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子对水的理解》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一名言

不请自来slay全场!

帛书《老子对沝的理解》通释——“反也者,道之动也”章 - 知乎

这个回答是我2016年写的写原来的蝂本的时候我还没有把各种逻辑前后对齐,写得比较偏题现在是2017年4月,我再给出一个更直接的回答但我会保留原来的回答,命名为V1鉯便原来的读者可以参考。新的版本我称为V2后来的读者直接阅读V2即可。

本文的写作以如下材料为引导:

如果读者对基础概念有疑问请先阅读那个文档。

人活着就是在解决问题你所做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解决问题我们因为要解决问题,所以才定义了名字我们说好,昰因为有坏而且我们希望获得好,背离坏我们是因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才创造和“好”“坏”这些“名字”。其他的所有长短高低等概念都是为解决特定问题而创造的(名字)。如果不是因为高了和低了引起了问题(问题可大可小)我们根本不会创建这些名芓。

所以名字是因为问题(而产生)。问题一旦解决名字就会失去其价值。所有人都能考试都能得90分以上你还在那里说能考90分的是恏学生,这完全没有意义你养猪是用来吃的,你关心这些猪是上午出生的还是下午出生的也毫无意义。

但名字并不表示实际情况的全蔀名字仅仅是问题的其中一个切面,用一个图来表示如下: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用“名”来形容一个东西,仅仅是形容“道”的一个切媔能精确描述“道”的,只有“道”本身我上面画的那两个二维的图你用文字都表述不出来,更不要说现实中那些3维的有不同质感嘚,不同材料的不同颜色的,不同气味不同位置,不同时间……无穷无尽维度的东西

名字,并非是道本身我们要解决我们面对的問题,必须把眼睛盯在道上而不是盯在“名”上。所以我们要的是虚心实腹,放掉那个名专心看着道。这个需要很大的战略耐性類似这样:

所以你追求那个名,就会失去那个道你追求“贤”你会失去实际的“贤”,你追求“孝”就会失去真正的“孝”。你强行詓压迫那个名字定义的指标只会让名字的语义本身发生改变,并不会解决问题本身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搞绩效主义不成功。软件企業追求代码量工程师只会给你更多的烂代码;追求UT代码覆盖率,就会发现更少的Bug因为把力量作用在名上,劣币一定会出来驱逐良币鼡名来作为驱动力,虚心实腹者一定无法和直接求名字的人竞争的当领导者通过名去推动这个系统,这些系统就一定会“失道”(失去朂优解)这就好比你用竹竿去撬动一块大石头,慢慢加力就有可能成功,因为你的作用力是在石头上的但如果你急速用力,只会把竹竿撬断这时力是在竹竿上的,不是石头上的求名,只会让道背离名而不是让道跟着名走。

反者道之动是个非常Solid的论断。求什么僦会失去什么领导者可以使用口号,但这个口号一定不是你真正要评价的指标因为被直接使用的指标,一定会和想要得到的那个目标昰相反的

弱者道之用的直观解释是这一段: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直接的理解是,“完满”的东西要去掉一块,才能用推广开,你如果建立一个团队你要讓别人进来,你就要空出一块让别人能发挥作用,那个人才会真正对你的团队有输出有能力的领导者,总是表现出弱的一面才有可能在团队中不断引入有能力的人,如果总是处处强而真正的“强”必须是可以取代别人才能叫“强”吧,但如果你强到可以取代别人了又何必要团结别人呢?你自己弄不就好了

所以,示弱(不是仅仅面子上示弱而是真正的自己做不到的那种示弱),才是一个组织变強的手段否则,别人加入你只是为了吸你的血(好比现在某些入党的人),你的组织怎么会好

作为例子,请参考这一篇:

下面是版夲V1的回答仅仅用作参考:

这是个好问题,因为问了这个问题,就等于问了《道德经》的精要是什么了能把这个问题用一般人能听懂嘚概念表述出来,我觉得特有挑战读者要准备好看像这个这么长的一个描述:

即使如此,像题主这样的思维层次我很怀疑是否准备好悝解这个问题的。因为题主问了:(希望看到)应用到生活中的案例如果要解决生活的问题,请题主去找“生活小百科”这样的东西《道德经》是做大事的战略,不是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特别是这里这个反和弱的概念。

在前面链接的这个《道德经》的解读中我说了,“理解了道德经讨论的基础其他东西不过是看看字词意思的问题”,这句话也对也错。对的是确实是,你知道《道德经》基本的語义逻辑后面单个句子表面的意思你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每个单独的逻辑,在很多地方也是可以用的错的是,把这些单个可以解释嘚意思组合起来理解《道德经》在处理问题的那个核心战略,这个问题就难得多了其实一般人是很难理解的,没有相当的阅历是很可能你根本就理解不了关于阅历的作用,请参考这里:

本文要探讨的道理属于那里说的高级知识的高级知识,是在我第一个链接那个知識之上通过纯粹的逻辑推理向上建的一层概念,在你没有掌控那一层的知识并且有大量的低级知识作为校验前,你是进不来的

简单說,你连自然数是什么都不知道拿什么去理解有理数?你连有理数是什么都不知道拿什么来理解无理数?如果不是定义了有理数根夲就没有无理数这个东西。无理数根本不是现实中可见的东西而是纯粹帮助有理数(对整数进行整数次分割而产生的数)的概念空间化簡而产生的概念。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知识,是搭建在更高的知识的基础上的紫外线你也无法像可见光一样感知,但你仍把它定义为光因为你有了对可见光的定义,而紫外线的行为表现得和我们在可见光定义的行为的高度一致(比如产生热比如对某些化学物质的感光莋用等)

所以,你没有接受基础概念前一次给你直接解释高层概念,你没有可能理解你只会认为我忽悠你。要不你试试跳过有理数和無理数的定义也不去管什么叫“可计算数”,直接给我介绍图灵机的原理那你只能变成用“万物之灵”来解释图灵机的民科。因为你沒有那个概念空间必然不得不用另一个概念空间来解释这个“名”。而在逻辑基础不同的时候“名"和“名”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世界昰个圆没有错但很多人以为这个圆很小,以为真的小企业老板可以用简单办法解决生产线工程师解决的问题(参考:)那仅仅是因为怹们的心太小。

所以你得先把基本概念搞懂了,我们才能进一步谈老子对水的理解的高级战略。这个道理和你不学中学物理就没有辦法学习量子物理的道理是一样的。

很多人在解读道德经的时候都是一句话,一句话地单独解释觉得这个东西和“xxx”合得上,就觉得洎己理解了这种类型的理解,可以说是连“理解”的边都没有摸到我对你说“做人难啊”,你马上就能知道我在说什么四个字而已,你还知道我背后的名称空间了解读是重新建一个和自己(包括读者)相近的名称空间,然后和原文表达的概念进行有逻辑的匹配不昰把人家的话每句都分解出一个单独的概念。这个方面推荐看看《红楼梦》甄士隐对《好了歌》的解读

如果你停留在这样的水平:这里拿一句话,搞出一堆意思然后另外再拿一句话,又搞出另一堆意思而且互相也没有什么照应,建议您就不要看下去了你的知识储备還不够。因为老子对水的理解这里要谈的“道”是一个不附着在任何实体上的虚拟存在,你要从世界表面的变化中看到背后不变的那个影子你才能理解这里面的概念。否则还是好好生活,不要开始抽象哲学概念那个太早了,左右你都是被人骗的

原谅我说了很多废話帮助读者进入角色,老子对水的理解的东西很多是逆常识的读者的心态先得虚下来,准备接受一个新的概念否则你进不去的。如果伱怕给我洗脑你进入前守稳一点就好了:对于不能用于解决问题的理论,就实行“虚心实腹”的策略:姑且闻之不可信之。

如果你看鈈懂请随时问,但问了你也听不懂就回去好好生活吧,这里讨论的东西不适合你

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我们已经解释过了这里的“道”大概的意思是规律,最优解因为在老子对水的理解表述这个部分的时候,它并没有给“道”命名在那个时候,他用的是个通用嘚大部分人可以理解的概念。

但这个概念后面他重命名了他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丅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囚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里道有了一个新的语义,这是一个“物”这个物先天地而生,独立不改老子对水的理解给了這个东西两个名字,一个叫“道”还有一个名字叫“大”。

老子对水的理解说我也不知道,因为它是“玄”(有和无)出现以前的东覀但老子对水的理解说,我虽然不知道怎么定义它但我知道它表现出来的属性,就是我能观察到它的那个样子

老子对水的理解这样描述道的样子:

视 之 不 见 , 名 曰 夷 ﹔

听 之 不 闻 名 曰 希 ﹔

搏 之 不 得 , 名 曰 微

此 三 者 不 可 致 诘 , 故 混 而 为 一

其 上 不 皦 , 其 下 不 昧

绳 绳 兮 不 可 名 , 复 归 于 物

是 谓 无 状 之 状 , 无 物 之 象 是 谓 惚 恍 。

迎 之 不 见 其 首 随 之 不 见 其 后 。

执 古 之 道 以 御 今 之 有 。

能 知 古 始 是 谓 道 紀 。

你看见了也觉得没有看见听到了也觉得没有听见,摸上去也摸不着这个东西就称为“惚恍”,而:

道 之 为 物 惟 恍 惟 惚 。

读者们能否想到什么东西是这个样子的

(为了让你有时间想,我这里先偏偏题发表一通感慨:几千年前的老子对水的理解在名称定义上,真昰极有科学素养啊这个定义方法和我们平时写科学论文做定义是一个样子的,用有来定义无把无变成有。比如无理数的定义(最近在看数论相关的东西原谅我老拿这个来举例子):我不知道什么是无理数,我们定义的有理数是所有可以通过整数分割得到的数以此可鉯证明根号2不是有理数,因为如果认为x^2=2x=a/b(a,b是整数,假设a/b化简到a和b其中一个是奇数)则(a/b)^2=2,则a^2/b^2=2则a^2=2×b^2,则a是偶数若a是偶数(令为2c),则4×c^2=2×b^2则2×c^2=b^2,则b是偶数这里不自恰,所以我们知道根号二不是我们定义中的有理数(因为它不能被表达为a/b这种形式

你看,老子对水的理解对道的定义方法完全按这个模式来的:先定义清晰的基础概念,然后用基础概念延伸在基础概念外发现和原逻辑不一致的地方,定義高级概念用高级概念优化基础概念的谱适性描述。这是概念空间化简的基本方法只是他不是讨论数学,他是在一个置信度比较低的高端知识上使用这样的定义方法而已对于这一点,我后面会专门用一章进行讨论)

好了,感慨完了读者想明白前面提的“道”是什麼东西了吗?什么东西看见也看不见听见也听不到的?

呵呵“未使用的逻辑”就是这个样子的!

——“如果他敢再用我的雨伞,我就咑死他”

这个逻辑存在但无人能看到它,因为他没来用我的雨伞他敢不敢我不知道,我敢不敢(打死他)我也不知道,反正他没有來用我的雨伞我没有打死他。这样的东西就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的。

让事情根本不发生这是解决问题的最高境界。解决问题是可见嘚成功失败都可见,让问题不发生才是不可见的!

知乎上的小孩们喜欢问某问题怎么看,谁比谁更牛B一点都是在人为制造问题,而鈈是解决问题所以他们有很多疑问,却一个问题都解决不了

上面这个逻辑还不足以定位这个概念,老子对水的理解又从第二个角度来解释:

道 生 一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三 生 万 物 。

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 冲 气 以 为 和 。

人 之 所 恶 唯 孤 、 寡 、 不 谷 , 而 王 公 以 为 称

故 物 或 损 之 而 益 , 或 益 之 而 损

人 之 所 教 , 我 亦 教 之

强 梁 者 不 得 其 死 , 吾 将 以 为 教 父

一二三这个问题我在这个回答中解释过了:

但在那里我没有展開一个问题,这个一二三理论反映了什么思维模式其实这里反映了老子对水的理解的一个观点:世界的规律是由简单逻辑叠加出来的。這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用一个简化的模型来帮助理解,我们把我们自己的行为定义为x而这个世界的变化定义為y,则这个世界的行为可以定义为y=f(x)如果f()是一个无规律的映射表,我们要理解f就要使用和x的集合一样大(应该是更大)的一个映射表,這样的世界是你无法理解的如果你是程序员,你就知道这背后就是f()的代码量,代码量同时影响存储和时延(当这些代码都在执行路径仩的时候)而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存储和时延都有限这个问题不可解。这个概念映射到我们的世界上就意味着我们完全没有机会悝解这个世界。因为不可预期

过15个小时太阳是否会升起?不知道要查1亿个条件后,才能确认你怎么生活?这就是不可预期

但如果f呮是一个多项式呢?这个程序就可以化简了我们只要记住这个多项式,不用一个巨大的映射表我们也可以“预测”未来是什么样的。

呔阳每24小时在我的世界中循环一次15个小时后太阳是否升起?这就好预期了虽然我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有意外,但不影响我做一般的計划了

老子对水的理解认为我们眼前这个世界是后者这种情况,而不是前者那种映射表的情况所以才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直臸万物

而道,就是这个规律的缘起是算法递归的基础。x2=f(x1), x3=f(x1, x2)x4=f(x1, x2, x3),x4已经变得很难预期了但如果我能找到x1,其他规律就好找了

我在全文开始链接过去的那个道德经的解读,谈到黄易的《大唐双龙传》那本书里面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比喻(如果你不懂我说的数学知识的话)。怹说譬如有50个椅子,50个人各自坐在椅子上,这个世界就没有变化了但如果我抽走一张椅子,就会有一个人没有椅子坐他就会去抢這个椅子,我们要观察这个系统的变化只要看着谁没有椅子就行了,因为整个变化都是以他为中心的失去的椅子的人不见得是同一个,但变化总出现在"失去的椅子“的人身上

所以,尝试去掌握一个系统变化的规律要找到这个1,黄易把它称为“遁去的一”所谓奇门遁甲,遁的就是这个一而一,并不固定在一个物理实体上它是一个虚拟概念,所以道才只能意会不能描述,因为它无法固定好比┅个舞台,用户的眼睛总是盯子“舞台上表演的人”身上而不是“演员张三”身上。但如果演员张三足够著名这个中心会继续改变,這是另一个版本的“非常名”道就像我们我们小时候绑在猫尾巴上的小球,你越去捉小球跑得越快。一个名真的成了“名”人人自嘫会去争,它就不是关键问题关键问题就会出现在另一个位置上。

所以道是什么呢?道就是这个f()而一,就是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引領整个变化的那个要素,是失去的那张凳子是“舞台”。道不可名是因为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命名也是一种条件变化),道是会迻动的

所以,老子对水的理解说你作为王(领导者,tutorLeader),不要跟着x2, x3, x4走你要跟着x1走(这是比喻,对于一般的数学公式知道x1也不见嘚知道f,但x1=f(0)是比较容易对f进行复盘的,因为要素少如果f足够简单,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用x2, x3x4来校验f是否正确了)。这一点回应前面的萣义:“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对水的理解尝试捕获所有变化的缘起,找到x1这个x1就是“道纪”。

昔 之 得 ┅ 者 :

天 得 一 以 清 ﹔

地 得 一 以 宁 ﹔

神 得 一 以 灵 ﹔

谷 得 一 以 生 ﹔

侯 得 一 以 为 天 下 正

其 致 之 也 , 谓 天 无 以 清 将 恐 裂 ﹔

地 无 以 宁 , 将 恐 废 ﹔

鉮 无 以 灵 将 恐 歇 ﹔

谷 无 以 盈 , 将 恐 竭 ﹔

万 物 无 以 生 将 恐 灭 ﹔

侯 王 无 以 正 , 将 恐 蹶

故 贵 以 贱 为 本 , 高 以 下 为 基

是 以 侯 王 自 称 孤 、 寡 、 不 谷 。

此 非 以 贱 为 本 邪 非 乎 。 故 致 誉 无 誉

是 故 不 欲 琭 琭 如 玉 , 珞 珞 如 石

守在一上,就守住一切只有一是不会从有走向无或者从無走向有的,可以跳出这个生死循环的(至少短时的生死循环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如果天有在乎的东西这个情就会积累,最后就会滿就会走向反面,否则无限积累终点在哪里?月如无恨月常圆啊天无所谓,地无所谓所以才容纳了你们所有人。帮助好人打败坏囚好人(一部分)就变成坏人了,否则这个世界就死了——因为完满的时候就失去了所有的变化你不会追求美好,因为只有美好了; 你吔不会追求正义因为只有正义了。你活着干什么——没有变化的东西,除了死还有什么

天 地 所 以 能 长 且 久 者 ,

以 其 不 自 生 故 能 长 苼 。

我们眼中能看见可以长久的东西基本要求就是不能有积累,不能生能生的东西就有结束的一天。你生了别人就不能生。

我家姑娘喜欢吃雪糕我多希望看到她的愿望得以实现啊,看着她心花怒放吃着雪糕的样子我感到无比的欣慰。但我就可以让她放开来吃雪糕嗎到她从美少女吃成胖娃娃的时候,无论是我还是她都不会高兴就算她不变胖,你一辈子除了吃雪糕没有其他的祈求这是“美好”嗎?

这个世界应该如何被逻辑限制着,你想把什么东西发展到极致换来的只是伤心。英雄发展下去变成罪犯圣母发展下去就变成圣毋婊,宋庄主发展下去变成梁山好汉好坏只是看发展阶段。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对道的两个解释了,估计很多读者还是摸不着头脑的鈈要紧,无论是老子对水的理解还是老子对水的理解都会给您具体的事例来帮助您理解的。

首先我们用一个反面的例子来深入理解一丅那个“不使用的逻辑”是个什么东西。比如说吧你每天去吃饭,我看你不顺眼要给你找茬,某天我在饭堂里大声问:你为什么总是吃拉面你是飞天面神教的吗?飞天面神教真的好吗你们对我们其他宗教这种调侃的态度真的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应有的态度吗?你应该鉯此为基础耻笑我们反对转基因吗……

你看,无论你怎么来跟我讨论无论讨论你是不是飞天面条神教,或者你是不是只吃拉面还是伱对宗教的态度。现在至少已经有一半人不喜欢你(可能也不喜欢我但无所谓,这个“我”完全可以是我请的另一个人)了这就是无倳生非。无中生有这个概念本来是没有的,但你非要引进来它就会多一个变数。这个世界搅是搅非的“智者”大体如是,只不过有些弄得水平高一点有些弄的水平低一点而已。

而那些虚腹实心的中二患者正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对象。

这样你明白圣人的方法是什么叻吗?就是和这个方向相反跳出“左”“右”的误区,把目标定到真正大家关心的问题上比如你不是要讨论吃面条的问题吗?我为什麼要进你这个套呢(根据情况)我应该拉起另一个主题啊,比如:你么还有15分钟就要上课了你在食堂这么瞎嚷嚷,你还让不让大家把飯吃完了

你看,人家拉起一个主题你为什么要去加强这个主题呢?你唯一的工作应该是把大家的主题拉到正事上来啊(上面这个例孓,是我可以透露的一种比较简单的“搞是非”策略等你工作经验多了,你从这个角度考虑就会发现更多你难以想像的手段了,但这裏学生多我不教你们这些歪门邪道,而且我提醒你明白就好,不要尝试去用它等你真有阅历了,你就真的明白邪道只会把你拉入邪道,到时你后悔莫及国之利器,不可示于人这也是我前面说了,《道德经》的战略你不要指望用于生活,你可以欣赏它但它是國之利器,不能轻出的)

无论如何你现在估计已经有点明白是什么”反者道之动“了吧。你要破一个局最好的手段,是根本不进入它让它发生不了,这是最高的战略做战略,要从这里开始别人来找我拼命,我首先考虑的不是怎么打赢他而是怎么让他不需要和我拼命。我的企业在市场上和别人竞争考虑的战略首先不是怎么让他们失败,而是怎么让我们双赢这才是做战略的起点。

但对个人来说玩这种小手段,只会“机数算尽”最后“反误了卿卿性命”。

我学拳的时候有时会和我的老师玩推手。推手的技巧(原理上)其实佷简单你去推一个人,是需要特定的结构的读者即使没有练过拳,也可以自己试试:找一面墙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去推它。等你找好這个位置了现在向前一步,或者退后一步你再用力试试——是不是使不上力了?

在斗力的游戏中让你使不上力,这才是“战胜”的高境界

我的老师仅凭步法的变化(不靠手去控制我的作用力方向,这个也是推手常用的技巧)就能让我推不了他。他总能在我觉得可鉯用力的时候改变了位置(所以灵活的步法是中国拳术的基础,这是很多凭武侠小说或者电影来理解中国武术的人无法理解的)

但我嘚老师极其反对我练推手,因为练惯了推手掌握了推手的技巧,什么时候都会想用推手技巧去解决问题但让对方使不上力是战胜对方嗎?不是!——这就是误入岐途用过程来代替目标就是一种不“守一”的行为,你没有顺着逻辑链一路向上爬爬到没有“左右”的逻輯上,那个就是不能左右的那就是“一”的位置。

这也是我反复要给读者们提醒的你不要看了我给你介绍的一点点搅是搅非的小技巧,就觉得掌握了这个世界的规律这个世界上,你能力不足拿一把锋利的刀子,割到的只能是你自己的手读者不可不慎。淹死的都是會游泳的不靠近水才不会被淹死。这才是向上爬一个逻辑链(这里只是解释什么是从逻辑链向上爬,不是让你不要游泳因为不死不昰我们的目标)

这个时候,你就要必要理解一下什么是“道大”了一个村子,300人一起生活生产出一定的物资,然后大家分每人都有┅些财富。你是个小村民每天想着要过上更好的生活,然后你一心就是积累财富假设你成功了,多年的努力耕耘收购了多个二流子镓的土地,加上饥荒多年兼并,你拥有了村子99%的土地你的钱干干净净,都是你努力的结果别人吃不饱,是他们活该他们不够勤奋,他们没有经营头脑走到这一步,活该!

是这样吗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想你死你不过是一个人,你以为那些家丁是帮你的其实根夲不是,你一个人对抗着整个村子这个世界不平衡,你死而后已

再者说了,你拥有了这个村子的财富吗几千担的谷子,在你的仓库Φ你吃到肚子里了?除了让你担心有人有老鼠来偷,给你带来了什么

你躺在你那个两米长的龙凤床上,左边躺着三姨太右边趟着伍姨太。你觉得你拥有了这个村子的所有土地Naive!村头的二狗和黄二寡妇的俊闺女在3亩的田里滚草垛子,他们还拥有了这整个世界呢!

所鉯你的肉体是无法占有这个世界的,你的精神才可以你托身于整个世界,你才拥有这个世界

这就叫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你觉得你拥有你就拥有了世界不过是你的一个游戏场所。

也许你觉得“拥有”还是很不一样的,至少有控制权

在路上开车,常常看到这种情形:A把B的车堵住了B一番挣扎,终于把车开到A的前面然后故意降低车速,把A也堵住B拥有了主动权?但在第三者的我看来A/B嘟是傻逼,反正他们都走得很慢他们拥有什么?他们什么都不拥有我家里5个书柜的书,我现在都想什么时候有电子版的时候都扔掉這玩意儿我还得隔一段时间都那去晒,什么拥有根本就是负担。

所以争和拥有是很虚的,你要争取的是“自由”是以天下之至柔驰騁天下之至坚的自由,像风一样穿过这个世界像雄鹰一样俯视苍茫大地。你就没有必要去“争”和“拥有”。

你怎么能避免去进入“爭”里面找到那个一呢?你把左和右的力量当作是你的一部分就可以了偏将军居右,上将军居左为什么?因为战争并非我们的目的而是我们的手段。所以对上将军来说,整件事情的逻辑是这样的:我们本来可以好好生活的我的条件仅仅是吧喇叭啦,但最后搞到兵戎相见实在是我们双方的悲哀。我悲痛地请求我的偏将军只要毫不留情消灭影响我们俩好好生活的要素就行了,以后我们会一起恏好生活下去的

你看,圣人永远是把你们正反两个力量都看作是“我"的一部分,我心怀天下所以才可以托于天下啊。

所以你看那些什么只有深山修炼才能得道啦我们修道的人和你们俗人不同啦,不要阻碍老子对水的理解飞升啦什么的读书人的事,你们不懂啦等等等等,统统都是“小”因为他们包不进所有的逻辑。你要飞升赶紧飞你的不要出来进入我们的视野,唧唧歪歪这种妄谈“道"的,嘟是遗笑大方

我们把上面两个逻辑组合起来,基本上可以初步“联想”一下“道”大概是个什么样子了在每个模型中,道和一到底在哪里老子对水的理解有一个简单的逻辑:道是运动的,我们直觉的那个目标的反向的位置很可能就是道运行到的位置。

一个目标到叻人人都去抢的时候,它就会很快填满填满了,下一波就会向另一个方向走所以道的位置,就是当前抢得最激烈的位置的反面

就好仳一个瓶子,装了90%的水你摇这个瓶子,最容易观察的动态是什么当然是那10%的空间,而不是那90%的水啊所以,少的一方才是变化最小的┅边反过来看我们眼中最关心的东西,那就是系统变化的控制点大家都说地沟油不好,看买和卖地沟油的怎么回事就好了不需要你加入一起骂。因为他们都是你的一部分你真心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处死做地沟油的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根子上你是要大家嘚生活过好点,生活好了谁愿意冒死的风险?

你觉得在村口修一条桥很重要二狗家也觉得很重要(是真的重要,没有会死人那种)嫼娃家也觉得很重要,那哪需要你去发动大家去干这个事情呢所有人自己就会去了,你其实真的要担心的是他们两个为了这个事情打起来了,事情的目标根本就是修桥而不是谁修,但都去抢这个目标结果不就是吵架,然后大家都不去修所以,都去抢的东西你作為“大”,为“天下”着想你首先是要在反面来看问题。

所以最简单理解反者道之动的理解是:名的地方,不是道所在的位置有德嘚地方通常正是失德的地方,孝顺的地方通常是家庭败坏的地方如果有个地方什么事没有(合道),那个地方就不会有名的存在名字拿出来,就是有问题要解决有问题要解决就不合道。道就在名字照耀不到的地方

所以,做事的基本实施手段就是“知其雄,守其雌”这就是道之“用”了。道的用(基于道这个战略的实施手段就是“守弱”,“不争”我知道大家争的那个目标是什么(知其雄),但我守在反面的问题上我们两边扯平衡,目标就可以达成

我在我们单位推行“开源”战略,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想干觉得不务正業,我就到处吹开源的必要性好了,现在一堆的部门出来说开源必要了他们做的多么的好了,我就不再说开源有多重要了我只负责給开源泼冷水。你们说“开源”就情怀了程序员就有地位了,就不用测试了大家就不用加班了。我只负责说:狗屁你来证明给我看?

大家冷静点这个事情就有可能平。换言之如果你能证明这个东西真的有多么好,那这个事情也就更精准了啊

这个时候,我守的方姠是“产品盈利”你们说的所有东西,我都不信我只信你能不能让产品盈利,否则CMM敏捷,DevOps开源,统统给老子对水的理解滚蛋

等夶家都对着产品盈利去了,估计我要抓的下一个点就该是社会责任了……

这样事情成了,也是这些部门、团队认为事情是自己做成了功成身退,百姓皆谓“我自然”如果我也加入抢,说“开源”应该怎么做我们就先打起来了,还开个屁的源先打政治斗争再说。这僦是守弱你以为技术人员就不玩政治?大把心中没有教堂的人为了争这个名,扭曲黑白只求自己来表述那个其实大家都是一致的观點。他们喜欢争就给他们吧你心中的欲又不要那个扬名立万。

当然这样你就失去那个“名”了。(只有失去名才能合道:)这个名鈳不是你以为的那个“虚名”哦,这是真真正正如假包换的名哦。你真的对你父母好你真的是孝顺的哦,但需要你孝顺的时候你的父母真的是不好的哦)

所以,还是那句话如果你的心这么小,看见什么都想要那个“名”你就不要来学“圣人之道”了。圣人功成而鈈居以居善地,心善渊来自High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他们的快乐不是你争来抢去的俗人可以理解的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不要联想原诗作者我可没你们那么多意思:),如果你那么多禁区就不要来探讨圣人之道了。但這个诗句描述的意境就是圣人追求的意境)

以前我回答过这个问题:

在那个问题中,好多人描述君子如何如何你让我说,就凭这些人嘚眼光哪里看得到君子啊。道德经怎么说的来着:

故 失 道 而 后 德 , 失 德 而 后 仁

失 仁 而 后 义 , 失 义 而 后 礼

你们眼中看到的那些所谓嘚君子,基本上已经是最下乘的“礼”了你要冰清玉结,哪里会在乎集体的前进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看这个人的代码不顺眼看那個人的文档有意见。等我现在带着团队了每个能干活的,不管我对他们的输出多不满意我都要接受,要让他们发挥出能力来一步步湔进,我不能代替他们我只能帮助他们,到事情成了我还得表扬说“这都是某某某的功劳”,谁会在乎我做的工作但So what?事情成了峩的目标达到了,我该有的经验有了稍明白一点的人都知道少不了我,而且我的心都已经上升一个层次了你们抢这一点小名,绑死在這个层次上我有什么可和你在乎的?

没有试过成功的人是不知道一次有目的的成功对整个人的心境有多高的提升的!就好像练拳你做哆久的练习,赢过多少比赛你都不会感受到一次成功的街头斗殴对你信心的影响的!

所以你是否明白什么才是“上德”?:

受 国 之 垢 昰 谓 社 稷 主 ﹔ 受 国 不 祥 , 是 为 天 下 王

和 大 怨 , 必 有 余 怨 ﹔

报 怨 以 德 安 可 以 为 善 。

是 以 圣 人 执 左 契 而 不 责 于 人 。

你看左和右两股力量最后能沟通,能妥协(“和大怨”)必有余怨的啊。所有这些余怨谁来消解唯有圣人!唯有君子。承担国家的“垢”和“不详”的才是圣人啊。(这个圣人就是有担当的人对国家这个模型来说,最大的担当当然是君主这是理想模型,并非说是君主就会担当也鈈是说担当的就一定是君主,还是说道和名的问题道就在那里了,但叫什么名字那是另一回事)

圣人和君子不是小人可以看见的。

为什么反者道之动谁能承担这个世界/国家的“余怨”?谁为你做了那件本来应该你做的坏事你有能力看吗?

学生在学校中运动晕倒了誰的责任?学校的责任那学校以后不许所有的学生运动了。学生的责任那以后学校就什么险都敢让学生冒了。如何解决第一种方案,你们两个自己吵声音大的赢,双方结怨; 第二种方案政府出面支持学生,让学校赔钱(现在常见方案)还装出一副为人民服务的嘴臉,一起声讨学校同时让学生不要要太多; 之后旁观者负责骂政府。第三种方案政府跳出来主持正义,根据情况该谁的责任谁的责任,拿到好处的不吭声没拿到好处的出来骂政府……

学生摔倒,这是个伤害这个怨,总要有人要接受它大家一起分担,这是最好的结局但让大家接受,总是有一些余怨需要消解的谁来消解?消解的人落下什么样的口碑在这个口碑下,你看到了被承担了的“垢”吗

7个儿子围在父亲的床前,医生问“做手术有3成机会不做9成会死,做不做“。哪个儿子愿意站出来多说一句话谁对父亲真的爱得深,背上”害死父亲“的罪名你要的是实际的爱,还是要的孝顺的”名“

这里还有个更容易理解的例子:

把整群人看作一个整体也许你赱不出来,但对于那些个体呢对于愿意在这个上面付出的,希望这个人间留下一点温暖的那些出来主持正义的个体呢仍被你逼迫至死,劣币驱逐良币你说你希望一个更好的环境,你配吗你根本就喜欢一个恶心人的环境,你自己就喜欢恶心人

我们今天有一个相对正義的环境,因为我们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有正义感的人无论他们作为政府人员还是作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他們承担了这个社会的怨,如果你愿意看你能看到无数的美好,满眼都是君子

但还是那句话:君子,小人哪里能看得出来

我整个论述,没有说现在这个社会谁是君子说了谁,就有一批人出来找我拼命了大家都想求这个名,哪里还记得谁是君子君子是那件事,是

“挫 其 锐 解 其 纷 , 和 其 光 同 其 尘”

的那件事,是背负了的担当是做了明明该你做,却为你背上污名的那个人

永远如此,不可回避洏我这里说的“正义”,也不是你口中的“正义”它是事实的正义,是你丢失了你会骂娘有了你说那不是“正义”的东西。

圣人是孤獨的这个社会的主流永远都关注着所谓的“正义”,而圣人却必须放弃“正义”站到“正义”的反面,负责背负“正义”的余怨

如果我们把“圣人”看作我们这个社会中的一个虚拟实体,我们千千万万的“君子”就是圣人的一个个独立的分身他们承担了这个社会进步的动力。但他们无法背负应得的名声

那何必要做“圣人”? 看着身边这些傻逼你就烦为什么要为他们做成这件事?

因为人生本来就昰一场孤独的旅行你以为你身边有同伴,但老实说他们不懂你。你觉得有一个人懂你那只是那一刻(一段时间)在那一件事上懂你。但你没有永恒的伴侣“心”是你唯一的伴侣。人生就如同一个攀岩者在荒芜人烟的峭壁上,一步步向上爬在这个过程中你感受到翻越的快乐,你看到在缝隙中绽放的鲜花听到山风的呼啸,看有只白痴的青蛙被石头砸到了腿有时还能听到远处隐隐约约传来的其他登山者的歌声,让你感到孤独之外的温暖

当你处于这样的心境中,这整个世界都是你的你拥有这个世界,因为你在使用它按着它的說明书在使用它。你有绝对的自由你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在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是人生旅程中的一朵小浪花,是给伱尚在人间的幸福的依据

我拥有了这个世界,何必要这个世界给我一个名字

对于这个世界的修行者,最后一个问题就是“那这些修荇又是为了什么?”

一切都会随着死亡而终结这些“经历”,“过程”的意义是什么

有一本中篇科幻小说,约翰·斯卡尔齐的《垂暮之战》,故事情节大概是在未来的世界,人可以在年轻的时候去报名参军,到老年才入伍。报名的时候,部队就用你年轻的身体给你做了一個新的身体保存在那里。等你老了你也过够了,入伍的时候把你的脑子拷贝到新的身体里,你就去打仗吧反正这个时候你对死也許也无所谓了。

这个故事中有一个小情节很吸引我:主角的脑子拷贝完成了以后新的身体坐在老的身体对面,他们拥有一样的脑子不┅样的身体。老的身体看着新的身体很放心就死去了。

我当时就在想老的身体难道不是一样的死去吗?另一个脑子在世界上保留着囷这个老的身体有何关系?反正这个老的身体包括里面的灵魂,都终究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我们认为我们可以离开,不过是因为我们覺得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代替我们活着而已

再引申一点,你能记得一辈子的事情吗你的身体是你过去的身体吗?不是你一刻不停地变成另一个人,为什么你一点都不担心老的你的“死去”你是如何“拥有”你的生命的?

把这一切想清楚你就会明白,过程才昰你的生命。所以追求的所有“拥有”,你都从不曾拥有过你拥有的是过程。你生出了后代你和你的后代一起生活,你已经为你的身体制造了一个新的躯壳装入了你新的灵魂。我看着女儿安然入睡的样子看着她焕发青春气息的呼吸,就如同看着那个坐在我对面的那个新的身体我就再也不担心自己的未来了。

以此类推当我托体于整个世界,我又有什么对这个世界死亡,和终结的畏惧呢

前面提到,远离水就不会溺水这是道理,但不表示我就会离开水因为那个不是我最终的追求,理解活着的意义也许你也不会再纠缠这个問题了,“不死”并非是这个世界的“一”啊。

最后发一些感慨谈《道德经》和谈科学,常常似乎是两个名称空间恰恰我是个工程師,也算是科学阵营的吧但我仍在工作中不得不大量使用道德经的策略。所以大家才看到了这个系列的文章

在我看来,他们两者是一夥的故作高深,不可侵犯的神棍政治煽动者,自我安慰者一流才是另一伙的

无论《道德经》还是科学,都有一个基本的逻辑就是:如果我的理论和现实不符,那一定是现实对了我错了,我的解决方案是修正我的理论而不是“不是我写错挽联而是你家死错人”这種逻辑的。

所以“你水平不到,不能理解《道德经》”这个观点可以接受而“你水平不到,所以你实践不了道德经的原理”却一定昰错的。道德经如果包涵不了你“水平不到”这种情形算什么“有用”的工具?

但如果你问我《道德经》是否“科学”我的回答是,咜“有用”但“基本上不科学”。

我这样理解两者的区别:科学是通过控制题设来精化(refine)逻辑链的你问医生,我爸爸的病严重吗偠住院吗?

这个病根据我们的临床诊断,80%的可能是感冒但也有2%的可能性是肺结核,3%的可能是喉咙发炎以及一些在我可以认知范围外嘚疾病……

他回答你“这个病是否严重和是否需要住院”了吗?

没有!(医生不为你被这个事情的“余怨这要你自己来背)

我在我的项目组中布置任务:下个版本,我们X单板要支持ACPI

工程师A说:为什么要支持ACPI?据我掌握的消息资深开发者Olof Johansson反对在我们这个平台上使用ACPI接口哦

工程师B说:要支持ACPI至少要把内核升级到4.3以上哦,否则大部分平台驱动还没有ACPI支持哦

工程师C说:ACPI的DSDT表里还没有我们这个设备的定义哦

他们囙答下个版本可以支持还是不能支持ACPI了吗

他们他们每句话都准确,是事实这是科学!可以为我的决策提供更多的依据。但最终决定怎麼做这仅仅靠科学是解决不了我的问题的,我需要“成功”我需要决断,我需要在逻辑链断裂的情况下下“决断”!

这就是道德经笁作的范围了,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预判逻辑这个逻辑就是让需求和技术碰撞,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最终有一个办法贴上这个世界真實的模型

这也是互联网经济和源代码开源的精要了。

到此为止关于道德经我想说的东西都说完了,以后也不想参与更多的关于道德经嘚讨论了我们还是好好讨论如何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吧物壮则老,太多人讨论哲学问题主题就会越讨论越傻,我们就到此为止吧

┅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谨以此文献给每一位真正的修行者。愿你们都拥有一个诗意的人生

2016年7月最後一次修改

1. 本文允许转载,前提为:

a) 保持本文的完整性

a) 建议转载时索引本文的原始链接因为我只更新这个链接。

b) 不建议转载到讨论《道德经》本身的群中这个文档不是写给研究道德经的人看的,当然真的学术研究者指点我非常感激,但估计人家看不上我而那些借道德经玩神/玄学和自我解脱的,我又看不上他们何况不居所以不去,讨论什么得不到什么

c) 本文更愿意被分享到讨论做事本身的群中,比洳软件构架设计的讨论群中在这个领域我有充分的专业自信,其他的我想也有机会给人以启发。对于没有做过事的这个解读能帮的忙非常有限。

原标题:白岩松:道德经你最要記住的一句话

“《道德经》第十五章说到水污浊怎么办?静下来就清了老子对水的理解强调是不断、缓慢地动,动中求静;

经常有人說“我现在太忙了你等我哪年退下来,我就静下来”其实,没有我们以为的“等我忙完这段就静下来”等你真退下来,闲下来你反而不适应了,会说“我去找点事情干吧”;

所以你要做到的是动中静忙中闲,永葆安宁的方式就是徐徐地在动不断有新的东西在生長。

我个人认为《道德经》里你最要记住的一句话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什么意思呢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大洎然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

所以当我遇到烦心事的时候...我知道这事儿正在往好的方向去发展,我越是糟糕的时刻越内心平静越是当别人认為我很好的时候,我越是有不安定感因为,好的事物会向另一个方向去转化

《道德经》有点像巴赫的音乐,看着非常简单越看越复雜。老子对水的理解恐怕是一个特具有微博精神和微信精神的人《道德经》5000字,81条把《道德经》就弄成了除《圣经》外翻译语种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书籍。5000字的东西越往里看越能看出深意。

“道”字怎么写先写首,然后走之就是知行合一,思想和行为统一《道德经》分成道篇和德篇,所以称其为《道德经》在我看来,道篇是对大千世界万物规律的阐述而德篇是你知道这些规律后你如何去实現。

我们这个时代都在聊智慧、有用、胜利、刚强等等老子对水的理解是相反的,他说“功成身退天之道”。智慧在老子对水的理解那儿就变成了愚大智若愚,你一聪明人们就开始跟你斗心眼了,斗着斗着这个时代就复杂了,淳朴的民风就消失了

我们这个时代,都在强调有用老子对水的理解强调的是有用和无用之间的关系,有和无是相互转化的《道德经》里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是“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无为不是不为老子对水的理解反对的是人世间功利性有目的为。

下面我拿一些条款和大家来聊聊。当然不同嘚人触碰《道德经》感受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人在不同的阶段感悟也是不一样的《道德经》第二章里头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就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这句话对我来说在我的不同的生命阶段对它的理解发生了三、四次的变化。

那么我们现在所认为的美,难噵不是别人觉得美因此我们觉得美吗?那这种局面到底是美还是丑这是这一个时代非常让人担心的事情。所以今年我的一个《提案》中还提到了“关注‘双一流’,更要关注‘非名校’”

《道德经》里有很多名人名言,比如“天长地久”为什么天最长、地最久?┅个重要原因是天地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你们、他们活着而周而复始天和地从来不会考虑自己,但最后的结果是天和地服务的那些人总昰有周期的,而天和地本身却是最长久的所以是“因其无私而成其私”。

这句话太重要了它是涉及到一个国家或者个人向前走的很重偠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会焦虑我们知道人性是自私的,但一味自私结果会很糟糕,但是让人无私牺牲自己的利益,这和人性又是相悖的老子对水的理解太会做思想工作了,他说“因其无私而成其私” 就是说你越无私,你得到的就越多

我个人认为,《道德经》里伱最要记住的一句话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什么意思呢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大自然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季節有春夏秋冬的交替人会生老病死,但后面这句话“弱者道之用”告诉我们这个变化不是一夜之间疾风暴雨的变化,而是缓慢的运行方式

所以,当我遇到烦心事的时候我就会问这是不是最烦的,我知道这事儿正在往好的方向去发展我越是糟糕的时刻越内心平静,樾是当别人认为我很好的时候我越是有不安定感,因为好的事物会向另一个方向去转化。

很多人会问我你闲暇的时间都在干什么啊?我说我读书的闲暇时间是在做节目。看似逗乐子的一句话但是现在我越来越认为是真的。生命的真正事情是什么 有用和无用到底昰什么样的关系?

在别人眼里我主持节目的时候是有用的。现实生活中大家都在做有用的事情,大家认为有用就是能挣着钱的、能出洺的、能升官的剩下其他的就是没用的。到底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老子对水的理解专门讲了很多东西比如他说天地之间有点像個大风箱,空的但是你只要动,风箱的动力是无穷的永远能够产出,这真有道理

接下来,老子对水的理解还举了几个例子我翻译荿白话文来说,比如说杯子我们都说瓷杯子、玻璃杯子、紫砂杯子等等,我们都在强调杯子的性状是瓷、玻璃或者紫砂等等但是老子對水的理解说了,杯子真正有用的不是瓷、玻璃或者紫砂而是围出来的空。

再比如说建筑我们看到的是门、窗、墙、顶,但这些其实昰没有用的能用的还是围出来的空。没有中间的空大家住哪儿?在举了那么多例子后老子对水的理解总结出来,“有之以为利无の以为用”,你看不到的东西才是可以用的东西“利用”就是这么来的。你一下子就理解了有用和无用之间的转化

我从来不上微信,峩不会在我看似有用的东西上去着力当我把这块放空了以后,我能看到的就是有用的朋友圈里到底有多少有用的东西,有用的东西转800圈也会到我的眼前因为有用嘛。

我平常更多的时间是在看书、听音乐、和朋友聊天、发呆但是我所有你们认为我有用的时光,全来自於我在做你们认为无用事的时候积累的东西我经常看着书20多分钟时,我的思维就会飞向很远的地方诞生很多创新的想法。

所以有用囷无用之间怎么转化?现在的中国人放在有用的事情上的时间太多了由于我们没有很多时间花在无用的事情上,所以我们的想象力、创慥力相当贫乏这是对我的启示。

动中静忙中闲,乃永葆安宁之道

《道德经》的第十二章里谈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囹人口爽”色彩一多了,人们就什么颜色都看不见了声音混杂了,耳朵也就聋了味道太复杂了,最后你的嘴就吃不出什么味道了

咾子对水的理解认为“圣人为腹不为目”,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聪明的人是为实在的内容而不是为表面的东西。《道德经》第十五章说箌水污浊怎么办?静下来就清了我们现在有多少人,能把自己像水一样放置个十分钟,静会儿静为燥君,你平常的烦躁静能管咜。

老子对水的理解强调的不是不作为他是在强调一种你怎么才能永远保持一种安宁感或者说是安全感。老子对水的理解强调是不断、緩慢地动动中求静。其实现代人应该求得的是动中静和忙中闲。

经常有人说“我现在太忙了你等我哪年退下来,我就静下来”其實,没有我们以为的“等我忙完这段就静下来”等你真退下来,闲下来你反而不适应了,会说“我去找点事情干吧”所以,你要做箌的是动中静忙中闲,永葆安宁的方式就是徐徐地在动不断有新的东西在生长。

《道德经》的第十六章中提到“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什么意思?

如果你知道万事运行的规律你就会变得包容,知道的越多就越容易包容,樾容易包容的人就越容易公正,越公正的人就越该当领导越会当领导的人就会跟天结合,天就跟道、跟规律结合一旦你照规律做事,就能做得久就不会有其他的危险。

从这个逻辑线条中我们就更加明白了,为什么要多看书因为看多了书,知道的就多了就越懂嘚包容,包容了就会公正了公正了就有领导力了,才能接近“道”才能长久地把一件事做下去。

《道德经》的第二十三章中的内容是對人的心理按摩当你遇到痛苦的事情时,你怎么办书中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意思是狂风吹不了一晚上的,暴雨下不了一忝的

狂风暴雨谁干的?老天爷干的连老天爷都不能让风雨长久,更何况人我认为,在现代心理的调试和抚慰上这个很重要,只要伱能坚信这一点你遇到任何难事都能扛过去。

《道德经》里的博大智慧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把人分成了几种“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老子对水的理解的意思是说,上等的人是听到好的道理就努力去干去了,中等的人听到恏的道理是一边干一边怀疑,最糟糕的人听到好的道理开口就是骂。

《道德经》第六十章中提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意思是治理大的国家要像做小鱼、小虾一样不要来回翻腾,不要开膛破肚不要折腾,要用规律去治理这个国家这个国镓中的神神鬼鬼就会消失。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提到“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江海为什么能成为百谷之王呢老子對水的理解回答说,很简单啊因为江海比别人低啊,所以千江万河归大海想想,我们做人也是这个理。

我认为老子对水的理解是一個极富摇滚精神的人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老子对水的理解说过“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洏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雞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多好啊国家不太大、人不多,大家不是不想和别人打交道而是没这个需求。我觉得在一个小哋方把我们所需求的事情全都解决了,我们就不需要舍近求远了这个世界上,我很羡慕那些小国家他们由于小,便不争也没得争。

比如不丹幸福指数是世界第一,小国寡民该有的都有了,人家不需要地铁地铁是为了解决长距离而无法到达才需要建设的交通工具,如果溜达着就能达到目的地要地铁干嘛呢。所以老子对水的理解其实知道,一切不可更改但是请允许他理想一下。

最后《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提到“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什么意思?圣人不攒那么多东西给别人的越多,你得箌的越多《道德经》的结束语,“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聖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当《道德经》讲到这里时谁还会说老子对水的理解是无为消极的?无为怎么会是“为而鈈争”呢老子对水的理解的意思是做你该做的事情,顺其自然但是不争。我为这个“不争”解读了三个含义就是不争结果,不争论不为别人的评价而恼火,这样你就自由了。

《道德经》——生命之书

我怎么跟《道德经》结缘的呢为什么说叫我的生命之书呢?

24岁嘚时候我开始成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主持人采访无数大家,采访了半年之后我幸运地触碰到了一套书,叫《曾国藩》一个多月嘚时间全看完了,一下子觉得自己成长了不少

隔了24年,去年春节前后我重新看了一遍《曾国藩》,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大部分的情节峩都忘记了,但是我发现价值观已经是我的了曾国藩是儒家入世,后来从儒家转到法家一切从严,但是屡战屡败一次又一次跳河又被人救起,屡屡攻不下太平天国的总部心灰意冷,把所有人都得罪了

恰巧那时,曾国藩父亲去世他回家奔丧,曾国藩闭门不出左宗棠骂他“你以你爸去世放弃太平天国之责任”,但是曾国藩就是在这次回家的过程中重读《道德经》,结果豁然开朗忽然发现,刚強无法胜柔弱结果,他带着老庄的哲学出山人际关系全部捋明白,一举攻下南京奠定了他的事业直至顶峰。这是曾国藩的人生故事

对于我来说,或许是我24岁时读《曾国藩》隐隐约约有这样的印象也许是某种偶然或者是命运的安排,在三十五、六岁时我走进了《噵德经》的世界。成名太早对我来说,不见得是好事其实对谁来说都不见得是好事。

我做过一个比喻成名太早犹如楼起得太高却没織安全网,越高越危险如果把持不住,它就会向另一个方向去转化我累积到三十五、六岁的时候,我的困惑很多其中有两个非常核惢的困惑在《道德经》里得到了浅显而非常直接的解答。

第一个问题是私和无私到底是怎么样的关系第二个问题是你得到的各方的赞誉樾来越多,满了怎么办

从《道德经》里,我翻译总结出“因其无私而成其私”豁然开朗。一切不必去考虑做你该做的事情,当你真無私了你所作的这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获取什么,你可能就安全了从外在的角度来说是你“成其私”了,你突然获得了某种解放

当你鈈考虑很多因素,回到规律回到这件事该做什么的本质上,这件事就靠谱了第二个问题是我对满的思考。水杯子满了你这个杯子就洅也到不进去任何东西了,怎么办泼掉它!

十几年前,那阵子我得到了太多诸如金话筒奖等的各种荣誉后来,我辞掉了当时的主持岗位关掉了手机,闲居一年去开发新节目没有那闲的一年,就没有我后来行走的动力和能力

我认为,清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生命之书,不仅重要还在于你的每一个生命历程都能和它碰撞出火花。

——文章摘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疑义请联系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管理员老子反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