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自我对话可以遏制消极的或强势反应的出现.

闪箭,原《我是箭,我是闪电最新章节列表(天蚕土豆),闪箭,原《我是箭,我是闪电全文阅读 - 笔下文学
┊┊┊┊┊┊┊┊┊┊┊
闪箭,原《我是箭,我是闪电
&&&&看到有人想写东东,但又不知道如何开始时,我以一个渡河中人的角度给予你我内心的意见。&&&&我的建议是,把你想写的东西先写下来,然后厚着脸皮贴到相应的专栏里,听取读者的意见。我的感受就是两个字,找骂!&&&&如果写得对大家胃口,当然最好,恭喜你!&&&&如果有人骂你,更要恭喜你!&说明你写的东东有人看,有人关心。不要怕意见,就怕没人理睬,这样就很难提高了。&&&&如果没人理你,就把自己的思路,创意说清楚,特别是网络上有很多高手评论家,如果他们肯给你意见的话,你自己又努力改进的话,很快能够提高。&&&&不过,请注意,所谓众口难调,在读者中也要有市场概念。不说整个互联网,就说每个原创文学社区,每一天都有几千人在这里流浪,大家的口味不可能完全一致。在写作过程中,你要有自己的概念,你的目标读者群是属于哪一些人?&他们喜欢轻松的东西,还是严肃的东西;他们有社会阅历,还是在校学生,等等。&&&&细分市场的标准除了你一时的爱恶,还要看你的写作动机。你是要写流行一时的东西,还是想写经典的作品,你写作是为了出名,还是出书,还是悦己,还是休闲,还是块垒在胸,不吐不快?&&&&写作的开始是很辛苦的。虽然你在看别人创作时非常写意,老是催作者怎么还不出下一章,甚至恨不得跑到对方脑袋里,把构思给挖掘出来;但是当你自己刚开始写作时,可能咬着一支钢笔,或者紧握着鼠标,就是不知从何下手。&&&&但是,年青的朋友们,我想将切身的体验与你分享,如果你能坚持下去,写作真真正正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当你看到自己头脑中的想象如泉涌般地在笔下成为现实,无数英雄人物在你笔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甚至当他脱离了掌握,而你爱上了自己笔下的人物时,这一刻,你会感觉到莫大的充实。&&&&这种休闲运动是脑力的锻炼,极度适合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书虫。相信我,它对男孩比电脑游戏,对女孩比上街购物更能带给你享受。而且这种享受是持久的,甚至是永恒的,当你走过苍茫岁月,回想起年青时候的涂鸦之作,你还是会会心一笑的。&&&&另外,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戒骄戒躁,不急进,不为每天赶进度而心焦。作为自由创作人,反正没人付你稿费,你的任务不是将尽量多的垃圾塞到网上,而是给自己和他人带来高质量的食粮。所以在此再次呼吁各位爱好阅读的朋友,想看好的文章,就要给作者耐心的空间;看到好的文章,也请不要吝于鼓励。作为作者本身,则要克服“文人相轻”的臭毛病,文学没有高低之分,你自己的肯定是最好的,而别人的却能帮助你达到更好。&&&&总之,写作,带给你快乐、带给你充实、带给你回忆、带给你交流、带给你大度。&&&&相信你也能写出你自己的色彩和声音,那还等什么呢?&&&&在你的头脑中开始你新的旅程吧!&&&&我们随时欢迎你加入作者和评论员的行列。&&&&具体操作:就是大胆地先写下来,然后申请一个专栏,或者贴到相应的版面。&&&&如果你比较害羞,也可以先闭门造车,然后直接将你的稿件寄给版主,由他们评定是否开辟专栏。不过,我个人觉得他们的标准还是满松的,至少我的狗屁文章都通过了,所以放心大胆地写吧。我给你加油!&&&&你真诚的&&&&爱尔兰娃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论文有所感而作,&&&&X兄在其《文有侠者》中谈到,作文必须要感从心来,而不是为了迎合读者,或他人的喜好而作。我也持这个观点。&&&&非常赞同古人所说:作文,不是一定要去作才作,也就是说不是为创作而创作;而是因为“不能不作”而作,也就是说由于环境的感召,或者内心有一股冲动,不写出来就不舒服,所以不得不写。(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自闻家君之论文,以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苏轼《江行唱和集叙》)&&&&曾经有某男孩问自承他写文章是为了找女朋友,就问道为什么女子也在网络上活跃创作,我尚未来得及回答,我的好朋友,另一位网络女写手,月净沙就说,她写作是为了“发泄”;简简单单两个字,就蕴涵了上面一大堆话的哲理。细想一想,我又何尝不是。再想一想,无论武侠,玄幻,魔幻,言情,诸子百家,写得好的,感动人的文章那一篇不是作者有感而发?所以文学也好,文艺也好,作者必须福至心灵,“意”在笔先,才能统领驾驭笔下的材料。没有“蓝图”在胸,只是有“砌砖盖瓦”的本事,终究一泥水匠而已,岂能成为大师?这种“意”在笔先,不知道算不算有些读者所说的“内涵”?&&&&--------------------------------------------------------------------------------&&&&论文亦有所为而作&&&&除了“有所感”这个原因之外,让我这个懒人坐下来苦心积虑地写一篇文章,还必须有另外一个动机,那就是“有所为”。说实在的,就如同我自己所写的人物一样,我比较喜欢喝酒,啤酒最爱“燕京”,白酒当然首推“茅台”,如果要发泄,我会寻找比较简单的方法,喝喝酒,听听歌,吃吃好菜,看看电影。要我动手写东西,除了内心觉得有发泄的**,还要外界有沟通的对象。有心目中想期待的读者们的支持。&&&&苏轼的父亲苏洵也是一代文豪,他反对文章“贵华而贱实”,主张“诗文皆有为而作,精悍确苦,言必当中世之过。”苏轼禀承家学,因而即使为他的上级(杭州知州沈立,时苏轼任杭州通判)写《牡丹记叙》的时候,也讽刺士大夫不应该玩物丧志。以文学家所持的态度来看,这是一种“入世”的态度。而另一种文学家所持的态度是“出世”的,比如说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的诗作大都是有感而发,而鲜有论及世间疾苦。而又比如说李白,既有入世之作,如讥讽“鱼目混珠”的《越客采明珠》;也有出世之作,如纯粹描写想象中的天姥山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即使苏轼本人,晚年被贬的时候颇好黄老之学,也做了几百首的和陶诗。可见出世与入世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人说世与入世之间存在着价值取向的分歧,我同意;他又说,出世“自是一种境界”,我也同意。然而,我认为年轻人作文,最好还是抱有入世的态度,即不光是有感而发,为己而文,而是抱有一定的沟通的目的,不说针贬时弊,也要规劝良善为好。X说文有侠者,我同意。然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如果只顾自己啸傲风月,任性侠气,作为富于朝气的年轻人来讲,未免落了“侠之小乘”。我想,在座诸君,都是才高过我之辈,为什么不在年青的时候,充分发挥你们自身的朝气和才气来引导与你们同时代的人呢?&&&&有的作者说人物不是读者可以代入的用来爱或者用来恨的角色,他就是他,不是任何别的人。我不知道,作者写这样一个人物,除了自我发泄(此处无贬义)之外,想没有想过对读者负责,面对这样的作品,读者不会感到无所适从吗?难道,一个“侠气”的作者就可以写任何想写的东西,而不用怀有沟通的目的吗?&&&&说到这里,我想提提一个特例,就是**文学。这种文学除了商业化、专为赚钱而作的之外,由网友原创的题材应该是属于“有感而发”的极品了,也就是说没有一点儿经世济俗之用。老实说,对于这样的文章我是鄙视的,我的个人观点,有所感,而无所为的作品,是可惜了作者的才情;只有有所感,而又有所为的作品,才足以传承后世。这里所说的有所为,是指文章有沟通的对象,或者对读者负责。打个比方,比如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境,我欣赏,但作为年轻人,我不向往,而且会选择性地忘记,因为我小小的大脑储存量有限,没地方堆彻这些没用的诗句;而李白的《蜀道难》,同样是形容山景的诗篇,但是有寄世之意(以蜀道难形容仕途之难),我理解而且感同身受,至今尚时常吟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作文之道,吾将上下而求索。&&&&以上纯属文学讨论,如有触兀之处,还请多加谅解。&&&&--------------------------------------------------------------------------------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问:你觉得什么样的小说才算是真正的“传世之作”?&&&&答:别的我不知道,至少要写完了,有开头有结尾,这是最起码的条件。&&&&其它充分条件我也说不完全,但是“人物”与“立论”应该是“必要条件”。纯以“情节”取巧,而缺乏“立论”的小说,不可能传世。&&&&问:你不觉得一本小说能够以越来越复杂的情节吸引人,并且长期吸引着读者的小说是好小说吗?&&&&答:我觉得一本完成了的小说,还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读者反复阅读,爱不释手,甚至很多年以后,还能够清晰地记住其中的人物和对话,即使情节简单一点也没有关系。比如《被遗忘的国度》、《第七颗头颅》、《安德的游戏》。&&&&否则如果当时看了好看,过后便忘,也不是一本值得留念的读物。这样的小说,反而可以长期写下去,用不着结尾,写不写完都没有关系。特别是玄幻小说最容易这样,海阔天空地去想,结果不知所云。&&&&问:那么你认为评价一本书的最核心要素是什么呢?&&&&答:人物形象。无论什么情节、对话、文笔、环境、设定,都是为了塑造活生生的人才成就的。&&&&问:你认为哪些书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比较成功?&&&&答:我这里说的人物形象,并不是扁平的脸谱化的人物,通常这样的人物只有一个侧面,比如说爱钱爱得要命,又比如说冷血的郐子手等等。如果说脸谱化的人物,很多小说都刻画得很成功。我说的人物形象,指的是活生生的、有各种各样侧面的立体的人。在这方面,《骑士的战争》做得很不错,把主将写活了。&&&&但是仅仅把心目中的人物写活还不够,再进一步如果能让读者认同这个人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人就更好了。作者不仅应该刻划人性,还要尽量能写出这件事和那件事是如何影响人的性格的形成了,如果事件发生了,而人物作出了与常人不同的反应,读者需要理由,不然要读者相信这就是人物的性格,就很难被接受。鲁迅塑造阿Q,就是批判有这种中国人,别人打他左脸就把右脸也递过去,这是人物成型的前提。&&&&这里就我自己的写作和读文的感觉,提出几个比较“形而上学”的判断标准:“人物、立论、情节和文笔”。&&&&我认为无论什么小说,武侠玄幻或者其他,&&&&首先看有没有生动鲜明的人物,&&&&然后看‘立论‘,也就是文章的灵魂:作者写这篇小说的主旨何在,他如何通过人物的经历来表现他的主旨;&&&&再然后是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来体现文章主旨;&&&&最后是“文笔”的巧作安排。&&&&我想一个作者如果能够做到按这样的顺序写作,应该会写得比较流畅。但对于不同体裁的小说,可能注意要点会有所不同。&&&&比如长篇小说,“人物”和“立论”不容易一下子看出来,因而“情节”就显得格外重要;&&&&短篇小说,则最重“人物”和“立论”,一锤定音;&&&&中篇小说,关键在于“语言”,因为不长不短,必须吸引读者看到结尾。&&&&有些文章在“立论、情节和文笔”三者上有时候会自相矛盾,特别是“立论”&和“情节”两者容易打架,有时为了个别的创新情节而牺牲了整篇文章的主旨,因小失大,所以情节的取舍必须以文章的主题为依据,不符合主题的情节再有新意,也必须毫不留念地舍去。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为什么“我”会出生在这个地球上?为什么“我”在懂事之后会选择继续生存下去,直到迎接自然的死亡?我一直苦苦思考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朋友,你是为了什么而活着呢?&&&&为了名声,金钱,权势,或者享乐么?&&&&我也曾经这样回答。我想要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这样,将来即使**消失了,还是有人在某个专门领域内知道我的名字。&&&&人的名字是出生时父母所赋予的。这个与你“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你。你可以被称作张三、被称作李四,然而这都不能改变“你就是你”的事实。&&&&金钱与权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更不值一提。&&&&享乐,你知道“苦尽甘来”,也听说过“盛极而衰”。&&&&我本来想,也许我活着的目的就是寻找自己为什么而活着。&&&&以哲学的观点:探索自己存在的本源。&&&&这是每一种哲学都会寻及的问题。人类有了哲学,就跟行尸走肉有了根本分别。&&&&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也不只是为了繁衍后代而活着,而是想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真正知道的那一天,就是顿悟的一天。&&&&有多少人,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就真正领悟到自己度过这一生的意义呢?&&&&穷极一生,也许都不能解答的迷题,万一哪一天突然揭开了,也许就不需要活着了。&&&&因为既然活着就是为了搞清楚为什么而活着的话,那么搞清楚了以后就没有意义继续活着了。&&&&这是个悖论。所以,活着的目的一定不只是这样而已。&&&&有一篇富有思想的作品里提到:人是为了实现梦想而活着。&&&&乍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完美的解释。每个人都有自己或伟大,或平凡,或与众不同的梦想。为了实现梦想而付出辛勤汗水而努力的人,是发着光的人。&&&&但是实现了梦想以后呢?不论道路多么崎岖,你有幸,在活着的时候它实现了!&&&&因为既然活着就是实现梦想而活着的话,那么梦想实现了以后梦想就不再是梦想了,你也就没有意义继续活着了。&&&&也许有人会说,梦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梦想。人的一生,就在追求梦想和创造新的梦想中度过。既然人的**永无止境,那么人也就可以持续地过着有意义的生活。&&&&是这样吗?那么说,你生存的意义就是追逐那一个个象美丽肥皂泡似的梦想,一旦获得又将其弃之如鄙履吗?&&&&不,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也曾经想,人是为了帮助别人才有了生存的价值。&&&&不是吗?就价值而言,人们更倾向于以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或潜在贡献)来评判他/她。&&&&可是不久,我的想法模糊了,我无法说服自己。难道人的价值有大小高低之分吗?&&&&一个成年人比一个小孩的生命价值高吗?&&&&一个年轻人比一个老人的生命价值高吗?&&&&一个教授比一个农夫的生命价值高吗?&&&&一个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比一个需要别人帮助的人的生命价值高吗?&&&&被帮助的人对给予帮助的人感激涕零,但是他心里不一定就以为对方比自己更有活着的价值吧?&&&&帮助别人的人向他人施与恩惠,但是他心里不一定就认为自己比别人更有活着的价值吧?&&&&也许每个人都有每个人活着的理由,“为别人而活”想来只不过是少数人心中的理想目标。&&&&是的,活着的目标应该不是这样单一的,“我为人人”的模式。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这又会导致另一个循环悖论:如果你为别人而活,那么别人又为何而活呢?为你吗?因为他人的他人就是自我,“我为人人”的目的其实是想要“人人为我”吧?&&&&现在的我正在想着,活着是为了进化吧?&&&&从不识字倒识字,从不懂事到懂事。&&&&从跌倒到爬起,从失败到成功。&&&&每一种生命阶段的延续,都是为了下一个生命阶段的开始所作的准备与铺垫。&&&&人类啊,作为一个物种,正在进化着呢。&&&&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这个进化方程式中的一个小小链条。&&&&有的人为这进化提供动力,有的人为这进化施加阻力,合力构成了人类走向衰亡或者兴旺的方向。&&&&你在尽情地演你生命中的每一出戏,嘻嘻,你可知道,你正是在变呢!&&&&变得更加聪明或者更加愚蠢。但是,大的方向是确定的,那是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的。那就是人类的下一个阶段。&&&&活着吧,好好地改变你自己,我告诉我。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第一:天行健&&&&第二:骑士的战争&&&&第三:紫川&&&&第四:小兵传奇&&&&第五:魔法学徒&&&&第六:幻魔战记&&&&第七:佣兵天下&&&&第八:猛虎王朝&&&&第九:七武士&&&&第十:半翅目&&&&第一:天行健&&&&以第一人称的写作角度,却绝对不YY,主角从一个百夫长,意识到自己在智谋方面的不足,而逐渐成长,同时又善于发现运用人才。&&&&有中国古代评书的影子,但从第一人称角度来写,战争场景具体而微,同时更加生动地刻画人物心理。&&&&对于主要角色、配角的塑造很有特色,不流于俗套。比如武侯,文侯,大太子,二太子,地水风火四将,甚至一个小兵,都活灵活现。&&&&挑刺:爱情描写尚有改进的余地,主角对于几个不同时期女子的感情没有层次之分。&&&&第二:骑士的战争&&&&完美的中古时期的战争描写。也是以第一人称写作,与排行第一的天行健相提并论,同样没有YY。与排列第三的紫川相比,战争描写更加真实。一城一地的得失更加不易。&&&&但《天》的行文更加舒缓,有张有驰,而《骑》的情节非常紧凑地围绕战争而进行。《天》主要是围城的阵地战,《骑》主要是野战。《天》主要突出火器枪炮战船机械的运用,《骑》主要突出各种兵种的协同作战。&&&&第三:紫川&&&&特色:行文风趣。人物刻画十分鲜明。情节虽然流于一般,但瑕不掩瑜,语言特色令人倾倒。&&&&挑刺:战争主要围绕主将的智与勇,似乎战争的取胜与否就看领兵的主将之间的较量,没有体现小兵的辛劳。&&&&部分情节有欠逻辑。为何紫川秀先要与流风打一战再停战?既然流风如此容易被说服,却偏要死伤那么多的将士?血流着好玩么?&&&&第四:小兵传奇&&&&特色:政治与星际战争的描写很有《银英》的雏形。&&&&挑刺:我们的主角有太多太多的贵人相助,而且除了一只猫(雌性?)以外,基本上都是女性的贵人,典型的YY。&&&&第五:魔法学徒&&&&特色:突出了禁咒法师的作用。&&&&行文流畅,情节出人意料,颇有新意。&&&&挑刺:人物性格有些模糊,不仅是主角,配角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第六:幻魔战记&&&&特色:比武描写非常突出,有些类似与“幽游白书”的比武。&&&&人物感情的重点在于阿尔法人际关系的处理。&&&&挑刺:比武之后的情节比较松散,缺乏主线。&&&&第七:佣兵天下&&&&特色:上古神圣巨龙与幻兽骑士。&&&&行文比较风趣。&&&&挑刺:有些安排比较突兀。比如主角艾米突如其来的的爱情,以及易为何成为第三方的主将。全书缺乏主线,为谁而战斗?为何而战斗,不明。&&&&第八:猛虎王朝&&&&特色:战争的描写比较有趣。比如鸦兵散星阵,有一定的政治描写。&&&&挑刺:作品开头比较老套乏味,让人无法马上感兴趣。&&&&第九:七武士&&&&特色:有西方玄幻的特色,又使用东洋《七武士》的title。:)独立的中篇故事,一篇以一个人为主角。&&&&挑刺:七武士太强了。简直无人能够与之抗衡。有的是千年吸血鬼,有的是神转世投胎,有的是六翼大天使,...没有可与之等同对立的敌人。&&&&另外,行文略显松散。&&&&第十:半翅目&&&&特色:神魔的混血儿。&&&&语言很有特色,虽然是第一人称的视角,但是并不是叙述式的,而是自我对话式的。就像意识流的电影一样,非常流畅。&&&&挑刺:在沙米意识到自己的真实身份之后,故事一下子全乱了。简直就像是换了一个作者似的。似乎,作者没有很好地掌握如何刻画他想要描写的枭雄一类的人物。&&&&我自己的作品:我是箭,我是闪电&&&&title虽然是“我是箭,我是闪电”,但实际上却是第三视角。我认为要写好第一人称视角,非常难!&&&&作品是以玄幻与军事相结合。以我自己的读书眼光而言,缺点一抓一大把,但茶余饭后,倒也值得一读。&&&&主要是写作过程中,梳理了一些战争与和平,战略与战术,个人与国家的问题。&&&&我非常喜欢写它,希望有识者共赏之,并不吝赐教,非常感谢!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1、全部都看过并且真的很好!没有看过我不会推荐给大家。我所推荐的东西都是少而精,二十余年的看书经验可不只是几年网龄所能比上的(我从四五岁时就开始看三国演义,可不是二十余年的看书经验么?不过我的网龄也有十年了)。&&&&2、我看过的这些书不一定都是纸版,但都是有出过纸版的,只是有些买不到,是在网上下载的。&&&&3、有些网上的版本排版很不好,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有能力而且又能找得到书的朋友,最好买些纸版的进行收藏。其实现在买书并不会不划算,书的价值肯定是越来越高的。象张国良的《三国评书》系列我原来买1.5元-2.0元一本,现在卖出去可以到50元甚至上百元(当然我是不会卖的,不要找我哦)。有正版最好买正版,实在找不着正版就买盗版。这些好书是书中的精华,看多少遍都不会觉得价值流失,买回来放在家里囤积居奇,比你去租书店租或者图书馆借要划算得多。&&&&一、历史小说(部分可以到“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http://cnread.net下载电子版):&&&&高阳的&《慈禧全传》《大将曹彬》&《红顶商人胡雪岩》&&&&高阳&&()当代作家。本名许晏骈,字雁水。笔名郡望、吏鱼等。浙江杭州人。大学未毕业,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当了空军军官,随军赴台湾。曾任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王叔铭的秘书。退伍后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编,还一度出任《中央日报》特约主笔。他的创作始于1951年,专门从事历史小说的写作。&&&&二月河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二月河。本名凌解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汉族。1945年生于山西省昔**。高中毕业后入伍.由战士而及副指导员.1978年转业南阳市委.现任河南省作协副主席。40岁开始文学创作。致力于营建“帝王系列”。&&&&张国良的三国评书&&&&内容简介:(每到一个学校,偶就去学校的图书馆搜索,有一本两本就拿去复印。好可怜哦!呜呜呜~~~当当当,最后偶还是幸福的!终于看完了全套。你要问内容?内容怎么样嘛,比现在的许多三国网络小说好到天上去了,到网上仔细找找吧,也许你能找得到的,就看你的本事与运气了。嘿嘿!)&&&&张国良的三国系列评话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共计21&本,1-15&分别为:&&&&一&千里走单骑&&&&二&三顾茅庐&&&&三&孔明初用兵&&&&四&长坂坡&&&&五&群英会&&&&六&草船借箭&&&&七&火烧赤壁&&&&八&三气周瑜&&&&九&张松献图(印数14000&册)&&&&十&孔明进川(印数大约&册之间)&&&&十一&义释严颜(印数4400&册)&&&&十二&袭取成都(印数4100&册)&&&&十三&兵伐东川(印数2700&册)&&&&十四&水淹七军(印数1500&册)&&&&十五&火烧连营&&&&16-20&不知书名(为赠本),21&为对张国良三国系列的评论集。&&&&后来张国良老先生患了脑疾,张派后三国失传。目前市场所知为1-14&或1-15,而且印数有限,因后期的每本书印数很少,收藏这套书的难度相当大。这些书的纸版知道价值几何吗?最后11-15可能要价几百-上千元一本。14本成套的可以卖到上万元。&&&&二、武侠小说(部分可在oldrain.net&下载电子版):&&&&金庸14本不说了,古龙的也不用说了,都是绝好的书,而即使有些声名不是很响亮的作家也有其独到而有特色的书。&&&&温瑞安的《神州奇侠》《逆水寒》《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温瑞安还活着!惭愧!他闭关十年后复出了。多年不见他的新作,偶还以为......sorry。)&&&&温瑞安简介:温瑞安笔名温凉玉、舒侠舞、王山而、项飞梦、温晚、柳眉色、风玲草等。&港台武侠小说大师,马来西亚华侨,诗人出身,在台湾大学中文系就读时曾组织学生运动,在台湾坐过政治牢,后流亡东南亚各地,定居香港。温瑞安以“武侠小说的文学化”为己任,文笔好得令人叹为观止。&&&&独孤红的宫廷武侠系列:《关山月》《丹心录》《满江红》(丹心录,我前前后后看了10遍!)&&&&独孤红简介:&本名李炳坤,既是台湾的著名武侠小说家,也是武术界的名人,据说是洪门的掌门人。他最初不受人注意,1965年替诸葛青云代笔写《血掌龙幡》,从此走红,但到1970年之后,作品反不如前。他的小说有三个特点:一是酷爱“红”色;二是京味亦庄亦谐;三是才子佳人。此外,他对写“血滴子”等特务组织也有很大的兴趣,也常常借武侠来表现历史主题。&&&&司马翎的诡计良谋系列:《霸海屠龙》《玉钩斜》《武林强人》(司马翎40多本小说,作品数量多,质量高且平均,其中这三本分别是中期、中后期、晚期的佳作,可惜司马翎先生已然作古。)&&&&司马翎---本名吴思明,别署“吴楼居士”、“天心月”;(黄易最喜欢的武侠作家之一)司马翎先生在我看来可以说是武侠小说作家中的卫斯理,他作品中的主人翁无论男女都是“福尔莫斯”。小说兼有「北派五大家」之长而以还珠楼主奇幻神妙心法为依归。文笔清新脱俗,间有现代意味;刻画江湖人物各尽其致,尤善於运用推理手法铺陈故事情节。其处女作《关洛风云录》(1958年)及《剑神传》、《八表雄风》三部曲,写大侠石轩中的成长过程,颇能表现出「玄门正宗」恢宏气象;而书中穿插石轩中与爱侣朱玲之间因师门恩怨所交织的悲欢离合故事,亦极曲折动人。卒以一书成名,殊非幸致。据称,其小说「最受大学生及留学生欢迎」;实则老少咸宜,读者层面主广。&比较起来,司马翎的三十多部作品水准都很平均(可能是名家中唯一者)。&&&&柳残阳的铁血江湖系列:《渡心指》和《断刃》(有些人可能不爱看柳残阳的书,认为对话冗长,语言粗俗、打斗血腥,但仔细琢磨之后,他的书让人反思出“江湖的现实”与“人性的善恶”。人物往往刚中有柔,刚柔相济,矛盾的统一十分完美。)&&&&柳残阳本名高见几,1948年生,山东青岛人。1961年出版处女作《玉面修罗》,到1966年左右逐步建立起独具一格的“铁血江湖派”风格。帮会写法模仿郑证因,&但发展出另一种江湖声口;武打艺术模仿还珠楼主,只是将斗法化为过招。多写独行侠盗或职业杀手的血性与孤愤,“只见仁义,不计生死”!&&&&祁钰的秦宝宝系列:共9套&(网友asang1称:&那个可爱的小丫头秦宝宝亦是黄蓉型的人物,但我觉得她的描写比黄蓉更可爱,那是我第一次认真看以女性为主角的人物描写,在武侠小说的世界里我是极其反感女性为主角的,也许是太过男子主义了,但这个习惯到现在依然如此。可是当我看了那本书之後我是多麽爱不释手。“注:以上一段不是我说的。”)&&&&很多人在收集《秦宝宝》系列的书了,如果你买得到的话,不妨囤积居奇。对了,《秦宝宝》系列还有一套注明“谢上薰”写的言情小说。&&&&李凉的杨小邪系列:共3套(个人评价:非常富于幻想,而且不YY。多么不容易啊!人家杨小邪的每一份成功都是用血汗和智慧换来的。)&&&&李凉:著名武侠小说家,其代表作《奇侠杨小邪》,小说风格诙谐幽默,语调轻松。&&&&黄易的《覆雨翻云》《寻秦记》《大唐双龙传》《成吉思汗》(网络小说YY的鼻祖,但其丰富的想象力,驾驭文字的能力令人钦佩)&&&&黄易,本名黄祖强,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求学期间专攻传统中国绘&画,曾获“翁灵宇艺术奖”後出任香港艺术馆助理馆长,负责推动当地艺术与&东西文化交流。一九**年辞去高职厚薪,隐居离岛深山、藏风聚水之地,专&心从事创作。至九零年代,旋即以独树一帜的武侠作品,席卷港、台两地。正如黄易形容他最爱的两位武侠名家—金庸及司马翎的作品:“他们两人&的文笔均臻达圆熟无暇的境界,魅力十足。金庸对人物的描写栩栩如生,活现纸上;司马翎则对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大胆直接、卓见哲理、俯拾即是……&&&&三、中国古典书籍(部分可通过google搜索下载电子版):&&&&孔丘《春秋左传》&&&&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刘鹗《老残游记》&&&&四、外**事谋略小说:&&&&大仲马《基督山伯爵》&&&&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赫尔曼-沃克《战争风云》&&&&五、中外军事政治理论艺术:&&&&孙武《孙子兵法》&&&&戚继光《纪效新书》&&&&柏扬《中国人史纲》&&&&克劳塞维茨《战争论》&&&&马基雅维利《君主论》&&&&苏沃洛夫《制胜的科学》&&&&六、中外军事将领传记&&&&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凯撒《高卢战记》&&&&凯撒《内战记》&&&&詹姆斯-马歇尔《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小奥托-普雷斯顿-钱尼《朱可夫元帅》&&&&高阳《大将曹彬》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不愿刺激日本人,就是刺激华人,国府必须二选一&&&&没说的,中国一定得投日本的反对票!&&&&其他的国家,我支持德国,简单得很,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都应该支持(此处敌人是指谁,大家心知肚明)!何况德国二战后的认罪态度很好,现在也没有什么军国主义倾向,一向与中国关系友善。&&&&在对日本的问题上,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实在无法忍受中国政府(以后简称国府)这种不明确表态的态度。&&&&之前一直在读读不完的论文,我直到今天才认真关注国事。&&&&不看不知道,一看则怒发冲冠,国府在原则问题上,居然比一个女人还要扭扭捏捏!&&&&“扭扭捏捏”这几个字不是我的话,是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新闻标题,人民网也堂而皇之地转载了。&&&&我曾经留学新加坡,对新加坡人认识颇深,感到那里的华人早已经自立为国,自外于中国,但他们毕竟还是华人啊!血脉里还留着同我们一样的血,血浓于水,无论是哪里的华人,都万分不情愿看到中国政府支持日本成为常任!&&&&我不仇日,但坚决反对日本担任常任理事!日本,不配拥有凛凛大国的光环。&&&&有些准官员担心:“中国动用否决票可能会对中日关系造成巨大的损害。直接后果就是强烈刺激日本国民,两国国民的信任基础将荡然无存。”&&&&但是,如果国府害怕刺激日本人,难道就不害怕刺激全球的华人吗?&&&&中国政府,不要再投弃权票了!不要再如此软弱无能堕落!否则真会伤了全球所有华人的心!&&&&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怎么从来就不吝惜手中的否决权?中国这个常任理事是干假的么?&&&&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还要从众,还要害怕被全球孤立么?中国,你怕什么?以你的经济发展,他们该巴结你才对!谁敢孤立你,那就是孤立他自己!&&&&如果这次中国再投弃权票的话,华人,全球的华人,在国际社会上还抬得起头么?&&&&没有人再看得起我们。西方人,日本人,他们尊敬的只有强大的敌手,有骨气的人,烽火上不是有一篇“美**人为什么尊重中**人?”,为什么,不就是他们怕能够正视他们的对手么?&&&&这一次,中国政府如果投弃权票,将被全球各国人民看不起;如果投赞成票,那么......情况会如何演变,中国政府自己心里有数么?&&&&“中国公众已经被日本的拙劣做法激怒。在中国几大著名的网络论坛中,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声音一直占据主流。”&&&&我不想说很多反对日本常任的大道理,因为大道理国府比我要懂得多得多。在我看来,联合国的投票,不是由我们这些说大道理的网民去投,而是由国府去投。你说的这些大道理,国府那些人会不明白?剩下的只是选择而已。选择安抚内政还是外交。&&&&“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梁云祥副教授表示,明确支持和直接反对都不符合国家利益。这个问题将严重考验中国的外交智慧。”&&&&智慧?这岂是智慧的抉择,分明是勇气的抉择!“明确支持和直接反对都不符合国家利益。”看来,要指望他们作出痛苦的选择,八成是没戏,最后还是中庸之道,来个妥协。唉.....谁叫咱们家里人都不敢吭一声,而对面的邻居又是那么的蛮横跋扈呢??&&&&我在tom.上签名投票反对日本加入常任,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不甘心,我的力量如此弱小,无法上达天听。希望朋友如你,看到此文后,也能前往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谢谢!&&&&有的朋友说:“虽然我和我的父亲也投了票,但是内心却是非常迷惘,这样做真的有用吗?真的能改变国家领导人的决定吗?&”&&&&我回答:“你努力了,改变不了的话你就有资格骂了。如果你都不去投票,改变不了的话,你还有资格骂么?”&&&&所以,为了将来自己能无愧于心,去投一票吧!&&&&文件链接:到tom投票签名反日去!&&&&http://news.tom./hot/zhongri/&&&&此文欢迎转载。&&&&---------------------------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前,德国、日本、印度、巴西、埃及、意大利。。。。。。等国都强烈要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其中,最具竞争力的是:&&&&日本(支持者美国,反对者韩国等亚洲国家。优势:经济实力)&&&&印度(支持者日本、德国,反对者巴基斯坦。优势:世界人口第二)&&&&德国(支持者法国、印度等,反对者美国.优势:老牌欧洲国家)&&&&首先申明,本文讨论的不是中国“该”如何投票,而是“会”如何投票。“该不该”是道德伦理问题,“如何投”则是实际分析。&&&&所谓“行为政治”,就是除了分析一国的基本方针与战略战策外,还把该国所处历史时代的特征、领导人的个性、国家的决策机制、民族心理与文化沉淀都纳入分析的范围和预测的基础,把一国的内政外交作为整体一揽子决策进行分析。&&&&“行为政治”是我模拟“行为金融”所仿造的词,与政治学中普遍谈到的“行为主义政治学”不同。个体的行为无论是在金融预测还是政治学领域,长期以来都得到忽视。传统的金融理论无法解释很多的股票市场失灵的行为,因为它的根本假设在现实世界中不成立:人不完全是理性的,人也并非机器,没有完全理性、不偏不倚不带丝毫个性,处理所有信息的能力。与这种逻辑相类似,预测他国可能采取的对策也不能假设国家完全都是理性的。特别是,当这个国家的体制不是民主制,政府无需对人民负责的时候,就更不能用完全理性分析进行预测。举例来说,当年美国发兵朝鲜的时候,就乐观地预测中国绝不可能出兵助朝,但是他们忽视了**的个性,忽视了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新中国刚刚成立,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对于中国新的领导人的决策反应还摸不着边的时候,就匆忙做出了预测与决定,就是完全从理性角度考虑,忽视了政治的行为方面。&&&&面临安南的联合国改革方案,中国何去何从?&&&&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是同时提出了二个方案:&&&&一号方案是“国家增选”方案,就是新增6个国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些长任理事国暂不具有否决权;新增的6个常任理事国中包含2个亚洲国家、2个非洲国家、1个欧洲国家和1个美洲国家。&&&&二号方案是“区域增选”方案,“新增设8个区域的半常任理事国”。新增设8个任期为4年的非常任理事国,同时将原有任期为2年的10个非常任理事国增加到11个,非常任理事国仍采取轮换制。&&&&之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北京的表态如下:&&&&一是北京同意“改革安理会”(注意,根本就没有提“增加常任理事国”这几个字),二是强调优先考虑“发展中国家”,三是将提出改革方案的“高级名人小组”中,有中国的人,也就是说,中国的上述立场将带入“具体的改革方案”中。&&&&中国的态度明显是在打“太极”:支持德国在国际社会发挥更大作用的愿望(也没有提常任理事国这几个字),也强调在“安理会改革”中要优先考虑印度、巴西、印尼、尼日利亚等国的参与,最后也是最令人关注的,就是并没有堵死日本、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想成为“常任理事国”的希望。&&&&根据以上内外情况,我的估计如下:&&&&第一阶段:中国会力主选择“二号区域增选方案”。&&&&从国内各网站媒体反日的调门突然拔高的情况(可能是受到高层授意)看来,中国政府似乎已决定“御敌于国门之外”,在不与日本直接交锋的情况下,强烈挺举“二号方案”。这样既对得起国人,安抚了国内民心,为执政党赢得声誉;同时,也没有从正面开罪日本。&&&&第二阶段,无论是“国家增选”还是“区域增选”,中国必须对想要担任(半)常任理事的国家一一衡量。&&&&首先,从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的基本原则看来,中国文化讲究“克己复礼”,“忠恕为上”,“来而不往非礼也”。“忠”可以解释为对朋友的回馈,“恕”可以解释为对敌人的宽恕,这些不用我举例了,建国以来多次战役,中国都在占到一定优势的情况下与对方达成妥协。可见“忠恕”是中国根深蒂固、不可磨灭的对外原则。一般来说,只要不在根本利益上与中国有矛盾的,中国都不会刻意为难对方。&&&&因而,第一个预测是:对于长期以来的朋友,中国都会投赞成票,将该国的命运完全交到他国的评判手中。&&&&1个美洲国家:巴西。中国赞成票概率100%,弃权票概率0,反对票概率0。&&&&2个非洲国家:埃及、南非。一北一南。中国赞成票概率100%,弃权票概率0,反对票概率0。&&&&原因:中巴、中埃一向交情不错;而且南美洲与非洲离我们都很遥远,不要忘记强秦的“远交近攻”政策。在遥远的地方培养亲华势力,从来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之一。而且,让美国的后院多出一个政治中心出来,当然是一个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就本质而言,这与中国兑现“优先考虑发展中国家”的诺言没有“逻辑上”的,却有“纯粹语义上”的因果关系。最重要的是,举荐巴西的方案很容易得到也想挖美国墙脚的欧洲人的支持。&&&&给南非投票,不用说,是看在安南的面子上。&&&&其次,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1个欧洲国家:德国:中国赞成票概率90%,弃权票概率10%,反对票0%。&&&&意大利:中国赞成票概率0%,弃权票概率60%,反对票40%。&&&&原因:欧洲的几个国家对中国一向不冷不热,关系不咸不淡。但比起意大利,德国与中国走得更近。两国经常在某些重大问题上保持一种非协商性的一致。比如,伊拉克问题。由于德国在欧洲举足轻重,足以与美国在欧最牢固的盟友英国抗礼,并且在许多国际事务上,德国不买美国的帐,美国反对德国成为常任理事,按美国官员自己的话说,那就是“不能让一个给美国制造麻烦的国家占据这样重要的位置”,这与布什对待在伊拉克战争中一边倒地站在自己一边的小泉纯一郎相比,布什对施罗德“公报私仇”、对小泉“论功行赏”的心态是一目了然的。而中国与美国高唱反调的话,就很有可能投德国的赞成票。在第一方案中,欧洲只有一个名额,如果想挺德国的话,美国已经明确表示反对德国当选,虽然中国一向很少投反对票,但这次为了挺德,至少也要把意大利拖下水。最典型的是1979年古巴与哥伦比亚两国为争夺同一地区的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整个过程是“互不相让”,令人惊叹的是,联大为此先后表决达100多次,但两国均未到达所需的2/3多数,最后渔蚌相争的这“两个国家”只好“携手退出”,让他人得利。由此可见,一个任期只有几年的、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的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各国争当常任理事国的积极性了。&&&&第三,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2个亚洲国家:日本:中国赞成票概率0%,弃权票概率50%,反对票50%。&&&&印度:中国赞成票概率70%,弃权票概率30%,反对票0%。&&&&原因:日本对于中国的期望决不会过高,既然其他理事国都同意日本当选,如果中国能够弃权,日本就算是最大的胜利。中国政府无论如何,即使有任何交易,也不会顶着国内反对的声浪给日本投赞同票。至于是对日投弃权票或者反对票,前提是看联合国最终采取一号还是二号方案。如果是二号,中国很可能睁一只眼闭一支烟,投弃权票,让日本捞一个轮任的半常任理事国。如果是第一号方案,中国有可能动用否决权,主要动机是不想让一个对美国俯首帖耳的日本成为国际上新的政治力量。&&&&对于印度来说,如果中国在亚洲反对日本的话,她必须投其他的国家的赞成票,那么印度就是当仁不让的选择。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然而,中国也有一定概率投印度的弃权票,毕竟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最可能成为事实的估计:&&&&如果中国采取博弈中限制自我选择的策略,明确说明,“如果联合国通过一号国家增选改革方案,则中国一定会对日本说‘NO!”&&&&经过自我限制,如果一号方案真的通过了,中国政府不能食言,没有退路,就必须执行这项政策;在这种前景的预测下,日本、美国会与中国达成妥协,联手通过“二号区域增选方案”。&&&&然后,在对日本担任“半常任理事国”的表决,中国弃权。中国日本各得其所,心照不宣。&&&&本贴欢迎转载。&&&&-----------------------------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背景介绍(别说我不务正业,《闪箭》也有更新,但良心驱使我非写本文不可,朋友你也最好一读)&&&&-在新的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文教材中,《狼牙山五壮士》被正式删除。&&&&据上海市教材编写组主编徐根荣介绍,当初选择这篇文章是出于与时代接轨的考虑。徐根荣告诉记者,在当时,教材中革命英雄主义占主要成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在20世纪70年代人的心中很容易产生共鸣。而且那个时候,无论老师还是学生,从小都受到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对这些战争题材的故事有较深刻了解,甚至有些老师还亲身经历过,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动情,学生听得也动心,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同样,把《狼牙山五壮士》从新课本中删除也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徐根荣告诉记者,现在社会以多元化为主,学生们需要更多更新鲜以及种类丰富的知识,过去单一以革命战争题材为主的文章结构就与学生们的思想脱节。&&&&-湖南教育出版社新编小学教材也删除了该文。&&&&记者昨日采访了湖南教育出版社,该社编辑室一位姓罗的编辑明确告诉记者,虽然现在新教改的小学教材只出到2年级,但送到国家教育部审核的5年级教材,已经没有收录《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了。他告诉记者,新时期的英雄很多,比如袁隆平、任长霞等人的英雄已收录到新课本中。新的时期革命英雄主义仍然需要,只是这种需要应该转化形式。在和平时期,新英雄用新的方式付出与奉献,这些方式很贴近生活,与孩子们的环境接近,这对孩子们理解什么是英雄主义,怎么做到英雄主义有很大帮助。&&&&-除了上海、湖南的新教材,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课本也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的内容。&&&&语文教材专家对此的解释是,当初选择这篇文章是出于与时代接轨考虑;同样,把《狼牙山五壮士》从新课本中删除也是现代社会的需要。针对近日部分媒体报道‘小学语文教材删除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一事,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今天澄清了这个谣言。目前,《狼牙山五壮士》仍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负责人表示,出版社只是将该课文由小学五年级新课本调整到四年级的自读课本中去了,并强调不是删除只是调整。&&&&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这位负责人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2001年颁布后,该文被选入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配套使用的《同步阅读》四年级下册中,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的广大实验区使用。这位负责人说,目前,国家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教材的革命传统篇目有数量上的要求,没有规定具体篇目。因此,审查通过的教材中都有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只是不同版本选择的篇目不同。这位负责人表示,在中小学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更应该加强。&&&&-------------------------------------------&&&&分析(为何“狼牙山五壮士”题材适合做访谈栏目)&&&&第一:辩论双方在概念上存在不小的差距:&&&&从以上材料看来,删除“狼牙山五壮士”的地区主要有上海、湖南,和人民出版社的教材。删除原因主要因为该主题与时代“脱节”。但是,在新的形势下,似乎各地教材编写组主编依然强调“英雄主义教育”,而人民出版社则强调“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他们认为新时期的英雄可以取代过去的英雄,因而做出了这种“调整”的选择。这种论点与与目前大部分反对声浪之间有概念的差别,许多人认为“狼牙山五壮士”之所以不能删,是因为他们代表了民族的气节,是“民族英雄”,而这是大部分新时期英雄所替代不了的,也不是笼统的“革命英雄”,他们是“抗日的英雄”,这一点是教材编委一直回避和无法解释的问题。&&&&第二: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虽然人民教育出版社声称并非“删除”而只是“调整”,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在“调整”上避而不谈的问题是:“读本”不等同于“课本”。当人民教育出版社就《天龙八部》和《卧虎藏龙》两篇武侠小说节选内容进入高二语文读本一事首次公开接受媒体采访时,人教社办公室主任王志刚说,课本应指正式教材,即教科书。对于有媒体报道中所说的“高中语文课本”实际上并不是课本,而是与人教社编写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必修)》配套的课外读物。王志刚说:“既是课外读物,就不会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也不会纳入考试范围。”同样是“读本”,在这次“狼牙山五壮士”事件中,人教社却聪明地避而不谈,明显是在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有蒙蔽广大反应者的嫌疑。换句话说,《狼牙山五壮士》现在享受的正是金庸小说的待遇。&&&&第三:问题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普遍的反应,电视媒体不能够不闻不问。&&&&这是一个值得媒体介入与关注的社会问题。媒体的作用就是传送与沟通,反映社会上不同的声音。虽然现在互联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电视媒体单向沟通的功能,但是作为重量级媒体的报道,更具有传播效力。特别是,目前正方(教材编写组与人教社)拥有特定的教材改编权利,有权利作出教材改编行为,而反方(反对删除“五壮士”的社会人士)没有任何相应的权利,无论他们如何抗议,都无法改变正方的决定。这在社会结构上是一个不公平的现象,反方可以称为决策上的“弱势群体”,而新闻媒介则是弱势群体发挥影响的重要通道。他们虽然没有权力直接改变教材编写组的决定,但是他们的声音应该被听到、被传播,从而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即使最终改变不了“五壮士”被删的命运,至少有一个沟通对话的机会。&&&&第四,问题对中国的未来一代有深远的影响。&&&&小学时接受什么教育,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是一篇教育学生非常好的题材。对现在的孩子,那段历史是一段空白,通过学习可以对孩子起到一个很好的教育作用。”长沙市芙蓉区蓉园小学五年级(3)班的肖利军老师这样告诉记者。&作为语文老师,她上学期还教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课后孩子们积极收集有关五壮士的材料。不久前,当听说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葛振林老人病重,孩子们纷纷拿着报纸告诉她,这位爷爷的事迹我们在课本中学到过,可见孩子们没有忘记这位英雄。&然而,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刘翔等为国争光的人才是英雄,为了新中国浴血奋斗的革命先烈是不是英雄?英雄应不应该有古今中外之分?这些都是少年儿童们自己无法选择,而我们作为成年人却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今,删除“五壮士”这一草率的决定对于我们祖国的未来是不是最好的选择?教材改编组和人教社有没有剥夺全中国所有家庭的孩子接受民族英雄主义教育的绝对权力?甚至不允许为孩子未来担心的家长进行质疑?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个在美国实验室的中国留学生在网上留言说:为一个在异国他乡生活多年的中国人,我想我知道祖国多年来对我的教育给予我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那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特别是我们民族的英雄主义精神。我,恐怕做不了英雄,没有那个素质,但是,我可以保证我自己不做狗熊,更不做汉奸。我幸运的在童年接受了那些“老掉牙”的故事的教育,知道我们民族有那么多的英雄。今后的孩子们,还有我这样幸运吗?我们实验室来了一个台湾女孩,她是一个小**分子,我给她讲了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她的眼睛,瞪的好大。后来,我本着平等的原则,对她说,这些人都是共军的英雄,我问你几个人,看看你是否知道。我说了张自忠,高志航,佟灵阁,赵登禹等等很多国民革命军的抗日英雄。令我遗憾的是这个小姑娘一个人也不知道。我很悲哀的看着她说,“如果说共军的英雄你不知道,那还情有可原,但是**英雄,你为什么也不知道?为了民族独立和尊严,在关键时刻我们是需要抛头颅撒热血的。”我就是想说――中国不能没有英雄主义。我为什么敢于让她随便询问实验室的中国人关于中国的“抗日英雄”?因为我自信,我相信每个中国人,未必有“作英雄”的勇气,但是,我知道每个中国人心里面都有英雄,都有血性。可惜,我已经是个三十出头的人,我的实验室的中国同事,也大多是我这个年纪或者更大一点。十年以后,当读着“武侠小说”课本长大的孩子们来到我们实验室求学,我还能有这个自信吗?我还敢让一个**分子去向这些不知道“五壮士”为何物的中国下一代询问中国的英雄吗?我恐怕不敢了。&&&&第五,问题在引起社会争论的同时,也折射了社会转型期间的激烈文化冲突。&&&&除了上述官方观点外,民间也有不少支持“五壮士”被删的论点。正反双方观点的对立,从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经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演变,很有访谈探讨价值,兹分列如下。&&&&1)官方观点:“五壮士”与时代脱节。&&&&徐根荣告诉记者,现在社会以多元化为主,学生们需要更多更新鲜以及种类丰富的知识,过去单一以革命战争题材为主的文章结构就与学生们的思想脱节。&&&&反对方:a)英雄虽然产生于不同年代,为了真理而不懈奋斗甚至牺牲生命的内核却不会发生改变。这就是为什么岳飞、文天祥、林则徐这类更古老的英雄,其壮举今天依然能够深深打动人心的原因。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浴血奋斗的英雄故事,与今天刘翔等为国争光的英雄故事,其内涵可谓一脉相承。英雄不应该有古代现代之分。&&&&b)值此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不加思考,也没有什么更为充足的理由,就做出了这么一个让人为之心痛的举动,到底是谁给了你们这么大的权力?在删除之前,想到过那些个曾经遭受过日本侵略者蹂躏的人的感受吗?想到过全中国人的感受吗?&&&&2)官方观点:“五壮士”在新时代引不起共鸣。&&&&官方观点:“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在20世纪70年代人的心中很容易产生共鸣。而且那个时候,无论老师还是学生,从小都受到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对这些战争题材的故事有较深刻了解,甚至有些老师还亲身经历过,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动情,学生听得也动心,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但现在则不同了。&&&&反对方:a)这个观点,及其可笑。师生没有共鸣?责任在老师不在学生。如果说,老师就对于“英雄”没有共鸣,你让孩子们如何取得共鸣呢?孩子都是无瑕的白纸,你要让他们变成什么色彩那就是什么色彩。如果说教师本身就是不务正业,没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那么,你能指望你的学生当中出现矢志报国的弟子吗?连堂堂教科书主编,都能够自我阉割掉民族气节,那么基层的老师还能有什么“血性”呢?如果现在这些读武侠小说课本的孩子们有朝一日成为了教师,那么他们教育出来的学生,能是个什么样子?我不敢想像了。&&&&b)芙蓉区蓉园小学五年级(1)班的班主任谭莹老师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从写作角度看《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写的非常精彩,文章很有气势,文章渲染的氛围、情绪非常浓。”&谭莹老师认为,不应该把《狼牙山五壮士》从教材中删除,有保留《狼牙山五壮士》的必要。“教材选择是多元化和多类型的,有壮烈的美,也有震撼人心的感动,《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就是如此。”&&&&3)官方观点:新时期英雄更贴近生活。&&&&像杨利伟、刘翔、姚明这样的新时代楷模,他们的事迹都有电视直播,全世界几十亿人都能看到,所以他们的事迹是真实可信的,是值得无数青少年学习的。&&&&反对方:a)&说句实话,刘翔我很佩服,但把他写进课本我坚决反对,刘翔与姚明等运动员主要是身体的先天优势与后天的训练,并不符合真正“英雄”的定义。更不能替代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雄。&&&&b)什么是英雄?徐主编用几个生活中的个体,来替代五壮士,这是我不能认可的。无论是刘翔,桑兰,还是杨立伟,都不可能具备五壮士的英雄气概。什么叫做“英雄”什么叫做“勇敢”?我个人的理解只有“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人,才算是英雄。五壮士正是这样的人。在他们上山的时候,作为熟悉地形的战士,他们就知道自己走上了“绝路”,他们面临的只有“被俘”或者“死亡”。他们有没有活路?他们有。但是,为了掩护上级机关,主力部队,还有根据地转移的老百姓,他们选择了牺牲自己。这是真正的英雄。这是历史证明的英雄。无论刘翔,桑兰,还是杨立伟,谁面临这样的“生死抉择”了吗?谁也没有。刘翔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他在全世界面前,证实了我们这个“人种”同样具备不亚于其他人种的优秀的体育素质;杨立伟,绝对是一个优秀的军人,我不怀疑他面对敌人的时候同样能够爆发大无畏的崇高品格,之不过航天飞机不是狼牙山的“死地”,默默无闻的工程技术人员是不会把优秀的战士送上绝路的;至于桑兰,怎么说呢?我只能说是意外事故的悲剧牺牲品。“身残志坚”值得称道,但是,她也只是个人的英雄,不是民族的英雄。这些被徐主编提出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很优秀的地方,但是恕我直言,这些人不算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这些人不能替代五壮士。从这个意义上说,五壮士是不能被替代的,更不能被删除的。&&&&c)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初二的几名女生表示,自己还非常清楚地记得小学这篇课文的内容,如果这篇课文被删了,“实在太可惜了”。同学们坦诚地说,如果是刘翔和五壮士摆在一起,那一定会更加喜欢看刘翔的,但是这不代表历史题材的课文就应该消失。连孩子们都这样认为,五壮士是五壮士、刘翔是刘翔,时代不同,英雄人物也赋予了不同的内容,这的确是值得我们很好反思的一个问题。&&&&d)上海、湖南教育局的主持人应该自责!现在,作为地方主管,起码的&教&书&育&人原则已没有了,而是极力地迎合着一些追星族的空虚心灵,如近期的:政治不记分(美其名叫“减负增效”,而使社会主义政治边缘化),投票选“爱国主义歌曲”(对投票很感兴趣啊!只要投票,就“民主”了吗?当今,美国在世界各地培植反对派,鼓动投票,&民主吗!?太平吗!?再则,如今这些孩子在“德”“智”“体”上,如果已成熟到可以用投票方式决定国家民族的前途、自己的命运了,那还要你这个学校“教”“育”吗!),到删革命英雄主义课文(美其名叫“现代社会的需要”,当今的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是大主编说的那些吗?非也!!!)……,等等。你们也是追星族啊!&你们如此追星,是想”育”什么样的人啊!应该有个交代吧!&但可以肯定,绝对不是我们国家迫切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台湾地区歌手周杰伦的一首《蜗牛》被收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之列,这是记者在昨天召开的上海市德育教育工作会议上获得的信息。同时被收入的还有《真心英雄》、《中国人》等多首港台流行歌曲。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音乐教研员王月萍是此次选取曲目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由政府部门出面向学生推荐歌曲这还是第一次,向中学生推荐的100首歌曲主要还是学生喜欢唱的。至于何以会选择周杰伦的《蜗牛》,“关键是这首歌的歌词挺好的。”王月萍说,由于感觉这首歌的思想内容十分上进,唱起来朗朗上口。&&&&《蜗牛》歌词(节选)&&&&“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的飘&&&&你静得像都不敢歇&&&&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这是爱国主义歌曲吗?&&&&4)网友观点:“五壮士”事迹不可信。&&&&网友观点: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有谁看见了?日本人看见了,但是谁能拿出日本人写的事迹材料来?他们的事迹就只有几十年来,一直被选在教科书上那个版本。但是,这个版本真实吗?按照这个版本的说法:狼牙山五壮士奉命阻击大批日军,掩护机关和群众转移。他们一直坚守在阵地上,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打死了几十名敌人。后来,弹药打光了,他们就用石头砸,石头砸光了,他们就宁死不做俘虏,纵身跳下了悬崖。三人牺牲,两人被救。这样的故事可信吗?五个人就能把大批日军阻击住,还打死几十个,而且,到最后,他们五个人一个也没被打死,这简直就像好莱坞电影里的兰博!爱国主义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老一套的东西已经不管用了,强行使用只会成为笑柄,只会起到越来越相反的效果。&&&&反对方:a)这是信仰!有一些虚构有什么关系?这是信仰,你这种缺乏信仰的只相信眼睛看到的真实,跟不会抽象思维的动物有什么区别?人的精神与情感,远远超过“真实”带来的震撼!美国人还不是信奉虚构的天堂,皈依基督?美国人以绝食反对军舰取名“圣体”被亵渎,中国人以什么方式抗议“五壮士”被删?&&&&b)五壮士要是知道今天的ZF是这个样子,我想他们是决不会选择跳崖的,投敌算了,他们可能会更加后悔参军闹革命,图啥呀!&&&&c)只觉得,透心的凉!一个民族是否有希望,关键看民族的精神!一个代表民族不屈服的精神的事迹,却被人这样置疑?试问,这和现在日本人置疑,南京大屠杀是否真的存在,是一个道理!&&&&5)网友观点:语文教材不应该用在政治教育上。&&&&网友观点:我看了一些有关的争论文章,大多在什么“爱国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上做文章。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篇文章是被删除出语文教材,不是政治思想教育教材。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都被当作思想教育的工具,这是语文教育的误区。让语文还原为语文,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坚决支持把《狼牙山五壮士》一类的政治教育文章驱赶出语文教材。我当然不反对爱国主义教育,但这不是语文课的任务。&&&&反对方:a)这不是“政治教育”,这是“民族精神”的继承。如果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把这一抗日战争题材的内容删除,我们的后代只能从枯燥的历史中知道有抗日这么一回事,更无法身临其境地体会“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抗日的英雄事迹了。《最后一课》这篇法国都德撰写的爱国作品还保留在初一的语文教材中,而我们自己的民族英雄故事却要被删除了。“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然而一个有英雄却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怜的民族”。在笔者看来,这删除的不仅仅是一篇文章,删除掉的是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财富。&&&&b)孩子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作用,无论是语文课本、历史课本都可以成为载体,让孩子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生活。中国教育,一向是讲究“教书育人”的。育人,是目的;教书,是手段。从古代开始,中国人就讲究“教化”。所谓“教”就是教育;所谓“化”就是通过教育改变被教育的对象。教而不化,就丧失了教育的目的。怎么化?用什么来化?这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难道说,用“和孩子们生活脱节”这样的托词就可以恣意阉割我们民族的最可宝贵的英雄主义精神吗?恰恰相反,不但不能阉割,而是要想办法把英雄精神传成下去。因为教育恰恰是要用优秀的东西来“化”人的。英雄主义就是最优秀的东西之一。就算是语文讲究“美”,那么,五壮士的英雄主义精神难道不“美”吗?红妆少女,玉笏牙板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美;难道关西大汉,铜钵铁板的“大江东去”就不是美吗?不要忘了,没有关西大汉舍死戍边,红妆少女恐怕只能是被侵略者蹂躏的牺牲品了。美,需要付出代价,有时候甚至是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和平很美吧?没有人用生命保卫和平,我们就只能是亡国奴。如果说有人认为敌人刺刀下的“和平”更美,那么,我就无话可说了。&&&&c)什么叫做“语文”。中国文章,应该讲究“义理”“考据”“辞章”的――我的语文老师就是这样教育我的。三个关键因素,“义理”排在第一位。文字,永远仅仅是表现形式,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文字,也是人类思想和文明的载体,丧失了内容的载体,就没有存在意义了。抱歉,我是一个“文以载道”的支持者。我认为,文章,必须要有精神内涵。否则,就不成为文章。至于说一段文字,一篇文章的内涵是否被读者接受,那就看这个文章的表现形式是否能够深入人心了。换言之,文字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让读者接受你的“观点”。教科书,更是这样。美好的文字,容易被人接受,但是,如果仅仅是表现形式的美,丧失了文章的“精气神”,那么,这样的文章,就根本没有意义了。&&&&d)中国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怎么可以抛弃英雄主义?难道说,这个世界真的就没有战争,我们的民族真的就没有危机了吗?不是的,恰恰相反,中华民族在我所能预见的未来,还是我们的国歌所唱的“最危险的时候”。人在海外,才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危机”:四周列强林立,祖国还没有统一,我们有什么理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以上是我对“五壮士”被删正反观点的总结,其中有部分是我本人的观点,大多数则是集合网上各位的观点,作了非常小的修饰,去掉了一些双方论战时过于偏激的词语。&&&&---------------------------------------------&&&&总结:个人观点:&&&&我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提出一些善后的看法:&&&&“五壮士”被删这件事情本来应该在第一时间迅速解决的。可惜,市场经济搞了这么多年,中国企业已经基本接受营销观念,但中国非营利机构(包括政府、医院等)对于营销观念认识十分缺乏。不能说专家的意见就没有道理。毕竟,历史总是在前进,那种烽火连天、血雨腥风的岁月对今天的孩子而言,已经遥远得如同传说了。让孩子们从这样的故事中去学习语言文字,确实会出现理解上的困难。但是,无论他们有什么样的道理自圆其说,他们面对重大的公关问题却只想避而不谈,或者以“调整说”代替“删除说”,是解释?是辟谣?还是开脱?面对沸腾的外部反应,他们没有想到可能产生对于教育部门极大的不信任的后遗症,是其本身形象的巨大损失。教育部也应该出面干预,因为国内众多人的反对之声,绝对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有违教育改革、教材改革的初衷。将“五壮士”加回到正式课本之中,只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的教育部门为何想不开,为何要与社会公众进行对决呢?一个非常不明智的决策。&&&&举两个例子,在营销国度的美国,人们如何妥善地处理公关危机,挽回企业或者政府形象:&&&&第一个例子:为什么美国人不接受“新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就是传统美国精神的象征。&&&&上个世纪70年代末,可口可乐公司为了扭转产品占有率不断下滑的局面,决定推出新口味可乐,因此在1982年实施了“堪萨斯工程”。“新可乐”上市初期,市场反应非常好。1.5亿人在“新可乐”问世的当天品尝了它,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新产品会在面世当天拥有这么多买主。&&&&然而好景不长,风云突变。有的顾客称可口可乐是美国的象征,是美国人的老朋友,可如今却突然被抛弃了。还有的顾客威胁说将改喝茶水,永不再买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在西雅图,一群忠诚于传统可口可乐的人们组成了“美国老可乐饮者”组织,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发动抵制“新可乐”的运动。许多人开始寻找已停产的传统可口可乐,“老可乐”的价格一涨再涨。到6月中旬,“新可乐”的销售量远低于可口可乐公司的预期值,不少瓶装商强烈要求改回销售传统可口可乐。&&&&在经历美国人民的强烈抵制后,7月11日,可口可乐公司决定恢复传统配方的生产,可口可乐公司的高层管理者还站在可口可乐标志下向公众道歉,并宣布立即恢复传统配方的可口可乐的生产。消息传来,美国上下一片沸腾。所有传媒都以头条新闻报道了“老可乐”归来的喜讯。华尔街也为可口可乐公司的决定欢欣鼓舞,“老可乐”的回归使可口可乐公司的股价攀升到12年来的最高点。&&&&第二个例子:绝食抗议者通过记者联系总统,成功更改军舰亵渎“圣体”的命名。&&&&在里根上任伊始的时候,有一次,记者尼古拉斯-冯-霍夫曼求当时的众议院议长奥尼尔帮忙,去阻止一个叫米奇-施奈德的家伙自杀。这个人是一个政治活跃分子,后来因为呼吁改善无家可归者的条件而名声大噪,不过,当时他从事的事业还没有那么大:五角大楼打算把一艘核动力攻击舰命名为“圣体”号,他认为这是亵渎而进行了绝食抗议,此时已经到了第n天。&&&&奥尼尔打电话给里根的助手米歇尔-迪弗,请他调查一下“圣体”号事件。并告诉他,无论他能做点什么,众议长都会欣赏的。迪弗直接去找了里根,事情有了戏剧性的变化。&&&&里根推翻了国防部长温伯格的意见,亲自把军舰原来有争议的名字改为“圣体之城”。军舰的名字世俗化了,米奇-施奈德也结束了抗议,重新开始吃饭。总统避免了一个公共关系上的难题,同时也为一位未来的英雄人物、华盛顿解决无家可归者问题的推动者,多争取了几年寿命。&&&&综上所述,对民意决不能掉以轻心,非营利机构包括教育、医院等组织也存在公共关系问题,必须及时、妥善、正面地解决公共危机。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当日9点整到达海龙门口时,已经是人山人海。由于是群众自发组织,打出标语的人零散地分为好几拨,很多拿着长短录音录像设备、武装齐全的中外记者在场内四处拍摄。我问一位拿着话筒的女士,他们是哪个电视台那个栏目的,“我们是中央台的。”她回答,“到这里拍纪录片。”到了9点多,各处分散的团体开始在海龙升旗台下面会合,打出了醒目的横幅标语:“保卫钓鱼岛”,“经营日货可耻,购买日货可耻”,“反对日本加入常任理事国”,我也打出了自己写的标语牌:“二十年后是否有人抗日?请勿删除《狼牙山五壮士》!”,带头的人不停地喊话:“反日入常,抵制日货!”“篡改历史,日本可耻!”“爱我中华,祖国万岁!”下面是山呼海啸一般、此起彼伏的响应声。记者们都集中在升旗台下,不停地拍摄我们这些举着标语与呼啸呐喊的一群。&&&&有极少数的人喊出一些对日本侮辱性的口号,比如“日本人是猪!”,立即被一些更为理智的同伴制止了,他们说,“我们不是要反对所有的日本人,只是要反对日本军国主义,日本右翼势力!”另外有些人则反驳说,“日本要加入常任理事国,日本出兵伊拉克,都是被他们国内大部分人支持的。90%的日本人都从小受到敌视中国的教育!”一个女性掉过头来说了一句,“中国人就是人心不齐!”我倒觉得,有多种看法是好事,但在这种面向全世界游行示威的举动中,大家应该统一口径,这次集合正因为没有人组织,所以没有人定下宣传的口号、纲领、尺度,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样的口号应该喊,什么样的口号不应该喊。&&&&不少参与集会的人是临时加入的。眼看着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很多人拿着摄像手机拍照,有的人还在电话中呼吁亲朋好友快来参加集会。有人在电话那一边说,“我到了海龙广场,可是过不来,警察在维持秩序!”这边的人就拿着手机大声地喊,“你就喊着‘人民警察爱人民’!使劲挤,一定可以进来。”有些人拿出临时准备的油墨与白纸,撰写标语横幅,日本商标与日本国旗被大大地打了个叉。每个人都冲过去了抓起笔墨未干的标语口号,在风中高举。&&&&集会只确定了在海龙集合,但没有事先定好游行路线。会场里集合的人非常密集,估计超过一万人,黑压压的一大片。不一会儿,一部分拿着标语的人群开始运动,可能是想走上街头开始游行。但是游行的路线没有确定,他们在海龙广场走了半圈又停下来了了。带头的人说,“咱们先坐下来,商量一下往哪儿去。”一部分人顺从地坐了下来,有人带头喊口号,但有些人还是站着,并且四处走动,领队人人急了,声嘶力竭地喊道,“不捣乱的就请坐下!”&“爱国的人就请坐下!”“保持好纪律!我们中国人不要让外国记者看笑话!”坐下的人们喊着口号,“请安静!听路线!”“请安静!听路线!”“请安静!听路线!”在与会者商量的时候,另一些人开始带着坐下的人喊口号,“日本鬼子,滚出钓鱼岛!”“中国领土,寸土必争!中国领土,寸土不让!”“抵制日货,从我做起!”“禁止小泉参拜靖国!”,“日本要对中国赔礼道歉!”扬起的拳头举成了一片,场面非常壮观,令人热血沸腾。&&&&在场的各国记者非常好奇,他们可能很久没有在中国的首都北京,看到这样大规模的集体活动。一位亚洲人模样的女性记者拿着话筒,就近询问一个女性静坐者,“你们这次活动是谁发起组织的?是谁让你们到这里来的?”女孩答道,“我们是自发的,没有组织者。我们都是收到朋友转发的email。”有一个日本摄影师在旁边,不知怎么被人知道他是日本人,几个抗议的中国人立即很冲动地站起来去推搡他,旁边有警察过来干预,自发的领队人过去礼貌地遮住了日本摄影师的镜头,请他站到一边。&&&&经过一阵冗长的磋商,大约在10点时,队伍又开始起立移动了。可是,走没多远队伍又不知为何停下,反而折回来了。想是还没有确定到底要往哪儿走,或者各人的意见有分歧。有的人说要去日本大使馆,有人则说那儿太远,不如去海淀公园集会,要唱国歌、演讲、掀起更进一步的反日浪潮。后来基本定下来是去海淀公园。队伍开始大幅度地移动,打着醒目横幅的几排同志站到了最前方,队伍沿着鼎好电子商城旁边的海淀大街,往北四环出发,警察在道路两边维持着秩序。&&&&我准备跟随到达海淀公园,向国人宣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便行进在反日游行的最前端。我认为反对日货是很重要,自己也身体力行,但是我更关注的是“中国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今天有人有这种激情抗日,因为参与者大都年轻人,是七八十年代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人。二十年后,在日本卡通片围绕下长大的一群还能有今天这样的激情吗?&&&&一位在场的外国记者对一位男性北大学生说,“你们说日本人篡改历史,但是你们中国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历史。”他哑口无言。当我们斥责日本人篡改历史的同时,某些中国人也在修改自己的教科书,将《狼牙山五壮士》从必读教材移到了自修课本中,说我们的抗日英雄已经与“时代脱节”!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如何能够期望别人的尊重?虽然我的声音很渺小,一些在场的同龄人也没有意识到“《狼牙山五壮士》被删”这个小问题的重要性,但我要借这个机会让更多人认同,在我们反日的同时,不要忘记了“从我做起”,民族的血性一定要从小培养,爱国,是所有中国孩子不可剥夺的权利!&&&&游行开始的一段十分顺利,队伍中不时有人带头喊口号,一波一波的人潮沿着海淀大街,向苏州街涌去。警察们一直很认真负责地在队伍前后、两边维持秩序。由于自发的领队人大都走在队伍前面,使得中间不时出现断档,前面的警察应而不时地要求最前方的队伍暂停,等候后面的队伍跟上。走到丁字路口之前,领队人开始跟警察协商行进的路线,我问一个警察为何现在还要协商,他说,“你们事先没有得到批准。”我不确定,他是说“游行”没有得到许可,还是“路线”事先没有敲定。不过,很快警察就允许队伍继续行进了。&&&&到了左岸公社一带,队伍开始向北大西门进发。路过日本餐厅“吉野家”的时候,中间一段的游行队伍自发地停了下来,对着紧闭着门的“吉野家”日式快餐厅不停地发出“嘘”声,有的人甚至想冲过人行道,直接发泄一番。但是领队的人比较清醒,制止了这场突发的骚动,队伍又向前继续游行,呼喊口号,“抵制日货,扬我国威!”等等。四环上的公共汽车都被导向了路西,我们在路东行进。我跟随领队通过海淀桥前面的十字路口时,有人打趣地问,“现在我们该是红灯亮的时候走?还是绿灯亮的时候走?”我突然意识到,自由的表达有时候是以公共秩序的牺牲作为代价。&&&&队伍前面的几十个人才通过海淀桥前的十字路口,顺着苏州街往北走向北大西门的方向,回头一看,后面的人潮突然消失了。原来,几个拉着横幅的人在路口拐向了东方,走进了中关村大街,后面的队伍根本不知道目的地何在啊,只是盲目地跟着前面走,整个队伍都随之转了一个90度的大弯。警察马上着急了,几个便衣飞也似地跑去拦阻临时转向的队伍,这边则保留人手禁止余下的人转向。一位自发领队的人也匆忙跑过去,好不容易将转向的人拉回到原来的方向,队伍才继续前行。这只是游行队伍第一次的分流转向而已,它使我深深意识到,没有组织的游行是多么难以形成一个整体。事实上,领队人在就游行路线协调一致以后,应该广播通告所有参与者,并派人在队伍的中间、两旁与后部进行管理,号召游行参与者不要中途自行转弯,以免分散力量。&&&&队伍在经过海淀硅谷的时候,又对着硅谷电脑城旁边的SONY大放嘘声,这一场小风波很快平息。当行进到北大小西门附近,围观的群众在道路两旁站成两行,路西的公共汽车上也不停地有人朝着游行队伍叫好拍手,一车穿着校服或者运动服的少年冲着游行队伍比着大拇指,沿着北大西边围墙的一溜学生宿舍楼站着许多北大学生,冲着队伍招手欢呼。游行队伍也挥手回应,有人带头高喊,“欢迎北大加入!”旁观的人群三三两两相携走下人行道,汇入队伍前进的洪流,整个队伍已经越来越长,个头较高的同学回头观看时,已经一眼望不到边。&&&&经过硅谷电脑城后,又发生了第二次队伍的分流。领队人带着前面一部分人是要经过芙蓉北路,可是余下的人却不愿转弯,顺着苏州街向北,一股脑儿要往清华去。队伍过了海淀体育中心,就像一条两头蛇一样,分成了两股。领队人气愤地跑回去,问警察为何“不能阻止后面队伍随意行走”,警察两手一摊,“这么多人,我也没办法啊!”几百人仍然在去清华的路上直走,警察们手挽手拦住了后面大部分的人,喊道,“前面的道路还没有疏通!大家不要前进,请向左拐!”可是后面的人不听,手拿着白色横幅“家仇国恨,刻骨铭心!反对日本加入常任理事国!”的年轻人拼命往前挤,有人大喝“人民警察爱人民!不要挡住我们!让我们前进!”有人开始唱起国歌,“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一听到国歌,警察也软了,很快败下阵来。领队人高喊,“请大家跟着国旗走,不要各自行事!”可是有人反驳,“我们为什么要往那边去?那边都是那农村!我们要去清华!”后面的人不断地往前推搡,领队人也不能让队伍长期停滞不动,无论往哪里走,似乎目前最要紧的不是“方向”,而是要“前进”。一番激烈的争论过后,众势难为,领队人无奈地只好随着大流,于是,原定前往“海淀公园”的计划只能取消,整个队伍继续顺着苏州街向北行进。&&&&当到了北大西门口(就是那个非常富有中国特色的北大校门),警察如临大敌,在西门口站成了一排横线,明晃晃的警徽耀人的眼睛,将从北大西门中涌出来看热闹的同学与游行队伍完全隔开了,但也有一些北大学生从警察的侧面渗出,加入游行队伍。经过几次分流,队伍此时已经分成了好几段,每一段都有人打着长长的横幅,有人自发地带头喊着口号,这几乎成了本次游行唯一的宣传方式。也有一些民族企业,乘机打出了自己的品牌,比如“贵人网——支持反日游行!”,这些标语令我觉得很有些商业牟利的意味。&&&&队伍一路前进到颐和园路与清华西路的交界处,&此时又受到了交通的限制,漫长的队伍堵在苏州街、颐和园路、清华西路三条路上的丁字路口上前进不得。我眼看无法达到宣传目的,就往回走。之后不久,游行的队伍就慢慢解散了;可能有些人通过了清华西路到达清华西门,然后往南拐,到达北大东门。&&&&在路上,我碰到前次在海龙广场遇见的那位中央台的女记者,我同她谈起了我的看法,我认为“拒买日货”并不是根本的解决途径,如今反对日货,最兴奋的不是中国民族企业,而是欧美的企业。因为,刨去日货后,剩下可供选择的产品里面,欧美消费类电子产品、汽车等耐用品的质量比某些中国品牌更好,比如诺基亚、富豪等等,许多中国消费者在不选择日货的考虑下,可能会偏向选择欧美产品。只有当中国制造的产品在质量价格各方面都超过了别人,才能让我们从心里说,我选择中国产品,我自豪!&&&&头天晚上,我参加了一家民营企业的演讲会,在座有北大的学生问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作为一家“民族企业”,他们做了哪些慈善举动来表示他们的爱国之心。我觉得这种对企业的要求完全是一种误导。企业不是慈善机构,需要积累一定的利润保持可持续性发展,消费者也需要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可能花大价钱购买质量不过关的国产品牌。当然,现在“抵制日货”,扶植弱小的民族品牌,我也是赞同的。可我还是呼吁,企业的目标是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好做精,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这才是真正的爱国。有一天,当中国的产品横扫全世界,直到日本人要发起运动来“抵制中国货”时,那才是我们真正的成功。&&&&至于今天的这次游行,虽然体现了首都人民、全国大学生爱国保土的高涨热情,但是实在不能算是一个组织良好的群体行动。首先,从始至终都是简单单纯地呼喊各自的口号,没有统一的主题(究竟是商业主题——抵制日货,还是政治主题——保钓,反日入常,或者是教育主题——爱国教育)都混淆在一起,没有人进行演讲宣传,也没有这个机会,实在是一大憾事。&其次,在活动中不断冒出的小插曲:喝喊侮辱性的反日口号、推搡在场的日本摄影师、对吉野家和SONY打砸的冲动,也让我们看出这种游行示威潜在的危险性。特别是,事先没有与有关部门协商合作,划定一条良好的游行路线,导致多次分流改道,最后曲终人散,没有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号,令我很觉得遗憾。综上所述,自发的游行不如组织的游行,中国人在表达自己声音的方面,应该行为更加规范、理智、团结,遵守社会公德,不为社会造成负担,树立爱国者良好的形象,才能得到国内与国际社会更多的认同。&&&&尽管如此,这次游行依然是一次非常记得纪念的事件。虽然有那么多的小插曲,但是整个游行过程的基调依然是比较文明与克制的,引起了众多人的目光,激发了众多人的反日爱国热情,同时,也为国人提供了一次表达自己声音的,难得的经验教训总结的机会。&&&&爱国,抵制日货,从我做起!&&&&爱国,民族精神,从教育抓起!&&&&爱国,理智团结,自强不息!&&&&点击察看图片链接: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个人与社会&&&&我与室友吃饭时,话题一不留意谈起了马加爵。室友是农村人,我是城里人,似乎两人在马加爵事件上不同的看法与各自的出身有很大关系。我说,有的人认为“马加爵只是子弹,而这个社会是扳机”,我不明白,为什么上了大学的马加爵很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却还会走上杀人的道路?室友表示她赞同那“有的人”的看法,农村的孩子来到城市上学之后,每天所见到的人与事物与自己十几年来的所见所得,反差太大,相距太远,他们时不时地感到自卑与压抑,她认为事情爆发的根源在于中国的城乡差距过大,贫富差距过大。显然,开诚布公的室友她本人也曾经亲身经历过这样的感情遭遇,即使是现在读了研究生的她,也很注重节俭。&&&&一件事情发生了,人们总有两种归因,或者是社会,或者是经历事件的本人。只归因于本人,非常容易把这件事看作是孤立,单独发生的、于其他事情没有联系的事件,一切都是那个人本身不好,所以才会出事。我们的很多行政机关、法院都是这样处理问题:那些上访的人是因为他们自己爱闹,不珍惜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才会上访。而另一方面,只归因于社会,则容易忽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既然这个社会是如此贫富悬殊,那么为什么不是所有来自农村的孩子都会犯下罪不容赦的过失呢?&&&&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毛润芝先生说:与天斗,与人斗,其乐无穷。邓小平先生说: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孙先生归因于社会,推翻了帝制,毛先生归因于个人,创建了新中国,邓先生则更为灵活,他没有直接回答问题,但他改造了中国。下一个跨世纪的中国领导者,会提倡怎样的社会观?&&&&如果对这个社会有所不满,不要忘记这个社会由我们每个人组成,你就是社会的一分子,你也是造就这个社会缺陷的一分子。要改变社会,首先要改变自己。在埋怨社会的同时,不要忘记我们是“主动的人”,我们不仅可以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也可以改变环境以适应自己;在埋怨自己的同时,不要忘记我们是“社会的人”,个人的努力不如集体的努力,你需要呼唤同志,你必须改变社会才能创造一个更适宜生存的环境。&&&&自卑、自信与自傲&&&&我与室友之间的话题继续深入下去。我说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农村孩子会在城市的灯红酒绿中感到迷失与自卑。为什么?我问,作为一个学生,如果你成绩不如人,努力学习,尽你的本分即可,我相信天道酬勤,尽力学习的人成绩绝对不可能太差;作为一个学生,你有必要与他人在生活上进行攀比吗?只要你能够大学毕业,你立刻有机会利用自己的能力找一份工作,为贫困的家庭作出自己的奉献。为什么要在学习期间与他人攀比呢?“自卑”应该成为努力上进的动力,而不是自我毁灭的借口。&&&&室友反问我道,难道你从来没有感觉到过“自卑”的痛苦吗?我脱口而出,我没有,我从来没有“自卑”过。我有很多值得“自卑”的条件,可我从来就没有把它们当作缺陷。&&&&第一,我从小就个子很小,加上上学又早,是同学年最小的学生。经常被同学们欺侮,说我是“小不点”,被他们抬起来丢在学校跳远的沙坑里,但我爬起来甩甩满头的沙子,依然昂着头走进教室。个子小不是我的错,邓小平不也个子小吗?但人家聪明、长寿,这是小个子的优势!所以后来同学们笑说我饭量那么大,吃了也不长个,尽长脑袋了,我笑眯眯地把它当作恭维。&&&&第二,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我从来都浮动在中上游水平,绝少得过满分,绝少拿过第一名。老师无数次通知我的家长,为什么你的小孩就打不了一百分,为什么总要错那么一两道题?如果是她真的不会我也就不会要求这么严格了,可她明明稍微注意一下就不会错,为什么她就不能上进一点?我所在的学校是子弟学校,父母之间的攀比十分严重,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可我永远都不是最好的,我的父母总是恨铁不成钢,而我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住在我楼上的女孩不是这样,她力争每次都是第一,因为她有一个很聪明的弟弟,如果她考第二名,她的父亲就会说,看看你弟弟考得多好!高考前夕的毕业考试,另一位同学拿了第一名,获得保送资格;而她只拿了第二名,这对她来说是莫大的耻辱;我拿了第三名,则喜不自胜。我与她同时参加高考,她由于精神紧张,第一门英语考试就没有发挥好,第一场考试结束后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崩溃了。她没有参加后来的几场考试,放弃了。而我则轻松上了本科线,考上了比保送同学更好的学校。考试前,我对父亲说,不要担心也不要着急,我永远是中上水平,考不上最好的学校,但只要我愿意,分数线将永远划在我的分数以下;无论对手是谁,我永远是中上水平。水涨船高,我不会尽力去成为最好,但我可以悠闲地保持中上。因为我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不会气馁,我永远留有余力,游刃有余。&&&&第三,我本科的学校不是名牌学校,我的专业不是热门专业。毫无悬念地,我当然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从学校获得的一切资源。在我们那个时候,学校还可以包分配,我父亲则运用关系帮我在家附近找了一个很好的工作。但我选择自己到大城市闯荡,我在深圳、广州实习过,并利用实习中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加入了一家高科技企业。从那以后,我在人才市场上无往不利,从来没有因为我的学校不是名牌而被用人单位拒绝。只要你有工作业绩,他们更看重的是求职者本人的能力态度,而不是他毕业自那家学校。&&&&第四,工作三年后,我放弃了高薪职位,去读MBA;学成毕业,我任职于一家企业的中层管理半年后,又一次放弃了高薪职位,去当了大学教师。我昔日的同学,一辈子的好朋友,她月收入与我差不多,很不能理解我的行为,又为我觉得不值。教师一个月就一两千块钱,为何我甘之如饴?她说,不要告诉我,教师是崇高的职位,我奇怪的是,你明明有能力向社会证明自己更高的价值,为什么不利用机会实现自我呢?我知道,她是为我好,难道面对昔日的同学,收入低下的我不会感到自卑吗?不,因为我们衡量价值的单位是不一样的。当人们热衷于“实现自我”的时候,我醉心于“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