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粥案例分析题答题技巧和如何分粥技巧

导读:管理方法与艺术案例分析―――分粥的故事,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建立一个像“轮流分粥,让每个员工按照游戏规则自我管理,责任、权利和利益是管理平台的三根支柱,管理者的执行就变成废纸,只有管理者把“责、权、利”的平台搭建好,大家试验了不同的方法,成功的企业管理者,一套好的机制对管理者来说比自己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要有效得多,企业管理的现实,远远比这个虚构的故事复杂得多,分粥 管理方法与艺术案例分析―――分粥的故事
张俊 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建立一个像“轮流分粥,分者后取”那样合理的游戏规则,让每个员工按照游戏规则自我管理。游戏规则要兼顾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并且要让个人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统一起来。责任、权利和利益是管理平台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缺乏责任,公司就会产生腐败,进而衰退;缺乏权利,管理者的执行就变成废纸;缺乏利益,员工就会积极性下降,消极怠工。只有管理者把“责、权、利”的平台搭建好,员工才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大家试验了不同的方法,发挥了聪明才智,多次博弈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制度。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制度一: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阿克顿的结论是: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
制度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为自己分粥的权利,同时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粥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的饱而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都饥饿难挨。大家认为这种办法造成了资源浪费。
制度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公平分粥,但不久他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不能放任其堕落和风气败坏,还得寻找新思路。
制度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各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可见,如果制度效率不高,就要吃凉粥,就要影响当初制定制度时所想达到的那个目的。
制度五: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七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将享用那份最少的。
好的制度浑然天成,清晰而精妙,既简洁又高效,令人为之感叹。
制度至关重要。成功的企业管理者,一定擅长于借制度之力。分粥理论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就是要有一套好的制度,要敢于跳出传统的思维去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套好的机制对管理者来说比自己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要有效得多。
经济的发展和劳动效率的提高来源于人们通过分工和交易的形式实现的合作,人们之间的合作需要适宜的制度安排,良好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发展的首要保证。
制度是什么?经济学家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或者更规范地说,制度是构建人类相互行为的人为设定的约束。大到整个社会,小到一个企业之中,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常常是相互牵制乃至相互冲突的。如果只有行为主体的功利性计算,就会出现好事没人做,坏事人人争先的结局。为了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维持集体的生存和社会的秩序,人们无时不需要用制度去规范个体的行为。事实上,如果没有制度提供的秩序,人类社会将仍然停留在霍布斯所设想的“一切人与一切人作战”的丛林时代。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制度才是好制度?好制度的标准又是什么?第5种分粥制度是好制度,其原因是它与前四个制度相比,显得既公平,又有效。而前四个制度,要么是如第1和第3个制度,有效率而无公平;要么是如第4个制度,有公平而无效率;要么是如第2个制度,既无公平,又无效率。由此可知,有效、公平就是好制度应具备的两个基本特征。
企业管理的现实,远远比这个虚构的故事复杂得多。就分粥而言,所谓\有效\,就是能方便快捷地实现分粥目的、解决吃饭问题。所谓\公平\,就是所分的粥,对每个人都没有差异。分粥的故事假设了在7个平等的人中分配既定成果这一前提。而企业管理中,更重要的是要把蛋糕做大。也就是,要求制度能提供一种激励机制,促使人们相互合作去谋取最多的共同成果,同时又公正合理地分配所取得的成果,这两者相辅相成,成为企业制度设计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值得指出的是,制度4的例子让管理者知道,民主虽然能保证公平,但有时不见得有效率。在有更好的方法可用的情况下,就不必非要用民主的表决程序。这就是说,作为具体程序形式的民主,其实也只是我们实现目的的一种工具。当然,这里说的只是表决程序层次上的民主。
另一个问题是,好的制度由何而来?
政治规则决定着经济规则,而政治市场远非那种经济意义上强调效率的市场。政治规则从来就不是按照效率原则发展的,它还受到当权者的自我利益、政治上的意识形态,以及其他观念、文化方面的约束。在现实中,制度的选择是一系列利益主体和观念力量交易或博弈的结果。
故事中,七个人组成的小团体,在尝试了制度1、制度2、制度3、制度4之后,终于能够找到了一种好的制度5。一个重要前提,在于这是一个民主团体,他们对分粥中的不公平能够议论、表达不满,且对于如何改进能够发表意见、民主协商。试设想在一个权利集中的组织中,一个专权跋扈的领导者把握了绝对的权利,分粥者由他指定,不管粥分得多么不公平(当然决不会亏待有权者)也不准提意见,谁胆敢提意见就会遭到打击报复。这样,富有激励作用且公平高效的机制就永远不会产生,组织也可能长期锁定在一种无效率的状态中,忍受低效率和停滞。
更根本、更基础的制约因素是体制。好的体制是好的机制产生的前提。实际上,在有缺陷的体制下,即使仿效先进体制建立好的机制,也往往不能得到有效遵循而在执行中走样。在企业中,这种体制主要表现为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或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谁拥有公司,如何控制公司,风险和收益如何在公司的一系列组成人员,包括股东、债权人、职工、用户、供应商以及公司所有的社区之间分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安排决定了公司的目标、行为,决定了在公司利益相关者中在什么状态下由谁来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分配等有关公司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它是公司具体管理、分配机制形成的背景平台。公司治理结构是当前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探讨的热点。西方企业界提出的利益相关者治理等理论,推动着公司治理理念的变化。建议企业经理人关注这些问题。这样,我们对企业制度建设问题才能有更本质的把握。 包含总结汇报、外语学习、办公文档、人文社科、文档下载、资格考试、word文档、专业文献、旅游景点、出国留学以及管理方法与艺术案例分析―――分粥的故事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分粥》 【人人网 - 分享】
分享这个视频的人喜欢
分享这个视频的人也爱看
最好的遇见
?有期待是好事
热门视频推荐
热门日志推荐
同类视频推荐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如何分粥才能保证分得最公平记得管理学中有一个经典的案例“如何分粥才能保证分得最公平”,为了说明这个案例,讲师做了很多沙盘推演……最终得到正确姿势是“分粥的人喝最后一碗粥”。人类智慧真是非常了得,用一句话“分粥的最后拿粥”就把公平的问题给解决了。好像是从去年开始,教育部规定把各校的“保研指标”捆绑到拥有保送资格的学生身上,从而实现了“优秀的学生可以在国内各所高校自由流动”……从今年开始,一些高校开始抱怨另一些高校到自己哪里把人才挖走,通过双一流建设“国内人才正大光明地实现自由流动”……这两件事都是大智慧,用公平分粥的方法解释……1、培养学生的学校相当于分粥的人,它最后选择学生,有可能改变放羊式教育。2、培养教师的学校相当于分粥的人,它最后选择老师,有可能改变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的模式。
热门新闻更多
热门游戏相关新闻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案例分析技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