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ug有哪些粉尘颗粒密度

& 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知识点 & “尘肺病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尘肺病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类职业病.√&.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09-广东省汕尾市田家炳中学香洲学校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尘肺病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类职业病.____.”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空气中的污染物严重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而造成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主要是可吸入颗粒物.尘肺是长期吸入粉尘的以肺组织纤维性病变为主的疾病,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容易患的职业病,主要依次分布在煤炭、有色、机械、建材、轻工等工业行业中.尘肺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四大症状,此外尚有喘息、咳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状.故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尘肺病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类职业病.____....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尘肺病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类职业病.____.”主要考察你对“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知识点的认识】【命题的方向】【解题思路点拔】
与“尘肺病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类职业病.____.”相似的题目:
下列人员中,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最低的是&&&&工业区居民被动吸烟者交通警察园林工人
在2013年伊始,严重雾霾天气从北至南横扫我国中东部地区,143万平方公里国土被雾霾覆盖.雾霾天气使能见度不足200米,导致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 更为严重的是,由细微颗粒物造成的阴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雾霾成因主要是人为污染物、大量气溶胶粒子和气候环境条件&①煤烟型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热电厂、工业及民用锅炉、工业窑炉,分散的居民采暖、煤火做饭、饭馆燃烧煤炭等.&②光化学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的燃烧(特别是燃煤电厂)、汽车尾气、化工行业和自然源.③气溶胶主要来源是被风扬起的灰尘、海水蒸发而成的盐粒、火山爆发的散落物、森林燃烧的烟尘等天然源、天空中的云、雾、尘埃;化石和非化石燃料的燃烧、交通运输以及各种工业排放的烟尘、各种发动机里未燃尽的燃料所形成的烟、采矿、采石场磨材和粮食加工所形成的固体粉尘等.④扬尘和沙尘主要来源于道路交通扬尘、建筑工地扬尘和风沙.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而美丽的环境显然是最基本的要求.人人都是大气污染的受害者,人人也都可能是大气污染的制造者.问:为了让呼吸的空气永远清新、天空永远湛蓝,我们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造成皮肤癌和白内障疾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沙尘暴酸雨
“尘肺病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雾霾天气是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时候形成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化合物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为PM2.5,是可直接入肺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排放的残留物.(1)PM2.5首先主要危害人体的&&&&系统,该系统由&&&&和&&&&组成.(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本市几个点的空气中PM2.5进行检测,结果如表.请问这几个点的空气质量是由好到坏的排放次序是&&&&A.1.2.3;&&&& B.3.2.1;&&&& C.2.3.1;&&&& D.2.1.3.
&1.车站进口
&2.某一山顶
&3.超市入口
&635(3)鉴于“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当“雾霾”袭来时你对人们有何建议?(一条合理建议即可)&&&&.
22012年秋冬以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随着“灰霾”天气(如图1)频频来袭,PM2.5逐渐进入公众视线.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称为PM2.5.是可直接入肺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灰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专家指出:PM2.5对人体的&&&&系统危害最大.由于颗粒物微小,人体吸气时,PM2.5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支气管和肺泡,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同时进入肺的有毒微粒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通过&&&&而分布到全身.(2)2012年冬天,衡阳市多名志愿者对衡阳几个地点的空气中PM2.5进行了检测,结论如表.请问这几个地点的空气质量由好到坏的排列次序是&&&&
&1.衡阳火车站进站口
&515(约35ug/m3)
&2.南岳衡山半山亭
&306(约21ug/m3)
&3.衡阳步行街入口处
671&(约56ug/m3)A.1、2、3;&&&&& &B.3、2、1;&&&&&& C.2、1、3;&&&&&&&&&&& D.2、3、1(3)鉴于“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当“灰霾”来袭时你对人们有何建议?(一条合理建议即可)&&&&.(4)为大地添绿,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如图2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①该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若以X代表该食物网中的某生物,那么对于食物链:“绿色植物→昆虫→X→鹰”,X代表&&&&.②图中动物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③若人们大肆捕杀鸟和鹰,短时间内会导致草原中&&&&和&&&&大量繁殖.这说明人类不能随意捕杀某种动物,否则会破坏生态系统的&&&&.
3读“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1998年6月)“,解答: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Ⅱ注:TSP为总悬浮颗粒物:NOx为氮氧化物;SO2为二氧化硫(1)在表中所示,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其首要污染物是&&&&(Nox),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是&&&&,其首要污染物是&&&&(Nox).(2)与其他直辖市相比,表中数据表明上海空气质量良好,为进一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可采取的相应措施有&&&&.(填入1个以上正确选项的字母,多填,错填匀不得分)A&植树种草,大力发展城市绿化&&&&&&&B&优化道路设计,保持车辆通畅C&整治苏州河,减少污水排放&&&&&&&&&D&实行垃圾分类,化废为宝,综合利用E&市区禁止汽车鸣号,控制噪音&&&&&&&F&使用无铅汽油,逐步淘汰燃油助动车G&市郊农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H&加强环境管理,公布空气质量日报.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从日开始,省环保厅正式推出杭州等7个城市的PM2.5日报.PM2.5颗粒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能较长时间停留大气中,富集较多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PM2.5颗粒能直接进入气管和肺泡,并随着肺泡内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引发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等疾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等按是否具有传染性分,都属于&&&&疾病.(2)若PM2.5中含有重金属镉,在肺泡内随气体交换进入血液,首先到达心脏(如图)的&&&&后,再经过血液循环到肾脏时,近三分之一被肾脏吸收,从而损伤肾小管,影响肾小管的&&&&作用,使人易患糖尿病.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尘肺病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类职业病.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尘肺病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类职业病.____.”相似的习题。您现在的位置: >
销售热线:010-
展会合作/友情链接:010-
传真:010-
Email:(使用时请把#换成@)
Copyright&&2003 - 2017&&&&All&&Rights&&Reserved&&仪器仪表交易网 版权所有颗粒物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颗粒物,又称尘,气溶胶体系中均匀分散的各种固体或液体微粒。颗粒物可分为和。一次颗粒物是由直接释放到大气中造成污染的颗粒物,例如土壤、粒子、燃烧烟尘等等。二次颗粒物是由大气中某些污染气体组分(如二氧化硫、、等)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如)之间通过光化学氧化反应、反应或其他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颗粒物,例如二氧化硫转化生成。
颗粒物产生来源
和石油燃烧产生的一次颗粒物及其转化生成的二次颗粒物曾在世界上造成多次污染事件。
一次颗粒物的天然源产生量每天约4.41×10^6 吨,人为源每天约0.3×10^6 吨。二次颗粒物的天然源产生量每天约.6×10^6吨,人为源每天约0.37×10^6吨。就总量来说,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约各占一半。颗粒物大部分是天然源产生的,但局部地区,如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和,人为源产生的数量可能较多。从18世纪末期开始,煤的用量不断增多。20世纪50年代以后,工业、交通迅猛发展,人口益发集中,城市更加扩大,燃料消耗量急剧增加,人为原因造成的日趋严重。[1]
颗粒物分类
当前已引起人们重视的颗粒物分为两类:(细颗粒物,此处的“细”取汉字的第一个含义:颗粒小的,与“粗”相对)和PM10(可吸入颗粒物),前者直径不超过2.5微米,是人类头发直径的
,后者则较粗大,当前的欧盟空气质量标准限定,PM2.5的年平均值最多为40微克每立方米,PM10为25微克每立方米。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原则建议:PM2.5和PM10的年平均值分别为20微克每立方米和10微克每立方米。
对颗粒物尚无统一的,按尘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特性可分为飘尘和。习惯上分为:
①:较粗的颗粒,粒径大于75微米。
②粉尘:粒径为1~75微米的颗粒,一般是由工业生产上的破碎和运转作业所产生。
③亚微粉尘:粒径小于1微米的粉尘。
④炱(tai):燃烧、、等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粒径一般小于1微米。
⑤:工业生产中的过饱和蒸汽凝结和凝聚、化学反应和液体喷雾所形成的液滴。粒径一般小于10微米。由过饱和蒸汽凝结和凝聚而成的液雾也称霾。
⑥烟:由固体微粒和所组成的非均匀系,包括雾尘和炱,粒径为0.01~1微米。
⑦化学烟雾:分为硫酸烟雾和两种。硫酸烟雾是二氧化硫或其他硫化物、未燃烧的煤尘和高浓度的雾尘混合后起化学作用所产生,也称。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通过所形成,光化学烟雾也称。
⑧煤烟:煤产生的炭粒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粒径为0.01~1微米。
⑨煤尘:烟道气所带出的未燃烧煤粒。
区别:粉尘由于粒径不同,在重力作用下,沉降特性也不同,如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可以长期飘浮在空中,称为飘尘,其中10~0.25微米的又称为云尘,小于0.1微米的称为。而粒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则能较快地沉降,因此称为降尘。[1]
等人依据大气颗粒物按表面积与粒径分布的关系得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粒度模,并用它来解释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和归宿。按这个模型,可把大气颗粒物表示成三种模结构,即Aitken模(
&0.05μm)、积聚模(0.05μm&
&2μm)和粗粒子模(
>2μm)。[2]
颗粒物化学组成
颗粒物的组成十分复杂,其中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成分主要包括离子成分(以硫酸及硫酸盐颗粒物和硝酸及硝酸盐颗粒物为代表)、痕量元素(包括重金属和稀有金属等)和有机成分。按照组成,可将大气颗粒物划分为两大类,只含有无机成分的颗粒物叫做无机颗粒物。含有有机成分的叫做有机颗粒物。[3]
无机颗粒物的成分是由颗粒物的形成过程决定的。天然来源主要是所属地区的土壤粒子:火山灰,除主要由硅、氧组成的岩石粉末外,还含有锰、铁和锌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海盐溅沫所释放的氯化钠、硫酸盐等颗粒。人为来源主要是燃煤发电厂排放的大量烟尘以及铍、镍、钒等的化合物;市政焚烧炉排放的砷、铍、镉、铬、铜、铁、汞、镁、锰、镍、铅、锑、钛、钒和锌的化合物;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铅等。[4]
有机颗粒物是指大气中的有机物质凝聚而形成的颗粒物,或有机物质吸附在其他颗粒物上而形成的颗粒物,大气颗粒污染物主要是这些有毒有害的有机颗粒物。有机颗粒物种类繁多,结构极其复杂。已检测到的主要有烷烃、烯烃、芳香烃和多环芳烃等多种烃类。另外还有少量的亚硝胺、氮杂环类、环酮、酮类、酚类和有机酸等。有机颗粒物多数是由气态一次污染物通过凝聚过程转化而来,它们的粒径一般都比较小,属于Aitken核膜或积聚模。[5]
颗粒物浓度测定
在标准状态下(即压力,温度为273K)气体每单位体积含尘重量(微克或毫克)数称为含尘浓度。测定方法主要有:
①重量法,又叫重量浓度法,采用或其他分离器收集粉尘并称重的方法,是测定含尘量的可靠方法。过滤器可用滤纸、聚苯乙烯的微滤膜等。有多种测定仪器,如降尘重量分析仪可测出低达每标准立方米含尘10微克的浓度。若将已知有效表面积的集尘装置放在露天的适当位置,收集足够量的尘粒进行称重,可测定降尘量。
②光散射法:激光粉尘仪具有新世纪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内置滤膜在线采样器,仪器在连续监测粉尘浓度的同时,可收集到颗粒物,以便对其成份进行分析,并求出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可直读粉尘质量浓度(mg/m3),具有、PM5、、.0及切割器供选择。仪器采用了强力抽气泵,使其更适合需配备较长采样管的中央空调排气口PM10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检测,和对可吸入尘进行监测。
仪器符合工业企业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2-2002)标准、卫生部WS/T206-2001《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法-》标准、劳动部LD98-1996《空气中粉尘浓度的光散射式测定法》标准以及铁道部TB/T2323-92《铁路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相对质量浓度与质量浓度的转换方法》等行业标准以及卫生部卫法监发[号文件发布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③浓度规格表比较法:应用较广泛的是M.R.林格曼提出的林格曼煤烟浓度表(见表)。
该表是在长14厘米、宽20厘米的各张白纸上描出宽度分别为1.0、2.3、3.7、5.5、10.0毫米的方格黑线图,使矩形白纸板内黑色部分所占的面积大致为 0、20、40、60、80、100%,以此把烟尘浓度区别为6级,分别称为0、1、2、3、4、5度。在标准状态下,1度烟尘浓度相当于0.25克/立方米,2度相当于 0.7克/立方米,3度相当于1.2克/立方米,4度约为2.3克/立方米,5度约为4~5克/立方米。在使用时,将浓度表竖立在与观测者眼睛大致相同的高度上,然后在离开纸板16米、离烟囱40米的地方注视此纸板,与离烟囱口30~45厘米处的烟尘浓度作比较。观测时,观测者应与烟气流向成直角,不可面向太阳光线,烟囱出口的背景上不要有建筑物、山等障碍物。除林格曼煤烟浓度表外,还有其他形式的浓度表和进行浓度比较的测定仪器,如望远镜式煤烟浓度测定仪和烟尘透视筒等。浓度规格表比较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缺点是易产生误差。
④光度测定法:用一定强度的光线通过受测气体,或用水洗涤一定量的受测气体,使气体中的尘粒进入水中,然后用一定强度的光线通过含尘水,气体或水中的尘粒就对光线产生反射和散射现象,用光电器件测定透射光或散射光的强度,并与标准的光度比较,即可换算成含尘浓度。
⑤粒子计算法:将已知空气体积中的粉尘沉降在一透明表面上,然后在显微镜下数出尘粒数目,测量结果用每立方厘米内的粒子数表示,必要时可换算成含尘浓度,其换算的近似值为:每立方厘米有500个尘粒,相当于在标准状态下含尘浓度每立方米约2毫克,2000个尘粒约为每立方米10,20000个尘粒约为每立方米100。⑤间接测量法:含尘气流以湍流状态通过测量管,由于粉尘粒子和管内壁之间的摩擦而使尘粒带电,测量电流量,即可根据标准曲线换算出含尘浓度。此外,用热电偶测定尘粒吸收特定光源的辐射热,可间接测出含尘浓度。在离子化室内,测出空气中尘粒对离子流的。此法也可算出含尘浓度。测定下限可到每立方厘米 200个尘粒。[1]
颗粒物危害
颗粒物中1微米以下的微粒沉降速度慢,在大气中久,在大气动力作用下能够吹送到很远的地方。所以颗粒物的污染往往波及很大区域,甚至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粒径在0.1~1微米的颗粒物,与可见光的波长相近,对可见光有很强的散射作用。这是造成大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化学转化生成的硫酸和硝酸微粒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大量的颗粒物落在植物叶子上影响植物生长,落在建筑物和衣服上能起沾污和腐蚀作用。粒径在 3.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能被吸入人的支气管和肺泡中并沉积下来,引起或加重呼吸系统的疾病。大气中大量的颗粒物,干扰太阳和地面的辐射,从而对地区性甚至全球性的气候发生影响。
来自欧洲的一项研究称,长期接触空气中的污染颗粒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即使颗粒浓度低于法律上限也是如此。另一项报告称,这些颗粒或其他空气污染物短期内还会浓度上升,还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欧洲流行病学家发现,肺癌与局部地区的空气污染颗粒有明显的关联。
研究人员还发现,即使污染水平短暂升高——类似城市发出雾霾警告的同时,也会使心力衰竭住院或死亡的风险上升2%—3%。这项研究将这些数据应用于美国,发现如果每立方米空气中的PM2.5减少3.9微克,每年就可以避免近8000 例心力衰竭导致的住院治疗。[1]
颗粒物治理技术
《》涵盖电站锅炉烟气排放控制、工业锅炉及炉窑烟气 排放控制、典型有毒有害工业废气净化、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居室 及公共场所典型空气污染物净化、的控制、大气复合污染 监测模拟与决策支持、清洁生产等八个领域的关键技术,入选技术大 多源于“十一五”以来相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或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6]
颗粒物技术目录折叠
一、电站锅炉烟气排放控制关键技术
燃煤电站锅炉石 灰石/石灰-石膏 湿法烟气脱硫技 术
采用石灰石或石灰作为脱硫吸收剂,在吸收塔
内,吸收剂浆液与烟气充分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 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或氢氧化钙)以及鼓入的氧 化空气进行化学反应从而被脱除,最终脱硫副产物为 二水硫酸钙即石膏。该技术的脱硫效率一般大于95% , 可达 98% 以上 ; SO2 排放 浓度一 般小于100mg/m3 ,可达 50mg/m3 以下。单位投资大致为
150~250 元/kW;运行成本一般低于 1.5 分/kWh。
燃煤电站锅炉
二、工业锅炉及炉窑烟气排放控制关键技术
石灰石- 石膏湿 法脱硫技术
采用石灰石作为脱硫吸收剂,在吸收塔内,吸收剂浆液与烟气充分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 液中的碳酸钙(或氢氧化钙)以及鼓入的氧化空气进 行化学反应从而被脱除,最终脱硫副产物为二水硫酸 钙即石膏。该技术的脱硫效率一般大于 95%,可达98%以上;SO2 排放浓度一般小于 100mg/m3,可达50mg/m3 以下;单位投资大致为 150~250 元/kW 或15~25 万元/m2 烧结面积;运行成本一般低于 1.5 分/kWh。
工业锅炉/钢铁烧结烟气
三、典型有毒有害工业废气净化关键技术
挥发性有机气体
(VOCs)循环脱附分流回收吸附净化技术
采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采用惰性气体循环加热
脱附分流冷凝回收的工艺对有机气体进行净化和回 收。回收液通过后续的精制工艺可实现有机物的循环 利用。该技术对有机气体成分的净化回收效率一般大 于90%,也可达95%以上。单位投资大致为9~24万元/ 千(m3h-1),回收有机物的成本大致为700~3000元/吨。
石油化工、制药、印刷、表 面涂装、涂布 等
四、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关键技术
汽油车尾气催化净化技术
采用优化配方的全Pd型三效催化剂,以及真空吸附蜂窝状催化剂的定位涂覆技术,制备汽车尾气净化 器核心组件。真空涂覆技术可以精确控制催化剂涂覆 量,有效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全Pd催化剂配方根据发 动机型号不同其Pd含量约在1~3g/L范围内,较同种发 动机上用的普通Pd-Pt-Rh三效催化剂成本可降低50% 以上。利用该催化剂及涂覆技术生产的净化器对汽车尾气中CO、HC和NOx的同时净化效果可大于95%,催化剂寿命超过10万公里,达到相当于国VI以上的尾气排放标准要求。
汽车尾气污染物处理
五、居室及公共场所典型空气污染物净化关键技术
中央空调空气净化单元及室内空 气净化技术
针对不同场所,采用风盘或/和组空不同的中央空
调系统,设置过滤器和净化组件,集成过滤、吸附、(光)催化、抗菌/杀菌等多种净化技术,实现室内温度和空气品质的全面调节。
居室及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净化
室内空气中有害微生物净化技术
研制层状材料为载体负载银离子的抗菌剂,在保持很好的抗菌性能的同时解决了银离子在高温使用 时变色的问题。研制有机无机复合抗菌喷剂,对室内 常见的有害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色念珠菌,军团菌有很好的抗菌效果,对枯草芽孢 杆菌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居室及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净化
六、源控制关键技术
综合抑尘技术
主要包括、云雾抑尘技术及湿式收尘技术等关键技术。生物纳膜是层间距达到纳米 级的双电离层膜,能最大限度增加水分子的延展性, 并具有强电荷吸附性;将生物纳膜喷附在物料表面, 能吸引和团聚小颗粒粉尘,使其聚合成大颗粒状尘 粒,自重增加而沉降;该技术的除尘率最高可达99% 以上,平均运行成本为0.05~0.5元/吨。是 通过 高 压离 子 雾 化 和 超 声 波雾 化 , 可 产 生1μm~100μm的超细干雾;超细干雾颗粒细密,充分增 加与粉尘颗粒的接触面积,水雾颗粒与粉尘颗粒碰撞 并凝聚,形成团聚物,团聚物不断变大变重,直至最 后自然沉降,达到消除粉尘的目的;所产生的干雾颗 粒,30%~40%粒径在2.5μm以下,对大气细微颗粒污 染的防治效果明显。通过压降来吸收附 着粉尘的空气,在离心力以及水与粉尘气体混合的双 重作用下除尘;独特的叶轮等关键设计可提供更高的 除尘效率。
适用于散料生 产、加工、运 输、装卸等环 节,如矿山、 建筑、采石场、 堆场、港口、 火电厂、钢铁 厂、垃圾回收 处理等场所
七、大气复合污染监测、模拟与决策支持关键技术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快速在线监测系统
环境大气通过采样系统采集后,进入浓缩系统,在低温条件下,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空毛细 管捕集柱中被冷冻捕集;然后快速加热解吸,进入分 析系统,经色谱柱分离后被FID和MS检测器检测,系 统还配有自动反吹和自动标定程序,整个过程全部通 过软件控制自动完成。系统主要特点有:自然复叠电 子超低温制冷系统、自主研发的温度测量技术、双通 路惰性采样系统、去活空毛细管捕集、双色谱柱分离、 FID和MS双检测器检测。系统可以用于在线连续监 测,也可以用于应急检测(采样罐现场采样)。该系 统一次采样可以检测99种各类VOCs(碳氢化合物、 卤代烃、含氧挥发性有机物),在较长时间内可以满 足我国环境空气中VOCs的监测要求。
大气环境监测
大气细粒子及其气态前体物一体化在线监测技术
利用多种快速接口组合,设计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气细粒子及其气态前体物一体化的在线 监测系统”,实现细粒子水溶性化学成分及其气态前 体物的同步在线监测,包括:气态HCl、HONO、HNO3、H2SO4,气溶胶中F-、Cl-、NO2 、NO3 、SO4 以及WSOC- - 2-的分析,实现大气细粒子中多种元素快速在线检测。 设计开发出能够进行不同粒径段的细粒子样品成分 分析装置,用于解析大气细粒子的来源与转化过程,为大气污染区域协同控制提供基础数据,为区域大气 细粒子污染调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基础和监测技术。
大气环境监测
大气中NOx及其光化产物一体化在线监测仪器及标定技术
利用光解技术和表面化学方法研发准确测量NO2的技术,与常规化学发光技术结合开发能够准确测定 NO、NO2、PAN和PPN的技术系统。集成所研制的动 态零点化学发光法测NO模块,光降解NO2模块和钼催 化转化模块,制造一体化样机,样机可同时在线精确 测量大气样品中的、、NOy。为评估含氮大气 活性成分对O3产生贡献的准确测算和其产物的进一 步演化提供可靠的技术方法和适合国情的仪器设备 产品。
大气环境监测
大气细粒子和超细粒子的快速在线监测技术
针对区域大气颗粒物立体在线监测的技术需求,
开展大气复合污染中细粒子及超细粒子物化特性的 原位快速测定技术研究,基于“称重法”的振荡天平 颗粒物质量浓度监测仪,完成大气PM2.5质量浓度的实
大气环境监测
八、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水煤浆代油洁净燃烧技术
水煤浆代油洁净燃烧技术是把煤磨成细粉与水和少量添加剂混合成悬浮状高浓度浆液,像油一样采 用全封闭方式输送和储存,用泵输送,并用喷嘴喷入 锅炉炉膛雾化悬浮燃烧,燃烧效率高,它是一种以煤 代油的新技术。在制浆过程中要对煤净化处理,处理
各种电站锅 炉、工业锅炉、 工业窑炉
颗粒物消除
大气中颗粒物的消除与颗粒物的粒度、化学性质密切相关[9]
,一般有以下两种消除方法:
1、干沉降:指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或与其他物体碰撞后发生的沉降。这种沉降存在着两种机制。一种是通过重力对颗粒物的作用,使其降落在土壤、水体的表面或植物、建筑物等物体上,粒径越大,沉降速率越大。另一种沉降机制是粒径小于0.1μm的颗粒,即Aitken粒子,它们靠Brown运动扩散,相互碰撞而凝聚成较大的颗粒,通过大气湍流扩散到地面或碰撞而去除。[10]
2、湿沉降:指通过降雨、降雪等使颗粒物从大气中去除的过程,它是去除大气颗粒物和痕量气态污染物的有效方法。分为两种机制,包括雨除和冲刷。雨除是指一些颗粒物可作为形成云的凝结核,成为云滴的中心,通过凝结过程和碰撞过程使其增大为雨滴,进一步长大而形成雨降落到地面,颗粒物也随之从大气中被去除。雨除对半径小于1μm的颗粒物的去除效率较高,特别是具有吸湿性和可溶性的颗粒物更明显。冲刷则是降雨时在云下面的颗粒物与降下来的雨滴发生惯性碰撞或扩散、吸附的过程,从而使颗粒物去除。冲刷则主要针对半径为4μm以上的颗粒物。[10]
一次颗粒物排放的控制主要是采用除尘器。对二次颗粒物则只能控制其前身物质。二次颗粒物的形成和变化规律是环境科学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1]
.百科.[引用日期]
戴树桂.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1-132
戴树桂.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3-133
戴树桂.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4-134
戴树桂.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5-137
.人民网.[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引用日期]
《大气污染防治先进技术汇编》
戴树桂.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9-129
戴树桂.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0-1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粉尘 颗粒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