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录取了不去读,录取不去档案会退回吗自动被退回吗

档案投不出去或虽已投档但被退档
我的图书馆
档案投不出去或虽已投档但被退档
  &(1)平行志愿填报法则  两个风险  & & 风险一:档案投不出去  & & 风险二:虽已投档,但被高校退档  四大技巧   & &技巧一:志愿间要有“落差”   & &技巧二:不报不符合要求的院校   & &技巧三:专业选择要合理搭配   & &技巧四:服从专业调配  (2)非平行志愿填报需注意的问题   & &(1)身体健康状况与志愿的关系   & &(2)“大小年”关系&   & &(3)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的关系&   & &(4)成绩与学校地域的关系&   & &(5)选专业与选学校的关系&   & &(6)单科成绩与志愿的关系  (3)填报志愿把握四原则  & & 原则一:宽松原则   & &原则一:定位原则   & &原则一:发展原则   & &原则一:自立原则根据前几年的情况,填报志愿时考生经常会在以下两类矛盾中彷徨犹豫、举棋不定:  & & 其一: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 & & && & &其二:兴趣优先还是就业优先。  (4)三种层次考生填报志愿方法&   & &方法一:成绩优异   & &方法二:成绩中上   & &方法三:成绩一般 ********************************************************************************************************(1)平行志愿填报法则
  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平行志愿栏中可平行设置多个学校志愿供考生选填,客观上增加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选择范围,变1个第一志愿为多个第一志愿,降低了高分落榜的风险。但是即使有多个平行志愿学校可选,如果填报不当,仍然有被退档或无法被录取的风险。
  两个风险
  风险一:档案投不出去
  风险二:虽已投档,但被高校退档
  四大技巧
  志愿间要有“落差”
&&& 考生所填的6个院校志愿A、B、C、D、E、F虽然平行,但在检索时还是按A、B、C、D、E、F的顺序进行的。因此建议选填A、B、C、D、E、F之间最好有一定的落差。
  不报不符合要求的院校
  不符合高校招生要求的不要填,因为平行志愿只进行一轮投档,如果投档到高校因不符合专业招生要求被退档,则转到下一轮录取,或参加征集志愿。
  专业选择要合理搭配
  某一所学校中,考生所填的6个专业志愿之间的关系不是平行的。考生在选择专业志愿时,尤其要注意专业的搭配。因为对高校来说,实行平行志愿后,专业的安排较之过去难度增加了。过去的“梯度志愿”模式,一所高校由于进档考生的分数相差明显,高校能从容地根据考生分数把考生安排到不同的专业。实行平行志愿后,高校进档考生的高考成绩差距一般会缩小,这样,有的专业,特别是热门专业和优势专业,就可能出现“拥堵”现象。因此,平行志愿模式要求考生更加重视专业的冷热搭配和慎重对待“专业调配志愿”。
  服从专业调配
  在志愿表中,每一个高校可以填6个专业,后面还有一个“愿否专业调配”选项,用以表明考生在没有被自己所填专业录取时,是否愿意调剂到这所高校尚未录取满额的其他专业。高校录取一旦有专业需要调剂时,将以考生“愿否调配”为调剂依据,所以考生在填写“愿否调配”时要看清自己所报高校公布的全部专业。愿意服从学校专业调配的考生,应将该院校志愿内的“专业调配”栏勾选上;未勾选的,录取时按不愿调剂专业对待。在专业的选择上一定要留余地,如果考生同意服从专业调配,被录取的可能性就会增大一些。
  (2)非平行志愿填报需注意的问题
  (1)身体健康状况与志愿的关系 考生应仔细研究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残联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准备填报院校的《招生章程》,弄清高校招生专业对身体的特殊要求,避免掉入“陷阱”。
  (2)“大小年”关系 “大小年”是指部分院校录取分数线逐年上下波动的现象。就一般现象和趋势而言,某所高校去年在某地区录取分数线很高,今年就有较大可能走低,个别高校还会出现大起大落现象;在同一个学校内,专业之间也有大小年现象。
  (3)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的关系 首先,热与冷是相对的,其次,许多热门专业可以借助于冷门专业的后发优势,学好这些冷门专业将来要转入热门专业是非常容易的,如学好数学专业转入计算机、电子信息、经济类等专业并无太大困难,而且还大有益处。再次,考生要以全面、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和选择专业,可以考虑选择既是自己喜欢,又是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所谓冷门专业。
  (4)成绩与学校地域的关系 多数考生在选报志愿时,都把目标投向各大中心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高校。大城市的学校,特别是京、津、沪的学校,“长三角”、“珠三角”的学校,其录取分数线相对会高于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学校;一线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的高校其录取分会高于地处二线市、州城市的高校。同样的高考成绩,若选择各大城市或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地区的高校,只能去一所一般院校;而若选择地理位置稍偏远或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的院校,就有可能上一所重点大学或好一点的专业。一般说来,考生填报非经济发达地区、非中心城市内的学校,录取几率会大些。
  (5)选专业与选学校的关系 特色专业是学校的名片,其录取分数相对也高。在每一个录取批次,对于高考成绩较好的考生,选择理想的院校和满意的专业,是无可非议的。对多数考生来说,鱼和熊掌难以兼得,若对院校提出较高的要求,就必须以牺牲专业的“好”、“差”为代价;若对专业提出较高的要求,就必须以牺牲院校的档次为代价。二者究竟以哪个为重,由考生依据实力自己定夺,一般情况下,能被录取就是上策。
  (6)单科成绩与志愿的关系 很多大学的部分专业对考生有单科成绩要求。外语成绩较差的考生填报外语类专业,数学成绩一般的考生填报数学类专业,那落榜的风险自然增大。
  (3)填报志愿把握四原则
  宽松原则填报志愿要留有余地,切忌“满打满算”甚至“抛起算”,也不需要算得过于“谦虚”,而是要以正常发挥水平作为参照。
  据调查,如果试卷出题比较正常的话,考生超常发挥和失常发挥的比例都在5%以下,用5%的可能性去押高考之宝,冒险性不言而喻。在选择学校时,如果还附加有较高的专业要求,则考生的实力必须达到本层次的上限或者更高,否则就应该放弃专业要求,或降一级学校层次来追求专业的满足。
  填报志愿时的宽松原则还体现在考生、家长、学校三方的互动上。学校应该提供尽可能真实的信息供考生参考,如本校历年毕业生高考成绩分布情况、今年高考政策、各高校的办学能力、本届学生的特点、本校在全省学校中的位置等,学校不宜过分强调学生的志愿取向。家长则要根据自己的阅历、孩子的特长和独立生活能力、家庭经济条件等给孩子以志愿指导,在志愿填报上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在录取后,三方也需要以宽松原则对待录取结果,避免相互埋怨和指责,因为我们始终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
  定位原则
  每一位考生都要清楚了解自己的高考实力,然后才能为自己选择相应层次的学校。
& & 我们可根据高考后《招生考试报》上将公布的当年高考分数段人数统计表将考生分为优异生(约占全省考生的2%)、优秀生(向上累计占全省考生的10%)、优良生(向上累计占全省考生的20%)、良好生(向上累计占全省考生的35%)、中平生(向上累计占全省考生的50%)、达标生(向上累计占全省考生的65%)6类。笔者认为,这6类考生分别对应于6类高校,优异生可主要选择国家重点支持的若干所学校,如“211”院校和“985”院校等;优秀生可主要选择国内其他著名大学;优良生可主要选择列入本一批次录取的大学;良好生可主要选择列入本二、本三批次录取的大学;中平生可主要选择列入普通专科学校、各类职业技术学院;达标生可主要选择列入民办专科录取的大学。考生应该针对自己的状况,实事求是地为自己定位。
& & 上述分类对应均以学校为单位,不涉及校内各专业的差别。而专业差别有时是比较大的,如某些学校虽然在普通批次录取,但其声誉较高、就业情况较好,考生在定位时就应该提高档次落座。
  发展原则
  根据前几年的情况,填报志愿时考生经常会在以下两类矛盾中彷徨犹豫、举棋不定:
  其一是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其二是兴趣优先还是就业优先。
  笔者认为,哪个优先不能一概而论,要看你个人的特点和将来的发展方向。一般来说,学校层次越高,师资力量越强,学科级别也越高,就业、出国或读研的机会很可能也会大一些。但是“踩线”进入的学生往往不能选择到理想中的专业。考生如果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对将来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那么这一点倒可以不计较,只要学校好就行;不过对有的人来说情况可能就不是这样,他有比较专一的爱好,或者希望今后在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成果,那他应该一开始就重视专业,以便打好基础。所以对于考生来说,要视自己的情况决定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防止不顾一切的追逐名校或追逐热门。而对于中学来说,要从根本上为自己的学生着想,指导帮助他们选好高校、专业,而不是为获得名气而鼓励学生冒险向名校冲刺。
& & 考生考大学的直接动因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为就业做准备。于是那些社会需求量大、行业待遇高的专业受到普遍欢迎,门槛线居高不下。然而热门专业总是少数,大量的专业也不算热门,在社会上却仍有它们不可替代的地位。甚至一些暂时社会还用不上的专业,由于人类智慧财富的延续性,它们也必须进行人才的培养和积蓄。例如,近几年的考古、地质等专业报考人数很少,但从相关行业传来的用人信息却十分明确。三星堆的考古发掘据说要挖100年,有经验的考古人员目前却还很缺乏。可以预见,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逐步提高,这类须由国家投资运作的行业会逐渐兴旺起来。
& & 考大学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它关系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故填报志愿时眼光需放长远一点。如果仅为谋一份生计去念大学,最后结果也不见得符合你的初衷。一则各种专业的就业行情在不断变化;二则在知识经济社会,信息量的扩张速度十分惊人,本科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上可能很难满足需要,有条件的话要考虑进一步的深造。所以,如果不是以兴趣来引领你的大学学习,不是着眼于懂“渔”而是满足于得“鱼”来学习,可以预见,你的学习将永远被动,而且收效不大。
  自立原则
  考生填报志愿,要依赖自己的判断。在客观分析了自己的应考实力以后,要大胆地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未来从事的专业(方向)。如果还没有形成浓厚的兴趣,可以按照大口径选择专业,如有的学校按大文科、大理科招生,入学两年后再分专业,这样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兴趣,确立思想,锻炼创造能力,有利于个人的发展。综合性大学学科齐全、门类多,学习中途改换专业或跨专业选修的机会多,不失为兴趣未明的同学的优选。有些专业属于本硕连读,可以让学生腾出更多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适用于那些基本功强、有培养前途和有理想的学生选择。
& & 在填报志愿中,要慎对“热心人”的建议。某些“热心人”处于盈利目的,利用考生或家长攀名校的心理,给予不切实际的诱导;甚至谎称“有门路”,借口要“打点”,大肆敛财,考生和家长对此要有所警惕。考生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向省、市(县)招生部门咨询,也可以直接咨询相关高校招办。
  (4)三种层次考生填报志愿方法&
  成绩优异
  如果能在高考中取得“一览众山小”的傲人高分,欣喜之余,你还是要认真填报自己的高考志愿,因为它也对你的录取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成绩优异的高考考生固然可以选择较知名的重点高校,但更要选自己满意的专业。笔者认为,高分考生可以主要通过专业方向来选择院校,选择一个自己将度过四年充实、美好时光的理想校园,选择一个帮助自己走向辉煌未来的最佳平台。
  首先,你要明确自己未来的专业学习方向,这个专业有可能是现在的“热门”,也有可能是并不为多数人青睐追捧的“偏门”,但关键是:它是你最想学习、最想钻研、最想为之奋斗的专业;再次,由于分数高,可选择的院校范围宽,你就更应该了解哪些院校在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上有优势,然后再在这类院校中筛选一个在文化背景、发展前景等方面你比较向往、比较有信心的。
  例如曾被报道过的南京18岁“数学天才”吴畏,在选择保送院校时,他婉拒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邀约,而是坚定地选择了位于安徽省的中国科技大学华罗庚班。这是一个专为中科院数学研究院对口培养数学人才的班,而吴畏的选择理由就是:“我不选最好的,只选我最喜爱的。”
  当然,即使是最优秀的马儿也可能有失蹄的时候。高分考生在放眼大胆选择院校与专业的同时,还是不能太好高鹜远。如果只选择一流院校的优势专业,可能竞争会很激烈,要相信“强中更有强中手”。有些院校虽然不算一流重点院校,但其某些专业与一流重点院校的专业相比并不逊色,而录取分数可能就比一流重点要低。平时可多留意这类院校,为自己留个底。如果你的一志愿采取了大胆的“攻势”,填报了最理想或最热门的院校和专业,二志愿就应该以“守”为重,填报上相对一志愿院校梯度较低的院校作为“保底”。
  成绩中上
  在高考考生中,不乏分数不错(刚好上本一批线或所报一志愿院校调档线)、但竞争力又并不算强的考生。这类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会有“高不成低不就”的烦恼。笔者建议像这类考生,可以抱着“对满意院校冲一冲”的心态去试一试。如果确实很想进入自己心仪的重点院校,不妨从该校的“偏门”、“冷门”专业入手,或是选择专业服从调剂,为自己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 & 2006届文科考生珠珠当年考了508分,仅超本二批线6分。本二批一志愿她报了早已心仪的南京财经大学,不料所报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新文学3个专业最低录取分都在530分以上,眼看他就要落选。幸好珠珠服从专业调剂,很快就被录取到该校当时还缺档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 & 2008届非延考区理科考生林莹刚上了自己所报的本一批一志愿复旦大学的调档线(593分)。她的专业志愿报得比较有梯度,前面几个志愿报的是比较热门的金融类、信息类专业,收分都高达690分以上,作为“碰运气”当然就只能错过。她的最后一个专业志愿报了法医学专业,因其不算该校的知名专业,没有其他考生报这个专业,于是她作为投档到复旦大学的最低分考生被顺利录取。
& & 当然,“冒险”毕竟不是选报志愿的最佳手段。在向理想院校拼进的同时,要考虑到如果“冒险”失败,接下来的第二志愿和下一批次志愿别忘给自己“保底”,要更加慎重地对待。由于分数不算很高,这类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和平行志愿时,尤其要注意避开有志愿级差要求的院校和专业,以免被减去级差分数后竞争力更弱。对于征集志愿这样的二次选报机会就更不能错过。
  成绩一般
  每年参加专科批次录取的院校既有专科学校,也有不少设有专科专业的本科院校。而每年专科批次招生录取工作也确实反映出考生“热捧”本科院校专科专业却“冷落”专科学校的现象。事实上,对于成绩平平的考生来说,在填报专科批次志愿时,注意避热就冷,被录取的几率会更大。
& & 林茂是一名2005届理科考生,当年考分520分。因分数靠近本三批次省控线,他认为自己专一批次的录取肯定不成问题,所以填报的都是较热门的本科院校专科专业。结果当年因为考生普遍考分较高,他所填报的专一批次院校调档线都超过了本三批次省控线,档案根本无法投出,非常可惜。
  理科考生杨嘉,2006年考了479分。她的专一批次各志愿院校调档线分别为四川师范大学497分、成都学院(成都大学)485分、四川理工学院480分、西华大学495分。本来她的分数在专科批次里算是较高的了,超了理科省控线19分,但因为她填报的都是较热门的院校,毫无梯度,所以全部落选。最可惜的是他因为没有及时了解情况,结果错过了二次志愿征集的机会。落到专二批次录取时,杨嘉又很不甘心,因此选择了复读。
  如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渐增大,而许多专科院校的专业设置都紧跟市场需求,就业情况很不错,也能为学生未来自我创业打下良好基础。近年来,一些开设有专科专业的本科院校还反映说,如今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已渐渐趋向于实用性,而专科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实践动手能力强、心态平和,反而比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所以,在选择参加分数偏高的本科院校专科专业的“逐鹿之战”时,你也不妨考虑一下选报专科学校的优势专业,或许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馆藏&1214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7-30 15:29
查看: 2127
有知道的朋友回复下,谢谢!
用户等级:学前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7-31 23:02
直接打电话去教育局问吧
用户等级:幼儿园中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8-1 00:40
教育局电话多少
用户等级:学前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8-2 19:47
百度地图查教育局&&左下角有电话
Powered by推荐到广播
65186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深海小豚鼠)
(菲儿朵朵)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上研究生不去读档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