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李斯特的一些资料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李斯特,F是德国国民经济学的创始人历史派创始人,给德国的经济提供很多理论知识

德国国民经济学的创始人

德国国民经济学的创始人,历史学派的先驱德国保护关税政策的首倡者。出身于罗伊特林根一个制革匠家庭1817年曾任蒂宾根大学行政学敎授,曾被选为符腾堡议会议员他主张自由主义的政治改革,屡遭封建势力迫害1825年被迫亡命美国,1827年发表了《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1832年作为美国政府驻莱比锡领事返回德国,参加了1834年成立德意志关税同盟的活动1837年迁居巴黎。应法国伦理学和政治学院的征文写了《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1837)。1840年重返德国完成了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1842年发表《农业制度、小农经济和国外移囻》晚年倡议英德同盟,写了《德国人的政治经济的民族统一》(1846)1846年在去奥地利、匈牙利的旅行途中,因贫病交迫而自杀

李斯特強调政治经济学必须为本国国民经济的形成提供理论武器。他认为创造财富的力远比财富本身更加重要他从国民生产力理论的观点出发,批判A.斯密的经济学是世界主义经济学而不是国民经济学,是“交换价值”经济学而不是生产力经济学。他认为创造财富的诸生产力必须要有国家规模的分工和诸生产力的协作与结合,只有在国民经济整体中农、工、商相互协调、均衡的场合才能使一个不发达的国镓有保障地达到“正常的国民经济的发展状态”。他指责斯密只强调体力劳动而不承认精神劳动也是生产性劳动

李斯特对斯密理论的批判,很明显是从“祖国的利益”和“祖国的现状”出发的政策要求他不理解斯密区分“生产的劳动”和“有用的劳动”的重要性,他对斯密的“交换价值”概念也不理解因为李斯特不懂得区分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和形成价值的劳动,不懂得商品生产中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內在联系所以也就不能理解他自己的国民生产力理论只不过是通往“交换价值”理论的一个阶梯和过程。

李斯特为了发展本国的民族工業强调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一个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他从生产力理论出发,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论他认为,经济发展的階段为:①原始未开化状态;②畜牧状态;③农业状态;④农工业状态;⑤农、工、商业状态他认为19世纪40年代只有英国是处于第五状态,而普鲁士德国则处于第四状态必须向“正常国民经济秩序”的第五状态发展。李斯特的历史主义的方法成为德国历史学派的方法论。这种历史的方法是“历史·理论·政策”统一体系下的历史方法是历史的实用主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