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英国艺术硕士申请难度考研复试难度大吗?我毕业于一所普通一本大学,面试通过的机率高吗?需要报班吗?

研究生吧-百度贴吧--研究生,开启你人生的新篇章--研究生吧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欢迎大家的到来本吧主要以研究生为话题。涵盖了研究生相关的所有方面,包括研究生学习,生活以及考研相关内容和斑块。本吧主旨就是一
感谢你与本吧的一同成长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排名:
本吧签到人数:3831
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研究生,开启你人生的新篇章
有人么?没人的话,我过会再来问!
研究生毕业了,读研时想好的毕业了能找到好工作,现在却发现那些个好单位不是经验就是后台,要不就
读研把自己读成了单身狗,我就吐槽,本以为读研究生就能在学校很容易的找个女朋友,结果发现不是那
离开家,一个人独自北上上学,感觉舍不得家人。。。唉
暑假第一次体验相亲,还是挺好玩儿。以前也排斥过,但是现在对相亲的认知改变了。一是因为自己的状
我有一个朋友,他最近看上了一个妹子,可是不知道该怎么接触,求各位多多指教。 比如这条朋友圈“吃
求告别单身
各位学长学姐帮帮忙吧
未来两年,必须一个人走
我有一个天分,就是我十分擅长将喜欢我的人推开吧。 来研吧一年有余,遇到很多人,也收到很多喜欢,
13年的战友们经过半年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在研究生阶段继续努力,个人问题是不也该提到日程了啊。
我这种low人 估计是唯一考上研四级才刚飘过的货!他们都问我你咋考过985 我也不知道
每一个爱吃煲仔饭的人都有过重或轻的强迫症。不管饭吃不吃的完、锅巴一定都要全部挖出来、不管多艰
我想想问下学长学姐们当时是怎么定的目标院校目标专业阿?18考研 不知道该问谁 感觉好迷茫
今天能查六级成绩,我发挥正常的又没过,刚刚我大姑家的姑娘读研究生的过了六级,说要考博士,说让
一群单身汪嚷着要过七夕,笑尿,有这水帖的功夫,还不如主动去勾搭,还有一周呢,足够你们找到对象
我这腿肌练的咋样
有没有哪个小伙伴放弃2018考研卖掉自己考研资料的啊????
可能坐的假机 糟心 一路都折腾 看天气 我猜肯定延机 结果真被我这个乌鸦嘴说中了 我从来没发现 我能坐
一起床就看到了学妹发的消息 感觉到了深深的恶意
考上不想去的心态,喜欢的导师不要我,?,暑假在家里呆的快废掉了。
在家呆的好无聊,你们还有多久开学啊
喜欢的辽阔,若到了冬天,白雪茫茫一片应该特别好看。(图是盗的,我是南方人)。
来互相认识一下啊
关于工作,有多少人愿意苦读数年的专业最后因为残酷的现实而选择妥协做一份跟专业八杆子打不着的工
开个贴碎碎念,如果你也想说说心情可以进来哦
一定是被量子力学虐傻了 才会觉得力学超简单,做题居然乐在其中做量子一天天在画符降妖做力学一天天
把身边的朋友都坑完了,再玩下去就要被拉黑了
请问各位前辈,我是三年制机械专硕,还没有开学。请问各位前辈,这三年大致是什么节奏?研一上课,研
为什么生活欺骗我 虽然没有和男生有过多交流,但是现在感觉就剩下自己一个人了。孤独寂寞在深夜交织
本人研究生刚毕业,就职某公司,刚上班没几天,当单位领导得知我还单身后,主动给我介绍某领导的女
第二天提高公司标准,以500以上的大型公司为目标,投递岗位目标10k-15K。结果今天沉默一天。虽然 不能太
每天自己赚钱凑学费,然后实验还不顺利,兼职,做实验,心好累,这研究生读的啊~~说句玩笑话:想找个
单身是否一定要现在脱单?想了很久,通过之前发的帖子和回复,我得出一个结论:你不优秀,任性给谁看?怪不得没人理,资本在哪里? 所以我想通了,想
微信的语音翻译,我们可以聊聊了,人家明明在喊我的名字,怎么就……
94狗女生,自从五月份和EX分手后,父母就开始托人给我物色相亲,明天见第一个相亲对象。很认真的问一
为什么闲着的时候超级想找个男朋友,一忙起来就觉得男朋友是个累赘了 说的好像有了男朋友一样
艺术设计这专业读研究生选学校的话是看专业还是看学校呢?
1研究生期间班干部怎么选,当班干部的利弊2跟导师还有同门相处要注意什么。3研究生期间师哥师姐认为
小新的女朋友没有了 竟然有点难过 明天就要走了 嗯 再见 你喜欢老子么
以后有时间就会记录自己的读研经历 看了考研吧前人的帖子,觉得还是自己有必要做一个试验品 记录自己这三年的认识,感受,学习,找工作的经历 今年已
一个破科二,暑假考了三次,第三次加油!
看了张雪峰的视频对自己影响大,但是不知道考什么专业?没有目标
化工的研究生真可怕?
和男友大学四年异地,想考上他那边的研究生结束异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吧...
发贴红色标题
签到六倍经验
兑换本吧会员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
助攻总额: 43W
贴吧热议榜
发表后自动分享本贴
使用签名档&  摘要:作者考取的是中国传媒大学的艺术硕士,电影创作方向,初试成绩398分,两门专业课120+。她毕业于2012年,工作两年后决定再次捡起学习,考取研究生。这是一位从职场上回归的考研小伙伴,关于考研的原因和目的有更清晰明确的认识。离开学校两年再次捡起学习,对于考研复试经验她有更加独到的见解,希望大家读完能有所获。
  &&&&&&&& &&&&&&&&&&&&&&
  --总分398有梦想,就去追!
  我毕业于2012年,大四考研失利之后我就去找了工作,当时觉得工作经验会比考研究生来得更有意义。但在找工作的途中发现,本科学校的局限性和自己方向的不明确,让自己很难有个理想的工作岗位。做了很多思想工作之后,发现还是想利用考研,进入一个优秀的学校,结交优秀的人,提升自己,同时开阔自己的视野,所以工作两年后,我还是走上了考研的道路。
  我本科是二本学校,专业是广播电视新闻学。工作了两年,重新又走到了考研这条道路,和周围的人担心的一样,参加工作之后考研是比之前有难度的。首先就是远离了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浮躁的心要沉静下来有难度;再次就是作为女孩,自己总担心年龄问题,而且身边的人以应届毕业生考研为多,所以心里压力比较大;最后,看到身旁同一届的朋友都开始有了稳定的工作,要继续到学校去进修,这也让我在对比之中很怀疑自己的决定。
  但是,在日查到&拟录取&的结果之后,尘埃落定,我想我总算是实现了我的目标,完成了我的梦想,也总算对自己有了交代。
  我报考的是中国传媒大学的艺术硕士,电影创作方向,初试成绩398分,两门专业课120+。
  经历过失败,再尝胜利果实,有了失败和成功的正反两种对比,让我对考研有了更多的认识。回溯过往,记录下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希望对考研路上的同行者有所帮助和鼓励。
  毕业两年,在公司的宿舍里仔细盘算大学的四年时光,以及毕业之后在北京的工作,我发现我正在与自己的轨道偏离,自己越来越不像自己,我惶恐而不得安眠。电影《蓝色大门》中,台词说&三年、五年或者更久以后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大人呢?&。转眼,我就要成为那个&大人&了。我做到了吗?我已经成为我想要变成的大人了么?我还在向着我想成为的人的道路上前进吗?
  在北京的工作生活,让我越来越接近生活的本质,褪去了许多的小女孩的天真梦幻泡影。先后两个低薪资工作之后,我开始在网上投简历,一个一直存在的问题砸向了我。我竟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没有方向,没有头绪,似乎我什么都可以做,也什么都做不了。我仔细的反省着这荒谬的场景。思来想去,有些人为什么能成功,大抵不过两条,第一选择正确,第二持久坚持。没有其他的杂七杂八的因素,就这两条。
  那么我呢?我已经不是在校学生了,沉醉于大学的风光让我久久走不出来。该是时候做个了断了。也该是时候做个决定了。2014年1月房东遭遇袭击脖子留下的伤疤令人捏把冷汗,2月14日北京国贸地铁有人掉落地铁,3月8日马航失联。意外伤害和死亡一直都盘旋在每个人的头顶,每个人都注定不会常驻人间,在离去之前有些事情我不能不做。我还是想要做电影,将自己从小的那些兴趣爱好充分的发挥出来。
  东方人研究星宿,西方人研究星座。东方人有12生肖,西方人有12星座。东方人说&道可道,非常道&,西方人说(最近看的占星书),每个人的太阳星座代表了这个人的特性,我们要滋养自己的太阳星座,因为一个人就是一个宇宙,你活的越像你自己本来的自如的样子,你就越自信,活得越精彩,反之,越背离自己的样子,则会越疯狂。其实,我看来,就是一个意思:矛盾有多样性,要按规律办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把自己过好,活好,对自己负责,才能福利他人。
  很多人说考研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考研却是一条出路。想要做电影,在没有任何门道的情况下,我也只能想到通过正经的学校从而得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了解更多的专业行情,从而走上这条路。
  我选择了中国传媒大学的艺术硕士(MFA),专业方向是电影创作。
  大学毕了业,才真正知道,高考的厉害,不同的教育,看到的则是不同的风景,不同的视野,也许就带来了不同的人生。曾经悔恨高中的不努力。曾经一直憧憬名校,憧憬那些老师在讲台上的激情昂扬,憧憬那些令人惊叹的头脑风暴。毕业之后还流连于北京的学校蹭课,听讲座。但是工作之后,很多激情都渐渐磨平了。感觉整个人都意志消沉。廖一梅在《像我这样笨拙的活着》中说,&我坚信,人应该有力量,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泥地里拔起来。&我欠自己一个中传研究生,不做这件事情,我一定后悔,我对未来的自己无法交代。
  失败的前史
  我考过了两次研。在所有的负面信息横飞的情况下,自己也觉得自己可笑,觉得有些事情是天方夜谭,有些事情是自己太天真。所谓的关系,本科名校,潜规则,泄题&&听到这些总是感到无力。
  我仔细的想了一想,这两次考试的经历。
  第一次,考试时间:2012年1月;考试方向: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电影方向。分数:317分。
  无经验,无组织,复习效果一般。2011年下半年,大四奋战中传,当时是中传开设MFA艺术硕士的第三年。当时的状态,还是在学校,过的太开心,学着学着就觉得应该放松一下,认为学艺术的人要思维活泼,要玩耍。事实证明我就是一个普通人,玩着学只适合特别聪明的人。老老实实复习才是王道。当时在学校的辅导班上课时,上英语课就听着老师讲段子,上政治课更可笑,我从头至尾都不知道红宝书是什么,因为辅导班的教材也是红色的。在学校复习,和打乱战一样的。事后回忆,觉得这样的复习状态有落榜的结局也实属应该。
  第二次,考试时间:2014年1月;考试方向:武汉大学传播学。分数:340分。
  第二次,时隔一年,当时我住在传媒大学对面的小区,并已经到北京工作。这次考试的起因是和来看望我的爸爸穿过中传校园去吃饭,时逢中传冬季高考艺考生考试,妈妈打来电话,我汇报自己在干嘛,在密密麻麻的考场分布名单前,我感慨高考那时,只报考了中传一个学校,满心就只有这一个学校,多可惜只过了初试和复试,连最后一关都没有走到,不然我的名字就在那里了,说来好笑,我感叹5年前的时光,开玩笑的说,看到这个场景真想哭啊,于是一边说就真的一边哭了起来,不知不觉走到了播音主持的系楼门口,只知道自己的渴望再也无法压制,悲伤和失望,我再也无法掩盖。
  第一次考研失败之后,我最好的朋友说,你怎么变得不自信了,我也没有细想,只是觉得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状态,一直到现在,我才发现我还是无法释怀这件事。
  第二次,妈妈让我报考武汉大学新闻系,是本省的学校,又是名校,专业也是全国排名,为此我在北京东四的大马路上和电话里的妈妈展开一场激烈的争论,挂了电话满肚子的不情愿和满脸的泪水,脑门儿上被妈妈贴了三个字&太天真&。2013年,考研对于我充满了矛盾,每次打开书,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展开激烈的思想斗争:&想考研&,&不情愿考武大&,&也许武大也是个很好的选择&&&终于到了12月,在最后的冲刺里,才在紧凑的时间里暂时抛开小孩子家的脾气,不去想任何由&考武大&而产生的联想。只可惜,上帝又给我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在咖啡馆和朋友一起刷手机看分数,看到英语成绩,简直不敢相信,这一门花钱报了班,很努力的一科可以考这么低的分,于是,在所有成绩都过线了的情况下,死在了英语手上。在把书全部卖掉之后,真的不想再考研了。
  痛定思痛
  与一个准备考研的学妹叙旧,我间歇性的想考研的病又犯了。
  我觉得我这两次考试都没有尽到力,第一次复习不到位,第二次考的不是喜欢的学校,复习也不到位。总结了前两次的经验,我还想在博一次。我甚至觉得,也幸亏我没有考上武大,也许老天就是在指引我,去追寻我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而对于那些所谓的找关系等等负面信息,在我没有努力的情况下,就把失败推给社会阴暗,也属于不负责任。
  7月,我辞去了工作,从8月开始到凯程考研集训营复习,12月27日、28日考试,之间五个月的时间,每天按时按量完成任务。每天过着重复的生活,每天早上八点到教室,一直学习到晚上11点半,感觉每天过得飞快,因为复习的很充实;同时,又觉得日子过的很慢,因为每天都是一样的,好像会永远这样过下去一样。
  考试的前一天,我特别的害怕,5个月的全情投入不知道效果究竟如何。我总感觉还有很多东西还可以继续准备,继续学习,总感觉不够。而真正到了考场,这些忧虑一扫而光,因为实打实的复习之后,看到这些题,心中就有数了。出了成绩之后,第一反应是懵,慢慢的才回过了神,反思这份成绩的原因,也肯定并鉴证了我这5个月的复习方法。很感谢我的辅导老师,给了我很多学习上的启示,让我从之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变成了有章可循的复习。
  失败经验
  正是在这一次的复习中,我越来越清楚的看到了自己当初考试落榜的原因。也正是这一次考试的结果,让我看明白了考研这件事儿。
  1、复习时间不规律。想玩的时候就去玩儿了,总觉得要劳逸结合,殊不知这是自己给自己的开脱之词。
  2、参考书太多,复习重点不突出。每一本参考书都有优势,觉得看起来都很好,都想看,所以结果就是每一本都没有看到位。反而忽略了课本的复习。
  3、没有整理出学习框架。在宏观上对学习的内容把握的不够。
  4、没有整理出背诵笔记。这里指专业课的整理方面,复习的太水。
  5、公共课的复习仅仅局限于辅导班的技巧。对于没有基础的人来说,技巧就是浮云。
  6、居然忽视真题。真题是复习的方向,研究真题才能有章可循。
  7、答题方式的忽视。很多人都是在考试的时候,才第一次真正的用笔去组织答案,而我的动作又慢,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只能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任何的章法。
  8、不踏实是最重要的原因。由于复习的很松散,导致的结果就是,自己貌似是在学习,而且看起来似乎挺努力的,但是知识并没有真正进脑子。
  成功经验
  如何做到中传MFA,390+
  在凯程,我很幸运的遇到了一个非常棒的专业课老师---别老师,她的讲课让我彻底明白了什么叫把书本吃透。也明白了之前的失败原因,其实就是学东西学的太浮,没有落地。并且也扫除了我偏信参考书的迷信。因为考试内容就在书上,而参考书也是根据书本编写的,复习的重点永远是书本,而不是参考书。参考书之所以叫参考书正是因为是参考用的,所以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把宝都押在了参考书上。所以,把这三本书仔仔细细的看好,把每句话看到脑子里去,其实就够了。
  比起其他专业要看几十本书,MFA要准备的东西就显得很简单了,所以,有什么理由不把考试的课本吃透呢?
  只有把这些基础知识掌握好,应付大题,才能够活学活用,信手捏来。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有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相关信息:
最新资料下载
2017考研热门话题
课程预告,帮学堂出品
考研帮地方站2015中传艺术硕士(MFA)第一名考研经验谈
我毕业于2012年,大四考研失利之后我就去找了工作,当时觉得工作经验会比考研究生来得更有意义。但在找工作的途中发现,本科学校的局限性和自己方向的不明确,让自己很难有个理想的工作岗位。做了很多思想工作之后,发现还是想利用考研,进入一个优秀的学校,结交优秀的人,提升自己,同时开阔自己的视野,所以工作两年后,我还是走上了考研的道路。
我本科是二本学校,专业是广播电视新闻学。工作了两年,重新又走到了考研这条道路,和周围的人担心的一样,参加工作之后考研是比之前有难度的。首先就是远离了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浮躁的心要沉静下来有难度;再次就是作为女孩,自己总担心年龄问题,而且身边的人以应届毕业生考研为多,所以心里压力比较大;最后,看到身旁同一届的朋友都开始有了稳定的工作,要继续到学校去进修,这也让我在对比之中很怀疑自己的决定。
但是,在2015年4月8日查到“拟录取”的结果之后,尘埃落定,我想我总算是实现了我的目标,完成了我的梦想,也总算对自己有了交代。
我报考的是中国传媒大学的艺术硕士,电影创作方向,初试成绩398分,两门专业课120+。
经历过失败,再尝胜利果实,有了失败和成功的正反两种对比,让我对考研有了更多的认识。回溯过往,记录下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希望对考研路上的同行者有所帮助和鼓励。
毕业两年,在公司的宿舍里仔细盘算大学的四年时光,以及毕业之后在北京的工作,我发现我正在与自己的轨道偏离,自己越来越不像自己,我惶恐而不得安眠。电影《蓝色大门》中,台词说“三年、五年或者更久以后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大人呢?”。转眼,我就要成为那个“大人”了。我做到了吗?我已经成为我想要变成的大人了么?我还在向着我想成为的人的道路上前进吗?
在北京的工作生活,让我越来越接近生活的本质,褪去了许多的小女孩的天真梦幻泡影。先后两个低薪资工作之后,我开始在网上投简历,一个一直存在的问题砸向了我。我竟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没有方向,没有头绪,似乎我什么都可以做,也什么都做不了。我仔细的反省着这荒谬的场景。思来想去,有些人为什么能成功,大抵不过两条,第一选择正确,第二持久坚持。没有其他的杂七杂八的因素,就这两条。
那么我呢?我已经不是在校学生了,沉醉于大学的风光让我久久走不出来。该是时候做个了断了。也该是时候做个决定了。2014年1月房东遭遇袭击脖子留下的伤疤令人捏把冷汗,2月14日北京国贸地铁有人掉落地铁,3月8日马航失联。意外伤害和死亡一直都盘旋在每个人的头顶,每个人都注定不会常驻人间,在离去之前有些事情我不能不做。我还是想要做电影,将自己从小的那些兴趣爱好充分的发挥出来。
东方人研究星宿,西方人研究星座。东方人有12生肖,西方人有12星座。东方人说“道可道,非常道”,西方人说(最近看的占星书),每个人的太阳星座代表了这个人的特性,我们要滋养自己的太阳星座,因为一个人就是一个宇宙,你活的越像你自己本来的自如的样子,你就越自信,活得越精彩,反之,越背离自己的样子,则会越疯狂。其实,我看来,就是一个意思:矛盾有多样性,要按规律办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把自己过好,活好,对自己负责,才能福利他人。
很多人说考研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考研却是一条出路。想要做电影,在没有任何门道的情况下,我也只能想到通过正经的学校从而得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了解更多的专业行情,从而走上这条路。
我选择了中国传媒大学的艺术硕士(MFA),专业方向是电影创作。
大学毕了业,才真正知道,高考的厉害,不同的教育,看到的则是不同的风景,不同的视野,也许就带来了不同的人生。曾经悔恨高中的不努力。曾经一直憧憬名校,憧憬那些老师在讲台上的激情昂扬,憧憬那些令人惊叹的头脑风暴。毕业之后还流连于北京的学校蹭课,听讲座。但是工作之后,很多激情都渐渐磨平了。感觉整个人都意志消沉。廖一梅在《像我这样笨拙的活着》中说,“我坚信,人应该有力量,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泥地里拔起来。”我欠自己一个中传研究生,不做这件事情,我一定后悔,我对未来的自己无法交代。
失败的前史
我考过了两次研。在所有的负面信息横飞的情况下,自己也觉得自己可笑,觉得有些事情是天方夜谭,有些事情是自己太天真。所谓的关系,本科名校,潜规则,泄题……听到这些总是感到无力。
我仔细的想了一想,这两次考试的经历。
第一次,考试时间:2012年1月;考试方向: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电影方向。分数:317分。
无经验,无组织,复习效果一般。2011年下半年,大四奋战中传,当时是中传开设MFA艺术硕士的第三年。当时的状态,还是在学校,过的太开心,学着学着就觉得应该放松一下,认为学艺术的人要思维活泼,要玩耍。事实证明我就是一个普通人,玩着学只适合特别聪明的人。老老实实复习才是王道。当时在学校的辅导班上课时,上英语课就听着老师讲段子,上政治课更可笑,我从头至尾都不知道红宝书是什么,因为辅导班的教材也是红色的。在学校复习,和打乱战一样的。事后回忆,觉得这样的复习状态有落榜的结局也实属应该。
第二次,考试时间:2014年1月;考试方向:武汉大学传播学。分数:340分。
第二次,时隔一年,当时我住在传媒大学对面的小区,并已经到北京工作。这次考试的起因是和来看望我的爸爸穿过中传校园去吃饭,时逢中传冬季高考艺考生考试,妈妈打来电话,我汇报自己在干嘛,在密密麻麻的考场分布名单前,我感慨高考那时,只报考了中传一个学校,满心就只有这一个学校,多可惜只过了初试和复试,连最后一关都没有走到,不然我的名字就在那里了,说来好笑,我感叹5年前的时光,开玩笑的说,看到这个场景真想哭啊,于是一边说就真的一边哭了起来,不知不觉走到了播音主持的系楼门口,只知道自己的渴望再也无法压制,悲伤和失望,我再也无法掩盖。
第一次考研失败之后,我最好的朋友说,你怎么变得不自信了,我也没有细想,只是觉得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状态,一直到现在,我才发现我还是无法释怀这件事。
第二次,妈妈让我报考武汉大学新闻系,是本省的学校,又是名校,专业也是全国排名,为此我在北京东四的大马路上和电话里的妈妈展开一场激烈的争论,挂了电话满肚子的不情愿和满脸的泪水,脑门儿上被妈妈贴了三个字“太天真”。2013年,考研对于我充满了矛盾,每次打开书,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展开激烈的思想斗争:“想考研”,“不情愿考武大”,“也许武大也是个很好的选择”……终于到了12月,在最后的冲刺里,才在紧凑的时间里暂时抛开小孩子家的脾气,不去想任何由“考武大”而产生的联想。只可惜,上帝又给我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在咖啡馆和朋友一起刷手机看分数,看到英语成绩,简直不敢相信,这一门花钱报了班,很努力的一科可以考这么低的分,于是,在所有成绩都过线了的情况下,死在了英语手上。在把书全部卖掉之后,真的不想再考研了。
与一个准备考研的学妹叙旧,我间歇性的想考研的病又犯了。
我觉得我这两次考试都没有尽到力,第一次复习不到位,第二次考的不是喜欢的学校,复习也不到位。总结了前两次的经验,我还想在博一次。我甚至觉得,也幸亏我没有考上武大,也许老天就是在指引我,去追寻我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而对于那些所谓的找关系等等负面信息,在我没有努力的情况下,就把失败推给社会阴暗,也属于不负责任。
7月,我辞去了工作,从8月开始到凯程考研集训营复习,12月27日、28日考试,之间五个月的时间,每天按时按量完成任务。每天过着重复的生活,每天早上八点到教室,一直学习到晚上11点半,感觉每天过得飞快,因为复习的很充实;同时,又觉得日子过的很慢,因为每天都是一样的,好像会永远这样过下去一样。
考试的前一天,我特别的害怕,5个月的全情投入不知道效果究竟如何。我总感觉还有很多东西还可以继续准备,继续学习,总感觉不够。而真正到了考场,这些忧虑一扫而光,因为实打实的复习之后,看到这些题,心中就有数了。出了成绩之后,第一反应是懵,慢慢的才回过了神,反思这份成绩的原因,也肯定并鉴证了我这5个月的复习方法。很感谢我的辅导老师,给了我很多学习上的启示,让我从之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变成了有章可循的复习。
正是在这一次的复习中,我越来越清楚的看到了自己当初考试落榜的原因。也正是这一次考试的结果,让我看明白了考研这件事儿。
1、复习时间不规律。想玩的时候就去玩儿了,总觉得要劳逸结合,殊不知这是自己给自己的开脱之词。
2、参考书太多,复习重点不突出。每一本参考书都有优势,觉得看起来都很好,都想看,所以结果就是每一本都没有看到位。反而忽略了课本的复习。
3、没有整理出学习框架。在宏观上对学习的内容把握的不够。
4、没有整理出背诵笔记。这里指专业课的整理方面,复习的太水。
5、公共课的复习仅仅局限于辅导班的技巧。对于没有基础的人来说,技巧就是浮云。
6、居然忽视真题。真题是复习的方向,研究真题才能有章可循。
7、答题方式的忽视。很多人都是在考试的时候,才第一次真正的用笔去组织答案,而我的动作又慢,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只能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任何的章法。
8、不踏实是最重要的原因。由于复习的很松散,导致的结果就是,自己貌似是在学习,而且看起来似乎挺努力的,但是知识并没有真正进脑子。
如何做到中传MFA,390+?
在凯程,我很幸运的遇到了一个非常棒的专业课老师---别老师,她的讲课让我彻底明白了什么叫把书本吃透。也明白了之前的失败原因,其实就是学东西学的太浮,没有落地。并且也扫除了我偏信参考书的迷信。因为考试内容就在书上,而参考书也是根据书本编写的,复习的重点永远是书本,而不是参考书。参考书之所以叫参考书正是因为是参考用的,所以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把宝都押在了参考书上。所以,把这三本书仔仔细细的看好,把每句话看到脑子里去,其实就够了。
比起其他专业要看几十本书,MFA要准备的东西就显得很简单了,所以,有什么理由不把考试的课本吃透呢?
只有把这些基础知识掌握好,应付大题,才能够活学活用,信手捏来。
专业一--------艺术基础(120分)
一、专业课考试书目:
1、《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
2、《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
这两本书,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是考试的重点,而王宏建的《艺术概论》也要&&&&&看,可以把重要的内容整理成专题来复习。
二、专业课学习方法:
1、框架图。学习专业课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对知识的宏观概念,在看完一遍书之后,我用很多张大纸将书上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每一张纸就是一个章节的内容,然后,再用一张纸把整本书的全部内容大致画出来。
好处:条理清晰,逻辑清楚,并且可以根据历年真题将考点标画出来,哪一章是重点,哪一章没有考过,一目了然。
2、真题考点分布。比起看参考书,自己去摸索真题的方向,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整合能力。将历年真题在各个章节的分布标出,自己可以对考试的情况做出判断。哪些是常考考点,而哪些是考试的新方向。
3、整理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的笔记。彭书的条理很清晰,而当中有很多例子和名言,以及一些很经典的语句,这些内容还需要自己再次的进行整理。每一个知识点之下的案例是什么,名人名言是什么,经典的语句是什么,把它们剥离开来。只有不嫌麻烦把这些案例和名言,以及经典语句剥离开来,把整个书走一遍,才能真正的把书给读透。
4、&专题整理。根据历年真题,将重点章节,或者有可能的新考点、名词拉出来,根据课本的内容,以及参考书,和自己查阅的信息,整合成答案。&&&&
5、反复背笔记。文科的学习方法就是背书,为了实现背书的效率,前期的笔记一定要整理的够详细,够具体,而且够重点,只有这样,之后的背书才能依循自己的笔记反复记忆有效的内容。&&
6、补充一些参考书中的名词、大题。
专业二--------艺术综合(128分)
一、专业课考试书目
1、《艺术学基础》,王次炤,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二、专业课学习方法:
1、框架图。
2、真题考点分布。
3、将书中的单一考点拆分。王次炤的书直接背太容易忘记,建议将每个考点拆分成不同的类别,并且相互比较的来背,会加快背书的效率和准确度。&
4、补充名词和大题。&
专业课大题技巧
1、布局:专业一和专业二都要考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十六开一面,一面只答两道名词解释,或者根据题目数量进行其他的排列,名词解释最好不要跨页。大题也尽量把十六开的一面答满,不要跨页。这样看起来更加美观。
2、答题方式:每道名词解释和大题之下要罗列小点,切忌把字堆在一起,没有逻辑。所以背书的时候,也要按照不同的小点来记忆,这样记忆的也更准确。并且老师批阅试卷时一目了然。
3、模拟考试:凯程培训班在临考前组织了两次模拟考试,别老师特别提醒我,要关注自己的答题时间的规划,而不要纠结于自己会哪道题。在模拟考试的时候,才真正知道了考试时间该如何安排。因为不是自己规划好了时间,自己就能按计划完成的,所以只有进行了模拟,才能切身体会到,自己写字的速度和思考的速度,并且对答题的想法也会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和调整。
公共课-------英语(81分)
之前两次英语都考的很差,一次是50分,另一次居然连50分都没有。4级和六级都过了的我,英语底子还是太不稳定了。
由于MFA考的是英语二,其实考高分还是很有希望的。
英语高分做好两件事:
1、研究英语一历年阅读真题。我选择的是新东方出的历年真题解析。之前我报过新东方英语,觉得老师都好会讲呀,各种技巧。但是考试成绩很不理想。而这一次,凯程的英语孙浩老师不再讲怎么看选项就选出正确答案,怎么定位答案的位置。而是实实在在的把每一篇真题当做课文在讲授,每一个重点单词,每一个长难句的翻译,以及段落之间的逻辑,都在一篇一篇课文的积累中,默默让我把英语打牢了基础。如果没有时间背单词,那就不要背单词书了。有了阅读真题,单词、长难句等等一切都不用担心了。学好了阅读真题,一切就都有了。精读,这也是我第三次考研,英语能够有极大提高的核心因素。
其次,我严格按照凯程老师的要求,将8年的阅读真题翻译成了中文,30多篇的翻译练习,加上每天早上朗读,并且尝试背诵,加强了对英语的感觉。
最后,我也尝试过做一些练习题,但是我时间安排不过来,后来就放弃了,因为每一篇练习题,必须要认真研究才能消化吸收。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还是请把时间让给阅读真题。
2、背作文范文。研究真题的时间很长,每两天一篇,一周只能做完一年的真题,加上中间一些时间的调整,我花了2个多月才完成。到了最后的时间,真题还是不能放。要反复的读和背,做练习题一定是在其后。我选择的是《王江涛考研-英语满分范文背诵》,反复的背了大小作文各10篇。同时,凯程的老师每周布置作文练习,并且进行一对一详细的辅导,让我不再畏惧写作。
公共课-------政治(69分)
我感觉似乎周围的考研同盟的政治分数都在65--75之间,我这样的发挥算是比较正常吧。
政治考到稳定的分数做好两件事:
1、看好政治大纲解析。凯程非常注重基础,在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基础知识串讲之后,自己通过看书,结合老师的讲课,整理出了笔记。虽然很多人看风中劲草,但我的感受是,那些东西是别人的,自己整理的东西才是自己的。第一遍一定要自己整理,如果偷了这个懒,看风中劲草的作用其实不大,因为自己的基础没有打牢。
2、考前背预测大题。在考前会出很多各式各样的预测题,我选择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将大题背了很多遍一直到考试前一天晚上。因为之前背书归背书,答题方面还是要通过看预测题的答案来领悟。
我是一个想法特别多的人,所以很不会考试,很不会复习,因为思维太发散了。我很感激凯程培训班,因为其一直灌输的理念很好,就是要打好基础,不要搞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不要什么打鸡血,拜神仙,就把书看好了,一切就都有了。第一次考研的时候我特别相信《秘密》和《遇见未知的自己》里说的吸引力法则,但是我发现,这些东西都太虚了,你真正想要的东西,要靠自己每一份具体的付出。在凯程集训营的日子里,我每天日复一日早8点到晚11点,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没有完成不了的事儿。要做的就是“Just&do&it!”
方法得当,老师可以给。
持续坚持,要靠自己。
方法得当,持续坚持,你所想做的一切事情都能成功。
最后,我很庆幸我能进入凯程培训班,感谢这些启发了我的老师们,特别是专业课老师别老师,和特别耐心的班主任王q老师,以及一路走来的考研同伴,我很感激我的父母、家人一直对我的支持让我完成了我的梦想,同时朋友们也更是在我这个潦倒的毕业青年面前伸出了援手,一份小小的成绩里有太多的人参与,我都满怀感恩。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暑期集训,半年集训,百日冲刺集训
全日制高三式封闭集训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传考研复试被刷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