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机智地监狱生活大结局,差别怎么就这么大

房祖名牢狱生活曝光 明星监狱生活大揭秘(组图)_网易新闻
房祖名牢狱生活曝光 明星监狱生活大揭秘(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林凤娇、房祖名  12月3日,房祖名在拘留所中度过32岁生日,母亲林凤娇隔空心疼称“还是很爱你”,而经纪人也首度对外公开了房祖名被拘期间的生活实况。
  经纪人称他从前很少看书,连看剧本都会以“阅读障碍”为由,要求公司同事帮忙把内容念出来,入狱后却性情大变,开始看大量的书籍,且涉略范围从文学、电影相关知识到如何写剧本,以及语文学习和财经方面信息都囊括在内。房祖名在狱中寄情书本,入狱后113天就已经借了超过100本书。除了看书,他也创作剧本、积极写歌,牢狱生活完全走“文青style”。
  明星也是人,他们也会犯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头顶上有多大的光环,违反了法律,都会受到制裁。明星犯事被捕入狱的新闻一向备受关注,而他们在监狱的生活往往不像外界所想象的充满愁云惨雾,多数人在狱中还能继续发挥所长,积极面对,比如读书、写书,甚至翻译名著、玩乐队。柯震东狱中生活:6点起床,散步运动看电视  柯震东因在北京吸毒被行政拘留,柯震东透露在拘留所中情况,每天在墙上用手画“正”字,计算可以回家的时间,很想早日回台湾,重新振作起来,他很想念家人、朋友、公司同事和他的狗。他在看守所,生活很正常,每天晚上10时睡觉,早上6时起床,会自己做一些运动,或是散步,有电视可以看,里面的警察都很照顾他,并且鼓励他,是一个年轻有影响力的艺人,应要努力向前,改掉过去的错,成为年轻人的模范。高晓松  “面壁”谱曲、翻译名著
  曾因酒驾入狱的高晓松,出狱后接受采访透露狱中生活:里面没有网络,也没有手机。因为不知道时间,很慌张,他还用水瓶做了一个滴水的计时工具。看《新闻联播》的时候,量好半小时的水量,之后就数着水滴过日子。而他184天的看守所生活也非常文艺范儿—对着墙壁谱曲子,翻译马尔克斯的《昔年种柳》,啃读《大英百科全书》,还随时遥控电影《大武生》的各项事务。臧天朔  掏腰包给牢友买乐器
  曾因聚众斗殴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的音乐人臧天朔,在监狱中干的仍是老本行。他被安排进了文艺班,不仅教犯人演奏乐器,还为监狱的乐队排歌。碰到那些条件不好拿不出200块采买费的犯人,他还会主动掏腰包帮他们买乐器。义气的他成了狱友们的“大哥”,有心事有烦恼都爱找他倾诉。此外,臧天朔还与狱警一起创作“劝善惩恶”劳动改造方面的歌曲,陆续写了六七首,其中部分歌曲还被收录到司法部的杂志《黄丝带》中。平时,他也总是练习书法和绘画,在狱中获了不少奖项。黄海波  读历史、谍战书籍
  黄海波已于日前被解除收容教育,有知情人士曾向媒体透露黄海波在收容所中的生活:“他在里面状态挺好的,经常让经纪人寄一些书,包括历史、谍战的书。”刘晓庆  跑步、读英文书度日
  刘晓庆在《最佳女主角》透露自己狱中的生活,她说每天都洗冷水澡、跑8000多步,平时靠读英文书度日。刚开始时,她因不适应多次撞墙,后来情绪才比较稳定。张默  挑豆子剥大蒜过一天
  张默曾因吸毒被警方拘留,在看守所,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背《看守所在押人员行为规范》,接下来就是劳动时间。据介绍,看守所的劳动一般都比较简单,有时候挑豆子,有时候剥一天大蒜。如今,“二进宫”的张默,不知是否依然过着同样的生活。红豆  加入文艺队 创作歌曲
  2002年5月歌星红豆因为猥亵儿童入狱。一开始红豆非常不适应监狱的生活。过去他的生活极度松散,昼伏夜出,生活极不规律。监狱实行军事化管理,可是他不会叠被子,叠出来也做不到见棱见角,不符合要求。他曾经在天河监狱监区的菜园里种蔬菜、翻地翻得手磨出了水泡。后来,习惯了在狱中的生活并被调入监狱的文艺队,崭新的创作环境让红豆欣喜若狂,终于找到了度日的突破口,他创作的歌曲还在监狱得了奖,感动了很多服刑人员。迟志强  加入文艺宣传队 创作多首反映铁窗生活的歌曲
  迟志强是上个世纪80年代知名歌手。1983年,迟志强在南京被捕入狱,随后被南京市检察机关以“流氓罪”批准逮捕,监禁4年。服刑期间,监狱成立了文艺宣传队,迟志强进入宣传队后,结合自身现实创作了多首反映铁窗生活的歌曲,《铁窗泪》,《愁啊愁》等歌曲都曾风靡一时。阿穆隆  在狱中积极参与各种文艺活动
  2010年底,因醉驾车祸入狱的阿穆隆首次曝光了他在狱中的生活。虽然服刑过半可以申请假释,但阿穆隆并没有因艺人身份获得假释,而是因为在狱中的表现,按正常规定减刑。监狱工作人员还说起一个事,因为不少明星在狱中积极参与各种文艺活动,所以其他服刑人员获得不少和明星同台演出的机会,这在之前是想都没想过的。“同样,明星可能用脚后跟也想不到会在这样的场合演唱吧。”这位工作人员说到。古天乐  1990年,年仅18岁的古天乐因为抢劫罪被判入狱22个月。出狱后的古天乐对媒体回忆了这次刻骨铭心的经历。早在15岁时,古天乐就开始进入社会,为生计奔波。做过临时搬运工,又在麦当劳卖汉堡,后来还卖衣服、当保安……。虽然日子过得平淡,但也算开心。转折在18岁那年,因讲义气而成为他人眼中闻之色变的强盗犯并入狱。后来在牢里面打架,打一次就增加一个月的刑期,因为打架一年多的刑期加到两年整。莫少聪  2011年,莫少聪因吸毒在北京被拘捕,其后戴手铐遭盘问的难堪过程被公诸于世。至于如何被捕,有传言因莫少聪乱勾女得罪有势力人士才搞到自己一身麻烦。身在拘留所的莫少聪过着度日如年的非人生活每日三餐只能以青菜以及发黄馒头充饥,狭小了凡人仓要容纳至少十人,更惨到要同睡一张大木板上。谢霆锋  日,谢霆锋因为妨碍司法公正被香港廉正公署拘捕,同年10月2日进入香港羁留中心惩教所。第一天谢霆锋即按规定剪成小平头,先到指模房登记指纹、掌纹后,接着做例行身体检查,包括俗称“通柜”的手指探测肛门检查,然后更换囚衣。之后,感到身体不适,原来通柜检查弄伤了肛门。小谢以患哮喘病为由,得到惩教所特别安排,暂时住在独立病房。谢霆锋就在病床上度过了第一夜铁窗生活,他每天按规定时间起床,被安排做“贴信封”的工作,每天有一小时私人时间和一小时运动时间。后来哮喘病好转,他被移入普通监房,同屋共3名囚犯。小谢开始打扫厕所,蹲在地上擦洗地板,过惯了少爷生活的他十分不适应,直抱怨辛苦。他还必须与其他犯人一道在公共浴室洗澡。因为哮喘病,小谢在牢内不用出操、不用做粗重的活。因为烟瘾困扰,加上每天要6时30分起床,还要从事体力劳动,小谢的情绪低迷,仿佛一下子老了好几岁。(来源:四川新闻网综合)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4,760被浏览1,830,980分享邀请回答2K42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647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有人看过真正的监狱吗?  监狱,自古以来就存在,作为国家的专政机构经久不衰。  监狱,不仅存在于四面高墙之内,也是每个人心中无法释怀的那个围城。  我之所以熟悉监狱,是多年来在不同的监管场所接见我的一个从小到大的朋友,多年的见证使它变成了我心里一个无法磨灭的印记。  空闲之下,我看过一些监狱类题材的小说,与朋友谈论时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虚构的东西太多。不过在我看来作为小说不可避免的会有加工娱乐的成分,而且中国这么大,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风土人情,所以不同地方的监管场所自然也会有不同的故事情节,只不过在中国这种国情下大的规矩是不会变的,有些基本的东西如果虚构就失去了写监狱的意义。  比如说死刑犯,在法院正式判决的当天,在押人犯一回到监舍就会上死囚床,所谓的死囚床是专门为死刑犯准备的,其目的是怕刚判决下来的在押人犯会情绪不稳定,由此而发生自伤自残或伤害其它人员的事故。这床就像医院的病床,不过是铁制的,在床头至床尾的三分之一处有活动的开关,可以让犯人坐起身来以便于吃饭或方便,在手脚的部位各有十多公分的铁链拴着,铁链的长度制约着手脚活动的空间,听话一点的铁链就放长一点,而劳头狱霸和思想不稳定的铁链就会收到底,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是痛苦的,这也算是一种惩罚吧。在监舍里死囚们有专人照顾,也就是未决犯或刑期短一些还未送走的轻刑犯,帮着喂饭或方便时递一下便盆什么的。收到判决的死囚犯通常会在床上待到执行的时候,有些一审下来还要上诉的就待得更久,时间短的六七个月,时间长的有一两年的。几乎每个死刑犯到最后都会肢体萎缩,到执行时刚下床时几乎不能站立,从而保证了死囚犯们在押期间不出任何事故。而在执行的前一天晚上就会把死囚犯人从集体监舍接出去单独关着,有轻刑犯守着护理,之所以这样是方便值班的管教干警和监所领导来与犯人谈心或安抚,让犯人写写家书或遗言,并让伙房把最后的晚餐送上,好让犯人在第二天上午执行时能顺利上路。当然,在这最后的十几个小时里不同的犯人不同的情节无时无刻的发生着变化。  而一些小说情节却是死刑犯判决后和监舍的其他未决犯无所制约的生活在一起,不仅一个监舍关押几个死刑犯,而且执行前几分钟都没有单独关押,还当着大伙的面吃最后一餐,至少我没见过下午被执行死刑的情况。在不就是每个主角刚被关押就遇得到当牢头的熟人或有管教干警打招呼,反正新人入所被教规矩,退神光这些事永远发生不到他们身上,并且连内务卫生都不知道怎么做。从法治刊物和网络上嫁接改编的故事更是比比皆是。实际上越是有钱,越是管教干警打招呼,你越要会做人,不然这面子是给不到几天的,同时该学的监规所纪一样也少不了,狱友是你兄弟、管教是你亲戚永远都只是传说。  其实真实的监狱生活,不仅会让人感受到震撼同时也会感受到警示。我一直想把朋友经历的监管场所故事写出来,有着优越的家庭的他为什么会和监狱结缘?从80年代的收容审查所、劳教所到90年代的拘留所再到2000年代的看守所、劳改监狱和2010年代的强制戒毒所,在不同的年代经历中国各种类型的监管场所,是否见证到了中国法治的进步?而且从一个十多岁的监狱菜鸟到十多年后的监狱车间大组长,从中得到更多的到底是教育还是锻炼?  小的时候我看过一段革命导师列宁的名言“没有进过监狱的人,不算一个完整的人”,这句话到底对不对?我一直想找到答案。到底是人性的完整还是人生的完整?不过不管这句话的对与错,我想都不会鼓励人们去坐监狱,而是想让有过监狱经历的人不再自卑,始终经历就是财富吧。
楼主发言:84次 发图: | 更多
  @香菇哥哥   朋友后来把他从小到大的一摞信件、日记交给了我,平时大多看到的他是耿直、爽快、乐于助人,以至于总觉得以前在狱中接见他的情景都是幻觉。  我不想过多修改他的文字,因为只有真实才能解答心中的、、、、、、
  @香菇哥哥   1章 中国的监管场所  人们心目中的监狱实际上就是我们国家整个监管系统所包括的许多年前的收容审查所、行政拘留所、强制戒毒所、看守所、劳动教养所和正式监狱。除法院裁定有罪的在监狱服刑之外,其它各类关押、处罚都在收容审查所、行政拘留所、看守所、劳动教养所、强制戒毒所进行。  目前据统计,中国的正式监狱有近700所。各地各级的其它监管场所更多,中国有多少个县份它们就有多少,而且还要乘以倍数,这是因为每个县份还分别建有不同的监所。其中正式服刑的在押犯人有近170万,那么处于羁押阶段的违法人员有多少,大家可以自己估算一下。不过随着多年来的法治进步,管理的完善和加强,正式的狱警也增加到了30多万,这同样是一个不小的成绩。  老人们通常把坐牢说成坐班房,班房就是“三班六房”的简称,始于明清,“三班”是指皂班、壮班和快班,皂班职掌站堂行刑,壮班专司看管和押解,快班专掌缉拿和追捕,而六房是指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工房、刑房,与中央的六部相对应,为六部的下设机构,分管地方的各类事务,因为“三班六房”都是国家的权力机构,也是统治者欺压百姓的工具,对百姓而言,只要一沾上和“三班六房”有牵连的事,轻者入狱,重者送命甚至祸连九族,因此,人们便把“三班六房”合起来简称班房,借代监狱,坐班房也就成了坐牢的代称。  监管场所给所有人的感觉之所以神秘,是因为监管场所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外人想真正的了解它几乎是不可能的。监所方面为了自己的形象和业绩会尽量报道好的方面,而在押人员因为要在里面待很长时间,为了能早日回归也不太可能讲实话实说。  大慨在2000年司法部的监管部门和解放军日报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监狱采访,相当于是监狱万里行。在采访中记者报道说监狱的
一个四两,掰开全是肉馅,油顺着手指流了一地,连干警职工都羡慕犯人的伙食,而监狱的医疗又多么的好,一个犯人住院就花费了五六十万的医疗费用、、、、、、总之好处多多,不一而足。  如果监狱里真这么好,连干警职工都羡慕,那不是人人都想去吗?为什么许多犯罪的宁愿自伤自残,宁愿自杀都想逃避惩罚呢?当然在采访期间吃得比平时好我相信,毕竟要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  在九十年代初期监狱法公布后,监狱的环境和管理的却好了很多,正规了不少,但犯人的伙食福利都是国家规定了的。在法院判决过后,犯人们为自己赎罪的方式就是在政府的组织下充当廉价劳动力,监狱的每个监区、大队就是对应的工厂和车间。犯人们通过劳动创造价值,他们的伙食和医疗福利就是从这里面来的,并不是国家无偿的供给。只是部分效益好的监狱给犯人们提供的伙食福利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要多一些,这就相当于奖励。  在吃饭和基本的医疗之外,犯人是没有工资的,每月有少许的补助,也就几十块钱,极个别的要多一点,因为大部分犯人是没有来源的,这些钱就好买点卫生纸、香皂什么的。所谓的来源就是家属来接见时送的衣物、食品和钱,只是大部分的犯人家庭条件都很差。医疗方面主要是处理一些小病,像感冒、胃病什么的,免费的都是常用药,由于每个监狱都有几千犯人,所以年底结算时就有不少的费用。严重的病人,监狱会主动联系犯人的家属,给他们办理保外就医,如果要国家来给犯人治疗癌症之类的重病是不可能的,因为犯人死在了监狱,国家会对家属赔偿。极少数没有家人的孤寡犯人,监狱在负担一段时间医疗后,都会想法让他们出狱去治疗,总之监狱里如果死了人,在现在是非常严重的事故,它直接影响到监所领导的方方面面。  现在收容审查所已经取消,劳动教养所也早已宣布要取消,只有少数地方还存在,不过都只关吸毒人员了,差不多改成了强制戒毒的地方,中国的制度一般都要很长时间才能彻底落实。在这几个部门里,除了监狱是国家允许进行生产劳动的外,所以说实话伙食医疗和福利要正规很多,好很多。像拘留所、戒毒所、看守所都是国家明令不准进行生产活动的,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地方的这几个监管场所都在私自生产,其目的是为了增加收入,这几个部门在押人员的伙食和医疗和监狱是没法比的。除了北上广、直辖市、江浙、沿海的城市条件要好些,其它地方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在押人员的伙食就不能说了,场面上的话是保证在押人员能吃饱,要吃好就要靠自己的来源了,不然那菜汤喝久了,肚子里没有油水,米饭馒头吃再多都感觉是、、、、、、不过自己有来源的话,就可以在伙房定菜或在监所小卖部开卖时买些需要的来改善生活。  当然,国家财政上的拨款领导们用在了什么地方,作了那些建设,始终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香菇哥哥   2章 收容审查所——入所之前  收容审查所是中国特有制度下的产物。十年动乱结束后,国家对收容审查专门作出了,国发〔1980〕56号《关于将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的通知》的规定:对于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又不讲真实姓名、住址、来历不明的人,或者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又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嫌疑需收容查清罪行的人,送劳动教养场所专门编队进行审查。  不过各个地方对收容审查的理解和实施并不一致,而是专门成立了类似看守所的收容审查所,在法院判决以前都羁押于收容审查所,判决有罪的在送往劳改监狱之前才关押在看守所,而劳教所所收的都是不足以刑事处罚的违法人员,收容审查和劳教制度都是所谓的行政处罚,是一种行政强制手段,由公安机关决定,也就意味着公安机关对公民的人身财产等自由享有部分的司法权。  因此在中国,违法和犯罪的处罚是不同的。违法称之为人民内部矛盾,而犯罪则称之为敌我矛盾。由此还延伸出了一种奇怪现象,许多只是轻微犯罪的人员,宁可上法庭接受正式宣判上升为敌我矛盾,也不情愿去人民内部矛盾的劳动教养。因为人民内部矛盾是由公安机关根据规定、办法之类进行裁决,而敌我矛盾却是由人民法院跟据国家法律来判决,裁决和判决的一字之差就有天渊之别,一些在法院可能只判几个月的罪行,在公安机关可能就会裁决为2年,3年。  随着法治的进步,日,中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于日施行。该法取消了收容审查制度。因为这种做法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为此,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废除了作为行政强制措施的收容审查制度。  刘涛第一次被公安机关处罚就进了收容审查所,那是1986年刚满16岁的时候。本来是读书的年龄却走错了地方,令人很是费解,青少年走入歧途应该只有三种情况,一是家庭条件太差,无人管教;二是家庭太过溺爱;三是家庭管教过严。而刘涛的情况绝对是管教过严,引起的逆反行为。  刘涛的家庭条件很不错,父亲、外公都是市一级的领导干部,和刘涛家庭条件类似的同班同学不少,后来几乎无一列外的都上了大学,走的是一条平坦的人生轨迹。  在刘涛的字里行间里,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刘涛家自己房间的一面墙,它是用来专门贴检讨书的,每到墙面贴满便扯下来,好留出空间贴第二轮。检讨书的内容甚至有放学的路上向河里扔了快石头,我想刘涛父亲是认为他影响了同路的同学,每次伴随检讨书的肯定少不了一顿板子,父亲说的话刘涛也从不敢说个不字,后来因为疑惑,母亲带刘涛去医院作过检查,结论是小儿多动症。可那个年代由于信息交流的不畅和各种原因并没有引起刘涛父母的重视,更多的是认为刘涛死不悔改。  长期的压抑和棍棒教育在刘涛身上逐渐形成了条件反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直接反应出来的就是任何人对刘涛说的话或者要求,刘涛都不好意思拒绝,在外人看来好像是耿直爽快,其实是一种心理障碍,导致了刘涛与一些差生交往时,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另外一件事是刘涛从未对人讲过的,在他逃学与那些差生交往之前,经常晚上做同一个梦,自己越缩越小,父亲确越变越大。而且面对父亲训斥时,刘涛还常常会不由自主的发笑,并且有了癔症的表现,经常感觉自己手指甲、脚趾甲要翻开,等等。  看到这些,我开始理解刘涛,也许他逃学,不回家,和差生们在外面玩,的确得到了放松,那个时候的刘涛还不能理解我上面所说的,只是单纯的记下了自己的不舒服和症状,他和他的父亲肯定不知道也不会想像如果不能放松,如果不能缓解会出什么事。所以有句话叫作塞恩失马,焉知非福。我想作父亲的现在也因该理解刘涛了,他一定是希望有一个生龙活虎的儿子,而不是一个医院里的病人。  导致刘涛被带到派出所的事件,便是与其它学校的好朋友黄静去卖了十块上海手表。黄静还不到14岁,个子比刘涛矮一个头,但胆子却很大,经常敢一个人去商店抢东西,十块上海表就是前一天的成果。刘涛因为个头要大得多,又从不拒绝人,就成了人小胆大的几个同学所喜欢的保镖。80年代的街上,没有天网,没有巡警,一个小孩子拿着几百元钱或东西是不少人眼中的目标。那时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几十块钱,价值几百元的上海表很是打眼,所以卖表的第二天就由线人把话传到了派出所。线人是不管在什么年代都存在的。  80年代的派出所因为警力不足而大量使用联防队员,我们这地方把他们叫作二派,也就是假警察的意思,不过在那个年代他们的权力却很大,几乎和正式警员差不多,许多联防队员在后来都转正成了正式警察。  抓住刘涛和黄静两人的就是个联防队员,姓杨,大慨30岁的样子,1米75的个头,挺直的腰板,一眼就知道当过兵,一张严肃的国字脸看得刘涛很是紧张。  M市的城厢派出所由于在市中心,几十年来一直没变过位置,车库、办公楼也还是几十年前的造型,唯一不同的是外墙贴上了墙砖,屋内装修得有了气派。车库的大铁门栅也换成了卷帘门。  当年车库的铁门栅,便见证了导致刘涛最终走向收容审查所的行为。
  mark  
  @香菇哥哥   3章 收容审查所-逃离  刘涛和黄静被杨联防带到派出所时正是中午快吃饭的时候,两人都是第一次被派出所抓,心里忐忑得不得了,既怕家里知道了挨骂,又怕在派出所挨打。老杨自我介绍过后便开始记录两人的姓名、年龄、住址,也不算正式审讯,可能想着快吃饭了,而且又没抓现行,所以杨联防心不在焉的列行着手续。刘涛一边回答一边为在路上有机会时没跑后悔,杨联防是推着自行车把两人押回来的,并没上手铐,路上几次拐弯杨联防都落在了后面。其实按刘涛的性格来说他是有点不敢跑,因为他从来就没有做过反对别人要求的事,虽然过后心里要反复去想和后悔。  随着有同事叫吃饭,老杨把两人叫出办公室带到车库,用一只手铐把两人并排铐在了铁门的栏栅上。看着老杨怀着不知名的喜悦,一步两回头的离开,刘涛和黄静开始互相埋怨起来。  “刚才咋不跑呢?”  “我以为你要跑,你一跑我就跟上了”  “你说刚才跑得掉不?”  “就是该跑,笨了”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嘀咕着。  “下午怎么办呀?”嘴里刚停顿了一会儿,黄静又开始为下午着急起来。  “反正我们不承认就是了,看他怎么弄”刘涛给黄静打着气。其实这会儿刘涛心里比黄静还急,派出所会怎样他并没去想,想的是家里知道了父亲的板子会怎么样。相对于父亲的害怕让刘涛的从不拒绝就像一颗手雷,只要有人拉开引信,就会爆炸,这也是一方面刘涛特别胆大的原因,刘涛的心里像是有几个小人在吵架,“跑吧”“就在这吧,万一抓着了呢”“跑,一定要跑”“想想,再想想”、、、、、、  很快黄静来拉开了引信,“你以前不是说过能打开手铐吗?”“涛哥你试一下嘛”“想下办法嘛涛哥”  刘涛一边听着黄静的嘀咕,一边翻来覆去的看着手铐。开手铐,从来都没被铐过,想实践都没有过机会,不过是平时几个同学吹牛时夸的海口,说的大话,刘涛心里比谁都明白。不过兄弟说了出来,总不能下软蛋说不会吧,刘涛又极爱自己的面子。  父亲的板子和逞能的心态促使刘涛开始寻找开手铐的物件,几番巡视刘涛终于发现车库铁门旁边的垃圾筐边上扔着几根用过的火柴棍。不过,拾起火柴棍和莽撞的后果是火柴棍断在了手铐的锁孔里,刘涛看着火柴棍的断面感到心里一阵阵发慌。其时火柴棍根本就打不开手铐,吹牛时也不知道是谁吹出了这么个馊办法。黄静也脸色发白,困兽犹斗般的不停的扭动着手腕,仿佛希望奇迹出现。  “还是找个东西把手铐盖住吧,别让他们回来看到了”黄静东张西望的想找块什么东西。  “用我的衣服”刘涛一边说,一边把自己的黑色西服脱下来搭到了两人的手腕上。这西服还是过生日时刘涛妈妈给买的,培罗蒙西服穿在刘涛1米7的身架上,显得他像一个大人,这也是为什么小一点的同学都喜欢把他拉着一路的原因。80年代中期,虽然已不再流行军装、军挎包,时尚的慨念也不可能和现在相比,有套西服已经很时髦了,不过刘涛还是更羡慕别人的高尔夫和喜乐牌西服,这两牌子是那时社会人士的标配。  在希望手铐突然断掉的幻想和害怕联防们回来看见挨打的恐惧中,时间一分一分的过着。  终于几个联防翩翩的身影出现在了派出所门口,杨联防脸色微红,一步三摇的走过来问了声“想好没有”,不等两人回答便向办公室的门走去,很显然他是喝了两口小酒想休息一会。在那个年代根本没有公安部的什么禁令,所以上班时喝点酒也没人来管。  刚庆幸了不到几分钟,杨联防便走了过来“下午要开会,给老子快点交代,想好了没有”,一边嘟嘟噜噜的说着,一边拿出手铐钥匙,“把手伸出来”  杨联防睁着微红的眼睛,看着透了几次都没透进锁孔的钥匙,又不相信的看看手铐,脸上的颜色从浅红到深红迅速的过渡着,“你两个自己把火柴弄出来,老子一会才跟你们说”杨联防气急败坏的大声吼了一声。  “所长喊早点开会,都往会议室走”有人在派出所的办公楼上喊着,杨联防狠狠的盯了刘涛和黄静一眼,恨恨的朝楼上走去。  这会刘涛才感到背上已经微微的湿了一大遍,“涛哥怎么办啊?一会肯定要打我们”黄静也急了。  刘涛把西服从新穿上,把手铐顺着铁栏栅中间的缝隙抬到眼前,翻来拂去的看着,黄静也配合的把手抬起来。  老式黄铜手铐的铐环要比新式手铐粗很多,所以铐梁中间的缝隙也要宽一些,刘涛看着堵死的锁孔和铐梁间宽宽的缝隙,身上突然一个激灵,眼睛又向垃圾筐扫了过去。  这次拾到手上的是一根2寸上的粗铁钉,刘涛把脚伸长到最大的角度勾过来的。铁钉刚好能插在铐梁的两片铜环的边上,本来铐人是把手铐的铐环卡进铐梁中,铐环卡到最紧的一格,人就难受得很,只有阿sir和联防们发善心才会铐松一点。  铁钉能插在铐梁的铜环边上受力,完全是因为土手铐的体积大的原因,“管他妈的,撬吧,只有死马当成活马医了”刘涛一边想,一边开始用力,小黄静尽量的配合着角度。  可能是恐惧会激发人的潜能,铐梁一头的铜铆钉开始有了一点松动。说真的可能大家都不相信铁钉会撬烂手铐,不过这次是真的,因为刘涛逃出派出所后我看见了那副黄色又显得有点笨重的铐梁裂开铆钉掉了的大手铐。  因为两只手要用力,所以铁钉撬的是黄静手上的那一半铐子,到后来很久以后刘涛都说不知道那时候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劲。  黄静忍着手腕的疼痛一声不开,平时不能激发的和不能忍受的在这一刻都、、、、、、  突然黄静手上那半手铐铐梁末端的铆钉掉了,刘涛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铐梁的两片铜环,拼命的用力往两边拉着,”吱”两人的头脑都处在一片空白,仿佛在真空中听到一声冥音,铐在黄静手腕上的铐梁的两片铜环被掰开了,铐环的铜齿一格一格滑了下来,黄静感到手腕一阵轻松。  刘涛的这只手虽然还铐着,但黄静那边掉了的手铐已经可从铁门的栏栅中间穿过,刘涛把黄静的那半手铐捏在手中,迅速脱下西服把手盖住。黄静的目光同时也向四周扫去,“没有人,涛哥”。  可能正在开会吧,派出所的院里一个人也没有,深秋阳光的照在院里,刘涛却找不到暖暖的感觉。  拉着黄静的手,刘涛故作镇定的向派出所大门走去。
  楼主你是在乱说,死刑犯只戴铐,死人床又叫约束床,是来惩罚不停管教的人  
  能火吗?  
  @香菇哥哥
17:33:35  @香菇哥哥  1章 中国的监管场所  人们心目中的监狱实际上就是我们国家整个监管系统所包括的许多年前的收容审查所、行政拘留所、强制戒毒所、看守所、劳动教养所和正式监狱。除法院裁定有罪的在监狱服刑之外,其它各类关押、处罚都在收容审查所、行政拘留所、看守所、劳动教养所、强制戒毒所进行。  目前据统计,中国的正式监狱有近700所。各地各级的其它监管场所更多,中国有多少个县份它们就有多少,而且还要乘以......  -----------------------------  监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自从有国家开始,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监狱就开始产生。秦代的“囚律”最早制定了监狱管理方面的详细规定,从汉代开始把监狱称之为狱,并使之更加细化,既有专门关押高级官员和皇室成员的若卢狱、左右都司空狱、居室狱等,也有关押女囚的夜庭狱和囚禁官署吏卒的上林狱、都船狱、内官狱等,而且出现了惩罚恶霸无赖的地牢。
  @lzy千里走单骑
23:16:44  楼主你是在乱说,死刑犯只戴铐,死人床又叫约束床,是来惩罚不停管教的人  -----------------------------  你再说句死囚犯只带铐呢,一审下来的死囚只带铐,遇见情绪不稳的早把你杀一个够本杀两个在赚了,没进过不要乱说,我敢给你都脑袋
  @lzy千里走单骑
23:16:44  楼主你是在乱说,死刑犯只戴铐,死人床又叫约束床,是来惩罚不停管教的人  -----------------------------  只有接见和管教召见、律师会见才可以带铐,假得老火
  @lzy千里走单骑
23:16:44  楼主你是在乱说,死刑犯只戴铐,死人床又叫约束床,是来惩罚不停管教的人  -----------------------------  再就是有所外的领导检查,单位参观才下床带铐。这种情况舍房都必须安排两人以上值班
  @仙人球跑跑
23:32:13  能火吗?  -----------------------------  火不火无所谓,写这个是了自己一个心愿
  @lzy千里走单骑
23:16:44  楼主你是在乱说,死刑犯只戴铐,死人床又叫约束床,是来惩罚不停管教的人  -----------------------------  而且还必须有脚镣,要和手铐连上的那一种
  @lzy千里走单骑
23:16:44  楼主你是在乱说,死刑犯只戴铐,死人床又叫约束床,是来惩罚不停管教的人  -----------------------------  光带手铐你敢跟他睡一起,可怕天天要有人给你烧香才行
  @lzy千里走单骑
23:16:44  楼主你是在乱说,死刑犯只戴铐,死人床又叫约束床,是来惩罚不停管教的人  -----------------------------  死刑犯下死囚床的情况只有在家属接见、律师会见、二审上庭、看病或接受检查时才可能发生。  不过随着人权的加强,现在已经废除了死囚床,只有少数地方保留作为戒惧在使用,但代替死囚床的手铐、脚镣是必须带的,而且每晚必须要轮换值班,以确保安全,并且每个监舍的已决死刑犯绝对只能保持一个人。
  废话少说行吗?赶紧更新!  
  @lzy千里走单骑
23:16:44  楼主你是在乱说,死刑犯只戴铐,死人床又叫约束床,是来惩罚不停管教的人  -----------------------------  死刑犯下死囚床的情况只有在家属接见、律师会见、二审上庭、看病或接受检查时才可能发生。  不过随着制度的完善,人权的加强,虽然已经要求废除死囚床,但绝大多数地方仍在保留作为戒惧在使用,代替死囚床的是手铐和脚镣,并每晚轮换值班,当然,在手铐脚镣不能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死囚床仍会发挥它的作用,特别是死刑执行的前一夜。每个监舍的已决死刑犯只能保留一人,这是是绝对的规矩。  因为已过了好多年,所以上面的第二段话,是五分中前刚打电话去看守所确认了的
  @lilxxlil
02:49:32  废话少说行吗?赶紧更新!  -----------------------------  马上
  @我的年代-16 21:16:10  mark  -----------------------------  走过路过,谢谢看过
  @lzy千里走单骑
23:16:44  楼主你是在乱说,死刑犯只戴铐,死人床又叫约束床,是来惩罚不停管教的人  -----------------------------  @香菇哥哥
09:00:01  死刑犯下死囚床的情况只有在家属接见、律师会见、二审上庭、看病或接受检查时才可能发生。  不过随着制度的完善,人权的加强,虽然已经要求废除死囚床,但绝大多数地方仍在保留作为戒惧在使用,代替死囚床的是手铐和脚镣,并每晚轮换值班,当然,在手铐脚镣不能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死囚床仍会发挥它的作用,特别是死刑执行的前一夜。每个监舍的已决死刑犯只能保留一人,这是是绝对的规矩。  因为已过了好多年,所以上面......  -----------------------------  偶尔进了一次和进了许多次的完全两马事,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有些人刚看了个片头,有的人却已看到了剧终
  @lzy千里走单骑
23:16:44  楼主你是在乱说,死刑犯只戴铐,死人床又叫约束床,是来惩罚不停管教的人  -----------------------------  有的小说的确在乱写,就拿我们当地的看守所,四个监区,每个监区还有22个监舍,如果要一个监舍关几个死刑犯,那法院一次得判多少,完全是想当然,小说名字就不提了,二流子还是二算子弄出来的,仅拿法治刊物的故事来改编,看来当串串写手比脚踏实地容易
  @香菇哥哥
17:25:38  @香菇哥哥  朋友后来把他从小到大的一摞信件、
交给了我,平时大多看到的他是耿直、爽快、乐于助人,以至于总觉得以前在狱中接见他的情景都是幻觉。  我不想过多修改他的文字,因为只有真实才能解答心中的、、、、、、  -----------------------------  想去看人,能夫妻住宿吗
  送东西会检查不
  @香菇哥哥
17:25:38  @香菇哥哥  朋友后来把他从小到大的一摞信件、
交给了我,平时大多看到的他是耿直、爽快、乐于助人,以至于总觉得以前在狱中接见他的情景都是幻觉。  我不想过多修改他的文字,因为只有真实才能解答心中的、、、、、、  -----------------------------  @海王星-17 10:05:34  想去看人,能夫妻住宿吗  -----------------------------  正式的监狱可以,就是在劳改的地方,其他看守所之类的短劳场,只要已判决在服刑也可以,我们本地以前只要刚判了,还在未决舍住的都可以,有专门的监舍或房屋提供
  @海王星-17 10:06:17  送东西会检查不  -----------------------------  会检查,不能进违禁品
  @香菇哥哥
17:25:38  @香菇哥哥  朋友后来把他从小到大的一摞信件、
交给了我,平时大多看到的他是耿直、爽快、乐于助人,以至于总觉得以前在狱中接见他的情景都是幻觉。  我不想过多修改他的文字,因为只有真实才能解答心中的、、、、、、  -----------------------------  中国的外籍犯监狱——老外们在中国监狱的生活(1)  中国的外籍犯监狱——老外们在中国的监狱生活  在东莞石碣镇新洲岛,一方弹丸之地,吸纳了来自49个国家,操着25种语言的数百外国人。这里不是联合国机构,这里是
外籍犯监狱。  拉瓦锡的余生从东莞开始。从前,他是活跃在广州三元里一带的“国际倒爷”,乌干达人。家里生了一堆孩子,上中国淘金来了。每天拖着一大袋衣服来去,吃力,来钱慢,直到某天有人教给他一桩赚钱的买卖:海洛因。  也许是老家乌干达战乱频繁,贩毒算不上什么要命的事,又或者拉瓦锡头一回知道海洛因是啥玩意,总之,他被抓了,被判了无期徒刑,最后被送到离家万里的东莞石碣镇一座孤岛上度过余生。  孤岛叫新洲岛,听起来像是“国际旅游岛”:一方弹丸之地,吸纳了来自49个国家,操着25种语言的数百外国人。  不过很抱歉,这里不是联合国机构,这里是外籍犯监狱。  监狱看上去很整洁,像一所全日制学校,除了铁闸门、高墙和哨兵。里面的教室、宿舍,都是上个世纪的犯人们自己一砖一瓦盖起来的。岛上如今仅存着2座废弃的水泥厂,阴森得像个废弃的古堡,20世纪初法国传教士建造的麻风病院,在监狱另一端的杂草中荒芜。  1988年以前,这里几乎是一座荒岛,少人接近。1989年开始,这里成了新洲监狱的所在地,开始零散关押外籍囚犯。1996年,监狱更名为东莞监狱,正式成为广东省境内关押男性外籍罪犯的监狱之一。  大部分外籍犯都因贩毒而“进宫”。有些犯人头一遭来中国,带着毒品刚下飞机,就被逮进了“号子”;尚有辨不清国籍的,一过海关就把护照给撕了,至今身份不明。  中国刑法规定,外国人在中国犯罪应接受中国法律管辖,渐渐地,周边国家犯人都被聚集到这里。  大约在1996年,东莞监狱羁押了第一个外国犯人,来自尼泊尔的毒贩。往后,2002年中国加入WTO组织,东南亚外籍犯越来越多,达数百人。因地缘文化接近,这批外籍犯还算通情达理,监狱管理的难度尚未凸显。
  中国的外籍犯监狱——老外们在中国监狱的生活(2)  在东莞监狱的狱警们看来,真正的麻烦始于2007年,非洲、中东籍犯人相继拥入。比如拉瓦锡,大部分外籍犯都因贩毒而“进宫”。有些犯人头一遭来中国,带着毒品刚下飞机,就被逮进了“号子”;尚有辨不清国籍的,一过海关就把护照给撕了,至今身份不明。  很多人认为自己被关得莫名其妙——最叨叨的是尼日利亚的麦克。去年,他批发了4000多张AV光碟预备销往非洲,在白云机场被拦截,获刑15年。他很委屈,像唐僧一样没完没了地申诉,逮着干警就讲,一讲就一两个小时,说他被机场的人骗了,明明是免检的,又问卖碟给他的人有没有抓起来,判了多少年,关在哪里,如果中国人卖碟不判刑,外国人买碟判了刑这很不公平……  隔了半个地球,语言、饮食习惯、风俗差得十万八千里,他们就像是麇集在中国监狱里的天外来客。  首先要过的,是语言这道坎。  异域的犯人来了一茬又一茬,狱警们还是原来那一拨,懂英文者寥寥。  集中关押外籍犯的二、六、九监区,通常配备一到两名翻译。三个监区长都不大讲英文。外语人才太少,这是东莞监狱面临的困难。偏僻的工作地点、普通狱警两三千的工资很难留得住处处吃香的外语人才。  小语种犯人的谈话至少需要4个人,只会讲土语的犯人,土语译英语的人,英语译中文的人,最后抵达狱警。这样的对话费时又艰难,中途还很可能会错意,比如狱警教育说,你想想,你这样做对不对,碰上了半吊子翻译,最后犯人的理解是,你这样做是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死缓”二字,犯人往往把“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理解为“获刑两年”。
  中国的外籍犯监狱——老外们在中国监狱的生活(3)  九监区囚禁了六七个巴基斯坦人,都讲吾尔都语。其中一个人因在深圳贩卖人口获刑,是个中国通,大年二十八那天,他还特地给“监区领导警官们”写信,祝“玉兔呈祥,步步高升”,他承担了巴基斯坦犯人和警察间的翻译任务。但过不了多久,“人贩子”中国通就要刑满释放了,那时巴基斯坦人就真正陷入孤岛了。  也许还有伪装的“假象”:说到明天放假,大家都欢欣鼓舞地鼓掌,一说到规章制度,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监规纪律,底下就纷纷表示听不懂,不知道。  拿狱警的话说,三分之一的外籍犯,百分之九十的工作量,“累得像骡子”。邓允民是六监区的监区长,常常是晚上七点半巡岗,就有十个八个排队要找,伙食,疾病,劳动,成绩,报酬,什么都反反复复地问。单是谈个“不吃冬瓜不吃通心菜”的问题,几个回合翻译下来,也得耗上十来分钟。  外籍犯人在狱内最困惑的就是劳动改造,原因——判决书上没有讲要参加劳动啊。若是狱警拿出监狱法好说歹说,对方又进而质疑——它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完成任务啊!  初来乍到,磨合往往从吃饭开始。外籍犯人们诉求多多:不爱米饭,要求吃西餐、吃牛排,平时行不通,那能在圣诞节叫肯德基外卖吗?  去年十月通货膨胀那阵,绿叶菜的价格蹭蹭翻番,鉴于每个犯人的伙食经费仍是恒定的不见涨,食堂只好采购便宜的芽苗菜和瓜类。而这几乎成为监狱的不安定因素——黑人们不吃豆芽,没见过,也坚决不吃冬瓜胡萝卜什么的,一个人表抗议,同国家的几个人就围上来起哄。  一条菜虫都可能酿成一起外交事件:一次,有伊朗人在菜里发现了一条菜青虫,当即打捞出来做成标本,火药味十足地向监狱投诉,你虐待我们,漠视我们的健康权。“几百人的大锅饭,不可能每片菜叶都较真”,干警们不得不像保姆一样哄他们,有菜虫才是蔬菜无公害的表现。  外籍犯人在狱内最困惑的就是劳动改造。他们往往很难理解这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任务。原因——判决书上没有讲要参加劳动啊。若是狱警拿出《监狱法》好说歹说,对方又进而质疑——它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完成任务啊!  劳动任务免不了,非洲犯人便喜欢上“生病”,这么一来,就可以在医务室输液了。越大瓶越好,这种待遇一来奢侈,再者大瓶子一吊,很快就夜幕降临了。  欧美犯人的情绪倒是温和许多,偶尔建言,能否在感恩节放假、不参加劳动。  跟外籍犯比起来,中国犯人是静默的一群。中国人发牢骚归发牢骚,该做的事还是做,外国人的态度则是:不解决,我就不干活。  至于外籍犯究竟怎么管,国家尚无明确法规,东莞监狱方笑称是“摸着石头过河”。  这是一个被上升到“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国际形象”的问题。监狱管理方需要在“所有犯人一视同仁”和“给予外籍犯适当照顾”间小心地拿捏。  比如在劳动方面,中国犯人每月的底薪比外籍犯人少;外籍犯的任务量也轻一些。食物标准上也比中国人高一些。
  中国的外籍犯监狱——老外们在中国监狱的生活(4)  九监区囚禁了六七个巴基斯坦人,都讲吾尔都语。其中一个人因在深圳贩卖人口获刑,是个中国通,大年二十八那天,他还特地给“监区领导警官们”写信,祝“玉兔呈祥,步步高升”,他承担了巴基斯坦犯人和警察间的翻译任务。但过不了多久,“人贩子”中国通就要刑满释放了,那时巴基斯坦人就真正陷入孤岛了。  也许还有伪装的“假象”:说到明天放假,大家都欢欣鼓舞地鼓掌,一说到规章制度,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监规纪律,底下就纷纷表示听不懂,不知道。  拿狱警的话说,三分之一的外籍犯,百分之九十的工作量,“累得像骡子”。邓允民是六监区的监区长,常常是晚上七点半巡岗,就有十个八个排队要找,伙食,疾病,劳动,成绩,报酬,什么都反反复复地问。单是谈个“不吃冬瓜不吃通心菜”的问题,几个回合翻译下来,也得耗上十来分钟。  外籍犯人在狱内最困惑的就是劳动改造,原因——判决书上没有讲要参加劳动啊。若是狱警拿出监狱法好说歹说,对方又进而质疑——它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完成任务啊!  初来乍到,磨合往往从吃饭开始。外籍犯人们诉求多多:不爱米饭,要求吃西餐、吃牛排,平时行不通,那能在圣诞节叫肯德基外卖吗?  去年十月通货膨胀那阵,绿叶菜的价格蹭蹭翻番,鉴于每个犯人的伙食经费仍是恒定的不见涨,食堂只好采购便宜的芽苗菜和瓜类。而这几乎成为监狱的不安定因素——黑人们不吃豆芽,没见过,也坚决不吃冬瓜胡萝卜什么的,一个人表抗议,同国家的几个人就围上来起哄。  一条菜虫都可能酿成一起外交事件:一次,有伊朗人在菜里发现了一条菜青虫,当即打捞出来做成标本,火药味十足地向监狱投诉,你虐待我们,漠视我们的健康权。“几百人的大锅饭,不可能每片菜叶都较真”,干警们不得不像保姆一样哄他们,有菜虫才是蔬菜无公害的表现。  外籍犯人在狱内最困惑的就是劳动改造。他们往往很难理解这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任务。原因——判决书上没有讲要参加劳动啊。若是狱警拿出《监狱法》好说歹说,对方又进而质疑——它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完成任务啊!  劳动任务免不了,非洲犯人便喜欢上“生病”,这么一来,就可以在医务室输液了。越大瓶越好,这种待遇一来奢侈,再者大瓶子一吊,很快就夜幕降临了。  欧美犯人的情绪倒是温和许多,偶尔建言,能否在感恩节放假、不参加劳动。  跟外籍犯比起来,中国犯人是静默的一群。中国人发牢骚归发牢骚,该做的事还是做,外国人的态度则是:不解决,我就不干活。  至于外籍犯究竟怎么管,国家尚无明确法规,东莞监狱方笑称是“摸着石头过河”。  这是一个被上升到“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国际形象”的问题。监狱管理方需要在“所有犯人一视同仁”和“给予外籍犯适当照顾”间小心地拿捏。  比如在劳动方面,中国犯人每月的底薪比外籍犯人少;外籍犯的任务量也轻一些。食物标准上也比中国人高一些。  长此以往,总有中国犯人觉得自己的生存空间被挤压,气势上也输外国人一等。为了给中国犯人打打气,2010年10月刚上任的监区区长张世快特地为圣诞节安排了一档节目,苦练足足一个月——中国人大合唱,粤语版《万里长城永不倒》,《我的中国心》。  第一年的课程里,外籍服刑人员学“床前明月光”,学达芬奇画鸡蛋,还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每周四是外籍犯的学习时间。上午学法制,下午是中文识字班。  中文识字班的课程近似于小学生。这里,第一课是认识中国,一个有别于大国崛起的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的发展中国家,沉重的农村人口,大批的农民工。
  中国的外籍犯监狱——老外们在中国监狱的生活(5)  九监区囚禁了六七个巴基斯坦人,都讲吾尔都语。其中一个人因在深圳贩卖人口获刑,是个中国通,大年二十八那天,他还特地给“监区领导警官们”写信,祝“玉兔呈祥,步步高升”,他承担了巴基斯坦犯人和警察间的翻译任务。但过不了多久,“人贩子”中国通就要刑满释放了,那时巴基斯坦人就真正陷入孤岛了。  也许还有伪装的“假象”:说到明天放假,大家都欢欣鼓舞地鼓掌,一说到规章制度,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监规纪律,底下就纷纷表示听不懂,不知道。  拿狱警的话说,三分之一的外籍犯,百分之九十的工作量,“累得像骡子”。邓允民是六监区的监区长,常常是晚上七点半巡岗,就有十个八个排队要找,伙食,疾病,劳动,成绩,报酬,什么都反反复复地问。单是谈个“不吃冬瓜不吃通心菜”的问题,几个回合翻译下来,也得耗上十来分钟。  外籍犯人在狱内最困惑的就是劳动改造,原因——判决书上没有讲要参加劳动啊。若是狱警拿出监狱法好说歹说,对方又进而质疑——它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完成任务啊!  初来乍到,磨合往往从吃饭开始。外籍犯人们诉求多多:不爱米饭,要求吃西餐、吃牛排,平时行不通,那能在圣诞节叫肯德基外卖吗?  去年十月通货膨胀那阵,绿叶菜的价格蹭蹭翻番,鉴于每个犯人的伙食经费仍是恒定的不见涨,食堂只好采购便宜的芽苗菜和瓜类。而这几乎成为监狱的不安定因素——黑人们不吃豆芽,没见过,也坚决不吃冬瓜胡萝卜什么的,一个人表抗议,同国家的几个人就围上来起哄。  一条菜虫都可能酿成一起外交事件:一次,有伊朗人在菜里发现了一条菜青虫,当即打捞出来做成标本,火药味十足地向监狱投诉,你虐待我们,漠视我们的健康权。“几百人的大锅饭,不可能每片菜叶都较真”,干警们不得不像保姆一样哄他们,有菜虫才是蔬菜无公害的表现。  外籍犯人在狱内最困惑的就是劳动改造。他们往往很难理解这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任务。原因——判决书上没有讲要参加劳动啊。若是狱警拿出《监狱法》好说歹说,对方又进而质疑——它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完成任务啊!  劳动任务免不了,非洲犯人便喜欢上“生病”,这么一来,就可以在医务室输液了。越大瓶越好,这种待遇一来奢侈,再者大瓶子一吊,很快就夜幕降临了。  欧美犯人的情绪倒是温和许多,偶尔建言,能否在感恩节放假、不参加劳动。  跟外籍犯比起来,中国犯人是静默的一群。中国人发牢骚归发牢骚,该做的事还是做,外国人的态度则是:不解决,我就不干活。  至于外籍犯究竟怎么管,国家尚无明确法规,东莞监狱方笑称是“摸着石头过河”。  这是一个被上升到“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国际形象”的问题。监狱管理方需要在“所有犯人一视同仁”和“给予外籍犯适当照顾”间小心地拿捏。  比如在劳动方面,中国犯人每月的底薪比外籍犯人少;外籍犯的任务量也轻一些。食物标准上也比中国人高一些。  长此以往,总有中国犯人觉得自己的生存空间被挤压,气势上也输外国人一等。为了给中国犯人打打气,2010年10月刚上任的监区区长张世快特地为圣诞节安排了一档节目,苦练足足一个月——中国人大合唱,粤语版《万里长城永不倒》,《我的中国心》。  第一年的课程里,外籍服刑人员学“床前明月光”,学达芬奇画鸡蛋,还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每周四是外籍犯的学习时间。上午学法制,下午是中文识字班。  中文识字班的课程近似于小学生。这里,第一课是认识中国,一个有别于大国崛起的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的发展中国家,沉重的农村人口,大批的农民工。  外国学生们不由得记忆深刻,这与他们此前对这个古老国度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对不起,这里是中国监狱,禁闭的放逐之地。  学生们也写田字格。课堂上的表现和减刑直接挂钩,通常他们会认真完成作业,被老师用红笔打上大大的“A”。第一年的课程里,外籍服刑人员还将学“床前明月光”,学达芬奇画鸡蛋,还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在九监区,这门课的老师之一也是犯人,来自新加坡的华裔Chris,中英文都倍儿棒。刚来那阵他不大适应,祖国新加坡是有洁癖的国度,随地吐痰都会罚款,而在这里,碰上个别朴素的黑哥们儿,上厕所不用纸、直接用手搞掂,还总伸出黑黝黝的手表示友好时,总是有些毛骨悚然。后来他
惯了,大方地和每一双手回应,“存在即合理,老鹰你要理解麻雀。”他渐渐接受,相信这场牢狱是上帝的安排,能让他平静下来。Chris的母亲六十多岁了,至今不知道他在坐牢,他希望出狱以后好好陪她。  有的学生放羊,也有学生刻苦。“外国人就是这样,任性起来很任性,认真起来很认真。”一名狱警说道。这里出过一个叫阿祖的明星犯人。进来的时候啥也不懂,爱跳非洲舞,好几年呆下来,学会了两三种乐器,还能当中文主持,讲中文相声。  相比“快乐汉语学习”,主攻监狱法的法制课就沉闷得多。偶尔也有临时课程,学习《反国家分裂法》,国务院发布的《人权白皮书》。  为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张世快在九监区搞了一项活动——背“四个尊重”:尊重中国警官,尊重中国法律,尊重中国国情,尊重他国罪犯。  再是不识方块字的老外,也能照着调子背下来。事实证明大伙很喜欢这个活动,报名背诵的人太多,以至只能抽签决定先后。踊跃的原因是特别的奖品,比如旺旺雪饼或者一罐辣椒酱,清淡的日子里,难得的口味深得外籍犯的青睐。  监狱管理者希望通过这项活动,让规章制度缓慢地抵达人心。  刑罚执行的功能是把犯人改造成合法公民,“合法公民,合哪个国家的法呢?”一位教育科的狱警表示忧虑。  如今,东莞监狱的狱警们已经可以归纳出各地区犯人的特征:  欧美、新加坡人爱维权,但素质高,讲道理。  东南亚人听话,不费事,很乖。  非洲人吵吵嚷嚷,声势很大,但跟他一硬,他也就蔫了。他们喜欢说,有多少中国姑娘爱上我,或者奥巴马当选总统了。  倒是中东地区的犯人,自尊心强,跟他们越严肃越麻烦。  神经仍旧绷得很紧。“国家主权”、“外交大局”、“国际形象”,这些关键词悬在头顶。外籍犯难管难教,外交无小事,说话务必小心,否则就是开“国际玩笑”。  不过,现阶段可供指引的,仅有1994年出台的监狱法。“一套法律管四十多个国家的人,实践起来有难度。”有狱警说。比如,刑罚执行的功能是把犯人改造成合法公民,“合法公民,合哪个国家的法呢?”一位教育科的狱警表示忧虑。  巴基斯坦人诺伊,贩毒入狱,他看上去六十多岁,瘦癯、皱纹,牙没剩几颗了,护照上的生日却是日。诺伊说他在12岁那年从高楼上摔下来,大难不死,为感谢真主安拉赋予他第二次生命,先前的12年都归零了。按照中国法律,60岁以上为老年犯,在劳动和起居方面可适当照顾,但干警们至今为难,毕竟官方数据上,诺伊只有48岁。  又如,中国大陆犯人可以假释,但外国犯人没法假释,离家人实在太远了。  在宗教实践一项,规定是“不得从事宗教活动”。而针对每天要做5次以上祷告的穆斯林犯人,另有“适当照顾”的指示,可以心里信仰,休息时间在房间范围内自己祷告没问题。  许多问题只能从人性化的角度慢慢摸索。狱警们出了很多点子,每人报一首最喜欢的歌,边干活边放。像是瑞奇·马汀和迈克尔·杰克逊。这样一来,黑人们做工时虽然有点手舞足蹈,但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晚上的闲暇时分,看CCTV9的《新闻联播》和体育频道。狱警们会为他们播放最与时俱进的电影,比如《社交网络》或者《新少林寺》。  外籍犯时常也怀念家乡的马铃薯。  拉瓦锡刚入狱,很不习惯,在被子里哭了四个月。写一封家书到非洲,动不动就是半年。层层报批,找小语种翻译,如果邮差能准确投递的话,一来一回的,几个月就过去了。  不久后,监狱里的拉瓦锡得知老婆跟人跑了,5个孩子寄养在父亲家,连书都读不起。“正是因为什么都没办法改变,只能设法让自己高兴起来。”他说。  现在,拉瓦锡是监狱里的积极分子。他会用中文说流利的日常用语,会应时举起右手,“Bao Gao Zhang Guan”,径直走到警察面前蹲下汇报情况,还会开导别人,“没人喜欢干活,但这是法律”,“每个国家有监狱,每个国家有规定”。  不少人在抱怨,拉瓦锡从来不吭声。他提醒自己,我是一个犯人。三年多了,他还是吃不惯米饭,中国食物无法满足他的口腹之欲。他掰着指头盘算着减刑的日子,但岁月时常出现差错,有时候他以为自己的无期徒刑该减到18年了,结果却是19年。他很纠结这个数字,“在里边,一天就是一个月。”他决定申诉。  又将是漫长的沟通。从中文到乌干达式英语,有时候比地理距离更远。  这么久,周围的人们终于听懂了他的一句话,他很是怀念家乡的玉米粥和马铃薯。
  @香菇哥哥
  @香菇哥哥   4章
收容审查啊所——入所(1)  经过大门一侧的传达室窗口时,刘涛感觉自己的那颗心已提到了嗓子眼,根本就不敢往里看,黄静的步子也尽量的保持着平稳。还好,没人叫喊他们,出了派出所大门,故作自然的走了不到十米,两人便再也忍不住,疯狂的跑了起来,站了大半天的疲劳和刚才还有的一丝饥饿感觉已飞到了九霄云外。  逃跑是成功的,但也让刘涛本来可以罚款、教育的处罚升了级。把手铐带跑的行为显然比十块表要严重,毕竟表没有抓到两人的现行,就算卖表是事实,可来源两人早就商量好了是捡的,即使会认定为什么,对刘涛的家庭而言也不难解决,因为都还是未成年。最糟糕的是手铐还丢失了,没有找回。  刘涛是带着还铐了一半的手铐跑的,当他找到几个要好的同学时,大家都不知所措,平时吹牛的法子一个也不管用。最后是在公园附近的人家借了一把改锥,几个同学轮流把改锥卡在刘涛手上那半铐子的铐梁铆钉上,用砖头反复的敲、砸,才打开了手铐。整只手铐被砸成了几瓣,四分五裂的尸首最后扔在了公园一旁的水泥预制板下面。刘涛当时就是个完全的法律白痴,真心是不明白把警具带跑、丢掉的后果,换现在他肯定毫不犹豫的会把手铐扔回或寄回派出所,那怕只剩一颗铆钉。  刘涛重新落网没有悬念是在半个月后,去学校找同学借钱时被老师强行扣留,并通知家属一起把他送到的派出所。自从派出所跑掉,刘涛就没敢回过家,一直在外面和缀学的几个同学厮混。他还不知道派出所,家里到处都自找他,学校自然也接到了通知。被送到派出所已是深夜,母亲对他没有说一句话,应该是气急了,父亲是肯定不会出现的,刘涛的爱面子就是遗传了父亲的性格。  第二天一大早上班,杨联防就赶来招待刘涛,这次就不是询问了,很正式的审讯笔录,“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单位”、、、、、、,一个正式警察也陪同在一旁。最后杨联防反复问了手铐的事,后来刘涛才知道丢失警具是很严重的,正式的警具都是编档有记录的,如果被人拿出去做了案子,就是警察也脱不了干系,出了大事的话还可能戴上玩忽职守的帽子,而作为一个想转正的联防队员是一定会丢了前途。在反复确认手铐的确已四分五裂,不能使用后杨联防和那位警察才松了口气。问起手表的时候,刘涛一直表现出不知道的诚恳,不过在80年代不管你承不承认,公安机关都可以给你认定,认定你涉嫌什么罪就是什么罪,到90年代初期监狱法实施后,认定的这种做法都还延续了很多年。当然刘涛明白自己并不是冤枉的。  可能是因为家属送来,尽管嘴硬,刘涛却没受到一直担心的打骂,只是想关一天教育教育就想走人是不可能的了。后来证实手铐没有找回,黄静因为不满14岁,作了罚款、教育、取保的处理。  中午刘涛吃了派出所买来的白面饼子(也就是锅盔,一种面食),正在眯着眼迷糊,就听见有人来开留置盘查室的铁门。这次享受的待遇是用大铁锁锁在屋子里,每个派出所有有一件作临时羁押的留置盘查室。老杨开门时的眼神仿佛是在说,有本事用手把铁锁掰开嘛。  刘涛已经感受到企图让家里来把自己保走的想法成了泡影,其实就算能保走,刘涛的父母也不会,从小到大的淘气,离家出走,现在又、、、、、、  刘涛随着杨联防坐到面包车上时心里仍不确定,不知道这辆没有标识没有警灯的白色面包车会把自己带到什么地方,因为当时并没有让刘涛签什么字,本来不管送什么地方,行政拘留所要签行政拘留证,看守所要签刑事拘留证,而那个时候跟本不需要签什么就先送了,运气好的还能看见张写了涉嫌罪名的纸签个名字,运气不好的等你送第二个地方了都看不到那张纸,不过解释还是有的,那就是你态度不好有人帮你签了。反正所送的地方包括法官都是不会看笔迹的。  刘涛心里几乎没有害怕的感觉,只是一片茫然,对将要经历的没有任何慨念。面包车开出派出所大门,沿着河边往城郊的方向开去,街道和行人刷刷的从车窗前越过。刘涛的心突然开始砰砰的跳起来,仿佛有个东西在心中蹦来蹦去,总觉得有个灾难飞鸟似的在天空中飞来飞去,随时都可能砸到自己的头上。  面包车驶过浮桥,开上了河对岸的河提,一会空气中飘来一阵酒香,面包车停在了一处大铁门外面。刘涛楞楞的一看,铁门一旁的墙上挂了一块长长的木块,上面写着几个红色的大字“M市收容审查所”。  那时的“M市收容审查所”就在酒厂旁边,酒厂是一家集体企业,不大,但却是收容审查所的标志,凡是坐在M市的警车上闻到了酒香,就不是说几句白话就走得了干路的了。后来刘涛才明白走干路就是释放走人的意思。  趁着杨联防去值班室办手续,刘涛既惊惧又好奇的打量着四周。  值班室在收容审查所大铁门的左侧,里间是通往收容审查所的侧门,平时的零星羁押,就是从侧门进去,大门一般只有在公宣大会或批量转运在押人员时才打开,方便卡车进出。那时经常开公宣大会,就是为了震撼社会上的犯罪分子进行的公开宣判活动,通常除了正份儿还有不少陪审的,毕竟人太少就显得场面不壮观,那么震撼效果就不理想。现在的6.26之类的仍然保持着这种优良传统。靠近值班室的是一处大的红砖修的留置盘查室,应该是平时转运在押人员时作羁押的地方,大门的右侧是两个单元的住宿楼,是收容审查所的干警和家属所住的家属楼,只剩几片零星树叶的大榕树和斑驳的水泥墙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这里的沧桑。
  @香菇哥哥
  @香菇哥哥
  社会  
  五年前的心情,现在不知道飞那去了
    我旁边的人是真是假?谁知道?
  @香菇哥哥   
  @香菇哥哥
  你好  
  @香菇哥哥  5章
拘留审查所—入所(2)  “把身上东西都拿出来”保安叫道。刘涛被叫进值班室后,开始接受严格的检查、搜身。快下班的时间,值班室空荡荡的,一个留着极短寸发面容苍老的勤杂人员蹲在在保安身旁翻捡着刘涛的随身物品,当天的值班干警与杨联防作着最后的交接。  入所检查是第一关,任何违禁物品都不能越过值班室的这道侧门,皮带、鞋带在派出所就已经收掉,老勤杂把刘涛的衣服裤子挨着摸了一遍,确定身上没有了金属物品,又让刘涛脱下皮鞋用改锥从里边把约两寸长的一对钢板撬了出来。皮带、鞋带接长后可以上吊,金属可以吞服,钢板磨快可以割腕,从古至今不管那个朝代,不管规矩好坏,在押人员自杀都是首要禁止的,这可是最严重的违反监规所纪,违反了不仅在押人员会罪加一等,当值的保安、干警、所部领导也会一顺溜的受处分。  趁着检查的空歇,刘涛眼睛四处晃悠着,从墙上贴的照片和他们的对话中,刘涛记住了保安、勤杂和值班管教干警的名字,这无心之举即刻便让刘涛感受到了好处。在监管场所里面没人会教你,可怜你,许多人关的时间长了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吧不得看新人的洋相和笑话,如果有新人不懂规矩被处罚,那么茶余饭后便又有了笑料。如果不想这样,就要靠自己眼快、手快、嘴巴甜了。刘涛回答问题时的加上的尊称,让王保安和廖管教的脸上开始和善起来,只有老勤杂没有一丝表情。  老勤杂穿着一身蓝布的洗得有些发白的中山装,一条绿色的军裤,军裤到比较新,但明显有点长,裤脚都盖住了布鞋的鞋沿。不久以后刘涛才明白,这些可以在监舍外活动的勤杂也是在押人员,监管场所里国家有正式编制的干警本就不多,相对于关押的几百上千在押人员就更少了,所以不仅外聘的有保安,在收押的人员里还会抽调几个所犯事情不怎么严重并且年纪大一点的人来帮忙做事,不过选中的都是和干警们拉得上关系的。他们的作用除了收发信件,兑换代金劵,送餐打饭,服伺干警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做耳目。而让狱友们是既反感又不能得罪的正是他们从事的这几样与大家切身利益相关的工作,在这里先作个了解,有助于后面理解他们的言行举止。  首先是收发信件,在押人员们写出或家属写进来的信件,因为怕串通案情,所以都要检查阅读后才启封或封口,干警们没空的时候就会由当值的保安或勤杂来帮忙。  其次兑换代金劵,家属或朋友在值班室外的窗口登记送钱之后,一般都由专人兑换成等值的代金劵交给勤杂,就像工厂里的饭菜票,勤杂再根据登记簿挨着给每个监舍发下去。后来因为里外勾结,好多地方还出现过伪造代金劵的事。在押人员时严禁私藏现金的,发现一般会没收,主要是有了现金会便利逃跑。因为代金劵导致的盗窃、赌博长年禁止不了,再加上科技的不断进步,2000年以后才被取消,而用上了磁卡和刷卡机。不过只要有物品就有赌博,在押们的办法始终比政府多,所以许多年后公安部评比监管场所等级时,好多地方为了评一级所把烟都禁了,就是普通物品都只能一周买一次,而且还限量。  然后送餐打饭,因为人手不足,给干警们送餐和给监舍打饭的事都是由伙房人员和勤杂人员在做,伙房作饭送餐的都是判了刑的短刑犯,只有管采购的大师傅是所里的职工,起到的作用就是监督,伙房忙的时候,勤杂就上了。就是在90年代监狱法出来,所有监管场所除了监狱之外都明令伙房不能用犯人后,许多地方为了节约成本都还继续用着犯人和在押人员。  最后就是服侍干警和充当耳目,这种说法就看怎么理解,虽然都是些端茶倒水、扫地洗衣服的小事,但都是勤杂们心甘情愿的,毕竟比在监舍作其他劳动好得多。而且因为和干警们靠得近,其他在押们是极给面子的,因为能在监舍外活动的几类人里,只有勤杂是最容易被拉下水去帮他们一些违反监规所纪的小忙。当然如果有人不懂事、不上道,那么勤杂的耳目作用就出来了。其实充作耳目的不只是他们,在每个监舍还有,但其他人都是在暗处,管教们是不会让人知道的,要的就是互相监督,才有利于评判忠奸,当然其他人谁是耳目就要在押人员们自己长眼睛了。  所以勤杂们的日子很是逍遥,就算家里不送一分钱,他们也从不会缺烟抽,缺小炒,等等,把新进人员寄存在所部的好衣服好鞋子换到自己身上更是小事,所以这勤杂的位子是很多人心里想着的,就算经常出事被人检举收回监舍,也是乐此不彼。  监狱法出来之前,除了正式监狱和部分大城市外,其他地方监管场所的服装并不统一。当时几乎所有收容审查所、看守所都自办有短劳场,可以留一部分短刑犯组织生产劳动创收。劳改监狱来接收服刑人员时要给收容审查所、看守所交钱已经不是秘密,因为每个犯人都是劳动力,刑期长短不同,价格也不一样,所以短劳场要留犯人,监狱方面是肯定给面子的。 在监管场所的人员中除了留所服刑人员有正式的囚服,其他人员基本都是穿自己的衣服,唯一可以辨别身份的就是光头,而牢头们(监所安排的监舍学习员)和勤杂人员为了能体现自己的身份,往往在光头的基础上会留下极短寸发,管教干警们为了能利用他们帮助管理也都是默许,只有在大型检查和采访时才一视同仁。到1992年国家明文规定不能给在押人员剃光头时,牢头们反而又留起了光头,总是标新立异。  “走了,兄弟”,杨联防拿着签好的羁押文件离开时,侧门外大坝子里已到处响起了铁桶的声音。刘涛被安排在廖管教的A4舍,新入所人员一般都是收入当值干警管理的监舍。王保安从旁边的屋子拿来一个红色塑料碗和勺子交给刘涛 ,让他随老勤杂去自己的监舍。  16岁的刘涛,心里既有一丝紧张害怕又有一丝期待渴望,仿佛马上要踏入的是一个新的世界。
  @青云圣人
07:55:46  你好  -----------------------------  
  @AAAA叶
00:08:31  社会  -----------------------------  
  好文!点赞!
  @香菇哥哥   16岁的刘涛心里既有一丝紧张、害怕又有一丝期待、渴望,即将踏入的未知世界将教给他监狱的第一条规矩。
  @香菇哥哥
  @香菇哥哥   班房里面仍然有犯罪,我亲眼看到里面夹带送进了毒品海洛因
  有人伪造看守所的代金劵,伙房与小卖部月底结算时发现多出了上万元
  @香菇哥哥   已决犯亲情接见,也就是老婆进去住宿,让小姐伪造证明进去。
  今天没有了吗  
  这都半个月啦  
  @香菇哥哥   6章 收容审查所—规矩(1)  刘涛跟在老勤杂身后慢腾腾的向监舍走去,迟疑之间,刘涛的步子已挪到了监舍的铁门边上,监舍的铁门造型就像现在的防盗门,只是猫眼的部位变成了风门(从门外打开的一个四方形窗口),刚能伸出一个头的样子,因为把可以看到外面称之为望风,所以叫作风门,一般作传递书信、物品和打饭菜使用。防盗锁也变成了只能从外面打开的大铁锁。  “杨大爷,分那个舍?”  “新贼来了啊?”(对刚被收押的统称为新贼,时间待得长了的叫老贼,可能是学港澳的吧,除了官兵就是贼。)  相邻的几个监舍的风门里露出留着极短头发的脑袋,一边和老勤杂搭着话,一边努力的把头朝外面伸着,用这一丝微小的权力体现着他们的身价。刘涛当然还不知道风门是只有牢头(每个监舍的老大,政府把它叫作学习员,顾名思义就是带领大家学习的人员)才能望的。不过他马上就要开始学习这些规矩。  刘涛的眼神躲躲闪闪,不敢直视几双风门上的眼睛,想开口问老勤杂什么也总是张不开嘴,一直想像的收容审查所还不来得及看,就听到了老勤杂开门的声音。  “啊,已经到了”刘涛想着。  “进门喊报告”老勤杂一边开锁一边道。  “哐”老勤杂用手推开门,便把身子侧在一旁。  刘涛抬眼看去,正见一个浓眉小眼,脸色白皙,挺着圆圆肚子的中年光头望着自己,却没注意门里的右侧还站了个年青的光头。  “报告”一边喊道,一边脚就迈了进去。  “滚出去”听见一声叫骂的同时,刘涛的胸口重重的挨了一拳。“要听见叫进去才能进”老勤杂见状不肖的嘱咐道。  刘涛捂了一下胸退出了门口,有点紧张的挺直了身体,重新叫了声“报告”.  半响,听到里面叫了声“进来。”刘涛才迈脚进了铁门。  门口站着的光头朝老勤杂点了点头,一边把门关了过去。听见外边开始上锁,“站好”年青光头开始叫道。  “第一次进来呀?”“靠墙站好,三点一线”里面几个声音吼道。  年青光头看刘涛不知事儿的样子,知道肯定是第一次进来,便用手掌按着刘涛胸口朝墙边靠去,“头、屁股、脚后跟靠墙”。  刘涛头、屁股、脚后跟靠拢墙面的时候,自然的感觉到身体已经站得笔直。  “还有会才开饭,先教规矩”里屋床边发出一个声音,“听到了”年青光头连忙应声。于是刘涛挺着胸抬着头开始了学习规矩的过程。所有监管场所新进的在押人员都必须学习规矩,所谓的规矩有明文规定的“在押人员行为规范”之中的,也有监舍里牢头们私下的定制的规矩。  首先就是凡是有门的地方进出必须喊报告,未得同意不得私自进出,同时两人以上要报数;其次干部训话必须蹲下,叫名字答“到”,说事要答“听到了”;干警训话或领导检查离开,要说“欢迎检查,接受审查”,这几条规矩一直沿用到现在,前些时候翻看现在的在押人员行为规范,发觉几十年就没改过。其他监舍里自己的规矩就有不准随意靠近风门,牢头或牢头同意的除外,因为和外面接著的机会怎能随便人就去呢;站立要三点一线,蹲下要用半蹲的姿势,有不听话的用这两种仅次于军姿的动作来处罚,不用时间太长就会有人求饶;在监舍里打架或挨打受伤的,有人询问只能说是自己摔的、撞的,有人不讲义气那是肯定会被孤立,打击报复更少不了,除非让干警给你调动舍房。
  @香菇哥哥   最后要背的就是金鱼歌,“手握冲锋枪,保卫金鱼缸、、、、、、”这金鱼歌是80年代收容审查所特有的,要求只要是在押人员都要会背,现在想起也就是要起到提醒每个人的作用。那时的监管场所基本都是文革时期和解放后不久修建的,样式老套的平房,住人是没有关系,但下水道确差得很,由于厕所就在监舍里面的角落基本没有遮掩,便池的管道又细,经常出现的状况就是下水道堵塞,大便冲不下去。在押人员们本来就没地方活动,加上饭菜很少油水,大便自然就干燥,遇上便池管道细小,下水道不通,大便堵在便池的下水口就很正常了。那么为了空气能清新一点,就需要专人守着厕所,一有人大便就反复用水冲,防止堵塞。那时还没有抽水马桶,只能用桶接满水放在便池旁边,拿没人用的碗舀水去冲厕所,水少了自然不管用。  当然一些大城市里级别高一点的监管场所,条件会好一些,所谓级别高就是专门关押有一定级别的官员的场所,部分还享受的单间待遇,是普通在押人员和犯人所羡慕的。  年青光头讲得口水乱翻,直到听见门外铁桶的落地声才停了下来,“要打饭了,四哥”他对里屋喊了声,“先教到这里”一个声音答到。  “我叫陈文光”年青光头撇过头对刘涛说,“进来了就要听招呼。”  “知道,知道”  “才教的规矩又忘了啊?”  “听到了,陈哥”刘涛像对待管教干警式的忙声回答。“进来”里屋床上的声音飘了过来。刘涛刚想放松的身子像被电打了一下,又绷得笔直。
  @香菇哥哥   写得不好,在修改
  @香菇哥哥   标题改为:班房那些事儿,还是在天涯杂谈
  @香菇哥哥   等于在讲故事样,有高手指点下写作技巧就好了
  支持,继续。是待过的。每个地方是有些不同。没什么可怀疑的。像学习员也就是牢头我们叫值日。所规明文规定打击牢头狱霸。楼主东莞?
  @钱塘潮-25 09:59:06  支持,继续。是待过的。每个地方是有些不同。没什么可怀疑的。像学习员也就是牢头我们叫值日。所规明文规定打击牢头狱霸。楼主东莞?  -----------------------------  谢谢参观
  @香菇哥哥   看守所的女舍和男舍都挨着的
  @香菇哥哥   所以男牢头们都以能在女舍耍到朋友为荣
  @香菇哥哥
20:40:03  @香菇哥哥  看守所的女舍和男舍都挨着的  -----------------------------  不过在里面都是打干望
  @香菇哥哥   女监舍的婆娘们就享福了,经常可以收到男舍送来的小炒和定菜
  @香菇哥哥   修改后的版本改名为:坐牢那些事儿(中国的监狱故事)  在天涯杂谈或舞文弄墨观看
  @香菇哥哥   已全新修改,在天涯文学上线,并正式改名为“轮回,在中国的监狱”,并在天涯杂谈和舞文弄墨上传,希望各位多多指点!!!
收容审查所—买大小  看见刘涛发愣,坐在洗衣台上的胖子把头往里屋的方向摆了一下,对刘涛说“快进去,带班的叫你。“哦”刘涛朝胖子感激的点点头,口中应到。突然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有人用关心的语气提醒,就像是感觉来了一个朋友,刘涛一边快步朝里屋走去,一边又朝胖子点了一下头。  监舍的外间是放风场,吃饭、作劳动都在这二十多平方的地面,屋顶是一片正方型五寸见方的水泥格子,没人数过有多少,从二层巡逻道往下看是一目了然。洗衣台在靠里间的窗子跟前,洗脸、洗衣服、洗一切都在那儿,那时还没有专门的款洗间,厕所从里间的门口便能一眼看到,及腰的水泥围栏是仅有遮丑的东西,当然监舍里的一切都要在巡逻道的视线之内,你想隐藏那就是想图蒙不轨。十多年后的新看守所的厕所上段也只是透明的钢化玻璃。监舍里没有监控,这时的人们好多对监控是什么都不知道(当然省会城市的个别场所和部里直管的除外),安全完全是武警、干警、保安们分时分段的勤快巡逻。  来到里间,刘涛看见两个人在通铺靠洗衣台的窗边,坐着的体格健壮,一脸的横肉,光光的头上像是打了蜡,看着亮亮的,三十多岁的样子;斜躺着的,一脸老陈,没有表情,身子比起光头要单薄一些,但年龄肯定比光头要大。  “也,别人头都光光的,他怎么还有头发”刘涛看着光头旁边斜躺着的那颗脑袋想着。  “那个才是带班的呢”刘涛心里拿不定注意,口中不敢乱叫,虽然以前没听过,但刘涛刚才看胖子的表情就明白肯定是这房间管事的。两人好像是在等刘涛买大小,也不说话,只是似笑非笑的看着刘涛。  刘涛一边脑子里忙着打转,一边偷偷的瞄着四周,通铺前的过道有两米的样子,因为人多太挤时就会打地铺,通铺的里面齐胸是一层两尺宽的水泥隔板,上面等距的放着折得像豆腐块一样的军被,通铺靠厕所的尽头是一人高的蓝色土布盖得方方正正的墩子(里面是所有人的被子和衣物),脚下通铺的底层是空心的,像土炕似的,只是北方是塞柴火,这是放夏天的篾席和杂物。
  @香菇哥哥
  兄弟文采差的老火,刘涛自己修改上传,标题因为要去文学发文,改为“中国的监狱传说”之前的标题一律放弃不用。同时在一路同行、舞文弄墨、天涯杂谈发表,朋友们根据自己爱好的版面看,好开心开心,谢谢!!!
  @香菇哥哥 “那么,认不到人啊?”打蜡的光头突然大声喊道,脸上的神情也猛的变得让刘涛害怕,在喊的同时,打蜡的光头身子向前一倾,膝盖跪在铺面上,像是要扑过来似的。刘涛不自觉的想往后躲,可都站得笔直了,再躲能躲进墙里呀。  刘涛正紧张得不知所措,极短寸头发话了,“好了,站过来一点”“靠到床边来”,极短寸发一边用手朝床边指指。打蜡光头表情未变,身子又坐了下去。  “干什么进来的,叫什么名字”还未等刘涛靠拢床边,极短寸发又连声问道。“嗯,我叫刘涛”“不晓得为啥,没人对我说”刘涛靠在床沿,身子往前倾着回答。打蜡光头手中已拿起了笔和纸,刚想记录什么,一听刘涛回答又停了下来,看看刘涛然后又望向极短寸发。  原来新进人员,监舍会登记每个人的情况,比如年龄、案由、姓名、特长等等。  “四哥,我解个手”这时胖子往里走了进来,“这是四哥”胖子指了指极短寸发,朝刘涛使着眼神。“四哥”还未等极短寸发又问,刘涛连忙叫道。  “块去,快去,莫在这打岔。”四哥朝胖子瘪瘪嘴。陈文光也靠在了里间铁门边的外侧朝里看着,放风间三三两两的站着人,有人一边洗碗一边从洗衣台窗外往里瞟,有人靠在里间铁门一侧的墙边小声说着话,从进门刘涛脑子里就是蒙蒙的,映像里就只有胖子,陈文光和打蜡光头与四哥,怎么好像人突然就多了起来一样。  “你为必是冤枉的?”“一会儿你的情况就知道了,扯谎拉白才和你说”四哥和打蜡光头一前一后说到。“我真的不晓得”刘涛连忙答到。“为必没让你签啥字呀?”四哥又问,“就是没签字啊,是真的。”刘涛又答到。刘涛这时已摸清了四哥的身份,目光注意力就都放在了四哥身上,偶尔陈文光在旁边说句啥,也没注意,没听清楚。  “打饭了”放风场有人叫道,三三两两的人都在往洗衣台挤去,洗衣台靠监舍门一方的墙边整齐的放着两棑红色的塑料碗。“哐当”监舍门的风门被放倒了下去。“打饭”风门的小窗外有人大声叫道。  “吃饭了,一会再说。”四哥一边起身下床,一边对刘涛道。“把自己碗拿去洗一下,打饭了。”打蜡光头也跟着下床对刘涛说了一声。  “排队”打蜡光头朝着放风间的人堆大喊一声,外面的十来个人开始歪歪扭扭的形成单列队形,刘涛站在里间自然排在了最后。“你的碗呢”陈文光站在监舍门边向刘涛叫道。  原来开始教规矩,碗和勺子就放在了脚边,这会还在那儿,刚才刘涛不好意思和别人去挤洗衣台,所以也忘了拿。其实是才进来,脑子有点乱,看到碗又有点脏,跟本就没胃口,不想吃饭。  “嘿,来把你的碗拿去,你不吃饭呀?”刚好排在碗旁边的胖子听见陈文光在叫便拾起碗朝刘涛递过来。
  @香菇哥哥 “嘿,来把你的碗拿去,你不吃饭呀?”刚好排在碗旁边的胖子听见陈文光在叫便拾起碗朝刘涛递过来。刘涛走过几步接过碗勺,去洗了起来。本来不想吃,一会这个喊一会那个喊,刘涛又觉得不好意思说。  打了两大瓢面,刘涛端着碗四处望着,墙边好像到处都是人,正在迟疑去那儿吃,就见胖子咧开身子空出一个人的宽度,朝刘涛招了一下手。走过去挨着胖子蹲下,刘涛有一勺没一勺的吃着,一边听着胖子和自己说话。胖子早就看出刘涛是第一次进来,一边问着刘涛一边小声的开始叮咛。原来监舍里吃饭是靠墙边蹲下,本来是要求蹲成整齐的两排,但只要没人打跳、嬉闹,一般也没人那么认真。四哥是监舍的学习员下面也叫着牢头或带班的,打蜡的光头姓李,是睡二铺的,是协助四哥管劳动的,陈文光睡三铺,就相当于是打手,反正越靠近厕所就是挨夹的,通常都是没家人管或本身就是土贼的那种,任何人都可以指使他们做事,他们也巴不得有人指使一下,好得只烟抽,或偶尔得点其它什么好处。  听胖子的话,今天刘涛运气还算好的,可能是看着刘涛还是个学生样,干净乖巧;也可能是快吃饭了两个老大没心情没时间耍节目。  听到四处是在收桶的叮当声,陈文光放下自己的面碗,去铺下的墙角抽出两块砖,又从篾席上扯下不少篾条,走到石桌靠墙的角落,不知从那儿拿出一个铝盆开始烧起水来。  见刘涛好奇的盯着胖子忙小声招呼“别东看西看,吃自己的东西”。原来,陈文光在给四哥和老李煮面,铝盆是中午伙房没拿走的,当然也只有很吃得开的,伙房才会给面子,然后第二天来收。监舍不可能藏个盆子还是金属的,也不可能天天煮面。80年代牢里的江湖老大和舵把子,自己煮面就算奢侈了,那像二十年后海鲜随便从外边飞进来,当然不是几个贵族是不可能的。  吃过饭,一会舍房里的灯就亮了。四哥把刘涛叫道面前问起刚才学的规矩,好歹还记着的,见刘涛还灵醒,四哥便说“今晚就算了,明天还要继续学,内务,监规,还多。”
  @香菇哥哥
  @香菇哥哥 9章
收容审查所—原来是条子舍  听到四哥这么说,刘涛暗暗的松了口气。监舍里的所有作息都要比外边提前一点,因为要等到在押人员们搞定了,干警们才好做自己的事。  七点钟手舍还有半个多小时。监舍里专门有人摆放物品,吃完犯的在押们把洗好的碗勺乱乱的摆放在洗衣台上,等人去收拾,各自散乱的四处坐着,聊着天、嬉着闹,“幺店东,二炮通,三红四喜两广东!”两个小老广蹲在石桌的角落开始划起拳来,两人的面前放了一小袋熟的花生米。听胖子说,两人在赢花生米吃,赢一拳吃一颗。也是呀,里面的东西这么精贵,怎么能输了的吃呢,要是按外面的规矩,那没人想赢,输多容易呀,刘涛心里想着。  由于刚进来,天色又比较晚了,四哥给老李说明天在给自己安排内务,让刘涛有了一点轻松的感觉。一个人都不熟,刘涛也不知道和谁说话,从进监舍到现在就只感觉胖子要亲近一点,于是刘涛走到正在喝茶的胖子身边蹲了下来。  胖子品尝着已经喝清了的不知名的花茶,和刘涛有一搭没一搭的开始聊起天。这会儿刘涛才仔细的开始打量起胖子,胖子脸圆圆的,八字眉挂在小小的眼睛上,让人看着想笑,喝茶的空歇,不时的站起来来回走着圈,腰还一扭一扭的,右手的大拇指不停的在食指和中指上掐掐点点,像是在算着什么,有点手捏兰花指,脚踏七星步的感觉。  原来胖子姓吴,进来之前是游方的道士,为什么进来的胖子没说,刘涛也不好意思问,不过看大家的神情,对胖子还是有一点尊敬。四哥姓赵,是临近几省都有名的赌博高手,号称三剑客之一,另外两剑客是四哥的师兄弟,是前几个月在外面开赌被抓进来的,三兄弟的监舍是挨着的,师兄在A3舍,师弟在A5舍,都是学习员,也就是牢头。  所里的干警们为了舍房平稳,不出什么事,总是安排些吃得开罩得住的人来管理监舍,这样他们也好轻松一点,只是平常会给他们多一些方便。许多人说牢里恐怖,其实并不是干警们恐怖,管教干警和领导们并不想监舍里出事;只是在那个年代法制还不很健全,不能很好的监督牢头们的行为,一些牢头本性恶劣,又有机可趁,便做出了许多败坏的事情;当然,也不是每个牢头都那么坏。同时,那些年的生活待遇还很低,偶尔有些职员想给自己创创收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每个人都要生活。  “大四喜,在搞啥?”“收舍还有一会,来发副牌哦?”正在听胖子说监舍的事,隔壁的防风场传来了几声咋呼。原来这三个相邻舍房被老大们戏称为筒、条、万,各自也按上了一个外号,A3舍是筒子舍,老大张三哥是大三元;A4舍是条子舍,老二赵四哥是大四喜;A5舍是万子舍,老三武老幺是十三幺;总之都是麻将里的极品。  “十三幺,那家发牌?”四哥头在铺上的窗子便望着头喊道。“我们舍今天发票子了,你们舍发牌,我们开两把。”隔壁防风场又传来声音。  “在这里打牌呀?”刘涛望着胖子问。“你自己看嘛,一会就知道了。”胖子回答道。“刘涛,你娃娃来当听用。”老李一边下床一边叫着刘涛。“算了,他搞不来,还是喊老搭子,等他耍他的。”四哥用手朝老李招了一下。“哦!”刘涛不知所谓的应了一声。  原来,全舍的二十二个人(加了我)有十八个人从幺鸡到九条被分为两组,四哥是官家,老李收数记账,陈文光发牌,刘涛新来没算,只有人不够时,才让老李发牌,陈文光顶上。“幺鸡,搞快!”老李招呼着屋里的人朝放风场走,十多个人陆续在防风场中集中了起来。  “好没有,好没有?”四哥坐在石桌靠窗的石凳上抬头叫着。“你们规矩没有嘛?规矩了就喊洗牌了”隔壁A5舍传过回声。“好了,要洗搞快,抓紧时间。”四哥又喊道。  原来这个赌博游戏,就像21点,比点子大小。每个人代表一个数字,是平时就取好的外号,比如胖子是八条,由于人少牌不够,从幺鸡到九条每样只有两个人,那么十点就最容易出,所以十点就等于是零,最小,两个九点相加去掉整数,就八点最大,十八张牌会少一个数字,用听用代替,谁运气好发到听用就可代替任何数字。隔壁的人赌博,相邻监舍就发牌,这样就看不到人。而发牌就是让人先乱站着,一听口令就随意的排好,发一张牌就站出一个人,隔壁有几个人赌博就发几轮牌,每人发两张,最后发牌的监舍按输赢的大小抽头,隔壁第二天把用现金兑换的代金劵递过来。  随着四哥“洗牌”的叫声,这个新奇的游戏开始了。
  @香菇哥哥   监舍里的活动从开始就打好了招呼,遇着有人检查或巡逻只能说是玩游戏,“在押人员行为规范”墙上写得明明白白的,就算自己老爹在当管教,违规也不能太直白了嘛。  因为参加开牌的都有好处,明天抽头飞过来,会根据多少给大家买烟抽或其他零食,所以人人积极性都很高;本来也是娱乐,在监舍里关久了的人什么都不怕,就怕寂寞、无聊,所以每每一有节目大家都开心的很。  十多个人分成两排站在和A5舍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监狱生活大型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