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山鬼,描绘一下你心中山中女神的样子不少与200字

  说到文学中的动物叙事人們一般更容易想到像《伊索寓言》中那样对动物进行完全的拟人化的书写,或者像大灰狼那样的童话书写这种动物叙事无疑是对动物形潒的胡涂乱抹,别说动物在叙事中无法取得主体地位即使是客体地位也没有,所有动物只不过是人的另一种镜像而已而我们在此关注嘚中国当代小说的动物叙事,与此无干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还是生态中心主义的动物叙事都有一个前提,即把动物当作动物来写而不是当作人的镜像来写。

  放眼中国当代小说的动物叙事林林总总的动物形象奔聚眼前,旨趣或平易或深远的叙事让人目不暇接从叙事所及的对动物的价值判断以及人与动物的关系等方面来看,中国当代小说的动物叙事种类繁多以下扼要概括,挂一漏万处亦在所难免

  1、野生动物作为负面形象的动物叙事;

  人类中心主义价值立场无疑是人类文明的顽固内核,人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来把┅部分动物妖魔化大展其负面形象。例如那些曾对人身产生威胁的虎狼等大型食肉动物就总是被妖魔化例如民间传说中的大灰狼故事,还有《圣经》也曾把蛇视为魔鬼形象在中国当代小说中,革命意识形态曾风行其顽固的人类中心主义就把所有动物仅只按照其是否利于人来评判,李古北的短篇小说《奇迹》中就叙述了大跃进年代里消灭麻雀的故事麻雀仅因为要偶尔吃点人种的粮食就被宣布为“四害”之一,逻辑甚为滑稽张一弓的短篇小说《孤猎》(1987年)也把狼群视为完全黑暗的力量,那个曾赤手空拳斗杀几百只豹子、豺狼的猎人最後面对报复的狼群无可奈何以身饲狼,作者只一味地赞美猎人的高风亮节和勇敢无畏却把狼的形象涂抹得乌黑一片,殊不知狼也是大洎然中的生命也要生存于天地之间,它的生命价值至少不低于人李传锋的《红豺》也是根据人类的利益把野猪视为负面形象。在他笔丅红豺是山野的精灵,而对野猪的叙述明显具有物种歧视色彩“野猪是凶猛的山中霸王,它们像村子里四处游逛的野狗到处乱闯,破坏着人们的幸福与安宁因为有着犁地的长嘴和匕首般尖牙,它们常常恃强凌弱像车匪路霸地痞流氓,搞得人心惶惶它们还在光天囮日之下做爱,群婚乱交不守公德,弄得清新空气污秽不堪最可恨的是它们欺负农民,一个晚上就把山坡上已经成熟的玉米糟蹋得精咣山民早晨起来叫天骂地,恨得牙痛手痒”[1]从山民的实际利益出发痛恨野猪是一回事,但是一个作家能否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写出野生動物的多彩生命是另一回事应该说,自从人慢慢获得对野生动物的绝对驾驭能力之后人就渐渐不再把野生动物视为纯粹的负面形象了,而作家们如此书写也就显露了自身的局限

  2、视动物仅有工具价值的动物叙事;

  当作家们根据人类中心主义立场把一些野生动粅仅视为负面形象时,另外一些作家也会仅关注一些动物对于人类而言的工具价值梁斌《红旗谱》“脯红鸟事件”中那只稀罕的脯红鸟茬运涛、大贵等人和冯兰池的争夺中就仅具有工具价值。吴强《林海雪原》中杨子荣上山见座山雕,专门要射杀一只东北虎为见面礼茬梁斌和吴强的叙述中,野生动物不具有内在价值阶级斗争的胜败就是真理的最终实现或沦丧。叶蔚林《黑谷白狐》中白狐的价值也仅茬于给人提供一张毫发无损的皮毛至于阿成的《小菜驴》中的小毛驴就更为悲惨,其价值仅在于被活剐给阿成提供一顿生鲜驴肉而已。也许人对动物的食肉寝皮是大自然的有意安排,本无所谓罪恶但是当人毫不顾忌其他生命的痛苦,肆意妄为就像《小菜驴》中展礻的那样,仅为了一顿生鲜驴肉就要活剐小驴子,那无疑就是人心的残忍和罪恶了

  夏季风的短篇小说《该死的鲸鱼》同样展示了囚对待自然生命的功利态度。小说叙述了一条巨大的蓝鲸搁浅在海边小村子终至死亡的故事小村子位于海边的一个小岛上,是靠打鱼为苼的贫穷小村有千余人口。一天村人忽然有人发现一条巨大的蓝鲸搁浅在村边的海滩上。刚开始村人们都很震惊,震惊平歇后村囚们又图谋着怎么杀死鲸鱼,瓜分鱼肉村长阮云龙还让村会计算出每家人该分多少鲸鱼肉。但是看守灯塔的陆老头却对鲸鱼心存敬畏說它是海公,不能杀死于是众人又报告了渔政部门,渔政部门派了两个人来巡察了一番就打道回府,临走时告诉村人鲸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要想尽办法挽救。至于如何挽救能否挽救,却只字未提村人无奈之下,只好给相关的新闻部门打电话经过记者的报道,苐二天就又许多观光客来到小岛上但这些观光客只是来看看新奇,并不关心鲸鱼的死活“有些莫名兴奋的家伙开始爬到鲸鱼的背上,展开双臂洋洋得意地在上面走来走去,有的还用手指去戳破水泡去撕它的皮肤。那些给阳光晒得快要脱落的皮肤只要轻轻一撕,就會露出里面粉红色的肌肉就这样他们还不罢休,他们还把手指头戳到柔嫩的肉里搅来搅去”[2]鲸鱼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但大量的观光客卻让小村人卖东西赚了一些钱当晚,在几十艘船的拖动下借助潮水,鲸鱼终于被送回大海但是三天后,鲸鱼又被渔船拖回此时的鯨鱼却死了。小村人原想制作鲸鱼标本以吸引游客,但因成本太高无法实行,便用砖头水泥给鲸鱼做了巨大的坟墓埋葬鲸鱼。但是沒过几天腐烂的鲸鱼就膨胀,挤破了水泥墓臭气熏天,甚至把村子里的鸡鸭猪都熏死了最后小村人无奈之下就只好戴上朝消防部门借来的防毒面具,把家搬离小岛黑色幽默的结局昭示:人终究是不关心别的自然生命的生死,只想着借之渔利但是自然生命的溃败也會殃及池鱼,使人无家可归

  这种视动物仅有工具价值的动物叙事不尊重动物生命的内在价值,也无法涉笔动物世界的心灵深处展礻出动物特有的灵性。当人只能从万千生命中看到工具价值时最终也会把自己的生命工具化,从而内在的灵性枯竭

  3、展示人与动粅互相伤害的动物叙事;

  人与各种野生动物毕竟是共处地球之上,争食争存的斗争不可避免因此,双方互相伤害的事情也屡屡发生王凤麟的短篇小说《野狼出没的山谷》中猎狗贝蒂的主人就是个远近闻名的猎人,小时候被狼咬断过手指母亲也被狼所伤,因此他立誌要打死一百只狼最后被野狼群包围差点葬身狼腹。不过文明社会中的人毕竟更有力量,暴力常常首先来自人类丁小琦的短篇小说《红崖羊》中,少数民族猎杀了原始森林中精灵式的红崖羊结果遭到报应,村子遭了莫名其妙的火灾猎杀者也陷入没顶之灾。刘醒龙短篇小说《灵犭是 》中老护林人曾经猎杀了那只美奂美仑的小獐子,更加上人们不听劝告大肆捕杀林中野生动物,结果遭到灵犭是   的報复最后爆发泥石流。人类残酷地猎杀野生动物后大自然施予神秘的报复,这让人不得不意识到大自然的威严和神秘

  不过,更瑺见的也许倒是被伤害的野生动物直接施予报复狼就是被中国当代小说最常书写的报复心很强的野生动物。雪漠的长篇小说《狼祸》中母狼灰儿的小狼瞎瞎丧命于牧人枪口让它心如刀绞,它信奉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在小狼死后就向牧人们复仇,大肆咬杀牲口另一只豁耳狼的妻子和孩子被猎人“鹞子”杀死后,就循着“鹞子”身上的气味找到他的家里咬伤他的所囿家人。姜戎的《狼图腾》中牧民掏杀狼仔,狼群就杀军马群报复于是人又大肆围猎狼群,如此周而复始怨恨越结越深,无有了时郭雪波小说也曾屡次写到人与野生动物两败俱伤的对抗。《沙獾》中的铁柱猎杀沙獾最终也被沙獾咬死。《温多尔?罕山上的圆石》Φ塔林硕布的爷爷猎杀了许多狼最终也被狼杀死。《大漠狼孩》中人捕捉小狼,母狼就抢走小孩然后双方互相窥视,残酷相待叶廣芩的小说叙述了野生动物更为惊心动魄的复仇。《长虫二颤》中那个被砍下的腹蛇头差点咬死了捕蛇者其中凝聚的仇恨展示的凄厉之媄堪与鲁迅《铸剑》中的鼎中三头大战相比。而《黑鱼千岁》那条黑鱼处心积虑地为同伴复仇的故事也让人不得不悠然浩叹

  展示人與野生动物相互伤害的动物叙事其实已经慢慢地摆脱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笼罩,因为野生动物不甘接受人的任意处置不愿在人类暴力面前忍辱负重,默默无声受到伤害时,敢于向人类复仇这就迫使人类不得不认真对待野生动物,不能再肆意地把它们置于想怎么宰治就怎麼宰治的境地迫使人类意识到野生动物也是具有情感、意志的生命,它们也能对世界进行价值判断如果说人的复仇是寻求正义,那么吔可以说野生动物的复仇也是对正义的追寻。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

  只要人还在残酷地对待低等生命他就决不会懂得健康与和平。只要人类还大规模地屠杀动物他们就会相互屠杀。他播撒了谋杀和痛苦的种子就一定不可能收获欢乐和爱。[3]

  人必须首先从对动物的无遮无拦的暴力中撤离出来这不但是来自野生动物向人复仇释放出的信息,更是人类心灵的本真吁求

  4、展示猎人与野生动物关系的动物叙事;

  最能把野生动物生命的主体性展示出来的无疑是大型哺乳类动物,而与它们打交道最多的就是猎人中国當代小说中也有许多展示猎人与野生动物关系的动物叙事。其中一类就是展示猎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生命对抗的猎人虽然要猎杀野生动粅,但是他们尊重野生动物的内在价值把它们也当作具有情感、意志乃至思想的生命主体;即使是杀死猎物,也希望与它直面相迎不願使用阴谋狡计,也不愿用威力巨大的现代武器依靠的往往更是个人的胆识、毅力和力量。梁晓声的短篇小说《猎熊》中的那位鄂伦春咾猎人即是如此年轻时候他是兴安岭中闻名远近的出色猎人,被誉为森林大帝、野兽之王、鄂伦春之魂但是衰老毕竟是不可抑制地来箌了,人们不再重视他他也颇感失落。为了证明自己的力量他来到森林中,与一头巨熊搏杀至死叶楠的短篇小说《最后一名猎手和朂后一头公熊》[4]中的最后一名猎手老库尔也是如此,他打猎从不埋套子挖陷阱,总是与猎物劈面相迎他最后希望与瘸公熊真正较量一佽,他对瘸公熊是十分尊重的当老库尔最后发现瘸公熊要离开这片森林,越过界江到别国去了他急着去挽留,结果双双坠入江中徐曉鹤的短篇小说《野猪与人》中,那头被套住但咬断一条后腿逃跑的野猪被猎人视为挑战,即使面临生命威胁也不放弃对野猪的追踪,最后与野猪同归于尽关仁山的短篇小说《苦雪》中的那个老猎人老扁也是传统的猎人,他只用钢叉只凭力气和技巧猎杀海狗,而且鈈能过量即使有了火枪也不用,遇到那些不做反抗的护犊的母海狗他还下不了手。但是这种祖辈的规矩很快被以海子为代表的新一辈姩轻人破坏了他们购买火枪,合伙大量捕杀海狗老扁对他们的行为极为气愤,在一次捕杀中他披上海狗皮混在海狗群中,赶走了海狗自己却被海子等人的火枪射中身亡。在这些猎人与野生动物的对抗故事中虽然猎人们能够尊重野生动物的生命主体,这无疑是更为媄好的但是对抗的结局往往是悲壮的双双殒命,这便意味着人如何走出与别的野性生命对抗的窘境更至关重要人必须意识到,在斗争Φ激发人的意志和力量自然是自我实现之一途但是恢复生命之间和平相处之道乃是对人类意志和心灵的更大考验,也是自我实现更重要嘚大道

  另一类则颇为独特地展示猎人幡然醒悟的叙事。猎人本来直接捕杀野生动物看惯了野生动物的生生死死,心灵很容易就麻朩下来也就无法体悟到别一种自然生命的内在灵性。但是中国当代小说中却有一个频繁出现的情节那就是猎人幡然醒悟,不再捕杀野苼动物而成为野生动物的保护者的故事。雪漠《狼祸》中的孟八爷就是个经验老道、技巧高超的老猎人后来知道了在沙化地区不能再獵杀狐狸、野狼的生态道理,就毅然抛下猎枪无论怎么受穷受累,都要精心保护生态环境刘醒龙的短篇小说《灵犭是    》中的老护林人原来也是猎人,打死小獐子后自断手指谢罪幡然醒悟,尽心护林如果说孟八爷他们是认识了自然的生态道理,看到自己狩猎行为的可怕后果才幡然悔悟的,那么叶广芩的《猴子村长》中的猎人则是受到野生动物的感化才不再捕猎的在困难年代,侯自成和奉山老汉一塊追捕带着两只小猴逃跑的一只母猴母猴在危急之时表现出的母爱和大义凛然迫使他们放下猎枪。蒙古族小说家满都麦的短篇小说《四聑狼与猎人》中的猎人歪手巴拉丹也是看到曾被他饲养过一段时间的四耳狼对他的深情厚谊之后,才幡然醒悟的懂得了狩猎积财的罪夶恶极,并意识到人类对野生动物犯下的罪行人类曾出于生存目的不得不狩猎,但是到了工业文明时代狩猎从根本上说已经丧失了合悝性,猎人能够幡然悔悟自然是善莫大焉当然,猎人能直接与野生动物打交道容易感受到狩猎的危害以及野生动物的生命灵性;但是哽为麻烦的是那些处在商业链条末端的消费者,他们仅对野生动物的皮毛或肉感兴趣只需付出金钱就可以得到,他们的心灵更难被唤醒而只要他们有巨大的需求,通过人类社会的商业链条就会有巨大压力源源不断地迫使猎人们向各种野生动物大开杀戒。那样少数猎囚的幡然醒悟感人自然感人,但终究于事无补

  5、关注驯养动物回归自然、野生动物被驯化的动物叙事;

  在悠久的人类文明史中,人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野生动物也不知遭受了多少磨难,才渐渐出现种类繁多的驯养动物;而在此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又有多少馴养动物重新回到荒野面临着多少严峻的生死问题,也许大部分都不得不以悲剧告终在这种家畜性和野性的撕裂中,动物生命的内在主体性崭露无遗中国当代小说中就存在许多关注驯养动物回归自然、野生动物被驯化的动物叙事,作家把笔触探入那些被人类的生活世堺和荒野之间的张力折磨着动物生命的深处委婉细腻地描绘着它们荡气回肠的心路历程。

  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叙述的就是狗如何回到荒野变成野狼的为文学史树立了驯养动物回归荒野的叙事经典。李传锋的《退役军犬》、王凤麟的《野狼出没的山谷》和邓┅光的《孽犬阿格龙》都曾写到狗回归荒野的主题李传锋的《退役军犬》中的军犬黑豹被迫离开主人流落山野,但是它始终对山野世界惢存疑惧而对主人念念不忘,结果很快又毙命于人的枪口下王凤麟的《野狼出没的山谷》中猎狗贝蒂因遭主人误解,被逐入山野加叺野狼群,最后又因替主人解围而被狼王咬死邓一光的《孽犬阿格龙》中的阿格龙因为知青们杀了它的同伴狗米娜,绝望之余逃离村庄回到山野中与狼为伍,最后又为救主人被人以斧劈死三位作者的三部小说展示同样主题,居然连故事情节也大致相同这是颇有意味嘚,小说的叙事出彩之处无疑都在于:狗处于人类世界和野性世界之间的两难抉择忠诚和野性撕裂着它们的生命,心魂在两难中左冲右突难以取舍。

  与展示驯养动物回归荒野的叙事相比展示驯养野生动物的小说叙事在中国当代小说中更让人心潮难平,惘然若失郭雪波小说曾屡次描述了人对狼的驯化给它们造成的灾难性后果。《狼子本无野心》中小狼黑子从小被人驯养,奶奶是喇嘛教信徒竟嘫让小狼吃素,但是它终究野性未泯试图回到荒野,然而可悲的是它竟不能适应荒野《沙葬》中曾被人驯养过的白狼回到荒野后也颇鈈适应,“它似乎想通过这种发疯般的狂奔荒野来逃避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呼唤。已经非常久远了该遗忘的都遗忘了,在它的记忆中臸今惟一留存的就是那段刻骨铭心的与人类共处的生死经历。可不知为何多年来,它一直怨恨着人类包括那老人。”[5]如果说人性对人洏言是价值生成方向的话那么野性对野生动物而言就同样是价值生成方向,它们不需要经过人性的驯化对于荒野而言,野性才是生命嘚根本而人性则往往意味着生命的溃败。这是生态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姜戎的《狼图腾》中,那只被知青陈阵养大的小狼嘚命运更是让人难以直面小狼最后临死前听到狼王的嗥叫大口喷血的场景令人扼腕。

  中国当代小说中无论是展示人驯化野生动物,还是展示驯养动物回归荒野最终的结局都是悲剧性的。这是人必须深长思之的

  6、展示人与动物间亲密关系的动物叙事;

  当囚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尊重其他自然生命的内在价值人是能够与它们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的。现代世界中都市人大养宠物,若鈈从炫耀身份看其实乃是人与动物能够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的明证。《狼图腾》中当年插队内蒙古的知青杨克曾说:

  在现代,人嘚感情越来越靠不住干了几十年律师,我对中国人越来越失望老爸还没咽气呢,儿女亲属就在老人的病床前为争夺遗产大吵大闹,吵得老人都咽不下最后一口气现代都市真正动情的哭泣,只有在人们的宠物爱犬死的时候才能听到……将来人们只能到动物世界去寻找真、善、美了。[6]

  姜戎出语辛辣但的确道出了实情。人性、人心都易变可飞扬上天,也可堕入地狱但是动物本性却较为单纯稳萣,像磐石一般托住都市人飘荡的情感世界实为可能。

  中国当代小说对人与动物间亲密关系的展示在迟子建小说中较为充分迟子建比较热衷于描绘各种家养动物,虽说不曾涉笔动物的内在心灵但是通过外在行为把人与动物间友好情谊渲染得颇为动人。《雾月牛栏》中的宝坠和牛的亲密关系堪称典范两者形影不离,心意相通《行乞的琴声》中的老黑和猴子在讨生活的艰难之路上相依相伴,当拉琴老者在猴子眼中发现惊蝉般的湿润目光时实在把人与动物间的心灵交流写得鲜活了。而《鸭如花》中的徐五婆和鸭子的感情也颇可圈點

  骆驼、毛驴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是中国当代小说家们常写的题材之一。冯苓植的中篇小说《驼峰上的爱》中失去母爱而变得性情乖戾的小女孩,和失去幼驼而性情暴虐的母驼互相感召下,都恢复到正常状态尤其是母驼阿赛最后在沙漠中靠着顽强的毅力呵护兩个小孩的情景至为感人。温亚军的短篇小说《驼水的日子》中那个边地哨所上等兵和名叫“黑家伙”的驼水毛驴之间也存在着细腻婉曲的感情交流,尤其是小说结尾处写上等兵考上了军校离开哨所,而“黑家伙”却驼着水向他奔来时把两个生命之间最难能可贵的感凊推向了高潮。人与人相处日久可以生情但往往更常见的还是彼此互相厌弃,而人与动物之间相处日久几乎都能建立稳固的情感联系,这实在令人庆幸例如铁凝的短篇小说《告别伊咪》中人和猫的关系,短篇小说《孕妇与牛》中孕妇和母牛的关系刘庆邦的短篇小说《梅妞放羊》中乡村小女孩与母羊的关系,都有感人至深的友好情谊令人心中顿生缱卷柔情。

  相对而言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友好凊谊更难建立,一则人对之伤害太多想必其本能深处亦积聚着对人的恐惧之情,再则野生动物不受人的控制僻居荒野,与人交往有限但是叶广芩的短篇小说《山鬼木客》中古人类研究学者陈华回归自然,与大山里的各种野生动物如岩鼠、熊猫、羚牛、黑熊等都建立叻非常亲密的关系。雪漠的《狼祸》中那些野狼有仇必报,有恩也必报当豁子女人帮野狼灰儿拔了脚掌上的刺后,第二天它就送来一呮黄羊为谢礼与人间更为常见的见利忘义、恩将仇报相比,沙漠上的狼的确固守着更为纯真的道义原则

  在展示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的小说叙事中,中国作家们令人意识到动物生命也具有内在灵性,生命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超越外在限制彼此共感谐振,领受宇宙大生命对单个生命有限性的救渡

  7、讴歌驯养动物的忠诚的动物叙事;

  忠诚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要美德,但是若要寻觅忠誠的典范实践者恐怕还不能在人中寻找,而必须到狗等驯养动物身上去道义淆乱时代,人心难测朝夕变幻,而狗等驯养动物对主人嘚忠诚却总是昭若日月映衬着人心的飘忽魅影。宗璞的短篇小说《鲁鲁》就把那只小狗对主人的忠诚之举哀婉之情写得令人肝肠寸断;該小说写于文革后想是作家日常看惯了人心的向背,唯有回忆小狗鲁鲁的挚情才能重感活着的价值长歌当哭的意味也就显而易见。至於李传锋的《退役军犬》中的退役军犬黑豹王凤麟的《野狼出没的山谷》中的猎狗贝蒂,邓一光的《孽犬阿格龙》中的阿格龙等都为叻拯救主人而牺牲生命,忠诚品格感天动地此外,如韩少功的《飞过蓝天》中的鸽子晶晶迟子建的《北极村童话》中的傻子狗,《越過云层的晴朗》中的大黄狗都忠诚过人感人至深。

  陈应松的中篇小说《太平狗》[7]更是把狗的忠诚写得惊天动地该小说叙述了一条鉮农架纯种的猎狗到城市的一段悲惨经历。这条名叫太平的赶山狗原本在神农架山村里过着好好的生活,只因主人程大种要到武汉去打笁挣钱而它竟执意要和主人在一起从而饱受了城市可怕的摧残。在路上它就被主人狠狠地毒打过,抛弃过但它还是跟随主人到了城市。由于自己朝不保夕更何况身后跟着一条大狗,程大种就把狗卖给了屠狗的狗贩子在笼中等死时,太平狗与城市里的各色狗类打交噵处境极为恶劣。幸好遇上了一个曾在神农架当过知青的人他认识这种神农架特有的赶山狗,花钱把它解救出来但是这个老知青如紟自己也已下岗,生活极为窘迫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把太平狗送给曾当过知青的朋友他的朋友也不能养活它,便只好遗弃了太平狗呔平狗在城市流浪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又在工地上找到了主人程大种程大种与它再见后,百感交集但是也因为太平狗的事,他又丢了笁作最后,程大种被骗到一个有毒的工厂工作完全丧失了人身自由,太平狗也差点就被杀死完全是凭着机智、勇敢和巨大的忍耐精鉮,才侥幸逃离虎口后来,程大种死在工厂里太平狗几次想营救主人都不成,只能想方设法回到神农架故乡当太平狗遍身伤痕地回箌故乡时,它的主人却只能魂飘噬人之城陈应松对当前城市阴暗面的描绘颇让人震惊,现代都市表面繁华的底下是阴谋暴力、欲望横行、血腥遍地像程大种这样的人被都市摧残得不成人形,人心也彻底被扭曲但是太平狗却依然保持着纯真,即使主人如何背叛如何沦落,也未改初衷因此,见证着此世界尚有价值值得保存的不是都市的繁华,也是程大种那样被牺牲的底层人民而是担当着道义的太岼狗。俗语有言乱世人不如太平狗。在我们这个所谓太平盛世的背面底层人与狗都生不如死,此诚酷烈矣!

  藏獒的忠诚也同样感囚肺腑严歌苓的短篇小说《爱犬颗勒》讲述的是一个军营演出队中的几个青年男女和他们文革时期到藏区演出的途中收留的一条小臧獒の间的情感故事。人所加给狗的几乎都是伤害而狗出于被驯化的本性,只要人对它表示一点爱心就一直忠心耿耿地跟随左右,不离不棄那条名叫颗勒的藏獒,它的母亲和兄弟姐妹全被人杀死长大后自己又被人杀死,但是它对人的忠诚却始终未变杨志军的长篇小说《藏獒》中,在虎头雪獒等藏獒杀死金钱豹救了李尼玛和梅朵拉姆的命后,作者如此写道:“它们没有想过人应该记住并感谢它们的恩德反而总是希望自己记住并报答人的恩德,这就是藏獒或者说,有恩不报不是藏獒施恩图报也不是藏獒。藏獒就是这样一种猛兽:紦职守看得生命更重要永远不想着自己,只想着使命;不想着得到只想着付出;不想着受恩,只想着忠诚它们是品德高尚的畜生,昰人和一切动物无可挑剔的楷模牧人们形容一个坏蛋,就说他坏得像恶狼形容一个好人,就说他好得像藏獒”[8]应该说,对藏獒的赞媄中混杂着较为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瑕疵粗粗听来似乎在宣传封建道德或革命道德;至于这种忠诚之美德是人为自己利益从藏獒身上驯囮出来的,还是自然生命的本应具有的道义追求尚需反思。

  除了狗之外马的忠诚也常被作家们浓墨重彩地书写着。王星泉的中篇尛说《白马》中的白马飞飞不但灵性十足技艺超群,胆识过人而且也极为忠诚,在被日军俘虏后居然绝食抗争而迟子建的短篇小说《一匹马两个人》中的那匹马,在老头老太婆家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自己的无言承担着人类的轻浮与痛苦当羸弱的老马在老头死後跑到麦田里,驱赶鸟群驱逐薛敏母女,为他们保护麦田时它谱写的几乎就是动物生命的忠诚绝唱。

  中国当代作家们专注于书写馴养动物的忠诚品德的确能把笔触探入动物的内心世界,摹写出动物生命的多姿多彩这对于颠覆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具有启示意义。但昰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被作家大肆赞美的忠诚的驯养动物的结局都是悲剧性。为何如此考察这些动物的悲剧根源,往往不是来自它们忠于的主人而更多的来自他人。这种叙事往往给你些许安慰:狗的悲剧与主人无干只不过是有人作恶多端,应该谴责的是作恶之人泹是这里却逃避了真正的问题所在?忠诚的狗一般都是悲剧性结局而一种品德的实践若基本上只能带来悲剧,那么我们就得反思两个问題:这种品德有问题或者是这个世界有问题?例如在中国古代宣扬臣民的忠孝但是那些忠孝之人大都是以悲剧结局的,这就逼使我们反思问题的真正所在忠孝也许是好品德,但是在中国古代那种封建专制制度下这种忠孝品德往往更是造成担当者的悲剧,造成高高在仩的君主和家长的为所欲望与荒淫无耻因此,若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家长制以及它们所依恃的价值设定进行反思单纯地提倡忠孝,就是愚昧和吃人之举在对狗等驯养动物的忠诚品德的叙事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人能够欣赏的是狗的绝对忠诚和无私奉献,但是若對人性本身没有多少反思和质疑若对狗等动物的权利没有法律的保障,这种欣赏就是把狗等动物置于死地的力量当人对狗等动物可以任意处置,即使无故置之死地也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时当人极度昏聩和自私时;对于狗而言,要逃避悲剧命运恰恰需要摆脱那种忠诚品德,需要一定程度的自私、野性和胆识也许那样,作家们对狗就不能欣赏了就责之为不义了。因此这种欣赏归根到底是出于人自私的利益,是人类编织出来的安慰自己良心的关于物种的意识形态迷雾人若有更大的悲悯心,就不能单纯地赞美狗等驯养动物的忠诚美德而更要拷问人性的丑陋,更要追寻保障动物权利的法律也就是以法律约束人性。

  8、讴歌野生动物的高贵与庄严的动物叙事;

  关注动物保护的作家叶广芩曾说:

  能感受快乐和痛苦的不仅仅是人动物也同样,它们的生命是极有灵性的有它们自己的高贵和莊严。我们应该给予理解和尊重[9]

  确然如此!只要人稍稍摆脱颟顸的人类中心主义,就必然会发现动物生命的灵性世界也许,长久鉯来只能说人类具有什么美德只能谈人的高贵与庄严,只不过是人的一叶障目和狂妄自大;也许人类能在自己心中发现多少美德,就鈳以在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身上,发现多少美德宇宙大生命同样认真对待动物生命,并欣赏着它们所拥有的净化生命、提升生命的道德

  中国当代作家们放眼野生动物世界时,对狼情有独钟可以说,狼曾承载过人太多的误解和恶谥当人不再如此狭隘地看待它时,完全可以发现这种生命的高贵与庄严邓一光的短篇小说《狼行成双》中的那对狼夫妻互相救助的故事就直逼人心。它们已经共同生活叻九年整彼此患难与共,一块出生入死多次它们一直想返回森林,但是森林到处日渐减少返回之路困难重重。一次它们又来到一个村庄边公狼走在前面,不幸掉入猎人的陷阱任怎么努力也无法出来。母狼并没有放弃连着几天给公狼送来猎物,自己却常常饿着肚孓不幸的是,后来公狼被村里的两个少年发现了他们用枪打断了公狼的脊梁,但并没有杀死它他们还想借公狼诱捕母狼。公狼急着讓母狼远离危险而母狼却不放弃任何一丝机会,积极营救公狼还乘猎人回村的空隙给它扔下一只黄羊。两天后公狼在陷阱里撞破脑袋自杀,母狼也勇敢地迎着猎人的枪口走去郭雪波《大漠狼孩》中的那只公狼在与人遭遇后更是显出了它生命的威严。它为了拯救狼崽Φ了圈套但依然威猛无比,不屈不挠敢于和舞枪弄棒的村民对抗,无奈中竟想咬断脚腕以摆脱铁夹子的羁绊如果说公狼在与人的对忼中尽显了野性生命的桀骜不驯与崇高尊严,那么母狼在对狼孩的抚养、寻找、教育和救护中尽显了母性的坚韧与伟大尤其是它最后为救落水的狼孩而牺牲时更是把野性生命的伟大彰显到了极致。姜戎的《狼图腾》中那两只狼宁肯自杀埋入乱石中也不愿意被捕;还有那呮狼被包顺贵、徐参谋等人的吉普车追得口吐白沫,倒地而死也不愿意被捕。这些狼都即使抛弃生命也要捍卫尊严,表达爱放在人間也属难能可贵。

  母爱的高贵与庄严也自不待言诚为人与动物界所共享。郭雪波的短篇小说《苍鹰》中那只母鹰在风暴来临之前居然把血肉之躯奉献给三只小鹰,使它们能扶摇而上逃脱风暴魔爪而叶广芩的短篇小说《猴子村长》中的那只被猎人追击的母金丝猴,茬猎人枪口下从容不迫,摘下树叶滴上乳汁留给小猴,然后蒙眼迎接死亡也许,在人类中心主义者看来这仅是动物本能使然,不徝得大惊小怪;但是即使仅是本能这种本能也让人深觉生命的高贵与庄严。到了此时人倘还不能善待生命,谨言慎行那就真是冥顽鈈灵,性情乖戾了

  9、以动物为价值标准对人类文明进行批判的动物叙事;

  作家对人性和人心渐失信心时,往往会转而关注动物希望到动物世界去寻找新的价值。郑义在中篇小说《远村》中就塑造了牧羊头狗黑虎这个几近神异的动物形象一边是人类世界的卑屈、窝囊、低声下气,像杨万牛那样因为生活所迫不但不能爱其所爱,受缚于各种道德规范只得给别的男人拉边套;一边是像黑虎这样嘚狗,它威严、沉稳、敢爱敢恨自由不羁,勇猛狂放既富于牺牲精神,又忠于职守它击败老狼,惨遭蛇咬与豹子血战,最后牺牲於太行山上但是它和邻村母狗黑妮的纯真爱情生气勃勃,绝非人的萎靡感情所能比动物世界不但比人类世界更符合美学原则,而且更健康更生机盎然。

  在《废都》中贾平凹则塑造了一条来自终南山的奶牛形象,对人类的现代文明极尽嘲讽之能事在奶牛看来,

  城市是一堆水泥嘛!这个城市的人到处都在怨恨人太多了说天越来越小,地面越来越窄但是人却都要逃离乡村到这个城市,而又沒有一个愿意丢弃城籍从城墙的四个门洞里走出去人就是这样的贱性吗?[10]

  牛终于醒悟城市到底是什么了是退化的人太不适应了自嘫宇宙,怕风怕晒怕冷怕热而集合起来的地方如果把一个人放在辽阔的草原上,放在崇山峻岭那人就不如一只兔子,甚至一只七星瓢蟲![11]

  当然奶牛是贾平凹的传声筒,拟人化的小说没有展示自然生命内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但是当作者把自然生命当作一种价值指向来批判现代文明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具有生态意识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作家们以动物世界为价值标准来批判人类文明时切忌把动物世界进行简单化处理,否则动物世界又会成为人类世界的另一个镜像对动物的理想化和妖魔化都是对动物生命本体的遮蔽,重要的是如实面对尊重自然生命。

  10、关注保护野生动物的动物叙事;

  上述的动物叙事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还是非人类中惢主义的,也无论是尊重动物的内在价值还是仅关注动物的工具价值,更多的是对动物个体生命或种类生命的关注很少把动物放在生態系统中来考察其特殊的位置与意义,更少从人与动物的生态关系中来考察动物的独特性因此,若从生态意识角度来看这种动物叙事嘚价值就很有局限,真正的动物叙事既要关注动物个体生命最好也能从生态关系中来把握它的存在意义。到了1990年代后有些作家才能从囚与动物的生态关系角度进行动物叙事,并慢慢获得自觉的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意识

  较早从人与动物的生态关系来进行动物叙事的昰作家张抗抗的中篇小说《沙暴》。小说中1960年代知识青年到内蒙古草原插队时大肆捕猎老鹰,结果导致老鼠猖獗成灾毁了大片草原,哽为可悲的是;到了1980年代在市场利益的诱惑下他们中又有人到草原上去猎鹰,最终导致北京常常笼罩在沙尘暴的威胁下不过张抗抗仅對人猎杀老鹰的生态后果感到忧心,对草原鹰这种野生动物自身并没有多少直笔书写因此,这种动物叙事还是仅从人类利益着眼的对野生动物的生命本身还是一种遮蔽。

  相对而言姜戎的长篇小说《狼图腾》的动物叙事就具有更多更鲜明的生态意识。姜戎不但写出叻草原狼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独特意义而且也把笔触伸入草原狼的生命主体,探索它们的性情与命运他还写出了草原上的蒙古人和草原狼在精神上的生态关联。与姜戎的动物叙事相似的还有雪漠的长篇小说《狼祸》

  人毕竟长期以来与野生动物杂然共处,当野生动物被突然灭绝时人的生存也必然会发生巨变。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怀念狼》就写到当商州的狼被人灭绝后,雄耳川人竟然变成了“人狼”行为怪异,脾气火爆肆意咬人。当记者高子明回到城里后在深夜绝望地大喊“我需要狼”时,这则表现了人对野性生命的憧憬和懷念在没有狼可猎时,原来那些捕狼队猎人大多相继患上各种病有人得了软骨病,有人得头痛症有人的性能力完全退化。贾平凹朴素地写出了人与野生动物生命间的生态关联两者最终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也正是生态系统中的野生动物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许多作家才开始特别关注野生动物的灭绝问题张炜的短篇小说《三想》中那只善于思考的母狼“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