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语文文字网问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语文阅读答案_文档库
文档库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语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语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进入了人类的文明时代。终于有一天,人们在昔日的死火山口发现了一个奇迹,一个生命史上的奇迹——幽暗的峡谷里竟然柞木苍郁,松树成林。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只因为它集于井底一般的深谷之中,而又黑森森不见阳光,有人便为它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叫做地下森林。
如果它早已变成漂亮的小湖,奇丽的深潭,也许早就免除了这“地下”的一切艰辛。但是它不愿意。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爱生命竞爱得那样热烈真挚。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了光明的天顶,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荣光。1.概括选文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为什么给它起了一个“地下森林”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画线的句子中“几万年的代价”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在文尾说:“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作者到底得到了怎样的启迪呢?请你用一些名言警句说一说吧。(能用自己的话来讲就更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描写幽谷里树木突破黑暗和冰冷的封杀,发芽生长并蔚然成林。2.因为它长于井底一般的深谷之中,又黑森森的不见阳光。3.“几万年的代价”是指:(1)指明时间之长;(2)在漫长的岁月里,生命陷于困顿以至窒息,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称为“代价”。(意对即可)4.示例:置之死地而后生。只要忍耐和努力,艰难终究会过去,成功也终究会到来。
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答案不唯一)
Word文档免费下载: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一) 绍兴的沈园,是南宋诗人陆游写《钗头风》的地方。当年著名的林园,其中一部分已经辟为“陆游纪念室”。 (二) 《钗头凤》的...江苏省
年 9 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2012 年江苏卷)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邮差...简答题 语文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老人与海》(故事梗概) ...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1)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推动...(6 分) 2015 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 分) 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 车菜回来。车子...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落花枝头 谢大光 ①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简答题 语文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从演出区泻出《天鹅湖》最后一景的乐曲,王子与白天鹅的爱情即将冲破恶魔的阻挠而终于圆满。妙龄女郎望着...2016潍坊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潍坊2016年四月高考适应性训练试题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庄重...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4 20:47
查看: 7024
本帖最后由 千千mm 于
15:46 编辑
13:21 上传
大家好,我是学而思网校的高中语文老师吕晶莹
2014已经悄然远去,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身边有哪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语文错误呢?
其中又有哪些错误是生活之中常出现,同时也是高中语文试卷上的常客呢?
在视频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视频适合在电脑端观看)
二楼开始是视频的文字版,大家有任何语文学习上的问题、心得、方法欢迎回帖交流~~~
~~~~~~~~~~~~~~~~~~~~~~~~~~~~~~~~~~~~~~~~~~~~~~~~~~~·
晶莹老师介绍& && & & && && && &
晶莹老师联系方式: 邮箱
jingying@;家长帮群组:515294(晶莹老师讲语文 )
晶莹语文公开课
优质作文素材分享——“职业病人”的精彩人生
高一语文学习方法——
高二语文学习方法——
15:21 上传
了解老师更多信息,进入个人详情页:跟着晶莹老师学知识,猛击这里:
内什么,我懂你
金币 + 90&
不同省份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全国一共18张高考语文试卷 2014年只有12张试卷考察了字音题,字形题的数量与此类似
高考中考察的语文知识,主要分为两类:
1是识记类的,认识并记住即可,像字音字形成语都算是这一类
2是技能类的,阅读、作文、病句都算作这一类
病句题对考生的与语法知识、语感要求较高,绝大多数省份都会进行考察
在未来的高考中,识记类知识考察的比重会越来越低,比如北京2015年的高考中可能会取消这一 ...
湖南卷整体难度一般,在语言表达处有选做题目,但是难度不大。
在备考上有2个建议,1是在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上,2014年第一次从现代散文或外国小说变为当代散文,以后可以加大这种体裁的阅读训练;
2是文言文阅读的文本和题目设置,特别是虚词题的难度和前几年相比略有提高,建议在备考中加强文言文阅读的训练;
病句、字音、字形等题目的考察,没有什么大的特点,按部就班复习即可。
这种语意重复类的错误在各地的高考试卷中经常会出现
欢迎XXX领导到我校莅临指导工作——“莅临”=“到某地”,与“到”重复。
昨天是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截止日期”就是“最后一天”
视频中讲解了近几年的几道题目,供参考。
认证:学而思网校高考语文主讲教师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4 20:48
本帖最后由 千千mm 于
14:41 编辑
视频文字稿1
23:33 上传
& && & 各位同学好,我是学而思网校的高中语文老师吕晶莹。
& && & 今天呢,和大家分享一下在2014年我们在生活当中常见的一些语文错误。首先呢,咱们从最近的事儿开始说
先看这张图,有一位动员她被称为“九球天后”这“九球”什么意思啊?是台球当中的一种花式打法。有人就送她一部书法作品就是这四个字。大家看图,“玖球天後“。那么接下来问问大家,这四个字中有没有错误?有!那么,不单有一个错误,而是有两个错误。问题在哪?就在一前一后,一个“玖”一个“後”都出现了问题。那“玖”怎么错了,是九的繁体字吗?我们看汉字中的数字
一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那么对应的这么一组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萬
23:33 上传
& && &&&这是叫什么?这是繁体吗?这不是啊,这个叫做汉字中数字的大写形式。那这个大写形式什么时候用?咱们在金融,账目这些时候才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这个非常简单,咱们相声里说,一文钱一个的元宵加一竖变十个,加一撇变千个了。如果是大写的这个形式就不能够做篡改啦。那么繁体字就只能用在金融的场合,那么用在书法的场合大家觉得合适吗?那么肯定不合适。
这“玖”,错得还少点。这“後”错的就更多了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4 20:49
本帖最后由 千千mm 于
14:41 编辑
视频文字稿2
23:36 上传
& && &&&有一位著名的台湾女演员,被称为“影后”,有人送了她一幅书法作品,“影后的“后”是哪个“后”?咱们写简体字的话你写哪个?咱们写这个“后”对吧!那么在书法作品当中,是不是写成这个“後”?
& && &&&首先确定“后”确实有繁体字。是哪个?就是这个“後”。但是这个“後”表示什么意思?表示的是和“前”相对的一个方位上的名词。
那么在古代也有这个“后”,凡是和帝王有关的,和皇族有关的,从后羿射日开始和王族有关,什么“皇后”“王后”~都是这个“后”。后来有了简化字就把这个“後”的意思也加入到这个“后”里面了。所以现在写的都写这个“后”。
& && &&&我们使用的时候,要根据意思来区分,如果表达的是和“皇后”“王后”有关的还用这个“后”,那么如果表达的和“前”相对的一个方向性的名词我们用这个“後”。那么既然你知道了这个,我们看一下“影后”应该用哪个?是和“前”相对吗?不是,用的是这个“后”,所以写的时候呢,也要写这个“后”。这个是由于对简化字的历史不了解造成的错误。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4 20:54
本帖最后由 千千mm 于
14:46 编辑
视频文字稿6
23:44 上传
& && &&&那么接下来的另一个,还是在新闻报道中见到的。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的网站有这么一条新闻,叫做《智利前总统日前访问印尼时表示可以利用APEC来推动国际间多边经济事物发展日程》这个句子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语文错误,大家发现了吗?是哪个?来推动国际间多边经济事务发展日程,这“国际间”三个字只要他们在一块出现肯定是错的。但是,他们出现的频率还挺高的。
23:45 上传
& && &这些都是网上找的新闻,《中国开展国际间税收情报交换提升反避税水平》像《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在国际间港口合作》《愿阿中两国关系成为国际间积极与建设性合作的永久典范》错在哪儿?
& && &“国际”就是“国家之间”的意思,那么“国际间”成了什么?你直译的话就是“国家之间之间”,这就是语意重复。咱们高考当中的语病题语意重复类。& && &这种错误,在新闻当中还有很多
23:45 上传
& &&&《镇江交通公路检测中心做好2015年报刊杂志征订工作》《共青团为困难群众等订报刊杂志送文化大餐》这样的表达我们的新闻当中见得特别多,也非常的熟悉了,但是这也属于错误的表达,和“国际间”一样。错在哪儿?这“报刊杂志”直译就是“报纸杂志再杂志”,这又是一个重复。所以,在你高考当中或生活当中看到一个新闻说“报刊杂志”其他的都不用看了,这肯定是错的。
23:45 上传
& && &再往下看,像这个《亚洲女飞人凯旋而归》,《导游凯旋而归》《报告会议代表团凯旋而归》。我们见过很多“凯旋而归”。但实际上,只要出现“凯旋而归”四个字,这个句子就有问题,为什么呀?“凯旋而归””凯旋”什么意思?就是”胜利归来”的意思。所以”凯旋而归”就是”胜利归来再归来”。这又属于语意重复。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4 20:55
本帖最后由 千千mm 于
14:46 编辑
视频文字稿7
23:47 上传
& && &往下看,还是在新闻当中出现的另一种错误,看这几个新闻它有什么特点?《中国打击监狱腐败800多“逍遥狱外”者重新收监》《云南文山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60余万人受灾》《主媒体中心只有40几个志愿者,韩国人没把亚运会当回事》《马云曾应征30几个工作没一个被录取》
& && &问题出在哪?这有什么共同点?他们都有数字,是汉字的数字还是阿拉伯数字?它们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后都有一个字,表示虚指。像“余””多”还有”几”。
& && &一个阿拉伯数字加上一个表示虚指的汉字词,这种表达在汉语当中是错的。
& && &那么如果表示虚指前面只能用汉字的数字“八百多”, “六十余万人”,“四十几个”“三十几个”
& && &有同学问,我也在新闻中看到过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什么时候用啊?咱们来看下面的新闻
23:48 上传
& & 《柬埔寨村庄212人感人了艾滋病》是感“染”又写错了,这不是随便一个小网站找的,这是“新浪新闻中心”找的,而且转自“新华网”还有错字,我们要质疑一下它的权威了。
& && &看后面这个《新疆6名暴徒袭警致10人遇难》《17名责任人被处分》《盘点31名省级纪委书记22位为空降,5名女性》这些都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的。
& && &和前边相比,前边这个表示的是一个虚指,后面这个相对而言它表示的是一个确切的数字。所以记住了,阿拉伯数字这个时候只能表示一个确切的数字,凡是有任何虚指“大约”、“也许”、“等”这个时候都只能用汉语的数字。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4 20:57
本帖最后由 千千mm 于
14:48 编辑
视频文字稿8
还是在新闻当中会出现的错误:
23:49 上传
& && &《国际旅游小姐黄陂,贵州姑娘折桂冠湖北女孩获季军》《英评出评出全国50大性感女星,艾玛·奥森折桂冠》这里用阿拉伯数字对吗?对的,不是说大概50个,而是说确切的只有50个。再有一个《李建义:无冕之王折桂冠》& && &新闻当中我们都见到一种说法叫做“折桂冠”什么意思啊?”得第一””成功”的意思。但是它和”国际间””报刊杂志”只要这三个字一块出现,肯定是错的。
& && &错在哪了?“折桂冠”怎么错了?这其实是一个混用,两个用法两个典故混在了一起,一个中国的一个外国的。
23:49 上传
& && &首先,咱们中国有一个典故叫“折桂”。晋武帝,他手下有一个大臣,叫郄诜。有一天晋武帝问他:“卿自以为何如?”你觉得你自己怎么样?& && &他是这么回答的:“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致,昆山之片玉。” “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我们都知道晋代是九品中正制,隋朝出现了科举,到了唐朝科举开始兴盛起来。要是考中了科举,金榜题名,就叫做“蟾宫折桂”。为什么是“蟾宫”?,这桂树是吴刚在月亮上的广寒宫砍的,广寒宫又叫“蟾宫”,所以叫蟾宫折桂”& && &后来,科举制度没了。金榜题名也不再是指仅仅考上清华北大。取得很大的成就很高的荣誉或者体育比赛中获得冠军,参加各种考试取得较好的名次,都可以说成“折桂”& && &此外,还有一个“桂冠”这个和中国就没什么太大关系,这个出自罗马诗人奥维罗的《变形记》。
23:49 上传
23:49 上传
& && &有这么几个人物:众神之王宙斯,他儿子太阳神阿波罗,成天拿个小剑的小天使,丘比特。河神的女儿达芙妮。什么情况呢?这个阿波罗看到了一个小小的丘比特拿把剑在那儿玩儿,就问:你有什么本事啊?整天玩儿吗?丘比特急了,射出了两支剑,第一支剑射给了阿波罗,让他疯狂地爱上一个女人,然后第二只箭射给了达芙妮,让她一辈子铁石心肠不会爱上任何人,达芙妮被追到了河边,跟他爸爸说:爸爸你帮帮我吧!她就变成了一棵月桂树。
& && &后来阿波罗就把这棵树封为了他的圣树。那么每年他挑选出全希腊最优秀的诗人赐予他们桂枝做的花冠以示荣耀,也赐予一切有成就的人,于是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桂冠,月桂树的花冠,是作为胜利的象征,赋予那些冠军或者杰出的人物。
& && &那个“桂冠”怎么用?说的时候都是“给桂冠”“送桂冠”“戴桂冠”吗?这四个用法都不对,怎么用啊?& && &“荣膺桂冠”表示获得了最高的荣誉,要注意的是“膺”要和一个字区分开来。哪个字?“赝”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4 21:17
本帖最后由 千千mm 于
14:53 编辑
视频文字稿 17
00:00 上传
& && &前些日子互联网上又开始说这个事儿,新闻联播又出错了——这个代表委员议国是,这个习近平与少数民族界委员共商国是, 应该是“国事”啊!怎么能出现如此重大的错误呢?这种新闻,我们看到了,要用利用手头的工具查一下,就知道孰对孰错了。
& && &“国事”——国家的一切事物,和国家有关的事儿都可以用,国内的,国外的,“国事访问”等等
& && &“国是”——它不是错了,它说的是国家当中特别重要的,重大方针政策那种国事。
& && &&&所以,“习近平与少数民族界委员共商国是”对不对?是正确的。
& && &&&所以我们在看到某些对媒体的质疑,对权威质疑说又出现了什么错误的时候还是需要一种理性的判断力,需要一种逻辑分析能力,运用通过我们的理性思维来找到最终的答案。
& && &&&好啦,我们今天就到这里啦,2015年底晶莹还会做类似的盘点。最后介绍一下我自己,学而思网校的高中语文老师吕晶莹,这是我的邮箱,欢迎多交流!祝大家2015年一切顺利,心想事成,谢谢大家!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4 20:50
本帖最后由 千千mm 于
14:42 编辑
视频文字稿3
23:39 上传
& &&&这样的错误还有很多,我们来看这么一幅书法作品,大家先看看这是哪首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咱很熟,小学时就学过了。杜甫的《绝句》,那么这幅作品当中有一个错在哪儿?大家看看在哪?
& &&&在后面,这个“裏”字,“万里”表示的是一个单位,那么这个“里”字它的繁体字确实是这个“裏”,但是只有当表示和“外”相对的时候,它才用这个裏。那么表示单位长度的时候用哪个?就用现在我所写的这个“里”。所以呢,古代有这个简化字以后只有这个。那么,如果你要是把它回复成繁体字你要根据它的意思,像在这首诗当中,“万里船”,用哪个?用的是和单位相关的这个“里”。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4 20:51
本帖最后由 千千mm 于
14:43 编辑
视频文字稿4
23:43 上传
& & 这些是咱们常见的一些语文错误,在2014年的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当中也出现了类似的错误。这电视剧是这个,可能有很多同学都看过。这是《红高粱》,周迅主演的。
& & 在这里有一个对联:
三径寒松寒露泣
剧组为了还原历史真实,把它变成了繁体字。就成了这样叫做:
三徑寒鬆寒露泣
& && &&&有没有错误?有一个错误。首先看哪个变了?这个“徑”有问题吗?没问题,就这么写。还有一个变繁体的是哪个?是“鬆”,这个鬆表示的是“寒松”,“松”是“松树”的“松”。那么“松树”的“松”变成繁体是哪个?这个也念song。意思不一样,这个“松”表示“松树”的时候,它的简体繁体都是“松“。就一种用法。这个“鬆”是它的繁体字,但它表达的是和“紧“相对的。 放开、解开,这个时候才用这个“鬆”了,所以有没有“鬆树”这样一种表达。
& && &&&这和前边讲的“裏”和“後”是一样的。在古代有两个字,但是在现代把两个字的意思加在了一个字的上面。所以我们在还原到古代的语境的情况下,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来使用不同的字。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4 20:53
本帖最后由 千千mm 于
14:44 编辑
视频文字稿5
23:43 上传
& & 这就是我们2014常见的一个语文错误。实际上我们的生活当中还会遇到很多,有一本杂志做了一个总结,这本杂志就叫做《咬文嚼字》。这是业内非常有名的一本语文杂志。每年在年底的时候都会对当年大家常见错误进行总结。那么此外他还会对一些名作家、个知名的博主他们的作品进行文史知识和语文知识的挑错。每年春晚之后他们还专门发文,说今年春晚错了多少多少多少。在社会上的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 & 《咬文嚼字》杂志他的影响力蔓延到了高考当中,首先前几年推出了一个东西叫做“中国人最常见的100个错字”。那么这“100个错字”是经常出现在高考语文字形题当中的。杂志本身的事例还出现在材料作文里。
23:43 上传
& && &2013年的山东卷。材料作文,讲的就是和这个杂志挑错相关。“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的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方法。”材料作文,讲的就是我们对待错误的态度。
& && &抛开这篇文章不看呢,《咬文嚼字》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像前几年“神舟六号”应该是这个“舟”,很多媒体都写成这个“州” 在他们报道之后,这种错误就很少见到了。
& && &刚刚咱们讲的“松”呢是2014年十大语文错误的一个。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4 21:04
本帖最后由 千千mm 于
14:49 编辑
视频文字稿9
23:53 上传
& &&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发布,其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标志着“单独二孩”政策将正式实施。& && &
& && &没问题,两个孩子所以叫做“单独二孩”。媒体在报道的时候,说成“单独二胎”那么实际上“二孩”和“二胎”概念是不一样的。“二孩”什么意思啊?第一胎如果是双胞胎,第二胎还能不能生?不能生了。我只给你生两个孩子的权利。& & “单独二胎”呢?如果你头胎是双胞套,还有一次生育权。说“单独二胎”不够严谨。
& && &有同学也说,头胎生单胞胎,那二胎生双胞胎、三胞胎、四胞胎怎么办?这就不可控了。& && &最严谨的说法应该叫“单独二孩”,头胎是双胞胎后面不能生了。头胎是单胞胎还有一次生育权。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4 21:05
本帖最后由 千千mm 于
14:49 编辑
视频文字稿10
23:52 上传
& && &那么接下来再讲几个它可能本身不是错的,只不过它放错了位置或者搭配出现了问题。
& && &去年也是多灾多难的一年,有很多次空难。比如这些新闻:& && &《亚航客机最后通讯记录公布发请求未获及时回复》& && &《MH370完整通讯记录曝光》
& && &还有一个新闻
23:52 上传
& && &《马来西亚将整理MH370通信数据》
& && & “通讯” “通信”这两有什么区别?其实应该是通信的信,特指用电波、光波等传送语言、文字、图像等信息,一切面对面以外的交流,像打电话、聊QQ、发微信都叫“通信”。大家可能会考“通信工程”专业,“通信”这个是正规的用法。
& && &那么“通讯”是什么?这是以前的用法,后来06年就有关部门把它给否定了,说只能用“通讯”了。
& && &现在“通讯”只能表示一种新闻体裁。比如“新华社今天发表长篇通讯文章……“
& && &以前部队有“通讯员”“ 通讯班”,“通讯连”之类的。现在没有了,现在只要是和传递、电波相关的都是“通信”两个字。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或者说是由于时代的更替、时间的发展所造成的一些误用。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4 21:08
本帖最后由 千千mm 于
14:50 编辑
视频文字稿11
23:54 上传
中央有一个部门叫“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他们会到地方上看一看,做一些工作。
& && &他们到各地的时候,有的报道就说他们“入住”到各地,这就错了。应该是这个“驻“,为什么?这不仅仅表示人到那在那里住着,而表示的是和工作相关。这个小组他们是光到那儿住这还是主要为了做工作?是主要为执行公务而住在那儿,所以用”驻”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4 21:09
本帖最后由 千千mm 于
14:50 编辑
视频文字稿12
23:55 上传
23:55 上传
& && &接着往下看。2014年是娱乐圈非常动荡的一年,很多明星……就不说名字了,他们都涉毒,有关部门进行了拘留和逮捕。报道的时候媒体就把“拘留”和“逮捕”词弄错了。
& && &当公安机关发现他们有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拘留”。“拘留”在法律上分为三种:“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和“司法拘留”。
& && &“司法拘留”是法院干的,不是公安机关干的,咱们不说了。
& && &“刑事拘留”什么意思?觉得这个人有事把他叫过来暂时扣押。
& && &还有一种“行政拘留”只是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把他关在那儿进行一种处罚。
& && &发现他有问题把他先带过来拘留,拘留以后发现这个人确实有问题这个时候才进行逮捕了,所以哪个在前面?“拘留”在前面,“逮捕”在“拘留”之后。
& && & 涉毒新闻出来,媒体就说房祖名被“逮捕”了,这在法律上是错的,还没“拘留”和“调查”怎么逮捕?
“拘留”和“调查”,和“国际间”不一样,单独放在那儿都是对的,只是用错了地方。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4 21:10
本帖最后由 千千mm 于
14:51 编辑
视频文字稿13
23:56 上传
& && &接着看其他的错误。两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报纸杂志上,像“人大”“政协”这些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然后和他们相关的“提案”“议案”也会出现。& && &
& && &那么有些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就把它们弄混了。这咱们也不展开讲了。总之,“提案”是政协委员提出的,“议案”是人大代表提出的。如果通过了,这个议案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反正也是咱们知道就行了。这咬文嚼字杂志啊,纠的有一些错误,在我看来在语言学上意义不是很大。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4 21:12
本帖最后由 千千mm 于
14:51 编辑
视频文字稿14
23:57 上传
& && && &我们继续看,另一个错误“墓志铭”和“碑文”,在清明报道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两个词,哪位先烈的墓志铭,或者说历史上最有名的墓志铭是什么?
& && &但实际上如果他们去墓地,看到的那个牌子上写的东西,不是墓志铭,写的是什么?谁?生卒年月?子嗣是谁?有的时候也刻有他的生平事迹,近现代有的写“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
& && &凡是出现在石碑上的他都叫碑文,那这墓志铭是什么呢?分两种,一种是“志“一种“铭”,它其实是表示悼念心情的一种文学体裁。& && &“志“,用散文写的。“铭”用韵文写的。中国古代就这两种文体,散文和韵文。散文就是没有押韵、韵脚的,韵文就是有押韵,有韵脚的,还有对仗等等不展开讲了,那么不管用什么形式,他写的都是一篇文章,所以墓志铭就两个去处,第一个是把它刻在石头上和死者一起埋了,第二个呢,是作者觉得写的真好啊!然后把它结集出版。所以咱们去墓地,不可能在那看到墓志铭,看到的都是这碑文。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应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