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现在高二上学期文科数学,数学一直都不好,现在正在学必修5,因为中途转学导致必修4没学(自己自学过一点)

看了上那么多大神事迹,发现自己好弱好弱。现在学的高中物理化学都略显吃力,心里有些慌乱怎么办?-土地公问答
看了上那么多大神事迹,发现自己好弱好弱。现在学的高中物理化学都略显吃力,心里有些慌乱怎么办?
看了上那么多大神事迹,发现自己好弱好弱。现在学的高中物理化学都略显吃力,心里有些慌乱怎么办?
看了的一些帖子 说高中物理化学的题目很简单。但现在学的,我感觉有时候很难理解。初中时,我一直认为自己的理科很好。成绩也蛮好虽然不搞竞赛。但是到了高中感觉不行了,不像以前一样游刃有余。不过自认为本人还是比较成熟的,心智上。不过看了这么多大神在,什么什么奥赛金牌啊,演讲冠军之类的,说的这么多专业知识。感觉差距太大了。现在学的都不太好,甚至感觉大学都毕不了业。今年要去美国读高中了,心理压力好大,面对的竞争那么大,该怎么办?我会有出息吗?不想让身边人失望。 (修改只为传达更准备的信息,也减少某些评论者的误解,谢谢理解。问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感觉我能力不太够。 从一个普通初中学生, 自己努努力力吧托福拼到100分。分数出来的时候感觉蛮好的,以为会申请到至少二线的高中,但最后只被提供一个offer且是保底的。不干奢求很多,但真的有些失望吧内心。在周围眼里,都觉得我是个上进的好学生,一定会一直问我的成绩。要是大学没进个Top40,30,真的很难面对,尤其是爸妈。我爸爸说,我是高中出国里最穷的一类人,刚够上学,你只能去哪边当个学霸。我感觉我做不到他所想的那样。以下是原帖)&img data-rawheight=&1136& data-rawwidth=&640& src=&看了的一些帖子 说高中物理化学的题目很简单。但现在学的,我感觉有时候很难理解。初中时,我一直认为自己的理科很好。成绩也蛮好虽然不搞竞赛。但是到了高中感觉不行了,不像以前一样游刃有余。不过自认为本人还是比较成熟的,心智上。不过看了这么多大神在,什么什么奥赛金牌啊,演讲冠军之类的,说的这么多专业知识。感觉差距太大了。现在学的都不太好,甚至感觉大学都毕不了业。今年要去美国读高中了,心理压力好大,面对的竞争那么大,该怎么办?我会有出息吗?不想让身边人失望。 (修改只为传达更准备的信息,也减少某些评论者的误解,谢谢理解。问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感觉我能力不太够。 从一个普通初中学生, 自己努努力力吧托福拼到100分。分数出来的时候感觉蛮好的,以为会申请到至少二线的高中,但最后只被提供一个offer且是保底的。不干奢求很多,但真的有些失望吧内心。在周围眼里,都觉得我是个上进的好学生,一定会一直问我的成绩。要是大学没进个Top40,30,真的很难面对,尤其是爸妈。我爸爸说,我是高中出国里最穷的一类人,刚够上学,你只能去哪边当个学霸。我感觉我做不到他所想的那样。以下是原帖)…
少年你好,我是来给你灌鸡汤的。这个世界上厉害的人太多了,不只是,身边到处都是,你现没发现是你还没有进入更上面的阶层。人的欲望无止境的,你不管爬的多高,上面总有人踩在你头上,所以保持往上爬就行了,努力的人在我看来都是很厉害的人。曾经我也以为我是很厉害的人,名校毕业,保送出国,可是正式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才发现,大神到处都是,随便一个都能秒杀你,这个世上天才太多了,但那又怎样,回头看看自己的起点,我已经很棒了,努力总会有回报,不要和别人比,要和过去的自己比,证明了自己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不是吗?出国是件好事,看看外面的世界,家里条件能供你吃饭,供你学习就够了,起点不高没关系,学习困难没关系,天天被人碾压也没关系,就当自己是个小强,咬咬牙抗过去你以后会感激这些挫折的。其实跟社会上的竞争相比,学校里的那些困难真不算什么,磨练下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些,路还很长,困难还有很多!还有不管你处在哪个阶段,都会有人议论你,所以啊,说你装逼的人不用理他,在你面前装逼的人更不用理他。谢邀。
留学是个围城,说了某些人也不懂是吧。似乎按照某些人的观点,只要父母有钱,丢出去就可以顺顺当当的毕业。别的不多说,我的本科硕士读了三所大学,没有缺一天课,全勤。一小时的课都没缺过。本科为了赶上英语母语者的阅读进度,熬夜看康德。以下为原答案。还好匿名了,不然就被挂着鞭尸。是一个奇怪的地方,会给人一种错觉,似乎全天下的国人都是:本科清华北大,硕博连读全奖去了哈佛,然后现在在摩根大通年薪百万美元。按照的逻辑,我一定是个不折不扣的loser(我觉得我挺厉(呵)害(呵),数学60分(满分150)还能上二本高考二本,然后退学或者说好听点叫转学去了新西兰,“买了”个文学学士文凭,现在烧着父母的钱,在挪威不知名大学读着一个狗屁不通的和平研究硕士。我转学去新西兰的时候,有转学分,也就说是,我已经有新西兰相当于大一等级的全部必修学分。我入学的第一学期,就开始上大二等级的课程。我才出门的时候,英语真心不好。高考虽说能考130+的英语,没有个卵用。听不懂就是听不懂。人生第一次写2000字的哲学论文,是一门大二等级的政治哲学入门课程,我拿了C-。顿时觉得人生无望了,我估计不能毕业了。头晕之下,给授课的三位教授都发了邮件寻求帮助,结果悲剧的被他们互相转发,被其中一个康奈尔毕业的女副教授用邮件骂的狗血淋头,要多惨有多惨。还好最后其中的一位副教授,可谓我的恩师,决定稍微理我一下,关怀一下,才有了今天的我。后来有事没事我就去找他问问题,最后进展到他为我修改论文,每篇论文平均修改大约3遍,论文背后密密麻麻的手写修改意见,至今我都保留着。按照我母校的规矩,教授是不能给本科生改文章的,连看一下都不行,因为我们是公立大学,人手有限,给你改了就对其它学生不公平,我这情况可谓少见中的少见。后来的后来,我顺利的完成了第一年的学习,凑够了交换用的GPA要求,第二年第一学期去了美帝弗吉尼亚大学交换。去美帝交换的这学期,对我的精神影响也非常大。UVA对于上的精英们来说,也就是个不错的顶尖公立大学,要说能和哈佛MIT比,那有点差距。然而,对我来说,弗吉尼亚是个我进不去的地方。我交换的一学期中,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牛人,牛逼闪闪的让我再一次认识到了自己就是个智力普通或者说不达标的普通人。混UVA的中国学生,平均GPA是倘若有人拿了B+,是羞于告诉他人的,可谓耻辱。我修了两门大三等级的哲学,两门大三等级的政治科学,最终拿到的GPA只有我承认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混了,可是就算我拼了命去学,我也拿不到全A-。弗吉尼亚相比我的母校,难混多了。交换快结束的时候,刚好赶上了应届生的PhD申请高峰,我看见各种GPA3.9令我仰视的弗吉尼亚学子,拼IVY失败,最后连自己母校的PhD都没捞到,顿时感觉,人生,太艰难。对于有天赋,名校毕业的孩子都这样,我这种农村大学毕业的普通人,估计是死路一条。回新西兰以后,大二第二学期,我修了3门大三等级的哲学和1门大三等级的政治学,在我校,大三等级是最高等级,新西兰本科不算荣誉三年就毕业滚蛋了。因为是最高等级,阅读量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我英语不好啊。四门课加起来上万字,我TM才大二啊。咬咬牙,最终四门课没一门挂科,最低的那门拿了B+,总算两年之内从新西兰骗了个文学士学位滚蛋。毕业的后来的后来,我拿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硕士录取,又拿了些人看不起的自费授课硕士,诸如KCL什么的。为了等奥斯陆大学的免学费午餐,加上舍不得出一年5万美元的学费,拒了一堆堆自费硕士AD。傻等了一年,结果死在转专业幅度大上,谁叫我作死的妄图从哲学转到医疗管理= =去年5月,一片绝望中等到了现在的硕士录取,学校在北极圈以北350公里,三个月极昼,三个月极夜,下雪超过半年。再后来,我操着口农村英语,以14票对13票的微弱优势混进了program board,当上了学生代表。 (自己竖的flag已经删了)感觉,人生就是条咸鱼。努力料理一下,再难吃的咸鱼还是可以吃的。
没觉得题主在装逼……题主说什么遭人怨的话了呀,最多就是说了一下自己要出国,然后发现国外牛人太多,恐遭碾压,也说了自己现在学理科有点吃力,感觉完全就是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而已。有人说“至少你还能出国”……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种排遣的安慰性想法,但不能因为题主的家境稍好就认为“你过得比那么多人好所以你不能不开心”,照这么说古代的皇帝应该是最开心的了吧,但显然不是这样。其实我挺能理解题主的……被碾压的痛苦大家基本上都有过,区别只是题主作为一个高中生,没有对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所以被这些大牛一下子击垮了信心而已。前段时间看到上有个回答是高中物理出那些难题有什么用,几个小球碰来碰去,几个滑块滑来滑去,这种题目真的有做的必要吗,下面有人说,这个已经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你真的搞物理谁给你出这么简单的情况啊,这个力那个力不要太多哦。没错,在他们眼里,你觉得有点难的物理,就是小孩子过家家的程度。作为一个物理最低考了13分的人,我看到这种答案惶恐得不得了。看到下面大神一水儿地说对,没错,高中物理超级简单,竞赛也是小儿科,你上大学一年就完爆高中三年所有的物理——我觉得我拉低了用户的智商水平。所以我闭嘴了,我不说话,我就静静地膜拜大神,直到有一天,我看一个人默默地说了一句,“我这种三本学校的人都不敢讲话了”,这个评论被点了好多赞。你看,这个世界上还是普通人占了多数的。能够站在金字塔尖的人,很少很少,而大家通常能透过网络这个小小的窗口看见的,就是这么些人。然后一无所知的我们,以为这就是全世界。所以我们害怕了,怎么办,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大牛,我们这种渣渣是不是得成粉了?在小学,我提前一年学习乘法表,头昏脑涨,我以为我小学要毕不了业了。在初中,我提前学习了高中物理,就是那个通电螺线管在磁场所受的力的作用,头昏脑涨,我以为高中物理会是我跨不过去的坎儿。在初中毕业的暑假,我提前学习了数学,那个老师用一个月讲完了学校一学期才讲完的内容,我一个字都没听懂,我以为我高中数学要考零蛋了。因为我的高中是非常好的高中,所以我以为我要挂了,我要做垫底了,我要被同级的优秀学生碾成片儿了。最后我战战兢兢地去上学,发现那些东西比我想象中简单一点点——但也没有简单到哪里去。我学得还是很吃力。第一次大考出来,全班五十多个人,我考了22名。成绩出来的时候我都以为我眼睛瞎了,尤其是物理,超了全班平均分将近20分。嗯,其实,一件事实际去做的时候,往往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我们恐慌的,很多时候只是未知的未来。这个世界还是普通人居多,你如果努力,就已经超越了好多好多人。因为好多人,连努力都做不到。而那些大牛的存在,是告诉你,这个世界上有比你厉害得多的人,所以不要为自己的成绩沾沾自喜,是用来警示的,用来告诫的,用来激励自己的。他们告诉你,这个世界比你想象中大得多,也精彩得多,所以努力吧少年,总有一天你可以看到更大的世界,见识到更美丽的风景。你可以把他们作为目标,但绝不能因此就错误地认为,这个世界是由这种人构成的。希望题主能够在美帝过得精彩。
现在凌晨5:03,今天due的ra project还没想清楚怎么做,看到这个问题百感交集,趁机写写自己的故事。很可能写偏题,不对请折叠。我到现在都还没有从出国这件事情本身带给我的震撼中走出来。我在一个上的三线省会城市长大。这个城市像中国的无数三线城市一样,大家的日子都过的普普通通的。普普通通地工作,普普通通地上学,普普通通地玩着学校里的社团学生会。我小升初的时候人品爆发,蒙对一道填空题,上了当时最好的初中,也是所谓的少年班。此后上课得过且过,下课看看韩寒郭敬明(是的我就是这么冲突的一个人),每周五参加文学社的例会,找语文老师聊聊天,被数学题折磨,在理科班苟延残喘。中学时的梦想是当到文学社社长和学校的学生会副主席(是的我连主席都没想过),拿到校辩论赛的冠军和最佳辩手,下次数学考试能考到班上的中等水平,能够说服我父母转到文科班。去他妈的国际视野,去他妈的牛人无数,去他妈的书院制,去他妈的模联商赛哈峰会,都是什么鬼?我们那届高考去的最好的学校是上交,其他我仰望的top学生大概都在华科这个水平上,和什么北京四中人大附中上海四校南京四校差了十万八千里,更别谈什么big ten了。那个时候我还沾沾自喜,虽然老子成绩不好,但是综合素质强啊。就算老子综合素质不那么强,我家里好像也还勉强过得去能让我混混日子...然后,突如其来的,莫名其妙的,就决定出国了。早期准备出国的日子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在全省最好的高中之一的出国班。小城市的出国班,大家也没那么牛逼,多数也就是混混,托福100sat2000就是当之无愧的学霸,2100就是传奇,可以传颂好几届的那种(好吧其实也没几届)。后来通过这个出国班接触了模联。其实接触到mun的时候还是感觉没什么的,长期以来的社团工作和辩论技巧让我很擅长这个游戏,从市会到全国会都可以玩的不错,但是那个时候的我已经有些变化了,眼界从一个学校暴增到了全省甚至全国。当时的我可能并未意识到,后来想来,从那时起,我所求的已经开始远超我短时间能达到的了。真正改变我的,是cuus。不了解这个论坛的,我也不赘述了,总而言之是国内本科申请最精英的论坛之一。那是第一次,一个三线城市的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切实的接触到了全国第一梯队的高中生甚至与之交流,这种震撼是难以言述的。这种震撼更深次的来源在于,早期我内心比较的对象里,校内成绩比我好的社团没我玩的溜,校外的成绩比我好社团比我溜但是你丫比我多读一年书啊,所以老子怎么比似乎都不输。那个时候“别人家的孩子”也并没有多牛逼,心理上的安慰还是很好找的。而cuus,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怎么比怎么输的人,全面碾压自己的人,仰望到绝望的人。这个论坛给我的影响,从来都不是什么diy精神,不是什么分享精神,不是什么申请经验。而是他妈的他妈的他妈的怎么有这么多这么强的强人。对于一个15岁的中二少年来说,这简直是毁灭性打击。我从小内心就是一个极为高(zhong)傲(er)的人,虽然国际部和某小群的经历都不断的磨着我外在的性格,但我内心的骄傲从未因此而改变,直到现在。我从不觉得自己会比任何人差,literally的任何人。我和我所能接触到的所有人比较,然后我想要超过他们所有人,everyone,我都要比他们强。早期的简单生活让我的比较还是非常惬意的,理由我上面已经说过了。而现在看来,选择出国这件事情本身就意味着打破了这种惬意,哪怕我人还在国内,我接触到的“对手”水平瞬间拉高了好几个层次。可悲的是,我一直停留在我原来的那个层次的那个位置...此后的我,并没有比之前的我努力多少。然而由于在出国这件事情上,我相对擅长的社团活动等等拥有远超高考时的地位,我的产出倒是获得了提高。这一定程度上帮助我提高了我的姿势水平。然后自然而然的,我又接触到了更牛逼的人...于是循环就开始了,当你变的更牛的时候,你所了解到的人又会上一个层次,你还是分分钟被碾压...我所为之骄傲的那些“成就”在和这些牛人比较时算什么呢?算个屁。最可悲的是,我所谓的“成就”或许越来越贴近这个词的本意,但是却丝毫没有改变它算个屁的地位。它一直算个屁。我有的时候在想,如果信息的传播没有这么迅速而自由,如果当初没有接触到cuus,如果当初没有选择出国,那么或许我现在在一个国内的一般般的大学读书,在我应该呆着的层次呆着,和差不多水平的人比较,我大概会很舒服。再然后,我大概会找个一般般的工作,平平淡淡的过掉这辈子。我大概会很开心。然而也就是想想,如果回到那个时候,我肯定还是作出一样的选择。我depression的时候,经常会和很多朋友谈心,他们从来告诉我和自己比较,不要和别人比较,blabla...看和网上,都是“认识到自己是个平凡人”blabla...对我而言,生活一直是一场战争,少年班考试结果、本科申请结果、研究生申请结果就是一次次战役,无数的比较就是无数的战斗。如果你无时无刻不在比较,无时无刻都在这个战斗状态,那你的心理压力无疑是很大的。我什么时候会投降,承认自己是个平凡人呢?我也不知道。据说这种事情往往是顿悟,发生的很突然的。不过,现在每当我有这种想法时,我都想起我现在的老板和我说过的一段话。在他和我说过的无数话中,这段话是难得的seriously的说的--而且无关research。“我刚进入博士项目的时候,是整个program最差的,然而我的placement是全program最好的。这是一场长跑,选手很多人跑的比我努力,很多人天生跑的比我快,很多人跑之前就训练的很好,但是每当我多跑一年,我身边的人就少一点,还在跑的人就少一点。当我跑到最后一年的时候,我身边已经没有人了。”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准则,不求胜利,但求survive。Never Surrender. 题主放心,毕业从来不会是你的压力来源的。真正的源头,比毕业这件事可怕无数倍。人性。有趣的是,正因为是人性,所以是因人而异的。天亮了,干活去。
这个心态和多年前的我一样,怕听课听不懂,被同学嘲笑。不敢参加活动,怕交不到朋友。选课不敢选小班的课,因为怕老师提问。到现在快毕业了,才发现这些都是小事。要是实在害怕社交,就自己待在宿舍里玩游戏。如果不喜欢宅,就买张火车票出去看看。平时好好学习,想那么多干嘛。美国大学压力很大,这是真的,特别是如果你学的是理工科,要求都很高。课上一个轻描淡写的project可能要你非常的投入,花掉很多时间,而且相当难。如果你有拖延症的话,熬夜是家常便饭。但是做什么想做好的事压力不大呢?对吧。就不给你灌鸡汤了。作业如果实在不会做,就找TA帮忙。一般TA人都很好,以我的经验80%的作业找TA都能解决。因为比起教授,身为学生的TA,更能理解你的难处,而且你也能更轻松的交流。别忘了写完之后赞他几句,这样下次你更好找他帮忙。如果今晚就是deadline了,你还没开始写作业或者写不出来,怎么办?记得发一封邮件给教授,说这东西实在太TM难了,能不能延迟几天再due。一般教授肯定不想理你,但是会有个别好心的,真的会往后延迟一点,几个小时,一天,都有可能拯救你的GPA。考试不要学别人提前交卷。那样看似潇洒,以我的经验大多数人都是在装逼,其实都不懂瞎写的。记得带好你的学生ID,带好铅笔橡皮。有的考试允许你带一页cheating sheet,要把它写满。千万别不带,有可能你抄的某一个公式就拯救了你。 千万考试别作弊,paper别抄别人的,也别让别人抄,不论别人如何求你,这是原则问题。如果被发现了一次,哪怕是一次,你的成绩单上就有记录了。有的学校仁慈一点,会让你去上一个课,叫什么的都有,就是教你如何遵守纪律的。但这会非常丢脸,真的。我亲眼所见有人在教授办公室里跪下,求他不要report自己,真的太惨了。选课的时候记得去ratemyprofessor上看看别人这个教授的评价。有些人说的不可信,但如果评价实在太低,说明那个教授可能真的有问题。选课不能全听advisor的话,因为很有可能他们只是针对美国学生的标准来给你选的。有一些很文科的课,考试要写mini essay,背大量的书,你如果刚来英文能力不是很成熟的话,十有八九会跪。选课的时候多问问学长学姐,因为他们是过来人。合理安排课程的时间,如果习惯熬夜就尽量避开太早的课。别选太多课,特别是第一个学期。一般刚开始12-14个学分是比较合理的选择,能保证你的GPA,又能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其实说了这么多你也未必听得进去,不过如果有问题再问我咯。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在野武将——不要写我。原先的题目是问自己去美帝,是否有希望。我想和题主一起读一点书,一起消受一些迷茫的时光。我们可以从最基础的开始。商务印书馆第10版《新华字典》:“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第661页,转引自 悦读《新华字典》 (评论: 新华字典)其实我们的字典,就如上的许多回答一样,已经说得多好:无论你去了哪里,是名校还是技校甚至没有学校,都可以有光明的前途!更不用说去北美念本科了。很多道理是很简单的。但我知道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想要更多。我确实可以讲更多。而你们,必须看下去,因为那是一种责任——读到最后的人都会明白。今天看来,字书仅仅是工具书而已,这是一个错误。很多人觉得《说文解字》仅仅是一部介绍字形字源的工具书,其实不是这样的。这部书本身是东汉经学脉络中的一部分。在《序》中就说得明白:从“一”开始,按照以类相从的原则,将万物区分开(“立一為耑,方以类聚,物以类分。”),并以此窥测圣人的之门(“敢涉圣门。”)。字书是有深意的。这部《新华字典》也是。它诞生于特殊的年代,那个年代任何言说都要经过重重的审查。它汇聚了无数志士仁人的心血,每一个字都是经过很多扇门背后的前辈千锤百炼。读懂它,并不容易。我们可以从一些简单的问题开始:为什么是张华去北大,而李萍去技校——而不是反之?这是一个好问题。张华,我们都很熟悉了。玩过光荣《三国志》的同学只要坚持到最后,就能见到他。(截取自《三国志11威力加强·汉化版》)(截取自《三国志11威力加强·汉化版》)《晋书》说他“学业优博,辞藻温丽,朗赡多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事实上我们有理由认为他是他的时代最渊博的人物之一,他还自己编写过一本囊括各种值得知道的事情的书,它叫《博物志》。很多扇门里编写字典的前辈们选择了这样一个人物,作为主人公之一。当然,他们不能说张华是一个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还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们,他们必须隐晦,再隐晦。“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这个人物,我们就愈加熟悉了。《射雕英雄传》中,丈夫郭啸天惨死后,她雪地产子,并在大漠独自将孩子带大。很显然,这个人物的知识文化水平是很有限的。对于这样的劳动妇女,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一定是要给予帮助的——很多扇门背后的前辈深知这一点。她会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劳动者。是的。他们说:“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出处在图上)(出处在图上)张华与李萍,都有美好的前途么?是。张华很快声名鹊起,累迁要职:右光禄大夫、侍中、中书监等职,元康六年(296年)官拜司空。李萍也是。她的孩子,以哲别为师,百步穿杨,与托雷为安答,名震草原。他是郭靖,郭巨侠。明白了这一地那,我们可以提出新的问题——更深入的问题。表面上,《新华字典》是要说,在社会主义新中国,人无分贵贱都可以有美好的未来。这毫无疑问。可是,当它使用张华与李萍这两个封建时代的人物之后,表面的理解崩塌了:即使在万恶的封建时代,不同背景的人也可以有各自美好的未来!这是《新华字典》有意留下的线索。为什么他们都可以有光明的前途——即使在万恶的旧社会?我们一直忽略了一点:张华死了,李萍也死了。死于非命。张华致死都捍卫着他的晋室,捍卫他的心中的太子——“臣不畏死,惧王室之难,祸不可测也”。李萍致死都捍卫着她的故国,捍卫她心中的大宋,他的儿子不可以为蒙古侵略故国——“人生百年,转眼即过,生死又有什么大不了?只要一生问心无愧,也就不枉了在人世走一遭。”他们都死于忠诚,死于信念。他们死了,但他们的故国与天下重燃起了希望。即使五胡乱华,即使崖山再辱,有一种精神是不死的。这或许才是真正光明的前途——可以跨越时空,而与现实共存。当我们意识到很多扇门背后的字典的编者的这种用心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停下来,回到我们一直以来刻意回避的问题:我,是一个百货公司职员啊!不不不,那只是一个职业。问题的关键是:(《武林外传》第29集)(《武林外传》第29集)这得从人和宇宙或者我和张华、李萍的关系开始说起:即将进入北大的张华是个年轻人,即将进入技校的李萍也是;所以,我也是个年轻人。张华是男的,李萍是女的;所以,我或许是男的,或许是女的。张华是3世纪人,李萍是12世纪人;所以,我应该是20世纪、21世纪人——李萍典出《射雕》,而《射雕》的上映与正式出版在80年代;更准确地说,我自80年代末开始活跃。张华死于非命,李萍也是;所以,很有可能,我已经死了,在过去的某个时刻。张华死在他的首都,李萍死在成吉思汗的汗廷;所以,我死在我的首都,那里是……张华在最黑暗的时候坚守了他的正义,李萍在最无望的时候恪守了最后的信仰;我,一定也是。啊,或许,我明白了,许多扇门背后的前辈们的用心:“我”在漆黑的长天下安然地等待着命运的法门;“我”在梵天的奠安中默默地推开了地狱之门。就是那样的。我和许许多多的中华民族的儿女一样,在那样长的夜用自己的前途换取国家与民族的前途,用自己的鲜血点亮又一个黎民的日出。“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这不是因为我们进入了北大,我们进入了技校,我们进入了百货公司。也不是因为我们是男的,是女的,或者都不是。是因为我们有信念,还有在死亡面前坚持信念的勇气。这部字书告诉我们:即使我们随意地选取两个国人的寻常的名字,我们都可以在历史或小说的长河中找到这样的信念与这样的勇气的守护者;而我们,此时此刻读书的人,终将把这种信念与勇气坚守下去。若如此,我们的国家与民族终究将有“光明的前途”——她终将从懦弱走向坚强,从平庸走向伟大。这就是我讲的《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第10版第661页的故事。是的,我讲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讲了许许多多人的故事。那些人都去了——张华、李萍,还有更多,更多没有留下名字——在这片土地上没有人纪念他们。我写下这些文字。题主啊,明天,我们都将去往远方。也许会有许多迷茫。但相信我,读几卷书吧。那里,会有一种趣味,絮叨可以打发许多时光。又或许,在某个无端的午后,因着某种无名的遐思,你发现了某种无边的力量。
其实美帝读书压力没那么大。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国外大学由于人口相对较少,所以专业和系里面的竞争压力比不上国内的Top10大学。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经验:1. 课程本身:一般说来,一门课程是每周上两次课,每次课在将近两个小时(中间休息一会),和国内差不多。有些比较重要的专业课是每周上三次,或者是周中加一个 TA (Teaching Assistant)的作业讲解。但是和国内不同的是,就CMU(和其他top20学校)而言,课程的课后作业和Project(项目)繁多。一般是一周花3个小时在上课上,8-12个小时在课程作业和Project上。一门课尚可,如果选了4门课的话,上课+作业时间总共需要 40-50个小时,这不亚于一份全职工作所要求花费的时间。当然,读书的时候,我们平时上课可能节奏把握很休闲,这样就导致了due date快到的时候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熬夜赶作业,所以很好地控制好时间上的节奏很重要。2. 项目和考试:美国项目一般要求几人协作。最好是选择和老美搭档一次,这样可以锻炼自己teamwork的能力,也为以后在工作中和老外合作打下基础。项目和考试一般来说是课程分数最重要的部分。这方面一般中国人都不弱,特别是考试这块。提前一周好好把老师的讲义(Slides)都看一遍,然后练习一遍经典的习题即可。个人感觉,老美对于考试不是特别重视,很多时候就是复习一晚上就去考场了,所以中国人的分数一般不会比他们差。3. 另外不知道你是去读本科还是硕士(还是PhD)。如果是非PhD的话,在大三大四或者是研究生的暑假实习很重要。硅谷出名的公司在12月底附近(最迟一月底)就已经招满了实习生名额,因为毕竟工位和带实习生的员工有限。所以要找实习的话,提前就去准备。实习的面试轮数较少,相对容易。有实习经验对于找工作是一个很大的帮助。4. 最后就是GPA在国外的大学同样重要,同理可得,学校的牌子(名气)也非常重要。不要因为到了国外,以为别人都是注重实践,就可以放任GPA很低。有过无数的毕业生因为GPA低被Facebook刷掉的,另外对于计算机传统牛校(和CMU等),公司就会特地跑过去找人(on campus interview),并且在筛选的时候有青眯。在北美,转学校相对容易,所以就算现在大学一般,好好读书,拿出一年到两年的好成绩,然后转学申请去牛校是性价比很高的办法。希望几点Tips对你的国外读书有帮助。 附带一个计算机牛校(硅谷公司青眯)的列表,这张照片里面的大学Facebook每年重点去现场招人:最右上角是 University of Waterloo. 大学不限于美西地区。
奉献一篇我当初因为申请,因为被CB莫名其妙取消成绩后在尚友论坛贡献的几篇文章好了:《即将饱满的青春》我悄声对旁边的茜琪说起一件很多出国党同学其实都不愿意提的事儿。最初的我们在踏上出国这条路的时候,眼里都只有名校,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满怀着激情的以为自己可以去一个理想国,怀着一往直前的,自负。然而在一次次的考试和各种打击之中,看着别人建立上写的经历,比如八年的志愿者经历,破纪录的体育成绩,国际比赛的奖项,等等等等……如果说这些可遇不可求,那么那些在标化上动辄2200+还在说自己考砸了要重考的人真是我们的心头痛。于是就开始自卑的认为,只要有一个学校要自己,就觉得不错了。于是我们学会了对那些人,视而不见。送给茜琪的书叫《青玉案》,这个贺铸大概是生于民国,谈吐间尽是“那X小姐,avar garden的很”,然而看的人,如我,压根不知道avar garden是什么。慢慢翻阅了几篇,我又探头跟她说了一句,“我们如今看到的那些好得奇葩的人,不过是金字塔上的一粒沙子”。她点点头,我们又复默不作声。后来我知道了我身边同龄之人也有很多很棒的人,如Nimooo,他谈吐不凡,并且摄影技术真的很棒;如Wzz,他如今是一个独立摄影师,看过他拍的篮球赛,确实是有心的;如木木木偶,他自己有个工作室,有一个远大也实际的目标;如茜琪,博览群书,她是我见过做的最好的一个人;…… ……数不尽数。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平淡无奇,相比上者,毫无谈资。可是天赋不可强求,每个人都有一团什么天赋,早发现还是晚发现,能不能发现,我们对其都不太知晓。只是知道有一天,或许有那么一天,我们就发现在某一件事,使我们的生命开始饱满。或许有一天,我就真的敢走近那维港边的街头歌手说,“Could I sing with U?”;或许有一天,我就不再怨念自己写的东西细腻有余大气不足;或许有一天,我就不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我是悲观主义的,我和一梅一样,都不相信很多东西,同时当我们面对快乐和幸福的时候,会认为那是我们从生活手中非法获取的,是侥幸拥有的。就像张悬说,“我拥有的都是侥幸啊,我失去的都是人生”。同桌一直不明白我为什么把这句话写在原本应该是打鸡血的话的位置。因为我珍惜。同时,不甘,不甘这不够饱满的生活。总觉得,应该,开出一朵花儿来,从缝隙中从尘埃里。我抱有对自己年轻时写出笨拙的语句总是抱有一丝不肯见人的羞赧,却发现自己一直笨拙,从未好过。却依旧抱着一颗期待花开的心。你能懂我的意思么,一颗花苞等待的不是人们的赞赏和骚客的诗句,而是自己即将饱满的青春。即将,饱满,青春。《暮霭沉沉楚天阔》#1 关于过去去年10月SAT结束的时候,大家不管考得好与坏,都在某卖萌可耻的版主的鼓动下写了一篇备考心经,而我却一直都没有写,原因和我熟一点点的都知道,因为我的SAT成绩,至今都没有出。我记得考试前做题做得快要窒息了的时候,我一脸苦笑着对同桌说“这次不上2000,我就去投湘江!”,同桌也信誓旦旦的点点头,“我也这么觉得”。当然,我没有去怒沉湘江,我怕死。昨天因为一点家里的纷扰,打电话给我的父亲,老实话说,只要家事和未来一牵扯上,我的眼泪珠子就跟不要钱似的流,只可惜我没有投生成鲛人这个物种,好歹还可以赚些钱。我了解的是,当直面我对于未来的害怕,不甘心和憧憬。我解释给我爸爸听,我说,小时候我拼命学,我知道我的天资一辈子不过混个中等偏上罢了,但我不会不甘心,尽人事,中等偏上就是我该有的归属。但是现在我明白了,我完全可以完全有能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那么我便不甘心,不甘心一辈子只做一个中等偏上。可是每每别人跟我提资历的时候我都害怕,我害怕别人问我的托福分数,问我的SAT分数,问我被哪所学校录取了。出于无意冒犯的恭维很多,“你一定是哈佛的料吧!” “怒等2400!”“感觉你应该录了很多名校吧。”,每每如此我都苦笑一下,摇摇头,心中苦涩。然而表情上化作一个温柔的微笑说,“你别拿我打趣了,我哪有那样的水平呀。”可是哪怕不是没有在这个过程里闷在被子里哭过一次又一次,时间可以抚平一切,你看,申请季已经结束了呢。我们还是要做出选择,拿到理想的offer,或者没有拿到,启程赴美或者GAP一年。这竟然既不是一个开头,也不是一个结尾。就像我常做的一种梦,我常梦到一个梦嵌套着一个梦,我想从梦里醒过来,但是无论怎么挣扎,醒了一个梦又还是依然在梦里。最终在崩溃的临界值醒过来,以手抚膺,长呼一口气来,庆幸自己终于逃脱了梦魇。然可知,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周梦蝶,逃脱了梦魇的我,或许只是那个梦魇中的我做的一个梦。于是我怒气冲冲的怨怼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个道理,其实中国人大多都懂,但大部分人,都是在人生的低谷时懂得的。而难得的,是在人生处于上升,一切都看起来那么的有希望的时候,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说了这么多看起来好像跟SAT跟申请没什么关系了是吗?那我多少扯回来一点,你选择了走这条路,就得承担这条路为你带来的一切,不管好的坏的。我们在大考之前常常会安慰或者鼓励自己“尽人事,听天命”,然而多少我们把没有尽到人事怪罪在天命头上;又或者,在说出这句话时就希望天命怜惜尽了人事的我们。可是,如果它不怜惜呢?#2 关于现在Soulmate说,“我有和奔奔一样的看法。”(……好委婉)在辅导的艺考生说,“我有预感长大你会赚很多钱,那时候,要记得我。”(……好奇怪的成功观)一起吃饭的女孩儿说,“你是我认识的最有主见的女孩子。如果有一天你成为了很有名的人,我也会因为认识你,而觉得骄傲。”他们都用最最笨拙的话表达了对我最最真挚的祝福和期待。所以在绝大部分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何德何能被你们所相信和祝福着。但是,我也会在这些期待中,越发的不甘起来。我记得我曾经写过一句这样的话,一颗花苞等待的不是人们的赞赏和骚客的诗句,而是自己即将饱满的青春。就是那种饱满绽放前,肿胀到觉得晕眩的不甘。#3 关于未来还有一个录取结果,我的申请就落幕了。关于专业我确实是想了一遍一遍又一遍。说来好笑,学校里上一届的极优秀的姐姐选择了学历史,引起了几乎所有大人的不理解。“读了历史能干什么?”,他们说。班主任一开始就不希望我读这些,“你读生物化学,或者精算会比较好。”都是很好的专业。可到最终,却还是想读历史。记得在北京的地铁里看到一幅大大的广告,大书“学习是一种信仰。”信仰?信仰是什么?至少在我心里,信仰的意思就是,这是一件你认定了的事,无论别人怎么以利益诱导你放弃,你都不会放弃的事。而学习是在脑海里画出一幅大大大大的思维导图,而历史之于我,是这个思维导图的笔,同时也是这枝笔画出的线,写出的字。这件事,存在这,为什么存在?又为什么毁灭?毁灭以后就不存在了么?疑问并不会完结。至于大学以后更遥远的未来,清晰却又不清晰,有想要完成的事同时也并不急着完成,因为急不来。反正,暮霭沉沉楚天阔。这是我在面临和你一样的疑惑的时候写下来的文章。希望可以和你共勉之。
心怀天空,脚踏实地。想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然后努力去实现。It's never too late to start, 不过这不是“心灰意冷而荒废时间”的借口/安慰剂。专注是一种美德。真没有那么复杂,简单生活。真诚待人。另外, 抓住一切机会出去看看,不论是field research, summer program (not summer school), 实习,还是有机会study away (the highlight of my college years),都可以开阔眼界,让你更加了解自己。有时人成长的速度可以很快,让它自然发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是别气馁,我个人的很多经历都验证了Everything will be fine. 很多时候都会超出你所想所求。大学经历的种种,都是让你更好的了解自己,学着和自己相处,进而学着和这个世界相处。竞争什么的,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摆好自己的位置,尽人事听天命。不要害怕,it's no use. 也别把太自己当回事,攥得太紧沙子一定会漏光,墨菲定律放过谁呢。Take it easy.
我想说我高中数学最差考过29,物理从来没上过80,化学没上过85,全校理科生500我排300————目前在牛津学化学,本科,自己考过去的。来了这边也觉得各种吃力,大一各种哭,但后来发现只要你愿意啃一啃,花时间,虽然不至于变成少年漫那种冲上人生巅峰,但不会过得太差。为什么大家都只吐槽#考中大..#那是因为在我的高中,不考上中大等级的学校你都不好意思说是我那个高中出来的!环境就是那样#摊手#,其实考华工我的同学都觉得很low...而且!能考上中大还是最最最好的情况...也就是说我那会其实连中大都考不上...嗯呢说中大的事情也是想说明一点吧,可能你以为很low,但实际上总有人觉得你没资格说这话ok扯回来在大学,虽然在中国同学里我成绩一般,但是还是比同组的外国人要好一些~差不多九个人里面第二的水平吧→就这样我作业还经常错个没谱orz...但是错了就改,觉得自己loser就努力。#吃午饭的时候来补充:我高二的时候,也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希望了,高三一年就算冲刺我也只能上中山大学,要么就是华南理工。竞赛没搞过,没得过奖,没有任何在那个年纪,能被人提起的亮点。于是我想逃高考→正好家里朋友的孩子出了国,爸妈也怂恿我,我就这么退了。国际高中的两年,身边同学大多数都是抱着!不想高考的态度,但是还有那一部分真的是很聪明很努力冲oxbridge的。我的目标很low→在他们看来,是爱丁堡。那两年学习不能说压力大,所以也称不上很努力,至少比起上大学要..要水多了。直到我知道去oxford面试免费食宿,我心动了→简直是太渺小的动力哈哈。随便报了一个学院。只有临面试前半个月,看母上平时教课用的一本大一无机化学,一知半解,就去了。然后就那么进了...说这段听上去很水的经历!不是说大家也可以这么来!而是为了说明,看上去很水的人生,没准那天就有转折!当然你必须抓住!如果我当时偷懒没报面试或者没看书,那就流落苏格兰大农村了...然后上了大学,妥妥的被碾压——我第一次数学作业,全班最低#我班九人第一次无机那种一对三的tutorial,一句没听懂→真的一句也没听懂orz然后就抓狂了...也曾经觉得没希望了,甚至妈妈说要不要回国。但是想想不行,已经退了一次不能再退了,于是就各种学习。总之就是各种学习→上课不会我下课看,作业不会我就多找大神问,还有多google啊哈哈再之后到大一第二学期就好转了。题一样难,上课一样云里雾里,但是我已经找到合适的学习模式了→你看,又有希望了。大二现在不能说是大神,有时候觉得自己一个牛津的还啥都不懂,但起码还算..混得不错吧~还捞了几笔小小的奖学金。来到平时没事写写答案,也看到各种竞赛或者实验出身的大神,然后看看我,觉得哎呀我真是水...Anyway,现在水只是站在现在的平台上,看上面的人,觉得自己水;但以后还是这个平台,那就是真的水。所以希望这玩意儿,自觉不能短视,往长的去看,那才叫希望。我不太相信逆转,但我相信付出有回报。所以脚踏实地走下去,不要辜负自己就是最好。说这么多是因为想起了高二躲在小贮藏室哭的那个,很水很二的自己,也希望能给看到的人一点点小鼓励吧!
你慌什么?他们临近期末疯狂突击手足无措就差大小便失禁的时候是不会告诉你的。
中国有个形容词叫半瓶醋,上的确有大神,但是却有80%甚至更多的“半瓶醋”似懂非懂加上看似合理的理论分析;写些心理排骨汤就觉得自己看透人生;人生阅历也都是骨架子添肉,越添越饱满;谁没有过几件得意事,随便挑挑也都是一堆……反正就一句话,觉得自己的努力对得起自己就好,在意别人那么多干嘛……Ps. 真正的大神会花时间来码个2000字的回答么
至少在国内竞争压力更大想想你还是蛮有希望的
这不正是你增长见识的好机会吗?
答主你要去美帝哪所学校?什么专业?录取已经拿到了吗还是双录取还是只是读语言?你什么信息都没提供,只说物理化学吃力,我们能说什么?你当时申请材料里是怎么写的呢,写的时候又是怎么想的呢?如果你写的是真的,那么大学愿意录取你,就证明他们看好你的学习能力和潜力,那你自己继续努力就行了,现在连大学都还没开始,你不考虑可能即将要面对的culture shock,不考虑语言的过渡,不考虑租房做饭,不考虑大一选哪几门课,不考虑一年后declare专业,偏偏去担心四年后可能毕不了业,这样空的担心有什么用?你要分清,针对现实问题的担心忧虑、和来自心理压力的虚的焦虑。就算这些学业困难真的摆在面前,可以解决的途径也是有很多,何况你现在大学都还没开始,就担心起来,这不是无谓地浪费自己的精力么?有这个时间去coursera上学几门课不好吗?一件事摆在面前,还没动手做,就先担心起来,这是最没用的。你想要什么、喜欢做什么,先投身进去,只有开始做了,才知道适不适合、能不能做下去、是不是真的喜欢。站在外面一直担忧,什么结果也不会有。并且对于不了解的东西,虚幻的恐惧和担忧会扩大很多倍,有时你亲身做起来一件事,会发现其实没有想象的难,之前的担忧都是不必要的。好,如果你选的是STEM相关的专业,物理化学越学越难真的跟不上了,那么美帝的大学与中国大学的一大区别就是给学生很多机会来尝试不同的东西、发现自己,四年中你有很多机会尝试自己有兴趣的课、如果情况不妙,可以及时drop掉。如果你专业的必修课你学着学着确认了真的很费劲,那你可以转专业、转学,都是不难的。美国有四千多所大学,那么多学科,总有一款适合你吧,有很多专业用初中物理化学已经足够应付了。每个人都是在自己擅长的东西与想要的前途中间寻找一个最适合的平衡点,只要你有正常的社会功能,总能找得到。重点在于要实事求是。很多人的痛苦来自于坚持追求一个超过自己能力的东西;或是自己的能力目前还能匹配,可是却把自己的追求固化了,好像只能去追求那个高的标准,“非得到不可”,总担心万一有一天跟不上,就感觉人生都毁了。如果一个学校一个专业你由于自身天赋所限,实在读不下去,那说明这条路不适合你,尽早发现是好事,换一个就好了。高中生对自己的认知有限,对专业的认知也有限,选的专业不适合是很常见的事。并不是你现在定了一个学校要去,以后的人生就被绑定了,如果走不下去你就成了loser了。你去大街上看,走来走去那些人,物理化学都比你好吗?他们的人生都没有希望了吗?学业担忧就说学业担忧,遇到什么现实问题就去想办法面对和解决,解决不了就换plan B。给自己定一个高目标是好的,但别被目标绑住了。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某些方面不太优秀、不如别人,那也没什么大不了,接受现实。人生还是有希望的。
唉。别人装逼听听也就算了,非要往心里去。我实在没看懂你想干什么,见谅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反正我觉得高数比高中数学容易。。。
美帝掌握核心科技
认识到自己是个平凡人,是成长的第一步。认识到很多人不是平凡人,是成长的第二步。加油。
其它类似问题
其它人正在问的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二文科数学视频教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