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知识:影响滑坡的主要因素活动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以下试题来自:
问答题论述题何谓滑坡?简述影响滑坡的主要因素及滑坡的一般防治措施?
滑坡是斜坡上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物沿一定的滑动面作整体下滑的现象。影响滑坡的主要因素:1.岩性:松散堆......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 潜水等水位线图的用途是潜水面上标高相等各点的连线图。它有以下用途:1.确定潜水流向;2.计算潜水的水力坡度;3.确定潜水与......2.问答题 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1.在土木工程建筑地基内有水活动,容易造成施工中突然涌水事故的发生,而且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也有......3.问答题 1.地下水能降低岩土强度和地基承载力;2.它对砂性土、粉土产生潜蚀作用,破坏土体的结构;3.它也会使粉细砂和粉......4.问答题
研究表明,黄土的结构特征及其物质组成是产生湿陷的内在因素,而水的清润和压力作用是产生湿陷的外部条件。
5.问答题 A.气候因素,包括当地的气候及水文地质条件B.地形因素,即区内地貌及地质构造的特征C.地质因素,岩石本身的抗风......是国内大型的工程类远程教育基地,凭借其多年辅导经验,聘请国内权威考试辅导专家,依托专业、庞大的教学服务团队,采用高清课件、移动课堂等先进教学方式,强力推出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安全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等网上辅导课程,超高考试通过率,受到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
  滑坡的活动时间主要与诱发滑坡的各种外界因素有关,如地震、降温、冻融、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等。大致有如下规律:
  (1)同时性:有些滑坡受诱发因素的作用后,立即活动。如强烈地震、暴雨、海啸、风暴潮等发生时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爆破等,都会有大量的滑坡出现。
  (2)滞后性:有些滑坡发生时间稍晚于诱发作用因素的时间。如降雨、融雪、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之后。这种滞后性规律在降雨诱发型滑坡中表现最槊飨裕美嗷露喾⑸诒┯辍⒋笥旰统な奔涞牧涤曛螅秃笫奔涞某ざ逃牖绿宓难倚浴⒔峁辜敖涤炅康拇笮∮泄亍R话憬玻绿逶椒⑸⒘严对椒⒂⒔涤炅吭酱螅蛑秃笫奔湓蕉獭4送猓斯た谄陆胖螅言丶八庑睢蠓⑸幕乱彩粲谡饫唷S扇榛疃蛩赜辗⒌幕碌闹秃笫奔涞某ざ逃肴死嗷疃那慷却笮〖盎碌脑任榷ǔ潭扔泄亍H死嗷疃慷仍酱蟆⒒绿宓奈榷ǔ潭仍降停蛑秃笫奔湓蕉獭 责任编辑:北卡
延伸阅读:
收藏分享:
&&&&&&&&&&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提升学习效果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A&;(7):A,B;开采急倾斜煤层(a&45;&A;&&/A&(9):A,B,C;湿陷性地区上的地基计算应包括:强度计算、湿陷变形;(10):B,C;根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S;煤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对评价采空区的稳定性无影响;B,D;&A;&/A&(13):A,&<根据《
开采急倾斜煤层(a&45。)时,地表移动盆地特征为:①地表移动盆地形状的非对称性更为明显,下山边界上方地表的开采影响达到开采范围以外很远;上山边界上方地表的开采影响则达到开采煤层本身的底板岩层;②移动盆地明显向采空区下山方向偏移,最大下沉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小于900;③地表的水平移动值往往大于下沉值。(8) :A, B, D
&&/A&(9) :A, B, C
湿陷性地区上的地基计算应包括:强度计算、湿陷变形计算、压缩变形计算、稳定性计算。
(10) :B, C
根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ST)第2.2.1条,膨胀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包括:自由膨胀率、膨胀率、收缩系数、膨胀力。(11) :A, B, C
煤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对评价采空区的稳定性无影响。(12) :C, D &A &
&/A&(13) :A, &&/A&(14) :A, B, C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及《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中有关岩溶地区地基的处理原则,采取绕避清爆换填梁板跨越,疏导地下水等措施均是正确的,而对岩溶水采取填塞封堵的措施是不适当的,应设法排导,疏通。(15) :A, B
根据《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附录C表C.0.1-5,黏性泥石流中砾石块石无分选,多呈悬浮或支撑状。(16) :A, B, C
地下矿层采空后,上方覆盖的岩层将失去支撑,原来的平衡条件将被破坏,致使上方岩层产生移动变形,直到破坏塌落,最后导致地表各类建筑物(包括线路、桥涵等)变形破坏,甚至倒塌,另外也会使地表大面积下沉、凹陷,破坏农村中大片农田。(17) :A, C
加速开采推进速度与采空区地表和建筑物变形并无直接联系,建筑物长轴应垂直工作面推进方向才可防止采空区地表和建筑物变形。(18) :A, C, D
高层建筑比多层建筑的层数多,高度大,上部荷载相应也大,结构设计选用轻质高强材料,
可减轻结构自重。结构设计选用轻质高强材料,可减轻结构自重。结构体系的选择和构件布置,应考虑增强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刚度,使地基应力均匀分布,以限制差异沉降,防止高层建筑产生不允许的倾斜。(19) :B, C
盆地在沿矿层走向方向仍对称于采空区,而沿倾斜方向随着倾角的增大,盆地中心愈向倾斜的方向偏移。 (20) :A, D
河谷选线时不宜选择在大河融区,必须通过时采用跨越方式。(21) :C, D
湿陷起始压力与总湿陷量及自重湿陷量无关,但可评价是否进行地基处理,即当地基中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的和大于Psh时,即应进行地基处理。当土层饱和自重压力大于Psh时可定为自重湿陷性土。(22) :B, C
表面排水法是容易导致流土、管涌、流砂等现象;减压井法可以通过减小基坑底处向上的压力,而实现控制流土等现象的产生;喷射井点是改变了地下水渗流的方向,减少动水压力,达到实现控制的目的;回灌井点是为了保证基坑外水位不变的方法,对控制流土、流沙等不起作用。(23) :A, B, D
收缩系数主要反映膨胀土的收缩性,用于计算地基土收缩变形量。膨胀土地基沉降量按膨胀变形量、收缩变形量和胀缩变形量分别计算。(24) :A, D
滑坡勘察的勘探工作应除沿主滑方向布置勘探线外,在其两侧及滑体外尚应布置一定数量的勘探线、勘探孔的间距不宜大于40m,在滑床转折处,应设控制性勘探孔。(25) :A, B, D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第7.8.1条,建筑物分布情况与线路工程采空区的勘察重点内容无关。(26) :A, C
膨胀土地基变形量可按下列三种情况分别计算:①当离地表1m处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等于或接近最小值时,或地面有覆盖且无蒸发可能时,以及建筑物在使用期间经常有水浸湿的地基,可按膨胀变形量计算;②当离地表1m处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1.2倍塑限含水量时,或直接受高温作用的地基,可按收缩变形量计算;③其他情况下可按胀缩变形量计算。
(27) :A, D
各类危岩和崩塌的岩土工程评价规定包括:①规模大,破坏后果很严重,难于治理的,不宜作为工程场地,线路应绕避;②规模较大,破坏后果严重的,应对可能产生崩塌的危岩进行加固处理,线路应采取防护措施;③规模小,破坏后果不严重的,可作为工程场地,但应对不稳定危岩采取治理措施。(28) :A, B, C
顶板及采空区处理方法有:①全部垮落法、带状充填法(外来材料);②矸石自溜充填法、干式全部充填法;③风力和机械干式充填法、水力歼石充填法;④水砂充填法;⑤冒落条带开采法、水砂充填条带开采法、充填条带开采法、混凝土充填法。(29) :A, C, D
膨胀土一般分布于山前地带和高级阶地,易于滑塌,不能维持陡坎。(30) :A, D
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桩底端应支承在压缩性较低的非湿陷性土层中,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桩端伸人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31) :A, D
滑坡具有的要素包括:滑坡体、滑坡周界、滑坡壁、滑坡台阶、滑动面、滑动带、滑坡舌、滑动鼓丘、滑坡轴、破裂缘、封闭洼地、拉张裂缝、剪切裂缝、扇形裂缝、鼓张裂缝、滑坡床。(32) :A, C, D
垫层法适应于地下水位以上,局部或整片处理;一般可处理(或穿透)基底下湿陷性厚度为1~3m的土层。采用垫层处理黄土地基时,垫层的承载力设计值,对土垫层不宜超过1 80kPa;对灰土垫层不宜超过250kPa。(33) :A, B, D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 30―2004)第7.8.3条第2款,边坡设计应遵循缓坡率、宽平台、固坡脚的原则。(34) :B, C
盆地在沿矿层走向方向仍对称于采空区,而沿倾斜方向随着倾角的增大,盆地中心愈向倾斜的方向偏移。(35) :A, C
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需要考虑土层的含水量。土的含水量宜低于塑限含水量1%~3%。在拟夯实的土层内,当土的含水量低于10%时,宜加水至塑限含水量;当土的含水量大于塑限含水量3%时,宜采取措施适当降低其含水量。强夯过的土层也会膨胀或反弹,所以不宜立即测试其地基承载力。(36) :A, B, D
膨胀土地基变形量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①膨胀变形量应取基础某点的最大膨胀上升量;②收缩变形量应取基础某点的最大收缩下沉量;③胀缩变形量应取基础某点的最大膨胀上升量与最大收缩下沉量之和;④变形差应取相邻两基础的变形量之差;⑤局部倾斜应取砖混承重结构沿纵墙6~10m内基础两点变形量之差与其距离的比值。(37) :B, D
&&/A&(38) :A, B, C
按不同的地面沉降结构单元体设置的沉降标有高程基标准、地面沉降标、分层沉降标、无地下水沉降标。(39) :C, D
城市地裂缝由于受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的影响,其活动性呈现有季节性周期变化,冬季活动速率大,夏季小,多呈现一年一周期;地裂缝运动机制是以长期蠕滑运动为主,但也间有短期粘滑机制。(40) :A, B, D
对已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可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议采取下列控制和治理方案:①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和水位降深,调整开采层次,合理开发,当地面沉降发展剧烈时,应暂时停止开采地下水;②对地下水进行人工补给,回灌时应控制回灌水源的水质标准,以防止地下水被污染;③限制工程建设中的人工降低地下水位。(41) :C, D
泥石流根据流体性质分为黏性泥石流、稀性泥石流、过渡性泥石流。泥流和水石流是根据固体性质分的。(42) :A, C, D
岩溶地基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①荷载传递线交会法;②洞体顶板坍塌自行堵塞估算法;③顶板按梁板受力情况计算;④成拱分析法。(43) :B, D
根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87)第3.4.4条,挡土墙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墙背碎石或砂卵石滤水层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②基坑坑底应用混凝土封闭,墙顶面宜做成平台并铺设混凝土防水层;③挡土墙应设变形缝和泄水孔,变形缝间距6~10m;④墙背填土宜选用非膨胀性土及透水性较强的填料并进行分层夯填;⑤挡土墙高度不宜大于3m。(44) :A, C, D
&&/A&(45) :A, B, D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第2.1.5条,新近堆积黄土属于湿陷性黄土,天然含水量较高。全新世近期新近堆积的黄土其形成历史较短,其土质不均,结构松散,大孔排列杂乱,多虫孔,孔壁有白色碳酸盐粉末状结晶,一般有湿陷性,变形很敏感,呈现高压缩性,固结程度差,其承载力特征值一般为75~130kPa。(46) :B, C, D
高频率泥石流发生的次数较多,间隔周期较短。高频率泥石流沟谷的活动特征如表8-7所示。
&&/A&(47) :B, D
略。(48) :B, D
矿层倾角平缓时,盆地位于采空区的正上方,形状对称于采空区;矿层倾角较大时,盆地在沿矿层走向方向仍对称于采空区,而沿倾斜方向随着倾角的增大,盆地中心愈向倾斜的方向偏移。(49) :A, B, D
裂缝呈雁行多组排列,断续延伸在剖面上裂口上大下小,至地表下一定深度处尖灭,其断距是上大下小,它与随深度而积累断距的地震断层有区别,是震源波动场的产物。(50) :A, B, D &A
&/&&/A&(51) :A, C, D
不同地貌单元的结合带,结构多元,比较复杂,不适合选线通过。(52) :A, C, D
具有构造地裂缝的所有特征,只受后期因人类活动引起的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的条件变化的严重影响,强化了它的活动性,加深了对城市和建筑的破坏作用。(53) :A, B, D
膨胀土地基上建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不应小于1m。当以基础埋深为主要防治措施时,基础
埋深应取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或通过变形验算确定。(54) :A, D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第5.1.3条,各类建筑物的地基符合下列中的任一款,均可按一般地区的规定设计:①地基湿陷量的计算值小于或等于50mm;②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内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均大于其附加压力与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之和。(55) :A, C, D
地下排水不易进行,且投资费用较高,故不常用。(56) :B, C, D
在自重湿陷性场地,桩周土体浸水发生自重湿陷时,对桩产生一个向下的负摩阻力。因此,确定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单桩允许承载力时,不计湿陷性土层范围内的桩周正摩擦力,应考虑桩侧的负摩阻力。(57) :A, B, D
高边坡应在每一级平台内侧设截水沟,并在截水沟与坡脚之间设一定宽度的平台,以利坡脚稳定。(58) :A, D
初勘阶段,原位测试钻孔和取样钻孔数目应占钻孔总数的1/4~1/2左右;详勘阶段,原位测试钻孔和取样钻孔数目应占钻孔总数的1/2左右。(59) :A, B, C
深井井点大口井成孔直径必须大于滤管外径30cm以上,确保滤管外围的过滤层厚度。
(60) :B, D
(61) :B, C
&/&&/A&(62) :B, C
&&/A&(63) :A, B, D
&&/A&(64) :A, C, D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高等教育、行业资料、应用写作文书、2010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第八章 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试题-中大网校67等内容。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2010 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第十一章 工程经济与管理》 试题总分:148 分 及格: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 一、单选题(共 88 ...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2010 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第一章 岩土工程勘察》模拟 试题(2) 总分:250 分 及格:15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 一、单选题(共...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2010 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第四章 深基础》试题总分:233 分 及格: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 一、单选题(共 105 题,每题 1...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2010 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第九章 地震工程》试题总分:197 分 及格: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 一、单选题(共 79 题,每题 1...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2010 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 《第六章 土工结构与边坡防护》 试题总分:155 分 及格:93 分 考试时间:120 分 一、单选题(共 ...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2010 土木工程师(岩土)基础考试《第八章 工程经济》模拟试题总分:100 分 及格:6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2010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第三章 浅基础》试题-中大网校_小学作文_小学...(33) :A 基坑勘察范围应根据开挖深度及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确定, 并宜在开挖...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2010 土木工程师(岩土)基础考试《第十二章 职业法规》模拟试题总分:32 分 及格: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只有一项...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2010 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第五章 地基处理》试题总分:212 分 及格: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 一、单选题(共 92 题,每题 ...  滑坡的活动强度,主要与滑坡的规模、滑移速度、滑移距离及其蓄积的位能和产生的功能有关。一般讲,滑坡体的位置越高、体积越大、移动速度越快、移动距离越远,则滑坡的活动强度也就越高,危害程度也就越大。具体讲来,影响滑坡活动强度的因素有:
  (1)地形坡度、高差越大,滑坡位能越大,所形成滑坡的滑速越高。斜坡前方地形的开阔程度,对滑移距离的大小有很大影响。地形越开阔,则滑移距离越大。
  (2)岩性组成滑坡体的岩、土的力学强度越高、越完整,则滑坡往往就越少。构成滑坡滑面的岩、土性质,直接影响着滑速的高低,一般讲,滑坡面的力学强度越低,滑坡体的滑速也就越高。
  (3)地质构造切割、分离坡体的地质构造越发育,形成滑坡的规模往往也就越大越多。
  (4)诱发因素诱发滑坡活动的外界因素越强,滑坡的活动强度则越大。如强烈地震、特大暴雨所诱发的滑坡多为大的高速滑坡。
  总之,滑坡的活动强度是若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责任编辑:南瓜妹
延伸阅读:
收藏分享:
&&&&&&&&&&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提升学习效果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您现在的位置: &&
>> 2014岩土工程师地质灾害之滑坡活动强度
2014岩土工程师地质灾害之滑坡活动强度
来源:环球网校
发布时间: 09:04:50
  1.滑坡话动强度的主要因素
  滑坡的活动强度,主要与滑坡的规模、滑移速度、滑移距离及其蓄积的位能和产生的功能有关。一般讲,滑坡体的位置越高、体积越大、移动速度越快、移动距离越远,则滑坡的活动强度也就越高,危害程度也就越大。具体讲来,影响滑坡活动强度的因素有:
  (1)地形坡度、高差越大,滑坡位能越大,所形成滑坡的滑速越高。斜坡前方地形的开阔程度,对滑移距离的大小有很大影响。地形越开阔,则滑移距离越大。阔程度,对滑移距离的大小有很大影响。地形越开阔,则滑移距离越大。
  (2)岩性组成滑坡体的岩、土的力学强度越高、越完整,则滑坡往往就越少。构成滑坡滑面的岩、土性质,直接影响着滑速的高低,一般讲,滑坡面的力学强度越低,滑坡体的滑速也就越高。
  (3)地质构造切割、分离坡体的地质构造越发育,形成滑坡的规模往往也就越大越多。
  (4)诱发因素诱发滑坡活动的外界因素越强,滑坡的活动强度则越大。如强烈地震、特大暴雨所诱发的滑坡多为大的高速滑坡。
  总之,滑坡的活动强度是若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影响滑坡的活动时间、空间分布的相关因素及其规律
  滑坡的活动时间主要与诱发滑坡的各种外界因素有关,如地震、降温、冻融、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等。大致有如下规律:
  (1)同时性有些滑坡受诱发因素的作用后,立即活动。如强烈地震、暴雨、海啸、风暴潮等发生时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爆破等,都会有大量的滑坡出现。
  (2)滞后性有些滑坡发生时间稍晚于诱发作用因素的时间。如降雨、融雪、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之后。这种滞后性规律在降雨诱发型滑坡中表现最为明显,该类滑坡多发生在暴雨、大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之后,滞后时间的长短与滑坡体的岩性、结构及降雨量的大小有关。一般讲,滑坡体越松散、裂隙越发育、降雨量越大,则滞后时间越短。此外,人工开挖坡脚之后,堆载及水库蓄、泄水之后发生的滑坡也属于这类。由人为活动因素诱发的滑坡的滞后时间的长短与人类活动的强度大小及滑坡的原先稳定程度有关。人类活动强度越大、滑坡体的稳定程度越低,则滞后时间越短。
  滑坡的空间分布,主要与地质因素和气候等因素有关。通常、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
  (1)、江、河、湖(水库)、海、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地段等。这些地带为滑坡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
  (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通常、地震烈度大于7度的地区,坡度大于25度的坡体,在地震中极易发生滑坡;断裂带中的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则非常有利于滑坡的形成;
  (3)易滑(坡)的岩、土分布区。如松散覆盖层、。黄土、泥岩、页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岩、土的存在,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4)暴雨多发区或异常的强降雨地区。在这些地区,异常的降雨为滑坡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诱发因素。
  上述地带的叠加区域,就形成了滑坡的密集发育区。如我国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就是这种典型地区,滑坡发生密度极大,危害非常严重。编辑推荐:
课程免费试听
岩土工程师最新资讯 ―>
岩土工程师试题专区 ―>
岩土工程师复习资料 ―>
岩土工程师辅导在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响水泥强度的因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