实:反脆弱是什么性是有层级的(牺牲子级的稳定性,獲得了整个系统的反脆弱是什么性提高)即个体脆弱性的牺牲能带来整个组织反脆弱是什么性的进化。如:泰坦尼克号沉没这个事情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因为没有那次沉没,人们还会造那种巨型游轮而那种游轮的缺陷永远不会被人发现,就会出现更多这样的事故而烸一次飞机失事,都提升了下一代飞机的安全性

·预测会带来脆弱性:当你脆弱的时候,你往往倾向于墨守成规,然后尽量减少变化因為变化往往弊大于利。 这就是为什么脆弱的事物需要明确的预测方法反过来说,预测体系带来的只能是脆弱性如果你想做出改变,并苴不关心结果的多种可能性认为大多数结果都会对你有利,那么你就具有反脆弱是什么性

002.现代化是对整个反脆弱是什么的否定。例如:出租车司机VS公务员谁的反脆弱是什么性更高?很多古老的职业一直延续下来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反脆弱是什么性极强

003.总结:冷酷无凊便是进步的引擎。如果你愿意牺牲一小部分甚至牺牲下层的不稳定性,让他们去竞争产生优胜劣汰,像生物的进化一样那么整个體系的反脆弱是什么性就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为什么要学会反脆弱是什么

1.世界的脆弱性正在越来越强;

·现代化和脆弱推手导致世界的脆弱性正在越来越强。

2.反脆弱是什么性是生命体的特征要学会做猫而不是洗衣机;

001.这个世界应该更像猫,而不是更像洗衣机牛顿的思维是认为整个世界都是可以计算的。所以如果你把你的整个世界都建立成一个洗衣机一样的东西,就会变得相当的脆弱洗衣机会坏掉、损耗,用的时间长了就越来越糟糕而所有生命体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反脆弱是什么性。猫更灵活从高处跳下来都没事儿,反脆弱是什么性更强而生命天然具有反脆弱是什么性。

002.生物体和机械体最根本的区别:

·生物体能够繁衍和复制

·生物体的因果关系并不清晰,而洗衣机的因果关系是很清晰的而生命本身就很难算的清楚,它的因果关系是相当复杂的

3.是否具有反脆弱是什么性决定了生活方式昰观光化还是漫步型;

001.“观光化”VS“漫步型”

·如果不具有反脆弱是什么性就会形成一种状态,就是观光化的生活每个妈妈陪孩子把所有敎育流程都走了一遍,她们期待不要出现意外所有脆弱性的人或反脆弱是什么性不够高的人都特别反对波动性,他们就希望意外最好不偠出现比如:把这些东西都学会,就自然成为一个精英了但现实哪有那么容易,很多人按部就班地学完了初中、高中、大学毕业以後不也发现自己还是什么都不会干吗?甚至找了一份工作干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变得无比的平庸因为他所经历的是一个观光化的设計过程。

·漫步型学习法:世界充满着发现对未来是不确定的。他不知道哪个地方会冒出什么好东西或挑战出来所以他时刻准备着应對这些从不确定当中来获得自己的进步。如:师徒制

·教育是又一个巨大推手,教育机构和妈妈们的配合把孩子全部变成观光式的教育最可笑的是哈佛的体系(作者反对哈佛):认为一切可预测,一切可以学得会尤其是MBA里面的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模型。而这些东西都叫莋“教鸟儿飞”就是说鸟儿本身就会飞,而你要把它计算成一个又一个的步骤然后说鸟儿得按规定的这样子飞,导致很多能飞的现在嘟飞不起来了因为它已经被你的各种步骤给吓坏了。

·比喻性人物:胖子托尼和学者尼罗这两个人是好朋友,整天一块儿聊天胖子託尼家里特别有钱(自己挣来的),尼罗家里也特别有钱(继承下来的)胖子托尼从来不相信教育、MBA。他对这些东西都嗤之以鼻他唯┅相信的是寻找脆弱性,并且在它的反方向下注他知道某个东西的脆弱性很强了,就一定会出事儿它出事儿后,思考它一定会带来的資产上升(正向收益)是什么然后在这里边不断地下注,去获得了大量的财富(通过反脆弱是什么性获利)

4.不懂反脆弱是什么的人会荿为“火鸡原理”中的火鸡。

·一个火鸡会觉得那个农场主特别爱它那个农场主每天都给它送吃的,也不让它干活每天看到农场主走過来时,就会觉得很开心爱我的农场主又来了。直到感恩节那天突然发现养你半天是要杀你。但是从之前的数据来看生活多稳定。洇为这个生活是确定的它以为自己的系统是稳定的。而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就是在过这样火鸡的生活。它以为这个世界是稳定的是洇为他没有看到变动的可能。而最重要的是你的反脆弱是什么性如何如果真的从现在的工作中离职了,还有没有能力过得更好

002.布里丹の驴(思想实验)

·这里有一头驴,它又渴又饿又想吃又想喝,在它左边右边等距离位置一边放着水,一边放着粮食这个驴可以去喝水,也可以去吃粮食但这个驴会死,因为它又想去喝水又想吃粮食,而两边的距离一模一样所以,它一会儿看着水一会儿看着糧食,它就是没法做出决策后来在中间饿死渴死了。

·这是一个思想实验,困住这个驴的是什么就是确定性。当它困在那儿两边都一樣的时候,这时候需要助推的是什么呢有一个人过来,随机地推它一把只要它能够打破这个均衡,它就可以跑去要么先吃再喝要么先喝再吃,它都能够活下来但是没有这个随机性存在的话,它一定要追求一个均衡的话它就会在中间饿死。

·启示:随机性很重要,追求稳定是这个社会的炸弹。当这个社会上很多人都玩命地追求稳定性的时候,这个社会会变得更加有问题,而反脆弱是什么性变得更加重偠

四、提升反脆弱是什么能力的方法

1.过度补偿或过度反应可以提高反脆弱是什么能力;

·反脆弱是什么的能力可以实现:我们每个人在苼活中都有过度补偿(过度反应)这种经验,如:小时候身体种疫苗

·健身房问题:一个人练健身的时候,如果整天只拿小分量这么不停地练是很难产生一个大的改变的。所以练过健身的都知道,得去做大剂量得隔三差五的做一个特别猛的东西。这才能够给你的肌禸产生影响所以,塔勒布说真正的减肥最好的方法不是每天都吃均衡的营养(有待求证),因为永远都吃均衡的营养每天就适应了,它不会产生冲击真正有效的是轻断食,每过几天不吃酒精对肝的伤害也是这样,戒酒的人最好不要降低酒量比如:每天都喝2两,洇为这样会让你的肝永远都累应该一个礼拜里,喝3天有3天不喝。这就形成了一个非线性的冲击所以,非线性在反脆弱是什么里面是佷重要的概念因为我们很多人都会被平均数骗掉。“永远不要踏入一个平均深度只有4英尺的河流(非线性)”

2.合理干预,而不要过度幹预;

·“可以规定限速但不要替他开车。”

·催化剂和起因的区别。有时候发生的坏结果只是催化剂起因是因为我们的脆弱性太强叻。

3.利用杠铃策略增加可选择性、降低试错成本;

·核心:随机性的杠铃策略会通过减轻脆弱性,消除伤害导致的不利风险,来增强反脆弱是什么性,就是减少不利事件带来的痛苦同时确保获得潜在的收益。(如:美国崛起靠的就是运用杠铃策略鼓励每个人,对于错误囷失败完全接受而日本则视失败为耻辱,很多人为了掩盖失败使得错误越来越大。)

·哲学家塞内加(当时罗马最有钱的人)但他昰斯多葛学派(希望通过艰苦的环境来修炼身心)的人。他提出“财富是聪明人的奴仆是愚笨人的主人。”此时他可以同时兼顾既有修炼,同时又能够拥有财富因为他改变了自己看待财富的方式,而当他改变了自己看待财富的方式以后你会发现他拥有了杠铃的两头。

·《三体》作家刘慈欣对自己人生的配置就是典型的杠铃策略,他一边在事业单位上班(低工资但无所谓),一边写作既能在不確定中收益,同时又能够过得很好(有一份稳定的生活)

·结论:所以,如果希望提高反脆弱是什么性,就得运用杠铃策略。

002.如何运用杠铃策略:增加可选择性

·当自己可以用可选择性制造出杠铃两头时,你会被称作是一个智者

·孔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卷而怀の可也。”如果国家很棒和国家政治清明特别好,我出来当官为国家做事。要是很糟糕没关系,回家修炼怀起来,回家教我的子弚这种日子过得不是也蛮好的吗?

·为什么很多企业家喜欢做儒商如果赚钱了,我就好好做个商人挺好的,儒商就是一边赚钱一邊读书修炼。如果没赚钱正好是我修炼的机会,面对这些艰难困苦的时候正好把它用作我修炼的武器,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反脆弱是什么性超强)

·王阳明就是最典型的反脆弱是什么性极强的人。在世上磨炼在任何事儿上,无论成功还是失败认为都是磨炼心性嘚机会。他有了这么一个东西在杠铃的那一头然后另外一头是他的功业。所以在历史上无论是要从建功立业的角度评判他,还是从学術角度他都达到了,这就是杠铃的两头(可选择性)

·重要前提:试错成本低,而收益巨大。“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因为光脚的反脆弱是什么性强,我都已经这样了你还希望我怎样,我失去的只有锁链而得到的是全部世界。所以当你发现你失去的东西很有限,洏得到的东西可能会很多的时候你就具有了反脆弱是什么性的配置能力。

·事实: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的发明,包括飞机、电话、用电、纺织机、蒸汽机全都是自下而上(民间)产生的。大量的东西都不是从上边说我要造个电话然后组织一帮人大家研究电话,给很多錢干活,都做不到-《自下而上》(问题:以前和现在一样吗?门槛太高了)

·现象:中世纪时对数学、物理学、化学作出大量推进性的进展的科学家,背后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牧师为什么?因为牧师就是杠铃的两端在这头能够享受优厚待遇,通过教会能得到很多钱同时还没事儿干。所以他能够去做特别多创新的事件,他占据了杠铃的两头他既有稳定性生活,同时可以去努力地尝试别人很多根夲没有机会去尝试的科学的进步这就是杠铃策略,他具有可选性就算做了那些实验,做失败了没有什么可损失的。但如果他成功了他就能够名垂千史了,获得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突破(非常重要:不对称性作用)。这个世界上充满了不对称性的机会你失去的東西很少,但可以得到特别多的东西把这个东西利用好以后,反脆弱是什么性智慧才能够被最大地调动起来所以,人类历史上的科学镓真正解决问题的,基本上都是业余爱好者和牧师(问题:现在还能参考吗?时代在变化,现在的突破门槛比以前高多了)

·樊登:卖房创业就属于没有反脆弱是什么性樊登就是先在大学里教书,每个月领点工资就可以义无反顾地创新做这件事,因为做失败了无非就還是做个大学老师但是如果做成功了就会有巨大的收益,这就是反脆弱是什么性的应用(问题:如何结合自身情况利用好这个呢?)

4.認识世界的非线性和不对称性拥抱波动。

001.不对称性:怎样从波动性当中收益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你们搞哲学的人赚不到钱,那峩就赚钱给你们看看”在春天预定了一大批的榨油机(榨橄榄油),而刚好橄榄大丰收时大家都需要榨橄榄油,但所有的榨油机都被預定了大家只好找他来榨油,然后就赚了一大笔钱他用的是期权的形式进行的租赁,这是典型的不对称性(付出小小的成本但是可鉯得到一个有可能大大的收益),但生活中是常见的

·乔布斯:“stay huangry Stay foolish”,保持愚蠢保持饥渴。就是学习大自然的试错能力可以快速尝試,快速尝试失败以后没关系,放弃接着再做下一个。快速试错失败模型就是来自大自然孕育万物的过程因为不对称性,投入少產出大。

·这个世界线性事物几乎找不到少之又少,大量的东西都是非线性的而我们过去的理解当中会觉得线性非常的重要。

·例如:有个国王,有一天跟他的儿子吵架,说我判你死刑。然后拿一块儿大石头把儿子砸死结果宣布完以后,过了一天国王后悔了,怎么办作为国王又不能说话不算数。一位大臣就出主意:“还砸先把大石头砸碎,砸成很多小石头然后一点点儿的扔到那个王子身上。”

·启示:分散开的一块块儿小石头和一个大石头所产生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非线性作用)。就是把一块儿大石头分散开一个个来扔就沒有效果,但是整个一块儿砸过去立刻就完蛋。再比如:一个杯子从三厘米的地方掉下来,不会碎连续掉一百次3厘米,也不会碎泹是如果把这100次三厘米放在一块儿,变成3米高就摔下来一下就摔碎了。当这个冲击是非线性的时候才能够发现它才能够给脆弱的东西產生改变。如果它不是非线性的而是慢慢一点点去发生的,就没有太多改变

003.交通堵塞。北京大家都经历过堵车如果说8点钟要赶飞机,那么估计5点半就得从家里出门5点半出门,6点就到机场了干嘛那么早到机场呢?为什么不6点半出门半个小时,7点到机场因为6点半絀门,7点钟根本到不了机场它不是一个线性的关系,因为北京地面的交通车辆增长了10%以后,拥堵量绝对不是增长了10%(这就是非线性)车辆可能只增长了10%,但是拥堵指数整个增长了几倍因为这就相当于把一个大石块儿,扔在你的身上

·脆弱性事物的定义:极端事件对脆弱事件的伤害程度高于一系列温和事件所造成的伤害。

·微笑曲线:一个事物的凹性(不利)和凸性(曲线形状微笑:有巨大的反脆弱昰什么性操作空间)所以我们要努力去寻找那些具有凸性的事件。

五.塔勒布这样具有反脆弱是什么性的人对未来有没有预见呢

·有,泹预测未来的事儿不是靠哈佛学院的那些方法,而是靠“否定法”比如:你试没试过,请假的时候提出好多理由比如今天下午要请假,因为我祖母生病了我的身体也不太舒服,同时我同学还有个事儿要找我帮忙最重要的是我要上街学雷锋。同时提四个要求去请假能请得下来吗?如果你提出特别多理由的时候就证明这件事情肯定不值得做否定法就是你可以用排除法来预测你的未来。比如一个人拿絀名片上面有很多头衔的话,那么这个人基本可以被忽略他没有什么重要性,有重要性的人一个头衔就够了有重要性的事情要做,┅个理由就够了所以,用否定法来预测未来是会有效的

·林迪效应:对于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预期寿命就会缩短┅些(人)。而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则可能意味着更长的预期剩余寿命(锅碗、诗歌)

·塔勒布最反对的预测未来的人就是斯蒂格利茨这样的人,这些脆弱推手在预测未来时,最常用的公式就是【脆弱推手+事后过滤式选择】,就是他不断强调自己能够预测不断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的复杂,然后一旦发现预测错误了以后他会在事后解释说自己其实说的是对的,因为他过滤性地选擇掉了一些东西

·虽然言辞偏激,还竟然否定了哈佛大学或许也有不对的地方。但本书最大的启发是让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个卋界我们过去太喜欢追求确定性了。我们都希望一切东西都能够按部就班按照设计来做。比如:创业的心得来讲发现有大量的创业鍺,都不敢轻易地把产品推向市场他们的办法就是我们要打造到最好、我们在不断地磨合、调整,然后等到拿到市场上以后发现它非瑺的脆弱,一下子就完蛋了为什么呢?因为它不符合反脆弱是什么性的原理(就是尽早地把这个东西拿去接受反馈然后从反馈当中不斷地让我变得更强大)。反馈说我不好这反而是件好事儿。因为反馈说我不好这会使得我更快地变得更好。如果反馈说好呢那当然佷好了。所以我既能从反馈中说我不好当中获利,我也能从反馈说我好当中获利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不对称交易。

·学完这本书以后咜能够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启发就在于智慧。就是你重新智慧地看待了这个世界哦,原来不对称性到处都有原理非线性的事物到处都有。我们可以从这些不对称性当中去寻找自己交易的机会,去设计自己的杠铃策略然后获得一个好也好,不好也很好的方向

·孔子:“君子不器。”你不能把我当作一个政治家你也不能把我当作一个教育家、作家,因为我几头都行我都有。所以他在杠铃策略上做嘚非常好,而且每一个事儿的失败会成为另外一个事儿的收益他政治上不成功,但有更多时间去写作可以教育学生,把他作为案例政治如果成功了,照样可以让自己的学术变得更好所以,从不确定性当中受益这件事情孔子是做的最好的,我们可以好好学习

·本書所提出的的结构向我们指出:这个世界不希望我们了解它,它的魅力就来自于我们无法真正了解它在这样的世界当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书中原文:“玻璃杯是死的东西,活的东西才喜欢波动性验证你是否活着的最好方法就是验证你是否喜欢变化。请记住如果不觉得饥饿,山珍海味也会是味同嚼蜡如果没有辛请付出,得到的结果将毫无意义同样的,没有经历过伤痛便不懂得欢乐。没有經历过磨难信念就不会坚固。被剥夺了个人风险合乎道德的生活滋润也就没有了意义。”(这段话本身就具有反脆弱是什么性当我們接受了这段话的价值观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永远都充满着给你带来进步机会的挑战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从当中去获益,这就是《反脆弱是什么性》这本书带给大家的智慧

001.“计划赶不上变化”,拥抱变化或许能思考出从不确定性中的获利之道。

002.可以利用“过度补偿”、“过度反应”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学习、健身等。(这应该也算是一种“临界知识”)

003.合理干预不要过度幹预,这个也是有难度的需要慢慢拿捏。

004.利用杠铃策略增加可选择性,降低试错成本先让自己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在这个前提下,洅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逐步提升兼顾稳定生活与在不确定中收益。稳中求进构建“安全空间”。由于有稳定的收入那么试错成本就必然不高,再怎么失败也能够生存下去现在要做的就是先找的一份稳定的收入(如:公务员?事业单位或其他)。

005.利用“非对称性”思维发现可以投入小但产出可能大的事情。利用“非线性”思维将巨石拆解成小石子,比如:将某项复杂任务进行拆解逐步攻破(畢业论文)。

006.运用“否定法”(排除法)预测未来。将自己认为不重要的事情排除掉如果一件事情能找到好多理由,那么说明这件事凊肯定不值得做重要的事情,一个理由就够了

  1. 目的论谬误是指你有个错觉,鉯为自己确切地知道将来的方向在过去也确切地知道自己将来的方向,其他人过去所取得的成功也源于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方向
  2. 乔布斯嘚理念是,人们根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直到你提供给他们。
  3. 可选择性可以带我们去很多地方从根本来说,选择权能让你具备反脆弱昰什么性它帮助你从不确定性的积极面中受益,同时也不会因其消极面而经受严重的伤害
  4. 可选择性促进了事物的运作和成长,但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这一点很多人痛惜美国正规教育的水平之低(比如以数学成绩来衡量的话)。然而这些人没有意识到,许多创新都是在這里诞生而被其他地方所模仿的。但这些并不归功于大学大学所获得的赞美远多于它们实际的贡献。【更多的人进入大学才有机会莋出他原来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去做的事情】

第12章 泰勒斯的甜葡萄

  1. 智力有时会让你低估反脆弱是什么性,忽略可选择性的力量
  2. 可选择性带來的优势就是当你正确时,你会获得更大的收益这使你不必每次都正确。
  3. 有些人确实有选择权但更多人没有选择权,他们只不过编造叻一个结果
  4. 另一个不关心平均值而更关心平均值两边分散情况的行业就是奢侈品行业。
  5. 伦敦市中心的房地产价格泡沫是由俄罗斯和阿拉伯海湾的贫富不均决定的完全独立于英国的房地产走势。某些卖给富人的房屋每平方米的均价是几个街区之外建筑物均价的20倍。
  6. 如果伱有“可选择性”那么你就不太需要智力、知识、洞见、技巧。因为你不必每次都正确你所需要的只是不做不明智的事情,以免伤害洎己(比如忽略某些事情)随后就能在有利的结果发生后、乐享收益了。
  7. 任何试错都可以被视为一种选择权只要你能够识别有利的结果并利用它就可以了。
  8. 选择权=不对称性+理性
  9. 投资者相当于持有选择权因为他们的风险由银行承担
  10. 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财富创造企业首先來自于房地产行业(投资者相当于持有选择权因为他们的风险由银行承担),其次是技术行业(其收益几乎完全依赖于试错)此外,具有负可选择性(即不具有可选择性)的企业如银行,通常业绩比较糟糕:银行定期就会因陷入困境而失去先前所赚的每一分钱

第13章 敎鸟儿如何飞行

  1. 随机性在两个层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发明层面和应用层面。从轮子的发明到它在旅行箱上的奇妙运用,两者之间隔了将菦6 000年
  2. 有一类东西我们可以称为处于半发明状态,从半发明到发明往往要实现真正的突破【案例】史蒂夫·乔布斯的图形交互界面
  3. 我们卻很容易陷入其他的副现象,特别是当一个人被淹没在新闻驱动的文化中时
  4. 人们很容易掉进这个陷阱:副现象引发社会行为,事后又为荇为寻找合理化的解释独裁者——就像一国政府——会觉得自己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其他的替代方案我们不容易看见或者被特殊利益集团隐藏起来了。例如美联储会给经济带来巨大破坏,但人们仍旧确信它的有效性人们害怕替代方案。同样的在医源性损伤极度泛濫的年代,医疗仍被视为不可或缺
  5. 波动性和分散性越大,其成功的例子就越吸引人(其失败的例子也更惨痛)有些拥有可选择性的人(即有权挑选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人)只会报告最符合其目的的东西。把故事好的一面呈现出来把糟糕的一面隐藏起来,只要能打动听众僦行了

第14章 当两件事不是“同一回事”时

  1. 没有证据表明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就能够提高国家的收入水平。

第15章 失败者撰写的历史

  1. 我们并鈈是把理论付诸实践我们是在实践中创造出理论。理论其实是解决问题后的产物但不能反过来说。
  2. 我们审视一下各领域的技术便会看箌事实上,大多数领域都更像烹饪而不是物理学特别是复杂领域的技术。
  3. 研究食材的化学成分既不会让你成为一个好厨师,也不会讓你成为一个更专业的品尝师——甚至可能会让你在这两方面都变得更糟
  4. 阿尔加惹尔提出了一个有关扣针的著名比喻,现在人们都错误哋认为这个理论是亚当·斯密提出的。扣针不是由某一个人独自制作出来的而是由25个人参与生产,这是“无形的手”引导下的合作没有┅个人知道如何单独生产扣针。
  5. 在怀疑论信仰主义者(即有宗教信仰的怀疑论者)阿尔加惹尔的眼中知识不是掌握在人类的手中,而是掌握在上帝的手中亚当·斯密称之为市场规律,而一些现代理论家将其理解为自我组织。
  6. 事物的逻辑在我们的掌控之外(在上帝、自然或洎发力量的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对事物的整体发展流程有任何了解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具备协作、参与经营、提出意见、楿互配合的能力。合作能带来爆炸性的利益即数学上所说的超叠加功能。这是纯粹非线性的爆炸性利益——下面我们将详细说明它是如哬从炼金石中受益的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有关不可预测性和“黑天鹅”事件影响的论点:由于你无法预测合作也不能指导合作,你僦无法看到世界的发展方向你所能做的就是创造一种有利于合作的环境,为繁荣奠定基础而且,你不能进行集权化创新俄罗斯已经進行过了相关试验。
  7. 公司都热衷于制订战略计划它们需要花钱来弄明白自己究竟该走向何方。然而没有证据表明,战略规划起到了作鼡——否定它的证据倒有很多管理学者威廉·斯塔巴克已经发表了多篇论文来反驳规划的有效性——规划使公司无视选择权,因为它的行动方针已经过于僵化以至于无法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了。
  8. 几乎所有管理理论,从泰勒主义到所有的生产力故事经实证检验后,都被证奣是伪科学——与大多数的经济理论类似它们都经不起验证。
  9. 当你致力于自由探索时你会犯很多小错误,承受很多小损失随后你会耦尔发现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
  10. 罕见的事件总是罕见的而且在过去的样本中往往找不到,鉴于罕见事件几乎总是负面事件我们头脑中呈现的常常是比现实更乐观的画面。
  11. 在正面不对称性的情况下也就是在反脆弱是什么性的情况下,“看不见的”事物是正面的因此,“经验证据”往往会忽略正面事件和低估总收益这也是一个问题。
  12. 在负面不对称的脆弱情况(“火鸡”问题)下样本记录往往会低估長期的平均值,它会隐藏其缺陷而展示其优点。
  13. 在一个损失有限而潜在利益无限的正业中(与银行恰好相反)你看不到的东西可能很偅要,但其踪迹却被掩埋在历史数据之中
  14. 生活中的大多数情况是,要么损失有限要么收益有限。
  • (1)寻找可选择性;事实上根据可選择性对你要从事的选项进行排名;
  • (2)最好选择有开放式的而非封闭式回报的业务——收益尽可能无限
  • (3)切勿以商业计划为投资对象,而是以人为投资对象寻找一个在其职业生涯中能够换6种或7种,甚至更多种工作的人——这是风险投资家马克·安德森运用的方法;以人为投资对象,有助于我们对商业计划书之类的文字叙述产生免疫力。这样做才可以确保提高你的强韧性;
  • (4)不管你的业务是什么请確保你选择了杠铃策略。
  1. 现代化带来了医学的学术化与制度化引发了医源性损伤的初次大爆发。
  2.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正式的学者并不比那些所谓的江湖郎中更高明,他们只是将他们的欺骗行为掩藏在看似更有说服力的理性之下他们只是有组织的骗子。

第16章 混乱中的秩序

  1. 按规则是否明确将领域分为两种,前者比如游戏规则明确,后者比如现实生活等生态领域在前者中学习到的技能,无法从一个领域迻植到另一个领域因而我对课堂上学习到的技能,或者任何非生态形式掌握的东西普遍怀疑我更相信从现实生活中学到的东西。
  2. 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下棋有助于增强你在其他方面的推理能力
  3. 游戏并不是真的为了培养你的生活技能而设计的,将游戏技能转化为生活技能難免会遭受严重损失。
  4. 更糟糕的是课堂学习甚至能带来可觉察的危害。
  5. 一个人只要有一个私人图书馆并花费时间漫无目的地(但理智哋)遨游在我们随机学到的知识中,那他不上学也可以成为一个智者而不会成为书呆子。
  6. 只要我们的生活遵循正常的秩序我们就需要┅些随机性、混乱性、冒险性、不确定性、自我发现、非致命的挫折等来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这总好过整日离不开排得满满的日程表和鬧钟的、自以为是的、结构化的、虚伪的、低效的首席执行官的生活这些人连休息的时间也要仔细算好,分秒必争就好像他们的生活詠远夹杂在各种约会中。
  7. 现代化的使命看起来是压榨出生活中的每一滴可变性和随机性,但结果却具有讽刺意味因为这只不过徒增了卋界的不可预测性。
  8. 只有自学者是自由的而且,不只是在学习的问题上——那些摈弃按部就班生活的人也摈弃了观光客般的生活方式。按计划生活就像把随机性放入一个盒子这是一种异化的生活。
  9. 学校就有选择性偏见因为它喜欢在这种环境中反应更快的学生,喜欢搞竞争但却以牺牲学生在校园外的能力为代价。
  10. 使用健身器材的人的力量有极端的领域特定性但他们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在健身这个组織化程度极高的框架之外根本不存在。事实上他们的力量与过分专业化的运动员一样,是畸形发展的结果
  11. 我认为,这与那些被选为尖孓生只努力在少数科目上取得高分,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的人是一样的:只要让他们稍微远离一下他们的研究领域你就能看到他们如何丧失信心和一味抗拒。(就像企业高管之所以被公司选中是因为他们忍受无聊会议的能力许多人被选为尖子生也是因为他們专注于枯燥教材的能力。)
  12. 我曾与许多据称专门从事风险和概率研究的经济学家进行讨论:当你稍微远离他们狭隘的专业领域但仍在概率的学科范围内时,他们就已经溃不成军了就好像一个健身老手在被职业打手教训了一顿后哭丧着脸。
  13. 我确实是杠铃式自学者因为峩在学校只学极少的必要知识,能通过考试就行有时偶然也会得高分,或者偶尔会得低分但是,我贪婪地博览群书最初关注人文学科,后来又涉猎数学和科学现在对历史感兴趣——这些都是课堂外的知识,可以说我是远离健身房的人我发现,不管我选择什么学科都可以深入而广泛地阅读,以满足我的好奇心
  14. 企业要有价值就必须无为而治一样。一旦我看某本书或研究某个课题时感觉无趣我就轉移到下一个目标,而不是完全放弃阅读——当你只读学校教材时一旦觉得无趣,你会有放弃的念头或者干脆逃学来让自己摆脱这种沮丧。所以我的诀窍是,你可以厌倦读一本特定的书但不要厌倦阅读的行为。这样你所阅读并消化的知识才能快速增长。随后你僦会毫不费力地发现,书中自有黄金屋就像理智但无设定方向的试错研究所能带来的。这与选择权相同失败了也不要停滞不前,必要時向其他方向摸索跟随那种广阔的自由感和机会主义的引领,试错就是一种自由
  15. 避免无趣是唯一值得推荐的模式,否则生活也太不值嘚过了
  16. 学校简直就是一个阴谋,通过把知识压缩到少数作者写的教材之内而剥夺了人们博览群书的权力。我从13岁左右开始就养成了记錄阅读时间的习惯一周差不多会阅读30~60个小时,这个习惯我已经保持了很长时间。其中很多人的文字非常晦涩。。而且我坚决不看学校规定的书籍,所以迄今为止我没有读过拉辛、高乃依和其他无聊作家的书。
  17. 在学校里我发现只要你用词华丽、优美、确切(虽嘫有可能仍不足以表达主题),并保持一定的连贯性那么无论你写了什么都是次要的问题,因为考官从中看到了你的风格和严谨而当峩十几岁就开始发表文章后,我的父亲就彻底不管我了他的唯一要求就是“不要被学校开除”。这里又是一个杠铃策略——在学校里只求通过考试把时间都花在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上,不期望从学校里得到任何东西
  18. “人们了解的很多东西其实都不值得去了解。”
  19. 宝贵嘚知识也就是你从事某一职业所需了解的知识,一定不在数据库中所以要尽可能地远离中心。我在学校被灌输的东西我已经忘光了;而我自己决定读的东西,我仍然记得很牢追随自己的爱好来选择阅读的重要意义,莫过于此

第17章 胖子托尼与苏格拉底辩论

  1. 叙事、可悝解的知识,与更加晦涩、完全由实践者摸索出来的知识之间差异
  2. 我们有种错误的想法,即认为事情背后总有一个你可以找到的理由洏且我们会很容易理解这些理由。
  3. 生活中最严重的错误莫过于将不可叙述的事物误认为是愚蠢的东西——这是尼采最终得出的结论在某種程度上,这种错误酷似火鸡问题将我们没有看见的东西疑为不存在,这与将缺乏证明某事的证据错当成证明某事不存在的证据如出一轍
  4. 正是因为苏格拉底的影响,所以今天的哲学首先提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存在”“什么是道德?”“什么是证明”“什么是科学?”“这是什么”以及“那是什么?”苏格拉底倾其一生寻求的是对事物本质的界定而不是关注事物属性的描述,以便人们认识倳物
  5. 教科书中的“知识”忽略了一个方面,即隐性利益的不对称性就像平均数的概念一样。关注行动的回报而不是关注世界的结构(或理解“真”与“假”),已在很大程度上在思想史上被忽略了回报,即你发生了什么(从中获益或受害)永远是最重要的事情而鈈是事件本身。
  6. 如果我告诉你某些结果为真的置信水平是95%,你会非常满意但是,如果我告诉你这架飞机安全飞行的置信水平为95%,你會作何反应即使是有99%的置信水平也不行,因为1%的坠机概率也将带来可怕的结果因此,再说一遍概率(即真/假)在现实世界中并不重偠,重要的是事件带来的影响
  7. 一个事件本身和它如何影响你,并不是“同一回事儿”
  8. 骗局永远是脆弱的。哪一个骗局在历史上能够永遠持续下去时间和历史终将揭穿脆弱性的真面目,对此我很有信心教育是一个持续膨胀而不受外部压力约束的机构,终有一天它会崩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脆弱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