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立意长大是一个接受脆弱小幸福树长大的过程图

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530套总数:5885151套专访:3372部会员:401265位
当前位置:
&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20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教学案)(解析版)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20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教学案)(解析版)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31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523KB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专题20 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教学案)
现在的高考作文命题,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写新材料作文,第一关就是审题立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应成为新材料作文训练的主线,贯穿始终。训练时必须注意:读懂材料,全面准确地理解;掌握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学会在多角度立意中寻找最佳立意。
1.记叙性材料作文
记叙性材料一般是指故事、生活中的事件或寓言。命题形式一般是:故事材料+故事提示语(或评论语)+作文要求。
【例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德得出的结论。天经地义,人们尊奉了2 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纸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 400多年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的审题:
提示:①审故事:这里讲的是一个有关好奇心的故事,好奇心改变了2 400多年的传统认识,发现了真理。材料两次用到“好奇”这个词语,“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 400多年的谬误……”可见材料的中心是“好奇心”。
②审提示语:在这则材料的结尾,有“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 400多年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这可以作为审题的核心。
③审要求:这道作文题的要求有7个,重要的是“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这则材料可选的角度和立意有:保持一颗好奇心,不要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等。
2.引语式材料作文
引语式材料主要指名言警句、新闻调查、诗歌等,这些材料主题或显或隐,要仔细分辨。
【例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广为人知,郭沫若曾仿拟曹诗写成《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上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郭沫若则认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免过火,但若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有牺牲精神的表现。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合适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的审题:
提示:①审材料倾向:曹诗豆与萁本是同根生,不应相煎。郭诗:煮豆虽然燃萁,但萁并没有煎豆,而是成就了豆,萁富有牺牲精神。说明看问题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
②审提示语:“站在豆的一面”和“站在萁的一面”提示我们看问题要注意角度,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③审要求:“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合适的话题”再加上三个“自”,都要审清楚。
3.漫画式材料作文
漫画一般都会采用夸张、简洁的手法来表现生活中的某个现象,只有审准图,才能把握哲理。
【例3】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根据漫画的寓意,按要求作文。
请根据漫画的内容,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的审题:
提示:①审画面:这幅漫画画的是一个站在高处的人,感慨道:“那儿很美呀!”而一个站在低处、被大山遮住视线的人,却疑惑地说:“我看不见!”
②审提示语:漫画的提示语是“生活在不同高度世界的人,认识和视野就不同”,这是这则漫画材料作文的核心所在。因此可确定材料的中心为“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等。
③审要求:三“自”要求和字数提示要注意。
高考作文对立意的要求有四点:
一是立意要正确。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思想内容正确,其次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
二是立意要新颖,就是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
三是立意要深刻。“深刻”就是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来。
四是立意要集中。一篇文章立意必须单一明确,多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了,思想可以丰富,主题必须集中,即只能有一个主题。
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的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近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某知名媒体: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
史学博士廖峰: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诗人欧阳江河: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
学者费勇: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利用阅读终端阅读也不错。
以上讨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
碎片化阅读与破碎的个体
如果说有什么文化比不阅读的文化更糟糕的话,那就是当下社会流行的碎片化阅读文化。在铺天盖地的讯息流的冲击下,完整的、深入的、包含分析阐释工作的“深阅读”,正在逐渐被浮光掠影的浅阅读取代。
当深思熟虑、严肃理性沦为鸡零狗碎、东拼西凑的碎片时,阅读的本质便发生了扭曲。而这,是阅读的悲哀,更是个人的悲哀、文化的悲哀。
碎片化阅读暴露了时代文化生活的破碎残缺。真正的阅读是不可复制的个人体验,它能带给人精神的触动与心灵的升华。萨特曾这样描述自己的阅读体验:我在书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又在书里重新开始我的生命。完整、深入、全神贯注的阅读,才能直抵灵魂最深处。而碎片化的阅读,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早晚刷几条励志微博,公交车上用眼一瞥今日新闻,下班后用电子书“秒杀”网络小说——我们将阅读时间分解,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填充,在急促的生活节奏下挤出一点精力享用一碗速成的心灵鸡汤。但是我们却忘了鸡汤虽好,却不管饱。碎片化阅读,难以带给人内心的震撼与哲思的洗礼,更遑论精神境界的提升。
碎片化阅读不仅反映出破碎的生活,更折射出个体精神碎片化的困境。碎片化的,难道仅仅是阅读吗?我们的社会结构是破碎的,利益关系维系的社会,粗暴地将人沦为原子化的个体,自私的信息攫取大行其道。我们的生存语境是破碎的,无力理解长篇巨著和深邃哲理,对功利与平等的渴望令人奋不顾身投身于成功学的罗网。我们的文化审美是破碎的,教授为官、文坛出位,种种文化怪象不断跌破公众对学术与文艺的认知底线,文化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碎片化的中国阅读,背后是一条完整的碎片链条:社会碎片化、人文碎片化、精神碎片化,最终个体分崩离析,成为碎片化时代的链条上的一个牺牲品。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里警告人类:我们将毁于自己所热爱的东西。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了我们。社会风气浮躁、群众理性缺失,功利主义盛行,道德底线瓦解,价值体系崩溃——碎片化阅读现象是对阅读现状的警示,更应为时代文化的失落与精神文明的失陷敲响警钟。
我不希望预言成真:“我们真正感到悲哀的,不是因为不会笑与不会思考,而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不会笑与为什么不会思考。”碎片化阅读,会让我们不再思考么?
我的品悟:
提示:1.从所给的材料看,材料先给出碎片化阅读的定义,再交代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的讨论,因此立意具有多向性:可以赞同碎片化阅读是时代的必然,并从而歌颂碎片化阅读带来的轻松与能填补闲暇的优点,也可分析这是急功近利时代的畸形产物,支离破碎的阅读是浮躁与肤浅的表现,阅读的破碎很难形成缜密的思想与文化。
2.从所给文章看,文本立意深刻。文章的主旨是“碎片化阅读”之弊。三个分论点——“碎片化阅读”是阅读的悲哀、“碎片化阅读”是文化的悲哀、“碎片化阅读”是个人的悲哀,层层深入,说理深透,语言精练,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知识积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例1】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立意。
曾有这样一则趣事,号称“上网就是落网”的余光中,拒绝电脑的同时也拒用手机。一位老友嘲笑他顽固不化,跟不上潮流,又送了他一个价值不菲的手机。余光中抱着好奇的心态试用了一下,更题了一首名为“小宝盒”的诗赠友人,诗曰:“一只玲珑的小宝盒,藏着珍贵的小秘密/是我贴身的耳朵呢/还是你贴身的嘴唇?”余老终于理性面对,不再拒绝,他很快感受到了手机这个承载高科技的小玩意所带来的便捷,其实手机的功能又何止是贴身的耳朵和嘴唇呢?用心丈量,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它很大,大到为我们装下了整个世界,甚至是整个宇宙。
我的立意:
提示:这则材料写余光中由拒绝手机到理性面对,最后欣赏喜爱手机,从中不难看出,材料的主旨是:面对汹涌而来的高科技,即使一向以“顽固”著称的老诗人,只要理性面对,勇于接受,用心丈量,也会发现其中的乐趣。据此可以立意为:要理性面对;不要向新事物说“不”;用心丈量,世界很大。
【例2】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立意。
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我的立意:
提示: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可以确定这则材料的中心立意为:①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②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例3】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立意。
某胶粘剂公司研制成强力万能胶水,在推向市场之前,别出心裁地将一枚价值可观的大金币,用该胶水粘在该公司的大理石门柱上,并称谁能将其取下而不损坏门柱,金币就归谁。一时间,门前人头攒动,不少人纷纷一试身手,结果力气耗尽,金币却岿然不动。人群中爆发出热烈掌声,人们称赞有加,消息不胫而走。新产品一上市,厂家即获得巨大效益。
我的立意:
提示:材料中新产品一上市,就“获得巨大效益”,一是因为该强力万能胶水粘金币后能使金币“岿然不动”的有目共睹的过硬质量,二是由于公司采用了非同寻常的营销宣传策略。于是,我们便能顺理成章地得出立意:①事实胜于雄辩;②酒香还需巧吆喝;③创意魅力无限。
【例4】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立意。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我的立意:
提示:郑板桥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启示人们要善于借鉴,学会融合;“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提示我们要注重个体与总体、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和谐,即“和谐就是美”;而“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则揭示出任何事物唯有“彰显个性”,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方能体现其价值、立于不败之地的真理。
【例5】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立意。
材料1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都说是红色的,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他感到自己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发表论文《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疾病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材料2 日本商人安腾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着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用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个小时,实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材料3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我的立意:
提示:比较材料,找出三则材料的相似处:道尔顿、安腾百福和乔利最后都获得了成功,而且这种成功是源于一种创造、创新。即不仅从困难、危机、细节中发现问题,而且善于思考探究并着手解决。由此看来,“遇到困难,陷于困境——善于发现,勤于思考——敢于创造,勇于创新”即为三则材料的立意中心。
【方法技巧】
1.领悟主旨法
理解新材料文段的主旨,并由此处深挖立意。
2.把握关键词句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3.由果溯因法
生活中有很多事物或现象都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4.逐句切入法
有些材料,结构层次明显,每一句都有具体的含意。逐句分析各句的含意,然后综合,可找到合适的立意。
5.求同存异法
如果提供的组合性材料内涵是一致的,可以抽取其共同的、本质的内容,提炼出一个论点;如果提供的材料之间内涵不一致,甚至相差很远,那么应摒弃相异的面,寻找交叉、重合的点。
【写作指导与优秀例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车轮对方向盘说:“你为什么总是要控制着我,不给我自由?”方向盘说:“如果我不控制你,你会走上斜路的。”
请从车轮和方向盘的对话中提炼中心,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写作思路点拨:
材料中车轮与方向盘的对话是写作前审题的关键。从对话中可以看出,车轮对方向盘的控制持不满态度,它追求的是毫无约束的自由。而方向盘对车轮来说,意义重大,因为正是有方向盘的控制,车轮才能按照正确的行车路线行驶,才不会出事,才不致于走上邪路。所以方向盘与车轮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有方向盘没有车轮,方向盘发挥不料作用,有车轮没有方向盘,车轮必定丧失前进的方向,走上邪路。而且对话采取的拟人化的手法,使没有生命的车轮和方向盘具有人格化的色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像车轮那样追求自由的学生、年轻人和其他的一些人,也有许多为学生成长、年轻人成材把握 方向的老师、父母和领导及一切可以起领导和约束作用的方向盘式的人。在提炼中心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思考。从车轮的角度思考:没有约束的自由可以寻找得到吗?什么是真正的自由?自由的含义是什么?生活中如果人人追求没有纪律约束的自由整个社会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没有约束的自由会导致什么严重的后果?你对自由的看法和态度。从方向盘的角度思考:方向盘应该起的作用,方向盘对车轮的重要性,由方向盘联想到纪律的重要性,想到约束是生活中起规范作用和维持社会正常次序的保证,由方向盘怎样处理好与车轮的关系联想到父母这样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教师怎样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领导如何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从方向盘与车轮的关系联想到自由与纪律的关系,自由与约束缺一不可,把握准确的方向和成功的关系等等。这样来深入思考,确立中心的面就会很宽,便于发挥写作的空间。
【优秀例文】
有限制方能逍遥游
庄子向往鲲鹏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的自由,殊不知,其上升也要受到气流的限制,庄子大概要感叹世上无真自由了吧!然而我认为,真正的自由总是建立在有所限制之上的,有限制方能逍遥游。
完善而自由的心灵需要有所限制,心灵的自由放纵往往会导致狂妄和与社会的格格不入。阮籍追求自由而青眼相对东晋王朝的条文,摆脱一切世俗羁绊,虽在酒中得意忘形,却遇穷途而大泣。这种追求无所限制的自由使阮籍与社会人情对立,孤独而痛苦。可见,一颗逍遥的心灵必定要有所限制,这并非妥协,而是宽容;这也并非束缚,而是即使在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自由下对自我的恪守。
开明自由的和谐社会需要有所限制,缺少法律条文的社会定如无方向盘的车子般易走歪路。法国大革命是在封建王朝高度专制的压迫下爆发的,自由是其精神内涵之一,然而热爱自由的法兰西民族却在《人权宣言》上记载了详尽的法律,而正因此,既催生了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更诞生了三权分立和完善的现代法律体制,一时间,自由之花齐放。遥忆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因强调自由而忽视道德法律,最终难成大家;而信守法治的苏格拉底放弃了越狱的机会而死,可以说其法制精神影响了法国大革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曾经的辉煌及其自由的文化说明了法律限制下的自由催生社会进步,而人类的文明史更需要限制下的自由。从蛮荒到文明,从百家争鸣到春秋一统,无不是因有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而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使人得到更大的自由空间。
有限制方能逍遥。纵观当今社会,我国既提倡解放思想,又倡导健全法制,二者如两只轮子,只有并驾齐驱,才会使中国在世界引领潮流。政府官员既要有自由进行改革创新,又要受法律限制,防止权利滥用,腐化堕落。市场经济的开放自由,更是建立在各级完善条文限制上,这才防止了商业的趋向利益而忽视社会良知。
自由是对人性的尊重,却非放纵;限制是对自由的推动,而非专制。对人如此,对社会亦然,只有二者并重,才能逍遥,飞翔于万丈青天。限制中,自在逍遥,大道青天。
有控制的自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大家一点都不陌生,从中不难发现自由对人多么重要。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自由,都需要有所限制、约束,有控制的自由能引领我们走向正途。
有控制的自由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当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辨别是非时,父母、老师对我们的约束,是我们成长道路上一盏明亮的指向灯。正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为了能让孟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不辞劳苦,多次搬家。若当初孟母让孟子“自由”发展,孟子变成怎样谁也说不清楚;但正是有了孟母对孟子的控制,才有今天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孟子。父母是我们的启蒙老师,他们对我们的控制,使得年少无知的我们不至于在自由散漫的道路上滑得太远;学校是我们踏入社会的第一站,若没有老师们对我们的约束,那么我们在考试中的作弊行为等一些违纪行为,就有可能发展为抢劫、勒索等严重的犯罪行为。
有控制的自由是一个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在社会中,失去了控制的自由是可怕的,造成的后果也不堪设想。近几个月来,接二连三发生的醉酒驾车造成的伤亡事故,让我们重新正视控制自由的必要。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一犯再犯呢?这都是因为他们钻空子、走漏洞,正是因为约束的力量不够,才会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自由是相对而言,失去了控制的自由便是任意妄为。若社会中没有了法律、规则,那画面是我不敢想象的。正如一个十字路口没了斑马线、人行道、红绿灯,届时人与车抢道,谁也不让谁,造成拥堵甚至发生事故。所以,要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对自由有所控制。
有控制的自由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每个国家都有领导人,而构成国家的一些省、市也有其领导人,小到每个村也会有村长。这环环相扣的因素里,体现的是上级对下级的领导、控制,下级对上级的服从。正是有了这样的布局安排,国家才会平稳持续地发展。若失去了这些控制,这个国家就会停滞不前,或混乱不堪,甚至走向衰落、灭亡。可见,一定控制下的自由,对国家发展极其重要。
自由,不等于任意妄为;自由,是相对而言的,是有条件的。有控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才能使你走上正途,推动社会与国家的发展。
自由≠不受控
车轮总是想摆脱方向盘的控制,获得更多的自由。我们也总想摆脱别人的控制,去创造更美丽的天空。但是,追求自由并不等于不受控制,因此,我们在追求自由的同时,也需要适度地控制。
张扬个性,追求自由而不受控制的人常常会跌入深渊。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人,大多是不接受控制的人。他们想追求更多的自由,为所欲为,最终把自己的前途毁了,跌入万丈深渊。有个很喜欢过生日的贪官叫梁伯楠,过生日的这天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收礼。为了“方便”大家送礼,他每年举办好几次生日派对,他的,他老婆的,他孩子的,他丈母娘的。他放纵自我,无视法纪,收受贿赂,最后落得个锒铛入狱、家毁人亡的下场。人一旦没有了约束,不受控制的话,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越飞越远,最终会从高空跌落下来。
个性自由,为人理性,懂得适度控制的人,大多能建功立业。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被世人尊为“亚圣”。试想一下,如果当初孟母没有三迁,对孟子加以约束的话,恐怕历史上就不会留下孟子这个伟人了。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长辈说的话,大多都是对我们有益的,毕竟他们的阅历比我们广。因此,接受大人的控制,做人多些理性,可以使我们少走歪路,帮助我们走上正道。
适度的控制就是最大的自由。中国历代的君王为了巩固自己的基业,不断地去控制臣民的思想,于是他们用“三纲五常”来约束人们的思想。但是,当这个控制过度时,就会出现反抗和起义,人民要推翻暴政,争取自由。而国家立法是为了保障公民的自由,适当地控制着大家的行为,让每个人都能获得最大的自由。国家的安定有序、繁荣昌盛也有赖于法律。在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里,大家才能呼吸到自由、民主的空气,才能享受自由的快乐。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适度的控制有助于人的成长。自由并不意味着不受控。
风筝没有线牵引会从高空跌落、不知所向,河水没有河床的约束会肆意泛滥、酿成水灾,车轮没有方向盘的控制会迷失方向、滚下悬崖,人不受控制最终会失去人生最大的自由。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高尔夫球运动刚刚兴起时,只是对球的重量、体积有相关的规定。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高尔夫球手都喜欢用旧球,特别是有划痕的球。
原来,有划痕的球比光滑的新球有着更优秀的飞行能力。于是,根据空气运动力学原理,科学家设计出了表面有凹点的高尔夫球。这些凹点,让高尔夫球的平稳性和距离性大大增强。从此,有凹点的高尔夫球成为比赛的统一用球。
如果把高尔夫球的凹点比作人生的划痕,那么,失败、坎坷和挫折这些给人类带来伤痕的东西,其实并不可怕。因为有些伤痕,不仅有利于让我们维持人生的心理平衡,而且还有利于让我们去实现人生更远大的目标。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该题目可以从“小我”和“大我”两方面构思:
“小我”:可铺垫、渲染“我”的身体缺陷、学习基础薄弱、智力较低等与别人相比存在的差距(伤痕),写成记叙文,表现“我”战胜“伤痕”的过程。也可用小说、报告文学等形式写别人在“伤痕”中奋起,进而取得成功地过程。更可以以“想要成功就必须战胜‘伤痕’”为论点展开写成议论文。
“大我”:可以以议论文形式写民族、国家、地区的内容。如:中华民族有着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这是我们民族沉重的历史“伤痕”,如何摆脱这种影响,知耻而后勇,是我们民族在发展进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结论是:我们不能忘了我们的屈辱历史,但我们更应该从历史的屈辱中总结教训,图谋更快的发展。还可以以小说形式虚构某地在发展过程中有着资源、人口、气候、人才等不足的“伤痕”,最终却在“带头人”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本次作文一番的毛病是能选取名人、伟人挫折后奋起的实力,但不能揭示挫折对其造成的“伤痕”,不容易做到扣题紧密。另外,还要防止议论空洞或只满足于罗列现象、堆砌论据,不具体论述“哪几个方面的‘伤痕’”、“如何对待‘伤痕’”、“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伤痕’”,从而顾此失彼,导致论述不全面。
【优秀例文】
人生·伤痕
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智者的晋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走出伤痕的困境,眼前便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伤痕是失败后的刻骨铭心,伤痕是生命年轮里不朽的记忆,伤痕是命运的馈赠。
人的一生好比一棵树,当树无意中留下一道伤痕,而拿到伤痕便成了它最硬的一部分。当几经挫折、失败,我匆匆地抖落了身上的尘埃,带着希冀,带着激情,带着志向,带着可数的累累伤痕,重新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也许路途的终点没有阳光的呵护,可我依然会快乐地前行。因为我明白:有些伤痕,不仅有利于我们维持人生的心理平衡,而且还有利于我们去实现人生更远大、更宏伟的目标。
伤痕是用意志和勤劳的汗水换来的,因此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不是真实的人生。人生因挫折而变得五彩缤纷,人因伤痕而变得坚强。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这样一个形象:一位老人坐在一条航行在大海的小船上,突然海水飞溅,将落日的余晖映在老人脸上,使老人的脸庞显得无比坚毅。老人与鲨鱼进行着激烈的对抗。正是海明威借助老人人生丰富的伤痕,才塑造了世界名著之林中铁骨铮铮的不朽形象。伤痕其实是我们战胜困难、获得新生的绝佳“补品”。
伤痕有时能激发你的战斗力,让你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孙膑、庞涓两人同时学艺于鬼谷子,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学,于是提前下山,在魏国当上大将军。后来,他借机将孙膑的膝盖骨挖去,使孙膑成了一个“废人”。伤痕留在了孙膑的身上,可他之后围魏救赵,杀掉魏国两万人,俘获七万人。最后一战,伤痕激起了孙膑的斗志,庞涓战死,魏国大败。由此可见,伤痕能够提高人的意志力和战斗力,让你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显得无比坚强,从而战胜困难,成就人生的凌云之志。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凡有大志者,谁无伤痕?人生因为有了伤痕而变得精彩绝伦。
带有伤痕的人生才是有水天一色的人生,有伤痕的人生才会拥有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本文语言的精美、论述的充分时最大的亮点。另外,有名句起笔,自然引出观点句,很是紧凑。在行文时以比喻句阐述了伤痕的含义,然后以具体论据和概括事例证明,全文洋溢着积极健康的思想追求。观点突出,说服力强,是难得的考场佳作。
经营自己的长处
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一只小羚羊忧心忡忡地问老羚羊:“这里一望无际的,没遮没拦的,我们有没有锋利的牙齿,难道天生就要成为狮子、老虎的腹中之物不成?”老羚羊回答说:“别担心,孩子,我们的确没有锋利的牙齿,但我们却拥有可以高速奔跑的腿。”只要我们善于利用它,即使再锋利的牙齿,又能拿我们怎么样呢?
世上万物,各有所长。鸟儿因翅膀而翱翔天空,鱼儿因善水而遨游江河。它们依靠自己独有的特长成为万物中的一员,在永恒的生存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人生的诀窍在于避免或克服自己的“伤痕”而经营自己的长处,找到发挥自己的优势的最佳位置。
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的课程还没有读完就经营他的电脑公司去了,他后来的成功令人刮目相看不已。英国近百年来最年轻的首相:梅杰,47岁登上首相宝座,为世人所瞩目。然而他年轻时并无超人的聪明之处,16岁时因成绩不好而退学,后又因心算差未被录取为公共汽车售票员。对此有好多人想不通:一个连售票员都不能胜任的人怎么当得了首相?针对这种怀疑,梅杰在一次谈话中回答说:“首相不是售票员,用不着心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学历的高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能不能弥补“伤痕”而扬长避短,能否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
大文豪马克·吐温曾经做过商人。第一次从事打字机的投资,因受人欺骗,赔了19万美元;第二次办出版公司,因为是外行,不懂经营,有赔了10万美元。不仅多年的稿费赔了个精光,还欠了一屁股的债。他的妻子深知经商是丈夫的“伤痕”,彼岸鼓励他振作精神,重走创作之路,终于让他在文学创作上去的了辉煌的成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伤痕”。经营好自己的长处会让自己生活得更自信,更精彩;而经营自己的“伤痕”,则会让自己永久生活在卑微与诗意中。
宋代诗人卢梅坡有诗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在有的人看来,盖茨没有大学文凭,梅杰连售票员都不能胜任,还能干什么大事,成什么才!可天无绝人之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文化水平不高、经验缺乏、没有职称,甚至身有残疾,都不是成才的“伤痕”。只要你善于发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优势,经营自己的长处,就能找到发展自己的道路,创造美好的人生。
本文以一则寓言小故事开头,新颖独特,吸引力强。中间两个论据的叙述,点到为止的议论,充分显示了作者清醒的头脑。结尾部分,诗句、俗语的引用展示了作者挥洒自如的才气。全文筋斗话题,处处以“经营自己的长处”点题,回答了如何对待 “伤痕”的命题。
经历划痕受伤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幽幽竹林里,唯有子厚才能体会到石潭这般清冷。可是永州着荒壤也待他不薄,石头,水潭,小山都成了美景,而有永州八记万古流芳,而有柳氏才子美誉留印八大名家。所以贬谪算什么?才人生上划一痕,就像高尔夫球的凹点,使球更平稳,更远。而人生,也亦如此。
经历划痕受伤,挫折不能轻易将你打败。上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朝卷土侵吞吴,史家司马忍辱负重数载垂得千秋史记。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便不会再有挫折,在挫折中不言放弃,定会点石成金百炼成钢。所有的划痕都是为了下一步的成功而付出的代价,而下次的划痕便不会那么疼痛,因为你坚信着,那些疼痛都会化作力量,不屈不挠,屹立不倒。
经历划痕受伤,人生将更加圆满。如果最初的人生是一颗石头,在河流里滚动着,那么挫折便是河流里的其他石头,还有河流本身的冲刷。最终,石头会被打磨成一颗圆润的鹅卵石,丰满而顺利地在河流里继续滚动。是的,生命力固然会有酸甜苦辣,如果一味是顺应的日子,那么要是突然轰隆一下,便会崩溃倒塌。莎士比亚说过,“我们仙子啊承受的痛苦,都是将来握手谈心的资料。”不要抗拒挫折与受伤,让它成为一种经验,一种深刻而令人怀念的经验,总有一天,我们会对它微笑,吹去它身上的灰尘,拥抱它。生命因为挫折而饱满丰盛,更加美丽。
经历划痕受伤,可以提高忧患意识,迈向成功。阮籍,那样一个放浪佯狂的浪子,也说过“歌舞声未尽,秦兵已复来“这样的诗句。前人的经验教训告诉他,如果沉浸于歌舞而没有忧患意识,终将灭亡。反观中国煌煌五千年历史,各朝各代更替不止,那些昏庸帝王就是因为天下皆顺其意,骄奢淫逸鱼肉百姓,无法提高忧患意识,中而致使改朝换代,臭名千古。识时务者当为人中俊杰。
罗曼罗兰曾说,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人生肯定会有许多划痕伤口,那些都是推进你前进的力量。
伤痕·彩虹
一座向东南倾斜了3.5米的钟楼,至今还是屹立不倒,真可谓是奇迹。没错,它就是比萨城的重要标志——比萨斜塔。它当初设计师垂直建造的,但一个倾斜的错误却造就了一项世界遗产,就连比萨人也为这美丽的错误感到自豪和骄傲,甚至反对那些重新纠正的建议。
正如人生,一定会有很多遗憾、挫折、坎坷、失败,它们使你偏离了幸福的轨道。但只要懂得绝处逢生,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这所有的不幸会转化为成功。
顽强不屈,相信自我,缺陷会转化为完美。曾经南非有一个未来游泳之星,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左小腿,这似乎是她人生中最大的遗憾。但是,她却在三个月后又跳入了水中。在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中,她用单腿游完了10公里。虽然她知得了16名,但她用自己的毅力与坚持打动了所有的人,震撼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她的身体依然强壮,她的一只依然不屈,谁能说她不完美呢?她是一个完美的人,不仅拥有完美的身体,也拥有完美的人生。面对这些,她的缺陷根本微不足道,但也是失去了的这条腿给了她成功。
百折不挠,乐观积极,痛苦会转化为智慧。南非的前总统曼德拉的一生坎坷,有三分之一的时光都是在南非前种族主义统治者的监狱中度过的。他一生致力于与种族隔离作斗争,多次遭到囚禁,但在长达27年的铁窗生涯中,他依然乐观积极,每天坚持读书、写日记、绘画、养花,还写信鼓励陷入困境的人们。囚徒生活没能禁锢他的思想和智慧,反而使他的政治信仰和斗争目标更加坚定,性情变得更加深沉老练,观察问题更加周全客观。最终他凭着坚贞不屈的一只克服了痛苦的生活,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曼德拉虽然身处逆境,但他却懂得在逆境中磨砺自己,用黑白描绘了彩色的未来。
上帝即使关掉了你人生中所有的门,他总会给你留下一扇窗户。苦是人生必经的一段路,只要你积极面对,这道伤痕也会给你画出一道永不消失的彩虹。
用伤痕武装自己
面对前进的道路,没有人不希望那是一帆风顺,但是成功到达目的地的人,却极少会认为自己走的是一条平坦的大道。因为要到达成功地彼岸必须经受风雨的考验,崎岖不平甚至是独木难行的道路上,只有用伤痕武装过自己的人才可以如履平地。
伤痕是一种环境,让人在平静中思考。史铁生在双腿残废以后,在地坛园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看清了自己,看清了命运,写下了人生的哲思。是无尽的伤痛让他在奔跑的人生旅途上得以停下,得以平静。正如他所说:“这让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伤痕让人在伤痛中清醒,一切欲望在那一刻都可以短暂地离开你的大脑,一种痛楚更像一种难得的平静和安宁。利用伤痕来武装自己,就是学会在痛楚中思考,看清人生前进的方向。
伤痕是一种经验,让人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奥巴马的总统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相反,他在几年以前参加了国会议员选举,结果却是以大败告终。失败并没有打垮这匹政坛黑马,而是让他在这次惨痛经历中看清了政治的真正面貌,总结了经验,定下了新的策略,并最终入主白宫。假如没有那一身的伤痕,年轻的奥巴马即使当上总统,也将会被无比残酷的政治斗争迅速击毙。他的伤痕正是他宝贵的经验。他的遍体鳞伤当然也需要他主观上去总结才体现价值。因此,我们不要惧怕伤痕,而是受伤以后要学会总结,才能真正用伤痕武装自己,为前进提供经验。
伤痕是一种动力,让人在逆境中学会创造。王石,万科集团的董事长,创造了又一个白手起家的神话。他原本只是一个做玉米买卖的商人。后来,一个“玉米饲料有毒”的谣言让他几乎破产。正是这个挫折让王石“思变”。他创立深圳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后来创立万科。是伤痕促使他创造,是他从一个普通玉米商人脱胎换骨成了中国商业巨子。
让我们用伤痕武装自己,创造一种环境让自己思考,获得一个经验让自己进步,找寻一种动力让自己创造。
伤痕是命运的馈赠
高尔夫球的划痕与凹点,反而让它比光滑的秋飞得更稳、更远!悬崖的陡峭与危险,反而更能体现它的险峻与非同一般,引起世人挑战的欲望。就如同人,尽管有许多缺陷,尽管有许多磨蚀意志的伤痕,却能因此激发出内心的力量,比在安乐中走得更坚定。
伤痕让人深深铭记。中国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作者司马迁,遭人陷害后被迫在死刑和宫刑间作抉择。面对两难,他毅然选择了忍辱负重地活着,遭受宫刑后,他面对耻辱的“伤痕”,发愤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名著《史记》。多么大的耻辱造就了他的成功,多么深的伤痕使他崛起。这道“伤痕”使他铭记,却没有使他放弃,更燃起了他的自信,在中华历史上绽放光芒。
伤痕使人发奋拼搏。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初中毕业后曾在一所职业学校就读,因家庭贫困无法承担学费而中途退学,然而一个热切想为知识作贡献的人,无论条件的艰辛,无论是否只有一纸初中毕业文凭,都会坚持不懈地与命运作斗争,为自己的理想拼搏。他用5年自学完成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去;全部数学课程,并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随后他被请去清华大学任教,凭借自己努力成为一代数学大家。被退学的“伤痕”并没应需昂华罗庚对数学的热情,反而激起他努力奋斗的愿望。他化悲痛为对知识的欲望,在数学领域上发光发亮。
伤痕使人不懈坚强。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巴雷尼小时因病致残,从小就被迫接受这一人生悲剧。残疾的“伤痕”将跟随他一生,他却没有放弃。生理上的“伤痕”难以战胜,他仍然坚持在母亲鼓励下不断练习走路和做体操,常累得满头大汗。体育锻炼弥补了一部分不便,他战胜了心理上的“伤痕”,经受住了命运的打击。面对这难以克服的“伤痕”,他报以顽强拼搏和努力学习,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终登上了诺贝尔奖的舞台,成就了自己和国家的辉煌。
巴尔扎克说:“不幸,是智者的晋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尽深渊。”人的一生,不幸占了不小的部分,但它始终无法战胜人的坚强意志。面对命运给我们的“伤痕”,我们应视之为一种馈赠,永不言弃,并把它作为时刻提醒我们奋斗的标志。
伤痕,是命运的馈赠,胜生命不朽的记忆,是战胜困难的推动力。
人生因伤痕更精彩
诗人雪莱曾智慧地阐述过:“如果你过分珍爱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点伤,那么你将失去两只翅膀,永远不再能够飞翔。”经一事,长一智,不经风雨,坚毅之志何以成。无数的失败、挫折使得人生之路变得崎岖,但正因道路的不平坦,才使人感觉生命的充实,厚重与丰盈。
伤痕不是伤痛,而是鞭策人前进的动力。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不折不挠,勾践终于复兴越国;幽于粪土,隐忍苟活,不卑不亢,司马迁终著成《史记》;放逐流离,心怀君民,不忍放弃,屈原终赋《离骚》。那份坚毅和不屈,那份坚持与恒心,是他们战胜困苦的最强武器,一路披荆斩棘,朝着各自心中的伟大目标稳步前行。伤痕是成就丰功伟绩的正催化剂。
伤痕不是伤悲,而是激励人奋斗的魄力。音乐英雄贝多芬,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遭受了几乎让人崩溃的打击,上帝无情地夺取了他的听觉。但即便天意弄人,他也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想尽办法,用“骨传声”的方法不久,他将他的灵魂倾注于激越的音乐篇章,激动如涌泉,激奋如破堤的洪水,那是他生命的无奈呐喊,悲壮得刺痛每一位聆听者的心。让我们再把目光转向那聚光灯下的翩然跃动,姿态曼妙的她——邰丽华。尽管台上音乐如何震撼,即便台下掌声如雷,但也不能使她寂静的世界惊起一丝声响。她于无声处用无谓的勇气演绎美奂绝伦的舞台人生,那是她最坚毅的梦。
伤痕不是伤悲,而是促进国家勇往直前的契机。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残酷扩张与侵略是北美人民感到无比痛苦、无助与无奈。当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他们正处在水深火热之时,13个邦联合起来反抗,击退英军,摆脱他们的统治,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这英国的扩张迫使北美人民的觉醒和联合,最终成就了一个至今无比强大的国家,是他们所经历的挫折使然。
人生几多曲折,几多苦楚,一道道的伤痕不停地在心头上产生。但是,伤口总会愈合,伤痕总会消褪。当你辛辛苦苦走完一段崎岖路,买过无数障碍时,回头一望,那只不过是人生大道上的一段小插曲。再向前放眼,那不就是你所追求的绚烂彩虹吗?
伤痕,就像人们内心幽深的一条小巷,阴暗不见光。并不是小巷自己不肯见光,而是人们的自尊心把它掩盖了,埋葬了,用一切伪装的美好,粉饰着粗糙的伤痕,堆砌起飘渺的完美。
为什么不踏进这条可爱的小巷,感受这伤痕,也许你能找到不一样的情愫,不仅仅只是耻辱。
在喧嚣的城市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空气了飘来了心跳的气息,我不由自主地踏了起去,心跳伴随着音乐的摇摆节奏,原来那是一条暗黑的小巷,金属撞击的声音,吉他的悠扬,贝斯的低沉,充斥着每分每秒的空气。我小心翼翼地踩着零碎的石砖,生怕踩碎了这凄凉的音符。青苔从墙角蔓延到墙上,一条条翠绿的痕迹清晰可见,而红砖绿瓦早已褪色,掉落了的油漆似乎在控诉着什么。
音乐声愈变强烈,爵士鼓把旋律打到了人的心底里去。走到一间破落的屋子前,窗户是紧闭的,四个孤独的身影在里面纹丝不动,除了尽情沉醉在自己的音乐里。望着这扇窗,我似乎看到了这个乐队的所有,看到了他们有着自己的原创精神却不为大中接纳,看到了他们推出的第一、二张专辑无人问津,看到了唱片公司为了让他们增加曝光率而让他们参加综艺节目,刚看到了他们独特的音乐风格一次次地被人冷落、侧目。好不容易让大众接受了,却让其他地下乐队嘲讽为“摇滚叛徒”。着一道道人生的伤痕,在这条小巷里历历在目,丝毫不需掩饰。也只有在这条小巷里,才是伤痕的栖身之处。
音乐渐渐变得哀婉,变得低沉,倾诉着他们的辛酸,我一步一步往前,系数的阳光溅洒在身上,刹那到了尽头,这是小巷的另一头,是另一个小巷的开端,那是光明的。阳光折射着四个身影,如今站在领奖台上,他们拥有了数以万计的伯乐,他们不再备受束缚,他们努力写自己的歌,得到更多的人的认同,他们是这一个年代的辉煌。
辉煌与掌声过后,他们毫不掩饰地回到了小巷,渐行渐远。
小巷里,有着他们的坎坷,失败和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他们没有埋葬人生的小巷,反而感激小巷,感激伤痕,让他们走得更远。
成功地人,对伤痕都心存感激。因为,伤痕不需要被伪装,它是最实在的人生,支撑着我们的天空。
挫折成就自我
苏轼与《水调歌头》中银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高尔夫球球面并不光滑,而是有一个个小洞,正是这些小洞球在空中时才能保持平稳。人生的挫折就像月的残缺与球的凹面,遭遇挫折正像“山重水复疑无路”,经历之后便“柳暗花明又一村”。
挫折成就平衡的心理。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在他67岁那年,他研究有声电影的实验室起火,当人人叹息他多年来的功夫都白花了是,这个电灯发明者,曾做过8000多次试验,失败了8000多次,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打击,他平静地表示要一切重新开始,爱迪生遭遇这样的挫折,并未消极颓废,凭其常年试验失败的经验练就了他几号的心理素质,是他能战败这一挫折。
挫折成就坚韧的意志。蒲松龄曾一心考个秀才,奈何清初贿赂风盛行,舞弊世风侵袭考场,他四度考试,四度落榜。面对挫折他并没有放弃,他在纸上奋笔疾书: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多年后,他完成巨作《聊斋志异》。蒲松龄经历科举失败后并没有沉沦,而是凭其坚忍的意志写出受后人赞叹、为世人敬仰的巨著。
挫折成就美满的成功。打开历史的匣子可看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挫折并不是成功的绊脚石,相反,它是成功地垫脚石,是通往成功道路上一条必经之路。如果说黑夜孕育了黎明,那么,挫折孕育了成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人生就是在不断战胜挫折与失败中获取满足与快乐的,没有挫折,称得上一帆风顺的人生也只会索然无趣。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认识到挫折本身蕴藏着无穷的奇迹,这大概是生命赋予挫折的某种意义。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印度教徒,步行到喜马拉雅山的圣庙去朝圣。路途遥远,山路非常难行,他虽然携带很少的行李,但沿途走来,还是显得举步维艰,气喘如牛。他走走停停,不断往前遥望,希望目的地赶快出现在眼前。就在他的前方,他看到一个小女孩,年纪不超过10岁,背着一个胖嘟嘟的小孩,也正缓慢地向前移动。她喘得很厉害,也一直在流汗,可是她的双手还是紧紧呵护着背上的小孩。印度教徒经过小女孩的身边,很同情地对小女孩说:“我的孩子,你一定很疲倦,你背得那么重!”小女孩听了很不高兴地说:“你背的是一个重量,但我背的不是一个重量,他是我弟弟。”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要写好这篇作文,关键是要整体把握好材料,明确材料的指向性,明确主旨,选好角度。从整个材料来看,最后印度教徒与小女孩的对话是重点,尤其是小女孩的话:“你背的是一个重量,但我背的不是一个重量,他是我弟弟。”这是爱与责任的体现,生命的境界因此而得到提升。所以从材料的这个角度切入,是比较符合材料的基本含意的。考生可以将立意确定为“感受爱的重量”、“爱,让一切失去重量”、“爱与责任是人生的支柱”、“仁者爱人”等。当然,如果从印度教徒的角度来写,也未尝不可,可以立意为“要关心呵护他人”、“人要有悲悯情怀”、“卸下心中的重量”、“一路上有你”等。如果从小女孩的角度来写,除了紧扣上述这句话外,还可以从“理想”、“信念”、“快乐”、“担当”、“正能量”等方面加以诠释,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如果没有担当精神,如果没有快乐的心态,她不可能朝着目标前进。具体写作时,在谋篇上要注意:内容上忌胡编乱造,重在写自己身边的事身边的人,重在真情实感,重在展示自己的素养才情;形式上忌结构呆板欠灵动,忌文体不明,重在层次清晰、首尾呼应、警语的妙用,语言上重在文笔流畅、清新自然,文句有意蕴,富有表现力。
  【优秀例文】
  世上没有无重量的东西,我们也正是因重量而存在。在生活中,承担重量不可避免,正如脊柱承担着身体的重量、蜗牛背着沉重的壳一样。承担重量是因为责任,更是因为心中装着沉甸甸的爱。
  上周因生病来到医院,偶然间发现医院走廊的墙壁上张贴了许多奇怪的“画”。我凑近一看,原来是宝宝在妈妈子宫里孕育的过程。图画中,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妈妈的肚子也像吹气球般地大了起来。孕育着孩子的妈妈默默地承受着孩子的重量,她们不曾抱怨,也不怕累赘,自从决定创造一个新的生命,她们便心甘情愿承受着这些重量。正是因为她们心中的责任、甜蜜的幸福和爱,才托起了这份重量。
  曾经听妈妈说,我小的时候,爸爸整天在外工作,只有妈妈一个人照顾我,以至于出门买菜妈妈都不得不带上我。买完菜,妈妈一手拎着菜,一手抱着我,手臂酸痛却不能有丝毫放松。妈妈说:“是爱让我坚持着,不放下支撑着你重量的臂。”
  承担重量需要责任、爱和勇气。曾看到一篇关于中国第一女挑夫的报道。这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在生下一个患白血病的儿子和一对龙凤胎后,丈夫离她而去。她与孩子们相依为命,生活在山脚下的小村庄,随着景区开发工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货物需要人挑上山。为了谋生,她成为了一名女挑夫。三个孩子与她的生活开支全靠她那点微薄的收入。因此,她每趟上山挑的货物竞比其他男人还多,只为多赚一点儿钱,让一家人生存下去。沉重的货物压着扁担磨破了她的肩,但这丝毫阻挡不了她挑货上山的步伐。只因肩负家庭的重担,肩负抚养孩子的责任,她默默承受着货物的重量,无怨无悔。生活是沉重的,但因为有爱,生活也可以由承受变为享受。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百余位老人组团拾荒的事,他们用拾荒所得成立了贫困学生帮助基金会,几十个贫穷孩子因此而得到了帮助。“拾荒团”的老人们,退休后本可以安享晚年,可他们却不愿意虚掷光阴,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挥余热,承担着他们善良的重量。
  爱,没有重量,它是一种喜悦的关怀与无私的付出;爱,又重如泰山,因为它以坚实的身体支撑起人类文明的大厦。
  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生活中选择素材,从生活中提炼情感,写得真挚质朴,意蕴深厚。开头紧扣材料,以一组类比切入主题:“承担重量是因为责任,更是因为心中装着沉甸甸的爱。”接着叙述自己在医院里所见所闻,通过画中宝宝在妈妈子宫里孕育的过程,阐明爱的重量。这则材料,看似信手拈来,却是非常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由这个材料,作者自然而然地引出自己的妈妈如何用爱与责任养育自己,同时阐述“中国第一女挑夫”和“老人拾荒团”的故事,使得论证充分,内容丰富,很好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强化观点的表达,升华主旨,简洁而鲜明,既回扣开篇,又发人深省,给人以启迪。
生命的重量
  水一直在奔赴,为了这海洋的灵动;鸟一直在飞翔,为了这天际的广博;花儿一直在开放,为了这世界的芬芳。我们一直在努力,为了这生命的重量。
  司马迁有言:“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生命是有重量的,生命的轻重取决于一个人的生命内涵是否丰富与充实。
  一个人有爱才会有重量。刚刚被评为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的姚厚芝,为了给孩子准备上大学的学费,即使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也依然坚持每天绣17个小时十字绣。那一幅长22米、宽0.85米的《清明上河图》,织进了多少的爱,我们无法称量。那是厚重的母爱,那是殷切的期待与满满的祝愿。
  一个人有责任才会有重量。被喻为“挑夫校长”的宜宾老师代天久,几年如一日,坚持每天跋涉两个多小时,为大山深处的全校学生背送“营养餐”,即使退休了也不停息。这种坚守与执著,不仅是爱的体现,更是责任的体现。是责任,使得他甘愿坚守清贫,甘愿为孩子们的未来当人梯,甘愿为孩子们当铺路石,甘愿使自己成为燃烧的蜡烛;是责任,造就了他在平凡中的伟大与崇高;是责任,凝聚了他生命的重量。
  一个人有追求才会有重量。因为追求使人生更丰盈,追求使人生更充实,追求使人生更精彩。还记得“断腿舞者”廖智吗?她曾是一位幸福的女人,可是残忍无情的汶川大地震却剥夺了她幸福的权利。她失去了年幼的女儿,同时又惨遭丈夫离异抛弃,更令人痛心的是,曾经舞房里翩翩的少女失去了支撑梦想的双腿。但廖智却坚强地追求着,她戴上假肢,参加了《舞林大会》、《舞动精彩人生》等大型舞蹈节目,并获得了总冠军。她的人生不是虚空的,而是沉甸甸的。没有人一生总是一帆风顺,也没有人总是与噩梦相伴,梦想成真与否全在于自己,你只有不断地去追求,不断积蓄自己的能量,稳定自己的重量,方能成就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拿破仑曾说过,“千万不要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你的命运”,如果你失败了,继续奋斗吧,可能是你努力还不够。生命正是因为努力与拼搏而变得有重量。
  也许你还在命运的征途上缓慢前行,也许你正在梦想的荆棘路上挥洒汗水,也许你将在岁月里被满地花开、春风吹拂所吸引。但无论如何请记住,要像水一样奔赴,为了这生命的重量。有时候使我们不能承受的,往往是生命之轻。
这篇文章写得富有诗意和美感。作者从材料的主旨切入,把对生命的思考化为笔端的清泉,汩汩流淌于字里行间。开头采用比兴手法,从自然现象切入,引出生命的重量。紧接着以司马迁的名言论证决定生命重量的因素。文章主体部分则确立三个分论点:“一个人有爱才会有重量”、“一个人有责任才会有重量”、“一个人有追求才会有重量”,并列式展开,分别选取了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姚厚芝、“挑夫校长”代天久、“断腿舞者”廖智的生动事迹加以论证,素材鲜活,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最后总结全文,并照应开头,从反面论述增加生命重量的必要性,使得结构圆满。全文语言优美,意境深邃,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恰到好处,增加了语言的魅力,显示出作者扎实的语文功底。
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理由
(2015·全国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做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你的路是我们的风景
晋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我独爱小刘旅行之路上的万千风景。
作为当代风采人物最后三名候选人之一,我认为小刘最具有风采,因为他用坚定的脚步踏遍了千山万水,在祖国大地上留下了当代人的身影:丽江古城、西藏布达拉宫、江南水乡……相机,记录下祖国名山大川的风景名胜;照片,传达出无限的情意:美丽的江山,温暖的乡情,慰藉着不同环境下不同心境人们的心灵。
开宗明义,点出“独爱”。
用因果句写出原因,尤其是“最具有风采”扣住了材料关键词。
一路上风景很美,民族和谐。异域风情和祖国的壮美展现在我们眼前。诗人卞之琳曾写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我也想借此诗为小刘喝彩,他在镜头里看祖国的山河,而看照片的人在屏幕上看你。你看到了美丽祖国的风景,而我看到了你的风采:你是最具风采的人。
我敬重大李。他是著名的科学家,他笃学深思,矢志创新,为国家和人类做出贡献,但我心中最具风采的仍然是小刘你,喜欢你有踏遍千山万水人难老的豪情,倾慕你捕捉瞬间美景的诗意心境,感动于你最贴近大众生活的情怀!大李的安邦济世的大情怀令我敬重,他仿佛天上的星辰般耀眼,令万众瞩目,但是小小的我要说,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小刘。
作比较一,敬重大李,但独爱小刘。该段议论,实际上紧紧扣住了题目中的“更”,体现了作者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带着一颗真诚温暖的心上路,带着我们去看大千世界。也许你正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挥霍;也许你手头正紧,没有钱任性;也许……没有关系,点动屏幕,就有小刘的分享,小刘会带我们去旅行,为我们疲惫的身心找到栖息的所在,让我们紧张的心理得到释然,让我们灰色的目光变得多彩!小刘,这一票投给你,感谢你,你带给我们丰富的世界、无限的空间,让我们的精神世界不寂寞。
我敬重老王。他爱岗敬业,自强不息,把技术变为艺术,成为国宝级的“大国工匠”,敬佩之余,我依然坚定地追寻小刘你的步履,和你一起去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激情,体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壮阔,甚至“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甚至“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的孤寂。你登上世界最高峰,我们就随你一同攀登,万里江山尽收眼底;你走向海边,无垠广阔的海洋就在我们眼前;走遍高山与深谷,陆地与海洋,你是主角,是美的捕捉者;我们是配角,是美的追随者;我们又是主角,是美的感受者。小刘,我把这一票投给你,你的追求,成就了你,丰富了我和我们!
作比较二,与老王这位“大国工匠”相比,作者“依然坚定地追寻小刘你的步履”,再次扣住“更”字及“思考、权衡与选择”的要求。 
你的路是我们的风景,你是串起美丽人生的风景线!
出彩理由 该文将材料中的人物与菊紧密结合,捕捉了一个微妙的细节,所抒发的“独爱菊”情怀也与作者整体的行文感情相契合,选点巧妙,具有独特的情感视角。抒情兼有议论,选取材料中的人物进行对比,对比深入,内容丰富,语言朴实真切,直接抒发了作者的内心感受,能打动人心。
如果就符合题意而言,该文无疑是最扣题之作。不少考生只停留在三个人物中的一个上,抓住其一点进行一个层面的书写。如从大李的科学团队出发,写其创新、坚持、锲而不舍、矢志不渝等等。选择这些写作角度的学生能够做到符合题意,但绝不能叫“最符合题意”,因为他们忽略了题目中的“更”字及“思考、权衡与选择”。“更”字能考量学生精准的审题能力,这是这道作文题的写作关键点。从“更”字出发,必然有“权衡”有“选择”,更有比较。该文在认为“小刘”更具风采的同时,不忘与“大李”“老王”相比较,在比较中使观点更加鲜明,也更加紧扣了题意。这才叫精准审题,是“符合题意”标准中的最高级。
指点技巧,找到提升门径
一、读懂材料:审题之前提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原则是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因此,读懂材料就是要知道其内容和含意,知道它说了哪些主要的人、事,其核心语意是什么。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从材料类型上审题
新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文字类的,另一种是图画类的。这里要谈的是文字类材料。
(1)从数量上看,有单则型和多则型。高考新材料作文大多是单则型的,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意。多则型的,如2013年高考浙江卷、湖南卷作文题,要在辨析其异同关系的基础上立意(题目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2)从关系上看,有单一关系型和多重关系型。高考题有的是多重关系型,如2013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大多是二元关系型的,如2015年高考浙江卷的“文品与人品”、山东卷的“丝瓜藤与肉豆须”、四川卷的“老实和聪明”等。
(3)从表达上看,有直白型和含蓄型。直白型的材料多是时政类、故事类,审题立意要提取中心,溯果求因。含蓄型的材料多是比喻类、寓言类,如2014年福建卷、湖北卷作文题。
2.从材料内容上审题
这是审题的关键。读懂材料,关键是把握核心语意。核心语意在哪里呢?
(1)在关键句上。如2015年高考汉语文卷作文材料:
面对“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的疑问,我听过一个较为巧妙的回答: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的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阅读对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
细读这则材料,最后一句话无疑是作文审题立意的重心所在。
(2)在暗示立意的关键词上。请看下面的作文材料:
1972年,尼克松竞选总统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然而尼克松本人却担心失败,于是他指派手下的人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便被迫辞职。
初看这则材料,似乎无关键东西可寻。但仔细审读,“担心失败”“推卸责任”已暗示了立意的方向。
(3)在句间的逻辑关系上。如2013年高考安徽卷作文材料: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
核心语意在后一句上,因为句中的“却”点明了语意重心。
3.从对象和关系上审题
(1)厘清对象。新材料作文中涉及的对象不止一个,有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个对象都至少可以提炼出一个写作角度。因此,要学会厘清对象。
(2)辨清关系。新材料作文中故事往往涉及几个对象,这些对象绝大部分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联,审题立意时,一定要辨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掌握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
1.概括中心法
概括中心法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概括中心法分三步走:第一步,概括中心(人物+事件+结果);第二步,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第三步,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
材料 日,6名俄罗斯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漂流遇险。9月21日,35岁的兹韦列夫和28岁的保托夫在不毛之地各自单独生存25天后,被中俄搜救队发现,奇迹生还。其余3人遇难,1人失踪。
据中俄搜救队指挥员介绍,兹韦列夫和保托夫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野外生存比较有经验。特别是在玉龙喀什河上游天气恶劣(白天温度30℃以上,夜晚-5℃以下)、地理环境复杂、没有任何食物的情况下,两位运动爱好者能采取倒时差生活的办法,在白天光照强、温度高的时候睡觉,晚上天气冷的时候则行走、锻炼,以维持自身的热量体力,为营救工作争取了时间。
分析 三步概括中心:
(1)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兹韦列夫和保托夫野外遇险,最后奇迹生还。
(2)结果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文中提示句: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另一方面……
道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丰富的经验、变通的办法能创造奇迹。
(3)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
经验创造奇迹,变通创造奇迹,以经验之心,筑生命之塔。
2.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自然是关键句,但千万不可忽视命题者的提示性语言,它们往往才是真正的关键句。
例如2015年高考广东卷作文材料: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分析 所给材料共三段。
第一段讲看云识天气,但受自身条件限制;在电视中看天气预报,但缺少乐趣。
第二段讲接触自然可看到自然之美,但未必能理性认识自然;通过现代科技容易认识自然规律,但未必能直接感受到自然气息。
第三段是对前两段材料的概括,指出从不同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第三段无疑是关键段和关键句,其中“感知自然”“不同的途径”“远”“近”是关键句中的关键词。
3.由果推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有很多事物都是以因果关系的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就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 兔子站在山涧的边缘,望着对面草地上的绿草,垂涎三尺。但山涧有几十米宽,除非长着翅膀的鸟才能到对岸。兔子心想,自己长着翅膀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对面的草地上美餐一顿……忽然一股巨大的旋风刮过来,兔子被刮上天空,它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会儿便轻轻地落在了地上。
自己竟然“飞”过了山涧!黄牛、山羊、野猪等动物见山涧对面飞过来一个东西,惊呆了:这个会飞的东西竟是兔子!从此,兔子成了动物界的体育明星。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子到自己的领地,给同类作报告。兔子常伴着阵阵掌声登上讲台,慷慨陈词,讲自己飞跃山涧的实践与体会。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一天,它站在山涧边上,为大家再次表演飞跃山涧的绝技,只见它用足力气,猛地向对面跃去。可是,它只“飞”出几米便坠到山涧里去了。
分析 本题可用由果推因法来审题立意,兔子为什么会坠入山涧,原因就是它没有认清自己仅仅是只兔子,根本不会飞,故考生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正确认识自己,在鲜花与掌声中不要迷失自我;②正确看待鲜花与掌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③生活中的“偶然”未必就是“必然”,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然”。
4.抓关系法
新材料作文中提供的对象、要素多是多元的,能从中抓住一对关系或一组矛盾来审题立意,不仅能扣题,而且往往被视为立意深刻。
材料 一片罂粟开花了,娇艳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
罂粟对过路的人说:“如果你能采食我的果实,一定会给你带来快乐。”
路人对罂粟说:“如果陶醉于你片刻的快乐,就会给我带来长久的痛苦!”
分析 这则对话中有一个“快乐”与“痛苦”的矛盾问题,只要抓住了这两者的辩证关系,就抓住了立意的核心。
5.揣摩倾向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情感,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材料 狼与羊在长达千年的争斗之后,终于握手言和了,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为了促进信任,两方交换了“人质”,羊交出了牧羊犬,而狼则献出了狼崽。仪式进行得十分隆重,并且有公证人大象出席。
转眼间,狼崽已经长大,它们个个嗜血成性,咬死了许多羊羔,并叼着跑回了森林。而作为‘人质’的牧羊犬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被狼撕扯成碎片,变成了冤魂。
分析 本材料有明显的感情倾向句,即“而作为‘人质’的牧羊犬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被狼撕扯成碎片,变成了冤魂”。在这句话中,“花言巧语”和“冤魂”两词明显地表达了对狼的批判和对羊及牧羊犬的同情,所以考生必须在坚持材料对二者的感情倾向的基础上立意。然而许多考生却忽视了这个感情倾向,提出了“兵不厌诈”“要善于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等观点,对狼大加赞赏。这样褒贬不分的作文只能被判为四类文,即跑题作文。
6.求异同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此法主要适用于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
材料 (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现至今仍有不少反对者。英国物理学家霍金说,他至今每周仍能收到两三封信,这些信旨在证明爱因斯坦的理论是错的。
(2)有人告诉爱因斯坦,有一本名叫“反对爱因斯坦的100位科学家”的书。爱因斯坦回答:“为什么要100位?如果我真的错了,只要有一位能证明我错了就可以了。”
分析 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要学会“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就是将几则材料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不同点,然后着眼于差异之处,立意作文。“异中求同”就是从几则材料中去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然后据此立意作文。综合上面两则材料,考生可以从“质疑的精神”“面对错误的批评”“自信”等角度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往往是几种方法综合使用的。
三、多角度思考,寻最佳立意
新材料作文都可以多角度立意。一则材料,有哪些立意角度呢?
从材料内容讲,不同的人、事、物就有不同的立意角度,甚至主要人、事也有多个立意角度。
从立意方法讲,可以正向(顺向)立意,反向(逆向)立意,类比立意。
在众多的立意角度中,只能选一个角度立意,当然要选“最佳”立意。何谓“最佳”立意呢?
从命题者角度看,能对接命题者命题所依据的社会现实、时代背景和特点的,就是最佳立意;能重视思辨法的立意,就是最佳立意。例如2013年福建卷作文题,如果使用抓关键句法,抓住诗末句“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写追求、坚守、信念、扎根、底线这样单方面的文章,立意就比较普通,不够出彩。考生如能从全诗着眼,写到“仰望夜空与立足脚下”“自由与坚守”“避免浮躁,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间的二元辩证关系,这正是命题者想要考查的思辨能力,因而,这才是最佳立意。
从材料本身看,能体现核心语意、从主要对象角度切入的立意是最佳立意。当然,只要合乎材料意思,不是片面理解、生硬地寻词摘句的,也是最佳立意。
从考生角度看,只要能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写出自己独特见解、真实感受的,就是最佳立意。
1.【2016年高考北京卷】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高中阶段的学习最需要注意什么?请给即将进入高中学习的同学提一两条建议,要求条理清楚,言之有物。150字左右。
②很多家长在微信或QQ等媒体上建立了班级“家长群”。请对这种现象发表评论。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150字左右。
③请以“荷”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不超过150字。
【答案】略
此题考查微写作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这三道题目分别是考查对“建议”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对评论的写作能力和对抒情性文字的写作能力。写作时,要抓住题干要求,例如,第一题要抓住“即将进入高中学习的同学”“学习最需要注意什么”来提建议,要注意字数的限制。第二题,能准确简洁概括材料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2016年高考北京卷】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以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证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答案】参考例文
保护文化遗产
中国的文化深邃而精深,源远而流长,我们要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让子孙后代享受这些文化遗产。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每个官兵都在读中国的《孙子兵法》。或许,有人疑惑,一个科技如此强大的军队,为何需要《孙子兵法》呢?其实不然,这正体现了《孙子兵法》的价值。美国人接受了《孙子兵法》的价值,并懂得引进和运用,而作为中国人自己是否更应该去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接受古人的熏陶,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呢?
唐朝时期的中国可以称得上是历史的鼎盛时期,其中重要的便是中西文化的交流。而清朝时期中国闭关自守,使中国与西方先进社会的差距越来越大,并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令中国人引以为荣的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和火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是用来测风水和做鞭炮、爆竹;而西方人却用指南针确定航向周游世界甚至侵略中国,用火药做炮弹、子弹击垮清朝政府自认为坚不可破的城墙,并盗取中国珍贵文化遗产。于是,变出现了现在,圆明园兽首在海外拍卖的事件。因此,对本国文化过分自信是不可取的。一个小偷,竟然可以这样公开拍卖他曾犯下的罪行,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现代的青年人对本国的传统文化抱以鄙视的态度,很多人对外来文化盲目推崇,热衷于美国大片,盲目追赶时髦,追求外国名牌,总认为外国的东西才是好的。也许外国的一些东西确实好,一些科技确实比我们先进,如果是好的东西,我们就应该学习,而不是盲目的追崇。俞敏洪说:“你是一只猪,不要因为贴了一只时髦的标签就以为自己不是猪了”。因此,盲目的推崇外国文化也是不可取的。很多年轻人痴迷于日剧.韩剧,而韩国却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申请成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小学生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难道说,以后我们吃粽子的时候,要告诉我们的后代,这是韩国的节日吗?
中国的文化深邃而精深,源远而流长。儒、道、墨、法、兵……虽然立场不同,却不曾相互诋毁和排斥,每个学派各抒己见。《诗经》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论语》告诉我们如何待人处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的文化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从郑和七次下西洋到现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想要孤立的存在于这个世界,这将是不可能实现的。
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有义务好好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那些并未了解的文化,应丢弃戒备之心,尝试接纳和吸收其中的精华,将中国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子孙享受祖先留给他们的文化财富。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3.【2016年高考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张扬个性活出自我
水,宁静致远,以柔克刚,这是它的个性;
花,倾吐芬芳,奉献自我,这是它的个性;
鸟,崇尚自由,搏击天空,这是它的个性。
无论是水,还是花,抑或是鸟,它们都以自我的个性展现于大自然中,他们张扬自我的个性,展现自我,活得异彩纷呈。
的确,大千世界因个性的存在充满了勃勃生机。正是有了个性的装点,才有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才有了“梧桐更兼细雨”的阴柔,才有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异彩缤纷。
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揭开历史的面纱,古人亦无不以其个性而名垂千古。
陶渊明,作为一代隐士,世俗的污浊,仕途的糟粕,使他毅然弃官还田园。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他采菊东篱下,这就是他的个性。在举世皆浊的世界里,他独清;在众人皆醉的世界里,他独醒。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他以自己张扬的个性,诠释着自我,展现着自我!他在官场失意,但他不曾在人生中失败,因为他张扬了个性,拥有了辉煌的人生,活出了自我。
司马迁,忍辱以负重,顽强不屈著《史记》,这是他的个性;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肯领美国的救济粮,这是他的个性;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的个性……他们不受羁绊,张扬个性,终为世人留下了人生的印迹。
明月高悬映古今,面对多元的竞争的社会现实,我们亦应张扬个性,呈现自我。张扬出自己的个性,不是刻意地炫耀自己,而是实事求是地肯定自己,因为今天的社会需要自我的展现,需要个性的创新,这是我们实现鸿鹄之志的必由之路。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张扬个性,是判断我们是否是一个有创意的青年,是否为祖国合格接班人的基准。只有在个性的天空里才能活出本真的自我,假如世人都没有个性,那么世界将会是一个机械的世界,浑然一色,黯无生机。
贯古今,串未来,我们都需要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用个性来书写自己的辉煌人生,用个性来描绘自己的宏图伟志。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可泯灭个性的,因为个性是人生的灵魂,只有张扬个性,才能活出自我。
材料作文的关键是读懂材料,让思考从材料中析出。可以先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再由这些关键词作深必是创新,个别未必是个性。不过,如果你连此意识都没有,庶几危矣。这则作文题呼应社会创新主题,跟上了时代,而展示个性,又深得年轻人心声,作文充满时代气息,符合社会跳动的脉搏。文体不限,可写成记叙文,议论文,甚至其他文体,如小小说、散文等。不过,联系考场作文实际,当以规范议论文为保险。写作基本功强的学生,不妨展示个性,有创新精神,即使写成诗歌,也未尝不可,只要你有这份心。文体上的放开,也是今年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上的突破。然而“个性”或“创新”的口袋都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4.【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在山东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亲爱的同仁们、同学们、校友们:
大家好!今天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更是举行我们山东师大附中2016届学生毕业典礼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庆贺这个隆重而幸福的历史时刻。
就在前天(日),我们每一位参加高考的同学同时以“行囊”为题材撰写了一篇作文。我忽然萌发了也去写篇作文送给我们1439位即将毕业学子们的强烈念头。于是,就有了我今天的演讲——《你的行囊》。
行囊是什么?许顺居在他的散文中写到,行囊,“也许是一个美丽的词儿,像一路鲜花,绽放在我们的路旁,轻曳着诱人的芬芳;也许是一个温暖的词儿,如一袭母爱,捧着我们皲裂的双手,暖意浸透我们的心灵;也许是一个甘甜的词儿,似一场春雨,洒着缕缕清爽,滋润我们焦渴的日子;也许是一个苦涩的词儿,仿佛一杯苦酒,挥发着丝丝苦味,麻醉我们的神经。”
从呱呱落地,你的小小行囊父母就已经为你备起,里面有你饿了就会用小嘴四处寻找乳汁、饱了就会对妈妈甜甜微笑的初始生存能力;上学了,你的小小行囊逐渐鼓起,你学会了阅读、学习、交友、分享、乐观、原谅、合作、质疑、给予、自尊、自爱;进入附中了,整整1002天的温暖陪伴,是88位老师最长情的告白,你的行囊越发充盈,你学会了自信、自主、自省、承诺、责任、义务、团队、创新、同理心、信仰,你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成长为了一个具有山师附中特质烙印的学子;9月份,一段令人憧憬的美好大学旅程即将开始,已经成年的你,背囊里又该添加哪些“物件”,伴随你一直走向远方呢?作为你的校长,我又该给你什么样的建议呢?
我想了很多,筛选了下,你的背囊中所添加的至少要包含感恩与担当、悦纳与批判、情感与理智这三组“物件”吧。
第一组要添加的“物件”是感恩与担当。
很多人会把感恩当成一种付出,其实感恩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当我们忽然想起某个人曾经对你的好,内心便会涌现出一股感动,这便是一种幸福。感恩能使你更有担当,更加强大,这将是你创造人生价值的核心动力。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母校,感恩爱你、对你好的所有人,你终会发现,感恩是担当责任的基石。
第二组要添加的“物件”是悦纳与批判。
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总能愉快地接纳,这是一种人生的修养。悦纳快乐,也要悦纳痛苦;悦纳成功,也要悦纳失败;悦纳赞美,更要悦纳批评。
悦纳的同时,还要学会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以理性和开放性为核心的理智美德和思维能力的结合,是一种谨慎公正的分析、构造和发展的过程。美国杜克大学对中国学生SAT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指出:“中国学生的SAT的平均分数仅为1213分,与美国学生的平均分数1509分差距高达300分。这300分的差距主要来自考查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阅读和写作,这也成为目前限制中国学生学术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们2016届毕业生中,目前已有包括被牛津大学录取的姜文川、姜善麟两位同学在内的190余人被国外名校录取,也有在国内通过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自主招生初审的249人次学生,我是多么多么地期望,若干年后,你们再也不是西方研究所眼中的“穿白大褂的农民工”或者世界500强的“高级打工仔”,而是成为把“中国制造”更名为“中国创造”的急先锋!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教育家、体育精英、企业巨子等国家栋梁。
第三组要添加的“物件”是情感与理智。
人是情感动物,也是理智动物。在人类一切事业中,情感都是原动力,而理智则是制动器或是执行者。世上不存在单凭理智就能够成就的事业。情感和理智这对合作的小伙伴,它们之间也可能发生冲突,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所以,好好把控理智与情感,你会距离成功更近一步。
提到情感,你会说,自然不能漏下爱情!是的,进了大学,你终于可以恋爱了!据说,“女生和女神只差一个大学四年。”你们都将亲眼见证这一奇迹的发生。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爱与被爱,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缺少爱,真正缺少的是爱与被爱的能力。我特别推荐大家阅读一下哲学家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他从人道主义的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场出发,把爱看作是人类对自己生存问题的一种回答,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统一的巨大力量,是一本指导人生意义的哲学著作。我祝福大家都能享受到美好、纯真、成熟的爱情。
斯宾塞说:“教育是为美好生活作准备!”我和你们的老师,以及餐饮公司和物业公司的服务员、宿舍管理员和保安人员,心里很是欣慰,三年来附中为你的美好生活作了诸多准备,你源源不断地往自己的行囊中添加了很多宝贝。接下来,我将第一次称你们为“校友”,你们也将第一次称你最爱的附中为“母校”。孩子们,背上你的行囊阔步前行吧,让附中精神代代传承、绵延不息。记得常回家看看,母校随时都在关注着你们成长的点点滴滴!
最后,祝福孩子们金榜题名、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祝愿家长朋友们、老师们、校友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立意参考】①做什么事都要有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把将来可能发生的事考虑全路通罗马”,只要你敢走,很多时候“船到桥头自然直”。
如果仅仅把“行囊”理解为成功路上的知识储备或工具用品会显得很肤浅;边缘化的立意:扔掉多余的负担,轻装前进。因为谁又能知道那个是多余的呢?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5.【2016年高考上海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以人为鉴知得失
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于相信自我,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唯我独尊的思想在作祟,二是自己只看到了自己能看到的和想看到的东西.
古代的大部分帝王,对待忠心耿耿进谏的忠臣,往往表现出不可思议的残暴.就连一代明君唐太宗,有时也对逆龙鳞的魏征恨得咬牙切齿。我们普通人呢?一听到反对意见,轻则脸红脖子粗,怒目相向,重则拍案而起,反唇相讥,甚至拳脚相加,由“文斗”到了“武斗”。这就难怪,想听意见,却只能听到赞歌了。
中国有句俗话,叫“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多通俗,又是多深刻的话呀!一个人纵有三头六臂,也不能包打天下。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思想是有限的,一个人的创造也是有限的。毛泽东同志在谈到“群众路线”时,曾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赞歌不能算意见,随声附和也没有多大价值,最有用的应该是指出错误的意见。三峡工程的决策者,面对记者说出了一句朴实而深刻的话:“对三峡建设来说,最有价值的是反对者的意见。” 国外的很多企业家,为了让员工畅所欲言,经常组织一些“漫谈会”,鼓励大家“胡说”,从中寻找思维的火花。他们规定,不管是谁提出想法,不管提出的想法有多么可笑,是多么不可思议,大家都必须鼓掌欢迎,并齐喊“很好,很好”。为了听取意见,他们可谓用心良苦啊!
每天我们都要照镜子,看看我们穿着是否得体,脸上是否有灰尘。那么,我们道德上的灰尘怎么发现?我们思想上的不足怎样找到?我们创意上的失误怎样避免?不难,别人就是一面最好的镜子,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的关键词是“评价”。评价,有面对面的或公开的评价,如对面交谈,工作互评,网络评论等;也有私下里的不公开评价,“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背后不说人”,自古皆然。评价有好有坏,有中肯的有违心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幸福树长大的过程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