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标准状态下,r22制冷剂蒸发温度的沸点比蒸发温度低,系统就不会产生真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在线发帖幸运送福利,奖品一波接一波 恭喜:&&
十多年前曾经在一个小公司干过三年时间。公司没几个人,两个会计,四个办事员(我是
跳槽无非两种理由:一是钱亏了二是心屈了。离开第一份工作主要还是圈子文化太严重,不
查看: 543|回复: 3
关于蒸发的问题
阅读权限10
积分帖子主题
注册海川与360万海川共分享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蒸发工艺问答部分
<font color="#、蒸发系统为何采用真空负压蒸发?
真空蒸发就是减压蒸发,与常压蒸发相比有以下优点:在减压条件下液体的沸点降低,使加热蒸汽和沸腾液之间的温差增大,这样,既为利用低压蒸汽创造条件,还可以达到减少传热面积的目的。在较低温度下进行蒸发,可避免某些物质在高温下产生的不良副反应,真空蒸发中损失于外界的热量较少,因而用于补偿这种损失而消耗的蒸汽减少。根据以上理由,尿液在真空下进行蒸发浓缩,对降低缩二脲生成,减少尿素水解损失有利。从提高尿液浓度,以达到99.7%的造粒要求来分析,采用真空蒸发也是有利的。为使尿液浓度达到99.7%,在140℃条件下,必须使与液体接触的气相中水汽分压不高于25mmHg。为满足这一要求,可以在压力为25mmHg条件下蒸发或在较高压力下通入大量惰性气体以降低水汽分压。比较起来,以采用高真空的办法为经济,因而工业上提浓尿素,绝大多数是在高真空条件下进行。但要说明一点,由于液体汽化所需的热量随汽化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因此在真空蒸发中,蒸发相同液体所消耗的加热蒸汽较常压下消耗的略多,但因其优点多得多,所以仍广泛采用。
<font color="#、试述蒸发一、二段压力选择的依据?
尿液的提浓有这样的特点:如在较低的压力下蒸发,则随蒸发的进行尿液浓度达到一定时,就会析出结晶,而形成固液混合物。
如在0.1绝对大气压下蒸发,当尿液浓度达到70%,沸点温度为59℃时,尿液就成饱和溶液,继续蒸发,则尿液中将析出结晶,我们称达到饱和溶液的这点温度为尿液的第一沸点。对析出结晶的尿液如果继续加热蒸发,到某一较高温度浓度时,尿液中结晶就消失,这点称为尿液的第二沸点。下表列出了不同压力下尿液的第一沸点及第二沸点及其相应浓度。
为防止尿液中析出结晶,一段蒸发应在略高于0.273绝压(200mmHg)的压力下进行,先蒸发掉大量的水,使尿液浓度达到95%,95%的尿液饱和温度为120℃,实际控制在128-132℃。如果一段蒸发压力过高,则一段蒸发掉的水过少,会使二段蒸发超负荷。
第二段蒸发出高尿液浓度,要求达到99.7%,为达到这浓度,蒸发压力应尽可能低,温度应超过尿素的熔点(132.7℃),正常操作范围为138-142℃,以免大量生成缩二脲。当尿液浓度为99.7%,温度在140℃时,溶液的饱和蒸汽压为25mmHg绝压。因而二段蒸发操作压力应不高于25mmHg(绝)。
<font color="#、蒸发系统开车时为何要先提温度再抽真空?抽真空时应注意什么?
根据尿素一水、二元相图知,尿素饱和蒸汽压有极大值,其蒸汽压力为220mmHg,在大于220mmHg压力下操作,任何尿素浓度不会进入结晶区。若进料时组成为735mmHg,72%浓度,当在一段蒸发要待到96%浓度尿液,如先提真空,即压力降低,则就垂直往下走,显然很快会进入结晶区,带来危险,如先提温度就沿平行t轴方向往左走,显然是离开结晶区的,这样就安全了,故开车时先提温度到130℃,再把压力降到稍高于220mmHg(实际为235mmHg)这样一直处于溶液区不会结晶。
抽真空时,虽然当时温度已达130℃、150℃,但是真空一提后因压力降低,尿液中水份大量蒸发,如果不增加蒸汽用量,大量水份蒸出必然降低尿液温度,严重时进入结晶区,故提真空时,同时加大加热蒸汽阀开度,保持温度不变,同时抽真空速度不要过快,防止温度掉得过快,使尿液进入结晶区。
<font color="#、为何二段蒸发需设计升压泵?
蒸发二段压力较低,在3.5Kpa(绝压)下,二次蒸汽用冷却水来冷凝,其冷却水温必须低于25℃,而我车间的循环水进界区温度为32℃,因此,二次蒸汽不能靠循环水直接冷凝,故要升高压力,当压力升高到12Kpa(绝),此时蒸汽冷凝温度为49℃,用32℃循环水就可以冷凝了。因此二段需设计升压泵。
<font color="#、蒸发系统一、二段之间U形管起何作用?设置的依据?U型管堵塞的现象及原因?
蒸发系统一段压力为35Kpa(绝压),二段压力为3.5Kpa(绝压),如果一段分离器出液直接进入二段,则因二段压力低,液位不能维持,气体会窜入二段,二段真空达不到指标,从而生产将无法维护,因此,设计上在一、二段之间用“U”型管来保证两段蒸发之间的压差,不致窜气。
“U”型管的高度必须保证管内液柱压力大于操作中“U”型管两端所能出现的最大压差。设计上理论高度:h=ΔP/ρg,其中两端压差ΔP=35—3.5=31.5Kpa,96%尿液比重为1.2,则h=31.5×103 /(9.81×1.2×103)=2.68m。但由于考虑到生产上压力总有波动,即两段压差增大仍能维持生产,故设计上应留有足够余地,但“U”型管也不宜过长,否则阻力增加,进料困难,物料停留时间延长,故车间“U”型管底到E16进口高度为7.09m。
当系统断料或一段兜料以及蒸汽原因,造成“U”型处尿液温度低于一段尿液结晶温度,将造成“U”型管堵塞。当“U”型管堵塞,将造成一段分离器视镜满液,二段断料。
欢迎积极参与交流
资料文件共享
已有&0&人打赏作者
阅读权限150
llzzff529的管辖
长见识了,楼主好牛叉
系统自动给沙发加分~~
阅读权限150
积分帖子主题
几个问题都不错,要是配上图就更好了
阅读权限10
积分帖子主题
分析得很好,少见的经验交流
海川论坛战利品安全漫画(8.8)墙上有了就行?【海川安全大家说】悲剧!济南3名工人维修这张图,点醒了千万职场人,不看后悔!【海川美食*自己动手】041爆米花
甲苯硝化中的,经分离后得出的二硝基甲苯焦油,密度1.16,常温、粘度比较大,计划进焚烧炉焚烧,想选择一个流量计,在1.5立方每
论坛事务&&
广告投放&&
企业平台&&
媒体运营&&
广告及事务: 0& 媒体运营:
论坛电子邮箱 &(电子信箱及QQ客服24小时受理咨询,电话工作日09:00--17:00受理咨询)
360万海川人 欢迎您的参与 化工技术交流第一社区,共同学习 共同提高!
版权所有 海川网-海川化工论坛 -2004蒸发温度过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蒸发温度过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蒸发温度过低,通常有很原因经空压机保养分析大概会有一些几点:1.设计上的足导致蒸发器换热面积不够.2.压缩机的功率太大出在制冷系统不能供应足够的冷媒.3.蒸发器铜管表面结霜影响传热,压缩空气含油量过大,在蒸发器铜管表面蒙上一层油垢影响传热,4.制冷系统管路有慢性泄漏,如果蒸发温度降得很低,使换热铜管表面温度在零度以下,水蒸气就会在铜管表面凝结成霜,将给制冷系统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如产生“液压缩”,使气路堵塞,导致压缩机制冷系数大幅下降,能耗增加等.所以含温量很大的压缩空气进入冷干机工作时,冷媒在管内蒸发温度至少应保证蒸发器铜管表面温度在零度以上,为了防止蒸发温度过低,冷干机里设置了能量旁路保护,当冷媒蒸发压力低到一定值时,作热量补充用的热气旁路阀自动打开(开度增大),将冷凝器中的高压温冷媒蒸气直接注入蒸发器,使蒸发压力提升到正常水平.
与《蒸发温度过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的作业问题
冷冻水足够,控制板肯定有问题,不知你设定温度多少,为何不自动停机?
如果你的制冷机是氟机,你这个原因最可能是系统氟里昂不足,导致的蒸发温度过低,从而导致低压压力升高,回气温度也升高,低压温度升高,然后导致高压压力上升,温度上升,高压温度上升的必然结果是油温也跟着上升,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建议首先看看高低压阀门是否正常开启,检查系统有无漏点,检查高低压力是否正常.另有可能的原因就是系统堵,
1、汽化热导致.液体蒸发是个物理相变过程,工艺操作过程中,蒸发室内的汽相压力低于其操作工况下的饱和蒸汽压,液体处于“沸腾”状态,液体温度高于其表面蒸发温度,温差越大,传热推动力越大,“沸腾”越剧烈,蒸发速度越快.液体不断被汽化,大量热量被带走.液体表面和内部深层汽化程度不可能完全均匀,液体不同深度层面的温度也有偏差;2
只能换铜管了,空调为什么没有自动保护系统阿 建议你用中央空调.最好是水冷的
应该与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有关.因为青藏高原大气稀薄,所以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较弱,气温低.而四川盆地水汽多,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强,气温高.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吸收辐射少,大气给地面的辐射少.
血液尿素氮含量是肾功能检查的一个常规项目.如果这个项目低的话,说明肾功有点问题,但是需要综合考虑,还要看究竟是低了多少,如果达不到一定数目也是没有治疗肾脏的意义的,只能说是个人的差异.
一,假象1 机油感应塞损坏或机油表损坏2 机油灯损坏或线路老化二,那就是真的1 机油泵老化2 机油滤芯老化堵塞3 机油压力调压阀松4 机油滤清器座损坏漏油5 轴瓦磨损6 惰轮轴套子磨损7 机油稀8 凸轮轴套子或摇臂套子磨损
不会是肝损伤吧,哪有这么严重,没什么问题,多吃些肉就没事了.我也是尿素氮偏低.跟饮食有关.
是由于海水的比热大于陆地的比热
尿素是分子晶体,熔沸点不是很高.但尿素比碳铵稳定,效果更好.
青年人正常频率60-100次/分,平均75,一般来说排除病理性因素适当体育锻炼者的脉率会相对较低,体质好的如运动员甚至可以低至40次/分. 再问: 我平时很少锻炼的。应该是需要加强锻炼的吧? 再答: 是的,本身我也是比较少有锻炼,脉搏基本上在100多一点。加强锻炼吧!
阿巴拉契亚山脉属于古老山脉,受风化侵蚀比较低矮,另外该山脉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很难生长.落基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受到太平洋板块的抬升生长,属于比较年轻的山脉.
冷凝器压力低可能是制冷剂缺少或冷凝器过冷.
4、气温比同纬度低10℃多,原因是:地势高;南半球等温线较北半球,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气温变化小;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1)南、北回归线,热带(2)非,南极(3)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5、山顶;陡;谷
计划生育呗 再问: 能说具体点吗?
水龙头滴水要看是哪里滴.水龙头出水口滴水就是里面的阀芯坏了老化了.开关处滴水是盘根磨损了.响的时候水压很低,有可能是别人家用水时由于水压低,产生负压,从你家的水龙头关不严的地方进空气.
血液中各种氨基酸含量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1】蛋白质摄入不足.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物质,我们摄入蛋白质实际上就是利用其中的氨基酸营养.当蛋白质摄入不足时,也就造成氨基酸不足了.【2】肠胃器官消化吸收蛋白质的能力不足.摄入的蛋白质还要经过肠胃来分解成氨基酸物质.肠胃功能欠佳也就容易造成蛋白质无法顺利的分解
极地寒冷是因为纬度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南极比北极冷原因有:南极有厚厚冰层覆盖,反射太阳光.南极的海拔比北极高.南极洲是陆地,北极则为北冰洋,由于陆地比热小,升温快,降温也快,因此冬季的南极比冬季的北极更冷.这一点是南极比北极更冷的关键因素.蒸发温度的概念,在空调系统(制冷剂为R22)中,蒸发温度一般为多少度?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工况下的蒸发温度:R12 5度 R22 5度 NH3 5度.冷凝温度:R12 35度 R22 35度 NH3 40度.
标准工况下的蒸发温度:R12 -15度 R22 -15度 NH3 -15度.冷凝温度:R12 30度 R22 30度 NH3 30度.
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工...
冷媒(如R22)在蒸发器蒸发时外界的温度叫蒸发温度。
冷媒在冷凝器冷凝时外界的温度叫做冷凝温度。
相关信息工况下的蒸发温度:R12 5度 R22 5度 NH3 5度.冷凝温度:R12 35度 R22 35度 NH3 40度.
标准工况下的蒸发温度:R12 -15度 R22 -15度 NH3 -15度.冷凝温度:R12 30度 R22 30度 NH3 30度.
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工况,
蒸发温度/冷凝温度:
2/50(风冷冷热水);
5/50(风冷恒温恒湿机);
5/40(水冷恒温恒湿机);
2/40(水冷螺杆机组);
7/40/50(直接蒸发式);
2/35(地源热泵)等等
高压21~26公斤,低压6~9公斤; 视内机回风温度高低不同而不同;
9---- 10 个大气压(atm)
空调上有强制模式或调试模式么?这2个都制冷。没有的话加热室内传感器开制冷。把电流表卡到主线上,把压力表接好在低压阀上(粗的1根)加到压力2-3公斤(制冷模式下)...
首先,密闭容器中的液体会蒸发到容器的空间中,其次,当空间中的蒸汽浓度达到饱和时,液体还在蒸发,蒸汽过饱和了,此时蒸汽会溶解如液体中,以维持饱和状态。最和,液体蒸...
答: 问下,网上说的客厅一体机是什么呢?
答: 投资,最注重的就是资本回报。找一个风险小、收益高的投资项目很重要。股票最初进入中国时没有人敢购买,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股票市场中,2000到...
答: 投资,最注重的就是资本回报。找一个风险小、收益高的投资项目很重要。股票最初进入中国时没有人敢购买,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股票市场中,2000到...
答: 投资,最注重的就是资本回报。找一个风险小、收益高的投资项目很重要。股票最初进入中国时没有人敢购买,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股票市场中,2000到...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 &&的性质将直接影响制冷机的种类、构造、尺寸和运行特性,同时也会影响制冷循环的形式、设备结构及经济技术性能,因此,合理选择制冷剂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通常对制冷剂的性能要求从热力学、物理化学、安全性、环境影响和经济性方面等加以考虑。
&&&&一、热力学方面的要求
&&&&(1)沸点要低,可获得较低的蒸发温度。同时,沸点低的制冷剂具有较高的蒸气压力。
&&&&(2)临界温度要高、凝固温度要低,以保证制冷剂在较广的温度范围内安全工作。
&&&&(3)制冷剂要具有适宜的工作压力。要求制冷剂的蒸发压力接近或略高于大气压力,避免制冷系统低压部位出现真空而增大空气掺入系统的机会。要求冷凝压力不能过高。冷凝压力低可降低制冷设备、管道的强度和施工要求,减少制冷系统的建设投资和制冷剂向外泄漏的可能性。要求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的压力比和压力差小。
&&&&(4)制冷剂的汽化潜热要大。制冷系统在得到相同的产冷量时,汽化潜热大的可减少制冷剂的循环量。同时也可减少制冷机、设备的投资,降低运行能耗,提高制冷效率。
&&&&(5)对于大型制冷系统,要求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尽可能大。这样在产冷量一定时,可减少制冷剂的循环量,缩小制冷机的尺寸和管道的直径。但对于小型制冷系统,要求单位容积制冷量小,这样可适当增大制冷剂的通道截面,减少流动阻力。
&&&&(6)制冷剂的绝热指数要小。这样可使压缩耗功减少,排气温度降低,改善运行性能和简化系统设计。
&&&&(7)对于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应采用相对分子质量适中的制冷剂。因为相对分子质量大可增大每一级的升压比,在系统的压力比一定时,可减少压缩级数。另外,大多数物质在沸点下汽化时,其摩尔炳增相似。因此标难沸点相近的制冷剂,相对分子质量大时,汽化潜热就小。
&&&&(8)导热系数要高。这样可提高换热设备的传热系数,减少换热设备的换热面积。
&&&&二、物理化学方面的要求
&&&&(1)制冷剂的黏度要小,减少制冷剂在系统中的流动阻力,缩小制冷系统管道直径属消耗量。黏度小也可增加制冷剂的传热性能。
&&&&(2)制冷剂的纯度要高,所选用的制冷剂应无不溶性杂质要求制冷剂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当制冷剂中渗进极少的水分时致在低温下产生冰塞而影响制冷系统的正常工作。
&&&&(3)制冷剂的热化学稳定性要好,高温下不易分解。制冷剂与油、水相混合时对金属材料不应有明显的腐蚀作用,对制冷机的密封材料的膨润作用也要尽可能小。
&&&&(4)制冷剂的溶油性表现为完全溶解、微溶解和完全不溶解。当制冷剂与冷冻机油完全泛解时,能为机件润滑创造良好条件,在冷凝器等换热器的换热面上不易形成油膜,传热效果彰好。但会使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提高,低温下的冷冻机油就度降低,还会使制冷剂沸腾时泡沫增多,蒸发器中的液面不稳定以及在运行时便制冷机的耗油增大,系统回油不易。当制冷剂与冶冻机油完全不清时,对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影响较小,但在热交换器换热表面易形成油膜而影响换热。微溶解于油的制冷剂的优缺点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5)在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制冷机中,压缩机的电动机线圈与制冷剂、冷冻机油直接接触不仅要求制冷刑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同时还要求制冷剂对线圈绝缘材料的作用尽可能小。
&&&&三、安全性方面的要求
&&&&(1)制冷剂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应不燃烧、不爆炸。必须使用某些易燃、易爆制冷剂时,一定要有防火防爆安全措施。
&&&&(2)制冷剂应无毒或低毒,相对安全性好。制冷剂的毒性、燃烧性和爆炸性都是评价制冷剂安全程度的指标,各国都规定了最低安全程度的标准。
&&&&(3)由于某些制冷剂带有一定的毒性和危险性,要求所选择的制冷剂应具有易捡漏的特点以确保运行安全。
&&&&(4)万一泄漏的制冷剂与食品接触时,要求食品不会变色、变味,不会被污染及损伤组织。空调用制冷剂应对人体的健康无损害,无刺激性气味。
&&&&四、环境影响方面的要求
&&&&最新研究发现,某些化学物质可能对全球环境有影响,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所选择的制冷剂应满足以下要求:
&&&&(1)存在于大气层中的寿命要低。
&&&&(2)对臭氧层潜在破坏效应要小。
&&&&(3)全球温室潜在效应要低。
&&&&(4)无光雾反应,对大气、水源及土壤等影响要小。
&&&&五、经济性方面的要求
&&&&(1)制冷剂的生产工艺要简单,生产成本要低。
&&&&(2)制冷剂要价廉、易得。
&&&&由于制冷剂的种类繁多,其性质差别很大,完全符合要求的理想制冷剂是不存在的。在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 暖通巡展是由慧聪空调制冷网、慧聪网、慧聪网、慧聪网、网共同主办的大型与技术培训活动,旨在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发展渠道商,寻求潜在商机,同时,为工程商、经销商组织最前沿的技术培训,搭建行业、企业及商家之间的沟通桥梁。填写下表,参与报名↓↓↓
责任编辑:付水芳
慧聪暖通与舒适家居公司旗下网站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 ? ? ? ? ? ? ?
2017年中国制冷展启幕 暖通企业沪上展风采
专题直播:2017年第28届中国制冷展
专题直播:2017年度中国供热展
慧聪产品推介会 传递暖通行业品牌力量
我要厂批:一手货 省更多
2017年中国制冷展启幕 暖通企业沪上展风采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制冷剂的蒸发温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