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臂丛神经损伤探查松解术后2个月后手臂不能弯曲上肢肿涨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王涛大夫本人发表
车祸导致手臂不能抬,不能动
状态:就诊前
&& 肌电图检查做过吗?
状态:就诊前
王教授您好,肌电图是11月19日做的(车祸后10天)肌电图结论如下(肌电图检查报告在附件照片内):
检查表现:
1. 右上肢正中N,RN,桡N(胺一肘)运动传导速度正常,右侧正中N,RN,桡N(胺一Erb‘点)运动传导速度减慢,且运动神经动作电位波幅下降。 右上肢正中N,RN,桡浅N感觉传导速度正常,右正中N(拇指),桡浅N感觉神经动作电话波幅下降。
2. 右上肢正中N,RBF波潜伏期正常。
3. 右上肢体肌肌电图放松时未见纤颤,正相电位轻收缩时右肱二头肌,三角肌,胸大肌(锁骨部),肱三头肌处侧头未见运动单位;右胸大肌(胸肋部),冈下肌,北阔肌见个别运动单位;右侧第一背侧骨间肌,指总伸肌,桡侧屈腕肌运动单位减少;重收缩时募集反应稍差。
提示1. 所查右上肢部分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部分周围神经动作电话波幅下降。
2. 右上肢体肌肌电图放松时未见失神经电位;轻收缩时部分肌未见运动单位’部分肌见个别运动单位;部分肌见少量运动单位;重收缩时募集反应稍差。请结合临床。
3. 建议随诱,酌情复查。
受伤至今肩外展与屈肘功能有无恢复的迹象?受伤第10天做的肌电图结果不可靠,需要复查一次。
状态:就诊前
今日重新做了一次肌电图。结论如下(肌电图检查报告在附件):
检查表现:
1. 右上肢正中N,RN,桡N(胺一Erb‘点)运动神经动作电位未引出;
右上肢正中N,RN,桡N(胺一肘)运动传导速度正常,
右上肢正中N,RN,桡浅N感觉传导速度正常,少部分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下降。
2. 右上肢正中N,RNF波潜伏期正常。
3. 右上肢体肌肌电图放松时均见纤颤,正相失神经电位;
轻收缩时右肱二头肌,三角肌,胸大肌(锁骨部),肱三头肌处侧头,冈下肌,北阔肌未见运动单位失去;
右胸大肌(胸肋部)见少量运动单位;
右侧第一背侧骨间肌,指总伸肌,桡侧屈腕肌运动单位减少;
重收缩时募集反应差。
Imp:提示:
1. 右侧臂丛N上干完全性损害。
2. 右侧臂丛N中干不全性损害。
3. 右侧臂丛N中下干轻度损害。
这种结果不太好,需要接神经的可能性较大。建议你来看一次门诊,做一次详细的检查,以判断是否需要手术。
状态:就诊前
谢谢王教授。
我能预约你的门诊吗?
大概什么时候来比较好?元月初可以过来吗?
还有费用大概是多少?以便需要手术的时候做准备。
我每周四门诊,元月3号停诊改在6号(周日)出诊,你可以在我门诊时间来看我门诊,如果挂号有困难,可以直接来诊室找我,给你加号。诺需要手术,准备2万元左右费用。
状态:就诊前
今早到您门诊治疗的患者彭xx,治疗臂丛神经损伤。
附档为赣州人民医院出院总结。
感谢王教授百忙之中查看。
外院的治疗经过以看过,下午已将我们的治疗意见提供给你。
状态:就诊后
使用预约转诊服务
s***,医生已同意您的门诊预约申请
患者姓名:s***(保密)
身份证号:
**********(保密)
就诊时间: 14:00:00
就诊疾病:
病情描述:
就诊程序:
1、这是跟医生个人的预约。只有医生或他指定的助手知道这个预约。
2、先要在医院里指定地点找到医生本人,出示转&诊短信凭证,请医生开转&诊条。
3、持医生开具的转&诊条,挂号室挂号后排队看病。
特别注意:
1、不得爽约!
2、医生有可能临时停诊。
3、仅保证您当天就诊可以看上医生,并无任何优先,请按挂号顺序看病。
状态:就诊后
使用预约转诊服务
s***,医生已同意您的门诊预约申请
患者姓名:s***(保密)
身份证号:
**********(保密)
就诊时间: 14:00:00
就诊疾病:
病情描述:
就诊程序:
1、这是跟医生个人的预约。只有医生或他指定的助手知道这个预约。
2、先要在医院里指定地点找到医生本人,出示转&诊短信凭证,请医生开转&诊条。
3、持医生开具的转&诊条,挂号室挂号后排队看病。
特别注意:
1、不得爽约!
2、医生有可能临时停诊。
3、仅保证您当天就诊可以看上医生,并无任何优先,请按挂号顺序看病。
疾病名称:是臂丛神经损伤吗&&
希望得到的帮助:需要怎么办哦
病情描述:于10月5日不小心左肩背部碰了一下桌角,导致肩背部胀痛,牵扯手臂胀,稍有无力感,手臂手指活动无异常,以肩背部胀痛为主
疾病名称:臂丛神经损伤&&
希望得到的帮助:手术方案确定
病情描述:受伤二2年手活动障碍 感觉小智指无 烫伤
疾病名称:宝宝15天在打鼠神经因子胳膊和手还是不动&&
希望得到的帮助:现在该怎么治疗
病情描述:宝宝15天了左胳膊和手还是不动,打了七天的鼠神经因子的针了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王涛大夫的信息
主治臂丛损伤,骨折不愈与骨缺损,小儿产瘫、先天性畸形、神经卡压、残端神经痛、皮肤缺损与皮瓣移植、手指...
王涛,男,1962年2月出生,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副主任,主任医生,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手...
手外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
上海华山医院
副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华山医院
副主任医师
无锡九院(手外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重庆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华山医院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
臂丛神经损伤知识介绍
手外科好评科室
手外科分类问答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臂丛神经损伤的护理查房1
下载积分:2500
内容提示:臂丛神经损伤的护理查房1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02|
上传日期: 11:42:10|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臂丛神经损伤的护理查房1
关注微信公众号→ 左臂丛神经探查松解术后如何锻炼康复
左臂丛神经探查松解术后如何锻炼康复
健康咨询描述:
骑摩托车事故左臂丛神经上支损伤、锁骨骨折神经探查松解术及锁骨骨折复位术后吃甲钴胺片、地巴唑片、维生素B1,电针灸及红外线磁波按摩器按摩4天了,目前精神、食欲、睡眠、大小便、体重均正常,我该做何康复锻炼?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目前我该做何康复锻炼?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7405次
&&&&&&病情分析:&&&&&&术后有意识,积极地加强功能锻炼,有利于防止肌肉萎缩,有利于大脑可塑性的形成和自主运动的产生,可对重新支配的肌肉形成再教育,明显提高术后疗效,你的情况可以和大医院的康复科联系.&&&&&&指导意见:&&&&&&1,早期康复治疗&&&&&&神经损伤部位超短波治疗,每次20 min ,每日1 次.失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治疗, 每组肌肉10min ,每日1~2 次.患肢各关节被动活动及肢体按摩,已出现关节僵硬和组织挛缩的患者,局部热疗后做手法松动治疗.使用矫形器具以防关节脱位及畸形.指导感觉障碍患者自我保护,防止继发损伤.配合心理治疗树立战胜伤病的信心,坚持治疗.&&&&&&2,后期康复治疗&&&&&&对行神经修复术的患者继续上述治疗,直至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即肌肉出现收缩和皮肤痛,温觉恢复后可进行.对已有肌肉收缩的患者,可根据肌力恢复的程度进行肌力训练 ,肌力1~2 级者做辅助性主动活动,用滑板或悬吊患肢的方法减轻患肢自身重量进行肌力训练,肌力3 级者练习主动活动,肌力4级者采取渐进抗阻练习法进行增强肌力的训练,每次练习以肌肉略感疲劳为度,每日练习2~3 次,同时练习做一些日常生活活动,如洗脸,梳头,穿衣,吃饭等.对实施动力重建术的患者,术前进行增强移位肌肌力的训练,术后4~6 周开始重建肌动作练习,逐步掌握其协调运动,然后再进行增强肌力的训练.对恢复皮肤痛,温觉的患者,根据感觉恢复的程度分期进行手的感觉再训练,早期做定位觉和触觉训练,后期做辨别觉训练和手的使用能力训练.感觉过敏的患者做脱敏训练.神经损伤严重无法恢复功能的患者可以进行健肢代偿功能训练如写字,使用工具等,也可选配矫形器具和适用的自助具,尽可能提高患肢的使用能力.
疾病百科| 骨折
挂号科室:骨科
温馨提示:骨折多由外伤引起,平时应注意避免外伤。注意活动(远端小关节活动,骨折部位及相邻关节不能活动),避免肌肉萎缩。
&&&&&&&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
好发人群:青壮年、老年
常见症状: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骨擦感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参考价格:44
参考价格:5.5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
参考价格:¥28
本品用于跌打损伤,跖骨、趾骨骨折,瘀血肿痛,吐血...
参考价格:¥17.5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治疗
就诊科室:外科
治疗方式: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8周
治愈率:8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8000元)
臂丛神经损伤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 对常见的牵拉性臂丛损伤,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观察时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在观察期间应特别注意下列问题的处理:
(1)感觉丧失的保护:对颈5~7根性损伤,虽然手的功能基本存在,但拇,食指感觉存在障碍,对手的精细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颈8胸1根性损伤,虽拇,食指感觉功能基本存在,但手的功能基本丧失,4~5指感觉也消失,易受进一步损伤如碰伤或烫伤,在失神经支配的皮肤损伤后修复较困难,因此必须保护失神经支配的皮肤,可穿戴防护手套,训练用健手试探接触物体温度的习惯,经常涂用油脂性护肤霜。
(2)疼痛的治疗:虽然臂丛损伤患者较少发生严重的疼痛,但一旦发生疼痛,治疗也较困难,这种疼痛一般呈灼性痛,在枪弹伤及部分根性撕脱伤患者中较多见,取出神经中弹后,切断部分损伤的神经及神经瘤,重接神经是缓解这类疼痛的主要方法,臂丛神经封闭,颈交感神经节封闭及手术切除,以及针灸,各类止痛药物的应用仅短暂缓解疼痛。
(3)肿胀的防治:臂丛损伤的患者肢体肌肉失去运动功能后,同时失去对肢体静脉的挤压回流作用,特别是肢体处于下垂位和关节极度屈曲位,及腋部有瘢痕挛缩,加重肢体静脉回流障碍,因此用三角巾悬吊肢体,经常进行肌肉被动活动,及改变关节位置,解除腋部瘢痕挛缩(理疗或手术方法),是防治肢体肿胀的主要方法。
(4)信心的树立:大多数臂丛损伤后,对一个正处于青春活力追求理想的年轻患者是极其痛苦的,因此,应该给这类患者以高度的同情心,鼓励他们战胜病痛的决心;以高度的责任心在肉体上帮助他们战胜病痛的信心;以高度的进取心去解决臂丛损伤后手功能恢复的世界难题,使他们重返劳动岗位,真正成为社会大家庭中幸福的成员。
(5)肌肉及关节囊挛缩的防治:神经损伤后肌肉失去神经营养,发生肌肉萎缩,随着时间的推移,萎缩程度不断加重,最终将发生不可逆的肌肉变性,肌组织纤维化,即使神经再生进入终板也无法支配纤维化的肌肉,失去运动功能,故在神经损伤后如何防治肌萎缩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应用被动活动,电刺激,理疗措施虽有一定延缓作用,但无法阻止肌萎缩进程,由于动力肌的麻痹相应关节失去平衡,处于非功能位,长期必然发生关节囊挛缩给神经再生后功能恢复造成障碍,为此,应注意肢体关节的功能训练,在损伤未恢复前关节功能位的维持十分重要。
(6)神经营养药物应用的长期性:神经损伤后发生一系列的变性及再生过程,其中关键的变化是神经元细胞在神经轴突再生过程中合成蛋白,磷脂及能量供应的增加,为此需要供应大量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Bl,B6,B12等)及扩张神经内微血管的药物(地巴唑),中药的活血理气方剂也有较好的作用,由于神经再生是个缓慢过程,再生速度为1mm/d,这些药物均应长期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类药物虽在实验中有一定的促进神经再生作用,但制剂的生物性能的稳定性,应用方法的可靠性及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均有待探讨。
2.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①臂丛神经开放性损伤,切割伤,枪弹伤,手术伤及药物性损伤:应早期探查,手术修复。
②臂丛神经对撞伤,牵拉伤及压砸伤,如已明确为节前损伤者应及早手术,对闭合性节后损伤者,可先经保守治疗3个月,在下述情况下可考虑手术探查,保守治疗后功能无明显恢复者,呈跳跃式功能恢复者如肩关节功能未恢复,而肘关节功能先恢复者,功能恢复过程中,中断3个月无任何进展者。
③产伤者:出生后3个月至半年内无明显功能恢复或功能仅部分恢复,即可进行手术探查。
(2)术前准备:除一般术前常规检查外,尚应做如下检查,包括X线胸透与胸片了解膈肌活动及抬高情况,肺功能测定及斜方肌功能状态测定等。
(3)手术方法:
①臂丛探查术:一般采用乙醚麻醉,仰卧,头斜向健侧体位,皮肤切口(图5),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开始,沿该肌后缘垂直向下,再在锁骨上缘横形向外达锁骨中点。
A.锁骨上臂丛神经探查术:采用颈,锁皮肤切口,切开皮肤及颈阔肌,即遇颈外静脉,可将其切断或牵开,找到肩胛舌骨肌将其牵开或切断,肌肉断端各缝一牵引线,有利于暴露及防肌肉回缩,再剖开组织和脂肪层,对颈横动静脉,分离足够长度后,结扎加缝扎处理。
臂丛神经根和神经干位于上述软组织和脂肪层的深部,此时可先找到前斜角肌,并将其向内上牵开或切断,臂丛神经根即能全部充分显露,膈神经在前斜角肌表面,由外向内通过,在切断前斜角肌前,应先将其保护,沿各神经根向远端解剖,即能找到各神经干,向近端解剖,可达椎孔附近,锁骨下动脉在术野下内方,常被下干遮盖。
B.锁骨下臂丛神经探查术:一般采用胸臂皮肤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沿胸大肌外侧缘向外解剖分离覆于其上的脂肪组织,即可将胸大肌与三角肌分界线找到而不损伤位于其间的头静脉,将头静脉和三角肌之间的分支结扎后,头静脉和胸大肌一起牵向内侧,再沿胸大肌下缘横形剪开腋筋膜用手指沿胸大肌深面进行分离,此时术野深部所见即为锁胸筋膜和胸小肌及覆盖于臂丛神经表面的脂肪层,为了充分暴露锁骨下臂丛,可沿锁骨剥离胸大肌起点直达胸锁关节处,在锁骨中点处注意保护胸前外侧神经及血管,并将锁骨下肌在中点处切断,以扩大锁骨下间隙,以显露臂丛神经的支束部,上肢神经的近端,以及锁骨下的腋部血管。
C.锁骨部臂丛神经探查术:可采用锁,胸皮肤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沿锁骨方向向两侧分离,将锁骨周围软组织分离后,沿锁骨切开骨膜,做骨衣下分离,用线锯将锁骨锯断或截除一段,切断骨膜和锁骨下肌,此时可遇到一小静脉和小动脉,需先将其切断和结扎,在锁骨内侧断段的下方有锁骨下动脉和静脉,将动脉向内牵开,可见臂丛神经的下干,这些组织必须严防损伤,锁骨锯断或截除后,臂丛神经的支部即能充分显露,此时可沿臂丛神经干向下解剖,或沿臂丛神经束部向上解剖,锯断的锁骨需用钢丝固定,截除的锁骨是否复回无重要意义,一般不予复回。
②术中处理:根据术中的发现,其处理原则如下:
A.臂丛神经连续性存在:如神经被周围组织粘连压迫者,应去除粘连压迫因素,如瘢痕化的斜角肌,血肿机化组织;增生的骨膜,骨痂及滑膜肌肉组织应予切除或松解,由于长期压迫致使神经组织内水肿及组织液渗出而形成神经内瘢痕,因此不仅做神经外减压,尚应在手术放大镜或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神经鞘切开神经内松解,使神经束充分显露后减压,神经内松解一定要严格止血,双极电凝器是必备的止血器械,否则将造成神经组织更大的创伤,松解彻底程度的判断,有时可通过神经减压前后神经损伤部位,近远端电刺激反应及电活动波进行判断,手术结束时应在神经周围放置HCA(泼尼松龙)5ml,或在增厚的鞘膜内注射确炎舒松2~3ml。
B.臂丛神经断裂或神经瘤巨大:应将近远2断端充分显露,并将断端瘢痕组织及神经瘤切除,使神经断面有神经束乳头清楚可见,两断端在无张力情况下可行鞘膜缝合,臂丛处神经束大部为混合束,因此无束膜缝合的必要,对于不能直接缝合的神经缺损,应采用多股神经移植术,移植材料可选用颈丛感觉支,臂或前臂内侧皮神经,腓肠神经。
C.椎孔部神经根断裂:由于神经根近端变性严重,神经断面无明显束乳突,加上神经损伤部位接近神经元,常造成神经元不可逆损害,因此对这类病变需进行神经移位术,其疗效较原位缝接或移植为佳,常用于神经移位的神经有膈神经,副神经,颈丛运动支,肋间神经,详细方法见下述。
(4)术后处理:臂丛松解减压术后上肢固定3天,神经移植固定3周,神经修补固定6周,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拆除石膏后,患肢应进行功能锻炼,防治关节囊挛缩,神经缝合处进行理疗,防治神经缝合处瘢痕粘连压迫,并应用电刺激疗法刺激神经再生,每3个月进行肌电图检查,以了解神经再生情况。
3.臂丛神经根性撕脱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1)术中臂丛根性撕脱伤的判断:臂丛根性撕脱伤的诊断在术前主要依据临床表现:颈5,6神经根性撕脱,临床表现为斜方肌萎缩明显,耸肩功能严重受限,颈8胸1神经根性撕脱,临床表现为Horner征;以及肌电测定(SEP消失而SNAP存在),但临床及肌电诊断中均存在着假阳性及假阴性,占10%~15%病例,故术中仍然需做仔细探查,以明确诊断。术中根性撕脱伤的表现有如下类型:
①斜角肌间隙内直到椎孔无神经组织,可见由瘢痕组织代替。
②锁骨上窝处有巨大神经呈团缩状。
③神经根虽有连续性,但椎孔处神经根呈单辫型,双辫型或倒钩型(图6)。
④神经根形态完全正常,无论质地,粗细,表面情况均无异常发现,对这类病例无肌电诊断的帮助有时很容易误诊为神经震荡,失功能或轴束中断,通常仅做神经松解而结束手术,术后无任何功能恢复。
这类根性撕脱的解剖学基础是神经根在椎孔内丝状结构处断裂,而神经根,脊神经节仍残留在椎孔内造成手术时判断错误,对这类损伤术中进行SEP及SEAP检查最有价值。
(2)神经移位手术方式的选择:
①臂丛神经颈5,6根性撕脱伤移位方式:膈神经移位于肌皮神经或上干前股,副神经移位于肩胛上神经,颈丛运动支移位于上干后股或腋神经(常需做神经移植)。
②臂丛神经胫5~7根性撕脱移位方式:膈神经移位于上干前股或肌皮神经,副神经移位于肩胛上神经,颈丛运动支移位于上干后股或腋神经,肋间神经移位于胸背神经或桡神经。
③臂丛神经颈8胸1根性撕脱伤移位方式:膈神经移位于正中神经内侧根,第3~6肋间神经感觉支移位于正中神经外侧根,运动支移位于尺神经,颈丛运动支,副神经移位于前臂内侧皮神经。
④臂丛神经颈7,8胸1根性撕脱伤移位方式:膈神经移位于正中神经内侧头,颈丛运动支,副神经移位于前臂内侧皮神经,第3~6肋间神经感觉支移位于正中神经外侧头,运动支移位于尺神经,第7,第8肋间神经移位于胸背神经。
⑤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移位方式:膈神经移位于肌皮神经,副神经移位于肩胛上神经,颈丛运动支移位于腋神经,第3~6肋间神经移位于正中神经(感觉支&外侧头,运动支&内侧头),第7,第8肋间神经移位于胸背神经或桡神经,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于患侧尺神经(远端Ⅰ期),Ⅱ期将尺神经(近端)移位于所需要重建的神经,如膈神经,副神经,颈丛运动支若有损伤,均可用肋间神经或健侧颈7神经根替代。
(3)各种神经移位的手术方法:
①膈神经移位术:
A.应用解剖:膈神经为颈丛神经中最粗大的运动支,由颈2~4神经根组成,颈5神经根常有神经纤维参加,膈神经行走在前斜角肌表面,由外上斜向内下于第1肋平面,在锁骨下静脉内侧进入纵隔,有25%~50%的正常人有副膈神经存在,副膈神经仍由颈2~4组成,但走在前斜角肌内或后侧,常在纵隔内与膈神经主干合并(图7)。
B.手术指征:臂丛神经根性撕脱损伤或近椎孔节后损伤,病程在2年以内无法进行神经移植或修补者;肌肉萎缩不十分严重,临床检查时尚可扪及萎缩肌腹者;膈神经功能健全者。
C.手术方法:
a.臂丛神经损伤性质的确定:通过锁骨上探查切口,证实臂丛神经损伤为节前损伤或近椎孔处的节后损伤无法进行一般神经手术者。
b.膈神经的游离:在锁骨上切口内于前斜角肌表面即可分离出膈神经,观察膈神经有无癍痕粘连及神经变性,以血管钳拨膈神经可见膈肌活动,并可用神经刺激器观察膈肌活动情况,证实膈神经功能良好后,向颈根部充分游离膈神经直达斜角肌肋骨止点处,用2%普鲁卡因封闭后直视下切断膈神经。
c.肌皮神经的寻找及残端的处理寻找方法:在锁骨上切口内,自臂丛神经团缩在锁骨上的神经瘤中,细致解剖寻找上干的前支,一般由颈6神经根参加到上干前支的神经束为肌皮神经的主要神经束;若锁骨上切口神经瘤巨大或位置较深解剖有困难时,可做锁骨下切口,自臂丛外侧束肌皮神经发出处逆行向近端从外侧束内进行束间分离,游离出肌皮神经束,直达神经瘤处,残端的处理,分离出肌皮神经残端以便与膈神经吻合。
②副神经移位术:
A.应用解剖:副神经纤维由脑与脊髓两部组成,脑神经纤维来自髓副神经核,其纤维于延髓下橄榄体后外侧沟出脑,颈脊髓1~6前角细胞发出副神经脊髓神经纤维,在脊髓前后根之间上行入枕骨大孔后,与脑部神经纤维合并组成副神经,经颈静脉孔出颅,在颈内动静脉之间及在胸锁乳突肌深面下行,在该肌中点穿出向后外方潜入斜方肌深面,支配该肌,副神经移位后斜方肌尚可由颈丛运动支(由颈1~4神经根前支所组成)支配,而不产生肌肉萎缩及功能障碍,副神经其周径与腓肠神经相仿含有髓纤维1500根,以运动为主,游离长度可达10~12cm(图7)。
B.手术指征:主要用于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病程在2年以内;所支配的肌肉萎缩不严重者及副神经无损伤征象,即斜方肌无明显萎缩者。
C.手术方法:
a.麻醉:高位颈脊髓硬膜外连续阻滞麻醉。
b.体位:肩下垫枕,颈后伸,头转向健侧。
c.切口:乳突下2cm处起,没胸锁乳突肌后缘至锁骨,沿锁骨上一横指做平行切口到锁骨中点,由该点沿胸大肌三角肌间隙至腋部,必要时&Z&形通过腋部延伸到上臂内侧纵形切口(图7)。
d.臂丛神经的显露,损伤性质的判断:通过锁骨上切口显露臂丛,证实为臂丛根性撕脱伤后采用神经移位手术。
e.副神经的显露:
顺行显露法:在胸锁乳突肌中点上l~2cm,深层1cm即可发现副神经,并可用电刺激该支出现耸肩活动,沿该支向远端游离,直达斜方肌肌腹。
逆行显露法:在锁骨外侧端斜方肌附着处上2cm,深层2cm处可见副神经进入肌肉点,同样可用电刺激有耸肩活动,再沿该支向近端游离直达胸锁乳突肌中点(图7)。
f.受区神经的选择:在颈5,6节前损伤病例中一般将副神经移位于肩胛上神经,腋神经或桡神经。
g.神经缝接方法:副神经与肩胛上神经可直接束膜缝合,副神经与正中神经,腋神经,桡神经或前臂内侧皮神经一般均需做神经移植(可选用腓肠神经,颈丛运动支,臂内侧皮神经等)。
h.术后处理:与膈神经相同。
③颈丛神经移位术:以移位于肌皮神经疗效较好,其优点如下:提供运动,感觉纤维近7500根,且两种纤维相互独立;运动神经是随意神经;与肋间神经相比,纤维多,质量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但Narakas(1988)认为颈丛运动支移位疗效不够理想。
A.应用解剖:颈丛由颈1~4神经的前支所组成,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面,颈部深层肌的浅面,颈丛在胸锁乳突肌中点附近发出4支皮神经,其中枕小神经与耳大神经2支经该肌中点的前缘折向耳部及枕部,颈皮神经及锁骨上神经2支行走在颈外侧三角及锁骨上窝脂肪间,支配相应的皮肤,颈丛在发出皮支的同时向深面发出运动支,其中最粗大的运动支即为膈神经,行走在前斜角肌表层,在中,后斜角肌间有斜方肌支,较细,在后斜角肌与肩胛提肌间有肩胛提支,较粗大,在该支后方为菱形肌支,较细,常缺如,胸锁乳突肌支及颈前肌群支很细,常缺如,有时随皮支行走后再进入肌腹,颈丛发出的皮支既粗又长,平均每支有感觉纤维600根,长度可达5~10cm,颈丛发出的运动支既细又短(除膈神经外),平均每支有运动纤维750根,长度仅2~3cm,故用颈丛运动支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常需移植神经与受区神经桥接。
B.手术指征:主要用于病程在2年以内的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受区神经支配的肌肉萎缩不严重及颈丛运动支无损伤征象。
C.手术方法:
a.颈丛神经运动支识别:在胸锁乳突肌中点后缘先找到颈浅丛,识别感觉支牵开后在其深层,在斜角肌表面,及前,中,后斜角肌间隙内即可找到运动支,用电刺激或血管钳钳夹作鉴定可见颈部有肌肉收缩,一般可找到2~3cm长的运动支。
b.颈丛运动支:较短,一般长2~3常需做神经移植与相应受区神经缝接。
c.受区神经的选择:颈5,6节前损伤时移位于腋神经或肩胛上神经(当副神经损伤时)或肌皮神经(当膈神经损伤时),颈8胸1节前损伤时移位于正中神经(常与副神经,膈神经同时移位)或前臂内侧皮神经,全臂丛根性撕脱时移位于腋神经或桡神经。
d.术后处理:与膈神经相同。
④肋间神经移位术:Seddon(1963)首先采用肋间神经移位,恢复了一名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的部分屈肘功能,Nagano(1989)总结159例患者190次肋间神经移位的手术结果,该组患者均经1.5年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期为4.5年,手术方式均采用2根肋间神经与1根受区神经直接缝接,为保证肋间神经有足够长度,其切断平面均在锁骨中线,其中移位于肌皮神经156例,肱二头肌肌力恢复Ⅲ级以上者111例,有效率达71%,但移位于桡神经的30例,仅1例桡侧腕伸肌肌力恢复为Ⅲ级,在移位于正中神经的4例中,2例桡侧腕屈肌及指深屈肌的肌力恢复为Ⅱ~Ⅲ级,余2例未恢复。
A.应用解剖:第2,第11胸神经前支离开后支后,沿各肋下缘向前外方向行走称为肋间神经,最初肋间神经位于肋骨神经血管沟中逐渐下移,接近前方时,则几乎位于上下两肋之间,所有肋间神经全在肋间内外肌之间,上方6条肋间神经均到达胸骨缘,但下方6条肋间神经在肋骨前方进入腹前壁行于腹横肌与腹内斜肌之间进入腹直肌鞘内,穿腹直肌经腹直肌鞘前壁走出而到皮肤,每根肋间神经于腋中线附近发出外侧皮支,于胸前发出前支。
B.手术指征:臂丛神经根性撕脱损伤或近椎孔的节后损伤,病程在2年以内无法进行神经修补或移植者,被移位的神经所支配肌肉萎缩程度不十分严重,临床检查尚可扪及肌腹者,肋骨无骨折,肋间神经无损伤征象者。
C.手术方法:
a.于颈肩胸臂切口内暴露出受区神经的远断端:一般选用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及胸背神经。
b.于腋下腋中线处做10~15cm长的纵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及前锯肌,显露肋骨及肋间隙(图9)。
c.肋间神经的寻找与游离:在腋中线肋间肌的表面可识别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沿外侧皮支向后游离 到肋缘下,并继续劈开肋间肌游离皮支,直到皮支与肋间神经主干汇合处,再沿肋间神经主干向胸骨方向游离,游离长度根据腋窝部被移接的神经进行无张力缝合而定,一般需将肋间神经游离到腋前线,但不宜过前,因运动纤维越前越少,当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不易被找到时,可在肋缘下寻找腱性部分的肋间外肌,沿肋外肌腱性附着部分分离肌肉,即为肋间内肌,再劈分肋间内肌则位于肋缘下的肋间神经即可找到,根据需要可游离2~6根肋间神经。
d.受区神经的选择:颈5,6根性撕脱伤时一般不选用肋间神经,以颈部3组神经(膈神经,副神经,颈丛运动支)移位即可,当颈部移位神经也遭受损伤时,则肋间神经移位于肌皮神经是理想的手术方法,当颈5,6合并颈7同时撕脱伤时,胸背神经也无功能,则可将2根肋间神经移位于胸背神经,当颈8胸1撕脱伤后,通常利用第3~6肋间神经4根外侧皮支修复正中神经外侧根,4根肋间神经主干修复正中神经内侧根,当颈8胸1合并颈7同时撕脱伤时,可同时再增加2根肋间神经移位于胸背神经或前臂内侧皮神经,当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时,可用4根肋间神经移位于正中神经(感觉支移位于外侧根,运动支移位于内侧根),再用2根肋间神经移位于胸背神经。
e.神经缝合方法:为了满足肋间神经与受区神经的直接缝合,可适当增加肋间神经游离的长度,但也不宜过前,因运动纤维越前越少,同时,可适当延长受区神经的长度(尽量在近心处切断),最终肋间神经与受区神经在腋部无张力条件下,于手术显微镜下用9-0或10-0尼龙单丝进行束膜缝合,每根2针,若受区神经无法延长,或长段病变需切除,无法与肋间神经进行直接缝合者,可切取腓肠神经移植或牺牲肋间神经感觉支为移植神经。
f.术后处理:同膈神经移位术。
⑤健侧颈神经移位术:
A.应用解剖:臂丛颈神经根的长度及含神经纤维数量,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见(表1,2)。
由于颈7神经根在臂丛中位置居中,并独立形成中干,上肢5根主要神经中(即腋,肌皮,桡,正中,尺)任何一根都不是由颈7单一形成,故切断颈7神经根或中干将不影响上肢功能。
B.手术指征:
a.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患侧颈部,胸部外伤严重,膈神经,副神经,颈丛运动支及肋间神经无法利用者。
b.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已进行多组神经移位(膈神经,副神经,肋间神经,颈丛运动支),术后经2年以上随访无任何功能恢复者。
c.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在进行患侧的多组神经移位同时,加做患侧尺神经带蒂与健侧颈7的神经根缝接,一旦上述多组神经移位,任何一组失败,则利用已有神经再生的尺神经进行重新移位,重建患肢功能。
C.手术方法:
a.健侧颈神经根的切取:切取方法为做健侧颈部锁骨上横形臂丛探查切口,在切口中保留颈外静脉1.5~2.5mm的小分支,充分游离颈横动静脉以备用,充分暴露臂丛神经根,颈7神经根的确认:
方法1:识别颈5~胸1神经根其中间无合根者为颈7神经根。
方法2:以电刺激仪或肌电仪刺激头,刺激神经根出现肩内收(背阔肌)肘伸直(肱三头肌)腕背伸(伸腕肌)为颈7神经根的主要功能表现,其切取部位:颈7神经根合成总干部切断,于中干发出后股部切断,于中干发出前股部切断。
b.健侧神经根移位的桥接:将健侧神经根桥接到患侧臂丛处的方法有4种,在神经切断前,应先在切断部位的近端用2%利多卡因1~2ml注射于神经干鞘膜内做神经阻滞,以阻断损伤性刺激对神经元的损害作用。
方法1:在健侧神经根与患侧受区神经间做游离腓肠神经移植:
健侧颈7 腓肠神经10cm患侧受区神经
此法适用于短距离神经移植。
方法2:健侧神经根与患侧受区神经间做带小隐静脉动脉化游离腓肠神经移植:
健侧颈7腓肠神经20cm/颈横动脉&小隐动脉&颈横动脉(受区)患侧受区神经。
此法适用于尺神经不能做桥接,而神经移植又需较长时。
方法3:将患侧尺神经自腕部平面切断(包括主干及手背支),连同尺动脉及伴行静脉一起游离,在肘部切断尺动静脉近端并结扎,继续向腋部游离尺神经,直达尺侧上副动脉进入尺神经主干的远端处,一般在腋下5~7cm,带尺动静脉的尺神经远端,通过胸前皮下隧道到达健侧颈部切口,尺神经与颈7神经断端吻合,尺动脉与颈横动脉吻合,尺静脉与颈横静脉或颈外静脉分支吻合。
方法4:本法与方法Ⅲ相似,只是不带尺动静脉,尺神经长段移位后的血供主要依靠尺侧上副动脉。
c.尺神经第2期移位方法:健侧颈神经与患侧尺神经吻合后,健侧再生神经沿患侧尺神经向患侧方向生长,待临床与肌电证实神经再生达到患侧腋部则应考虑第2期移位,神经再生的判断方法:
方法1:沿尺神经移位行径进行Tinel叩击。
方法2:在尺神经行径中做SEP测定,一般第2期手术在第1期术后8~12个月进行,与神经生长速度每天1mm一致,第2期尺神经移位的部位:
第2期时再生的尺神经移位部位应根据原手术方案决定,也可根据患侧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而变更受区神经。
⑥同侧颈7神经移位术:
A.手术指征:单纯上干或下干节前损伤,当患侧膈神经有损伤不能应用,而颈7神经根未损伤时,可以进行同侧颈7神经根移位。
B.手术方法:根据上或下干节前损伤程度可选用3种方式:
a.同侧颈7神经根全移位至上干或下干全干。
b.同侧颈7神经根前股大部移位至上干肌皮神经束组。
c.同侧颈7神经根后股大部移位至上干腋神经束组。
⑦同侧部分尺神经或正中神经束移位术:1994年,Oberlin首先报道利用同侧部分尺神经束移位至肌皮神经肌支获得较好的效果。
A.手术指征:单纯上干或上中干节前损伤而下干完整时。
B.手术方法:
a.切口:于患侧上臂内侧上中部2/3处,沿肱二头肌沟做纵形切开。
b.暴露尺神经及正中神经主干:在肱二头肌沟内找到尺神经或正中神经主干在合适部位剖开神经鞘膜,分离出外侧1/6~1/4神经束,分离段需1~2cm。
c.显露肌皮神经主干:在肱二头肌二个肌腹间分离出肌皮神经主干,沿肌皮神经主干找到肌皮神经发至肱二头肌的肌支,通常有2个肌支,有时合干为1股,游离足够长度以便能与尺神经或正中神经的束进行端端直接缝合。
d.神经吻合:在适当部位将尺神经或正中神经分离出的神经束与肌皮神经的肌支束进行切断(尺神经或正中神经束切断前先做2%利多卡因封闭)后将二断端做束膜缝合4~6针,缝合后神经断端间无张力。
e.闭合伤口,肢体固定:术毕缝合切口,患肢呈屈肘位固定6周。
臂丛神经损伤中医治疗
治 法: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处 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方 药:当归、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香附、瓜蒌、地龙、桔梗、牛膝、桂枝、川芎、没药、甘草为末,9克一次,一日两次,开水冲服。
完全的或不完全的臂丛神经损伤,经治疗后,效果都不尽满意。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经典网上问答
回复医生:
回复医生:
回复医生:
回复医生:
回复医生:
咨询在线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臂丛神经探查手术切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