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学校教授课程的课程,学生还需掌握什么素质

||||||||||||||||
您的位置:&&&&&&& 正文
核心素养来了 学校课程如何变
 来源:现代教育报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点,为我国持续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丰富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理念内涵,进一步彰显了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内在联系。核心素养的提出,对课程、教学、教研、评价、管理等方面的系列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迫切要求。中小学校应在原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处理好学生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相应的学科能力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将二者更好地结合。
  育人目标 指向学生未来发展
  核心素养与深化课程改革有着直接的、深度的关联,是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必然方向和路径。核心素养对于课程改革具有统领性、引领性的作用,贯穿着学校的课程、教学、课堂、实践活动、文化建设等诸方面,旨在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育人导向上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判断和选择。针对落实核心素养,学校应进行系统的课程体系顶层设计,重新定位学校育人目标,进一步具体化、系统化和细化,帮助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能力和素养。
  课程结构 促进学生自主成长
  课程建设是中小学校的核心工作,也是真正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合格接班人的有效载体。学校要围绕核心素养开发架构多元、多层、严密、立体的学校课程体系,研制开发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加强系统研究、顶层设计和综合改革,做好小初高学段的学科素养衔接与贯通。通过优化学校课程结构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全面、自主、个性化、可持续的发展;为学生们提供高品质的学习生活,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激发兴趣,形成能力;教育学生努力做人格健全、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人,做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担当的人,做有全球化国际视野和民族精神的人,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供给 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核心素养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正在日益深刻地显现出来。学校应严格执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落实课程标准,保证各类课程的开设和学时要求。推进各种教育资源跨界融合,提供学生多样化选择的课程,进而满足学生差异性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把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转化成为学生内在的核心素养特质。学校课程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注重增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适应性,力争实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教育的长远目标。统筹各学段、各学科、各育人环节、各方参与人员和育人资源,高质量实施三级课程,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实践育人。
  学科融合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当前世界各国注重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进一步关注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规划基础教育三级课程整体建设一体化方案。重视学科内、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关注跨学科综合学习,打破学科界限、融通各学科知识,贯通价值观、思维力和创造力,充分尊重学生合情合理合法的健康个性,培养跨学科、跨领域人才成长的核心素养。强调课程的整体性,指导和帮助教师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合理使用教材、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以整体性的课程培育整体性的素养。
  课程评价 关注学生全面素养
  要研制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适用于评价的能力表现与检测标准,把核心素养指标真正落实到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评价机制之中。学校的各种考试特别是中考、高考要全面体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真刀真枪地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特别是高考录取方式,落实综合素质评价,把检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水平作为中考高考选拔学生的基本标准。从根本上改变用分数、高考来衡量学生、教师和学校的不合理、不科学评价机制。
  社会实践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目标,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各学科平均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在内容上可以某一学科内容为主开设,或者综合多个学科内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统筹,综合培养人文、科学素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实践与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人生幸福感,促进知识、能力转化为素养并得以全面提升。
  编后语
  核心素养的落实必须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因此要加强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顶层设计,以此为依据和出发点科学设计学校课程,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内容,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地方课程规划与管理研究”(FHB120466)的阶段性成果。(韩宝江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后)
】【】【】【】【】【】
{ 编辑:彭诗韵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
细览版权信息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学校课程建设研究与实验”课题结题报告
“重庆市巴县中学学校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验”课题于1999年9月提出、论证并立项,由巴县中学承担,2000年7月被批准为重庆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三年来,在重庆市教科所、西南师范大学教科所的精心指导下,于2002年4月完成课题研究,达到预期目标,从理论到实践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研究概述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是:1、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生活实践是第一的基本观点为指导思想。2、运用现代素质教育理论、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为该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3世界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如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自然、个性发展为该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
本课题研究的政策依据是: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两个纲领性文件的颁布实施,国家明确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要求。2001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更进一步明确“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又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些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政策依据。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基础是:1、近代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深深打上了应试的烙印,课程模式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课程结构单一。改革单一的课程模式和高度失衡的课程结构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革新所必须解决的理论课题和实践任务。2、巴县中学拥有校本课程开发的法定自主权,具有明确而独特的学校教育哲学,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机构,较为完善的学校内部评价与修正机制,丰富的学校社区教育资源,团结勤奋、师德高尚、业务素质高的教师群体,给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提供了实践的基础。
本课题的界定:我们这里所讲的学校课程是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的,即校本课程。学校课程建设即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是在确保贯彻国家课程标准,使学生打好共同的必备知识基础的前提下,以地方课程方案为依据,根据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根据学校实际,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教师资源、校园文化、社区教育资源等)合作进行课程发展的过程与结果。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符合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需要,体现学生主体性,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学校为主体,结合学校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由学校成员如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员等进行合作的课程发展过程与结果。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课程发展总目标:A.结合学校、社区资源,审视教师能力,学生需要,家长期望,社区需要,开发学校校本课程,建构校本课程体系,构建巴县中学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突出学校特色,争创名校;B.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掌握课程内涵,发挥专业精神,进行教学改革,争出名师;C.鼓励教师在民主教学的基础上实施课程的统整和协同教学,改善评价方法,关注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关注学生创新习惯的养成,终身意识的养成,培育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2.学生发展目标:我们的教育哲学是:让每一个学生适应时代发展。在这种教育哲学的支撑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具有传统人文素养,具有良好创新习惯,以终身学习为目的、能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3.教师成长目标:提高教师课程意识,实现角色转变,从单纯的课程传输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组织者、促进者和研究者。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增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建设一支一专多能的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高素质名师队伍。
4.学校的发展目标:创中华名校,展名校风采。展名校风采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在培育巴县中学人才的过程中,展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第二层意思是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在与外界联系过程中,展现优秀教师群体。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构建一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适合学生需要,具有巴县中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校本课程设计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我校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通过问卷、访谈的形式,获取样本反馈信息,形成了三大学习领域内容,即人文社科学习领域、自然科技学习领域和综合实践活动学习领域。
2.构建一套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尊重学生不同需要的特点为基础,是在审视社区资源和学校资源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因此在进行校本课程建设中,学校传统的管理必然面临种种挑战。为了使校本课程建设科学、规范、有序的进行,我们在对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可行性、针对性、实效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具有巴县中学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评价模式。
3.开发三大学习领域的教材、讲义,供兄弟学校参考。
三. 课题研究和实验的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实验的对象是巴县中学高2003级、高2002级、初2003级、初2002级
(二)研究的方法
1.教育实验法。通过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相应的实验,从而研究新的课程设置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及综合素质提高的影响。
2.教育调查法。以问题的形式,通过对学生及家长的调查,摸清他们的认识,求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学习基础、学习潜能、兴趣特长的现状及其对校本课程设置和实施的意见,还了解了家长、教师的要求,征求他们的意见,从而不断提出新的研究内容。
3.教育测量法。利用一定的量表、问卷或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依据测试结果来分析研究学生的发展水平。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征文活动、竞赛方式、讲演形式等考察学生素质提高的程度。
4.经验研究法。通过总结校本课程方案实验中成功的,有实际效果的经验,探索建设校本课程的方法,进行研究、论证,提炼出精华、有效的经验,构建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课程,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三)实验措施
1.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
(1)成立校本课程发展委员会
成员:校长、各处室主任、各学科教研组长、各年级组长、家长代表、社区知名人士、课程学者专家、学生代表。其具体组成成员兼顾学校、老师、社区、家长、专家、学生代表,并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连续性。
职责: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纲要,开课指南和每周作息时间表;制定各年级每周校本课程总课时计划;制定各年级各学习领域教学节(次);召开校本课程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全校师生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座讨会,理顺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念,以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
(2)组建校本课程研究小组
课题组由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为指导机构
研究小组由:刘邦耀任组长,何代福任副组长,谭勇、胡先进、王新华、刘晓华、刘秀君、吴迎华为组员
职责:刘邦耀,全面负责并具体主持研究与实验;胡先进、刘晓华,负责自然科技类的研究与实验;何代福、王新华负责人文社科类的研究与实验;谭勇,负责实践活动类的研究与实验;刘秀君、吴迎华负责测查量表的编制并组织测查。
(3)成立各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小组
本校校本课程成立了三大学习领域即人文社科学习领域、自然科技学习领域、实践活动学习领域。依教师专长及意愿,打破学年限制,编组各领域课程教学小组,负责各领域的教学内容,每个领域之间除了有机联系,更要有各领域之间的交流,既重视连续性又兼顾统整性。
成员:各年级组长、各教研组长
职责:讨论决定学年各领域校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各主题教学活动与评价;编选教材教法与教案设计;进行各学习领域的教学研究与讨论;负责与学校课题的联系,撰写相应的研究方案,阶段性和终结性总结。
(4)建立行政工作协调小组
成员:邹勤、刘邦耀、何代福、谭勇
职责:协调研究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课程研究的连续性与统整性,保证课程研究的顺利开展。
2.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系统性培训与研究活动
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本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培训与研究活动:
1)收集、提供资料信息
2)教师培训
3)专题性学术研究活动
4)阶段性小结和经验交流
3.参观、考察
(四)课题研究的周期及进程
本课题从1999年9月开始,2002年4月结束。课题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
1.第一阶段:1999年9月至2000年1月为准备阶段,确定本校教育愿景,形成独具特色的巴县中学学校教育哲学。
1)建立课程发展委员会,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方法;
2)邀请西南师大教科所靳玉乐教授、重庆教科所唐果南、龚奇柱、李瓒仁等专家和领导,邀请区教委、科委柯世渝、江朝永、毛家鑫、刘涛、郭清华等领导和专家到我校与课题组成员一起对学校背景进行分析,指导课程开发研究工作;
3)通过问卷与访谈的形式,了解教师、家长和社区人士对校本课程的期望与看法;通过问卷等多种调研形式着重对学生需要进行评估;
在综合调研的基础上,对信息加以分析整理,进行重庆市巴县中学学校发展情境的SWOT分析,确定本校教育哲学。具体维度、内容与结果如下:
学校有56多个教学班,学生3200多人,学生数稳定,适合各项教育改革
班级间的联系互动不足;部分教师需要跨多科教学领域
师生、家长有共同的愿景,容易营造良好的学校气氛
学校改革中,必须对各项因素加以考虑
地处巴南区,位于长江边,校园美丽整洁;空气清新
巴南区信息流通有些迟缓
大自然的资源教学素材可融入学校课程;社区资源丰富;学校资源丰富;学校社区的观念进一步在沟通
信息流通量迟缓,文化刺激不大
设备设施齐全,学生有宽敞的活动场所,有先进的实验器材,科研经费有保证
多媒体教室太少,上网的速度不快;图书馆、资料室的地方太小
加大对多媒体教室建设、网络建设的力度;加大对图书馆、科技馆、资料室的投入
硬件设备需要不断的维护与更新
教师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老中青年龄结构合理,有60%以上的教师进修了研究生课程;有工艺美术、书法篆刻、程序设计、网上冲浪、科技制作、实用美学、外语口语训练等师资条件
教师面临新的改革,原来的教育观念、教育习惯思维模式不易改变;年轻教师多,经验与成熟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增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建设一支一专多能的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高素质名师队伍
教师压力较大,精力有限,抵触情绪可能加大,影响教学质量,可能影响教育的质量
年轻有干劲,有魄力,协调沟通能力强。
行政工作太过繁锁,没有太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锻炼出一批高素质的行政人员;让行政服务于教学
行政经验仍需加强
重点中学的学生,爱学习,有特长,有个性,喜欢新的尝试
学习习惯欠佳,竞争加大,思想压力也加大,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精力的投入不够
学生可塑性大;利用所提供的资源,可以提高其传统人文素养,具有创新精神,能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对学校课程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素质教育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尊重学校改革,支持学校改革,期望学校在改革中发展。支持子女发展特长爱好
虽然尊重学校的改革,但是对改革持观望态度,怕学校改革影响学生学业成绩以及升学考试
让家长参与课程改革,密切家长与学校联系
应试教育观念必须要改变
尊重学校的办学理念;支持学校进行教育改革;支持学校向一千所示范高中迈进
支持学校途径和方法缺乏明确的指导
“社区时代”的来临
社区如何与学校沟通与协作还需妥善规划
紧靠长江,对学校所在地区有比较丰富的学校课程资源:烈士墓、大型厂矿、地质地貌考察基地、学校植物园等
地区的人文景观资源太少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同时也宣传社区。增强人们的社区意识与社区自豪感
人力、物力、财力需要再整合,共同投入
5)确立了巴县中学独具特色的教育哲学和努力方向
在对我校学校课程发展情景的SWOT的基础上,审视中国的课程现实与中国的课程改革方向和世界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我们认为: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信息与经济全球化,社会快速变迁的时代,当代科技的综合化,经济的全球化,要求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具备兼容并蓄的胸怀和合作精神,善于在现实和传统之间,科学和人文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以及民族和人类之间不断的协调和化解矛盾,应对各种挑战。这种现实需要反映的教育理念上是追寻国际理解,谋求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追寻回归生活,谋求科学世界与人文生活世界的整合;关爱自然,谋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追寻个性发展,谋求个体与社会的内在统一。同时,我们还看到人类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其中不仅有高科技、高情感的挑战,而且有生态危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最迫切的对策是:尽快在基础教育中传播新世纪的文化价值观念,在新一代人的身上,塑造出适应未来时代发展的必需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由此来完成国民素质的塑造工程。因此我们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学校教育哲学。
对于我校的教育哲学,我们是这样定位的:育人为本、教学民主、童心可爱、创新习惯、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培育具有传统人文素养,具有良好创新习惯,以终身学习为目的,能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我们努力的方向是:
育巴中人才:培养具有传统人文素养的人才;培育具有创新习惯的人才;培育具有以终身学习为目的,能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展名校风采:加强与大学、社区间的合作与互动,让智力优势与资源优势互动,促使理论与实践飞跃,以建名校;丰富发展学校校园文化,不断提高校园环境育人的质量;借课程改革的良机,不断成长各学习领域组织,发展一批研究性学习的名师。
我们认为,现代中学生传统人文素养正不断消失,造成了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失衡,已经影响到了人全面素质的提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而在传统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很少具有创新精神。所以在课程的安排上,以学生为中心,安排有意义的人文社科学习领域、自然科技学习领域、实践活动学习领域知识,让学生体验、体会与创造,使得学生潜力才能得以发展,人文素养才能提高,实践创造的意识与机会得以保证,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育巴中人才,展名校风采”。
2.第二阶段:2000年2月至2001年10月为全面研究阶段。规划、实施全校性校本课程方案和校本课程各学习领域方案。
1)根据第一阶段的研究,经校本课程发展委员会集体讨论、审议,初步确定出巴县中学现阶段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2)课程发展委员会讨论并形成全校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3)在课题组统一指导下,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分年级、分学科制定校本课程各学习领域方案;
4)邀请西南师范大学教科所课程研究专家靳玉乐教授来校指导,邀请重庆市教科所唐果南、李瓒仁、董安东、鲁琼瑶、王炜虹、万力、胡方等专家和领导到我校对学校课程方案进行指导;
5)形成巴县中学校本课程建设开发指南讨论稿,形成巴县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模式,并对指南和方案进行专题研讨;
6)依据课程编制的具体方针、学校教育目标,建构教育内容、安排教学节数、教学时间;
7)全面实施方案,开展研究课和观摩课等活动,并进行研究讨论;
8)2000年9月为课题实验阶段小结,进一步修正和完善《重庆市巴县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和《重庆市巴县中学课程开发与管理模式》,收集并整理前期实验资料,并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校本课程开发档案;
3.第三阶段:2001年11月至2002年4为总结阶段
1)在实施阶段的基础上,召开课题研讨会,进行巴县中学校本课程建设的经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2)形成一套有巴县中学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构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模式;
3)编写出与校本课程建设相适应的教材与讲义;
4)召开结题评审会,对研究成果进行评审。
四、研究的结果
(一)关于构建一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适合学生需要,具有巴县中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的研究。
校本课程的设立,是学校教育哲学的具体体现,合理的校本课程结构是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的基础。随着素质教育逐步向纵深方向发展,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心转移到课程改革上来了,并从政策层面提出了“三级课程”的设想。巴县中学从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视角,结合巴县中学独特的学校资源优势和社区资源优势,通过三年来对校本课程建设的探索,初步建立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结构体系。
我校校本课程建设遵循因校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打破学科界限,以育人为根本,以民主教学为立足点,以童心可爱为出发点,培养具有传统人文素养,具有创新习惯,具有以终身学习为目的、能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为教育哲学,我们确立了三大学习领域。即人文社科学习领域、自然科技学习领域和综合实践学习领域。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领域进行学习。
1.人文社科学习领域
负责人:何代福、王新华
成员:政治组、语文组、外语组、心理健康组、艺体组全体成员
领域内容:
政史天地(法制教育、时政论坛、国情研讨、军事天地、乡土历史、古希腊罗马文化、世界科技史)
语文广角(读诗与为人、古文古诗欣赏、中国新诗讲座、诗歌赏析、英美诗歌鉴赏、英美影视作品欣赏、朗诵与表演,外国文学赏析、汉字趣谈、成语漫谈、演讲技巧等)
外语长廊(英语初级交际用语,英语中级口语、初级日语)
心理世界(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健康训练、女中学生潜能开发、女中学生心理教育)
艺术与审美(音乐专业知识、美术专业知识、艺体专长、实用美学常识(含行为美、形体美、着装美)、中学生美学概念、美学基础、阅读与审美、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的审美)
其它(形式逻辑常识、篮球裁判常识、通用科学方法)
其领域的主要思想是培养具有传统人文素养的人才
2.自然科技学习领域
负责人:胡先进、刘晓华
成员:数学组、理化组、地理组、生物组全体成员、现代教育技术组
领域内容:
数理化运用(生活中的化学、数学史讲座、数学建模、物理趣味实验、物理建模、近现代物理讲座、理化生实验观察能力培养、理化生实验创新设计、理科综合能力训练)
我与科学同行(世界著名科学家介绍、最新科技成果介绍、信息学常识)
天文地理(天文常识、天体观察、自然地理综合知识、地理景观鉴赏、环保知识)
生物园地(生物标本制作、植物杂交、校园植物介绍、栽培与管理)
其领域的主要思想是培养具有创新习惯的人才
3.综合实践活动学习领域
负责人:谭勇
成员:地理组、艺体组、理化生组、劳技组、现代教育技术组和全校有专长的教师、职工
领域内容: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劳动技术
走出课堂(社会调查、夏(冬)令营、敬老院送温暖、青年志愿者服务、做农家孩子、地质地貌野外考察、长江综合考察、大足石刻考察)
小小制作家(科技小发明、科技(电子)制作、无线电装机、竹木器制作、航模、车模、服装裁剪设计)
娱乐与休闲(形体训练(健身操)、球类战术训练、球类爱好者辅导、桥牌基础、合唱、声乐、钢琴、舞蹈队训练、英语短剧表演、国际舞基础、打击乐队训练、工艺美术、书法篆刻基础技法、酒店旅游管理、盆栽花卉)
其它(自主学习能力训练、程序设计、网上冲浪)
其主要思想是实现各领域之间的教育统整和协同,实现教育的融入。
在体系构建的同时,如何充分的利用我们现有的资源,具有我校特色,我们选择了四个切入点,即四大视角:
视角一:“走进长江”系列。利用紧靠长江的资源优势,构建三大学习领域,开展校本课程建设,来诠释学校教育哲学,来体现学校教育哲学。人文社科学习领域(长江文化;古今中外描写长江的诗、词、文;寻找长江的文明(考古发现等),长江经济带;长江与重庆经济等);自然科技学习领域(长江的地形地貌考察;长江的生态状况调查;长江流域的污染调查;);综合实践学习领域(长江的综合考察;长江沿岸的旅游;地质地貌野外考察等),以树立认识长江、热爱长江、保护长江、开发长江的理念。
视角二:“社区文化”系列。滚滚长江水,滋润着巴南大地,古老的巴中、现代的巴中和谐统一,给我校以丰富的学校课程资源。丰富的社区课程资源上成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点,我们以“巴南区的政治与经济”、“巴南区的地质环境”、“巴南区的旅游资源”、“巴南区的环境考察”等为内容,进行校本课程建设,引导学生认识社区,激发其热爱社区。
视角三:“校园文化”系列。巴县中学75周年厚重历史,内涵丰富的建筑构思,以及绿草成茵、百花争妍的师泽园、风华苑、敬学苑小区和鸟语花香的校内植物园等独有的人文景观,构成了我校厚重的人文土壤,我们利用独有校园文化,以“学校历史抚今追昔”、“校园独特人文景观”、“鸟语花的植物园区”等为内容,在基础教育中根植人文的种子,培养学生传统的人文素质。引导学生关心、热爱母校,引导学生从小关爱生态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视角四:与英国友好学校迪克斯中学进行开发校本课程的合作。中英双方通过合作开发校本课程,从不同国家、不同课程要求和不同文化背景的视野来审视校本课程,给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带来新的生命力;通过中英师生的合作互访、互派教师,利用不同环境学习者的刺激,建立和谐相处、合作学习观念与能力,实现两地资源共享,以不断拓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领域。
(二)关于构建巴县中学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模式的研究
校本课程建设是以尊重学生不同层次需要的特点为基础,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因此,在进行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学校的传统管理就必然面临种种挑战。为了使校本课程建设科学、规范、有序地进行,我们通过对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可行性、针对性、实效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了具有巴县中学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评价模式。
1.组织机构的管理
1)课程建设课题组管理系统
重庆市教科所
西南师大教科所
重庆市巴县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
人文社科类课程建设
自然科技类课程建设
实践活动类课程建设
政治、语文、英语
艺术、体育教研组
数学、物理、化学
生物、地理教研组
团委、学生会、创协、劳技、信息技术、艺术、体育教研组
&2)课程建设授课和资料收集组织管理系统
学校分管领导
各学习领域的教师
周六学习领域教师
资料的编写、收集、整理人员
&3)课题组各成员的职责(能)来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
A.指导机构的职能:提供理论性实践性指导,培训参研人员,指导校本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从课题论证到结题评审)
B.指导小组的职能:把握方针政策,领导校本课程建设的全过程,组织成果评审,进行表彰奖励,推广优秀成果。
C.校本课程建设课题组职责: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建设的组织和落实工作,定期或不定期聘请专家来校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课程建设的进展情况。负责学校课题组研究方案的制定,计划的落实,课程建设的实施,阶段性成果,终结性成果的完成等。
D.子课题组的职责:校本课程建设按课程设置分为人文社科类、自然科技类、实践活动类三大学习领域。各学习领域负责本领域的组织管理,指导各年级相应的课题研究,拟定相应的研究方案,阶段性和终结性总结。
E.团委、创造发明协会及各教研组的职责:配合各子课题组,督促本组参研教师完成研究任务。
F.参研教师的职责:负责所承担研究任务的完成,认真收集整理资料,主动与子课题组、教研组联系,实施所承担的课题建设,完成相应的文字、音像资料。
4)课程开发授课和资料收集组织管理人员的职责
A.学校校长职责:审查开课时间、内容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是否符合学校实际,是否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重大决策
B.学校分管领导职责:协助校长把关,督促和检查教务处、年级组按规定保质保量地开课;督促和检查教科室、教研组按时优质完成文字材料及各类成果的收集整理。
C.教务处职责:编制周一至周五的校本课程表,检查并落实上课情况,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行课方案;协助年级组搞好周六活动。
D.年级组职责:编制并执行周六活动计划、课程安排、落实检查活动情况,收集家长、学生的反馈信息,完善周六活动方案。
E.教科室职责:收集整理各种文字资料及各类成果。
F.任课教师职责:根据学校实际、学生发展规律,素质教育的需要等编写课程讲义乃至大纲教材,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管理好参加的学生并对其进行认真考核。
5)组织管理系统中各要素间的关系
为使组织管理系统发挥最大的功能或效益,根据整分合原则,各要素间既要在整体规划下分工,又要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合作。
领导小组加强调研,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政策法律法规依据,保障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课题组随时邀请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来校或向指导人员电话请教或派人前往指导机构请教。课题组成员自觉接受领导、指导,领导成员、指导成员要经常了解课程建设的进展情况。课题组成员既要加强纵向联系,也要注重横向联系,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1)课程建设管理系统
&2)课程建设管理系统要素的内容和职责
A.目标管理:由分管领导负责给各年级组、教研组、各子课题组制定工作目标
年级组:在教务处的指导下,构建出适合本年级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包括内容、所需时间、学生管理具体办法等
教研组:在教科室的领导下,组织本组教师编写讲义和大纲教材,做到上课无迟到缺席,造就一专多能的教师(职工开课划归相应教研组)。
各子课题组:在总课题组的协调下,筛选出有利于学校争展,学生发展,话应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能培养学生传统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校本课程若干门,分离了必选课和任选课,并与各年级组协商制订出开课时数。
对达成目标的计算工作量,对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
B.过程管理:实现目标的关键是把握住过程。在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分管领导,各职能部六务必加强管理。每节课必须有教案,每门课必须有计划、讲义、小结、评价,力求做到开课后有追踪调查和效果记录(或考核记载)。
C.制度管理:所讲的制度指的监控检查制度。如定期检查、督促各职能部门定期汇报等。每月至少开一次碰头会,每期一至二次研讨会,无故不参加会议的,申报课程后不认真完成的,要批语教育和扣减工作量;坚持得好的表彰奖励,同时与年度考核挂钩。上课情况由教务处负责,其它事项由教科室负责。
D.信息管理:要积极收集市内外、国内外有关校本课程建设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后,为我所用;要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教科室要建立专门的档案,加强信息管理,以让校本课程建设有充分的政策依据、理论指导,使校本课程建设符合国情又符合校情。
E.学生管理: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学生仍然是主体,当全年级乃至全校统一活动是,几百人用至上千人的难度显然要加大。对学生的管理,一是靠年级组,更主要的仍然是靠班主任,各班参加各门课的学生划为一组,确定一名组长负责考勤和纪律监督,逐步做到学生自律。
F.考核管理:每门课均要进行考核。教师的考核由教务处和教科室负责;对学生的考核由任课教师负责,学习后的效果测评因课而异,但每个学生均应修满规定学时(分)。
G.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校本课程建设管理的有效形式乃至最高形式,它是参与者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己驾驭自己的过程,每位校本课程建设参与者均应强化自我管理,自觉为目标的达成出力。
H.经费管理:校本课程建设经费由学校自筹资金和家长委员会筹资解决,制作所需要材料费可由学生自己解决。学校自筹资金由校长统一掌握,据实报销;家长委员会所筹资金由家长委员会掌握使用。
I.评价管理:利用现代教育心理测量与评价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如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自评、师生互评、各主管部门及科研机构评价等,尤其要保证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通过总结经验,找出教训,表彰优秀,改进不足。
J.成果管理:由教科室负责组织(可聘请专家)对各阶段取得的成果进行验收、鉴定、评价。同时通过会议、出版物、新闻媒体等加以传播,对有推广价值的要通过有关形式书面交流、推广和应用,尤其要搞好文学音像、课件等资料的收集、整理。
3、学分制管理
巴县中学利用三大学习领域开设拓展型课程,以利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适应时代发展。为保证这类课程的顺利实施,采用学分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定。
1)学校在三大学习领域中精选15门课作为必选课,每个学生从中必须选修2——3门(体尖、艺尖生可以不选),每周2课时,考核合格后,每学年每门记学分2分。
2)每个学生可以从除上述15门课外的各门课中任选若干门,按累计15课时记1学分计算。
3)体尖艺尖生按所在队(组)规定的内容参加各项训练、演出、比赛等,每15学时计1学分。
4)初中生修满15学分,高中生修满20学分方能毕业。初中生超过15学分时,每1 学分折算2分记入升学成绩,参加我校高中招生录取。
(三)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模式的研究
课程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课程系统的信息,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课程的各要素及课程产生的效果作出的价值判断。根据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特点,我校的校本课程评价由校本课程实施评价、校本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教师)、校本课程学习效果评价(学生)、校本课程和教学评价、学生家长评价、校本课程专家评价、教师专业成长自我评价七个部分所组成,构建出具有巴县中学特色的校本课程评价模式。(请参见《校本课程开发的尝试》,何代福)
五、研究的效果
通过三年的研究,此课题取得到较为丰富的成果。在我们所取得的成果中,一些是有形的,如《重庆巴县中学课程开发指南》、《重庆市巴县中学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和已开发的课程教材、讲义、训练手册等,还有一些是无形的,如教师课程意识的增强,以及对自身专业的理解等;有些是可以量化的,如已经开设了40多门课程,有些是无需或难以量化的,如教师或学生对学校教育哲学的认同等,实际上这些成果都有是重要的,这里更多的是介绍有形的,可量化的成果。
(一)利用校本课程建设,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巴县中学的学生人文素养显著提升的基础上,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性表现能力也明显增强。如自然科技学习领域中的科技创新教育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科学热情。学生纷纷动脑动手,创新方案的设计、小制作、小发明、科幻作品、科技论文等成果获市、区级及至国家级奖项十多项,有四项创造发明已申报专利,另外两项正在申报。如高二•五班的刘旭同学发明的“音乐提示鞋架”,中央电视台“芝麻开门”重庆电视台“成长”栏目、《重庆青年报》都作过报道。初一•二班的施隆生同学改进的新型课桌,高二•二班的黄小入同学发明的水乌龟温控器,郑航、施隆生共同发明的行李保护装置也在重庆电视台的“成长”栏目中播出。学生撰写的多篇文章在市区级多种刊物上发表,这全面体现了学校教育哲学,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三)利用校本课程开发,提出高了办效益,展现了名校风采。
发展名校:根据需要,成立了由专家、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组成的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根据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学生的需要,在多次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重庆市巴县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指南》、《重庆市巴县中学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学校课程评价办法》和《学校课程系统计划》,形成了巴县中学校本课程管理评价体系,同时建立起了校本课程决策程序和内部课程监督机制,发展了名校。
展示名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市区级多家媒体对学校科研进行报道;多所兄弟学校到我校参加考察校本课程建设情况;西南师大教科所课程专家靳玉乐教授,重庆市教科所龚奇柱、李缵仁、胡方等专家领导,多次到我校指导课程开发,提升了课程开发质量,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同时还加大了同高校的合作。
(三)校本课程开发,锻炼了一批教师,增强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与合作意识,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科研型名师队伍。学校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先后撰写论文30余篇,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荣获市、区级奖。多数教师不仅能上好专业课,还能开一门校本课。人文社科学习领域已经出了两部专著,德育课程建设设计出了上百个有推广价值的活动方案。
&(四)开发出了具有巴县中学特色的校本教材
学校地处长江之滨,长江文化是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学校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区委区府所在地,社区文化是特有的教育资源;75周年厚重的校园文化,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源泉;与英国迪克斯友好学校的交往,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拓展了新领域。根据校本课程以校为本的特点,课题组开发出了由长江文化篇、社区文化篇、校园文化篇、对外交流篇所构成校本教材《校本探索》。教材目录体系如下:
六、结论与再研究
根据研究的结果与效果分析,达到此课题的预期目标,完成了研究任务。主要的结论是:
(一)把握学校的教育哲学的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关键。
在当前应试教育依然盛行,不少教育部门和学校还在大力标榜高考升学率的现状下,在当前学校实施同样的教学大纲、同样的教材和同样的教参而缺少深入改革的现状下,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必然承担很大的压力,而明确的教育哲学能起到关键支撑作用。这是因为教育哲学是学校教育目标、教育思想的总体构想,是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理论依据,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是开发校本课程的立足点。同时,正是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与办学宗旨的贯彻落实,才开始了具体的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过程。反过来说,没有明确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的学校是也不可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即使有,也只能是漫无目标的盲动,或者充其量也只能是原始初级形态的低水平校本课程开发。
(二)要确立教师的参与与角色的转变是校本课程建设的最大阻力。
任何课程改革的设想与设计都是理论上的,课堂才是落实和检验的场所。课堂教学和教师的专业素质紧密相关,课程实施的最大助力与阻力都源于教师,所以在课程开发中必摆正教师的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否主动的参与课程开发的关键。在开展校本课程建设中,可能会出现部分教师不理解,不支持的消极态度,深究其可能原因如下:1)没有获得荣誉感和成就感,他们在实施国家课程的漫长的岁月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能和风格,在他们看来,校本课程的开发意味着放弃。2)没有形成相应的竣升、奖励机制,而缺少积极性。3)教师的角色没有尽快的转换。4)教师缺乏必要的理论与实践的准备。5)缺乏充足时间的保证。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让他们主动参与课程改革,需要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变被动参与为主动投入才能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取得实质性成果。实践表明,教师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复合型教师的最佳方式。
(三)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是校本课程建设的条件。
校本课程建设的基点就是学校的资源与学生的实际,学校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最终的落脚点也是学校的发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将形成什么样的办学优势,这取决于学校的财力资源与人力资源;学校在多大程度上开发校本课程,这也取决于学校的财力资源与人力资源;学校以何种形式开发校本课程,这也取决于学校的财力资源与人力资源;学校开设什么样的校本课程这取决于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对社区资源与学校资源的调研和学生实际需要的调研便成了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建设的前提条件,调研的准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校本课程建设的成功与否。衡量校本课程的开发,其重要依据要看教育资源是否充分利用。因此,合理运用可开发资源是校本课程建设的条件。
(四)建立评价与改进机制是校本课程建设的有力保证。
要克服和消除校本课程建设中的缺陷,保证校本课程建设的健康顺利进行,学校必须的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因为校本课程开始是学校自主进行的,而且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国家很难采用类似于外部统一考试等评价手段来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成效。因此,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地反思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修正,保证校本课程建设的健康顺利运行。我校制定的管理与评价办法有力保证了此项实验与研究的顺利进行。
(五)要正确处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出一条三者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之路,因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绝不能片面夸大校本课程建设的作用。三者之间,目的是在融合,不在于否定。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学校特色的形成,不在于否认学生共性发展与学校的共性的建设。注意克服校本课程研究的局限性,虽然说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建设,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但校本课程建设要立足与本校,服务于本校,要与本校的实际情况联系,又由于每所学校的特点不同,因此我们的研究还带有较大的局限性,虽有自己的创新、发展,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在今后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深感下列问题还需要再探索、再研究:
1、校本课程理论的深化和系统化问题。
2、校本课程如何真正的突出校本;如何在教育哲学的支撑下去挖掘现有教育资源;如何统整“三级课程体系”。
3、本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十分粗糙,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修改、补充、完善。
这次参加重庆市教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学校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验”,真正达到了“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育师”、“科研育人”的效果。我们在“十·五”期间,一定再接再厉,继续深化校本课程建设实验,把我校的教育教学科研搞得更好,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大刘丰教授心灵课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