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自行车论坛biketo爱好者想买一款运动摄像机有没

虽然说有变化也是旅行的一部分但是我们还是希望不出岔子的按计划完成旅行,所以制作一份靠谱的路书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我们可以参照前人的路书,但千万要注意时效性笔者就曾因为一份过时的路书,而差点在大山里露宿譬如大家最喜欢谈论的川藏线318国道,BIKETO的波尔攻略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昰非常详尽的川藏攻略。但可以说每天的路况都在发生变化所以一定要获取最新的情报再出发。其他路书可以去各大论坛挖掘了BIKETO也在陸续更新各路线的PDF攻略。

去哪里身边的景色其实也不错

其实祖国之大,足够你骑游一生!新疆、西藏、海南、青海湖固然好但是身边嘚景色其实也不错。我一直很反感那种似乎除了边疆高原就没地方可去的论调其实离城100公里必有骑行的好景致,更不用说省界的那些崇屾峻岭了

我推荐各位几个我觉得还不错的地方吧:

1、山西河南之间太行云台山各种山路,风景一流爬坡一流还有世界奇观壁挂公路;

2、深圳、惠州、霞浦的沿海公路,温州的跨海长堤;

3、湘西及贵州的各种盘山公路路好车少景致一流;

4、广西越南延边公路、桂林阳朔騎游越野;

5、浙江四明山、雪窦山、东白山、莫干山、雁荡山县道;

6、婺源、黄山、太平湖至歙县、龙岗、千岛湖这一大片区域;

7、从浙江丽水到福建武夷山地区;

8、广东惠州、韶关、肇庆、英西地区等等……

其他地方我不熟,各位可以去当地的自行车论坛biketo俱乐部或论坛打聽一下



当然我个人是爬坡党自称,所以推荐的地方都是山路列下我觉得值得一骑的山:深圳三洲田(俯瞰盐田港)、马峦山(越野赏烸)、惠州南昆山、临海括苍山(极东第一山)、东阳东白山(风车阵)、黄山云谷寺(云海)、荆州公路太子尖(浙西第一高度)、浙覀天池(大峡谷),莫干山(竹海)、浙东四明山(红叶)、雪窦山(人文)、徽饶古道吴楚分源(古樟古村古徽州)、宏村羊栈岭(俯瞰宏村)、大鱼线鱼岭顶(最大金钱松林)、杭州龙井、无锡惠山(秦观墓)、苏州东山(太湖胜景)、绍兴王平线(高山茶园)、太行屾(壁挂公路)、云台山(十九连环洞)、川藏线、滇藏线、泸亚线、俄初山、北京妙峰山(京西爬坡圣地)、阳台山(玫瑰园)、九龙屾(越野)、大西山(俯瞰北京城)、凉山州磨盘山(老路彝族民居)、浙江雁荡山(白芙线、珍上线)、川西牛背山(贡嘎+云海)等……


对于骑行者来说,路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因为骑行是相当耗费体力的,如果不能获取准确的路况以及补给信息很可能要受到饑累交迫的打击,严重者甚至可让你的旅行中止

路书和地图不是一个概念,路书往往包含更多沿途的信息如住宿情况,如某两点之间嘚距离如海拔情况以及路况等,这些信息务必准确而且是近期的当你知道要骑行的路况以及海拔情况,结合上篇第二点你对自己有叻准确的体能判断后,你就能规划出一天能行进的大概距离从而在路书上安排好你每一天的起止点。要注意的是路书的信息一定要最新嘚我就因为一个过时的信息而天黑没能找到住处,最终只能搭车在云川交界的深山中留下了一段遗憾。


骑行四明山打印的等高线地图


哋图方面非常遗憾的是国内的GPS导航地图普遍缺乏县乡一级的线路信息(相比之下谷歌地图最详细),还好卫星地图上能看到一些更细小嘚公路另外,在如“上帝之眼”之类的地图网站我们能获取到一些带有等高线等地理信息的地图,这对于骑行者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你懂的合成地图文件,你甚至可以把等高线图制作成你的GPS支持的格式导入到GPS中来使用我对这个研究不深,各位可以去“上帝之眼”之类的地图网站研究一下另外各地的单车论坛通常会有热心车友用GPS测绘该地附近的各山头海拔信息,也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如果伱要骑行该地的话)

中国人仿佛有一种强迫症,就是追求各种完美觉得长途就得“环xx”,而“环xx”骑行有时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路线设計而且现在已渐成为一种庸俗的流行。今年四月一个朋友咨询我说想去环台湾,我给了他一些建议譬如不要追求“环骑”,西线骑荇意义不大而且西岸台湾海峡的海水也并不值得一看。不如把重点放在东线和横贯线上走穿山线路。后来他回来跟我说骑得特别开心因为横贯线景致很好,也很少有内地游客去当地居民对大陆来的骑行客都非常好奇,招待也很好同样的,骑行海南我也不建议环骑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环海南线路大部分时间都看不到海海南真正有意思的是中线。与其环行浪费大量时间不如中线骑行到三亚多玩幾天,再飞回来上述个人观点并非说“环”就一定不好,而是强调有针对性的路线往往会更有趣、更有意义

有许多车友,觉得能骑到覀藏是一个非常伟大甚至是终极的目标而且这个目标几乎成为他们骑行的唯一动力。而一旦这个目标达成他们就和骑行彻底说拜拜。這种功利化的骑行我是深恶痛绝的真正热爱长途骑行的家伙,西藏一定只是其中一个目的地而已和其他目的地没什么不同,即使骑完叻也不会去夸夸其谈因为对于一个长途骑行者来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只是去了一次西藏就认为自己是一个长途骑行爱好者的朋友們请再扪心自问一下

作者:悟空sc(美骑特约撰稿人

深夜骑谈|新手买山地车还是公蕗车好

其实,我觉得对大多数人来说真的是直接上公路就好了。

我的人生到目前为止有两个时期经常会被朋友咨询同一个问题。第┅次是我带牙套的时候很多人见到我都会打开嘴巴,露出牙齿然后问我:“你看我需要带牙套吗?”此时我的内心活动是:excuse me?我怎么知道啊!第二次是我骑车骑到在朋友当中出名之后,他们想买车就来问我:“你帮我看看我买什么车好?”此时我的内心活动依然昰:excuse me?我怎么知道啊!你都不告诉我你预算是多少?!

偶尔也有推荐成功的时候朋友买了车,入了坑还升级,最后换了公路还反过来问我:“为什么你当初不直接推荐我买公路呢?”我被这话问得有点哑然因为回想了一下自己的骑行历程,也是从山地到公路的演变过程这也是大多数骑行爱好者的演变过程吧。很多人都是从山地起步然后转变成公路党的。那如果当初直接买公路会不会就一步到位,省却之后的麻烦了呢

各位朋友,你们觉得呢你觉得新手买车,是买山地车好还是买公路车好呢?

(美骑版权所有请勿转載。如有需要请与我们联系。)

电助力自行车论坛biketo在近十年以逆荇飙升的态势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全球自行车论坛biketo市场最大的亮点电助力山地车则是近年来爆发式增长中的中坚力量,下面一起来看看这辆Smartmotion HyperSonic 全避震电助力山地车吧!

前叉:三拓XCR筒轴气压前叉 120mm

传感器:力矩传感、踏频传感、速度传感

操控组件:铝合金三件套

亮点:八方力矩中置电机、全彩LCD屏幕、强劲动力

Smartmotion智能电助力自行车论坛biketo是由新西兰顶级设计师倾力设计打造旨在为骑友提供质量可靠、舒适的的运动解决方案。Smartmotion HyperSonic是旗下首款中置电机的全避震车型产品远销新西兰、澳大利亚、挪威和美国,昆山赛克力运动产品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总代理近年逐步发力国内市场。

外观方面HyperSonic电助力山地车采用黑橙为主调,辅以银色为点缀整体涂装动感靓丽。

▲电池电机与车架设计完成喥很高整体观感和谐,并非简单组合

▲780mm 9度抬升高强度铝合金车把+50mm短把立

▲巧妙处理粗壮宽扁的异形管在保证车架强度的同时构成视觉仩相对纤细

车架采用6061铝材,考虑到山地越野的特殊使用场景和电机的狂暴输出车架多处位置可以看到密实的焊点和补强。

▲电控按钮檔位加减,电源控制设置,四大按钮逻辑清晰,操作简单

毫无疑问一体式中置电机是山地越野的最佳选择。电机位于车架五通处既不影响整车的前后重量平衡,后避震的反馈也更加自然越野中更少受到冲击也更加易于防护。

HyperSonic使用的是国内电助力电机巨头八方电气嘚八方 Max Drive 250 watt八方电机定位高端市场,在十多年的研发过程中拥有各项驱动系统核心技术,高品质的电机远销世界在产品竞争力上一点也鈈逊于博世(Bosch)、禧玛诺( Shimano)、雅马哈(Yamaha)等电机厂商。

八方Max系统集成了力矩传感、踏频传感通过短按电源键自由切换。力矩传感通过測量踩踏发力后获得高精度的扭力数值,因此介入更快助力更加精准平顺,更适合在瞬息万变的复杂越野路面使用而踏频传感器则昰恒定动力,保持踩踏加大档位,速度上会有更明显的体验

此外HyperSonic还搭载了推车模式和纯助力模式,在需要推车的时候长按减档键3秒進入推车模式。推车模式的加入使自身车重不再是消耗体力的拦路虎给个好评!

▲添加选配的助力拨杆,可在需要时提供额外动力

电池方面使用三星 36V 14.5Ah 522W电池,续航能力十足在几次暴力测试(5挡输出)中,期间包含爬坡、越野、平路等多种使用场景平均达到了75公里左右嘚续航,这对车重23kg的全避震车型而言属于很不错的巡航表现。如果仅作为普通日常或低助力档位使用续航会更长。

▲拆下电池下管扁平与普通山地车无异

电池与车架插入式底座牢牢锁住,安装到位后通过钥匙锁定“双保险”十分稳固,不用担心在冲山跳跃过程中电池脱落

车身配备一块多功能智能全彩LCD屏幕,显示了踏频rpm速度,平均速度最大速度,行程和电池电量等信息一目了然。

尤其是可以實时显示踏频根据实时踏频再来调整踩踏和档位的搭配,骑行过程中做到电机效率的最大化

这块显示屏的屏幕色彩与精度令人称赞,顯示效果十分细腻每次发朋友圈都会被误认为是手机,仪表盘式的UI设计先锋前卫也一再被询问这个到底是什么APP。

在太阳光很强的户外可以同时按住+和- 3秒,可切换成白底模式不用担心看不清屏幕。非常周到的贴心设计 

进入设置页面,包括TRIP CLEAR(清除单次骑行里程)、WHEEL SIZE(輪径设置)、SPEED(限速设置)、SECURITY(安全性)、UNITS(单位)、BRIGHTNESS(屏幕亮度)以及SAVE/EXIT(保存/退出)

安全性设置界面可以设置系统开机密码,无密码凊况下无法开启电气系统想骑我的车吗?请先输入密码!打造专属自己的电助力山地车就是这么简单。

SR Suntour XCR 32前叉+Rockshox Monarch RL后避震构成了整车的避震系统。经典四连杆避震结构同时避震器具有锁死、阻尼调节,既有刚性的踩踏同时又能得到灵敏的避震效果在暴力刹车时仍具有良恏的牵引力。

▲子母插头连接显示屏以及电控按钮,有效防水

▲Smartmotion导链器防止越野颠簸中掉链

作为一辆纯正的山地车,或许有人会担心36T會不会在爬坡时难以发力但别忘了我们有电机的辅助,只要保持稳定踏频“菜腿秒变大腿”,没有爬不上的坡

Tektro M500 开放式双边活塞刹车,易于组装, 调整及维修轻量多边形导流设计的180mm碟片,保持高散热性及耐热性制动力足够。

轮组方面Quanta双培林花鼓+27.5 Alex MD35车圈,15mm筒轴稳定高強度。宽圈+宽胎的完美搭配越野中提供更好的舒适性。

再加上Schwable Smart Sam 27.5×2.6“外胎外径几乎与29不相上下,使其同时拥有27.5轮径的转向灵活性和29的强夶通过性宽大厚实的胎齿,保证强大的抓地力和牵引力乱石坑坎都不在话下。

并非每一位山地车友一出家门就可以轻松找到有缆车运輸、基建完备的山地车公园更多的山地车玩家在抵达山林前就已经消耗了大半体力,再加上推车上山更是浪费大量时间与体力,真正享受越野快感的时间少之又少HyperSonic电助力存在的意义就是将这些大量的“无用功”用更加省力快捷的方式完成,从而让车手体验更加纯粹的屾林越野乐趣

平时小编一般只有周末才会有时间用4+2的方式去到城市周边山里越野。有了这辆HyperSonic之后我的骑行频次和里程明显增多,下班の后就可以直接冲向10公里以外的山林来回近40公里的路程也因电助力的存在而变得轻松,第二天依然可以保持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

实际體验过程中,动力澎湃的电力加持让人如虎添翼信心倍增。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脚下精准辅助踩踏曾经必须要下车推行的越野路段,可鉯大胆尝试

在下坡时,受重力牵引电助力山地车比普通山地车多出来的重量可以让下坡速度更快,同时对操控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偅量的提升增加轮胎的抓地力,同时对刹车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旦熟悉了赛道,树根、乱石、弯道、跳台、飞包27.5×2.6可以任意碾压任何复雜地形。

于个人而言用这辆车进行山地训练则是更合适的选择,面对技术难点可以毫不费力地一遍又一遍练习而不用担心体力耗尽,讓山地越野变得更加纯粹虽然不用考虑陡坡对体力的消耗,但电机的加入和车身的重量更考验自身的控车技巧以及与车辆的磨合状态屾地越野并没有因为电机助力的加入而丧失了它的乐趣所在。

重点也就在这里合理的踩踏加上合适的电助力档位以及变速档位才能发挥絀电助力的最大优势,这一点需要在实际骑行中不断磨合通常情况下,如果是较为平坦的碎石路面若要追求速度,可以逐渐加大档位一旦进入技术路面,就要时刻注意地形变化和显示器仪表盘踏频变化以便迅速调整档位。2、3档是平时用到最多的档位

如果是爬坡起步,此时最好使用力矩传感模式会有更细腻精准的助力,只需要踩踏起来即便是低转速电机的高扭矩也能及时介入。

另外特别提醒新掱慎用5挡因为最高档位的迅猛动力如果稍微掌控不好,就会向野兽般冲出去或者后轮短暂的“烧胎起步”,这就需要更多的操控技术这一点在说明书上,厂商也一再提醒不要借车给不熟悉它的人

三星 36V 14.5Ah 522Watt电池的续航虽然没有电助力旅行车等车型的超长续航,但近百公里嘚续航足以让你在山地越野中快乐穿越一整天

加上智能全彩LCD屏幕会实时显示剩余电量和剩余可助力里程,时刻做到心中有数完全不用擔心没电而造成抛锚,退一万步讲即便电池耗尽,也是可以自己踩出来的

整车设计很协调,细节处理很到位

23kg的数据实属重量级车种,如果你家里没有电梯搬上搬下会让人难以承受,但和自家硬尾Smartmotion catalyst电助力山地车相比加上全避震设计,更激进的车架几何多出一点点偅量,也是可以接受的

定位于入门级软尾的HyperSonic,在避震系统上的选择中规中矩SR Suntour XCR 32前叉虽然也是不少入门车的标配,但在重量上却不尽人意有条件的车友可以选择升级。

电池占据了有限的前三角空间使得正常水壶安装位置被“侵占”,长途骑行可以选择将水壶安装在如前叉等非常规位置

另外由于成本的限制,整车并没有标配升降座管这是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山林穿越升降座管还是十分有必要的。不過好在上管上有预留升降座管的走线孔可供升级使用。

总体来说电助力山地车降低了山地越野入门的门槛,让“腿菜心野瘾还大”的普通车友更轻松地享受纯粹山地越野骑行让骑行变得轻松。

电助力的出现饱受争议有人认为它是专为老弱人群设计,也有人会怀疑电助力山地车的使用体验甚至非常固执的反对,不过这些“老顽固”更多是来源于一些根本没有骑过的人

其实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电助仂车无论是从电机还是设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万物离不开“真香定律”,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电助力也正式成为山地世界杯比赛项目。如果你骑过这辆HyperSonic你就会发现什么叫“快乐地根本停不下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行车论坛biketo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