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 葡萄牙葡萄牙确立世界霸主地位了吗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观察下表,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此现象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影响是(  )年间每年平均年间每年平均西班牙、葡萄牙从美洲掠夺黄金2900公斤5500公斤西班牙、葡萄牙从美洲掠夺白银30700公斤246000公斤A. 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
冲击封建生产关系C.
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
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材料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掠夺大量金银带到欧洲,引起了欧洲的价格革命,从近代化角度看,它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解体.故B项符合;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是当时海上霸权国家,确立世界霸主地位与史实不符,故排除A;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大西洋沿岸地区成为世界市场中心,西班牙和葡萄牙处于这个中心有利位置,而不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市场中心,说法错误,故排除C;西班牙和葡萄牙掠夺的财富没有在本国转化为资本,因此也没有引发工业革命.故排除D.故选B.
为您推荐:
主要考查世界市场的形成,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本题考点:
葡萄牙 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扩张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图表材料信息的能力,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资本原始积累,并了解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迅速发展.
扫描下载二维码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葡萄牙西班牙衰落原因的研究
  摘 要:西班牙、葡萄牙在16世纪时都是世界上的大国,然而在17世纪时却都衰落了,以至最终成为欧洲的乞丐。一个帝国的兴衰是由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造成的,但笔者认为狂热的宗教信仰应是两国衰落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因而我们有必要借鉴它们的经验,吸取它们的教训,加快发展我们的国家,使我国早日成为世界上的大国屹立于世界国家民族之林。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941191.htm  关键词:西班牙;葡萄牙;衰落原因   中图分类号:K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C)-0068-01      葡萄牙、西班牙建立起了最早的殖民帝国,它们在全盛时期,实行了第一次瓜分世界的尝试,其势力范围分别往东和往西延伸,在太平洋上今天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岛屿上会合。葡萄牙先在非洲西海岸几内亚、刚果、安哥拉等地设立据点,然后又占领东非海岸的莫桑比克、索法拉、基尔瓦,并把这些据点作为西欧到东方这条航线的补给站,在亚洲则占据果阿、锡兰和中国澳门等地,在美洲则占据巴西。而西班牙则控制了除巴西之外的几乎整个中南美洲,还占领了亚洲的菲律宾等一些地方,其全盛时期占领的土地面积达到1054万平方公里。这两个国家在当时可谓是盛极一时,取得了世界的霸权了,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两国在短时期内迅速衰落了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它们衰落的原因。如下:1、两国制度较为落后。2、王朝战争耗费了大量财力和人力。3、荷兰、英国、法国的日益强大。4、宗教观念的影响。      一、葡萄牙、西班牙两国衰落原因的分析      (一)对葡萄牙、西班牙两国制度落后的分析。葡萄牙、西班牙虽然在最早形成近代民族和中央集权的国家走在了西欧其它国家的前头,但这并不代表着这两个国家在经济上和制度上是先进的,两国的封建王权都相当强大,这种王权专制制度严重摧残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国王凭借手中的权力实行重税政策,其生活奢侈腐化,为了满足自身及贵族的要求鼓励奢侈品和手工业的输入,造成金银大量外流,遏制了本国工商业的发展。由于封建势力压制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帝国的基础被严重地削弱了,工商业者和农民的地位下降了,他们的生活条件在恶化,帝国经济在衰退,因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这是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两国衰落的原因之一。   (二)对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王朝战争的分析。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统治者好高骛远,穷兵黩武,战争在西班牙中世纪史上占据着相当的份量。在16世纪的100年中,西班牙只有25年是和平时期,在17世纪的100年里更只仅有21年是和平时期,其余的时间都备受战争的困扰。虽然西班牙在战争中也取得了一些胜利,然而即使是胜利,对其国力来说也是一次较大的消耗。而葡萄牙则在与西班牙的战争中被其兼并,虽然后来得以复国,但其国力已大为削弱。以上虽然是葡西两国衰落的原因,但我们稍为用心研究两国历史就不难发现:两国所进行的许多战争都是宗教性质的,是以为宗教目的的战争,因而我们不能单单把王朝战争看作是两国衰落的最主要原因。   (三)对欧洲其它国家日益强大的分析。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荷兰、英国、法国相继崛起。荷兰在脱离西班牙统治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力迅速增强,被誉为“海上马车夫”,而英国在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后,国力也大为增强,法国经过法王路易十四的改革,中央集权得到了很大的加强,法国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使其本国的工商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些新崛起的国家自然不甘于世界被葡萄牙、西班牙两国所瓜分,为了适应其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必须占领和掠夺海外殖民地,这样就必然加剧了它们与葡西两国之间的矛盾。首先崛起的荷兰利用葡萄牙的许多殖民地是分散于各个地方的要塞、据点及港口,很容易被各个击破的弱点,便先后从葡萄牙手中取得了好望角、锡兰、印度马拉巴海岸、科罗曼德海岸及马六甲,使葡萄牙的海上霸权大为削弱了。而英国海军则在1588年击溃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有力地削弱了西班牙的海上实力,并且在后来的战争中先后夺取了西班牙重要殖民地牙买加和重要海港敦刻尔克,这一切都大大加速了葡西两国的衰落。然而我们知道事物是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葡西两国的衰落首先应该是其自身的发展,而不是欧洲其它国家的强大,因而我们不能认为这是其衰落的最主要原因。   (四)对葡萄牙、西班牙两国宗教信仰的分析。宗教信仰在促进葡西两国殖民扩张时曾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在对外扩张上处处以传播天主教为目的,因而到后期便抑制了其自身的发展。西班牙的国王,同时也是整个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因而是天主教的总首脑,为天主教国王的光环所笼罩的西班牙国王所关心的不仅是他们的权力、领土、他在欧洲的霸主地位和他所要建立的世界帝国,还很在意他作为天主教世界的主要卫道士的形象,他治下的国民的纯洁性。为了实现保卫天主教的纯洁性,西班牙国王经常同法国国王、土耳其苏丹、德国新教徒作战。用西班牙人的鲜血和财富去捍卫天主教世界。当他们全心全意投入他们为之现身的事业时,他们从不关心国内经济的命运,不仅从来没有对国内工商业农业实行过此时欧洲各国政府已广泛实行的对工商业的扶持政策,还对各行业横征暴敛.假如葡西两国宗教信仰不那么狂热的话,就不会发动那么多次没有意义的战争,从而节省下来许多财富,将会有利于发展本国经济和为资本主义提供原始积累。这样两国就不会衰落,而强大的两国即使是面对欧洲其它国家的强大,也不会如此衰落。由此可见,宗教信仰是引起两国制度落后,常年战争的最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可以说,宗教是葡萄牙、西班牙两国衰落的最主要原因。      二、综述      以上便是葡萄牙、西班牙两国衰落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出宗教问题在国家发展中是多么的重要,这也给我国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提到了借鉴作用。“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大国心态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看到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化、文明的同时,也应该更加关注世界,深入研究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遵照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加快发展我们的国家,与世界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世界新的伟大文明。当然,以上只是笔者的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还望专家指正。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R.B.沃纳姆.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三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20.   [2]赖永海.宗教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6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答案带解析】观察下表,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此现象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影响是 A.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观察下表,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此现象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影响是A.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冲击封建生产关系C.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由图表可以看出,西班牙和葡萄牙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从近代化的角度可以得出,这冲击封建生产关系,所以答案显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和葡萄牙
考点分析:
考点1: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①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②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和香料的追求;
③商业危机:(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使东西方商路受阻;
④宗教根源:基督教会要传播基督教;
⑵可能性(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⑴对世界市场形成意义: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
⑵对欧洲: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⑶对亚非美洲: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白银大量地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⑷对世界: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相关试题推荐
1936年初,国民政府规定,对农产品加工,提倡就农村或其附近发展,对一般工业应由政府实行保护和奖励的政策,对于那些地方上无力举办的大工业,应由政府、企业家一致进行。这说明国民政府采取的行动是A.实行“币制改革”
B.鼓励外资投资国内产业C.提倡国货运动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洋纱由机器生产,生产技术先进,做工精良,价格便宜,舒适感较好;而土纱由手工制作,效率低,价格高,做工粗糙,制成衣服舒适感较差,故近代“洋纱一项进口日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传统棉纺手工业逐渐失去竞争力C.中国南方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北魏初年长期战乱,人民流离失所,田地大量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在这一制度下A.农民可以自由从事工商业
B.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农民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1974年及以后,河南信阳考古发现了两批蔡国的春秋铜器和战国铁器,青铜器用于祭祀,铁器多用于农业生产。材料说明当时A.生铁铸造由蔡国独断经营
B.青铜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农业生产力有较大的提高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信阳 
俾斯麦曾这样评论国际政治原则:“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下列现代政治现象体现了这一原则的是A.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致通过重要问题
B.1961年南斯拉夫倡议成立不结盟运动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相继成立D.法国摆脱了美国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17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83
您的位置: →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17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15年春走向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第17讲 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时 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2014?黄山一模)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最早期的殖民者从美洲掠夺来大量黄金白银财富。这些黄金白银财富主要流入西班牙,这直接导致该国(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C.对华贸易占据出超有利位置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解析] 新航路开辟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冲击了封建生产关系,故D项正确;但西班牙是封建国家,掠夺的财富并未转化为资本,引发本国工业革命,而是流入工业相对发达的英国等国,国力衰落,故A、B两项错误;在当时的东西方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故C项错误。[答案] D2.(2014?济南调研)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解析] 据“向外”即可排除B、C两项,“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说的是背景,不是作用,故D项不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 A3.(201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结构[解析] 表格数据反映出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英国物价持续上涨,这是由于新航路开辟以及英国殖民扩张以来,大量金银输入,导致金银价格下跌而物价上涨,选择C项。此时英国资本主义兴起,生产迅速发展 ,需要资本的原始积累,掠夺的财富基本上都转化为急需的- 1 -资本原始积累,排除A、B两项;英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并不会影响物价,故排除D项。[答案] C4.(2014?济宁期末)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16世纪晚期,他们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战略要地都建立了武装据点”。这些武装据点的建立主要是为了(
)A.保护商业贸易C.传播天主教
B.拓展殖民地 D.掠夺工业原料[解析] 注意材料信息“欧洲商人”“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战略要地”,由此可以得出这主要是为了保护商业贸易,故A项正确;拓展殖民地也是为了经济利益,故B项错误;传播天主教与材料所述现象无关,故C项错误;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开始,推动西方国家掠夺工业原料,与材料中“16世纪”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 A5.(2014?郑州一模)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并最终获胜,夺取了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海权――贸易――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模式。英国对荷兰的胜利主要得益于当时英国(
)A.社会制度的优越C.手工业的发达
B.商业贸易的成熟 D.工业革命的成果[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战胜荷兰的原因在于其发达的手工业和强大的海军,故C项正确;双方都已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英国对荷兰没有制度优势,故A项错误;荷兰以商业立国,英国与之相比没有优势,故B项错误;英国打败荷兰时,工业革命还没有兴起,故D项错误。[答案] C6.(2014?金丽衢十二校一模)英国历史学家J?R?格林说“七年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七年战争对英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有(
)①夺取了西属美洲贩卖奴隶的专卖权②取得了对印度的完全控制③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A.①②④C.①②③
B.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 七年战争是发生在年间,而英国侵占印度的经过: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开始沦为英国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国占领,因此排除②即可,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 B- 2 -7.(2014?永州一模)1768年,英国人安东尼?培根开始从事黑人奴隶贸易。8年后,他已经赚了7.6万英镑,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这家铁厂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工业家。这一事例说明(
)A.当时英国已经建立世界殖民霸权B.殖民掠夺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C.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D.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的理解能力。“从事黑人奴隶贸易”,“赚了7.6万英镑”,体现了殖民掠夺,“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本人也成为著名的工业家”说明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的过程,故B项正确;A项中的世界殖民霸权、C项中的世界市场、D项中的工业革命都无法用材料中的事例说明,故排除。[答案] B8.(2014?东城模拟)从世界发展的角度看,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最大价值是(
)A.使人类首次进入美洲大陆B.打破了美洲与世界隔绝的状态C.发现了美洲独有的农作物D.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解析] 抓住关键词“世界发展的角度”,哥伦布发现美洲最大价值当属打破美洲与世界隔绝状态,使人类日益形成一个联系密切的整体,故正确答案选B项;A、C、D三项虽然都是发现美洲的价值之一,但与设问无关,排除此三个选项。[答案] B9.(2014?万州一模)“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约四倍??(在这场运动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材料所述的这场运动(
)A.引发了圈地运动,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B.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宗教改革C.促进了阶级关系的变动D.加剧了殖民扩张,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物价上升四倍”、“获利最大的是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新贵族和佃农”可知该运动是“价格革命”,价格革命使从事商品生产的新兴资产阶级获利,使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衰落,从而促进阶级关系的变动,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D三项与“价格革命”没有关联,故A、B、D项错误。[答案] C10.(2014?皖南八校联考)1584年,《论西方发现》一文中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 - 3 -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财富。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据此可知(
)A.殖民扩张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B.殖民扩张给英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C.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D.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解析] 从材料“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说明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殖民扩张带来就业机会,没有指出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故A项不正确。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故C项不正确。“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说明不是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故D项不正确。[答案] B11.(2014?邯郸调研)观察下表,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此现象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影响是(
)A.确立世界霸主地位C.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B.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D.引发本国工业革命[解析] 题干反映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从美洲掠夺大量的黄金与白银的历史现象,带来了价格革命,冲击了封建生产关系,符合题干的近代化要求,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近代化”要求,排除;C、D两项说法错误,西班牙与葡萄牙的早期殖民扩张并没有带来这些影响,排除。[答案] B12.(2014?临沂期中)17世纪(严格地说是年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
)A.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C.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
B.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D.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和造船业称雄[解析] B项与C项是英国,故不选。而A项“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开 - 4 -始是葡萄牙与西班牙,因而A项不对。结合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可知D项正确。[答案] D二、非选择题13.(2014?万州一模)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五代会要》卷二十六“城郭”称:“东京车马辐辏,水陆会通。时向隆平,日增繁盛。??加以坊市之中,邸店有限。工商外至,亿兆无穷。”??潘楼街一带“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伟,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娃交易,其中又按地区分别进行各类货物交易。――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3卷)材料二 “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虽说中华生命重,噬人虎口日增加。” “更有西装新少年,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七天礼拜是休期,各业停工逐队嬉;或赴教堂听讲解,满街游戏任驰驱。”“近来女伴多天足,绝少弓鞋一捻红”;“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 “听说明朝大跑马,倾城士女兴飞腾”;“衣裳时式鬟时样,短鬓笼纱窄袖装。” “英商游憩有家园,不许华人闯入门”;“华人游息辟公园,铁作围栏与栅门。” ――摘编自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注:“爱皮西地”即ABCD)材料三 伦敦,1600年人口20万,1750年,人口67.5万(占全国人口的11%)。人口的增长,相应的公共基础设施也得到发展,伦敦定期货运服务在16世纪20年代获得较大发展,伦敦还是全国的水陆交通枢纽,伦敦全国干线公路枢纽地位形成于年间,伦敦还是全国的信贷中心。当18世纪90年代拿破仑侵占阿姆斯特丹后(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成为了欧洲航运和世界融资的中心,荷兰与英国和法国之间的战争,打击了处于巅峰的阿姆斯特丹),伦敦开始取代它的位置,发展为世界货币市场中心。――摘编自马克《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开封集市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市”的变迁情况。(2)根据材料二,指出上海社会生活近代化的主要表现。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指出伦敦经济地位发生的变化及导致变化的因素。[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要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亿兆无穷”、“动即千万”、“按地区分别进行各类货物交易”,从商业规模、商品种类、商品交易三方面概括特点。第二小问结合书本知识,从时间、空间、政府管理三方面来概括“市”的变迁。第(2)问,第一小问要抓住关键信息“汽车与电车”、“报馆”、“争购舶来品”、“衣裳时式鬟”、“教堂”、 “跑马”、“公园”等,从交通工具、大众传媒、宗教传播、生活娱乐方式、服饰等方面列举表 - 5 -现。第二小问从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思想文化等方面来进行回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要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世界货币市场中心”。第二小问要首先抓住材料信息“水陆交通枢纽”、“信贷中心”、“荷兰与英国和法国之间的战争”,然后结合书本知识,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原因。[答案] (1)特点:交易数额大(商业规模较大),商品丰富,种类齐全;商品交易分类分区。情况: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普遍,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也被打破,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2)表现:城市交通工具变革,大众传媒出现(近代报馆建立),崇拜西方生活方式(西洋化),西方宗教的传播,民众娱乐方式的多元趋势(世俗化),女装时尚化等。原因:上海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口岸,较早受西方文明的冲击;近代的生产方式产生较早,西方科技的引入,新的城市社会阶层的出现,带动生活方式的变化(从经济方面来回答也可);思想文化上,新思潮的产生、思想解放运动、新式教育和大众文化传媒事业的发展;政治上,国内资产阶级改革、革命运动的推动等。(任意三点,如果学生从地理位置作答亦可)(3)变化:伦敦取代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货币市场的中心。因素:交通发达,以伦敦为中心的国内市场发展,信贷业发达;英国对外殖民扩张,拓展了海外市场,英、法、荷相互争夺,荷兰败北,使阿姆斯特丹金融地位下降。14.(2014?无锡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繁荣的经济以各种方式促进了英国的海外事业??使英国殖民者和商人胜过他们的竞争者。――[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18世纪,大英帝国已经成为一个密切协调的贸易团体:加拿大的小麦和木材,澳大利亚的羊毛,印度的棉花、黄麻和茶叶,以及西印度群岛的蔗糖,都主要是为英国市场生产的。从英国的角度看,印度正成为英国工业品的主要市场。――[英]P?J?马歇尔主编《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材料二 议会在1701年通过的“嗣位法”,在立宪君主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法案规定,威廉三世死后,王位应传给詹姆斯二世的第二个女儿安妮。??国王所作的一切决定和政府的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的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此外,法案还规定,以后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以后凡议会谴责、定罪的人,国王都不能任意赦免等。――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6 -材料三请回答:(1)17、18世纪,英国“海外事业”的“竞争者”主要是哪些国家?“竞争”结果如何?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2)依据材料二,归纳当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三则材料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并指出其对英国的共同影响。[解析] 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7、18世纪英国殖民扩张对手、结果。第(2)问,根据材料从议会权力、国王权力、司法权角度分析。第(3)问,材料三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材料一反映的是殖民扩张,为工业革命提供市场;材料二反映的是英国代议制,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保障。[答案] (1)国家:荷兰和法国。结果:英国击败荷兰和法国,确立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2)特点:议会权力高于王权(或议会掌握立法权,并通过立法对王权作具体限制);国王行使行政权但受政府大臣牵制;司法权独立于王权。(3)联系:殖民扩张与掠夺为工业革命兴起提供资金和市场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资产阶级代议制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保障。影响:促进英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7 -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17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相关文章
《》由www.zaidian.com(在点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班牙葡萄牙旅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