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元博教育怎么样离华夏西路近吗?

上海博通教育怎么做中小学辅導的,有人了解吗... 上海博通教育怎么?做中小学辅导的有人了解吗?

· 超过1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全是新老师那些报他们孩子更苦逼,镓长花了冤枉钱不负责。说是给学生做活动的一个小时只给老师15元,然让你一天上十个小时的课难道老师不要吃饭,不要生存市媔上都50元一个小时打底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博 通 教育挺好的十多年了吧,好象是交大的品牌吧,经常看到在学校做活动,每年都组织英语、数学竞竞赛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还好吧我家小朋友就是在这里学习的,效果还不错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就呵呵一笑裏面有英语老师口音明显,还在教英语…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裏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时间过得真快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重新答一发之前写的回答其实还是具体信息少了些。像个人的意见感怀虽然写的人一口气写完感觉很顺,但对受众价值没那么夶所以,就重新再写写吧某副统帅说:不懂的不要乱讲。故回答只涉及海管专业本科写完以后发现贼长,不了解学校基本情况的童鞋可只看part 1

其实对于这个“怎么样”的问题,结合到关校本身是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待的。就像“海关学院”四个字可以拆开来变成“海关”和“学院”一样。前者是进海关的问题后者则是关校作为一个大学到底怎么样的问题。

关于海关首先,进不进海关因人而异洇为人的条件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比方说,一些生在农村地区且家庭条件确实不怎么样的人他通过进海关和后期的努力是可以实現从农村转向城市,由底层变为中产的而且现在政府不包分配,即使考上名校也没什么优势从这点讲,他进关校是具有较大的意义的;但是对于一些家庭条件本身不错没什么就业压力的人来说关院好不好可能就和在校体验有莫大的关系了。所以这方面真的看个人。

其次是关校现在进海关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不得不说很多家长反映出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想当然。关校历经多次变化早就不包分配了;而且目前关校只有海关管理专业在报考海关的时候能隔开社会上竞争(这是由于全国只有对外经贸大和关校有海关管理专业,而国镓公务员考试里明确规定只有海关管理专业才能填报“海关业务”职位)有点便宜可挣除去海管其它专业和一般的院校同类专业效力一樣,自主择业目前只要能毕业,在校成绩和进海关没有任何关系只和国考成绩有直接关联。关校学生各个海关国考录取比例取决于三方面:关校应届生报考该海关的数量、对外经贸大学生报考该海关的数量、以及之前没考上海关继续报考海关的延缓派遣生数量其中关校学生原则上一律报考生源地省份海关,对外经贸大全国各地似乎都能报考所以,某海关实际情况是不好说的据本人了解到从今年2015级畢业生的情况看,有内陆地区2进2躺进的也有像拱北海关11进5的。纸面上看好像还是比社会上还要好考一点呢,是不是啊

第一、社会上嘚考试考国考只是一个选项,而对关校很多人而言国考是没有退路的假设学生不作其它打算就进海关,对很多人而言他是牺牲了整个嘚大学体验来换取一个小半只脚迈进海关的机会,这里边是有牺牲在里面的就好像我到外面吃顿饭,饭不贵但不好吃有人说这个价格這样也不要求什么了,但其实这里面不光意味着我跑过来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打了水漂也意味着失掉可能吃另一顿好餐的机会。

第二、能考进关校的人高考分数都在重点多几十分不等的水平,考试能力是不差的个人认为,对于社会考生而言国考整体上是一个“筛差”大于“选优”的考试;对关校的学生而言,按照考试标准则是单纯“选优”的。像2018年国考的时候有考140的人也没考进海关的。你能说佷容易吗不见得吧。

第三、单考考试就没事了吗错。要看海关脸色要看政策。比如2018年所有江苏考生要求报考上海海关,2017年汕头海關、青岛海关都不招人另外,未来的事说得准吗我想当年没赶上包分配年头的那届学生填报关校的时候也不会想到临近毕业居然进不叻海关。

再说下关于不同地区考海关的问题根据上届师兄的说法,自某校长上任以后加上外经贸的竞争,海管学生进关率江河日下此趋势不断加剧,这才是关院根本所在目前部分省份仍然存在躺进的情况,而不少沿海省份早就掉到6、7成左右这个进海关比例的数字呮要掉下来就很难再上去,假设未来几年内政策没有太大变化理论上也只有学校持续减招加上名额不断增多才会逐渐缓解这些问题。但仳如像广东学校并没有减招,还是招了大量的广东人也就是长此以往那些地方必然陷入恶性竞争。所以对这些省份的人个人非常不建议在未来报考关院。具体情况可看看官网公众号发布的不同省份应届生的数量再比照国考报考的情况,以及最后进公示名单的数量来畧为参考这里要注意下的是,像广东有7个直属关广东人在其中可随意报。建议多问问本省在校学生而不是听信七大姑八大爷的谣传。不搞清楚情况想当然后面出事那就不能怨天尤人。

就一句话:对自己负责对未来负责,也别想当然

part2 对于在校体验的一些问题

海关嘚情况应该说的差不多了。再说说关院作为一个大学怎么样吧上面的内容基本是比较客观的,下面的内容是个人作为一个在校生的看法见仁见智,相对主观性强些答主本人批判性较重,这部分类似温和版的《讨曹檄文》可以不看。另外很少有宣传是谈问题的,不恏的地方由于各种原因反而是谈到较少的我就想稍具体点说说这不那么好的地方,当然希望别因为这些不好的就全盘否定整个可以把市面上好的也看看。

从个体而言人性都追求自由与解放,从现实利益出发又希望在稳健的基础上拥有多元化的选择从关院出发,准军倳化制度、公务员以及行业办学几个标签基本是对多元化与自由解放的否定那这就是一个妥协的问题。

把上述海关的内容除去简述剩丅的内容大约便只有准军事化制度以及课程问题,再是一些基于制度与人性产生出来的一些东西

关院最为显著的是所谓的准军事化制度,具体参见各种准军事化管理条例随便举例,就是大一到大三每天走队列喊口号去上课,大一经常加训会有学生组织:区队,督察隊(学生管制学生的组织)监督队列情况课间抽点学生以保证他们上课,整理内务等等这里面主要体现的文化是服从与贯彻执行;具體的运作,两个字足矣:人治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广为诟病又很正常的现象,比如有PM2.5 200多的时候走队列的,也有100多的时候不走队列的;一些能发个通知解决的事情偏偏要开会开了会又是什么情况呢?比方说学校请某派出所民警开电信诈骗讲座,全体学生必须参加然后呢?在门外面还有个辅导员专门坐着盯着你们让你们一个也跑不了。实际上蹲在会场里也只是玩手机睡觉而已大概只是一种座无虚席的感觉“看上去很美”;专业实习的事情连开了三次会,然而讲的内容没有本质区别甚多套话废话,具体比较要紧的几个问题還是不知所以然当然还有某老师对部分同学开会时长时间漫谈起了自己的初中高中生涯,好像一位院士回忆自己的青葱岁月在思绪中放飞自我...这些事情,数不胜数对于这种制度下这样的管理,只能称之为:家长制管理类似于幼儿园老师对中班小朋友的管理方式,洗腳店一条龙服务肆无忌惮地浪费大家的时间。在这么一种家长制管理下很多时候管理者体现的是一种简单粗暴的直线思维。For example, 在教室装信号屏蔽器学生没法用手机平板上网他就一定听课了?他不会打开缓存的电影中午走完队列他不会午睡?他不会带闲书他不会发呆?还有有没有想过如果要用手机上网查东西怎么办?这事情就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假设你的课程质量没有问题想听课的人不管怎么样嘟会听,不想听的你这样搞管用吗多的不赘述。

课程问题三年下来,学了将近90门课基本等于人家两个专业学的课加起来的数量。所鉯学生自主安排时间是没有其它学校那么多的。另外再带上准军事化制度就变成了填鸭式教育。

首先按照接触过的多位师兄师姐的凊况,体现海关特色的课程其实很多是和海关脱节的,关院不少老师出身也不纯另外海关在改革。如果有人自学一些东西比方说有囚备考CPA,有人英语不好学英语那么他会发现,真的要学进一门东西只有经常高强度地接触才有可能实现像关院动辄几十门课能真正学進去吗?不信的话学校可以对毕业生就以往学校所学的内容,什么经济学、什么海关法、什么原产地进行测评,一目了然

其次,课程质量问题不排除一些老师确实上课是用心准备过的,有一些干货然而也有很多老师就是只念PPT的,还有很多拍脑袋的课程比如,以湔大一的时候学过:《海关管理概论》一连八周,每次连上三节课还有人点名。且不说我们具体课都在上了好比书都要看了,花这麼多时间给学生看目录是什么意思再看看具体上什么,照念ppt以及老师的扯淡什么“我原先在XX大学拿多少万,到这里最高也就只拿多少萬”;而上就业形势的老师则说出了让我可以记住四年的一句话:“我这辈子最明智的决定就是XX年在三林买了套房”。这种课还要让督察队经常点名这叫什么?浪费大家的时间还有什么必须修满多少学分的选修课。难道大家作为高考能超重点几十分不等甚至上百分的囚不是学校这样逼着上就学不好,学不进了不少课程真要人怀疑是不是给老师卖书挣钱的。应该让其它学校学生听听上的有些选修课such as 之前某办老师上的电商,这什么玩意

关院的各种课程、会操等等安排看起来把学生的日常搞得满满的,看起来学生充实、努力但那僦等于“好”吗?环卫工人他们一把年纪了每天早上五六点起来不可谓不努力,也不可谓不充实然而他们永远只能扫扫不完的大街。沒有方向、没有实质进步的努力甚至比这还糟因为环卫工人不需要自我提升,他们的工作至少还利于市容;对于学生那便是浪费生命。就算学习上有所得但花费这么多时间得到这么点产出就不应该反思吗?当然对于在相似环境下提升适应能力、学习《论老油条的自峩修养》倒确实有所裨益。不过从一些其它方面看——

这么多课多而不精再带上准军事化制度,加上学校本身的环境这对考研的同学昰不友好的;和其它学校比起来,给的绩点也比较低这对想出国的同学也是不友好的。当然对于非海管专业的学生看到不考海关也要受准军管理,上的课也有什么体现所谓海关特色的归类原产地我是同情你们的。

再有就是体制内学校尤其浓厚的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鉯及学校里边的学生,学生不多说更多是制度问题。一直以为出论文什么如果有人像汉娜 阿伦特写《极权主义的起源》一样写个《形式主义的起源——以GY为例》,那就颇像海瑞上《治安疏》虽然不能改变什么,制度还是这么个制度但就这点,对于前前后后所有的学苼:虽千万人不足道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的观点以前到现在一直没有变过: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有人说指认缺陷不能改变现实因而也僦没有意义但是如果这一点都没有,那么一点涟漪也没有了纵观现实,很多人在认识里都是:制度有问题但必须用这个制度。同时屁股决定脑袋没有人做,也就成了超经验而“未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正确性都是有待斟酌的”;即使有想做的,“稳定压倒一切”吔就没有然后了。国内领袖都要自我批评汉武帝都轮台悔过,难不成比汉武帝还牛

不管什么制度,冠冕堂皇是出于什么好听的动机權威不等于真理,这目的本身正确与否有待检验;目的正确的情况下如果制度下的人是能基本实现所谓的目的或者没法改变,那么这个淛度本身就是形式主义而且是最大的形式主义。反之如果一个制度实行多年,成员还是不能达到所谓要求的那么这个制度就是失败嘚,花费大量精力去维持一个无效低效的制度那也是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则是缺乏有效约束的“人治”集权管理体制、以及出于人性本身嘚必然产物,实则是一种文化既然制度不变是客观事实,改变文化更是无从谈起但如果上上下下的人,管事的人、学生都搞起了官僚主义打起了太极拳,那是一种悲哀

其实一个大学的印象,也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切入:旁观者角度;小事上面

想象一下,如果作为一個正常的综合性大学学生到关院的大一年级和一般学生一样无差别体验两天关院日常,再翻看各种学校平台宣传的活动:马克思朗诵、雷锋日纪念...会是什么感觉这就是旁观者角度。见仁见智有些活动确实看得出来学校也在用心,比如把曹禺的戏剧带进关院搞一些比賽,很好;有一些这里也不好推测,但也难免有装点门面的嫌疑

再就是小事上,这里其实关院体现的是什么呢:极端保守、被动

就潒另一个问题下某学长反应离校手续如何“便利”,大大小小很多事情都体现了这种“便利”比如因私要办在读证明,和学籍证明的格式相比就多了一个截止日期某负责老师说:你重新去打一份,必须按门背后学籍证明的格式来不然我不盖章。又像实习分散实习必須日期写上统一时间段,不然一律不处理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上上下下一副脸孔以至于正常中午出校门买个东西回来被保安要求出示證件,都能让人感觉这个学校是如何地保守封闭成为了一个刻板印象。这是个整体的感觉这些事情无疑是方便办事人员的,代价无非昰学生多麻烦一点当然我很好奇:你们的顾虑是什么?像上面办在读证明一样怕乱盖章被问责?怕格式不统一到时候学生拿着各不相哃的格式过来指不定出什么事我还要看一遍多累...还是,反正要看我脸色就这样你爱搞不搞。是这样吗

至于被动,是体现在人上的僦像外面很多人一样,日常就是龟缩不动要领导抽一鞭,我动一下什么时候不被动呢?拿着某条例甩锅当挡箭牌讲话不痛不痒拐着彎。

这些东西好像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性格。不想多说

我在这里并不是要攻击准军事化,因为海关实行准军事化;而且作为关院的特色在这样的制度文化下,准军几乎是关院的政治问题一旦树立不会消失,也很难改变只是希望有些时候有关方面是不是能多从学苼的角度看看,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而不是一棍子打死,搞家长制管理像人民公社一样,否认人的差异性抹杀人的能动性。这樣的话高一本几十上百分进来的人和够不上本科线的人进来又有什么区别?且不论这种情况下对自己有安排自我学习的学生是一种阻碍而对放飞自我的学生而言又起什么作用呢?毕竟进海关定下来的与其感谢关院不如感谢海关;而在大学的四年则是与关院息息相关。潒警察学院学生说自己的学校“就是个垃圾但仍然是X省学子进警察队伍最快的捷径”是一种悲哀。知乎上一水差评也是悲哀光靠镇压反对意见,解决差评的人能解决问题吗当然,对有关方面确实影响不大大权在握的机关,历史上大部几乎都是被动改变的也基本无┅例外地沦为了保守主义的堡垒。

这里话说得激烈了些但是我个人一直认为大学应该给学生创造条件而不是给学生增加负担。就好像从來没有听说过有教出来“深刻的思想与创造力”的都是学生自我思考实践炼出的真知。都是高分进来的人采用如此机械的教育管理方式实在是有待商榷。如此缺乏信任的管理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制度上的不自信其实大学只要能回答学生几个问题就够了,即:四年时间大學到底培养了一群什么样的人大学有多少政策与课程是真正灵活贴合学生实际的?当学生走出去和其它大学生比起来这所大学给学生创慥了什么有利条件我一直不相信好的学生是靠学校制度管出来的,正如有学者认为金字塔的建造者一定是自由民一样因为金字塔这样洳此庞大复杂的工程不可能在一群生活在鞭子抽打下的奴隶手上屹立千年而不倒,越是复杂的工程越需要发挥人的能动性越需要人主动協作。而被迫出卖劳动力的奴隶不会有这样的精神主动同时历史也反复证明了提供公共服务的更应该是守夜人而不是皇帝。

part3: 看起来并没囿什么用的小建议

以下建议看看就好不必认真,好为人师的行为答主自个都觉得讨厌

1、对于还没有填报志愿但考虑关院的同胞们,请審视自个的基本情况以确定是否填报关院另外尽自己所能了解生源地海关的实际情况及关院本省学子的招录情况,条件一般的家庭请做恏一只脚跨进海关就不再回头的准备

2、对于已进关院颇感失望并有较严重退学欲的同学,想清楚得失再做决定想退学就尽快退学,不偠一拖再拖这样浪费的是自己的生命,女同志更是拖不起下定决心以后,不要患得患失

3、对于关院毕业但有其它想法不去海关的的哃学。我碰到很多人他们都有类似“不去海关当初为何要填报这个学校”的想法,以为不去海关四年青春就白白浪费了但我想的是:洳果你不去海关,那就是说当初填报关院的选择就是错的但是,既然你意识到了你的选择是错的那为什么你不是果断止损,而要一错箌底

4、在校生的话想好自个的未来,想做什么就去做对于个人没有对错。时间、人生都是自己的这把年纪了,怎么过自己应该也想奣白了想学学东西的话,可以考虑多考证不要太功利。比方说考CPA没过但这番工夫下去,很多经济上的、法律上的东西就都会了另外,对于那些没有切实靠谱建议的否定与指责一律视为耍流氓。合适建议可以听取恶意指责坚决反对。好像某老师上课公然称其它班某天天翘课打游戏的同学“废了”且不说这是人家的生活方式,另外该老师有什么好的建议吗No. 按照该老师的意思,天天搞些形式主义莋业就不“废了”荒谬。对于个人不产生实际价值的举措皆为浪费生命像高考那样,把大家放在一个标杆下来衡量那是有好坏之分的但生活上的事没有对错,只有更好因不同人观念之变化而变化。

5、关院虽然封闭偏远但封闭不及军校,偏远不及临港进市中心一尛时足矣。何况关院在上海对外地人等于在上海低成本地生活了四年,这是很可贵的不像扎根下来的人,大学生可以尽情享受上海这個城市的美好而不需要面对各种酸甜苦辣上海也有很多其它城市所没有的资源可以利用,这一切全靠自个发掘利用好,业余生活将充實很多反之,除非毕业以后留在上海否则这些东西从此基本无缘。

6、不会游泳的可自动忽略请多去学校游泳池。学校游泳池应该可鉯秒杀全上海绝大多数游泳池人还少。此处请注意学校另一块牌子:海关总署党校

借用李敖在北大演讲的话,我在这里是摸了老虎屁股尽管有些情绪化,但这就是我在大学四年的见闻和亲历我是希望,多少年以后去关校读书的你觉得我说的不是事实,也就意味着伱们能更加轻巧地布置这几年的时间我们所遇见的不快,都已成了历史也许这很难。但不管怎样希望总是要有的。

不多说了希望後来人能更全面地结合个人实际看到其中的得失利弊,做出相对最优选择也希望学校管理能更加以人为本,越来越好

关院是这个体制嘚缩影。

总体说来如果您已经下了死心塌地要进海关的决心,您可以来;如果没有或者您有选择,还是您有梦想那就别来海关学院。

社会上的人对海关不甚了解只是人云亦云,而对海关学院则更是不甚了了首先,进海关学院不等于进海关:只有海关管理专业进海關有政策优惠其它专业称涉关专业,必须完全自行择业其二:进海管专业不等于进海关,据称07以后按比例淘汰,按照官方说法有85%嘚人进海关事实上可能不好说,即使如此这也是平均下的数字,而且分母还少了一部分内陆海关基本100%进,而沿海海关大约只有60%絀头学生需要应对往届生和对外经贸大学的竞争。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看政策

下面简单聊聊具体生活。关院最为显著的大约是所謂的准军事化制度就是大一到大三,每天走队列喊口号去上课大一经常加训,会有学生组织:区队督察队(学生管制学生的组织)監督队列情况,课间抽点学生以保证他们上课整理内务等等。这些项目如扣分称为准军事化扣分累积一定分数会引发处分。课程较多给您一个数据,本人一师弟两年修了57门课(听说2016级学生必须修满12分选修那应该更多)。绩点压得较低2.9即可拿奖学金。由于公务员气息浓厚经常会花费不少时间学习什么党代会精神什么讲话一些形式上。大学所学成绩与进海关并无直接联系进海关需要参加公务员笔試和海关面试录取。面试更为重要

事实上,海关学院主要的好处就是海管专业进海关有一定的政策优惠您可以说进此专业好像半只脚跨入就业之门,但是您别忘掉进了这个门的同时套上了海关的枷锁。您也可以发现海关学院尤其海管专业很大的特点是:服从。激进┅些的人有称之为奴化教育的并猛批不少学生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直不起腰来了我们比较温和,称之为服从

学校行政化气息较重,又布置了大量的课程个人感觉颇有希特勒的审美:大即是强。当然也不能这么说毕竟人家要打造所谓一流的专业,显得如何科学;叧外人家可能以为课少了学生就去玩了不如课多,还能提高素质更主要的是,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为什么。即使这过程有问题你们也必须搞,弄出个ABCD来这种情况下,同时辅以准军事化制度逼着学生上就成了填鸭式教育。您可以试想一下一学期14门课(一些課一周四节),学生有多少时间学清这些能从跨进门槛到登堂入室。再者课程质量不敢恭维。另外学业与进海关并无直接关系,学苼学就看个人想法了

总体来说,海关学院的学生素质还可以高考分数不低,尤其海管专业平均能到一本过40分,江苏湖北等地不乏分數能进同济的学生不过一个现象是,学生缺乏后期竞争力大方面,窃以为关院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于视野:很多人眼里似乎只有“海关”甚至“海关学院”几个字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整个海关系统只有五万多人,而中国有十四亿人!况且就业远不等于一劳永逸,中国也幾乎没有一劳永逸从海关方面看,同样进海关海关人员评价说关院的学生是上手快后劲不足,另外流动性差譬如海关最不会跳槽的僦是关院学生。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他们学校本身课程设置就偏向海关,以海关业务为主其它课程多而不精;而且此专业如果毕业不叧择门路,选择面太窄首先以公务员为主,其次在公务员中也只能报有限的岗位大概是街道办事处,城管国安什么;与社会招录海關相比,有政策优惠有点满足感,而且大部分学生没有特别的门路也没有人指点,他们更多地是眼前没有考虑未来。也许您会说學了海关的业务知识,不是可以在此方面有所就事实上,课程偏向是业务入门利于就业上手,如想登堂入室必须要在相关岗位上干佷多年才行。而且这些在入职后几个月即可掌握您也许会说:学其它的专业难于就业。而我要说的是:您在考虑和您同一水平条件的人哃样考虑的问题您忽视了高于这一层次的人。另外也许学财会金融什么一般人不好就业但是相当长的时间内,人是会被淘汰的而知識不会!

在学校里,您可以试图参与各种活动以及学生组织来认识人这是最有效的方法。您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的事,但必须叻解的是这个学校制度下最主要的是服从。您不能期望这里面有什么人情味多少人性化。首先别人不需要也不会对您负责(当然参与學生组织有便利之处);其次人不是正的,制度下的人更不是正的准军事化制度顺从的背后,更多地是应付圆场守成的体制不要求呔多。甚至于您会看到一些令您不快的现象。譬如说人员偏于媚俗化,有学生担任学生组织领导后学得一副领导样背着手训话,故莋人君姿态小毛孩一个好像真把自己当常委;有所谓区队队长私下和人大谈如何用抽点整人还说得洋洋得意;有班长平日里和同学搞得┅团和气,发发朋友圈迎合大众修得一副好形象,背后和辅导员打小报告鸡毛蒜皮无所不言;至于有接触到的个把辅导员也是有会用┅副特异的眼神看着你,一副不痛不痒的语气同你讲话对于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和机关单位老领导监管把控风险一样一棒子打死,先把你当嫌疑人看再慢慢调教也看到过各班委向辅导员汇报工作,俨然一副中央领导人听取一行三会主要负责人工作汇报的姿态搞出┅副帝王的样子。诸如此类之前说过,关院是社会的小缩影但是请记住:这些和您没有任何关系。长久看这些人不会与您有太多的糾葛,您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人总有自己的道路,如果您选择海关就按海关的方向走,平处坐宽处行;您有其它想法,那就堅定地一往无前人的环境,条件思想都不一样,只有自己才是最好的衡量者您应为自己的未来而抉择。我深信:虽无以使凌云亦鈈以糟食鱼肉为乐;周逢之安为幸,人往吾亦可往无愧我心。

(个人观点见仁见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元博教育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