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球而不是棉花纸可以制作什么东西球或纸团,为什么

08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14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08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14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8299所
24小时更新:2562
总量:5734354
2014届中考物理二轮精品专题复习:《运动的描述》
2014届中考物理二轮精品专题复习:《运动的描述》
资料类别:
所属学科:
适用地区:全国
所属版本:通用
资料类型:暂无
下载扣点:2点
上传时间: 10:42:44
下载量:670次
文档大小:388KB
所属资料:
内容简介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学年度物理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测量的初步知识
一、选择题
2.某旅游船在湖面上航行,小明坐在该旅游船的座位上.如果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该旅游船
B.湖岸边的树
C.湖中的水
D.远处的山峰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B、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4.行驶着的汽车里坐的乘客,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C乘客的汽车
D天空中的云
5.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时,我们说卡车静止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B.联合收割机
D.地面上的庄稼
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
B、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快
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慢
D、以上都不对
7.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的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迎面驶来的汽车    B.座位
C.路旁的树 D.房屋
8.坐在逆水驶向上游的船中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10.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11.甲、乙两小车在平直轨道上从同一点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
C.通过10米的距离,甲车比乙车少用8秒
D.经过6秒,两车相距20米
12.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火炬一定静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
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13.我国发射的一颗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用仪器瞄准后观察,发觉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以什么为参照物(
D、飞行的飞机
14.日,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在航空母舰—辽宁号上成功起降,如图,一举突破了阻拦着舰等飞行关键技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飞机起飞时,飞机为参照物,航母是运动的
B.飞机起飞时,是利用力的相互作用的原理来获得推力的
C.飞机降落时,不能立即停止下来,是由于飞机的惯性很大
D.飞机降落时,阻拦索挂住飞机后,飞机慢慢停下来是因为飞机没有受到向前的推力
A.飞机在空中静止不动
B.子弹在空中静止不动
C.子弹和飞机运动方向相反
D.子弹和飞机速度大小一致,方向相同
16.小华坐在轮船中逆流而上,认为自己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A.河岸边的树木
B. 迎面驶来的轮船
C.流淌的河水
D. 所乘坐轮船的船舱
歼﹣15舰载机在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的甲板上起飞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舰载机相对航母的甲板是静止的
B. 舰载机相对机内的飞行员是静止的
C. 舰载机的动能越来越大
D. 舰载机的机械能越来越大
A. 以岸上树木为参照物,马明同学是运动的;以船为参照物,马明同学是静止的﹣﹣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B. 马明用桨向后划水,木船就前进﹣﹣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
C. 马明同学看见岸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光的折射现象
D. 手能握住桨﹣﹣手和桨间有摩擦力
19.我们曾听到鸟与飞机相撞而引起机毁人亡的报道,空中飞翔的鸟对飞机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的原因是(  )
A. 鸟飞行的速度很大
B. 鸟飞行的速度很小
C. 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
D. 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如图为小丁在体育测试中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小丁是静止的
B.小丁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减小摩擦
C.小丁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D.小丁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长
21.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如图,兰兰在商场乘电梯上楼。以地面为参照物,她是
的,以电梯为参照物,她是
A.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B. 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大
C. 速度越大的物体,一定跑得越快
D. 跑的路程越长的物体,用的时间一定越多
三、填空题
23.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24.中国的歼20战机从航空母舰辽宁号的甲板起飞去保卫中国的钓鱼岛,以________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以_______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
遨游太空的“神六”飞船上的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坐在座椅上,他们觉得自己在运动,是因为他们选择________作参照物;在太空中他们感觉周围一片寂静,是因为声音在此环境中的传播速度为___m/s。
日,“神州十号”飞船发射成功,在“神州十号”升空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神州十号”是______的;人们收看到的电视直播画面是通过______传送的。
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月亮相对于地面上的山是  的(运动/静止).鸟儿啼声是通过    传播到人耳的.
篮球运动员飞身灌篮的过程中,以篮筐为参照物,运动员是_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运动员起跳后能继续上升是由于__________的缘故.运动员在上升过程中,速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9.我国五代隐形战机——“歼20”已研制并试飞成功。若以680 m/s的速度飞行,10 s内可飞行
m。飞行时,以
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行员是
30.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下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  
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  
33.小敏骑自行车,感觉路旁的小树向身后跑去,是以
为参照物;若他10min骑行了3km,那么他骑行的速度是
km/h,约合_______m/s。为了不影响附居民的生活,高架桥主要桥面外侧都安装了隔音墙,这实际上是从声音的_________环节减小了噪声的影响。
35.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_,“行船动”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____.
物体的质量是3.6kg,体积为4dm3,把物体投入水中,当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  N.把它放入酒精中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  N(、、g=10N/kg).在某次军演中,中国海军舰艇组成一字型舰艇编队正在同速前进(如图所示).若以其中一艘舰艇为参照物,其余舰艇是  的.中国海军舰艇采用前后编队形式,而不采用“并排”航行,是因为当两船并排高速行驶时,两船之间物体流速  ,压强  ,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今年3月,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冰雹袭击。冰雹形成过程需要
热量,下落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冰雹是
(运动/静止)的,落地前冰雹做匀速直线运动,它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
重力的大小。
38.妈妈骑车送小明上学,妈妈叫小明“坐好别动”,是以为参照物,若以小明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是(填“运动”或“静止”)的。
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并于日10点00分安全返回
(1)神舟九号飞船神舟九号飞船(填“静止”或“运动”);对接前,“天宫一号”在预定轨道绕地球旋转,此时它的运动状态
(填“有”或“没有”)发生改变。
(2).宇航员在空间站中处于失重状态,如果你有幸成为我国第一位在天宫一号上工作的宇航员,下列是关于你在“天宫一号”号机舱内的生活描述,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A.你将更容易改变自己的运动状态,因为太空中你的惯性将变小。
B.你一直漂浮在机舱内,因为在太空中你的质量很小。
C.你可以写字记录,因为在太空中摩擦力还是存在的。
(3).你认为在“天宫一号”上下列实验哪一项是无法进行的
A.利用天平量筒测量岩石的密度
B.利用刻度尺和秒表测物体运动的速度
C.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4).由于航天员长期处于失重环境下生活会出现肌肉萎缩、骨丢失等症状,需要通过相关锻炼进行维护。
40.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实现着我国千百年来的嫦娥奔月的神话。
发射之前,探月卫星静立在发射架上.若以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火箭点火后,尾部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的气体,从而使火箭加速上升。这时嫦娥一号的机械能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向上的推动力_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重力。
火箭点火后,尾部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的气体,从而使火箭加速上升。而在进入月球轨道时,探月器向前喷出气体制动,从而使探月器减速。两种情况都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来登月车到达月球后,在月球的表面上运行时受到的摩擦力和在地球同样的表面上受到的摩擦力相比较变小了。你认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⑵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用的时间为7s,
平均速度为
⑶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 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
⑷下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图像.
同学 甲 乙 丙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l(米) 1.0 1.0 1.0 1.0 1.0 1.0 0.8 1.0 1.2
m(克) 30 40 50 30 30 30 30 40 50
θ(度) 4 4 4 3 4 5 4 4 3
30T(秒) 60 60 60 60 60 60 54 60 66
(1)三位同学在实验中都要测量单摆摆动30个周期的用的时间,目的是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可知甲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动角度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
(选填“有关”、“无关”).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与6,可知乙同学研究的是:单摆的周期与摆球
的关系,他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球质量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
(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8与9中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可知丙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猜想一: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将三个金属球从20m高处由静止释放,测得金属球落地时间如表下所示:(4分)
实验序号 材料 质量/㎏ 下落时间/s
1 铁球 0.2 2.05
2 铁球 0.4 2.05
3 铅球 0.4 2.05
(1)他们选用金属球而不选用棉花球或纸团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A、便于实验操作
B、便于实验观察
C、相对空气阻力较小,使运动更接近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更具科学性
(2)他们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3)根据表中的数据,宇航员在月球上将小铁片和羽毛在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它们将
六、计算题
44.坐在直升机上的人看到地面上的人向下运动,这是以
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上的人为参照物,则直升机在
(此空填“上升”或“下降”)
下面是关于舰载机着舰的报道和图片:
舰载机飞临“辽宁舰”上空了!建立下滑线、调整飞行速度,直升机对着航母着陆区飞去。巨大的甲板向我们迎面扑来,给人以极强的压迫感。歼-15战机着舰,与尾钩完全咬合,在短短2.5s内使战机速度从300km/h减少为零,滑行约100m,稳稳停在甲板上。
工作人员对舰载机安检、维护和补给后,歼-15转入待飞状态,随后双发动机点火,向后喷出强大气流,舰载机如离弦的箭加速滑跑,沿着舰艏14度上翘角跑道滑跃升空……
甲:歼-15即将触舰
乙:尾钩与阻拦索完全咬合
丙:歼-15从舰艏滑跃起飞
试解答下列问题:
(1)舰载机降落时飞行员为什么会感到“巨大的甲板向我们迎面扑来”?
(2)舰载机触舰的瞬间时速为300km/h,合多少米每秒?(写出运算过程)
(3)舰载机从触舰到静止过程的平均速度约是多少?
(2)如果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计时,则小明的成绩比他的实际成绩快多少秒?(已知声速为340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七、简答题
47.在高速公路上,坐在车窗旁的小雨感觉道路两旁的树木疾速后退,当她打开车窗玻璃时,长发被 “吸”到了窗外。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一种现象。
48.暑假期间,小丽随父母乘车到大连探望爷爷和奶奶她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脸望去,对面的客车上坐着赵老师,正准备下车跟老师打招呼时,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奈她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可不大一会,赵老师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1)以什么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北运动?
(2)以甲为参照物,乙、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
(3)以乙车为参照物,甲、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
(4)以什么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南运动?
(1)根据A中的照片你能否判断飞机与汽车哪个在运动?
(2)根据B中的照片你能否判断飞机与汽车哪个在运动?
(3)由(1)(2)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试题分析:
考点:参照物
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C正确.
试题分析: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说明卡车相对于联合收割机的位置没有变化,卡车相对于联合收割机静止,B正确。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选择自身作参照物,A错。
考点:机械运动,参照物。
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所选的参照物,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改变,是静止,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化是运动。选项B 正确。
考点:运动和静止
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说明甲车向南运动,排除B、D;甲车座位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南运动,则乙车也向南运动,也速度大于甲车,A对。
考点:参照物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为5m/s,乙车的速度为1 m/s,A错;二者都向东运动,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B错;通过10m的路程,甲车用2s,乙车用10s,甲车比乙车少用8秒,C对;经过6s,甲车行驶30m,乙车行驶6m,两车相距24米,D错。
考点:运动图像
试题分析:根据旗子飘动方向可知,风向向左,则甲可能静止,可能向左运动,但速度小于风速,也可能向右运动,乙的火焰向右偏,则乙一定向左运动。
考点:参照物
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A.飞机起飞时,以飞机为参照物,航母的位置不断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此说法正确;
B.飞机起飞时,是利用力的相互作用的原理来获得推力的,此说法正确;
C.运动的物体不能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此说法正确;
D.飞机降落时,阻拦索挂住飞机后,飞机慢慢停下来是因为阻拦索给了飞机一个反方向的拉力,此说法错误.
考点:机械运动
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若选取河岸边的树木迎面驶来的轮船所乘坐轮船的船舱
【考点】 运动的描述,参照物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
(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没有位置的改变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如果位置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4)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A、舰载机甲板上起飞的过程中,舰载机相对于甲板的位置是变化的,所以舰载机相对航母的甲板是运动的.故A不正确,符合题意.
B、舰载机甲板上起飞的过程中,舰载机相对机内的飞行员位置没有变化,所以舰载机相对机内的飞行员是静止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舰载机甲板上起飞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动能越来越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舰载机甲板上起飞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动能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高,所以重力势能越来越大,所以机械能越来越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判断、动能、势能、机械能大小的判断,只要细心分析解答不难
试题分析:(1)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就是看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4)物体发生运动或即将发生相对运动时,物体之间就会存在摩擦力.
A、以岸上树木为参照物,马明同学是运动的;以船为参照物,马明同学是静止的﹣﹣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故A正确;
B、马明用桨向后划水,木船就前进﹣﹣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
C、马明同学看见岸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
D、手能握住桨﹣﹣手和桨间有摩擦力,故D正确.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力作用的相互性;摩擦力的大小;光的反射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参照物的选择.
影响动能的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以相向而行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鸟和飞机之间的距离变化很大,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小鸟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所以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动能的影响因素
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
试题分析:A、运动员进行百米赛跑,因此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B、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是采用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从而增大了摩擦,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C、运动员冲到终点,由于惯性会继续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不能立即停下,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D、运动员通过的距离是一定的,根据可知,跑的越快,速度越大,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越少,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惯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本题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判断、增大摩擦的方法、惯性、运动快慢的比较等知识,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
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
考点:速度计算
23.行船 太阳
试题分析:两岸青山相对出是指青山在运动,则参照物为作者所乘行船,孤帆一片日边来是指船从天边驶来,以太阳为参照物。
考点:参照物
24.歼20战机、航空母舰辽宁号
试题分析:运动是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静止是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看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飞行员相对于飞机的位置不变,以飞机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飞行员相对于航空母舰辽宁号位置发生改变,航空母舰辽宁号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
运动和静止
试题分析:两位宇航员选择地球作参照物时,他们与地球之间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感觉自己在运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考点】相对运动,参照物,声音的传播等。
26.运动电磁波
【解析】由于神州十号正在升空,故它相对地面的位置在改变,故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我们收看到电视的画面是通过电磁波传送的。
空气(或介质)
试题分析:“月落”指天将破晓,月亮落下山.以山为参照物,月亮相对于山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说月亮是运动的.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鸟儿啼声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里.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声音的传播条件.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王国.诗词不仅给人带来艺术享受,而且在一些作品中还包含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分析诗词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是中考常见题型,也体现了各学科之间的融合.
运动惯性变小
【解析】由于运动员在灌篮过程中,他相对于篮框的位置在改变,故动动员相对于篮框来说是运动的;运动员起跳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他具有惯性,仍能保持原来的动动状态不变;但在上升的过程中,速度会变小,是因为有重力的作用,重力与他的运动方向相反。
试题分析:(1)∵
∴飞机飞行的路程为:;
(2)飞行时,飞行员和飞机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以飞机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
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行员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飞行员是运动的.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和运动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V甲=15m/s,V乙=10m/s,V甲>V乙,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反方向,也就是向东运动。经过6S后,二者相距s=s甲-s乙=v甲t-v乙t=15m/s×6s-10m/s×6s=30m。
考点:参照物 速度计算
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
33.自行车
试题分析:题目显示小树向小明身后跑去,说明小树在“运动”,但实际上小树生长在地上没动,这是因为我们选择了运动的自行车为参照标准的原因。根据速度的公式可以算出速度。
考点:参照物、速度的计算
试题分析:
(2)∵1m/s=3.6km/h,∴40km/h=40/3.6m/s=11.11m/s.
(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产生环节)、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传播环节)、在人耳处减弱.高架桥主要桥面外侧都安装了隔音墙,是从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试题分析:
故答案为:行船;树.
36.36;32;静止;大;小
试题分析:①已知物体质量和体积,可以得到其密度,将物体密度与水的密度比较,得到物体静止在水中的位置,然后选择漂浮法或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
已知物体密度和酒精密度关系,可以确定物体静止在酒精中的位置,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
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变化;
流体中,流动速度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物体的密度为ρ===0.9×103kg/m3<ρ水=1.0×103kg/m3,
物体漂浮静止在水面上,
受到的浮力为F浮=G=mg=3.6kg×10N/kg=36N;
ρ物=0.9×103kg/m3>ρ酒精=0.8×103kg/m3
物体静止时浸没在酒精中,排开酒精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
受到的浮力为F浮′=ρ酒精gV排=0.8×103kg/m3×10N/kg×4×10﹣3m3=32N;
若以其中一艘舰艇为参照物,其余舰艇的位置是不变的,即都是静止状态;
海军舰艇采用前后编队形式,而不采用“并排”航行,是因为当两船并排高速行驶时,两船之间物体流速大,压强小,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阿基米德原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浮力问题时,首先要根据浮沉条件确定物体静止在液体中的位置,然后根据物体所在位置,确定应用漂浮法还是阿基米德原理比较浮力的大小
【解析】冰雹形成的过程是凝固或凝华的过程,它们是放出热量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冰雹下落时,冰雹是运动的;冰雹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故阻力的大小于重力相等。
考点:物态变化,运动和力的关系。
38.自行车
试题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首先选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选定为参照物的物体之间发生位置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明和自行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小明为参照物,路旁的树相对于小明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树是运动的。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参照物。
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9.(1)静止
有;(2)C ;(3)A;(4)C
试题分析::(1)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后,神舟九号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位置保持不变,是静止的;对接前,“天宫一号”在预定轨道绕地球旋转,它受到地球引力作用,受力不平衡,此时它的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2)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是否失重无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物体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AB错误;物体间的摩擦力与物体是否失重无关,因此在失重状态下,摩擦力还是存在的,可以写字记录,故C正确;
(3)在失重状态下:
A、不能用利用天平测量岩石质量,从而不能测矿石密度,A实验不能进行;
B、可以利用刻度尺测物体的路程,用秒表测物体运动时间,可以测物体的运动的速度,故B实验可以进行;
C、在失重状态下,物体的压力为零,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故实验C进行;
(4)在失重状态下,不能通过跳绳、做俯卧撑、举重进行体育锻炼,仍然可以通过拉力器进行体育锻炼,故C正确.
考点:物理常识.
本题考查了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状态、重力对生活、对科学实验的影响等问题,难度不是很大,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或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等
同样表面上,表明接触表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月球上物体的重力小于地面上物体的重力,即登月车对月面的压力小于对地面的压力,故登月车在月球上所受的摩擦力小。
试题分析::(1)发射之前,探月卫星静立在发射架上,所以以发射架为参照物,该卫星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即以发射架为参照物该卫星是静止的.
(2)火箭在加速上升阶段,故其速度会越来越快,则动能增大;上升时高度越来越高,则重力势能增大;所以这时嫦娥一号的机械能变大,
因火箭在加速上升,此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3)由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喷出的气体对卫星会产生向上的推力,使卫星升空.
在变轨的过程中卫星的运动方向时刻在变,它的运动状态也时刻变化,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4)因为月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引力是地球上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此时压力等于重力,即压力变小,
则由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可知,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可减小摩擦,所以将来登月车到达月球后运行时受到的摩擦力和在地球同样的表面上受到的摩擦力相比较变小了.
答案为:发射架;变大;大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压力减小,摩擦力减小.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面较多,有能量的转换,有物体的运动状态,还有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比较受力的大小.这就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各能量跟哪些因素有关,根据各因素的变化情况分析能量的变化情况.
试题分析: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运动的。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用的时间为7s,.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 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
点评: 实验时需要注意,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 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
42.(1)减少误差。(2)无关。(3)摆动角度θ,摆动角度θ大小无关。(4)单摆的摆长越长,摆动的周期越长。
试题分析:秒表测量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在同一地点(即g一定),周期的大小只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周期越大;摆长越短,周期越小.(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
(2)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单摆的摆长和摆动角度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
(3)通过比较实验序号4、5与6可知:单摆长度、质量和周期相同,摆动角度不同.所以可以研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摆动角度θ的关系,并且可以得出当单摆的摆长和摆球质量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动角度θ大小无关.
(4)通过比较实验序号7、8与9可以看出单摆的摆长越长,周期就越长.
物理学方法速度与物体运动
我们学习物理,不仅仅时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探究方法,这也是现在中考考查的一个侧重点,需要掌握.
【解析】分析:(1)棉花球或纸团的体积较大,会受到较大的空气阻力; (2)材料、质量都不同,但下落的时间相等; (3)由(2)结论可知应为同时落地.
解答:解:(1)根据控制变量法法,应控制物体的外形相同,使空气对它们的影响变得很小.故选C; (2)材料、质量都不同,但下落的时间相等,说明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质量无关; (3)由(2)知,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在地点相同,高度相等时,小铁片和羽毛将同时落地. 故本题答案为:C;无关;同时落地.
试题分析:以地面上的人为参照物,直升机时,坐在直升机上的人看到地面上的人向运动,这是选择直升机作为参照物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舰载机着舰过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
试题分析:(1)飞行员看甲板时,是以舰载机为参照物;因为舰载机的速度远大于航母的速度,所以以舰载机为参照物,甲板是向舰载机高速运动的。
(3)舰载机着舰过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单位换算;平均速度计算
点评:考查了参照物的选取,单位换算和平均速度计算,要多从实际出发体会物体的相对运动,单位换算要求各物理要搞清楚关系才不容易出错,平均速度的计算应是路程除以时间求得。
2、计时员在终点,听到声音再计时,少计了
考点:路程时间的计算。
点评:一道路程时间的基础题目,
47.(1)、 因为小雨是以自己所乘坐的车 (车内的乘客、司机、坐椅等) 为参照物,道路两旁的树木相对所乘坐的客车 (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感觉到道路两旁的树木在向后运动。(2)、由于车疾速行驶,客车外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车内空气流动速度较小,压强大,车内的气体压强大于车外的气体压强,所以小雨的头发被“吸”到窗外。
【解析】(1)选择参照物时,一般以地面为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但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如果以相对地面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就是运动的,可根据题意进行判断.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48.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解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49.(1)公路两旁的树木建筑物
(2)向北运动,丙静止(3).丙都向南运动(4)
试题分析: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先选参照物,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否则物体就是静止的。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甲、丙两车快慢相同,乙车较甲、丙两车开得快。以公路两旁的树木建筑物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北运动。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北运动,丙车静止。以乙车为参照物,甲.丙都向南运动。以方向向北运动速度大于甲乙丙的车辆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南运动。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物体运动的描述。
点评:了解物体运动描述的判断方法是此题的关键。
【解析】判断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
解:(1)图A中,飞机和汽车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可能是飞机向图中的右方运动,也可能是汽车向图中的左方运动,也有可能二者分别向不同方向运动.所以无法判断汽车和飞机的运动情况.
(2)图B中,出现了一个固定不动的树,汽车相对于树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汽车是静止的;而飞机相对于树在向右运动.
(3)由(1)和(2)可知,要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就要选择地面上不动的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故答案为:(1)不能;(2)能;(3)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要选定一个假定为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通常选择地面上固定不动的物体.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 5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25 2.50 3.75 5.00 6.25
预览已结束,如需查看所有内容,请下载资料!
对不起,此页暂时无法预览!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棉花纸可以制作什么东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