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字~~~谭字古剑奇谭怎么破解解

站在诗词巅峰的三对才子佳人
历史上有三对真实的才子佳人。他们彼此情投意合,共同创造了诗词史上的巅峰时刻。
元稹和韦丛
“贫贱夫妻百事哀”就是元稹和韦丛的恩爱时光。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元稹对她的深情和感激。
还有《遣悲怀》等三十多首悼亡诗,都是元稹的魂牵梦绕和终身遗憾。
元稹的仕途起步之前的七年,是韦丛给了他人生最初的温暖和情爱。
先是太子少保的女儿下嫁,而后是七年琐碎艰苦的家庭生活。其间金钗沽酒,搜尽画箧,种种窘事。
更可叹的是七年间,韦丛生了五子一女,六个孩子,几乎一直处在妊娠其间,身体、精力都快耗尽了。传言她是产后大出血而死,很有可能是生生累死的。
如此情分,元稹的悼亡诗又何以能报。
苏轼和王弗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怀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将悼亡词推到了巅峰。
不仅如此,这首词句句白描,笔笔写实,梦境与现实时空交错,皆是实景真情。
苏轼娶王弗,一个19岁,一个16岁。正是青春正当时,一对璧人。
苏轼读书,王弗红袖添香,终日不去。每当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诧异,王弗从没说自己读过书。苏轼试问她其他书卷,王弗竟然都略通。以后,苏轼与客谈,王弗屏后倾听,过后两人总结人情世事,苏轼叹服。
这一段野史实在含蓄微妙。
苏轼豪放,王弗含蓄。
东坡意气飞扬,王弗内敛浅淡。
两人真是绝配。
可惜这对金童玉女也只有十年的缘分。
王弗病故,传闻也是操劳过度,积劳成疾。
苏轼哀感一生。他本是逸兴遄飞,天生乐观的人,却在情爱上忠贞不渝。再娶一妻一妾,都有王弗的遗风和幻影。
也不算辜负了。
纳兰性德与卢氏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容若的悼亡词是词坛上最后的晚霞。
这对璧人只有三年的时光,却是情天恨海的幻身。两个都是痴情儿女,富贵闲人,内心却是清奇俊秀,少有的纯真和高格。他们俩,是误入人世而格格不入,是红尘中最后的一缕仙魂。
卢氏是难产而死。
医学不发达的时代,诗人也走到了末路。
容若缅怀的不仅是卢氏,还有最后一抹诗魂。
八年后,容若仙逝。
后人描述才子,就是容若这般:轻袍缓带,丰神俊逸。暮春抱病,一醉一咏三叹。
直接回复汉字或者成语来查询相关含义
回复“?”,拥抱说文解字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象形字典:潭的象形字,潭的甲骨文,潭的字形演变,潭的说文解字,潭的词组,潭的解释,潭的含义,潭的引申,潭的书法,潭的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在线汉语字典
造字法:会义
参考链接: &&&&&&&&
潭,金文(水,浸渍)(字形与&西&相似,像囊状,表示装着杂物什品)(皿,盛器),表示将蔬果什品放在器皿中腌渍。造字本义:腌渍蔬果什品的大缸。篆文误将金文的&皿&写成倒写的&宫&;隶书&又误将篆文的写成&早&,以致&潭&的金文字形中&器皿&的形象完全消失。
---------------------------------------------------------------------------------------------------------------------------------------------------------------------------------------------------------------------------------------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潭,水。出武陵鐔成玉山,東入鬱林。从水,覃聲。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潭,深渊的水。水出于武陵鐔成玉山,向东注入鬱林。字形采用&水&作边旁,&覃&是声旁。&&&&
①本义,名词:腌渍蔬果什品的大缸。 本义消失。
②名词:河川中积水的深渊。&&&& 潭边 潭底 潭沿&&&&&&&&& 潭水&&&&&/ && 古潭 清潭 深潭&&&&&&&& 水潭&&&&&&&&& 沉潭&&&&&&&& 龙潭虎穴
&&&&&&&&&&&&& 潭,渊也。&&广雅 & 释水》&&&&&&&&&&&&&&&&&
&&&&&&&&&&&&& 渊,回水也。&&《说文》&&&&&
&&&&&&&&&&&& &水出地而不流,命曰渊水。&&《管子 & 度地》
&&&&&&&&&&&&& 鱼潜在渊。&&《诗 & 小雅 & 鹤鸣》
&&&&&&&&&&&&& 下见小潭。&&唐 &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评论通告:
1、 “象形字典”存在的问题很多,需要大量更新字形资料和修改解说。但为了集中精力提高字典扩展的工作进度,本站长将减少网页更新,并
从日开始两年左右的时间里,原则上不再回复网友们的评论,直至4000字头的扩展、网站改版升级的任务结束。改版后网站将
加强用户评论互动功能,并在会员中心提示评论的回复状态;在网页的评论位置,可以根据评论主题、评论日期、用户昵称,查看所有评论。
2、 请用2-7字的标准中文昵称提交评论。使用含义不明的单字、拼音、单纯数字串、字母串的评论,将无法通过审核。谢谢配合!
联系方式:
用户昵称:*潭_潭的意思_潭什么意思_潭的读音_潭的解释_新华字典_911查询
输入汉字、、、、、、、笔顺编号均可查询
潭 潭的意思 潭什么意思 潭的读音 潭的解释 潭字的意思 潭字什么意思 汉字潭的意思 潭字念什么 潭怎么读 潭字拼音 潭字组词
tán tán 注音ㄊㄢˊ 12画水部ISJHISJH结构33891165统一码6F6D5B5C笔顺ノノ一一一フ一一一一フ一一一一丶丶一一丨フ丨丨一丨フ一一一丨基本解释基本字义潭tán(ㄊㄢˊ)1、水深之处:深。泥。水。2、2、深:渊。(宽深,宽大)。思(深思。亦作“覃思”)。UNICODE潭字UNICODE编码U+6F6D,10进制: 28525,UTF-32: 00006F6D,UTF-8: E6 BD AD。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造字法形声:从氵、覃声Englishdeep pool, deep, profound微信扫一扫页面右侧二维码,关注查询大全(微信号 www911cha)后发送 U6F6D 或 潭 即可在手机上查看汉字潭的意思。详细解释基本词义◎ 潭 tán〈名〉(1) (形声。从水,覃声。本义:水名)(2) 同本义 [Tan River]。在广西境内,即今柳江潭,水。出 武陵镡成玉山,东入 郁林。——《说文》(3) 深水池 [deep pool]潭,渊也。——广雅·释水》泝江潭兮。——《楚辞·九章·抽思》。注:“潭,渊也。楚人名渊曰潭。”崖冈潭渊。——文选·左思·吴都赋》随山疏濬潭。——谢灵运《述祖德诗》下见小潭。——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潭西南而望。坐潭上。(4) 又如:潭心(潭底,渊底);潭石(深谷里的岩石);潭影(潭中的光影);潭府(深渊);潭渊(深渊)(5) 〈方〉∶坑 [pit]待我先爬成几畦,打好了潭,你就可以下菜秧了。——叶圣陶《苦菜》(6) 古州名 [Tan prefecture]。治所在今湖南省长沙市潭州, 汉曰 长沙国, 隋曰 潭州, 唐因之,亦曰 长沙郡,领 长沙等县五,今 长沙府。——《读史方舆纪要》词性变化◎ 潭 tán〈形〉(1) 深;深邃 [deep]潭根之毋伐。——《管子·侈靡》潭思浑天。——《汉书·扬雄传下》(2) 又如:潭潭(水深的样子);潭奥(深隐的内室);潭思(深思);潭井(深井)常用词组潭水基本词义◎ 潭 xún〈名〉(1) 同“浔”。水边;水边深处 [edge of a river]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南朝宋· 鲍照《赠傅都曹别》(2) 另见 tán康熙字典潭【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唐韻》《正韻》徒含切《集韻》《韻會》徒南切,音覃。水名。《說文》水出武陵鐔成玉山。又深也。《前漢·揚雄傳》潭思渾天。又州名。《廣輿記》長沙府,隋唐曰潭州。又《集韻》《正韻》徐心切,音尋。旁深也。與潯同。《揚雄·解嘲》或橫江潭而漁。又《集韻》《正韻》夷針切,音淫。浸潭,與浸淫同。《司馬相如·上林賦》浸潭促節。《漢書》作浸淫。又《廣韻》《集韻》以荏切,音。潭濼,水動搖貌。或作藫。又《集韻》忍甚切,音荏。義同。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潭【卷十一】【水部】水。出武陵鐔成玉山,東入鬱林。从水覃聲。徒含切说文解字注(潭)潭水。出武陵鐔成王山。東入鬱林。林字賸。當刪。俗人不知鬱爲水名。漢志洭水入鬱、離水入鬱、亦皆沾林矣。王、集韵引作玉。韵會引作五。漢志作玉。未審當何從。武陵郡鐔成、二志同。前志鐔成下曰。玉山、潭水所出。東至阿林入鬱。過郡二。行七百二十里。過郡二者、武陵鬱林也。今廣西潯州府阿林廢縣、漢縣也。鬱林郡廣鬱下曰。鬱水首受夜郞豚水。東至番禺郡四會入海。過郡四。行四千三十里。過郡四者、牂柯蒼梧鬱林南海也。潭水卽今福祿江。源出苗地。東南至今貴州黎平府西爲古州江。東至永從縣南。合彩江爲福祿江。入廣西畍。至桺城縣爲桺江。又東南經象州。至潯州府城北曰潯江。此爲廣西之右江。亦曰北江。合廣西左江。亦曰南江。卽所謂入鬱也。唐始置潯州。以北潯江爲名。潯江卽古潭水。古二字同音。因改其字耳。今人上流爲桺江。下流爲潯江。漢人統曰潭。下流亦曰澑。潭與澑實一水也。按鬱水、今嶺外之盤江。由雲南貴州廣西至廣東爲西江、入海者也。淮南書曰。始皇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爲五軍。一軍守鐔成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寨。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埜之畍。一軍結餘干之水。皆謂今之嶺也。漢鐔成縣故城、在唐之朗溪縣、今之湖南沅州府黔陽縣。王山葢在嶺。故潭水流嶺外東入鬱也。嶺北之水多入沅。从水。聲。徒含切。應劭音淫。七部。按今義訓爲深。取從覃之意也。或訓水側。與潯同也。音韵方言方言集汇◎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am2 [客英字典] tam2 [海陆丰腔] tam2 [梅县腔] tam2 [陆丰腔] tam3 tam3 [客语拼音字汇] tam2 [宝安腔] tam2 [东莞腔] tam2◎ 粤语:taam4上古音系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潭覃侵覃l'?:m潭覃侵潭l?m?廣韻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等呼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潭覃徒含定覃覃平聲一等開口覃咸下平二十二覃d??md?md?md?md?md?md?mtan2domdom水名出武陵郡[潭/鐔]成縣東入鬱林又深水皃潭潭以荏以侵A寑A上聲三等開口侵A深上四十七寑j??mji?mjimjimyin3jimxjiim潭濼水動摇皃以荏切又徒南切一蒙古字韻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修正八思巴字其他形式音譯音譯修正音譯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潭??tamdam平聲中原音韻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潭覃透監咸開監咸陽平開口呼t?am洪武正韻牋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潭尋徐心二十侵侵平聲潭淫夷斟二十侵侵平聲潭覃徒含二十一覃覃平聲分韻撮要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潭談透緘第二十四緘减鑒甲陽平水之深處新华字典为您提供潭,潭的意思,潭什么意思,潭的读音,潭的解释,潭字的意思,潭字什么意思,汉字潭的意思,潭字念什么,潭怎么读,潭字拼音,潭字组词,潭字笔顺,潭字五笔,潭字部首,潭字四角号码,潭字仓颉编码,潭字电码,潭字区位码,潭字成语,潭字翻译
偏旁部首查字
911查询 全部查询 网址:
(共20个)占卜求签
(共17个)民俗文化
(共16个)交通出行
(共10个)学习应用
(共26个)休闲娱乐
(共10个)站长工具
(共8个)身体健康
&2017  京ICP备号-6 京公网安备30 《说文解字》之说解
我的图书馆
《说文解字》之说解
《说文解字》之说解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字叔重)编著的。
《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原书作于100年到121年,现已失落,传至今日的大多是宋朝版本,或是清朝的段玉裁注释本。原文以小篆书写,逐字解释字体来源,全书共分540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
许慎说文解字:
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编排: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结构,创立540个部首。部首的排列次序,除始一终亥外,主要是据形系联(按照形体相似或相近的原则排列)。每部中的字主要是根据意义相近的原则排列,再分析其先后次序大致是先实后虚。
说解: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解释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
历代对于《说文解字》都有许多学者研究,清朝时研究最为兴盛。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说文句读》尤备推崇,四人也获尊称为说文四大家。
许慎(约58年—约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现河南郾城县)人,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赏。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
《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字学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
《说文解字》的编排体例
《说文解字》由文字和说解两部分组成。《说文解字》收正字及重文共10516个,可谓集汉代文字之大成。重文即异体字,包括古文、籀文、篆文、秦刻石、或体、俗体、奇字、通人掌握的字、秘书中的字,共九类。《说文解字》以小篆作为字头,与小篆不同的古文和籀文则作为重文。这是正例。有时为了立部的需要,把古文作为字头,把篆文列为重文。这是变例。秦刻石即秦朝时在石头上刻的文字,也是小篆。或体指另外的形体,多为小篆。俗体指在民间流行的字体,限于小篆。奇字指古代某种特殊的字体,属于古文。通人掌握的字,指来源于专家的特殊的字。秘书中的字,指那些讲阴阳五行、秘密而不公开的书里所用的特殊的字。这两类字也限于小篆。在以上九类重文中,古文、籀文、或体三类占了绝大部分,其他六类为数很少。
许慎提出分别部居,不相杂厕(《说文叙》)的编排9353个汉字的原则。
许慎把众多的汉字按形体构造分成了540部,创造了一套成体系的偏旁编字法。据《说文后叙》,是立一为专、毕终于亥,杂而不越,据形系联。540部按始一终亥编排,表现了许慎的哲学思想,这是时代风尚所致,不必苛求古人的。
据形系联指的是根据字形相近来安排次序。
部首排列也有以类相从的情况。
除了据形系联和以类相从之外,部首排列也有亳无道理可言的情况。
每部当中列字的次第,大致来说是按照意义排列,把意义相关的字排在一起。按照《说文解字》列字的体例,凡是与部首形体重叠或相反的,都列于该部之末,所以禁、禫二字或者是被后人颠倒了次序,或是是后人附益的字。
《说文解字》的部首是文字学的部首,与后代的检字法的部首不同。要想顺利地翻检《说文解字》,必须逐步熟悉《说文解字》的540部及汉字的构形。这当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就连刊定《说文解字》的徐铉也感叹说:偏旁奥密,不可意知;寻示一字,往往终卷。(《说文解字篆韵谱》序)好在中华书局影印的大徐(铉)本《说文解字》后边附有部首检字和正文的检字,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不少问题。
《说文解字》的说解方式
《说文解字》说解文字的一般是:首先解释字义,其次分析字形结构和声音。说解的次序是先解释字义,再分析字形,然后说明字音。
224、气部:气:云气也。象形。凡气之属皆从气。
225、气部:氛:祥气也。从气分声。
198、玉部:琅:琅玕,似珠者。从玉良声。
199、玉部:玕:琅玕也。从玉干声。《禹贡》:雝州球琳琅玕如引经作为书证,用读若标音,等等。对于部首,都要标明凡某之属皆从某这样一句话,而对于部首所辖的字都要标明从某来呼应。从表示在形体上和意义上的从属关系。因为《说文解字》只解释字的本义,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只列举一个义项,如果有必要说明另外的意义,则用一曰表示。大致说来,《说文解字》的释义方式,或者用词释词,或者用短语释词。用词释词,在训诂学上称作单字相训,又称直训。以上直训可分四种类型。第一种是甲词释为乙词,而乙词不采用直训方式进行解释。第二种类型是甲词释为乙词,而乙词又释为甲词,这在训诂学上称作互训。第三种类型是甲词、乙词、丙词同释为丁词,这在训诂学上释作同训。第四种类型是甲词释为乙词、乙词释为丁词,丁词又释为甲词,这在训诂学上称作递训。
以词释词的优点在于简洁明了,尤其是在沟通古今语言、对译通语方言方面更是其他释义方式所不能企及的。《说文解字》的用意在于把方言译成通语。直训的释义方式重在以易释难、以今释古、以通释别,系联了相互训释的各词之间的同义关系,展示了被释词所属的义类。直训的缺点是,对词义缺乏细致的分析,未能揭示出词的内涵和外延,对同义词只求其同,不求其异,不能使人了解到同义词之间的区别。
用短语释词,或用一句话、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古人把这种训释词义的方式叫下义界。《说文解字》给词下义界,简明扼要,准确生动,具备了现代字典的特点。
《说文解字》对于数目、度量衡、亲属称谓的解释和今天的解释毫无二致,这是因为古今的认识一致。对于其他事物,例如对于动物、植物、昆虫等等,许慎尽管缺乏现代的学科知识,但是也能够从生活经验出发指出被释词的属别。比如蚤是一种昆虫,雀是一种鸟,许慎根据它们的生活习性分别释为跄人跳虫和依人小鸟。在《说文解字》中经常采用这种类别式的下定义的方式,也就是说,在大类名的前面加上适当的限制或修饰成分。这种界说,一方面能够表现词的特点,另一方面还能够把这个词和邻近词区别开来。类别式的义界在《说文解字》中占很大比例。有些形容词没有适当的同义词不好互训,但是有相应的反义词,所以往往用否定语作注解。如假为非真也,旱释为不雨也。这样做既省事又明白。《说文解字》有时对词进行描写、比况式的说解。在《说文解字》中,对于实物、对于行为或状态,都可以描写或比况,至于对于历史和地理的叙述,也是一种描写,如释馆时叙述《周礼》,释河时叙述黄河的发源和流向。
王力先生把《说文解字》用下义界说解字义的方概括为五种,即:天然定义、属中求别、由反知正、描写、譬况。(《理想的字典》,载《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第350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从释词方式着眼,有直训和义界之分;从释词目的着眼,有义训和声训之分。如果释词的目的在于说明词的含义,这是义训。如果释词的目的在于说明词义的来源,即选用与被训释词音近义通的同源字来作训释词或主训词,这就是声训。义训可以选择直训和义界方式,如上文所述,声训也可以选择直训和义界方式。
以上情况是用训释词说明被释词的语源,前人称之为推因。还有一种情况,是用短语或一两句话来说解被释词,并在说解中指明被释词汇的语源。如韩释为井垣也,这是解释词义,而说解中的垣字与被释词韩在古音中既双声又叠韵(同属迎母元部),意义也相通,所以实际上许慎是以垣释韩的语源。我们把下义界时对被释词进行声训的训释字称作主训词。读《说文解字》的说解要特别留心找出主训词。有主训词而轻易放过,只能算读懂了说解的皮毛;找出了主训词,才算懂得了说解的精髓。主训词都有实义,大都处于说解中的关键位置,只要从音义两方面去和被释词比较,并不难找到。拿上述例子来说,斐释为分别文,文是主训词。娶释为取妇也,取是主训词。潮释为水朝宗于海,朝是主训词。婢释为女之卑者也,卑是主训词。这些主训词自然贴切地指明了被释词的语源。
有时《说文解字》的一条说解同时使用直训和义界两种形式,而目的都在于说明语源。如媒,释为谋也,又进而说明谋合二姓也;山释为宣也,又进而说明宣气散生万物。有时《说文解字》首先说明词义,然后论述其得名的由来。
在现代一般的语词词典中不进行语源的解释,这个任务由专门的语源学词典承担,而传统的训诂则既包括义训又包括声训。尽管声训还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语源学的探讨,但是它所反映的古人对词义的语源学的解释有一些是可取的,我们在读《说文解字》的时候应该潜心体会,适当取舍。
《说文解字》分析字形结构有一套程式化的用语,简而言之,对于象形字多使用象形、象某形、象某某之形、从某,象某某、从某,象某某之形这些用语。
《说文解字》中除了指明上、下二字为指事以外,对其他指事字的说解用语与对象形字的说解用语大大致相同,多使用象形、象某某、象某某之形、从某,象某某之形等语。比较特殊的说解用语是从某,某例如: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木部》)末,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木部》)说解中的一是指事符号。
《说文解字》对于会意字最经常使用的说解是从某,从某、从某某、从某、从某某;对于省形字使用从某省,从某、从某,从某省这些用语。《说文解字》中的异体会意字绝大多数是合二体会意,其中从某某及从某某的形式可以连读成文。
《说文解字》对于形声字的说解,多使用从某,某声、从某从某,某亦声、从某某,某亦声、从某省,某声、从某,某省声等用语。形声字多为一形一声,从某,某声是形声字最通常的形式。亦声字是声旁有显示语源功能的形声字,古人称为会意兼形声或形声兼会意。从某省,某声,说解的是形旁有所省略的形声字。从某,某省声,说解的是声旁有所省略的形声字。
六书反映在字的构形上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前四书。转注是给同义词造字的一种方法,除了在《说文叙》中许慎举出考、老为转注字外,在正文中从未提及,我们初学《说文解字》可以不必深究。至于假借,因为是以不造字的方式来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所以许慎不可能指明哪一个字是假借,但是许慎指出了一些字的假借用法。许慎用故为、故以为、故借以为、故因以为等用语说明假借义与本义存在着引申关系。在《说文叙》中,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也是把不给引申义造字仍用原字作为假借。后人讲假借比许慎又前进了一步,不仅讲引申本义的假借,而且讲纯粹借音的假借,而纯粹借音的假借最能体现假借的本质。
《说文解字》解释字音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对于形声字都注明某声、某亦声、某省声,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形声系统。把若干层次的主谐字和被谐字都系联起来,这就是汉字的形声系统。清代有很多人作过这种工作,其中严可均的《说文声类》最完整、系统。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打破了《说文解字》原有的分部,按照形声系统重新进行了编排。更值得提出的是段玉裁作《六书音韵表》,经过对《说文解字》形声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同声必同部的理论。比如上述从工得声的字,以及从以工为声旁的形声字得声的字,都属于一个古韵部——东部(ong)。这个发现非常重要。从此研究古音不仅可以依靠《诗经》、《楚辞》等韵文,而且可以借助于《说文解字》的形声系统。
《说文解字》解释字音的第二种方式是用读若比拟汉代的音读。许慎在世时还没有发明反切,当时注音使用譬况法,有的用一字拟音,有的用俗语注音,有的用方言注音,有的用成词、成语注音,还有的以义明音。在用譬况法拟音时大多用读若某,有时也采用读与某同的说法。
许慎著《说文解字》,多处引用孔子曰、韩非子曰、贾侍中(贾逵)说、刘向说、杜林说、扬雄说、司马相如说、谭长说、官溥说、王育说来说解字形、字义、字音,做到‘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说文叙》),对于有些文字形音、义不清楚的地方,则标明一个阙字。
最后讲一讲《说文解字》注释的三种特殊格式。一是合释联绵词。对于联绵词,《说文解字》将构成联绵词的那两个字放在一起解释。这说明许慎已经初步有了词的观念。二是连篆为释。《说文解字》的正篆是被注释的对象,但是有时候正篆一身二用,既作为被注释字,又作为注释字,要跟注文中的字连读。例如:离,黄仓庚也,参,商星也,要读为离黄,仓庚也,参商,星也。本来,《说文解字》收字每个正篆后附列一个隶书,后来把隶书删去了,又误把与正篆相同的第一个说解字也删去了,所以才造成这种费解的体例。三是复句为释。《说文解字》的释文一般是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但是也有两个词、两个短语的时候,我们把这种体例称为复句为释。《说文解字》在流传过程中,有的复句为释中间的也字被删掉了,使说解变得晦涩难懂,如果补上也字,恢复成复句为释,释文就显豁了。例如:寻,绎(也)理也。(《寸部》)标,本杪(也)末也。(《木部》)以上所讲到的后两个问题涉及到校勘。古书流传过程中,不管是手抄还是刻版,都造成一些讹误。如果我们能够精心地体会《说文解字》的说解体例,自觉地订正讹误,不但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研读水平,而且可以培养我们严谨的治学精神。
《说文解字》的释义原则
《说文解字》是一部古文字字典,它按照文字学的要求解释本义,努力做到两个统一,即:形和义的统一,文字和语言的统一。所谓形义统一,是说《说文解字》全面分析了小篆的构形体系,根据字形来解释文字的本义。所谓文字和语言统一,是说《说文解字》的释义是直接从文献语言中概括出来的,是与文献语言相符合的。
古人说:许书之要,在明文字之本义而已。(江沅《说文解字注后叙》)所谓本义,指的就是体现在文字字形上的字义,它一方面反映出表彰文字初期的造字意图,另一方面又确实是在古代典籍中被使用过的词义。
小篆的字形反映的是文字的造义,古籍中的用例反映的是词的实义,在《说文解字》中二者大多是一致的,但是也有不一致的情况。
所以造成这种情况,是由于文字的造意和词的实义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尽管造意是以实义为依据的,但是它有时仅仅是实义的具体化、形象化的说明,语言中被使用的实义要概括、抽象得多。因为《说文解字》要紧密结合字形说解字义,限于体例又只能用极简单的话来训释,所以就难免迁就造意。我们在理解《说文解字》的这种训释时,只需要除去那些形象的具体因素而加以进一步的概括,就能把字的造意和词的实义一致起来。
由于拘泥于字形,《说文解字》对造义也有解释得不够确切,甚至迂曲荒谬的时候。
总的来看,尽管《说文解字》对于字义的训释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绝大多数释义是有文献语言作为根据的,是可信的。《说文解字》虽然没有自觉地在每个字下都引用书证,但是这并不是说对这些字的训释没有文献的根据。所以对字义的解释比对字形的解释可靠性要大。往往有这种情况,《说文解字》把字形解释错了,但释义并不错。
《说文解字》的语言资料只能取自周秦文献,所收的文字不过是晚周、秦皇以至汉代的字体综汇。至于甲骨文,因为出土很晚,许慎当然无从看见,就是金文也见的极少。这些都限制了他的眼界,在写作《说文解字》时遗漏和谬误之处自不能免。
我们要在读《说文解字》时坚持形义统一的原则,首先要了解、掌握小篆的构形体系及六书理论,此外还要注意学习一些古文字的知识,吸收古文字的研究成果,来补充、纠正《说文解字》。
我们要在读《说文解字》时坚持《说文解字》与文献相结合的原则,掌握古人提倡的以字考经,以经考字的训诂方法(陈焕《说文解字注跋》)。
我们要学会利用《说文解字》的材料去解决文献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更准确更深入地解释词义,这就是以字考经。
《说文解字》的构形体系
汉字发展到小篆阶段,其结构已经完全符号化了,这突出地体现在合体字上。在甲骨文中,图画性很强的会意字(唐兰称其为象意,姜亮夫称其为象事),到了小篆,或者将其拆散分别变成有音有义的构件然后重新组合,或者废弃不用另造形声字。这些字的构形特点是据事绘形,即根据词义以比形会意的方式分别造出一个个字来。这些字图画性强,符号性差;整体性强,分析性差;在字的内部,浑然一体,在字与字之间,缺乏整体的联系。这种造字方式是初级的,也是低能的。到了小篆,不仅已经完全抛弃了据事绘形的造字方式,而且对汉字体系中已经存在的这种字进行了改造。从甲骨文到小篆,这种图画性的合体字通过加强符号性,加强分析性,改造为由文字构件合成的会意字。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是对甲骨文的形体进行更彻底的改造,变会意字为形声字。沬、何、队、囿等字就属于这种情况。
汉字结构到小篆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定型化了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经过许慎的分析综合,体现在《说文解字》的分部及说解之中。我们要了解小篆字系,首先应该从《说文解字》540个部首入手、去研究、把握小篆构形的普遍规律。这540个部首三分之二以上是独体的文,也是小篆字系的文字构件,将近三分之一的部首是合体的字,可以进一步分解为若干个文字构件的。《说文解字》之所以把包括同体会意的不少合体字作为部首,是因为《说文解字》遵循文字学的原则,按字的意义来归部。
因为《说文解字》要严格贯彻文字学的原则,所以尽管有些部所统辖的字极少,甚至有些部连一个统辖字也没有,也要设立这些部首。《说文解字》全书共有36个部首没有统辖字,但是仍然在这些部首字下注明凡某之属皆从某。《说文解字》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小篆构形体系的完整。既然这些字有音有义,是最小的形体单位,并且绝大多数字曾经作为文字构件进入合体字担任形旁或声旁,那么我们就应该承认它们的构字功能。有些没有统辖字的部首字,即使只作过形声字的声旁,如燕字,也应该承认它具备潜在的作为汉字形旁的能力。有些人之所以产生没有统辖字就不应该设立部首的想法,是因为拘守于检字法的原则,不了解《说文解字》的构形体系的缘故。
《说文解字》分部从分不从合,只要形体有别,哪怕意义完全相同,也要分为不同的部首。
这个原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许慎由于拘于形体,也有分部不当的时候。也有分得过于琐碎,把小于文字构件的笔画作为部首的情况。
《说文解字》分部根据的是意义,所以在部首字下标明凡某之属皆从某,540部基本上坚持了这个原则,可是也有自乱其例的情况。
在《说文解字》的构形体系中,每个部首都有形、有音、有义,每个文字构件都有形、有音、有义,这标志着小篆字系已经发展为一个严整的、定型了的科学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篆字系中,有时小于文字构件的笔画与文字构件形体相同。例如一这个形体,作为文字构件,是数字,表示最小的正整数,读yi1。同样是一这个形体,如果并不表示最小的正整数,那么它就是小于文字构件的笔画。许慎对这两种情况基本上区分开了。试看以下说解:对于独体的象形字,许慎有时也从正字法的角度去解释字形。这仅仅是就小篆的形体而言,只要我们认真对照一下小篆的字形就不难明白许慎的用意。有的搞文字学的人,竟据此痛斥许慎缺乏起码的常识。这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我们并不是要迷信《说文解字》,只是说应该尊重前贤,尊重民族的文化遗产,使许氏说不可用亦必得其说然后驳正之(戴震《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
近年来对《说文解字》构形体系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主持完成了《说文解字》小篆字系研究,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对于形位和形位生成法的研究。所谓形位,指的是从汉字字符系统中离析出来并纳过的具有能生成新字符和区别造意功能的最小的构形功能客体。它是组构汉字的基础构件。
经过初步整理和归纳,他们得出了小篆字系的全部形位,共284个(其中成字形位284个,非字形位62个)
对《说文解字》小篆字系的研究对于我们学习《说文解字》的构形系统会有极大的帮助。
前人研究《说文解字》的成果
初读《说文解字》,要借助一本好的注释。大徐本和小徐本《说文解字》只有简单的校语或案语,对于初学者理解原著裨益不大。清人的注释当首推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当年黄侃先生指导他的弟子学习《说文解字》就是从点读段注开始的。点读完第一遍以后,还要换一套书点读第二遍(据陆宗达先生面述)。陆宗达先生指导他的研究生学习《说文解字》,仍然遵循这个传统,一入学首先用两个月时间点读一遍段注,完成之后,再用一个月时间点读第二遍,两遍段注通读之后,才开始进一步学习《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博大精深,体例繁富,文字简古。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是指点学习《说文解字》门径的最好教材。
读段注要注意几个问题。要注意的第一个问题是,看段玉裁如何校订《说文解字》传本的讹误。段氏非常擅长校书,他一方面以大小徐本《说文解字》作为底本,参阅众多古籍,对《说文解字》进行严格的校勘;另一方面又根据《说文解字》通例,以本书证本书,决定今本的是非。尽管段玉裁的校勘也有过于自信,近于武断的地方,但是总的来说,订正了《说文解字》传本的许多讹误,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原文有很大帮助。
读段注要注意的第二个问题是,看段玉裁如何阐发《说文解字》的体例。古人著书不明言凡例,但是实际上有统一看体例。段氏对于许慎著书的种种条例,写作的旨意,融会贯通,所以能够在注释中发凡起例,详加阐述。诸如此类有关《说文解字》体例的说明在段注中总计有五六十处之多,对于我们读遍《说文解字》有极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读段注要注意的第三个问题是,看段玉裁如何把《说文解字》的注释和群书的训诂贯串起来,互相阐发。《说文解字》的训释大都是根据经籍训诂而来的。书中原有例证1083条,段玉裁补充了大量的例证来推求《说文解字》的根据。段注引用的材料极广,自先秦到唐宋,几乎所有的重要的古书都涉猎到了。下面仅举两例:这种以字考经,以经考字的训诂方法,能够使《说文解字》的注释和群书的训诂相得益彰,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说文解字》,而且有助于提高我们阅读古汉语的水平。
读段注要注意的第四个问题是,看段玉裁如何疏通字义。这主要包括以下10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出本义,二是指出引申义,三是指出假借义,四是指出古今义的不同,五是辨析同义词,六是指出俗语词和方言词,七是辨析名物词,八是指出同源词,九是辨析词素义,十是指出用字的古今之变。
读段注要注意的第五个问题是,看段玉裁如何注明每个字在上古的韵部。段氏精通古音,他吸收了顾炎武、江慎修等人研究古音学的成果,分古韵为17部,著《六书音韵表》。段玉裁说:考周秦有韵之文,某声必在某部,至啧而不可乱,故视其偏旁以何字为声,而知其音在某部,易简而天下之理得也。许叔重作《说文解字》时未有反语,但云某声某声,即以为韵书可也。(《六书音韵表》二)我们对于字的古韵分部,不必一个一个地死记,只需要根据段氏提出的谐声者必同部的理论,记住声符字的归部就可以了。这个办法可以说是执简驭繁。
段注也有一些缺点,例如:校勘过于自信,有时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擅改《说文解字》;拘泥于本字,把《说文解字》的说解用字都改为本字;受材料局限,有时偏袒《说文解字》的错误。但是总的说来,暇不掩瑜,在《说文解字》的所有注释当中,段注被推为众家之冠。王念孙曾在《说文解字注序》中推许段注,认为自许慎之后,千七百年无些作矣。晚近《说文解字》名家章太炎、黄侃也非常推崇段注。陆宗达先生尊师从教,一生中通读段注达9次之多(据陆先生面述)。
学习《说文解字》除了要借助于段注外,还要注意吸收其他诸家的研究成果。与《说文解字注》同列为《说文解字》四大家的,有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的最大优点是材料丰富,经史子集无所不包,我们可以从中翻检古书中的例证。王筠的《说文句读》是作为初学者的普及读物来写作的,书中删繁举要的采用了段玉裁和桂馥两家的注释,又加上自己的心得。王筠研究《说文解字》的主要成果反映在《说文释例》中。这部书对于了解《说文解字》体例、研究词义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严格地说,并不是注释《说文解字》的著作,其写作的旨意在于阐述作者关于文字、音韵、训诂的观点。所谓说文,是疏证丁义,从字形来说,是讲象形、指明事、会意、形声。所谓通训,讲的是转注、假借。朱骏声把引申作为转注,把定义改为转注者,体不改造,引意相受,令长是也。把通假作为假借,把定义改为假借者,本无其意,依声托字,朋来是也。所谓定声,指明的是把文字按古韵分类,打乱540部,综合形声体系,共得1137个声符,归纳成为古韵18部。18部的名称取自《周易》的卦名。这部书打破了《说文解字》专讲本义模式,不仅解说文字的形体,而且通释字词的义训,阐述词义的系统,确定每个字在古音系统中的声韵地位,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好书。其他有关《说文解字》的著作还有很多。例如:专门分析《说文解字》形声字声旁系统的著作,有姚文田的《说文声系》;专门研究《说文解字》收字的著作,有郑珍的《说文佚字》;专门研究《说文解字》各种版本差异的著作,有沈涛的《说文古本考》,等等。集《说文解字》注释及研究成果之大成的,是近人丁福保于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编纂的《说文解字诂林》及《诂林补遗》。《说文解字》的最新注本,是张舜徽先生于1981年出版的《说文解字约注》。这部书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了不少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资料,对《说文解字》学有新的开拓。
最后我们讲一讲学习《说文解字》应该怎样吸收古文字学的成果。《说文解字》学与古文字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古文字学需要借助《说文解字》来考释出土古文字。学习研究《说文解字》的人需要借助古文字学的研究成果来印正和纠正《说文解字》。陆宗达先生在指导他的研究生学习《说文解字》的时候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自学古文字。他让学生多准备几部大徐本《说文解字》,其中有一部专门用来比较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字形。研究生们根据《古文字类编》(高明编,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徐中舒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1981年出版),及《甲骨文编》、《金文编》等古文字工具书,把已有定论的甲骨文、金文摹写在相应的小篆的书头或行间。如果对甲骨文金文的构形有疑问,再去查阅《甲骨文字集释》(李孝定编述))和《金文诂林补》(周法高主编)。这样做,既借助《说文解字》学习了甲骨文金文,又借助甲骨文金文促进了对《说文解字》的深入了解,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下面我们着重举例说明学习古文字学对于学习《说文解字》的帮助。
由于字形讹变或思想认识的局限,《说文解字》对相当一部分字的字形分析有错误,比如说省声字,段玉裁曾经指出:许书言省声多有可疑者,取一偏旁,不载全字,指为某字之省。(《说文解字注》哭字下说解)
利用甲骨文金文纠正《说文解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可以印证《说文解字》,加深我们对小篆字系的了解。
用出土的古文字材料纠正、印正《说文解字》的字形只是利用古文字材料的一个方面。另外还可以用卜辞、铭文以及其他出土的古文字材料为《说文解字》补充例证。
近几十年来,古文字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地下出土文物屡屡发现,往往为古文字学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新的考释对象,这一切对于《说文解字》学的发展都具有直接的或间接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学习《说文解字》时,要把眼光放得更开阔些,既不鄙薄《说文解字》,又不固守《说文解字》,要勇于并善于吸取古文字学的成果,来丰富和发展《说文解字》学。
《说文解字》(周祖谟)
中国最早的对后代影响极大的一部字典。东汉许慎著。书成于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到安帝建光元年(121),遣子许冲上之于朝。
自秦始皇焚《诗》、《书》百家语以后,在西汉时期五经立于学宫的都是用隶书所写的今文经,虽然用篆书古文所写的古文经已开始出现,但一直为今文经家所排斥,到东汉时期才盛行起来。古文经家是有本之学,今文经家不明古人造字的条例,根据隶书,随意口说荒谬不足信,所以许慎作《说文解字》一书根据前代古文,首创分析文字结构的方法和理论,一扫西汉东汉间今文谶讳的谬说。
许慎在自叙里陈述作书的旨趣说:俗儒鄙夫□其所习,蔽所希闻,不见通学,未尝□字例之条,怪旧艺,而善野言。盖非其不知而不问,人用己私,是非无正,巧说□辞使天下学者疑。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书中所收文字包括篆文(即小篆)、古文(壁中书)、籀文(大篆)、或体、俗体。文字通常是作为一个词来用的。许慎在自叙里说:仓颉之初作书,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文指的是整体象形表意的字,字指的是结体有表形表声的合体字,所以他以说文解字为书名,后代常常简称为说文。
《说文》是一部有严整体例的著作。全书以小篆为主体,分析字形结构,根据不同的偏旁,分立为514部,始于一部,终于亥部。本于五行家言,认为万物始于一,毕终于亥。凡字形偏旁或笔画接近的字都归于一部,举偏旁居一部之首。部与部排列的顺序大体以部首的笔画和形体结构是否相近为准则,笔画结构相近的就序列在一起。
许书514部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篇,故为篇。每部文字的排列主要本着3个原则:①文字在应用上的意思是属于好的、善的列在前面,属于贬义的、不好的意思的列在后面;②一部之内,属于专名词的列在前面,属于普通事物名词的列在后面。③一部之内的字,义类相近的序次在一起,以便寻检。
每一篆文之下先言义,后言形体结构,最后或说明读若某。小篆之外,如有籀文、古文异体则列其下名为重文。全书共收篆文9353字,重文1163字。古书中所使用的文字大体具备,其中既有先秦所有的字,也有汉代新产生的字,为后代考查汉字发展的历史提供极宝贵的材料。近代以来识别甲骨文、金文如果没有《说文解字》就难多了。因为有了许慎的书,所以现在得以读通大量的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许慎分析字形根据相传的六书说见六书。象形、指事由字形以见义。如说气□气也象形□,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会意、形声则分别其组合成分,如此,止也。从止从匕,匕即相比次也。又赏,赐有功也,从贝尚声。凡言从某从某或言从某某,都是会意字;凡言从某某声的都是形声字。书中也有会意兼形声的,如贫,财分少也,从贝从分,分亦声。也有言从某某省声的,如夜,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亦省声。许慎做了这些分析,对我们理解篆书的结构大有帮助,下而考察隶变也可以知道其来龙去脉,不知篆书形体,就难以明其音义。如夜之从夕从亦春□之从□从日屯声都从篆书演变成今体的。所以清代道光年间黄承吉说:不有《说文》,势必至今日举一字而不知其为何声,不知其为何义,甚至不知其属何偏旁。(《梦陔堂文集》卷二《字义起于右旁之声说》)《说文》中的训释,或因形以说义或取书传中的古训灿然具备虽为字书实际也是一部极为重要的训诂书。后代的字书都援引《说文》训释,以为典要。至于依照《说文》的偏旁分部来编排文字的,更多不可数。晋代吕忱的《字林》,梁代顾野王的《玉篇》,宋代司马光等的《类篇》,下至明代梅膺祚的《字汇》,清代张玉书等的《康熙字典》等都按偏旁部首排列文字,惟部首多寡有不同而已。直至现代所编的字典辞书也要应用部首检字的方法。由此可见《说文》一书在中国字典学史上地位之重要。
《说文》在唐代虽然传习不废,但善写篆书的不多。代宗大历年间李阳冰善于规摹李斯小篆并刊定《说文》,修正笔法,而臆说颇多。到南唐时徐铉、徐锴兄弟二人精究《说文》,徐锴作注,名为《说文解字系传》,凡40卷,详解许书,并纠正阳冰之误。南唐亡,徐铉入宋,于宋太宗雍熙初奉诏校定说文。将原书卷各分上下。《说文》传本旧有后人所加音读,互有异同,徐铉改用唐代孙□《唐韵》反切为定。经传古籍通用字有不见于《说文》的也作为新附字增入。书成奏上,由国子监雕板传布。今日所见《说文》,除《说文解字系传》外,有徐铉校定本图徐铉校本《说文解字》。徐铉本通称大徐本,徐锴本通称小徐本。两本文字的次第略有不同。大徐本有《四部丛刊》影印宋本。原本为汲古阁书,后归王昶,又归陆心源,今归日本东京静嘉堂文库。大徐宋本还有清代覆刻本以孙星衍《平津馆丛书》原刻本讹字较少。同治间番禺陈昌治覆刻孙星衍本改为一篆一行,检索最便,有中华书局影印本,并附有索引。徐锴书除《四部丛刊》影印述古堂抄本外,以清代祁□藻翻刻影宋本最善。
《说文》尚有唐写本木部残卷一卷,存字,清同治间莫友芝曾覆刻传世并加笺识案语名为《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图《仿唐写本说文解字》。原件现藏日本大阪杏雨书屋。另又有口部数字也是唐本似为日人摹本。以木部残卷而论胜于大徐本处甚多。又徐锴编有《说文解字韵谱》一书,按唐本《切韵》韵次编排《说文》文字,徐铉又按唐代李舟《切韵》改订。意旨在于取便检查,稍具训诂而已。南宋时,李焘又有《说文解字五音韵谱》,依据宋代韵书编列,始东终法。三种韵谱都有传刻本。
《说文》中保存大量古字古义,为研究古代典籍和研究古文字必读之书。清代汉学昌盛,学者对《说文》最为重视。有的校勘《说文》有的为《说文》作注有的研讨《说文》的体例以及书中的引经、读若之类,著作如林,纷然并陈,知名的不下百余种。其中最著称的有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四家。段玉裁从校勘刻本文字,考究许书体例入手,对全书详加注解,引据经传诠释许说,以许慎所加字义为字之本义,进而推衍其引申义、假借义,并定其古韵部属。考证详明,博大精深,创见极多,但也不免有武断处。
桂馥的《义证》意在证明许说,首先博引群书诂训,或数义,或十余义,依次序列,兼收详载不加案断供学者参订。然后别起,解说许书原文厘订二徐讹误资料丰富,条理秩如,极便参考。
王筠的《句读》在段、桂两家之后,就以段、桂所注和其他学者所论博观约取,取其精当处录出,而又略有增易更正,以便学者诵习。王筠又作有《说文释例》一书,专为解释许书体例而作。
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改变编排方法,以古韵十八部为纲领,同部的按不同谐声声旁分别排列,声旁相同的字顺序列在一起改换了《说文》原本的次序除解说许慎的训释以外,旁及字义的引申和假借,并且在许书原有的文字之外另附汉魏以前书中所见的字,以当补阙。
这四家的书各有特点,对文字学和训诂学都有极大的贡献。清人研究《说文》的著述极多。近代丁福保曾搜集所有关于《说文》的著述,不论卷帙多寡,汇总集为一书,名为《说文解字诂林》举一字而众注俱在极便研究。正编之外又有续编,搜罗不遗余力,琅□珠玉,巨细不遗可以说是许学渊海了。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剑奇谭2猪猪破解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