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写五绝平仄用古代的平仄写,还是用现在的平仄写?谢谢你!

古诗词讲求平仄的道理是什么? - 知乎786被浏览45731分享邀请回答3874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683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更多中国古代作诗有平仄之说,请问平仄有什么格式
中国古代作诗有平仄之说,请问平仄有什么格式
09-03-06 &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 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 就是不平的意思。 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 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 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 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 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的规则在律诗表现的特别明显。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 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 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 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 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关于诗词的平仄规则,下文律诗的平仄及词的平仄中还要详细讨论。现在 先谈一谈我们怎样辨别平仄。 如果你的方言是有入声的(譬如说,你是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华南 人),那么,问题就容易解决。在那些有入声的方言里,声调不止四个,不但 平声分阴阳,连上声、去声、入声,往往也都分阴阳。象广州入声还分为三类。 这都好办:只消把它们合并起来就是了,例如把阴平、阳平合并为平声,把阴 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合并为仄声,就是了。问题在于你要先弄 清楚自已方言里有几个声调。这就要找一位懂得声调的朋友帮助一下。如果你 在语文课上已经学过本地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规律,已经弄清楚了自已方 言里的声调,就更好了。 如果你是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那么入声字在你的方 言里都归了阳平。这样,遇到阳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其中有一部分在古代是 属于入声字的。至于哪些字属入声,哪些字属阳平,就只好查字典或韵书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那么,辨别平仄的方法又跟湖北等处稍有不同。古代入 声字既然在普通话里多数变了去声,去声也是仄声;又有一部分变了上声,上 声也是仄声。因此,由入变去和由入变上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平仄;只有由 入变平(阴平、阳平)才造成辨别平仄的困难。我们遇着诗律上规定用仄声的 地方,而诗人用了一个在今天读来是平声的字,引起了我们的怀疑,可以查字 典或韵书来解决。 注意,凡韵尾是 -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就湖北、四川、云南、 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ai、ei、a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总之,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唯一障碍。这个障碍是查字典或韵书才能消 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国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 着入声的,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平仄更是没有问题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平仄,这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诗的平仄规则,一直应用到后代的词曲。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   (一)五律的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字外加圈表示可平可仄。)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9]。   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10] 。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蓬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11]。   (二)七律的平仄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试看下面的对照表:   (1)平仄脚   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脚   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脚   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脚   五言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换成七律的四种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12]。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首。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3]。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冬云 毛泽东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14]。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15]。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登庐山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16]。   (三)粘对[17]   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   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五律的“对”,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1)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2)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对”,也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1)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首句用韵,则首联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对立的。由于韵脚的限制,也只能这样办。这样,五律的首联成为:   (1)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或者是:   (2)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首联成为:   (1)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或者是:   (2)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格式,都是合乎这个规则的。试看毛主席的《长征》,第二句“水”字仄声,第三句“岭”字跟着也是仄声;第四句“蒙”字平声,第五句“沙”字跟着也是平声;第六句“渡”字仄声,第七句“喜”字跟着也是仄声。可见粘的规则是很严格的。 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背诵平仄的歌诀(即格式)。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都能背诵出来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不管长律有多长,也不过是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18];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在王维等人的律诗中,由于律诗尚未定型化,还有一些不粘的律诗。例如: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9]。   这里第三句和第二句不粘。到了后代,失粘的情形非常罕见。至于失对,就更是诗人们所留心避免的了。   (四)孤平的避忌   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20]。在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21]。毛主席的诗词也从来没有孤平的句子。试看《长征》第二句的“千”字,第六句的“桥”字都是平声字,可为例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另有一种补救办法,详见下文。   (五)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它和常规的诗句一样常见[22]。例如[23]: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24]。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一首诗只有两个句子是应该用“平平平仄仄”的,这里都换上了“平平仄平仄”了。   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句。例如[25]: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中寡妇[26] [唐]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拓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叶烧[27]。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28]!   现在两举毛主席的诗来证明:   送瘟神(其二) 毛泽东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答友人 毛泽东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去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六)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见下文)。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现在再谈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成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a)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b)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c)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a)(b)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a)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b)或(c)。这样既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现在试举出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宿五松山下荀媢家 [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29]。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天末怀李白 [唐]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30]。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参看上文)。第三句“几”字仄声拗,第四句“秋”字平声救。这是(c)类。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第三句“不”字仄声拗,第四句“吹”字平声救。这是(b)类。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第三句“日”字拗,第四句“欲”字拗,“风”字既救本句“欲”字,又救出句“日”字。这是(a)(c)两类相结合。   新城道中(第一首) [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第五句“竹”字拗,每六句“自”字拗,“沙”字既救本句的“自”字,又救出句的“竹”字。这是(a)(c)两类的结合。   夜泊水村 [宋]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第五句“有万”二字都拗,第六句“向”字拗,“无”字既是本句自救,又是对句相救。这是(a)(b)两类的结合。   由此看来,律诗一般总是合律的。有些律诗看来好像不合律,其实是用了拗救,仍旧合律。这种拗救的作法,以唐诗为较常见。宋代以后,讲究音律的诗人如苏轼、陆游等仍旧精于此道。我们今天当然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救的道理,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是有帮助的。   (七)所谓“一三五不论”   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是,它分析问题是页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这个影响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就不能不予以适当的批评。   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个字不论。“一三五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此类推。“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八)古风式的律诗   在律诗尚未定型代的时候,有些律诗还没有完全依照律诗的平仄格式,而且对仗也不完全工整。例如: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诗前半首是古风的格调,后半首纔是律诗。依照上文所述七律的平仄的平起式来看,第一句第四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声(“乘”chéng),第六字应该是平声而用了仄声(“鹤”,古读入声),第三句第四字和第五字应该是平声而用了仄声(“去不”),第四句第五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声(“空”)。当然,这所谓“应该”是从后代的眼光来看的,当时律诗既然还没有定型化,根本不产生应该不应该的问题。   后来也有一些诗人有意识地写一些古风式的律诗。例如:   崔氏东山草堂 [唐]杜甫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粟,饭煮青泥坊底芹。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31]   作者在诗中故意违反律诗的平仄规则。第一句第六字应仄而用平(“堂”)[32],第二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相”),第三句第六字应平而用仄(“磬”),第四句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更见”),第五六两字应仄而用平(“渔樵”)。第五六两句是“失对”,因为两句都是仄起的句子。第五句的“谷”和第六句的“坊”也不合一般的平仄规则(虽然可以为拗救)。除了字数、韵脚、对仗像律诗以外[33],若论平仄,这简直就是一篇古风。又如:   寿星院寒碧轩 [宋]苏轼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   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 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34]?   这首诗第一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摇”),这种三平调已经给人一种古风的感觉。第二句如果拿“平平仄仄仄平平”来衡量,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尺”字古属入声)[35]。第三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夏”)。第四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第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绿雾”),第六字应仄而用平(“人”)。第五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第四字应仄而用平(“蝉”),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叶”)。第六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翠羽”),第六字应仄而用平(“林”)。第八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鹤骨”),第六字应仄而用平(“缘”)。第七句第五字(“对”)也不合于一般平仄规则。跟“摇窗扉”一样,“沾人衣”、“穿林飞”、“何缘肥”都是三平调,更显得是古风的格调(参看《古体诗的平仄》)。作者又有意识地造成失对和失粘。若依上面的衡量方法,第二句是失对,第五句和第七句都是失粘。 古人把这种诗称为“拗体”。拗体自然不是律诗的正轨,后代模仿这种诗体的人是很少的。   [9]胜,平声,读如升。簪字有zān、zēn两读,分入覃侵两韵,这里押侵韵,读zēn。字下加小圆点的都是入声字。下同。   [10]参看杜甫《月夜忆舍弟》。   [11]这一种格式比较少见。参看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   [12]“那”,平声。   [13]“教”,平声。   [14]“漫”,平声。   [15]参看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6]参看杜甫《客至》。   [17]“粘”,读nián。   [18]失粘有广义,有狭义。广义的失粘指一切平仄不调的现象。狭义的失粘就是这里所讲的。   [19]“燕”,平声。   [20]注意:犯孤平指的是平脚的句子;仄脚的句子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如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媢家》:“我宿五松下”只算拗句,不算孤平。又指的是“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至于像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八月湖水平”,那也是另一种拗句,不是孤平。   [21]杜甫《秦州杂诗》第二十首:“晒药能无妇,应门幸有儿。”《独坐》第二首:“晒药安垂老,应门试小童。”答应的应(又写作譍)在唐宋时有平去二读,这里读平声,所以不犯孤平。参看《诗韵合璧》蒸韵譍字条。   [22]唐人的试帖诗也容许这种平仄格式,可见它是正规的格式。   [23]林逋《山园小梅》第三句“疏影横斜水清浅”,第七句“幸有微吟可相狎”两句,杜甫《天末怀李白》第一句“凉风起天末”也是这种情况。 [24]鄜,读如孚,平声。看,读如刊,平声。   [25]陆游《夜泊水村》第七句“记取江湖泊船处”,杜甫《春日忆李白》第七句“何时一尊酒”,王维《观猎》第七句“回看射雕处”也都是这种情况。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统诗词的写作方法 □ 符瓦 (一)声调传统诗词讲究音乐性,易诵能唱,容易记忆。所以它的写法强调懂得格律,过去便有人将它称为格律诗。懂得传统诗词的格律,要先从字的声调入手。从前的四声,为平、上、去、入;今天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去。古人把上、去、入三声统称为仄声,故声调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分清平仄两个字。有人研究过,认为粤方言(白话)更接近古代的语言,所以懂得说白话的人,要区分平仄声比较容易。平是平顺的意思,声音比较响亮动听,能拖长,也就是如一条平坦的路径,可以顺利的走下去。仄是倾斜的意思,属仄声类的字,声音比较拗屈难听,较短促,如人为想将它拖长,则不可能。要正确运用此平仄声判断方法,最好是将同拼音不同调的两三个字来对比,如钟和众、期和企、花和画等,前者和后者一读白话声,便有明显的区别:前者悦耳、平柔,属平声;后者聱牙、急迫,属仄声。习惯于区分现代新四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人,要知道古代的入声字已经分散到新四声中去。那么,分散到上声和去声的入声字,自是仄声;这里十分要注意的是已分散到阴平和阳平去的原入声字。如“插”字和“差”字,在现代普通话中同音,同属阴平声调,但如读起白话来,便有很大区别,又如现代普通话“衣 ”“一”。同音,但在古语中“一”是入声字,“衣”是平声字,是不容混淆的。所以,只懂得现代普通话而不懂得白话的人,要正确区分出传统的平仄声,必须手上有一本《词林正韵》之类的工具书不可,特别是要掌握好入声字这一类。除了查工具书、字典或词典这一手段外,多背熟一些古代名篇,也能正确区分某些疑难字的音调,在同一句中,唐诗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也就是说,一句子中的第二、第四或第六的双数字,平仄必须按固定格式,不能混乱。如上面提到的“画”字,如果用其他方法无法判出其平仄声归属,我们的头脑中立时涌起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名句,那么按照同句的平仄相间的句式,便很容易判断出它属仄声。至于,同句平仄相间的规律又该是如何呢?这是我们在下一回要谈到的主要内容。 传统诗词的写作方法 □ 符瓦 (二)句式在律诗和绝句中采取的句式,大多是采取前为双后为单的词组组合法。如“床前/明月/光”,为2/2/1句式;“风急/天高/猿啸哀”为2/2/3句式;“ 凤凰台上/凤凰游”为4/3句式;“于无声处/听惊雷”为另一种类型的4/3句式。词的不同之处,是大量采用前为单后为双的词组组合法,且此种句式在不同词牌不同地方与前双后单的句式是不能混乱的。如“金风玉露一相逢”和“便胜却人间无数”两个七言连续句,前者是前双后单句式,后者是前单后双句式,为 3/4句式。词中有的五言句也是这样,如辛弃疾《沁园春·灵山齐 赋》的“正惊湍直下”,为1/4句式,与“床前明月光”的句子结构截然不同。律诗和绝句的平仄声调,一般是要“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除结尾字的押韵规律外,逢双数的字,必须是平声和仄声错开,为此只有两种情况:仄平仄和平仄平。如“风急天高猿啸哀”的二四六位数的字,分别是急、高、啸,为仄、平、仄声;而一三五位数的字分别为风、天、猿,都是平声,却不妨碍入律,这就是“一三五不论”的意思。“于无声处听惊雷”。的二四六数字分别是无、处、惊,为平、仄、平声;而一三五数的字分别为“于、声、听”,为平平仄声。一般情况下,单数位的字是不论平仄声的,但应力争避免“三平脚”或“三仄脚”,也就是说,不要末尾的三个字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所以五言字的第三位和七言诗的第五位的字,有时就需要讲究一下。此外,犯“孤平”即同一句诗除韵脚外,只出现一个平声字,也是诗家之忌,但此内容较复杂,还有较深一层的“补救”方法,作诗者在初始可以抱着“不以词害意”的创作观点。词里的平仄声,要求更为严格,相当多的长调都不能按照“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写诗格式去做,必须对照词谱的固有格式去填写,所以说是“按谱填词”,这样说来,学写词的人,手上有一本“词谱”之类的工具书是有必要的。如最简单的《十六字令》,它的定格是“一(韵)1┃--┃┃-(韵),--┃(句)+┃┃--(韵)”其中一是平声,┃是仄声,+是可平可仄的地方。由此看来,写词要比写诗难。有的初学者以为只是符合词牌那规定的字数就可以算是该词了,不讲句式和平仄规律,随意填写却冠上词牌名,谁知是贻笑大方。 传统诗词写作方法 □ 符瓦 (三)格律律诗从第一句到第八句,平仄的“二四六分明”,简单说是“对粘”关系:“对”是相对的意思,也就是说第二句与第一句的平仄要相反,如果第一句的二、四、六位字为平仄平,那么第二句的二、四、六字就应为仄平仄。“粘”是粘贴的意思,就是说下句与上句的平仄相同,如第二句为仄平仄,那么第三句也是仄平仄。再往下推,都是这样对粘下去,第四句和第三句对、第五句又和第四句粘……试看杜甫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第一句的“二四六”字“急、高、啸”,分别是仄平仄,第二句的“二四六”字“清、白、飞”按对粘格律应是“对”,和第一句相反为“平仄平”,第三句的“二四六”字“边、木、萧”应是“粘”,和上句相同为“平仄平”…… 绝句的格律是把律诗截出一半,八句截出一半为四句,既可截上半部,也可截下半部;既可截中间四句,也可截首尾四句。如“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江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就如截取上面所举的杜甫律诗《登高》的首尾四句格律;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则如截取上律诗的中间四句格律,只不过是没有对仗罢了。词的小令,有些七字五字句式是从绝句转化而来,此类词存在一定的粘对关系。如《浪淘沙》、《忆王孙》、《浣溪沙》、《鹧鸪天》等。但是绝大多数词和律绝的不同之处,是打破了原来的粘对关系,而是按它每一个词牌独有的平仄规律来填写。即使字数与律绝相近的词,也大多如此。如《生查子》,表面看来与作仄韵的五言绝句诗相仿,但它在《唐宋词格律》一书里,便载有三种格律:格一全是仄平句式;格二是第一句第五句用了平仄句式,如有名的朱淑真所作的一首“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格三是第三句用了仄平句式,另外还有第八句的特殊格式。限于篇幅关系,本文只是想着重指出:每首词的格律都是不同的,既冠之以为词,就不要因它有些亦是五、七言,而与律诗绝句相混淆。 传统诗词写作方法 □ 符瓦 四、对偶对偶是古汉语修辞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但要求字数相同,同一位置的词性相同,而且要求组词结构在句中的某个位置上相同。现代汉语也讲对偶,它能产生句式整齐的美感,好诵易记,是学写诗不可不懂的基本知识。古代不少有关这方面知识的蒙学书籍,如《声律启蒙》的一开头即是:“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掌握作对的规律,可说也是写传统诗词要求懂得运用自如的基本手法。首先是律诗的三四句和五六句要求成对,分别称之为颈联和颔联。如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均是十分工整的对偶句,也就是对联;白居易的五言律诗中也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的名作。绝句既然是截取律诗句式的一半,那么就有出现对偶句的可能。如“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是出现在绝句中的后两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氵蒙雨亦奇”是出现在绝句中的前两句;更有少数绝句,全篇是由两个对联组成,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许多词中在某个固定位置上要使用对偶句,这点在词谱里均有注明。如人们熟悉的“鹧鸪天”,词谱便注明:“前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三言两句多作对偶。”又如《浣溪沙》,词语亦有此注:“过片二句多用对偶”。对偶句入诗词,要力争对得工整,但又要预防犯“合掌”的毛病。什么是“合掌”?对联上句与下句的意思重合,这一般俗称为大合掌;个别词语意思两同,为小合掌。如果对联的上句与下句意思是连贯的,出现在诗词之中,则为最好的作品,这可称为“流水对”,如上面举例提到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便是。此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亦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在律诗与词中应出现对偶句的地方,如果那意思很难变成对联,则仍要以意为主,切莫为追求完全相对而损害整首诗词的意境。这种古代成功的例子也不少,如久为人称颂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便不完全对偶。 传统诗词写作方法 □ 符瓦 (五)押韵诗词为什么要押韵?无非是要充分发挥它易诵易记的特点。编押韵的歌谣来提高记忆能力,早已被人们总结出来了。所以,自古受到人们欢迎的传统诗词,都离不开押韵。押韵,就是在句的末尾一个字用相同或相近韵母的。古代人将这些编成韵部,什么一东二冬、三江七阳、四支五微等等,到了写词时,标准又放宽了些,总的趋向仍是要易诵易记,如清朝戈载的《词林正韵》只把平仄声共分为十九部,为当代人较为通用的依准。律诗绝句的押韵,和古体句句押(又叫柏梁体)、不定句押等不同,一般是双句必定押韵,单句除开头句外不押韵;开头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如开头句不押韵,五言句的第三字或七言句的第五字,要注意平仄声的正确运用,避免出现三平脚或三仄脚。“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为开头句押韵的例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为开头句不押韵的例子。词的押韵,也和它的平仄、句式、格律、对偶一样,可说是千变万化,但每一个词牌又有它固定的格式。它大体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平韵格,第二类是仄韵格,这一韵到底的两类是常见的,占了词牌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第三类是平仄韵转换格,包括《南乡子》、《菩萨弯》、《清平乐》、《虞美人》等十数种,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两句押仄韵,转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押平韵,又转为“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押仄韵,最后转为“问君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押平韵,前后转换了四次;第四类是平仄韵通叶格,有《西江月》等数种,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押了两个平韵后,末句就平声切去,押仄声韵,应是同一韵部里的仄声;第五类是平仄韵错叶格,有《相见欢》、《酒泉子》、《定风波》等数种,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忽忽!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此词在过片处,错叶两仄韵,即“泪”字和“醉” 字。总而言之,切莫把有平仄韵变化的词,显浅地当成较简单的押一种韵的词来看。(原载左江日报,改笔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平仄,这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诗的平仄规则,一直应用到后代的词曲。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   (一)五律的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字外加圈表示可平可仄。)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9]。   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10] 。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蓬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11]。   (二)七律的平仄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试看下面的对照表:   (1)平仄脚   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脚   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脚   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脚   五言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换成七律的四种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12]。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首。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3]。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冬云 毛泽东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14]。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15]。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登庐山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16]。   (三)粘对[17]   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   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五律的“对”,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1)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2)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对”,也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1)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诗的平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