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八股文进入中学语文教学杂志

中学历史教与学 英国中学历史课的“八股文训练”_网易新闻
中学历史教与学 英国中学历史课的“八股文训练”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学历史教与学 英国中学历史课的“八股文训练”)
笔者有幸获得“立德树人”项目资助,近几年参与了对英格兰中学历史教育的调研。对以历史科目参加会考和高考的英国学生来说,记忆史实对于考试非常重要,通过历史理解当下也是学习的目标之一。考试的核心目标,则是让学生具备完成历史质询(historical enquiry)的能力。“历史质询”对应的是英国学生在升学考试中需要在答卷中表现出来的几种能力——记忆史实、分析评价史料、勾连史实史料与个人观点,它涉及知识、理解、技能和评价四个方面。这一考试目标贯彻在所有升学考试的题目中,包括问答题和史料分析题。其中的史料分析题,与上海历史高考试题中的小作文颇有相似之处,要求学生分析阅读材料(文字或图像),完成小论文撰写。对大学阶段的历史论文写作来说,上述能力也是完成有质量的论文的基础。那么,英国的中学历史课如何教学生来写历史质询文呢?笔者在埃克塞特走访中学时,历史教研组长们慷慨提供了学校目前使用的教材、教辅、练习册等。其中,针对会考必考的考点“罪与罚”的自编教材中,就包括了引导学生完成历史质询的详细步骤。这一自编分册题为“惩罚手段的变迁(约年)”,针对英格兰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中规定必考的概念——“变化”,实际覆盖的时段为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的英格兰,也就是刑罚制度的变革期。其他同题分册覆盖更晚的时间段。另外需要掌握的概念还包括“异”与“同”、“原因与结果”、“重要性与连续性”等。学生要在大约四个学时中掌握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认识、解释和评价监狱制度、政府角色、大众对刑罚的态度变化,二是认识、解释和评价“历史再现(representation)”,也就是对历史记载中的监狱制度进行评价。学生还可以在课后思考“严刑峻法是处置犯罪最好的方法吗?”这一与高考衔接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准备。为达到授课目标,手册分四个部分开展教学。第一部分复习基础概念,第二部分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点,第三部分学习新知识点,第四部分为历史质询真题训练。就特点而言,无论是考题还是写作都被拆解到单词和概念层面,方便基础较弱的学生学习,同时提供答题结构和模式,帮助学生作出层次清晰、内容完整的论述。所有的历史质询都建立在立论有理有据、分析层次清晰的基础上。学生掌握了如何论述的方法,就能以史论结合的方式评价历史。BBC纪录片中的英国中学生第一层次:复习基础概念首先要帮助学生复习用于描述历史现象的“工具性”单词。该分册提供了13个单词,如“包括”(included)、“完成”(complete)等。班上的26名学生被分为两组,一组手持单词,一组手持单词的解释。学生要在1分钟内找到与单词或词义匹配的另外一位同学,完成复习。配对完成后,老师会随机提问,让学生表述自己拿到的单词或定义。熟悉了工具性单词后,老师要帮助学生复习与本课有关的重要定义,要求学生分别罗列可以说明“犯罪”和“惩罚”的定义性描述,即用实词构成的、不超过10个单词的简短描述,并与身边同学交换答案。随后,学生要把定义性描述改写为一个完整的句子。手册上提供了“描述”、“意味着”等引导性单词供学生将描述改写为句子时使用。由于“罪与罚”专题的时间范围从中世纪延续到当代,学生在学习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的刑罚史时已接触过这两个关键概念。所以,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展现此前学习的效果,既包括对定义掌握的情况,也包括表达的情况。19世纪的监狱第二层次:根据模板组织论点论据课程第二层次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回答“18-19世纪英国监狱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发生变化?”这一问题,展现已经掌握的知识。学生的答案要包括论点、两条证据(史实),对证据的解读,以及证据如何回答了问题四个方面,分别对应提供史实、分析材料、论证观点、作出评价四项能力。学生在完成答题后,要和身边同学交流答案,相互学习。为了帮助学生答题,手册罗列了答题模板,引导学生把所知所想分成三块来写。第一块是论点陈述,第二块是举例论证,第三块是总结陈述。学生在回答时建议使用的句式也在模板上出现。陈述论点应采用原因状语从句,含三个内容,分别是时间状语(18-19世纪)、性质定义(英格兰的监狱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没有产生变化)和原因陈述。教师首先提供适合表达论点的句式,帮助学生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恰当的表述。此外,对因果的陈述也体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这一题举例论证的目标是体现题眼中的“变迁”,具体的方法是提供两个分别描述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监狱情况的例子作为证据。举例要以一句定性描述开头,辅以能说明定性的证据。如若学生认为没有产生变化,则两个例子要体现相似性。若认为发生了变化,则两个例子要体现差异性。因此,学生在写作这个部分的答案时,会同时表现出对“异”、“同”、“变迁”、“延续性”四个概念的认识。总结陈述则是对例证的评价性概括,包括三部分。首先说明两个例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变迁的性质是变好还是变坏。其次呈现做出好与坏的评价的理由,此处要提供前一部分未使用过的史实作为例证。第三是表达对于变迁的必要性的看法,此处学生也要说明理由。答题句式同样是原因状语从句,将上述三部分逐项说明。仅从这一题的设计来看,有明确的层次设定,也为学生提供了分析手段和表达的词汇。即便是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也可以在提示的帮助下展现已经掌握的史实,并用恰当的句式完成表达。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举例时写下能体现阅读量和知识面的史实,有足够的发挥空间。完成上述两层次的内容后,学生有两项回家作业,一项与词汇学习有关,需要找到一个用来描述建筑的、以“pan”开头的单词,也就是边沁参与设计、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研究的全景式(敞景式)监狱(panopticon)一词。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探寻这个概念背后的历史和研究著作能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另一项则是阅读18世纪晚期出版的关于英格兰和威尔士监狱的研究,并从这一历史再现中归纳三点内容,供之后课堂讨论。全景式(敞景式)监狱第三层次:结合阅读材料学习新知识点第三层次的目标虽然是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点,但采用的形式和会考中的材料分析题一致,让学生在学习中熟悉考题的形式。这种做法体现了自编教材的应试导向,也提供了一种将应试能力与知识点讲授结合起来的思路。第三层次的第一部分是填空,学生要分别用三到五项包含时间、地点、人物的史实,对四个问题分别作出评价。前两个问题与第二层次衔接,即陈述18世纪英国监狱和19世纪新型监狱的情况。第三、第四个问题围绕19世纪的囚犯生活,包括囚犯的工作、受到的惩罚和牢内生活。所有填空的依据是紧接其后的八页文字与图像材料。学生要阅读、分析并概括材料内容。为了确保词汇基础较弱的同学也能完成研究能力的训练,材料中出现的术语附有定义说明。这也再次体现了英国中学历史教育中“文史不分家”的特点。就该分册提供的史料内容来看,除了可以分为文字和图像材料两类,不同部分提供的文字材料也有些微差异。其中最基础的是教师梳理过的、有关18世纪监狱情况的重点罗列,难度略有增加的是包括观点和例子的前人作品。针对不同问题的陈述篇幅有长有短,和会考题目中不同难度题目的阅读量各有对应。学生在完成答题后,要和同学交换,检查对方的答案是否符合老师的要求,从而帮助学生练习如何评价别人的研究。在第三层次的第二部分,学生要回到第二层次的“18-19世纪英国监狱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发生变化?”一题,用在第三层次阅读、收集和分析后的史实和论点来充实自己的答案,达到巩固知识,熟悉分析框架的目的。第四层次:组织“八股文”——历史质询真题训练前三个层次的学习和知识巩固都服务于第四层次的真题训练,重点是分析18世纪晚期出版的、关于英格兰和威尔士监狱的研究。学生通过阅读这一历史再现材料,厘清其中的史实和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建立完整的历史质询。第四层次第一部分的阅读包含四组材料,前三组均为18世纪监狱研究的原文照录。手册要求学生在阅读时用不同的笔记标记,如用荧光笔和下划线标出重点,并概括罗列。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教育也贯穿在课堂练习中。尽管18世纪出版的英语文献所用的英语在语法上和目前差别不大,但在词汇、词义和印刷字体上仍有不同。例如,此时印刷文献中的s看起来和f很像。手册也会提示学生这一变化,以免学生错读材料。对于在18世纪和21世纪意义不同的单词的解释也会罗列在侧。第四组材料包括三位19世纪作者留下的文字材料和三张描绘监狱生活的图片,用于比照前三组材料。学生在阅读完四组材料后,要在80分钟内完成一道历史质询题。随后,手册解释了历史质询的定义、考试接受的史料来源、开展质询的基本步骤和论证框架、可以采取的准备手段、自我检查的方式、得分计算方式、不同类型的史实和观点陈述可以采用的句式。历史质询题的答案则包括六个部分,一是陈述学生认为哪一组材料最适合回答题目提出的问题。二是解说材料的内容,以及学生为何认定这组材料最好。三是提供学生掌握的与这段材料相关的其他史实。四是材料中未涉及但在当时存在的其他情况。五是撰写材料的作者的意图。最后是再次说明为何这段材料最适合回答问题。历史质询的过程就是论证材料的重要性,并指出材料局限性的过程。教师在评阅学生答案时,会将学生的答案按照提供的框架进行拆解,逐项给分,最后构成总分。从这本自编教材来看,学生答卷时心中要有一个类似“八股文”的论述结构,将自己所知所感填入。结构看似死板,但能有层次地展开论证。学生填入的内容受限制较少,言之成理、言而有据更重要,让学生有机会表现出课外学习的成果。对于熟练掌握论述结构的学生而言,未来进入大学阶段开始学术写作时,不至于摸不着头脑,将历史质询题的基本论述结构进行恰当扩展,填入合适的史料和评价,论文便能初具形态。
(原标题:中学历史教与学 英国中学历史课的“八股文训练”)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语文教学被指重记住轻思考 作文几成八股文翻版-中新网
语文教学被指重记住轻思考 作文几成八股文翻版
  怎么给孩子解释“水仙花”的定义?“同心协力”是正确答案,为什么“齐心协力”就不对?有文采的作文就得多用形容词、比喻和成语?那个以前喜欢问为什么的孩子,开始谨慎用词;那个以前写“指尖在空气中快乐蹭痒”的孩子,开始背作文。作为汉语主阵地的语文教学,怎样汲取新力量?如何让我们的孩子,爱上汉语,爱上语文?
  4月2日,泰国曼谷市教育局本土化汉语教师启程来到天津师范大学,进行为期1个月的汉语培训和中国文化考察活动。来中国,亲身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成为不少海外汉语教师的愿望。同期,2012年孔子学院/课堂、国家公派汉语教师遴选工作已经展开,将于4月22日结束报名,也吸引了各省优秀教师报名。曾赴英国从事汉语教学的刘浩成了同事们咨询的对象。刘浩耐心地回答着同事们的咨询,思绪又回到了两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经历。一边是海外掀起的汉语热,一边是国内语文教学的尴尬,让刘浩感慨不已。
  文字,记住还是思考?
  我们的语文课太强调让学生记住一个现成的内容,很少去问学生想知道什么,为什么想知道这些。所以语文课的任务,更多成了记生词、背课文、做笔记。
  2010年,成都师范银都小学教师刘浩受国家汉办和成都市教育局选派,赴英国考文垂地区两所学校从事汉语教学1年。在有290多种语言可供修习的初级中学阶段,刘浩带两个班共计54名学生,除这些七年级学生之外,刘浩还带有6名高三学生。“与国内语文教学不同,在英国教汉语,必须花很长时间给学生解释汉字的形成,直到两个月后,才可能进入正题。”刘浩说。
  “汉字是汉语言文化的基石,也是汉语的微缩景观,与其他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有着很强的表意功能,超越了语音的羁绊和时空的界限,这正是那些英国孩子选修汉语的兴趣所在。”刘浩说。
  不过,这些汉语初学者并不好对付。有一次,一名高三学生问刘浩:“‘栩栩如生’和‘惟妙惟肖’有什么不同?”刘浩张了张嘴,愣是没回答上来,思来想去,他先稳住学生,下课后再翻《现代汉语词典》,查到“妙”和“肖”是“如生”的意思,而“栩栩”解释为“生动活泼的样子”,但是到最后,刘浩也没想通这两个自己读书时就常用的成语究竟有什么不同。
  不过,刘浩还是必须给学生一个解释,于是,他回答说:“在汉语里,这两个词是可以通用的。”学生紧接着又问“为什么?”刘浩解释说:“在汉语里,这两个词是近义词。”
  英国孩子在课堂上,常常会不依不饶地问“为什么”,面对这些“为什么”,教法语的老师往往可以延伸为一堂课,而刘浩给孩子们的答复却简单得只有一句话。回国后,刘浩在学校组织的“教师讲坛”上,就汉语教育和教师们进行交流。在刘浩草拟的交流提纲里,有这么两条:“如何解答学生对某个词语提出的‘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侧重让孩子记住,而不是鼓励他们思考。”
  记住,而不是思考,也难住了不少家长。
  “如何给孩子解释‘水仙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速求答案。”QQ群里,家长周蕊提出了这个问题。
  有人回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水仙是植物的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茎作卵圆形,叶子条形,伞状花序,花白色,中心黄色,有香味,供观赏,也可入药。”
  周蕊回复了一长串省略号,外加一个辶惩夹巍
  又有人回复:“水仙性喜温暖、湿润,又被称为‘凌波仙子’、‘金盏银台’、‘落神香妃’、‘玉玲珑’。”
  “这会不会太抽象了?我还要跟孩子解释什么是‘凌波’,什么是‘香妃’,我孩子才二年级啊……”周蕊感叹道。
  这时,群友孙磊回复说:“买一朵水仙,告诉孩子,这就是水仙。”
  周蕊立刻打了个笑脸符号并说:“好主意!”
  此前,也有人在群里问如何解释“灰溜溜”这个词,标准答案很专业:“第一个意思是形容颜色暗淡,有厌恶的情绪在里面,第二个意思是形容精神懊丧或消沉。”
  孙磊问:“你的孩子本来会用这个词吗?”提问者说:“会,还会造句呢。”孙磊说:“那就够了,会用就行,解释这个词就像解释‘馒头’一样毫无意义。”提问者说:“没办法,作业要求这样。”
  这不是孙磊第一次听见“要求这样”的答复。
  “有一次,我给儿子检查语文卷子,发现有一处老师给了‘叉’,要求根据句子的意思写成语,题目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孩子的答案是‘齐心协力’,老师判了错,在旁边用红笔写出了正确答案――‘同心协力’。”孙磊说。
  “齐心”和“同心”有什么不同?他问孩子。孩子很茫然,最后说:“老师要求这样”。
  刘浩说:“我们的语文课太强调让学生记住一个现成的内容,很少去问学生想知道什么,为什么想知道这些。所以语文课的任务,更多成了记生词、背课文、做笔记。”
  刘浩认为,作为教师,首先得有一种心态,就是不能讲究经验主义,不要以自己接受的教育以及对某件事固有的理解,把一些内容强加到学生身上。教师的职责虽然是教,但学无止境,教师也不可能什么都懂,什么都对。“教师应该抱着和孩子一起探究知识的起源、发展和内涵的观念去教育孩子,如果语文教学能这样坚持下去,孩子们会更深刻地理解汉语这种最美的语言。”刘浩说。
【编辑:王慧】
>相关新闻:
>教育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论文:论当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八股”-中大网校论文网您现在的位置: >
揭秘说课“八股”之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对教材和学情进行深入分析之后,就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了。这部分设置合理,就好比写作文有了提纲,那么讲课也就会有思路,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接下来我们就谈谈这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到底应该如何设计。
首先,教学目标设定要依据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切不可过高或过低。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要求都有所不同。拿语文科目来讲,小学阶段以识字认读为主,并且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常识;中学就要上升到阅读技巧的掌握,并且重在理解文章大意上,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而高中学生就要侧重对语言的运用上了,可适当让学生练习写作能力。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其次,从内容上来讲,新课标要求当前教学要以三维教学目标为指导,即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所以教学目标的撰写应该包含三部分内容&&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可以设置为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例如数理化教学中,公式定义可以作为知识与能力目标;语文教学可以将文章大意,生字生词设置为知识与能力目标;音乐美术可以将本节课的歌曲或图画内容作为知识与能力目标。而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要格外体现过程二字此外,我们可以用&通过&&学生能够&&&的模式来撰写。例如:通过反复学唱,学生可以掌握本首歌曲的曲调。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句话中,体现过程的同时也体现了方法。最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脚点可以在学生的情感方面的培养上,可以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是学习的合作精神,自信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等各个方面。例如:在学完本课之后,学生敢于说英语的自信心将会得到锻炼。在这里需要注意一点的是,三维目标中这三维的顺序是一定的,即首先是知识与能力目标,其次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最后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但是在美术,音乐和小学品德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第一位的。特殊地,英语学科的三维目标分别为:knowledge aim(知识目标),ability aim(技能目标),emotional aim(情感目标),并且需要用全英撰写。由于新课标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说三维目标时一定要避免&使、让&等使役动词的运用,相反地,要用一些能,可以,学习,获得等体现学生自学能力的动词。
基于教学目标,接下来就可以确定教学重难点了。所谓的教学重点,就是教材中篇幅最长,最重要的内容。课文的文章大意,数学的定义公式,英语的语法词汇,音乐的旋律歌词,美术的构图色彩,这些都可以设定为文章的重点。教学难点通常是学生不容易理解,并且老师也不太容易讲解的部分,对新知识的应用,情感态度方面的锻炼等可以确定为课堂的难点。建议大家在说教学重难点的时候夹杂对教学方法的简单阐述,用一定的教法或学法来辅助突破课堂重难点。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一堂课必须设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但有时候如果重点部分就是本堂课的难点内容,那么重难点可以统一为一点。
以上就是对说课中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部分讲解,希望能帮助大家,最后,祝大家金榜题名,一战成师!
中公讲师闫婧婧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通过数据库的检索,还为您准备了以下内容:
(责任编辑:qgjsks_zyl)
相关文章阅读
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
手机QQ?扫描二维码
手机微博扫描二维码
手机QQ?扫描二维码
教师招聘考试 & 每日一练
教师资格考试 & 每日一练
教师考试模拟试题
教师考试历年真题
教师考试在线练习
中公微电影-Four Days
教师考试&练习题|模拟题
教师招聘快捷入口
教师招聘考试信息
教师招聘笔试备考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教师考试选中公&快速提分好轻松
全国统一报名热线:400-
官方QQ咨询:
新浪微博:@中公教师考试网
官方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学语文教学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