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人生遇到挫折怎么办,妈妈可以怎么做

当孩子遭遇挫折……_育儿
当挫折袭来……
朋友的孩子因为在幼儿园里中午睡不着觉而遭到老师的批评。从此一到周末,中午吃过饭,男孩就怯怯地对妈妈说:“我不想睡,你别让我睡觉。”睡觉对他而言,已经成了一件很难完成而且心理负担很重的事。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他的情绪还不能好转,很怕老师说他什么,很怕在幼儿园里做错事被批评。
朋友忧心忡忡地问:“他的心事为什么这么重?我怎么才能让他恢复到以前的状态,还有,怎么能够培养他遇到挫折也不灰心,能够克服困难呢?我不希望他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心事重重,情绪低落,我愿意他做一个开朗坚强的男孩。”
塑造“挫折抵抗力强”的宝宝的8条建议
面对挫折的不同反应与孩子们的个性和脾气也有关系,但是作为父母,你完全有能力帮助自己的孩子增强韧性和对挫折的抵抗力。
1.给孩子一个遭遇挫折的机会
如果你永远都将孩子置于自己的羽翼之下,帮他挡住伤害与失败,那他就永远也学不会如何在打击到来时独自承受。所以,请稍稍克制你“想帮他一把”的冲动,给孩子一个了解挫折的机会。
春游的时候,妈妈和三岁的女儿一起走在狭窄的山间道上。山路坑坑洼洼,对一个孩子来说很难应付。但妈妈并没有马上拉起孩子的手,而是任由她跌跌撞撞地走了一会儿,甚至看着她差一点被小石子绊倒。这就是一个聪明的母亲,她懂得如何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
大一点的孩子有时会主动拒绝尝试新的或者是他们认为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你确定的目标只是“试一试”而不是“成功”,那孩子们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6岁的朋朋起初很害怕参加学校的钢琴比赛,但是妈妈告诉他:“你不一定非要得名次,我们只是去学习如何在有很多很多观众的时候演奏。”最后朋朋高兴地去比赛了,而且成绩还很好。聪明家长的技巧就在于:即便是一次失败的努力,也让孩子觉得从中有所收获。
2.先让自己快乐
孩子的“挫折抵抗力”有多强,有时候取决于你自己面对挫折的态度。当你找新工作的时候遭到拒绝,你是会大怒,然后认为自己再也不够资格找到心目中的好工作?还是总结经验,继续迎接下一个新的挑战?
另外,幽默感也很重要,能够以轻松诙谐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这样的父母会是孩子们很好的榜样。但有一点需要提醒你:你可以自嘲,但永远也不要嘲笑你的孩子。在合适的时候,跟孩子讲讲自己的失败体验或者曾经经历过的尴尬事,孩子会从你的故事中了解“错误和失败总是难免,它们会让人很不舒服,但有的时候也会带来好的结果。”
3.“我会和你在一起!”
孩子自信的来源不一定是考试第一名,也不一定非要擅长舞蹈或者钢琴,很多时候,孩子们最大的成就感恰恰来自你对他的珍视与骄傲。“我是妈妈心目中最重要的人”,这种感觉非常好。
所以,你一定要留给孩子一些全心全意陪伴他的时间。无论是亲手为他做的早餐,睡前必念的歌谣,还是半个小时的游戏,你一定要从自己忙碌的生活中分出一点点时间来,专门留给你的孩子——哪怕是周末带他一起去超市采购。当这些时间成为日常生活的习惯,孩子会知道,不管大家在做什么,不管生活中发生什么事,不管爸爸妈妈有多忙,他们一定会有时间和自己在一起,一起解决碰到的问题。
4.避免空洞的夸奖
不要小看孩子们的判断和思维能力。你可以对孩子说一百遍“你的画是最棒的”,或者告诉他:“你做什么事都做得最好”,但实际上即便是年龄很小的孩子也能知道自己到底什么真的做得好,什么不行。
5岁的牛牛很不开心,因为他自己用积木搭的高楼又一次轰然坍塌了,而8岁的表姐却每次都能搭得又高又稳。牛牛的爸爸安慰他:“你搭的高楼挺好的。” 看牛牛还是高兴不起来,爸爸又说:“要不然,爸爸给你搭一个吧。保管比姐姐的好。”牛牛的爸爸错了,他的这种安慰的方式其实起不到什么效果。他应该对儿子说的不是勉强的表扬,而是应该告诉他:“姐姐搭得好是因为她比你大三岁呢。她在只有你那么大的时候,也不会搭高楼。”
5.让孩子有机会放出光芒
虽然刚才我们告诉你,对那些孩子明显不可能做好的事情应该诚实地跟他解释,但另一方面,你要努力去发现孩子擅长做哪些事情,并且鼓励他去做。如果女儿的算术总是不如别的小朋友算得快,但是却很有舞蹈天赋,那么你就可以说:“虽然你的算术不是最好,可在芭蕾班你却是最棒的,而且我知道,你最喜欢跳舞了。”在某一领域里有充分的自信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面对来自其他方面的挫败。
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而强迫孩子学习或者参与某项活动。强迫一个喜欢敲鼓的孩子去学小提琴或者在孩子只想和小朋友做游戏的时候给他报了课外英语班,这样的做法只能导致孩子更多的怨恨。
6.失败长的什么样?
很多情况下,给孩子带来最多打击的往往不是失败本身,而是他对失败的理解。心理学家建议你和孩子一起尝试对失败做个分析:在纸上画个圈代表失败,在圈的边缘拉出一条条线代表失败产生的原因。比如你的儿子没能被选上代表幼儿园参加联欢会,他想到的原因可能是:“我不如别的小朋友。”但也有其他原因,比如“他们需要更多小女孩”,或者“他们要挑唱歌唱得最好的。”这样做不是要你教孩子逃避责任——有些时候导致失败的确实是孩子自身的原因。做这种失败分析的关键在于让孩子看到:那些导致失败的原因都是自己可以改变的。(比如考试没有考好是因为“我上课没有专心听讲”而不是“我比别人笨。)
7.给“努力”一个A+
教孩子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成功与教他正视失败同样重要。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曾经有心理学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科学家让400名小学一年级生参加了一个考试,然后对所有孩子都说他的成绩很好。但是在表扬孩子成绩的时候,科学家采取了不同的说法。他们对一些孩子说:“你很聪明,你的考试成绩非常好。”而对另一些孩子则说:“你很努力,你的考试成绩非常好。”
几天之后,这些孩子又参加了一次考试,这次,科学家告诉孩子们,他们的成绩不如上次好了。面对这样的结果,那些曾因为“很努力”而受到表扬的孩子表现出了很好的控制力并且愿意接受挑战。这是因为失败对他们来说只是意味着“还不够努力”。而那些因为“很聪明”而受表扬的孩子则显得缺乏对失败的忍受力,因为他们认为失败意味着“我笨”。
所以,当你的孩子第一次独立完成了一幅拼图,你应该告诉他:“我知道你一直很努力,祝贺你终于成功了。”而不要对他说:“我就知道你最能干了。”只要稍稍调整一下你表扬的方式,就能让孩子明白:成功意味着掌握了一项技能,而不是在炫耀一种天赋。
8.鼓励帮助
具备很强的挫折抵抗力的孩子——也就是那些在困境中依旧能够快乐前行的孩子往往也是非常有责任感和爱心的孩子。鼓励你的孩子照顾和帮助他人是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和独立意识的好办法。
美国加州大学的儿童心理学家瓦尔纳博士在对700名出生贫寒的孩子的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中发现:那些在成年后个性坚韧不拔的人往往在幼年的时候就很乐意照顾别人,为他人提供帮助。帮助别人的同时会让自己发现自身的能力——如果你可以帮助别人改变生活,那一定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
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鼓励他陪奶奶到院子里散步,小孩子则可以帮助做一些简单的家务。瓦尔纳博士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可以成功地抗击生活的暴风,关键在于你是否给他创造合适的机会。
这图真酷!
本小组最热话题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是这么做的!_宝宝教育帮_当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常犯的一些误区|孩子|挫折|父母_新浪网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常犯的一些误区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常犯的一些误区
孩子还没有经历过挫折和见识过这个世界,作为父母,我们一方面担心外面世界凶险,害怕孩子以后吃亏受伤;一方面又焦虑孩子太脆弱,抗挫能力差。于是,我们想该怎么样帮助孩子经历一些必然会遇到的挫折,但也要深刻认识到,父母帮不了孩子一辈子,所以要反思如何进行挫折教育,这过程中很多父母都会出现一些误区:这些话不要对孩子说了01“没关系的,这有什么呀!”这是很多父母面对孩子受挫时会脱口而出的一句话,特别是孩子还在低年级时,鞋子穿不好,红领巾系不好。于是我们本意是希望孩子好受一点,说出了这句话。但这样的话其实却是在不重视孩子的挫折,甚至可以说是在“嘲笑”。受挫的感受是非常主观的,我们不能用自己对于这件事的认知去判断对方受挫的感受。看似安慰的话,其实就是在不认可不认同孩子的受挫经历。这样的回复常常会让孩子更加沮丧无助,“自己最亲密的人原来觉得这件事这么简单,我却做不好”,孩子的自信就会被慢慢消磨,从而他就真的放弃努力和尝试,觉得自己肯定处理不好。02“别哭,妈妈来帮你”很多父母会把“孩子开心,孩子不哭”作为养育的终极目标。在这样的一个迷思下,很多父母见不到孩子任何的负面情绪,总是用应激反应来制止孩子的负面情绪,给予过多不必要的帮助,总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这样的孩子不仅容易出现自我中心严重,也不利于拥有良好的抗挫能力。这类家长完全包办代替,替孩子制造了一个“真空免疫环境”,孩子小时候完全没有经历过挫折,长大后一点点困难就会一蹶不振。03“你要勇敢点!”这应该是大部分父母的情况,会共情孩子的受挫心情,但常常后面紧跟一句,“你要勇敢一点,你可以自己完成的”等类似鼓励孩子的话语,这非常普遍。但这样泛泛而谈的鼓励话语,却没有教会孩子任何面对挫折的方法,“勇敢是什么?到底该怎么努力?” 抗挫的关键是要教会孩子如何去分析挫折。生活中打倒我们的绝对不是挫折本身,而是面对挫折时的消极逃避态度。因此,“挫折修复力”才是关键,这才是我们真正要教给孩子的。当孩子受到挫折,父母这样做:01失败乃是平常事。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让孩子认识到这个情绪是非常正常的,即认识情绪。孩子因为系红领巾系不好而沮丧,家长如果这时说,“没事没事,系不好就不要系了”,那这就是直接错过了第一步“认识情绪”。情绪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当自己经历激烈的情绪冲击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怎么了,有了这份“觉察”,我们才能管理情绪。家长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名人成功前的挫折经历故事,或自己小时候历经挫折的故事,让孩子懂得生活中随时都可能遇到挫折,挫折是生活中的“常客”,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勇于面对就能取得成功。02等到孩子平静后,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去明白到底是什么让他出现了如此的情绪。千万不要害怕孩子再次沮丧,相反,这就是孩子在“自我消化情绪”的过程,我们成人受挫有时都需要消化几天,孩子情绪沮丧甚至哭泣再正常不过了。但只要我们愿意坚持这样做,带着爱去陪伴孩子经历消化这些情绪,慢慢的,孩子自己对于这些负面情绪的消化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这本身就是抗挫能力培养的基础。成功不是终点,失败也不是毁灭,最关键的是我们继续的勇气。03告诉孩子正确的情绪发泄方法。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小孩子心情不好时大人不以为意。其实只是错误的观念,孩子会因为作业、友情和父母的原因影响到心情,那么当小孩发脾气时父母该怎么处理?家长不要随意打骂孩子,也不要压制孩子的脾气。父母应该找孩子来聊,倾听孩子的情绪,看下孩子是什么原因,帮孩子疏通思想,但是注意要用正确的方法。还可以用做运动、听歌、看动画片、玩游戏等方法来帮助孩子发泄情绪。04自我鼓励。每个小孩都会有做错或者做不好的时候。这时父母应该教导小孩,没有人每次都能拿第一的,我们只希望你下次比这一次进步就好。这样的父母会让孩子从心里感到爱,从而学习会更加努力。05补偿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能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告诉孩子:你自己有自己的优点,有些地方你还是很棒的,不足的地方,我们可以慢慢学习,一定会更好的。06吸取教训方法。当孩子哪一件事做错或者做得不好时,告诉孩子:这件事的正确做法是这样的,你之前没有接触过,所以做错也是很正常,到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你可以做得更好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孩子遇到小挫折,爹妈该咋办?(组图)_网易新闻
孩子遇到小挫折,爹妈该咋办?(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家长应该让孩子多尝试多参与,在体验中成长。资料图片
  孩子成长过程中,小挫折、小打击是必须要经历的,孩子们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呢?这个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该起到怎样的作用?记者采访幼儿园、小学多位老师了解到,家长应该把每次挫折当成教育的好契机,引导孩子正视挫折,教给孩子克服挫折的方法,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同时,父母要大胆放手,让孩子们在体验挫折中不断成长。
  考试成绩不好,孩子伤心爹妈上火
  近日,随着本报“育子面面观”栏目的开设,不少市民拨打本报热线,诉说教育孩子方面的烦恼,对市民陈女士来说,孩子的成绩一直是一块心病。“孩子现在上四年级,平时也不是不努力,我跟他爸爸也一直很用心督促他,可每次考试都不是很理想,孩子自己挺伤心的,我们当父母的也很上火。”陈女士觉得,自己的孩子一点都不比别的孩子差,成绩怎么老上不去。“其实孩子挺受挫的,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效果会更好。”随后,记者采访发现,在对待孩子成绩的问题上,不少家长面临着同样的烦恼。
  对于这个问题,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心理老师毕洪霞认为,如果因为成绩不好,孩子挨一顿批评或责骂,反而会产生畏惧心理。“我觉得,正确的处理方式就是,父母应该跟孩子一起分析这次考试,看看试卷中的错题和扣分处,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因为粗心大意,那是孩子平时习惯的问题。”毕洪霞建议,家长不应该只喊口号,告诉孩子“你要好好学习,好好考试”,而要“帮助孩子发现自身的优点长处,也要找出缺点不足,然后陪着孩子一起改善,一起进步。”
  跟伙伴玩不到一起,小家伙很受挫
  对于市民刘先生而言,最近挺闹心的一件事情就是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回家后伤心地告诉自己,“小伙伴都不跟他玩。”刘先生告诉记者,孩子性格随自己,比较开朗外向,应该说在人际交往上不能出现问题。“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我跟他妈妈也跟老师沟通过,希望一起发现根源,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环境。”
  对于刘先生的烦恼,城阳区第三实验小学心理老师白敏称,刚刚踏入新的环境,面对新的集体和小伙伴,孩子们出现不适应是正常现象。“这时候家长可以跟孩子沟通交流,发现相处不好的原因,如果是小伙伴做游戏不叫着自己,那家长可以问清楚‘伙伴们都是玩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然后爸爸妈妈可以先陪孩子一起玩,这样孩子下次可以告诉同学们‘我也会玩,咱们一起玩吧’。”白敏补充道,也有些问题是出在孩子的沟通表达方式上,这样父母要教给孩子,与人交流时,要注意礼貌,注意自己的言行。
  “挫折其实是教育的好机会”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经历小挫折,小打击都是很正常的必经过程,关键看父母如何引导。”实验二小毕洪霞现在担任学校一年级、二年级和六年级的心理老师,她认为,“挫折其实是很好的教育孩子的契机,父母应该从中积极引导,增强孩子克服挫折的勇气,教给孩子战胜挫折的方法,“把打击转化为鼓励,见证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长。”
  实验三小心理老师白敏认为,现在不少家长在教育中存在只看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误区。“其实孩子只要经历过事情,他的内心就有成长。”白敏举例,现在很多孩子在考各种等级,如果孩子付出很长时间的努力,但结果不尽如人意,这时候家长的举动对孩子会有很大的影响。“我觉得父母应该这样告诉孩子,爸妈看到了你的付出和努力,也看到了你的进步,这次考试不如意不要紧,咱们再努力一点点就能过了。”白敏称,这样孩子能看到父母对自己的肯定,这对树立他的自信心是很有帮助的。“人无完人,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和不足,应该完整地接纳自己,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态度,而是告诉孩子要学会取长补短,这样能帮助孩子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量。”白敏建议。
  家长要大胆放手,让孩子在经历中成长“父母怕孩子们吃亏,就提前告诉孩子一些道理,希望孩子不要走弯路,其实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孩子们的成长都要经历这些事情的。”毕洪霞在教学中发现,不少一二年级的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确有些差,她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越界太多,替代和包办太多,这样反而掩盖了孩子本身具有的潜能。“孩子没有经历过,肯定就不会做,但如果孩子做不好,反而家长却接受不了了,这就陷入了一个不好的循环。像扫地这件事情,如果孩子在家从没干过,那到了学校肯定干不好”毕洪霞建议,家长们要大胆放手,多让孩子在经历和锻炼中成长。
  在幼儿园从教30多年,曾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的棘洪滩韩北幼儿园园长魏瑰吉认为,“孩子的挫折教育要从小开始,不能让孩子在真空、全是顺着的环境中成长,每次小挫折、小困难,对孩子来说都意味着成长。”
  记者 焦红红(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本文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遇到挫折不放弃的名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