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笔一手触碰到板子噪声减小上就自动默认是右键怎么办

&img data-rawwidth=&529& data-rawheight=&333& src=&/fd844be2ad9b0f7255fd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9& data-original=&/fd844be2ad9b0f7255fdb_r.jpg&&&img data-rawwidth=&612& data-rawheight=&720& src=&/9ef68ab51ddbfe695c7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2& data-original=&/9ef68ab51ddbfe695c71_r.jpg&&&br&&br&讲道理嘛。&br&&br&利益相关:绘画爱好者,用过wacom各个年代的产品,自购新帝24hdtouch,影拓4和512压感的低端板子,对各个级别的产品性能有着足够的了解。&br&&br&1,讲道理的话,ipp对wacom构成威胁吗?&br&&br&答:构成致命的威胁。wacom很大一块利润来源于CG爱好者购买的低端板子。如今大家都会去买ipp而非斑剥----ipp能直接下屏幕上画画、能装逼、能看电影听歌,我平常就随便画画而已,干嘛非要买wacom?对于绝大多数二维CG手绘一般用户,几百兆的PSD才不是他们的日常呢。&br&&br&&br&2,画画的流畅度呢?性能呢?&br&&br&答:参数不重要。比如新帝引以为豪的touch,狗逼,基本没法用,因为软件优化跟不上。笔倾斜?一辈子用个七八次吧。玻璃巨厚?对,像隔着桌子画。压感?不好意思对于多数人的绘画功底给你4096的压感你还是画一坨狗屎。压感不重要,刷新率和分辨率才重要,尤其是笔尖的采样率。&br&&br&&br&3,专业领域呢?&br&&br&答:苹果出的是ipad,不是手写板,人家蚕食你消费领域就够了。&br&&br&4,ipp到底够用不够嘛!&br&&br&放心,以苹果的硬件整合能力与软件号召力,很快就会有很好的绘图软件出现了,绝对够满足日常绘画需求。ipad轻便发热低,点亮多,比wacom的平板强一万倍,不服的滚。&br&&br&&br&5,ipp有缺陷吗?&br&&br&有。很简单,ipp的笔尖粗大,很明显不是为专业绘画准备的。希望以后能出替代笔尖。&br&&br&6,果粉/wacom粉是xxx吗?&br&&br&买不起新帝/ipp就不要意淫站队了,画得不好也不要战队,这对你们来说没意义。&br&&br&&br&ps:不要扯什么苹果笔没有橡皮这样的低端质疑。真正用板子绘画的人,谁来得及将笔翻转过来用背面的橡皮去擦?都是将ps中的【橡皮擦】设为快捷键,然后按键切换笔和橡皮。扯这个的一看就不怎么画画。&br&&br&&br&&br&————————————————————————————————————&br&&br&更新,12月初&br&买到了ipp&br&&br&&br&————————————————————————————————————&br&&br&&br&画一张&br&&br&&br&&img data-rawwidth=&976& data-rawheight=&1324& src=&/9c52b8a286f113e3d5b4b1dfa26e5672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6& data-original=&/9c52b8a286f113e3d5b4b1dfa26e5672_r.jpeg&&&br&基本上该有的功能都有了 ,生产力工具没问题。&br&&br&&br& 墨滞蚀卷笔难行,意思浅薄悬针停。&br& 百无聊赖人间事,痴情为难难为情。&br&&br&香草碧啊。
讲道理嘛。 利益相关:绘画爱好者,用过wacom各个年代的产品,自购新帝24hdtouch,影拓4和512压感的低端板子,对各个级别的产品性能有着足够的了解。 1,讲道理的话,ipp对wacom构成威胁吗? 答:构成致命的威胁。wacom很大一块利润来源于CG爱好者购买的低端…
虽然光看宣传视频,对目前这款 iPad Pro 无法完全满意,但我非常乐见 apple 来敲打下 Wacom。&br&&br&比起apple 所面对的竞争,Wacom 在过去过得太舒服了。 &br&&br&我从很早的非凡入门系列板子,到影拓几个系列,使用 wacom 产品快8年,可以说就是靠它吃饭。但 Wacom 在解决数码绘画的人机交互方面的进展,并不让人高兴。前年时曾差点入手那款 13 HD,同事先我一步买入,借来一试之后,大感失望。而后几次,我琢磨着就算不满意,也算是业界目前最好的产品不如勉强入手,最后都三思而放弃。&br&&br&影拓的缺点的是先天性的,手眼分离,但下笔准确率与速度都可以接受,没办法;但新帝,总让人觉得憋屈,玻璃厚度的隔阂、笔尖的滞后,这是硬伤,连带看着那线缆都让人生气,又粗又碍事还得占着两个USB口(此处有误,应为一个USB口与一个高清视频口),亏得它不算电子消费品市场,不然放在目前手机市场的气氛,这样的产品设计得让用户们像挑剔手机那样骂得关门大吉。&br&&br&这就是专业领域的产品,无论做得怎么麻烦,用户还是得用来赚钱。其他很多答案是支持 Wacom的,但请仔细想想, Wacom 在数字绘画上,真的让人完全满意,而没有什么可以改进了么?显然不是,但这么久的时间, Wacom 出了那么多的新产品新系列,除了拼拼凑凑、可有可无的新功能,有哪一项解决痛点、推进革新的进展?或者说有哪一款新产品,让你觉得一定得更新换代、以增进生产力了?&br&&br&对比起来,apple 起码是让人看到魄力与眼力的一家企业,而 Wacom 则很甘于做一家数码外设厂商。首先 ios 的生产力问题,apple 无论是在下一代把这块屏幕移植到 Macbook出新的产品线以运行 cloud cc软体,或者与 Adobe 合作出品 ios 版本的绘图应用,都不无可能;而压感,谁能说苹果不会像 iphone 的迭代那样在下一代的 pencil 发布就把压感提升到2048级别呢?&br&&br&我或许不会买这一代的 ipad pro,但我期待并且希望下一代或下两代的产品能追赶并超过 wacom的绘画体验,因为以往的 apple 就是这么做的,每一代产品都在推进技术。最重要的是,apple 这样的搅局者,的确让人看到数码绘画新的发展可能,仅从那个宣传视频,就有很多有趣的新点子让人心动,只看 apple 有多重视这个小众的专业领域,有多大的决心进入这个市场。
虽然光看宣传视频,对目前这款 iPad Pro 无法完全满意,但我非常乐见 apple 来敲打下 Wacom。 比起apple 所面对的竞争,Wacom 在过去过得太舒服了。 我从很早的非凡入门系列板子,到影拓几个系列,使用 wacom 产品快8年,可以说就是靠它吃饭。但 Wacom 在解…
几日不见,知乎已经成了微软粉和果黑的天下了,说得好像 Wacom 和 Surface Pro 千秋万代,iPad Pro 一无是处一样。&br&&br&首先 iPad Pro 和 Wacom 新帝系列的用户群体是完全不同的。&br&&br&Wacom 新帝背后是依赖 Photoshop 和 Painter 工具链的游戏原画、动漫等工业领域,先不论 iPad 的硬件机能和软件功能能否支撑这些工业场景,大量相关的素材、笔刷等资源也不会一下子都能在 iOS 上找到替代。可以预见,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些公司还是会大量采购 Wacom 的产品,不会轻易转换阵营。&br&&br&然而 Wacom 真的就那么无懈可击吗?显然不是。详见这一篇博文 &a href=&///?target=http%3A///blog//apple-pencil-vs-wacom-cintiq&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pple Pencil vs. Wacom Cintiq&i class=&icon-external&&&/i&&/a&&br&所说:&br&&br&1. 从屏幕的色彩、亮度、可视角度和细腻程度上,Cintiq 是远远不及 Retina 屏幕的 iPad Pro 的。&br&2. 从笔尖和像素的距离上,虽然现在还没有人做直接的对比,但是 Cintiq 那么厚的玻璃,视差的问题比 iPad 显然要严重。&br&3. 从刷新率的角度,Pencil + iOS 能够实现的是实时无延迟的表现,这也是很多 Cintiq 用户的痛点之一。在 iPad Pro 用上 Pencil 的时候,iOS 会以 240 fps 捕捉动作,并在屏幕上实现 60fps 的实时显示,这都是 Wacom 用户(我作为一名前用户)梦寐以求的。&br&&br&至于无屏幕款的 Wacom,体验就更差了,上手的曲线还是相当陡的。&br&&br&被当成短板的 iOS 也有积极一面,在 Surface 上用 Photoshop 的体验能好过 iOS 上为触摸充分优化的 Pencil + Procreate 或者 Paper?真的未必。iPad Pro 吸引的更多的还是没有被 Photoshop + Wacom 工具链绑架的那些人,加上苹果的铺货能力,一切皆有可能。你可以给 iPad Pro 装几个「书法」或者「国画」App 给老艺术家们练练手,你给他们装个 Photoshop 试试?下一代的小孩子们,如果选择第一台可以画画的设备,他们会像你一样习惯 Wacom 的延迟?在这些 Wacom 并没有解决的领域,都可能是 iPad Pro 可能争取到的。降低门槛,给更多人「自由」和「可能性」是苹果改变世界的力量。看看他们用 iPhone 摄像头做到的一切就知道了。&br&&br&如果把数码创作这个市场扩大,一种可能是 iPad 蚕食掉 Wacom 的入门款,另外一种可能是和 Wacom 一起吃更大的蛋糕。不过苹果还有 iPad Air 和 iPad mini 两张牌没有出,我还是更看好 iPad 而不是旧世界的 Wacom。
几日不见,知乎已经成了微软粉和果黑的天下了,说得好像 Wacom 和 Surface Pro 千秋万代,iPad Pro 一无是处一样。 首先 iPad Pro 和 Wacom 新帝系列的用户群体是完全不同的。 Wacom 新帝背后是依赖 Photoshop 和 Painter 工具链的游戏原画、动漫等工业领域…
曾经我有一块大号,当时以为越大越好。结果画东西非常累,背来背去也很崩溃。最后卖了买了个中号。终于爽了。。。。。。。如果你个头不大,m号数位板足矣。数位板尺寸就是衣服尺寸,合适就好。但是别买小号,小号只适合签名吧。&br&&br&关于硬件,我不是很苛刻。对我来说,能用就行。如果你从事美术相关工作,最重要的是屏幕。把大头花在屏幕上是对的。&br&&br&然后显卡也比较重要。&br&&br&我的键鼠都是最垃圾的。上班公司配的板子也就是几百块的bamboo,1024压感够了。我得很用力才能按到2048压感。&br&&br&关于买什么型号……有的人说影拓5,有的说pro,有的要带蓝牙……我只有笑笑……………&br&---------&br&&b&作为长期和wacom销售一起玩的美术,我可以给大家讲一些误区:&/b&&br&&br&对于美术来说,型号这些不重要。为什么买影拓5?因为影拓4停产了啊。&br&&br&影拓pro版是不是比5好?&br&那就相当于个kindle 限量版。功能没区别,视觉上更迎合Mac用户而已。&br&&br&wacom板子买了要贴膜,不然会划坏?&br&不用,那是经销商想卖你膜而已。我每天吃饭都是用影拓板子垫碗ˊ_&ˋ&br&&br&蓝牙版的更好用?&br&用不着。&br&&br&我女朋友是个美术,她有一个影拓4,我送她一个影拓5 pro 她会不会开心?&br&80%她会说你浪费,请把这个钱拿去买个粉色的移动硬盘给她,或者给她买包包,谢谢。&br&&br&数位板对于美术来说和键盘对程序猿来说一样吧?&br&并不…并没有一群美术聚在一起讨论bamboo、wacom的笔的握持感的区别,以及点击后的反馈体验。大家对板子比较淡定。&br&&br&那美术在乎的是什么呢?&br&耳机音效一定要很好啊~&br&&br&美术们在群里一起聊什么呢?&br&各种表情包&br&能用图解决的绝不打字。&br&&br&我板子是国产的,还摔得破破烂烂用透明胶粘起来的,公司的人会觉得我很傻逼很业余吗?&br&不会,会觉得你可能是个大神。&br&&br&如果打翻杯子,不小心让隔壁美术的板子进水了,他会生气得发抖吗?&br&不会,他会欢呼:太好了!可以换新的板子了!记得要给我买最新款的哦~-3-&br&&br&有什么忠告给新人吗?&br&多学习,板子是浮云。画的好了,你要什么板子老板都给你买。&br&&br&有什么忠告给外行说吗?&br&不要玩美术的数位笔,然后抠那个侧按钮玩!&br&不要玩美术的数位笔,然后抠那个侧按钮玩!&br&不要玩美术的数位笔,然后抠那个侧按钮玩!&br&&br&&br&&br&尤其是好奇的程序猿,请在美术的监护下把玩。弹簧玩飞了你赔不起…
曾经我有一块大号,当时以为越大越好。结果画东西非常累,背来背去也很崩溃。最后卖了买了个中号。终于爽了。。。。。。。如果你个头不大,m号数位板足矣。数位板尺寸就是衣服尺寸,合适就好。但是别买小号,小号只适合签名吧。 关于硬件,我不是很苛刻。对…
&i&本答案以大量经销商传言作为基础,纯属本人YY,可信度请大家自行评判。&/i&&br&&b&技术专利&/b&&br&原因很多但是最根本的是“&b&专利&/b&”问题,下面请看“故事会”&br&早在&b&汉王之前&/b&,相传由美国企业在数位板行业上试水过,但是因为技术专利的原因被wacom各种打官司(日企利用美国的专利法案对抗美国本土企业的案例还是很多的)最后该不得不放弃继续研发数位板。&br&然后就要提一下&b&汉王科技&/b&,Wacom进入中国的时候,传统渠道的经销商是汉王在做,汉王代理了wacom在华的经销,并且给wacom成功的打开了中国市场(请早几年用数位板的用户回一下买wacom是不是都在汉王的店里!说这个真暴露年龄啊)。汉王看到wacom的成功之后,觉得有那么些后悔于是就决心自己做,后来汉王成功的开发了一系列产品并且通过低价卖出了不错的成绩。可是国产货的弊端就出来了——小毛病太多,返修率高,容易坏,口碑营销上没做好。所以导致了现在半死不活的活着。不过汉王也卖到了美国!!!也和wacom打官司了!!!但是没有完全输掉!!!因为专利技术上有微小的区别,请先看数位板的原理&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q2nctIyWsTr6502n-yDW_voYyMOfXKFNICubXOoAa7fAsTW2B6kpqTOZwDBlD30t%23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数位板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工作原理&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q2nctIyWsTr6502n-yDW_voYyMOfXKFNICubXOoAa7fAsTW2B6kpqTOZwDBlD30t%2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编辑&i class=&icon-external&&&/i&&/a&&br&数位板硬件上采用的是电磁式感应原理,在光标定位及移动过程中,完全是通过&a href=&///?target=http%3A///view/34144.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电磁感应&i class=&icon-external&&&/i&&/a&来完成的。数位板的板子内,有一块&a href=&///?target=http%3A///view/57085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电路板&i class=&icon-external&&&/i&&/a&,上面有横竖均衡排列的线条,将数位板切割成一定数量的正方形,板面上方产生均衡的纵横交错的&a href=&///?target=http%3A///view/35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磁场&i class=&icon-external&&&/i&&/a&,笔尖在数位板上移动的时候,切割磁场,从而产生电信号,通过多点定位,数位板&a href=&///?target=http%3A///view/2665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芯片&i class=&icon-external&&&/i&&/a&就可以精确的确定数位板笔尖的位置。因此数位板光标移动过程中笔不需要接触数位板就可以移动,感应高度一般为15毫米。有源无线的数位板原理和无源无线的有一定区别,有电池的笔本身可以释放出一定的磁场,而无电池的笔则通过将数位板产生的磁场反射来完成。压感产生于笔中的压力&a href=&///?target=http%3A///view/357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电阻&i class=&icon-external&&&/i&&/a&,压感通过磁场信号反馈到数位板上。&/blockquote& 相传wacom使用的一个球体的东西作为笔的感应器,汉王鸡贼的用了一个半球。&br&还是相传wacom和汉王在美国打官司的时候 汉王准备的文件有一人高。&br&最后官司的结果就是在美国汉王的部分针对wacom的几款型号不能销售,但是还有大量的型号能继续在市场上销售,但是今日的汉王已经没什么市场了吧 越做越差劲,美国亚马逊上好像没什么货了都,基本上名存实亡。(汉王英文是hanvon给你们提个醒有兴趣的自己搜去)&br&讲讲好基友 ——&b&友基科技&/b&&br&继续业界相传:友基的技术买的是wacom淘汰掉的技术--------笔上带电池!他们管这个叫“有线有源”。所以友基的板子技术层面相对稳定,但是始终摆脱不了有电池的阴影(没电池技术在人家手里你要做就跟人家打官司吧反正wacom是不会卖的),所以很难做高端,而且近年wacom bamboo系列越来越便宜,就像小米发了个红米系列似的,完全要干死这些低端企业的板子,不给大家留活路,高端低端通吃。&br&最后讲讲什么什么G啥啥啥的 和Hu啥啥啥等小企业的板子吧 其实讲他们呢就一句话,这些品牌最大的作用就是加速了wacom的降价。&br&总结一句话:&b&“技术专利”就是王道!&/b&
本答案以大量经销商传言作为基础,纯属本人YY,可信度请大家自行评判。 技术专利 原因很多但是最根本的是“专利”问题,下面请看“故事会” 早在汉王之前,相传由美国企业在数位板行业上试水过,但是因为技术专利的原因被wacom各种打官司(日企利用美国的专…
&p&( ? ▽ ` )不请自来,啰嗦答题。&/p&&br&&p&&b&首先强力推荐《数码绘的文法》&/b&&a href=&///?target=http%3A//t.cn/z8dql8J&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z8dql8J&/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里面都是日本巨巨的绘画实况,各种数位板数位屏轨迹球等黑科技琳琅满目,嘛,虽然是好多年以前的设备了,但是看一看还是很能学习到的。不仅可以看到大手是怎么用板子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到很多软件使用方法和绘画知识。&/p&&br&&p&·好啦开始答题。题主安心,你不是一个人,刚换板子的时候都有这个情况的哟。我是09年入的bamboo fun,10年换影拓4,说实话大约到11年初,才稍微找到些手感。一度沮丧,以为自己这辈子永远画不出自己想要的那种精致的画了,后来被身边的机油和同学激励,终于好好耐心地画了下去……啊这些都是后话了。在数位板上画画,几乎是要从lv10左右重新点手的技能点(满级无止尽哈哈)。手绘作为基础很重要,但真正带到板绘里来的技能还是内心对画画的理解和认知。有时候被ctrl+z惯坏了,也会发生板绘太久了不会画手绘了的情况。画画久了,希望两样都不要落下噢。&/p&&br&&p&&b&·关于不顺手:&/b&&/p&&p&1.&b&不认为换新帝可以解决,因为换新帝又是一番重新适应的过程&/b&(不管是手绘→新帝还是普通板子→新帝)。虽然效果很棒是毋庸置疑的,用新帝UX系列画画,笔尖和画隔着一层玻璃,不知道你能想象那种感觉吗……?总之有很强的视觉差。HD系列在这方面有所改进,视觉差变小了,但是还是存在。以及,除了视觉差以外,支架爽不爽啊,屏幕大小适不适应,脖子君有木有感觉不舒服,都是问题。&/p&&p&并非在说新帝不好,只是说,无论换什么样的设备(哪怕影拓4换影拓5),都会有相应的新问题出现,而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其实就是“适应”了啦。&/p&&br&&p&2.&b&在数位板上画画没有用笔在纸上画顺手,一方面是因为[数位笔和板子的摩擦力]与[手绘时的笔和纸的摩擦力]完全不一样。&/b&&/p&&p&嘛,不知道题主有没有研究过自己偏好更粗糙一点的板面还是滑一点的。如果喜欢粗糙的话,大概就是垫一些粗糙的纸了,但笔芯磨损的速度可是咻咻的噢。喜欢滑的话我个人推荐还是买官方的贴膜,大概70块钱的样子,按型号买就行,省笔芯的同时也不伤害板子。我大约两年前买的,买了以后笔芯就没换过……&/p&&br&&p&&b&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因为绘画的方式完全不一样。在纸上画画的时候,眼在笔,笔在纸,画到即所得;在板子上画画的时候,眼在屏幕,笔在板子,这样操作区和视界已经分开了。&/b&&/p&&p&要熟悉适应板绘,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要适应板子和屏幕的映射区域。个人觉得不仅多画,也可以把板子放在日常里使用,代替鼠标什么的,偶尔玩玩游戏什么的,不知不觉用数位笔就跟用自己的手一样熟啦。&/p&&p&除此之外也可以给自己做一点限定练习,比如试着画圆、直线、练习排线,或者找一张图垫在下面试着描线等等。(参考:&a href=&///?target=http%3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绘画中的几种排线的方法&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3.还有一个问题,不知道题主“画的形很不好”是拿什么软件画的。如果是PS的话,亲,不要责怪板子酱,不完全是它的问题。试一下SAI这个软件,把画布上方菜单右下角抖动修正设置到10左右(如下图),然后再画,是不是感觉好很多了呢?&/p&&img src=&/9e85ed7bced2f45ea538c_b.jpg& data-rawwidth=&627& data-rawheight=&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7& data-original=&/9e85ed7bced2f45ea538c_r.jpg&&&br&&p&TIPS:&/p&&p&*这个抖动修正吧,也不是说越高就越好,s-7会把你的线条修正得跟本意比较有差距。如果不是画画,是书写文字的时候,建议用0,这样笔画的末梢不会飞出线条;&/p&&p&*题主画画的时候可以试试把板子垫出一个斜度,虽然作用不太大但是应该可以稍微改善手感;&/p&&p&*因为题主刚入手板子,想必对软件应该也不算太熟悉吧。快捷键要养成习惯,左手抚ctrl+z撤销,ctrl+t变形,空格+笔尖移动画布,alt+笔尖取色。&/p&&br&&p&&b&#如果不是新人请无视#&/b&&/p&&p&不清楚题主的基础如何,又怕不能帮忙解决问题,这里暂且假设题主是个画画新人,啰嗦几句。&/p&&p&板绘和手绘姿势不同,手绘基本上用的都是手腕的力量,板绘有时候需要以手肘为中心,甩一些长线条。比起手绘,板绘的时候右手的动作幅度也会更大(这里是以手绘8k以下尺寸画布为比较)。所以画画的时候不要用细碎的短线条,尽量不要在一条线上反复画好几次,这是一种无自信的表现。(这句对手绘也适用)板绘的时候不要怕画错,大气地把线条甩出来,反正错了还有ctrl+z兜着呢。&/p&&br&&p&·差不多说完了,看了看好像就还都是“多练”和“适应”两个词就可以解决的。100个人有100种用板子的方式,以上全都是以个人经验得出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怎么样才能用板子画好画,还得题主凭个人喜好摸索噜。我好啰嗦&
&嗯反正&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为了画出好的画,以后还有好多好多路要走,题主加油。&/p&
( ? ▽ ` )不请自来,啰嗦答题。 首先强力推荐《数码绘的文法》,里面都是日本巨巨的绘画实况,各种数位板数位屏轨迹球等黑科技琳琅满目,嘛,虽然是好多年以前的设备了,但是看一看还是很能学习到的。不仅可以看到大手是怎么用板子…
谢邀。&br&&br&今天画了水彩风格的插画,顺带做个教程吧,水平不高,随便看看就好。&br&&br&最终效果(完全电脑画的,没有手绘线稿/草稿):&br&&br&&br&&img src=&/ab182b1c08c6be08ee3441_b.jpg& data-rawwidth=&774& data-rawheight=&5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4& data-original=&/ab182b1c08c6be08ee3441_r.jpg&&&br&作业环境:&br&·草稿、上色:SAI&br&·后期:photoshop&br&·数位板:wacom CTL-671 &br&&br&1.草稿。大概画一下内部结构,然后画衣服,这一步使用的笔为“铅笔”。&br&&img src=&/51c5f6c9e1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5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51c5f6c9e1_r.jpg&&&br&&br&&br&&br&2.线稿。用最细的铅笔(0.7)描线,一些笔画衔接、过渡处要加深(模仿手绘效果)。&br&&br&线稿颜色最好设置为棕红,后期上色看起来会比较协调。&br&&br&&img src=&/031c80c27be16c2e62bc6de23f6459ba_b.jpg& data-rawwidth=&679& data-rawheight=&9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9& data-original=&/031c80c27be16c2e62bc6de23f6459ba_r.jpg&&&br&&br&3.上色。这一步开始是关键。&br&&br&★要把画纸设定为这样:&br&&img src=&/f54da11dba369a56cdc8ec767aac3802_b.jpg& data-rawwidth=&203& data-rawheight=&18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3&&&br&&br&&br&★阴影和底色要分图层:&br&&br&最好把每一部分都分开,最终效果才会好。&br&&img src=&/cfe9e1e4b46_b.jpg& data-rawwidth=&203& data-rawheight=&75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3&&&br&&br&★靠近皮肤的发色应该偏肤色。&br&&br&&img src=&/c3d3cbfe2d5d_b.jpg& data-rawwidth=&912& data-rawheight=&7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2& data-original=&/c3d3cbfe2d5d_r.jpg&&&br&&br&&br&阴影的颜色可以做一些小变化,偏发根处的深一点,其他地方减淡。&br&&img src=&/06dcb47b8fb5f_b.jpg& data-rawwidth=&517& data-rawheight=&6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7& data-original=&/06dcb47b8fb5f_r.jpg&&&br&&br&★ 要制造衬衫的透明感的话,衣袖处应该与肤色融合(使用“水彩笔”)&br&&img src=&/7e42d3f89f42da33c3de_b.jpg& data-rawwidth=&493&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3& data-original=&/7e42d3f89f42da33c3de_r.jpg&&&br&★ 眼睫毛最好另开一个图层,放在线稿上面。&br&★眼睛的阴影最好用偏冷的颜色。&br&&img src=&/d11f2352_b.jpg& data-rawwidth=&240& data-rawheight=&22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br&&br&★ 一些深色的衣服的线稿可以擦为白色,留白边。&br&★ 高光直接用“橡皮擦”修出来,配合“水彩边缘”,就会有水彩的效果。&br&&img src=&/65946aadb2b023cd588f3dacd39019ab_b.jpg& data-rawwidth=&957& data-rawheight=&6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7& data-original=&/65946aadb2b023cd588f3dacd39019ab_r.jpg&&&br&完整图:&br&&img src=&/cdebd7ca8e4babcc9ae1df3_b.jpg& data-rawwidth=&1205& data-rawheight=&12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5& data-original=&/cdebd7ca8e4babcc9ae1df3_r.jpg&&&br&---------------------------------&br&大概就是这样,欢迎讨论和补充。
谢邀。 今天画了水彩风格的插画,顺带做个教程吧,水平不高,随便看看就好。 最终效果(完全电脑画的,没有手绘线稿/草稿): 作业环境: ·草稿、上色:SAI ·后期:photoshop ·数位板:wacom CTL-671 1.草稿。大概画一下内部结构,然后画衣服,这一步使…
&p&用自己的一张图来回答吧,希望可以给和我一样在绘画路上前行的人一些帮助。不带任何感情,纯从理性思路上分析一张图的绘画流程。正在学画画的同学可以参考我这个思路来试试。【点击可看大图】(题主改问题了?原题目是画一张画的过程。)&/p&&img src=&/v2-dbb62f0dfe8a341a0c71ef2af3c5f5e0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v2-dbb62f0dfe8a341a0c71ef2af3c5f5e0_r.jpg&&&br&&p&这张图是我两年前在上一家公司的时候画的,这张图画了5天。实际尺寸很大,是宽3000的分辨率。现在分析一下当时的绘画过程,商业绘画,有什么不足之处请理解!~(Ps.发现自己拼的图里好多错别字,所有的“图中”都被我误写为“途中”。。。尴尬)&/p&&img src=&/v2-eb74a60af040aa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6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v2-eb74a60af040aa_r.jpg&&&p&其实这个分析也只是简单的纯从绘画技法的角度分析。真正绘制的前期和中期,要考察文化背景,建筑年代和风格,画面中动静和虚实元素搭配,以及天气气氛和自然环境的选择。当然了我这张商业绘图,由于时间和个人水平所限,并没有在每一个角度都做到。(透视的问题有位同学也在评论里说了,我画完才意识到。。。以后真应该细心。)简单的谈了一下这张图的创作过程,发现自己去年一年都没有认真画过一张图了。如果题主也是绘画爱好者,希望我们一起加油!~&/p&
用自己的一张图来回答吧,希望可以给和我一样在绘画路上前行的人一些帮助。不带任何感情,纯从理性思路上分析一张图的绘画流程。正在学画画的同学可以参考我这个思路来试试。【点击可看大图】(题主改问题了?原题目是画一张画的过程。) 这张图是我两年前…
就是一支笔,没什么特别的使用教程。&br&感觉不好是因为1.不习惯屏幕映射 2.不习惯滑溜溜的手感 &br&1的话,如果屏幕和板子尺寸比例不一样,在设置里改一下比例一定。&br&2的话,只有多练(可以垫纸)。&br&&br&安装驱动。&br&&br&然后画这个各方向的线:&br&&img src=&/95eb44c9a8f81bc65f1876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5eb44c9a8f81bc65f1876_r.jpg&&&img src=&/bbec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bbece_r.jpg&&&br&&br&每天十剂,最多一周就适应。&br&&br&&br&怎么用ps,搜ps教程,教程千千万万。&br&&br&用SAI可以开手抖修正。练习不建议开修正。&br&&br&&br&&br&画各方向线这个练习,是从奶老板那里看来的。
就是一支笔,没什么特别的使用教程。 感觉不好是因为1.不习惯屏幕映射 2.不习惯滑溜溜的手感 1的话,如果屏幕和板子尺寸比例不一样,在设置里改一下比例一定。 2的话,只有多练(可以垫纸)。 安装驱动。 然后画这个各方向的线: 每天十剂,最多一周就适应。…
&p&多图慎入,为了切题,这里主要讨论对建筑师的 &b&特殊帮助,&/b&
其他的诸如批图、修图、画概念草图默认为普通帮助。
———————————————————————————————&/p&&br&&br&&p&某一天用马克笔用到吐的时候,就在想能不能远离这堆纸笔和臭味呢,&/p&&p&大脑君也觉得人类科技树应该发展到可以电子模拟马克笔的地步了吧。&/p&&p&于是某宝搜了一下,数位板(手绘板)映入眼帘,居然真的有,买买买!&/p&&img src=&/9bcbe1829f69_b.jpg& class=&content_image&&&br&&p&狠心入了wacom影拓系列顶配,为了模拟马克笔使用时旋转产生的笔触效果,
还特意加了一只特殊的笔(这笔旋转的时候,笔触方向也会旋转,没被坑吧?)&/p&&br&&br&&p&到手后,实验了一下,用它模拟马克笔画平面树、立面树……CAD图纸总不能用手绘吧,
于是手绘板只能用来画配景,填色(直接p树,填充就好了,干嘛搞那么复杂啊喂!)。
由于当时手绘水平有限,觉得自己画的树还不如直接p的好看=_=。
但是,大脑君觉得,这么一个神器,一定不能白白浪费了,
大脑君带着我开始了探索这个神器的特殊功能(开启作死模式):&/p&&br&&br&&p&1、用数位板模拟马克笔效果(如上所述)&/p&&br&&br&&p&2、用数位板来画CAD(误):
这块板极其灵敏,而且双击、单击、右键等功能都集成到一只笔上了,
那我就用它来画CAD试试,我试、我试我试我试我试我试-_-#,
勉强可以画图,不过效率就呵呵了,但是加以时日,说不定可以 &b&正常 &/b&工作呢。
(我实习的时候曾把它带到公司,用它画了一阵CAD囧,现在想来,真是SBZB!)&/p&&br&&br&&p&3、开阔视野:&/p&&p&自从使用Rhino之后,就基本不用CAD了,于是又开始新的探索,&/p&&p&其实我一直忽略了它最重要的属性——绘画。说了那么多,来几张图吧:&/p&&img src=&/49eead2aa20cdd_b.jpg& class=&content_image&&&br&&p&这是第一张临摹,本人男,爱好女,一发不可收拾,后面就一直在画女性。&/p&&p&第二张,依然是线稿,选了一张能让我坚持画完的图临摹:&/p&&img src=&/68fb0b2be27ebd47bf230dc8fcf3d2cc_b.jpg& class=&content_image&&&p&妈蛋,qq空间还有水印,我在杀马特年代起的空间名让大家见笑了+_+,&/p&&p&线稿练习感觉有点腻了,开始上色玩吧,当时和室友沉浸在海贼里:&/p&&img src=&/eaeb653be7fccd54ddfe6_b.jpg& class=&content_image&&&p&话说这个室友,对我的影响蛮大的,我经常找他推荐各种动漫,各种游戏,
他所积累的动漫、游戏真是海量的,到最后看别人玩游戏时我都嗤之以鼻。&/p&&p&上色真的是一个体力活,经常是线稿画好只要1、2小时,上色要磨半天:&/p&&img src=&/7c8edb73934fdd86a9393d1_b.jpg& class=&content_image&&&p&这张比较小清新吧,当时宫崎骏还很火,吉卜力工作室还没解散……&/p&&p&经过时间的积累,和对CG绘画领域的关注,我发现了更多有意思的插画师,&/p&&p&他们的创意和画风让我觉得,我TM这是在过家家,于是开始临摹自己喜欢的插画:&/p&&img src=&/9e967c0a2dfdd_b.jpg& class=&content_image&&&p&这是临摹,下一张也是临摹:&/p&&img src=&/2bc056d2_b.jpg& class=&content_image&&&p&我几乎把这位插画师的所有画作都临摹了一遍,收获颇丰。&/p&&p&又过了很久,有一次去北京实习,和小伙伴在鸟蛋看了一次芭蕾,&/p&&p&有感于剧场中的芭蕾舞女的舞蹈姿势,这一刻不能忘掉,&/p&&p&回去之后,把脑海中仅存的影像画了出来:&/p&&img src=&/9d4ff8577d7eba0990a83d_b.jpg& class=&content_image&&&p&这是芭蕾主角,下面是女奴:&/p&&img src=&/028cc6ae6a747dcf880b_b.jpg& class=&content_image&&&p&我觉得这是我画画的里程碑,我似乎有了一点自己的东西。&/p&&br&&br&&p&感谢我的手绘板提醒我,不该只沉浸在建筑设计之中无暇自拔,
我应该关注更多领域的发展,让自己变得多元,让我的生活充满色彩。
———————————————————————————————
以上,就是用个人真实经历总结的 &b&特殊帮助&/b&。&/p&
多图慎入,为了切题,这里主要讨论对建筑师的 特殊帮助,
其他的诸如批图、修图、画概念草图默认为普通帮助。
——————————————————————————————— 某一天用马克笔用到吐的时候,就在想能不能远离这堆纸笔和臭味呢,大脑君也觉…
其实多练就好了,顺便告诉你一个我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方法,就是在一个圆上练习线条。&br&&img src=&/1d6e3a6dc945cbafbdd7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1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1d6e3a6dc945cbafbdd7_r.jpg&&下面是我练习的:&br&&img src=&/ccfad29a463b581e494d7ef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9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ccfad29a463b581e494d7ef_r.jpg&&&br&&br&&br&个人觉得这种方法挺好的,练习一个星期,应该可以改善你的问题。
其实多练就好了,顺便告诉你一个我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方法,就是在一个圆上练习线条。 下面是我练习的: 个人觉得这种方法挺好的,练习一个星期,应该可以改善你的问题。
由于以前经常在国内蹭比赛的缘故,我自己从Intuos3到5各种型号的板子都摸过不少,在这边以用户的角度简略报告一下吧。&br&&br&
板子的核心参数就是压感,2048的压感已经足够使用,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压感设备都能达到2048级水平。&br&&br&
从板子的牌子来说,日本Wacom无疑使首选,(不是打广告!)绝大部分压感专利都攥在其手里。而在Wacom繁杂多样的产品线里Bamboo和Intuos最受欢迎。我个人的看法,对于一般设计人员(平面、动画等),Bamboo的功能足够日常工作使用;而对于混原画、插画圈子,需要直接通过数位板进行艺术创作的人来说,压感更高,数位笔手感更好的Intuos产品线无疑是最佳选择。 &br&&br&
Intuos产品经过历代更新,加了一大堆鸡肋的功能。从4代开始,Intuos数位板出现了我个人最厌恶的圆圈操作区,一旦使用小尺寸数位板,手掌一碰到圆形区域,会经常出现误操作;5代的蓝牙系统,乍看之下很是惊艳,不过使用起来无非是少了根USB线的羁绊,而且还经常要担心充电的问题,用作远程遥控器倒是不错的选择;最近的Intuos产品还包含了多指触控功能,个人觉得是比较靠谱的升级,搭配OS系统的iMac可以带来很不错的操控体验。外观上,从5代开始,Intuos产品的外壳开始用橡胶材质替代原来的塑料材质,优点是手感好了,缺点是容易留下刮痕。从个人使用习惯出发,我更喜欢3代目带来的怀旧感..顺便补充一点,Intuos系列产品耐撞耐摔,唯一的缺点就是背部四个脚垫太容易掉落了!各位一定记得时刻检查,不然转手卖出的时候可是有得挥泪了TAT。&br&&br&
Intuos的产品线还包括高大上的装X神器新帝数位屏产品,除非你钱多的没处花还打算以此炫耀,否则我个人不推荐使用:1.价格问题-这些钱都够搞一套工作站了;2.散热问题,手掌贴着屏幕夏天可以练铁砂掌;3,.主机配置不足会出现指针飘移,影响作画效率,4.习惯数位板创作的人,手经常会遮住指针(汗)。&br&&br&
在选购板子的时候除了品牌、产品,还有一点需要考虑的是尺寸。别看数位板个头挺大,真正操作区域其实只有1/2不到,而板子尺寸的选择,一是要看自己口袋,二则需要考虑搭配的显示器大小尺寸。以我个人经验,大尺寸的数位板操作体验会比较舒适,操作范围大,使用者作画的动作幅度也因此扩大,画出来的作品大气!还能顺便锻炼手臂肌肉!(&V&)小尺寸的数位板,在我看来除了便携性之外..貌似没啥好了吧?
由于以前经常在国内蹭比赛的缘故,我自己从Intuos3到5各种型号的板子都摸过不少,在这边以用户的角度简略报告一下吧。 板子的核心参数就是压感,2048的压感已经足够使用,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压感设备都能达到2048级水平。 从板子的牌子来说,日本Wacom无疑…
给题主的答案:去各种网店什么的搜索ctl671,均价500以下,这个东西业内称为新手神器…其实很多入行很久的也用它。&br&然后是我的个人内心吐槽,不爱看的可以无视:&br&看不下去了,还有推荐汉王的……国产货抄来抄去都是那点玩意,谁也没啥新意,行业领头一直就是wacom是无可争议的,几乎每一项新技术都是源自wacom,没听过谁在660出来之前敢吹自己有8192压感,到现在为止国产货也没有个真正的倾斜感性,无线也好无源也罢,从哪出来的谁都知道,没见过谁家在wacom之前敢提出来过,哪个不是wacom出来之后才跟在屁股后面搞事?&br&至于汉王那强盗般的发家黑历史就不说了,免得有人说我崇洋媚外……&br&说句不好听的,国产板子加上屏,抄来抄去哪个最终抄的不都还是wacom的?&br&再说说国产板子,你去淘宝搜,你看到哪个有低于2048压感你告诉我,哪个比wacom的1024压感贵?你真以为这么实惠?没听过一分钱一分货吗?国产业内数值虚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出现过最高压感是多少他就敢写多少,在影拓651是顶配的时候,国内所有的板子都标着一样的2048压感,最逗比的有一个叫绘王的,也跟着写2048,但是刚写了没两天,影拓660出来了,最好压感值突破到8192了,然后就看到天猫也好淘宝也罢,所有的店铺都统一变成了8192压感…………哇偶,你好帮帮啊,压感靠敲键盘啊&br&你问国产货的真实压感?按照汉王方面偷来的技术,从时间来算,普遍512压感~&br&压感这个东西,不像重量,刻度什么的,变化特别明显,说白了就是把从0到1之间补充了若干级别的压力感性数值,分级越多(前提笔能感应出来,感应不出来的话我特么分他几万个等级但是笔头感应不到这个分度也是没用)画出来的线理论上越均匀,一般人都曲分不出来1024以上的压感极别和1024有什么区别…&br&但是不要和我讨论什么“画画在技术在人板子不重要什么的”,我在这里讨论的就是板子的硬性指标,性能,你要是跟我说有技术好的不用那么贵的板子也能画出好画之类的,我就问你,你听过TR鼠绘吗?你技术要是牛逼都不需要板子,人家鼠标都完爆你,不要用技术在这扯淡抬杠做挡箭牌,质量不行就是不行。&br&支持国产支持国产总挂在嘴边,但是国产货这么烂不还都是你我支持出来的吗?几乎没有研发能力,永远跟在后面拣,除了吹牛逼捡漏就没别的本事了,支持国产不等于支持烂货谢谢,支持国产也支持国产良货,但是目前,呵呵~想省钱就别差那几百块买国产,钱,入了坑,你迟早都要花,何必浪费在劣质过度品上?
给题主的答案:去各种网店什么的搜索ctl671,均价500以下,这个东西业内称为新手神器…其实很多入行很久的也用它。 然后是我的个人内心吐槽,不爱看的可以无视: 看不下去了,还有推荐汉王的……国产货抄来抄去都是那点玩意,谁也没啥新意,行业领头一直就…
关于数位板哪个更好要怎么选可以参考下我们站内达人二爻的整理,希望有帮助。&br&&img src=&/4e6aa090e_b.jpg& data-rawwidth=&1224& data-rawheight=&2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4& data-original=&/4e6aa090e_r.jpg&&&br&&b&作者:二爻&/b&&br&&b&地址:&a href=&///?target=http%3A///life_artist/article/detail/%3Fid%3D27026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画画用的板子是什么板?&i class=&icon-external&&&/i&&/a&&/b&&br&&br&&p&那天开会摸鱼放空时,坐隔壁的软妹突然跟我说,她在设计小X桌子上看到个黑色的画板,是不是就是数位板啊?&/p&&br&&p&我回忆了下小X的工作桌,给了她肯定的答复。&/p&&br&&p&她一下就来劲了,问我,那个板子多少钱啊,随便画画的话买了合算吗?&/p&&p&其实对于数位板这个东西,我了解得也不多,只在多年前买了块如今已停产的板子,然后也用不了几次一直积灰到现在。不过为了给软妹做推荐,我还是去查了查目前市场上的板子。&/p&&p&入手一块板子前大致从这几点考虑:&strong&压感、尺寸、分辨率&/strong&。&/p&&br&&ul&&li&&strong&压感&/strong&:简单来说,就是用笔在板子上画时,对于用笔轻重的感应灵敏度。&/li&&/ul&&p&数位板跟鼠标的区别就在于,鼠标是没有压感的,所以画出来的线条没有浓淡变化,而有压感的数位板则会因为下笔轻重产生线条变化。&/p&&p&邀请小X和66,用鼠标和板子分别画了下:&/p&&br&&img src=&/97b24e9b4d1d042d35397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7b24e9b4d1d042d35397_r.png&&&br&▲小伙伴66的直线对比&br&&img src=&/fc1686e98dabd998f5622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c1686e98dabd998f5622_r.png&&▲小X的弧线对比
&br&&p&目前压感主要有三个级别:512<(入门到专业)。&/p&&br&&p&其中,512级别已经死了(我那块积灰的貌似就是这个),入门就是1024级别的压感。2048级别是专业级别的,不过部分软件无法支持2048。&/p&&p&&strong&简单来说,就是压感级别越高,下笔轻重在画面上的表现就越明显。&/strong&&/p&&p&&strong&但是,新手,其实是感觉不到的差别的。&/strong&&/p&&br&&img src=&/469d2d66a7c287baa9bb18b8ca2e7065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469d2d66a7c287baa9bb18b8ca2e7065_r.png&&&br&▲对比(百度来的图)&ul&&li&&strong&尺寸:&/strong&&/li&&/ul&&p&尺寸分为:小/中/大。&/p&&p&画板尺寸分为两种,物理大小和工作区域,真正使用的其实是工作区域。&/p&&p&大小都各有优劣,建议到实体店体验一下,然后选择自己觉得最顺手的尺寸。&/p&&br&&img src=&/3be315eaf0f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3be315eaf0f_r.png&&&br&▲影拓Pro大小对比参考(官网截图)&ul&&li&&strong&分辨率&/strong&:某种意义上可理解成像素。&/li&&/ul&&p&我们把数位板理解成一个方形,这个方形由无数个方块组成,那么分辨率越高呢,1X1单位面积里的方块就越多,方块越多呢,读取的数据就越多。&/p&&p&差不多这个意思吧,大家揣摩揣摩。&/p&&p&解释了这么多,明白了没?没有话,先来看看有哪些选择好了。&/p&&p&&br&一般大家都只推荐一个牌子:&strong&WACOM&/strong&。是不是又要说我做广告啊?无~所~谓~~,反正我问心无愧。&/p&&p&如果非要问为什么推荐这个牌子,因为大部分压感专利都在人家手里,有技术就是牛掰呗!而且WACOM从入门到专业级都有各种选择。&/p&&p&&strong&- 随便用用机会不心疼の入门级 - WACOM BAMBOO/友基 -&/strong&&/p&&p&WACOM的入门级叫做BAMBOO系列,官网在售的是这款:One By Wacom CTL-671/K0-F。&/p&&p&这款尺寸是中,天猫上有个小号的,型号是Wacom CTL-471/K0-F。&/p&&p&压感级别都是1024。&/p&&p&671活动区域是:217 x 135 mm,价格599元。&/p&&p&471活动区域是:152 x 95mm。价格399元。&/p&&br&&img src=&/ee9aaac6fdba5cd81c2ab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ee9aaac6fdba5cd81c2ab_r.png&&&br&▲CTL-671/K0-F(官网截图)&p&当然如果你觉得这还是很贵,你可以考虑买&strong&友基&/strong&的,但是普遍反映友基的板子容易接触不好,压感时断时续的。&/p&&p&当你的数位板压感不稳定,时有时无的时候,心情就会像这位作者一样了。&/p&&br&&img src=&/224fbfae02cbe488c1e7226e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224fbfae02cbe488c1e7226e_r.png&&▲“我犯了什么滔天大罪,要让我承受如此的惩罚!” / Tumblr:danielasdoodles&br&&p&但是如果你只是像夏天买件T恤一样,想买个板子随便玩玩,那就无所谓了。&/p&&p&如果你觉得自己是想要周末坚持画画同人自娱自乐,或者想要像专业级进军的话,那你可以考虑买WACOM的影拓系列。&/p&&p&&strong&- 今天砸下去的钱要么在来年开出花要么就积满了灰の影拓系列 -&/strong&&/p&&p&首先是相对入门级的Draw/Art/Comic。&/p&&br&&img src=&/589bcc808ad29341ee4e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1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89bcc808ad29341ee4e_r.png&&&br&▲WACOM官网的定位&p&简单来说,就是ART和COMIC比DRAW多了触控功能,其他参数基本一致。&/p&&p&DRAW有小/中两种尺寸,分别499和980元(小号蓝/白两色,中号只有白色)。&/p&&p&ART有小/中两种尺寸,分别为699和1480元(蓝/黑两色可选)。&/p&&p&COMIC只有中号一种尺寸,价格为1480元(蓝/黑两色可选)。&/p&&br&&img src=&/958d33818f3cfa8c9d6a524b9937700c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58d33818f3cfa8c9d6a524b9937700c_r.png&&&br&▲官网提供参数&p&然后就是影拓Pro啦!Pro的压感都是2048级别,还有笔倾斜级数、多点触控、无线功能等多项功能。&/p&&br&&p&如果你想从事原画/插画行业的话就选择Pro吧,价格从元不等。&/p&&br&&p&有小/中/大三种尺寸可选。&/p&&br&&img src=&/dd2e19a3f24a58fa888dbbf649c69814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d2e19a3f24a58fa888dbbf649c69814_r.png&&▲影拓Pro PTM PTH-651(官网截图)&br&&p&&strong&- 这么奢华我就看看等我有钱了再买の数位屏 -&/strong&&/p&&p&WACOM还有一个顶级奢华的新帝Cintiq系列,价格从5千到3万不等。&/p&&p&好想知道用起来是什么样的感觉啊!求壕分享!!(默默咽下口水)&/p&&br&&img src=&/9a65cf86f444df1a1b09b8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a65cf86f444df1a1b09b8_r.png&&&br&▲google来的图&br&&img src=&/acbea292ea76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acbea292ea76_r.png&&▲google来的图&br&&p&虽然说了一堆推荐数位板,但是,工具并不代表一切。&/p&&p&工具的提升带来的是更好的&strong&使用体验&/strong&,却不会直接提高你的技术水平。&/p&&p&选择合理的工具,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是正确的途径。&/p&&br&&br&&br&&b&作者:二爻&/b&&br&&b&地址:&a href=&///?target=http%3A///life_artist/article/detail/%3Fid%3D27026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画画用的板子是什么板?&i class=&icon-external&&&/i&&/a&&/b&&br&&p&&br&---------- 欢迎关注 -------------&/p&&p&App:各大应用市场搜索「堆糖」即可&/p&&p&微博: &a href=&///?target=http%3A///duita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堆糖的微博&i class=&icon-external&&&/i&&/a&&br&&/p&&p&堆糖微信:搜索duitangwang 或微信扫一扫&/p&&p&&a href=&///?target=http%3A///r/V9aCmifEOHpHrWP594N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V9aCmif&/span&&span class=&invisible&&EOHpHrWP594N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关于数位板哪个更好要怎么选可以参考下我们站内达人二爻的整理,希望有帮助。 作者:二爻 地址: 那天开会摸鱼放空时,坐隔壁的软妹突然跟我说,她在设计小X桌子上看到个黑色的画板,是不是就是数位板啊? 我回忆了下小X的工作桌,给…
这个问题的答案质量实在惊人。居然所有答案都是没用过就来长篇大论地瞎BB的。笔这种完全靠体验的东西居然看个视频就能意淫得那么欢。真好笑。@&a class=&& href=&/people/explorare&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Explorare&&Explorare&/a& 推测它是1024级压感的逻辑简直流氓,你难道指望有人信么。&br&&br&用过apple pencil和intuos的人来说说。apple pencil在使用体验上跟2046级没有区别。而且没有手眼分离,用过就不想用回wacom了。另外wacom的倾斜笔触和苹果比简直是渣!苹果的倾斜有超细腻的角度感应,完全感觉不出来层级。这些体验上完全超越了wacom。谁说wacom好的就是睁眼说瞎话了。apple pencil仅仅在note里的铅笔一个功能,完全仿真的笔触,难以置信的使用体验,立刻就让我想用它替代铅笔。&br&&br&苹果其实是某些观念非常传统的公司。&b&就像garage band和音乐备忘录模拟真实乐器一样,apple pencil想做的是模拟真实绘画体验,而不是革命真实绘画。甚至可以说,他们就是想做一支pencil而已。但他们把这支铅笔做到完全逆天的级别,就开启了巨大的可能性。&/b&&br&&br&总之,在模拟真实绘画上,apple pencil完爆intuos,稳居业内第一,甩开第二一个次元。当然wacom有无法被取代的地方。对于那些追求酷炫吸引眼球的商业海报变态的一堆滤镜几十个图层,只能乖乖用电脑去,我是对这样的数码绘画厌倦了。没有电脑的时候,没有图层,没有历史记录,没有各种特效,创作出来的东西难道艺术价值更低了吗?——如果没有更高的话。&b&在apple pencil模拟真实的绘画体验里,我感到真正的创造力其实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ps里的复杂参数更多只是distraction。&/b&这是apple pencil带给我最大的感受。苹果就是这样一家会做减法的公司,当其他厂家都把功能做得花里胡哨的时候,它却鼓励最基本的手绘。用了才知道,&b&功能的减法带来的却是创造力的恣肆&/b&。&br&&br&苹果极简的思路也体现在无按钮的设计上。这也是深得我心的一点。因为有按钮的笔整天按错或要按时要转来转去。有的只是焦虑,分心。苹果把这些都砍掉,给你的就是一支笔,一张纸,并且做出以假乱真的绘画体验,再一次实现了「最好的技术让你忘却它的存在」。&br&&br&ps,没有人提到笔尖。apple pencil的笔尖是硬的。我不知道它是如何在保持压感的同时做硬的,但这个细节实在太赞了。其他所有手写笔的笔尖都是弹性的,写起来感觉非常不踏实,而且在下笔的时候会出现小尾巴。这一点在三星note手机上最明显,非常恼人。而苹果做出了硬笔的踏实感觉。
这个问题的答案质量实在惊人。居然所有答案都是没用过就来长篇大论地瞎BB的。笔这种完全靠体验的东西居然看个视频就能意淫得那么欢。真好笑。@ 推测它是1024级压感的逻辑简直流氓,你难道指望有人信么。 用过apple pencil和intuos的人来说说。appl…
最近有很多同学问板板,如何用PS画出效果图或者漫画?&br&时下热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板板抽时间撸了几集,为了应景儿,一不小心画了白浅和凤九的漫画版。&br&哈哈哈,拿来举例正好——&br&其实很简单啦,整个过程分解开来,无非就是4步: 1.线稿 2.皮肤 3.头发 4.服装 (前提是你得有一些绘画基础,毫无基础的可能会。。走火入魔)&br&敲黑板!!! &br&&br&&img data-rawwidth=&410& data-rawheight=&546& src=&/v2-ea46af65f302ae64dc727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0&&&br&第一步:线稿&br&&img data-rawwidth=&1131& data-rawheight=&1575& src=&/v2-aaf40d098ca4eb87a630ef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1& data-original=&/v2-aaf40d098ca4eb87a630efa_r.jpg&&&br&可用PS里画笔或钢笔工具完成,也可用数位板或者手绘线稿再扫描到电脑上去。(这里不过多介绍五官的画法) &br&(服装质感比较轻盈柔软,所以描绘服装时线条不要过硬,应尽量柔软。我的线条比较放松,当然你们也可以选择比其他地方较细一点的线条来完成,或者颜色较浅也可以,这个根据个人喜好来定)&br&&br&第二步:皮肤 &br&&img data-rawwidth=&1131& data-rawheight=&1575& src=&/v2-75c27f426dc8d51bc67b4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1& data-original=&/v2-75c27f426dc8d51bc67b4c_r.jpg&&&br&新建图层,设置为正片叠底;&br&先上皮肤基础色; &br&个别部位用加深工具画出阴影。例如:脖子、脸颊两侧、头发遮盖的额头等 &br&&br&第三步:头发 &br&&img data-rawwidth=&1131& data-rawheight=&1575& src=&/v2-f0cfd7dbd72c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1& data-original=&/v2-f0cfd7dbd72c0_r.jpg&&&br&新建图层,设置为正片叠底;&br&先上头发的基础色;&br&用加深和减淡工具画出头发的明暗面,使头发具有立体感。(这里使用工具时把硬度调节为0,目的是让明暗过度柔和些)&br&&img data-rawwidth=&1131& data-rawheight=&1575& src=&/v2-bc2d81ac60c5303220f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1& data-original=&/v2-bc2d81ac60c5303220fd_r.jpg&&&br&再新建一个图层(不要正片叠底,正常就行,此图层的目的是为了画头发丝); &br&用画笔工具描绘时需要注意:前面的头发画实一些,如箭头①所示,线条细而实;后面的头发画虚一些,如箭头②所示,线条粗而模糊。这样就有了空间感,学过素描的人都知道,画画要有虚有实。&br&最后用加深和减淡工具调整发丝不同部位的明暗。(明暗走向跟上一个图层保持一致即可)&br&&br&第四步:服装 &br&&img data-rawwidth=&1131& data-rawheight=&1575& src=&/v2-931eddeae8b6fe00dbc8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1& data-original=&/v2-931eddeae8b6fe00dbc83_r.jpg&&&br&新建图层,设置为正片叠底;&br&先上服装的基础色;&br&&img data-rawwidth=&1131& data-rawheight=&1575& src=&/v2-a6e35eae04cc28d350cd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1& data-original=&/v2-a6e35eae04cc28d350cd1_r.jpg&&&br&用加深工具画出服装的暗面,同理,用减淡工具画出服装的亮面,使服装具有层次感。(根据画面的需要,使用这两种工具时可以虚实结合。即硬度有时为0,有时为100) &br&最后画出服装少许的绿颜色。 &br&&img data-rawwidth=&1131& data-rawheight=&1575& src=&/v2-e25a22da35a518c1bbab3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1& data-original=&/v2-e25a22da35a518c1bbab39_r.jpg&&&br&这样,一张作品就完成了。是不是很简单呢?&br&&br&&br&▽ 然而,你忘了—— &br&凤九 哪去了? &br&我们用同样的步骤来看一下凤九&br&&br&&img data-rawwidth=&1547& data-rawheight=&1266& src=&/v2-8afbb3b81ac1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47& data-original=&/v2-8afbb3b81ac15_r.jpg&&&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src=&/v2-50d91cb820b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50d91cb820bf_r.jpg&&&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src=&/v2-a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ad_r.jpg&&&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src=&/v2-a247fb267c8c4b525b30a4bb1cb43d0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a247fb267c8c4b525b30a4bb1cb43d03_r.jpg&&&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src=&/v2-5b21f36b563d25b2d45d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5b21f36b563d25b2d45dc_r.jpg&&&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src=&/v2-49b166d811f53e28e1baa7ae2fa9b16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49b166d811f53e28e1baa7ae2fa9b165_r.jpg&&&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src=&/v2-5b1b8aaeb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5b1b8aaeb7_r.jpg&&&br&&br&&br&‘ 哎呀,终于完成了一期,伸伸懒腰~&br&&br&对画画感兴趣的同学可关注微博“米页与板板”,时装画效果图,原创漫画、插画等会第一时间更新哦~ &br&&br&原创不易,路过点赞哦!
最近有很多同学问板板,如何用PS画出效果图或者漫画? 时下热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板板抽时间撸了几集,为了应景儿,一不小心画了白浅和凤九的漫画版。 哈哈哈,拿来举例正好—— 其实很简单啦,整个过程分解开来,无非就是4步: 1.线稿 2.皮肤 3.头…
完全替代我认为可能性接近0,除非绘画技法和绘画颜料立马就失传了。&br&&br&原因有:&br&&br&1. 对于某些画面,数位板太麻烦。画水彩的时候,我用笔头蘸一个颜色,用笔尾蘸另一个颜色,调色板上推两下,上纸就是很漂亮的渐变色,而数位板要做到这个效果必须挑很多次。&br&&br&2. 材料限制。我们必须承认,很多东西不可能用现有的技术完全数码模仿出来。比如两种不同的水性颜料混合在一起的融合效果,又比如笔刷效果,都不可能比真实的绘画要多。我要用某种笔刷的时候,如果之前没有,我还要重新之作一个笔刷,这实在是太麻烦了。&br&&br&3. 平面化。数位板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生产出的作品几乎都是平面的。而绘画,特别是现代绘画就有很多综合材料作品。&br&&br&我认为我们最后还是会用一种技术替代现有的传统绘画,让人类创造的艺术精品可以永世流传,但是,我认为绝不会被数位板代替。而是一种可以让人能够创造出永远都不会坏掉的物品的技术。
完全替代我认为可能性接近0,除非绘画技法和绘画颜料立马就失传了。 原因有: 1. 对于某些画面,数位板太麻烦。画水彩的时候,我用笔头蘸一个颜色,用笔尾蘸另一个颜色,调色板上推两下,上纸就是很漂亮的渐变色,而数位板要做到这个效果必须挑很多次。 2. …
&b&按显示器的分辨率去挑选数位板的尺寸。&/b&&br&&br&如果你使用的是较是旧的显示器,分辨率在1366或以下,那么用Wacom Intuos系列的M号板(&a href=&///?target=http%3A//.cn/ProductDetail.aspx%3FProductId%3D10050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影拓Pro PTM&i class=&icon-external&&&/i&&/a&)就可以了;稍大一点,24“或以上,分辨率基本上都是1920往上的显示器,就配Intuos系列的L号板(&a href=&///?target=http%3A//.cn/ProductDetail.aspx%3FProductId%3D10049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影拓Pro PTL&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当然,如果你是土豪级的初学者,直接上&a href=&///?target=http%3A//.cn/ProductDetail.aspx%3FProductId%3D10049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intiq 22HD&i class=&icon-external&&&/i&&/a&或者&a href=&///?target=http%3A//.cn/ProductDetail.aspx%3FProductId%3D10054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intiq Companion&i class=&icon-external&&&/i&&/a&之类的数位屏或平板也是可以的,眼手一体的工作效率是高很多的,学习成本也低。&br&&br&另外,如果决定是用板子,个人推荐用Intuos系列而非Bamboo,压感是完全不一样的。尽早使用,不要从一开始就养成用吓人的手劲去戳板子的习惯。我见过很多人板绘的时候完全没把压感当作一回事,后来才发现他们的笔常年因为太用力,下笔就是高力度,失去变化的灵性了。
按显示器的分辨率去挑选数位板的尺寸。 如果你使用的是较是旧的显示器,分辨率在1366或以下,那么用Wacom Intuos系列的M号板()就可以了;稍大一点,24“或以上,分辨率基本上都是1920往上的显示器,就配Intuos系列的L号板()。 当…
WACOM Intous 最新一代&br&永远的不二选择&br&(Cintiq太贵,不推荐)&br&&br&我目前使用的是intuos 5 (M),(&b&这不是广告软文&/b&)使用起来真是非常方便顺手,PS或Painter手绘就不说了,绘制矢量文件比鼠标(或前几代)更敏锐且快速。&br&而且,这个品牌的产品耐久度很高,一次性高额投入是为着十年的使用。&br&(设计专业,用这种最好)&br&&br&其实要怎么选择也很简单,你如果有时间,不必非要在网上买,最好直接去专营店,在他们的样机上试验一下,就知道效果。不管友基还是影拓,试用过后的手感会告诉你,选择哪个是最佳选择。
WACOM Intous 最新一代 永远的不二选择 (Cintiq太贵,不推荐) 我目前使用的是intuos 5 (M),(这不是广告软文)使用起来真是非常方便顺手,PS或Painter手绘就不说了,绘制矢量文件比鼠标(或前几代)更敏锐且快速。 而且,这个品牌的产品耐久度很高,一…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离散对数板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