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教师心理健康培训总结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和推动者,教师心理健康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其价值超越了教师的知识本身。教师的人格与心理健康比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更为重要,教师不仅在对学生传授知识,更是在塑造人格。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可以通过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管理工作来实现,而且教师自身的人格特点和心理健康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也会对学生产生的深刻、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还直接影响到教师自身的身体健康、生活、工作、及家庭幸福。
一、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力
  1.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心理状况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学力量,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兴趣、动机、情绪、意志、性格等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对工作充满热情,对教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仅使他们能主动地接近和了解学生,研究教学规律,而且能通过各种途径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轻松愉快的心境,可以让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想象力明显提高;相反,如果教师表现出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或暴躁易怒等不良的心态,就会使课堂心理气氛紧张,使学生感到压抑,思维活动受束缚。此外,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作用,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愉快地向教师学习,甚至把教师作为祟拜偶像藏在自己心灵的深处。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2.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心理健康不仅能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产生直接的、积极的影响,而且有助于教师形成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一方面,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摹仿的榜样,教师心态良好,意志坚强,有进取心、同情心、创造力,人际关系协调,人格完善,能迅速调节不良情绪,就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以自身健全的人格力量和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反之,人格不完善、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常常是赏罚无度,喜怒无常,冷漠粗暴,很容易引起学生情绪困扰,适应不良,甚至发生心理障碍和形成一些消极的人格特征。另一方面,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需要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教师的指导。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他们身心发展还未成熟,大脑兴奋与抑制不平衡,生活经验少,自控力差,又缺乏分辨力,因此,在生活和学习中往往容易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交往障碍和青春期情绪困惑等问题。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使这些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教育和指导。
二、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1、教师角色责任的弥散性。由于教育成果体现的延时性和无形性,&教师难以判断成就目标的达成与否,难以预测自己何时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这种成就动机的延迟性满足,使得教师的育人角色的责任范围无限扩大,从而与教师成就感的满足形成一对矛盾。
2、教师角色期望的严格性。角色冲突的性质是导致角色冲突的基本原因。教师的角色期待具有较强的理想色彩,人们眼中的好教师、优秀教师、合格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脱离现实的,与教师首先是一个普通人的概念形成反差。因此,教师作为基本的社会人与自然人的统一体的人的需要必然与理想化了的教师形象冲突,形成压力。
3、教师角色的易混性。
  目前,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标准还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对于教师的角色期待及其理想模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致使教师的角色扮演无所适从,无法获得关于自己的明确的角色期望,如教育理论要求发展每一个学生,而教育现实要求升学率。
  其次,诸多教师角色中,有许多角色是相矛盾的,即两个角色或两个以上的角色同时提出两种相反的或难以协调的角色行为要求,如朋友角色与权威课堂管理者角色。
  4、教师角色的多重性。多重角色除易产生角色混乱外,还会对教师的角色扮演和角色转换能力提出高要求。这就使得教师角色要求过多,角色负荷过重,超出了教师能力所限,且在角色中,社会要求扮演的角色与教师自身价值系统所认同的角色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即产生了角色内冲突。由此造成的教师认知失调是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其次,社会公众所认同的教师形象对教师本身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他们的价值体系中也在追求着这种形象,但理想化教师角色的难以实现性与教师人性决定的实现程度构成了冲突。(蜡烛、灵魂工程师、)
三、心理健康对于教师来说的重要意义
1、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利于教书育人
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是很重要的,它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关系到年轻一代的健康发展。其他社会活动者,如工人、干部等等,他们当然同样需要心理健康,否则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无法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一个工人的心理不健康,会损坏机器,出废品,浪费国家财富;而一个教师的心理不健康,会直接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进而影响社会,其危害是不可估计的。谁都希望自己周围的人,心理是健康的,因为“心病亦传染”,与心理健康的人生活在一起,会使人们的心理也健康。学生每天和教师在一起生活学习,他们需要心理健康的教师。&
2、教师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就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都得到正常的健康的发展,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做到能自如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应付客观环境,使教师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关系协调,使个体与环境取得积极的平衡,有利于教师的学习和工作。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矛盾和处理问题,因此其学习、工作的效率必然优于心理不健康的人。&
3、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助于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极为密切。任何一个人所显示生理的或心理的现象都影响着其心理和身体的两个方面。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互为因果,相互制约。心理健康可以提高教师的机体免疫水平,增加抗病防病的能力。教师要通过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促进生理健康,增强体质。如果心理是健康的,即使身体有了疾病,也会较快地治愈。有的癌症患者正是因为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人生,积极治疗,从而战胜疾病的,有的甚至出现了奇迹。所谓“三分药,七分养”讲的就是要重视心理的调节。
由于教师职业的不同特征,因此,教师心理存在着不同层次的亚健康状态,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对于教师来说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身心两部分的健康状态,使自己更好的融入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新时代培养身心健全的新时代的接班人。
四、教师如何维护心理的健康
1、维护身心健康。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的物质基础,一个人只有身体健康,才能耳聪目明,精力充沛,敏捷的反应,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为心理健康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基础,由于身体长期衰弱,久病不愈而引起心理失调,心理不健康的现象,在教师的工作生活中是常见的。有的因身体衰弱,经常失眠,情绪烦躁,对学生发脾气等等,由此看来,要想心理健康,首先就要塑造健康的体魄,可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注意营养要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二是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三是要适当娱乐与休息,保持旺盛精力
&&&2、乐于合群,善于交往,不断补充心理营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乐于合群,善于交往可以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教师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成员,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教师的角色是多变的,需要不断转换,对此,教师要增强角色的适应能力和角色转换能力,要善于调节心理状态,使自己与社会融为一体。
&&&3、做情绪的主人,善于控制负性情绪。
情绪控制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状态的积极主动的影响。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负向情绪,尽量不把负向情绪和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那么如何控制负向情绪呢?我想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第一,从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是否适度或联想其不良的后果、危害;第二,要制怒,从情绪本身上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用合理或间接手段适当疏导,如,情绪激动时不要言行过度,不要草率处理学生问题,如果调整得法,可以化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的建设性行动。&
&&&4、合理宣泄,寻找家庭支持。
压抑是不益的。老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可以从身、心着手。身的方面,可以做一些剧烈的体力劳动,如跑步、打球等,或纵情高歌、逛逛街,卖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等,还可以出门旅游,从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绪得到陶冶。心的方面,可以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声大哭,向朋友、亲人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或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集邮、书法、写作、棋类等,都不失为好办法。&
同时,打造自己的和谐家庭,以和谐之家来养和谐之心,家庭是每个人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庭的放松和温馨,家人的理解和关爱,会减轻我们的压力,在工作中没有体验到的满足感就能在家庭中得到弥补、温暖失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优化体育教学心理环境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论文:本论文范文是一篇关于学生的心理学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您的位置:----浏览文章|添加时间:日
优化体育教学心理环境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优化体育教学心理环境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学生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策略。一是体育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教育资质,专业的体育与健康知识,能够带领学生正确、积极地参与体育教学,学习动作技能。能够使学生获得相对完善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二是体育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分析与处理事情的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这时就需要体育教师及影响体育教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体育教学受心理因素环境的影响,比如体育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的心理影响非常重要;课堂教学气氛对学生心理具有一定的影响,好的气氛给学生一种学习的动力;人际关系能帮助学生形成好的心理倾向,对于合作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所以,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开发,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环境中进行体育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如何优化体育教学中的心理环境,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学习呢?  一、树立榜样策略  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在环境影响下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教育影响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指导下和个人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他们缺乏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既容易接受正确的教育,也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俗话说,教师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作为父母,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以便孩子在任何地点观察“背后的形象”都能以美好的影响而深深地印在孩子的心灵中。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因此,树立榜样成为优化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策略。一是体育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教育资质,专业的体育与健康知识,能够带领学生正确、积极地参与体育教学,学习动作技能。能够使学生获得相对完善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二是体育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分析与处理事情的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这时就需要体育教师及时、有效、公平公正地去处理。在学生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形象,树立威信。例如在进行游戏比赛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公平地对待比赛结果,要鼓励学生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品质。三是选拔和提升优秀体育能手,树立学生榜样,将正面、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学生榜样的形式灌输在其他同学心中,要求时刻向学生榜样学习。  二、合作竞争策略  在科技高度发达,专业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合作,既是学业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学会合作,已经成为现代人存活的基本素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来完成教学。同伴之间的合作常会带来愉快的结果:活动完成,事情成功,增进友谊。这对低年级儿童巩固、强化合作行为显得极为重要。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可有的放矢地采用游戏、竞赛等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获胜欲优化体育教学心理环境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由优秀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第三,可通过群体合作、分工竞赛的方式,把自己与集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做得更好。例如在江苏省第四届小学体育教师赛课中,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王军老师设计的“学习轻器械体操的组合动作”单元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利用盆打出动感的节拍,整齐的拍盆声也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采用听音乐等手段,将队伍分成若干组,进行简单体操动作的模仿练习。教师优美的展示,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在不知不觉中推动学生要“学”,也让学生意识到:与队友间的默契配合,可以让自己展示得更加自信!  三、和谐人际策略  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心理关系。而体育教学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是一种范围相对缩小的特殊人际关系。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学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更为复杂,更多样,更具有实践性。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具有积极作用,使体育教学环境中的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另一方面,则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第一,尊重。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耐心对待学生的每一个理由。第二,公平公正。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要厚此薄彼,要以公正的言行对待每一位学生。要积极鼓励,表扬学生,适当批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第三,挚爱。挚爱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唯有师生间的相互关怀,相互理解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俗语说“环境影响人”。体育教学环境本质上看其实是一种心理环境,因为学校体育教学于环境的一切无一不赋予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任何教学都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教学环境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影响。实践证明,要真正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增强学生身体、心理等多方面素质,体育教学就应当与周围的教学环境紧密结合,让教师和学生同处于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因此,优化体育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新课标的实施、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推动学生和谐健康的发展。身为一名体育教师,自己做到的却远远不够。为此,让我们一起努力吧,通过优化体育教学环境,努力实现“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学目的。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实小校区)
关于优化体育教学心理环境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论文范文下载简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这时就需要体育教师及时、有效、公平公正地去处理。在学生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形象,树立威信。例如在进行游戏比赛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公平地对待比赛结果,要鼓励学生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品质。三是选拔和提升优秀体育能手,树立学生榜样,将正面、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学生榜样的形式灌输在其他同学心整理提供,优化体育教学心理环境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论文WORD版下载地址:
相关心理学论文范文
心理学论文相关栏目
郑重声明: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唯一网址: 未经授权禁止对本站论文进行摘编、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部分论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具有先进性教育学习心得的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提供各类参考,包括经济学论文、会计学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毕业论文范文、文献综述范文、毕业论文提纲、论文格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论文格式范文、论文答辩PPT、毕业论文封面、毕业论文致谢及参考文献等论文写作相关资料,此篇论文由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栏目提供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新课程(上)》2012年06期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摘要】:正作为体育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由于心理发展以及学习生活的特殊性,常常会使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良心理,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如何疏导学生不良心理是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96【正文快照】:
作为体育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由于心理发展以及学习生活的特殊性,常常会使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良心理,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如何疏导学生不良心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水儿;;[J];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肖海鸥;黄吉武;;[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年08期
贾剑峰;;[J];成才之路;2011年24期
高剑刚;;[J];快乐阅读;2011年12期
杨永峰;;[J];成才之路;2011年21期
徐嘉;;[J];少年体育训练;2011年03期
赵清;;[J];文理导航(中旬);2011年07期
高兰龙;;[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8期
俞智林;;[J];体育博览;2011年10期
傅锦花;;[J];新课程(教研);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凡;;[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李国富;;[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叶秋玉;;[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范聪怡;;[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何如;;[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张明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程英华;;[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郑斌;;[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夏茵;;[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夏晓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天水长城中学 崔胜潮;[N];甘肃日报;2009年
张社成;[N];焦作日报;2010年
李洋;[N];甘肃法制报;2009年
王燕 孟宪菊;[N];济宁日报;2009年
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二中学
沙国栋;[N];学知报;2011年
牡丹江师范学院
王秀英;[N];中国体育报;2009年
江苏省邳州市土山高级中学
胡洪兴;[N];学知报;2011年
江苏泰州第二中学
叶成;[N];中国体育报;2004年
铁岭市实验中学
吴刚;[N];铁岭日报;2007年
位俊芹;[N];中国教师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曲新艺;[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邵桂华;[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宋会君;[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江广和;[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刘新民;[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黄爱峰;[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王岩;[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杨小明;[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肖旻婵;[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赵鑫;[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王光立;[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李爱民;[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陈晓燕;[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李朝奎;[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吴海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李可;[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胡英;[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崔志伟;[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邹炳泉;[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体育论文-如何做一个好的体育教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如何做一个好的体育教师
如何做一个好的体育教师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 10:20:27&&&& 阅读:次
首先,体育教师应该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体育教育是“体育”和“教育”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的专业。体育不象其他课程,不仅要有专业的体育知识,还应具备专业的技能技巧。体育老师只有自己喜欢体育,乐于运动,才能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自己在专业知识,技能、技巧方面的不扎实,课堂上被学生给难倒,如何能让学生尊重你、崇拜你。其实很多学生将来具备某种特长,也许恰恰是因为看过了你哪一次的表演,让他有了学习钻研的方向,那么我们自己专业知识,技能的不扎实,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你自己如果只有一碗水,那么你给学生的又会有多少呢?我们也可想而知。 其次,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健康&& 教师不能将教学活动简单理解为传授道理、讲授知识、解答疑难问题,而是除此之外,更应注意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关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充分条件。生活在学校里的学生当然希望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爱护。而且老师的关心往往更理性,也更让学生接受。现在社会犯罪低龄化,大多是因为其心理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而至。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教育得就得尊重、理解、贴近他们;还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的需要,做一个服众的威而有信的老师;更应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最后,教师自己应该有健康的心理&& 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个心理有问题的老师我们怎么能寄希望他能教好学生。老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老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的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上课,尽管我们在课前受了委屈,我们也应该把这些抛在脑后。不应该把丝毫对他人或领导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因些我们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应时刻调整自己的心理,维护和提高心理健康,从而保持自身良好状态的心理健康去影响学生。&& &&&&&&人们冠以教师的美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则称谓体育教师为人类强身壮体的“建造师”和“保健师”。她的主要任务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培育和训练,传授体育运动技术技能,造就他们的健康体魄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体育风尚。& 那么,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一、要严于律己,做好学生的楷模;二、要爱生如子,耐心细致做工作;&三、要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四、内容要丰富,教法要灵活;&五、思想、技术上要有超前意识,不要故步自封,墨守陈规;六、平时注重业务知识的积累和提高,提高自身的素质;七、要认真负责,自觉做好常规工作。& &&&&&这里我只是把我能想到的写了下来,做一个老师,做一个好的体育老师,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德育之道,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由此可见,体育工作何等重要。因此,体育教师要抱着认真负责态度,根据教材内容和场地、器材、学生实际,备好课、写好,上课时安排好场地、布置好器材,积极勤恳地上好每一节课。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没有了
多数人还同时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赞助商广告
体育论文栏目导航
体育论文最近推荐
体育论文最近热点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您要查找的资源可能已被删除,已更改名称或者暂时不可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的心理健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